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6: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研究

篇(1)

全国“985工程”高校《2010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比较与分析

约克大学就业指导实践的启示

从收益率看女性高等教育与高校女性课程

论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差与高校学费

学生隐私权与公共安全和健康之间的平衡——解读美国《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案》的修改

由“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所引发的思考

高校党史育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

浅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

校区管委会如何做好校区管理工作

高校外来人员的管理现状和服务对策

加州理工:“小而精”造就全球最佳科学研究的八个关系与世界一流大学

科学研究的八个关系与世界一流大学

欧洲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

欧洲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文化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球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文化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球背景下的技术创新

中欧携手共促工程教育

中欧携手共促工程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构架与运作机制考察

大学学术委员会的构架与运作机制考察

我国高教“后大众化”阶段网络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我国高教“后大众化”阶段网络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

独立学院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

地下建筑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网站制作

地下建筑施工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网站制作

体验实验系统框架下的专业认识实验

体验实验系统框架下的专业认识实验

礼仪教学应注重礼仪的思想道德内涵

礼仪教学应注重礼仪的思想道德内涵

水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

水利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水利工程系为例

研究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研究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信息化系统建设初探

主动服务 学术为先——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看美国高校如何经营媒介关系

主动服务 学术为先——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看美国高校如何经营媒介关系

基于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务管理——以同济大学为例

基于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务管理——以同济大学为例

高等教育评估的历史探析

试论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中美教育评估体系的几点比较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校评估体系

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培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听写教学与纠错策略分析——如何提高全国专业德语基础阶段测试弱项:听写

公外研究生商务英语教学谈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与外语教学改革

技术MBA:MBA教育的新视点

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与体会

篇(2)

1教育与体育本质探究

1.1教育的历史演变

要回答教育是什么,就不得不追溯历史中教育产生的根源。我国最早出现教育的相关记载为《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与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教育含义不同,这里的“教”是指教者的教和受教者的学,而“育”指的是受教者的改变。古人认为,教育便是人为的对受教者的一种影响,使其想所预想的好的方面的变化。与此所相反的是,西方早期的教育含义并非如此,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种“引导”,是教育者对受教者潜能的开发,注重学习者“人的能量”。到今天,人们就教育的理解也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是不同的界定方法,便会有不一样的结论,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从各自的生存处境中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处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1978年至今全国学者提出的教育本质观点主要包括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都把教育当作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性活动,从这个观念出发,可以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性的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思想,增强人体质的社会活动,饱含了人在社会各个阶段,不论是家庭、学校、公司等所接受的教育。而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并有目的培养人的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由统治阶级来实行的教育。而本文所阐述的教育与体育的关系便是基于教育的狭义定义至上,探寻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体育。中国近代以来,学校教育经历了诸多发展改变,1840年后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教育思想进入中国,并与传统教育融合。从过去的私塾学堂到最早的京师大学堂,这些转变就是教育思想演变的产物,也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学校教育开辟先河。“素质”从一开始提出就不仅指狭义的先天生理禀赋,而是具有丰富内涵,包括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广义概念。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要求更为全面,并提出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2体育相关概念

体育并不是中国原有的本土词汇,是从日本引进的舶来品,但这并不表明古代中国没有相关概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少林武术等等就是最好的证明,思想层面上来看,古代儒家评价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所指就包含体育的成分。而在西方,古希腊奥林匹克盛会,罗马角斗场是西方体育文化盛极一时的体现,早期的体育运动社会影响重大,它不仅具有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更具备了充足的宗教意义及政治外交含义,但当时多数人对体育认识仅限于体育运动形式,体育概念依旧是模糊的。柏拉图在其教育纲要中提到,音乐与体育的教育分别针对的是青少年的灵魂和身体,但这样的表述依旧没有给体育一个合适的概念解释。近代在西方体育输入中国之后,体育的概念开始得到深入研究,最初被日本人译为“身体的教育”,这也说明在近代教育的认识上,体育的概念才得以被关注。之后中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体育做出概念上的解释,其中以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最为众人所熟知。体育概念含混不清,由来已久,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是国际用语的混乱,其次是翻译产生的混乱,然后是认识上的本质根源。立场不同,对体育的认识也有所差别,当前对体育的较为合理的概念定义为: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改善自我身心,开发潜能的社会活动。这个定义较为全面的概括了体育的各个方面,并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肯定。

2教育与体育关系探究

2.1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

前文曾提到,教育的概念范围包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学校教育系统的角度认识体育,探讨体育的范围,就不会出现概念上的混乱,也能更好的认识体育的教育作用。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体育是一种以合目的性的身体活动为根本手段,以强健身体为目的的教育。学校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及其他教育的主要方式,其重要作用就不必再赘述。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育内容必然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人才培养应该更具多样化。依据素质的分类构成,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和个性尽可能达到结构合理的、多层次的优化发展。素质教育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有关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其提供了主要依据,同时包含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与以选拔人才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不同,回归人的本质,谋求人的发展。

2.2素质教育的基础—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或称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身体素质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实现奋斗目标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缺乏会在根本上对人的精神、情绪等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健康的人首先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或工作。而体育教育的目标正是对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磨炼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小学阶段是培养体育习惯和体育自信的主要时期,首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第一,体育教师;第二,教学环境;第三,学生。了解教学过程每个环节,在各个阶段发现问题,以便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其次,改革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而不仅仅是技能教学。陈晴教授曾在《培养体育习惯是体育教师的天职》中谈到:“良好的体育习惯一旦形成,则可受益终身,而坏习惯则贻害一生。可见,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是何等重要,而体育教师又是这项任务无可替代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并且认为,要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的首要环节是“兴趣导入”。所谓兴趣导入,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便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人的身体条件各有不同,在体育学习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第二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兴趣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建立自信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具主动性。体育教师作为培养学生体育习惯的主导者和践行者,应当尽职尽责的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使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和养成体育习惯的目的和意义,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关注到学生个体,特别是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习惯至关重要,有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体育活动。

3结语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发展,教育服务于人,人又改变教育。体育同教育一样,同属于人的社会文化活动,对人具有塑造作用。为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应当明确在特定范围内的教育和体育关系。

作者:陈彦停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新1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2]刘铁芳.什么是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02:12-14+23

[3]赵旭东.教育本质研究探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卷缺失(4):23-28.

[4]郑金洲著.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2):3-10

[6]何英旋,刘春雨,刘娟.柏拉图教育伦理思想述略[J].云梦学刊,2007,06:55-56

[7]周西宽主编.体育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8]任杰,刘卓.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体育学刊,2002,(4):5-7.

[9]“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J].教育研究,2006,卷缺失(2):3-10

篇(3)

【关键词】 比较警察教育 研究体系 基本理论问题

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含义

比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并不长,一般把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提出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作为学科创建的开始。比较警察教育作为比较教育的一个分支和警察教育学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历史更加短暂,对它的研究是当前我国警察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整体来看,学术界罕见关于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理论体系的努力,对该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研究方法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研究。以致于比较警察教育在当前看来更像是一种研究方法或是一种研究思路,而不是一种理论体系。

从我国警察教育实际出发,比较警察教育研究可定义如下:从建设和发展我国警察教育出发,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警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国外警察教育制度和模式在中国适用的可行性及其中国化问题,找出世界警察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改革和发展我国警察教育的借鉴。这种结合本国警察教育发展要求而展开的对外国警察教育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眼界,提高对本国警察教育制度和自身教育工作的认识,同时可以通过对外国警察教育制度的了解,有选择地吸取其有用的经验,为本国警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译介或描述国外警察教育的基本现状:二是就某个国家的警察教育或某些专题进行中外比较,提出借鉴性意见或启发性建议;三是系统地提出比较警察教育的理论体系。整体看来,学术界关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研究占了绝大多数,而第三层次的研究则极为少见。

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

笔者认为,要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的完整体系,首先必须研究其基本理论问题。基本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就更谈不上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理论体系了。比较警察教育目前必须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是比较警察教育的定性和特征问题。

关于比较教育的定性,教育学界普遍认为,比较教育并不只是研究外国教育,它是评价、分析外国的教育实质,从而更清楚地分析对比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和基础。或者说是研究当前世界教育理论和教学、教育发展中的共同的和特有的特征及趋势,并解释他们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哲学基础以及他们各民族的特性。比较警察教育亦是如此。

关于比较警察教育的特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跨国性或国际性。比较警察教育主要不是研究单独一个国家的教育,它是跨国性的,即研究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国家的警察教育与培训状况。为此,比较警察教育的起点是必须对比较对象国的教育有正确的了解,要对每个国家的警察教育进行历史的、社会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2.跨学科性和综合性。一定警察教育体制的形成不是孤立的,它是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各国警察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就必须结合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多方面的分析研究。为此,研究者就需要具备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熟悉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今天的警察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只靠单一的方法、单一的研究和单一的学科是不可能研究透彻的,必须是跨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

3.可比性。指我们在研究中提出来考察的问题或因素应该是真正可比较的。比较警察教育的研究,首先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一个教育问题进行比较。其次,对同一问题要在对等的水平上进行比较。

4.现实性。比较警察教育从时间观点上看,应是以现在为重心,以现行警察教育为主要对象的。警察教育史对警察教育变化发展的研究,是从时间上和纵的关系上进行考查,而比较警察教育是以现在为中心,从空间上和横的关系上进行研究。这一点正如比较法学把有关过去的法的比较研究排除于外一样。

二是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的成熟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比较警察教育研究要走向成熟和深入,必须解决方法论问题。我国警察教育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应包括三个层次:

在第一层次的方法论上,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将它作为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基本指南。

在第二层次的方法论上,必须坚持区域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以问题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充分认识到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而问题研究则是区域研究的深化。具体而言,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国家的警察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问题研究是比较研究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警察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问题研究按照比较范围的大小又可分为两类:专题比较和综合比较。专题比较就是把各国同一类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例如把各国的警察教育行政管理、中等警察教育、高等警察教育以及各级警察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各科教学法等问题分别排列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各国的特点和共同趋势。由于教育现象极其复杂,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因此比较研究一般从专题比较开始为宜。所谓综合比较是对国际警察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各国警察教育培训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判明警察教育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历史文化传统等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

在第三层次的方法论即具体方法上,要坚持多种方法并用的原则。除了因素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两种主要方法外,还可辅之以描述法、统计法、历史法、社会学的方法等。比较研究的方法决定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纷繁复杂就决定了必须坚持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因素分析法的使用是比较警察教育走向科学化的开端,是通过说明形成各国教育制度和性质的诸因素,以达到真正理解外国教育的目的的方法。辩证因素分析法认为通过内发因素和外发因素的相互作用,教育制度就像生物体一样,经历成长和发展的一定过程。比较分析法是最能代表比较研究的方法,它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记述,即通过运用地图表示法、图表法等方法,对比较对象国的警察教育作详细的记述,客观而全面地描述其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二是解释,即对所记述的教育事实,用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的观点进行充分的研究,说明事实所包含的意义。三是并置,即将记述和解释的教育事实,分类整理,按可能比较的形式并置,设定一些比较项目,对事实加以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定的假说。四是比较,即通过同时比较,详细证明并置阶段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合理。

三是确定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问题。

这是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起点问题,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比较警察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警察教育制度的比较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警察教育都是相对独立于普通教育而自成体系的。警察教育由警察行政机关负责,在学校设置与教师配备、经费划拨与使用、招生与分配、教学与考试、学位授予等方面一般均不受普通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制约。

(二)警察教育管理体制的比较

各国的警察教育管理体制因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和文化历史传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集中管理制,即中央和地方的警察教育都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中央警察行政部门设置专司教育培养的管理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警察教育。

第二种是分散管理制,即中央与地方警察机关没有直接领导关系,地方警察教育只接受地方政府或地方警察机关的领导。

第三种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即既保持中央警察机关对全国警察教育的领导,又实行地方警察教育接受地方政府或地方警察机关领导的双重管理体制。

(三)警察教育模式的比较

各国警察教育主要有警察职业教育和警察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两种模式。前一种模式主要是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警察工作所需要的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警务技能,这种模式不计学历,也不授予专业学位。后一种模式是除上述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警务技能的培训之外,还要进行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即警察职业教育与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这种教育模式与相应的学历、学位挂钩。

(四)警察院校比较

不管警察教育体制和模式如何不同,世界各国都把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警察院校作为警察教育训练的主要基地。警察院校列入警察机关编制,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学生入学即入警,具有警察身份,享受警察待遇,同时身着警服,必要时可外出参与警务活动。

(五)警察教育内容、方法的比较

综合来看,世界各国警察教育的内容均强调切合实际,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能够为实践服务。其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在教学中注意讲授警察实务工作中的最新情况和问题。二是加强模拟训练,提高实践能力。三是安排学生到警察实务部门进行实习,边工作,边学习,促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六)警察学历的比较

世界各国招录警察普遍都有学历要求,大多数国家要求新招录的警察必须具有高中或中等专业文凭,有的警种则要求具有大学学历。各国还十分注重提高警察文化层次,培养警察学硕士、博士。

(七)警察录用、晋升的比较

由于警察职业的特点,世界多数国家实行警察录用、晋升教育的一体化管理。所有新警察的录用和在职警察的晋升都必须在警察院校进行严格的正规化教育,未经教育培训的人不能当警察,在职警察也不得晋升。

(八)警察教师队伍的比较

在警察教师队伍的配备方面,各国都十分重视,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警察教育的质量。具体做法包括:一是严格挑选教师,挑选有丰富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优秀警官来担任专业教师。二是多配备警察实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兼职教师。三是实行教师双向交流,警察院校的教师与警察实务部门的警官要经常进行交流,以确保教学不脱离实际。四是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加强进修和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五是教师待遇提高。

比较警察教育对象和基本内容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我们的研究有明确的范围和逻辑线索,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材料面前不知所以,难以下手。除了学术界已有研究中确定的某些专题,如警察教育行政制度、教育模式、警察院校等作为研究内容的做法以外,还可进行一些横断的综合比较研究,如世界初级警察教育比较、中级警察教育比较、高级警察教育比较、警察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比较研究,甚至还可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如世界警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等。在比较研究的单位上,也可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如可加强有关民族、文化区域、宗教区域内的警察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等。

总之,就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比较警察教育理论整体上还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今后学术界应注意吸取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在解决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警察教育的特点建立比较警察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比较警察教育研究提供指南,为公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恩涛.世界警察教育概览[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

[2]陈东升.公安教育理论研究综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3]王大伟,付有志.世界警察理论研究综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4]王彦吉,杨鸣.中外刑事警察教育训练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5]曾忠恕.美国警务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挫折教育 概念 目的 方法

1.挫折教育的概念

何谓挫折教育?向守俊等人认为挫折教育(又叫抗挫折教育、磨砺教育或磨难教育),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1];冯永刚等认为认为挫折教育即“磨难教育”设置困难或障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挫折承受力和自主力的教育活动;李海州、边和平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抗挫折承受力的教育”[2];张泽玲认为挫折教育是使被教育者懂得如何面对人生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提高被教育者驾驭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教育[3]。还有研究者认为:挫折教育其实是指对于个体(如学生等)的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教育[4]。挫折教育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此观点在基层教育者较多。他们认为,挫折的产生,特别是青少年挫折心理的产生是“由于需要的满足受到限制或者中断而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因此,挫折教育应该以正常人为对象,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挫折心理免疫力、提高人们的抗挫折能力为主要任务。概括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把挫折教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使受教育者可以正确认识挫折,在挫折面前适时进行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防范挫折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固化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愿望和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定的基础。

2.挫折教育的目的

挫折教育的目的何在?不同学者对此莫衷一是。张大均在《关于挫折教育思考》一文中指出,挫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挫折应对进行自我监控。《心理学百科全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挫折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广大青少年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心理免疫力,教会人们仿效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或者形成为适当的应变能力,以排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尽管关于挫折教育目的的说法不一,总的来说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不同学者对挫折教育的目的有着不同的表述,分别有耐挫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抗挫折素质等。培养耐挫力是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耐挫力研究是挫折教育研究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李玲清的《论初中生挫折教育》、刘芳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张光明的《关于中学生挫折教育的探讨》和魏林的《中学生挫折教育的探究》等,都从不同的层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教育学生,进而提高他们如何应对挫折、承受挫折、忍耐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也有专门对耐挫力的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燕国材的《论耐挫力》、薛亚萍的《青少年耐挫力的培养》、李征宙的《论中学生耐挫力的培养》、李星的《高中生耐挫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董晓倩的《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调查与对策探讨》等,概括他们的研究发现都是关于耐挫力的途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耐挫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国外的挫折教育研究普遍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耐挫折能力。美国着重培养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自立精神;英国则将挫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在他们的家庭观念中,父母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本领;日本,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把“野外文化教育”和挫折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内容。近年来,日本还兴起了“失败学”,即“挫折学”。西方对于挫折教育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孩子对受挫以后的恢复力。其中最普遍的观点就是父母应认真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西方教育界人士说,对孩子心理耐挫力的培养就是使孩子不仅能从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可以自身从内心深处激发自我寻找幸福的本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挫折面前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3.挫折教育的方法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耐挫力影响因素等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资参考的线索。郑日昌在《大学生心理卫生》中介绍了耐冲击力测验。本测验共10题,三个等级,以0、1、2分记分,总分在17分以上说明受挫能力很强;在10一16分之间,说明对某些特定的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弱;在9分以下的,说明承受能力很弱[5]。董晓倩采用心理耐挫力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郑州大学310名1-4年级本科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耐挫力整体水平偏低,情况不容乐观;积极应对与心理耐挫力呈显著正相关(r=.271),消极应对与心理耐挫力呈显著负相关(r=-.250)[6]。杨帆在其硕士毕业论文《挫折承受力教育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对策提出》中编制了一份《中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并作了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验证了影响挫折承受力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强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方法和实施原则。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被充分地应用于挫折教育。[7]。葛明贵、赵必华等,通过对386名中学生的挫折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中学生的问卷得分略低于理论上的中等水平,说明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8]。

不同国家对于挫折教育在方法上有同也有异。我国学校的挫折教育:一是课堂教学。基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挫折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让学生学习有关挫折教育的知识。二是活动课程。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指导下,我国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进行一些提高学生耐挫力的活动,比如在可以举行有关挫折教育的主题班会、有关挫折教育的游戏等等。美国学校的挫折教育:一是表扬慎重,批评更慎重。美国学校的教师认为重点表扬某个学生,会暗示别人比他差,使受表扬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傲气十足,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误导。二是不跟别人比,多和自己较劲。美国学校从不主张学生作横向比较,而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单独培养,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了解,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三是重利轻名,追求实效。美国教师认为学生通过自我奋斗得到自己想要的是无可厚非的,同时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承受力[9]。德国学校的挫折教育:德国学校组织中学生参加‘磨难营’活动,这旨在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团队意识及正视挫折的态度,培养孩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能力。同时学校的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如阴暗面教育让学生接触社会,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日本学校的挫折教育:学校有意识地对年幼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意教导学生做一些家务劳动,如洗衣板,用扁担挑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豆浆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提高了孩子的劳动意识和技能,克服了“输不起”的心理障碍。中学规定每年都要举办“田间学校”、“孤岛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夏令营活动,由学校、家长、社会共同组织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本领[10]。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还有很多急需深入和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也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向守俊,张大均.关于挫折教育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5)

[2]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23.

[3]张洋玲.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

[4]王鉴.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1).

[5]郑日昌.大学生心理卫生[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17-22

[6]董晓倩.当代大学生心理耐挫力状况调查与对策探讨[D].郑州:郑州大学,2005:34

[7]杨帆.挫折承受力教育影响因素的探究及对策提出[D].苏州:苏州大学,20O5:42

[8]葛明贵,赵必华.中学生386名应付挫折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33

篇(5)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校外教育和管理,让学生“在家成为父母的小帮手,在社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在学校成为同学学习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成为社会的小卫士、在独处时成为独立自主的小主人”,这是当前学校教育中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当前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上存在的问题

(1)社区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匾乏。长期以来社区教育被视为一种非正规的教育,无法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各种教育资源和硬件设施得不到保障。当前社区教育资源存在着资源的不足、重复建设、资源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例如:在社区图书馆中大量的书籍和信息,由于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只有通过社区企业,集体捐款等方式来获得。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区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一般教育资源的缺乏问题日益明显。

(2)教育开放度比较低。当前运行的系统和管理方案是非常封闭的在社区教育活动中,学校和公共文化部门缺乏让社区成员使用的教学资源系统和相应的体制,使得很多社区的成员不能参与到社区教育中,社区教育内部设施比较封闭严重影响了个区域社区之间的资源分配。

2 基于资源整合的区域社区教育新模式如何构建

“学习社区”(learning  community)的概念:其意指由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在学习社区中,成员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首先,社区教育要制定区域内《社区教育教师下企业、机构,赴外地学习培训的管理办法》。规定社区教育教师每年到企业、机构单位,赴外地参加学习培训的比例达到30%以上,每三年到企业、机构单位、外地轮训一次,时间为20天以上。同时,鼓励社区教育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也可以带课题下企业、机构,与企业、机构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

其次,建立社区教育教师下企业、机构,赴外地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对社区教育教师研究的项目或课题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补充社区教育基地第四级网络。为营造便捷、立体、多元的学习环境,在社区群众自发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选择公益性的家庭学习单位,通过自身各类学习活动,引导群众参与,使之成为寓教干乐的活动场所。

3 建立成人社区咨询团队

开展社区教育,必须要有相当数量和素质高的社区教育辅导员。按照这一原则,招聘一批师德好、业务精,有一定的号召力,有能力组织和协调社区教育的辅导员,还要聘请更多德高望重的校外辅导员,他们中间包括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文艺工作者、工人、医务人员、退休老干部、学校附近的居民等。这些校内外的辅导员在沟通了学校、社会、家庭三间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要求,表达三方的意愿,做到有机配合,力争使三种教育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要求上取得一致,德育目标同向,德育措施同步,初步形成一个立体的、多方共管的教育网络。

4 社区教育要有创新之处

(1)视角创新。既关注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科主题社区的构建,又关注时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和机制的研究都力求收到双重效果;研究立足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的实际,针对学生的需求、认知能力和特点,从互联网、时政资源、主题社区合力的角度提升研究实效。(2)成果创新。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关注开发与应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品德)教学,在撰写学术论文的同时,形成时政教育资源主题社区参加“三优联评”活动。(3)方法创新。借助互联网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时政教育由“单一呆板”向“灵活多样”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空间,实现由“刻板性”向“策略性”改变;运用个案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验证学科主题社区对学生的影响;对时政教育成果和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成果进行调研,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等。在中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是一个无意识的虚无,而是通过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度、发展规划和不断更新的文件来体现。作为社区教育,只需要把握大的原则不变,去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育人手段即可。5“学校+社区”新模式开启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新体验

篇(6)

Abstract: Taking the policy decision-making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lus sports examination as the simulation object, we elaborate the usage of technology HWME's rules and processes. This research also simulates HWM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from three aspects, the knowledge system, machine system and expert system.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operational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HWME will be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of educational decision-making.

关键词: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高考;体育

Key words: education decision-making;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ports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20-04

0 引言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决策者所面临的教育政策的决策环境和决策对象特别复杂多变,这种特点决定了教育政策决策(以下简称教育决策)涉及面广,难度大,所以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许多的困惑和问题。

高考是否加试体育?关于这一复杂问题的决策争议由来已久,在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都有过长期的讨论,但都没有作为一项教育政策来实际实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其对增强学生体质的引导作用”[1]。随着《意见》的出台,“高考加试体育”又成为了各界讨论的热点。

对于高考加试体育,这样一项重要的涉及面很广的教育政策的出台,如何才能真正估量到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对这种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大业的宏观教育决策问题应该依靠什么样的符合民主和科学精神的论证渠道、程序和决策工具来实现?这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正是本着这样的疑问,本文将尝试引入在其他领域决策中得到成功应用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和方法论,以高考加试体育的政策制定为实例,来模拟其完整的决策过程,探讨和阐释复杂系统下教育决策的路径和模式。

1 综合集成方法――解决复杂系统下的教育决策的有效路径

高考是否加试体育,不仅关系到每年的中学生以及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也关系到青少年未来长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牵动许多方面的重要公共政策,其实施与否关系重大。高考虽然直接面对的是高中生,但其影响和涉及到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未来的预期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给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从以上各方面来衡量,关于该问题的决策属于复杂系统下的教育决策问题。对待复杂的教育系统的决策问题,传统的定性思考和论证方式,受到各种局限,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充分运用现代决策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借助于复杂性科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来拓展和加深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研究。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钱院士曾在20世纪末提出并发展了“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其中,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是解决复杂系统决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一种应用形式,是综合集成方法实现的具体技术路线。当前,综合集成研讨厅已经成为复杂系统决策的一种重要方法论,该方法论曾在国内的军事、经济等部门进行过成功的应用,这些工作丰富和完善了钱学森院士的综合集成的理论思想,形成了研讨厅集成系统这种较为成熟和可操作的方法与技术,这些成果将为教育系统的决策研究提供和开启一条重要思路和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建立了“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将会综合集成信息技术等新成果,与专家群体一起构成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系统,这将是解决复杂系统下教育决策的一条有效路径[2]。

2 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高考是否加试体育的模拟分析

综合集成研讨厅本质上就是把多个领域专家组织起来,形成专家群体,提供一个人-机交互以及人-人交互一体化的环境,通过研讨的方式共同对问题进行研究,既可以进行定性的分析,也可以借助相关数据模型进行定量分析[3]。因此,关于高考加试体育这个复杂系统下的决策问题,我们将综合集成研讨厅作为研究的技术手段和决策支持系统,其过去在其它领域的应用已经被证明是解决该类复杂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路径。本文提出搭建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来模拟研讨高考政策问题,是期望综合集成尽可能多的资源去解决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决策问题,为以后类似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经验,为以后复杂的教育决策问题提供必要的方法论支持[4]。

2.1 基本框架

体育加试的问题主要源于近年来关于学生体质下降的关注,而影响学生体质的因素很多,发挥高考这一“指挥棒”的作用是否能够真正起到增强学生体质,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和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起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

该综合集成研讨厅需要完成以下论证任务:

①高考加试体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②高考加试体育的可行性?

③高考加试体育是否是一种新的应试教育?

④高考加试体育如何进行?

⑤测试的内容有哪些?

⑥如何保证体育测试的公正、公平?

⑦高考加试体育是否能真正带来学生体质的增强?

⑧高考加试体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测和未来判断?

⑨政策建议。

高考加试体育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体系结构,有知识体系,机器体系,专家体系等构成,学生体质数据库主要用于系统的定量分析,提供相应的模型、数据以及政策仿真服务。研讨环境主要为参加研讨的各个角色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参与研讨的人员提供人机交互以及研讨的环境。

2.2 关于高考加试体育的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的体系构成

2.2.1 知识体系

①国家的相关政策。

为了保障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享有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我国了一系列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这些规定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各国的大学入学政策。

除国内的政策法规外,也可以以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大学入学政策为参照,作为重要的高考加试体育的知识体系参考。

③数据库。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是教育部为配合推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需要,于2004年开始建设的大型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信息系统。数据来源于每年各级各类学校向教育部上报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全部建成后将容纳全国2亿多学生每年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全部结果和评价指标,并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由全国各地学校每年上报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并加以汇总统计组成。具体说来,包括学校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学生测试成绩、学校统计报表、地区统计报表组成。

2.2.2 机器体系

研讨厅体系是有客户层(研讨终端)、业务逻辑层(研讨环境、各种支持服务等)和数据层(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公共数据)组成的多层结构体系。研讨系统服务器是由位于局域网上的多台计算机组成,系统通过Web服务器管理用户的接入,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或者专线来访问研讨厅[5]。

如前所述,该研讨厅雏形系统从功能上可分为三个中心:研讨中心、管理中心和数据中心。这三个中心分别由不同的模块组成:综合集成研讨厅网站、研讨终端、用户接入服务(包括WEB和EMAIL服务器)、系统管理模块、基本信息平台、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系统支持工具等等[5]。

2.2.3 专家体系

①教育管理部门的角色分析

教育管理部门具有双重角色,其参与研讨,同时也具有主持人的功能。教育管理部门要综合考虑全局,归纳整理相关意见和进行数据分析,做出是否进行体育高考加试的整体判断。

②教育专家的意见。

③来自体育教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

④家长和学生角色分析。

⑤体育考试有关数据的计算和模拟。

2.3 研讨流程

2.3.1 研讨流程

首先由具有主持人身份的教育主管部门启动研讨进程,随即给出第一阶段的研讨内容――“高考是否应该加试体育”?并推荐可以用来决策参考的数据库、模型库、统计数据和有关知识资料等;在研讨的过程中,研讨专家对高考加试体育这一政策是否实施,联系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可以用文字或者语音的形式进行讨论,各种观点可以进行交锋,从而激发灵感。各方根据己方的立场和经验知识充分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后,会议支持人期望形成统一意见……而当各方都选取对己方最有利的策略时,各方可能暂时无法达到统一意见。主持人建议各方在现有的研讨基础上,除了根据自己的偏好和经验知识确定方案外,可以利用相关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辅助,例如输入学生体质数据库数据,进行加试体育后学生体质变化的数据统计、仿真模型等定量处理,利用系统中提供的模型、数据、模板等资源来验证和证实自己的见解和设想,以获得对想法可行性的认识,对自己的意见形成支撑。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的研讨管理人员可对专家们发表的研讨意见进行综合归纳,提取相同的意见或倾向性的意见,这个过程可能会利用德尔菲模型、电子表决模型、层次分析模型等意见整合工具;当研讨者对研讨问题分歧较大时,主持人可以建议各专家使用电子表决器表决,根据表决结果产生结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或这个过程的某些环节,直到大家基本满意为止。

如果结果显示高考加试体育不一定能够增强学生体质,而且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负面影响,则表明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对关于高考加试体育政策这一意见的否定,这样研讨就暂时结束。如果结果显示采用高考加试体育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学校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有积极作用,这表明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对第一项议题有了正面的研讨结果;教育主管部门则继续启动第二阶段研讨,讨论如何进行高考加试体育,选择测试方案,经过若干轮的研讨后无法达成统一意见,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综合各方意见形成可选的政策方案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如果显示政策可行,认定此类测试内容确实可以全面衡量和分析学生的体质,给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好的帮助,则启动第三阶段研讨,就考试的可操作性进行研讨,对如何避免体育加试的不公平,保证该类高考的公正,公平进行研讨……经过若干轮的研讨后,主持人汇总研讨结论,收集各方提出的方案,整理评价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

根据前面各部分的论述,借鉴魏法杰、周艳综等学者在其它领域的研究成果,我们把以上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完整框架图绘制如图1所示。

2.3.2 结果预测

各方面的意见汇总,可能有三种方案,第一,高考加试体育,分数在20-50分,充分体现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第二,高考暂不加试体育,由各学校组织考试实施;第三,维持原来的政策不变。具体采纳那一种,高考加试体育是否列为未来的高考政策,要根据前述综合集成研讨意见整合的原则和相关评价来实际确定,要根据建立的综合集成研讨厅实际运作的结果来确定。

3 结语

如果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管理下,建立了该方面的一个教育决策综合集成研讨厅系统,按照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相关要求和科学标准,经过充分论证,确实需要在高考加试体育,并将作为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推动起来,目前国内高考体育加试的两种方案可供借鉴。一是清华模式。可借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复试体质模式,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并对“清华方案”的测试内容、评分标准等方面细节作适当调整。二是山东模式。山东省原计划在2012年,将考生的体能素质测试纳入高考内容,考查办法借鉴现行的中考体育模式,但后来没有真正实施。各地可以在全国比较成熟的体育中考模式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情况作适当调整,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体育高考方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2012]53号)[S].2012-10-22.

[2]韩祥兰.SBA系统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研究与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5.

[3]胡晓惠.研讨厅系统实现方法及技术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6):1-10.

[4]刘丹.综合集成研讨厅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篇(7)

1 关于艺术教育的回顾

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人们通过自身的反思、认知、改造,促成了新形态的艺术形成,而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深处。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的艺术教育引导,有标准的理论支撑,使人们探索的过程不偏离中心。中国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用音乐培养统治者人选,至周代,周公开创了“制礼作乐”的历程。在这个最高统治者的推动下,整个社会礼乐并举,相辅相成,相互加强,为的是造就一种祥和的社会和人的心理世界。这一举措不仅成为西周的一项根本社会制度,同时还是一种主要的教育形式。在西周社会中,音乐与教育几乎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周礼》规定:负责人必须都是搞音乐的,所谓“大司乐”和“乐师”,其实就是负责大学与小学教育的官长。甚至所有教育内容或目标,包括“乐德”“乐语”“乐舞”,全部与音乐有关。“乐德”,是受祥和的音乐影响的行为和德行,具体指忠、和、敬、孝等;“乐语”,即具有音乐韵味的语言,包括诗辞等;“乐舞”,即受祥和音乐影响的歌舞。据说,那些掌握了这种歌舞的学生,一般都会具有优雅的神态和举止。“乐德”“乐语”“乐舞”三者合成,就成为当时的“礼”。归根结底,“礼”就是受到音乐影响和规范的语言和行为,其形式和韵味与音乐同构。音乐不仅是教育的方法或工具,它已经与教育的内容完全融为一体。

艺术教育是对下面两种观点的综合和超越:第一,艺术教育可以结合人自身的原认知,让人习得科学、宗教、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优势,也让人通过教育反过来重新认知这些条件,让人有一个反思学习的过程。其是循序渐进的并且非强迫性的,这是其他学科难以代替的。第二,艺术教育的开展不仅是针对艺术本身,同样也是帮助其他学科学习的一种潜在学习方式。例如,人们在认知或反思过程中出现了创造性冲动,艺术可以达到安抚情绪、理性加固的作用,有一定旁敲侧击的效果。这种知觉能力和表现能力优势,被广泛认可,在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途径上应用广泛。通过对以上观点进行综合提炼,以及艺术家、艺术教育者对知觉问题、读者反应问题、交叉文化问进行更系统研究精密研究,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艺术教育正在演变成一种综合式教育。综合式教育不仅使艺术教育本身成为一种多元交叉学科,还注重艺术精神向其他学科的渗透。

当今世界,艺术已经进入到一个多元时代,这在线性时间上是一个必然性指向。当前最客观的形式,就是学科之间从分裂走向融合,在变量行为中找到了平衡点。学科的交叉标志着艺术的多元性,艺术的多元性标志着新生的生态式教育。艺术在其中发挥一种核心辐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也因为艺术的辐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觉能力和表现能力形成交流,教学有了良好的互动,贯通了感觉、想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这个过程本身已经成为艺术了,这足以认证提出的艺术教育观的动机和形成模式。

2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在这个不同领域的理论和事实相互联系和相互启发的时代,当代教育学从哲学和生态学中得到了大量启示,一个提倡师生对话和互动、多学科互补的生态式教育观正逐渐形成。这种新型教育观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强大的多学科理论基础,更有事实作为依据。以下是笔者从生态学得到的启示。

2.1 人与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学家指出,整个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按照一种程序式规律管理自己、管理生态载体、管理生态依存者。人是万千物种中的一种,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有机整体中,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息息相关,任何支配整体的规律,都支配其部分。因此可得,艺术指导行为与我们的行为之间关系是支配和依存的。而如何了解、掌握这种支配方式,也是艺术教育指导正在研究的部分。

2.2 人与文化生态

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人,还是一个社会人和文化人。文化圈与文化圈之间密切联系,环环相套,形成一种互融、互生关系。例如,中华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和共生的产物,在当今世界,比较发达的美国文化也是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交流和共生的结果。但这种文化的共生和互生关系,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破坏。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文化的物种日益减少,各种不同文化的共生关系被打破,文化的沙漠日益扩大,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艺术与艺术之间、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动模式需要学者们重新思考。如何有机结合,在不破坏元知识成分的同时进行结合,这将成为一个新颖又重要的问题,敲打着人们思维体系中的反思模块。

3 对话:生态式艺术教育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