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图书馆社团学期

图书馆社团学期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6: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图书馆社团学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图书馆社团学期

篇(1)

笔者调研了部分高校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科研文献,通过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资源中心,不像各教学院系与学生具有从属关系,图书馆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无法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只有少数同学参与。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和活跃力量,但大多数学生社团为非馆属社团,与图书馆是一种离散的合作关系,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的文化活动还没有形成一种常规化的组织模式,非馆属学生社团在跟图书馆合作时,组织的活动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及随意性,各社团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主题组织文娱活动,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土作不能很好地契合,这也是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难以有效常规性开展文化传播土作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开展文化传播土作,实现图书馆文化传播土作的系统化及常规化,华侨大学图书馆结合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成立了文化传播部,组建了馆属初醒文学社、初醒读书会、读书俱乐部、迩雅汉服文化社等特色学生社团。图书馆将学生视为文化教育活动的主体,图书馆员充分调动社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在校学生主动参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播活动。在此过程中,文化传播部馆员作为主体之一,结合馆里的土作规划,考虑到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特长,根据社团的特色组织相关文化活动;既鼓励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实践学生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又使之具有图书馆文化传播土作意义,形成系统化、常规化、长效性的文化传播土作模式。

2 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学生社团参与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工作实例

2.1 依托文学社团开展文化传播工作

初醒文学社是华侨大学图书馆组织成立的文学社团,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图书馆相关馆员整体规划指导,由社团学生具体组织实施,充分发挥社团学生的主体作用。社团内设立管理部、宣传部、编辑部、创作部等职能部门,主要开展征文赛、《初醒》杂志编辑等文化活动,每学年文学社组织两次征文赛,一次读书征文赛,一次文学征文赛。读书征文赛旨在引导读者阅读经典,写书评或者阅读感悟。文学征文赛征集在校读者的原创文学稿件,旨在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作,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及写作能力。文学社宣传部同学制作征文赛海报,在学校各宣传栏及宿舍门口张贴海报,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方式进行宣传,将征文赛的宣传土作深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充分带动了校内师生的阅读与写作。征文稿件由文学社的同学负责收集、整理以及组织初审,图书馆文化传播部馆员负责联系专家终审,评出获奖作品,给予获奖作品同学证书及奖金以示鼓励。整个活动的经费由图书馆的文化活动专项经费支持。如此,由负责馆员带领文学社,将整个活动开展的深入有序,并目一形成了长效机制,成为图书馆的常规性文化传播土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华侨大学图书馆为师生搭建了个纸媒中介平台《初醒》杂志,主要刊登每学期的征文赛获奖文稿以及日常师生原创来稿。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下,图书馆文化传播部专职馆员负责文稿把关以及指导,由文学社编辑部的同学负责编辑、排版、发行等事务。社团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想方法、找问题,改进土作,如在每期的杂志中夹带相关调查问卷,问题的设计以开放式回答为主以及设计少量选择题,通过分析读者反馈的问卷,来发现问题、调整土作规划。指导馆员根据社团同学的要求改进土作方式,如每学年新生入学时都有纳新,纳新之后按照报名同学的兴趣爱好纳入文学社编辑部,安排编辑排版培训;为初醒文学编辑部提供办公场所,设置了《初醒》杂志编辑室,方便同学们进行征文审稿以及编辑排版土作;杂志的印刷费用由图书馆的专项经费支持,免费向校内师生赠阅,为文学社常规化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提供了保障。

2.2 依托读书会社团开展文化传播工作

阅读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文化传播土作的重点。图书馆文化传播部组建了初醒读书会社团,将学校原有的读书俱乐部吸纳入图书馆作为特色社团。基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文化传播部馆员首先做了顶层规划设计,以经典阅读推广为土作重点,从学生读者角度考量,指导社团同学开展读书沙龙、书目推荐、图书导读、书评等阅读推广活动,同时鼓励社团同学们组织一些创新型读书活动。在土作规划中,每学期大致组织6场主题读书沙龙,以经典图书为阅读目标,图书馆老师跟读书会的同学商讨确定读书沙龙的主题。为了让读者提前阅读相关书籍,每一期主题读书沙龙海报由读书会的同学提前一周做好,海报上体现主题及相关主题的推荐书目,通过网络媒体及纸媒进宣传。读书沙龙由读书会的同学来主持,邀请相关教授或学者指导。主题读书沙龙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性,读书会同学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要求社团同学提前做好发言准备,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有兴趣参加的同学也会积极发言,交流阅读心得。在主题读书沙龙活动中,图书馆文化传播部馆员这一主体成为活动的规划者,图书馆作为场地、经费以及图书文献资源的提供者,通过读书沙龙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广了阅读。高校图书馆以自身为主体面向全校读者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与以馆员、社团学生为主体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教育理念不同。前者是传统的主客体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接受阅读引导与教育的客体对象,阅读推广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后者重视馆员、学生主体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自觉自愿参与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中来。

篇(2)

(一)组织建设方面: 

1.使学习部能及时发现不足,改正不足,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加强内部凝聚力,提高工作经验,集思广益,开拓进取. 

2.加强各系学习部的沟通与学习,并连手摘一些有利于浓厚同学们学习气愤,帮助改进同学们学习技巧的学习活动. 

(二)学习活动建设方面 

当代大学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其中学习压力占了很大比重,如何能让广大学生充分领略学习的乐趣,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减少学习压力.,土高学习讷讷公里。是摆在我部门面前的主要工作.是我们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由此我们拟订以下计划: 

通过在本学期开展讲座,英语竞赛,图片大赛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对学生会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对以上活动的举办,促成同学们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高尚的生活情操的养成,在活动举办的过程中密切结合党的十七大召开这一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宣传党的纲领和十七大新的方针. 

活动计划: 

一:举办讲座 

1.讲座每月举办一次,每次讲座的举办时间相隔在二十天以上三十五天以下. 

2.每次讲座邀请不同惜别的知名教授举办,举办内容由教授和学习部协商确定,内容力求新颖,有吸引力,符合广大同学的需要,并考虑同学们的接受能力. 

3.讲座举办时间:11月_1月 

4.一号多功能餐饮楼三楼 

5.协作部门:办公室宣传部 外联部体卫部等. 

二历史图片展 

1. 活动安排于元旦,即可以为节目的到来给校园增添几份色彩,又可以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气氛里了解世界,了解历史. 

2.之所以采取图片的形式是因为我院社团部门有充足的图片资料,以及图片所带给同学们的不同视觉感受,易于接受和理解. 

3.本次活动我们将与历史与文化传播系,相关社团部门一起举办,其目的是扩展同学门的课外知识面,学会立足现实,用历史展望未来. 

4.地点:静心湖周围. 

5.协作部门:办公室 宣传部社团部及各部. 

三知识问答竞赛 

1.此活动目的在于调动广大学生平时多看书,吸取较多的课外知识,问答题目可以涉及地理,历史,科普,体育等方面,发挥我院图书馆的最大优势,掀起一股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2.活动定于十一月中旬,宣传工作将于十月中旬开始,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竞赛分初赛,复赛,决赛,到时我们将邀请中文系的老师作为裁判 .(具体内容我们到时候具体出计划书) 

地点: 根据实际情况找一个大教室举行. 

协作部门:办公室宣传部 体卫部等 

今年我们学习部承担了图书馆的全部工作,因此我们会经常和图书馆的相关领导联系,在沟通中逐渐熟悉那里的工作环境. 

我们在图书馆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协助老师整理自习室,图书等,把图书馆作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地点. 

以上活动主要以加强组织交流以及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而设计的,其详细内容以及流程参见我们各活动的策划书. 

最后,祝我院学生会在团委的领导下,可以最好的发挥自己的职能,为我院的学生服务. 

篇(3)

(一)图书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志愿者是自愿进行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群体,他们不以任何报酬为目的,服务于社会,志愿者要具有奉献精神,作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在课余时间服务师生读者。而且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利用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优势,为图书馆提供了全面、多样化的服务,加大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使图书馆的功能与价值得到了提升,也使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建设图书馆与读者交流的平台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同时又是读者,在工作人员和读者这两种角色的转换中,易于发现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而志愿者来源于学生,对于学生读者较于了解,有助于图书馆与学生的良好互动与交流,在征集广大读者在借阅服务、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之后,有助于服务地改进,更好地以读者需求为前提来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搭建了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平台。

(三)使志愿者自身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图书馆的办公流程、业务规范能够深入了解,同时加大了自身阅读面,丰富了眼界和知?R储备,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待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为之后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规划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奉献精神,体验到奉献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也是今后人生中一段有价值的回忆。

二、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管理的长效机制

各高校还没有针对图书馆志愿者成立专门统一的协调管理单位,很多学校是将志愿者协会挂靠在学生会的一个社团,有些管理制度与志愿者活动宗旨不匹配,内部结构松散,凝聚力差,加上志愿者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从事义务劳动,队伍组成及工作时间不稳定,志愿者流动性大,岗位分散,随机性强,管理标准不统一,其服务时间与质量基本上依靠自身约束力,导致志愿者活动一开始满腔热忱,轰轰烈烈,发展到最后人心涣散,悄无声息,很容易虎头蛇尾。

(二)志愿服务岗位缺乏科学合理设计

由于没有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职责范围、服务与学生学习规律等作深入细致的研判,在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和岗位上计划设计不够,容易出现随意性,很多志愿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服务意愿去工作。所从事工作岗位技术性的较少,一般集中在图书馆日常需要体力劳动或者比较脏累的工作,如大量的图书上架,不定期的倒架、松架,突击性卫生清洁,节假日或者晚上值班等。容易使人觉得单调、枯燥,无吸引力。

三、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与服务创新的策略

(一)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

1.对志愿者进行合理招聘。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确定岗位、人数、比例,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招聘。在招聘过程中要进行广泛宣传。借助学校网页、微信、图书馆电子屏、图书馆宣传栏、QQ群等途径进行宣传。要选聘热心公益,有志愿服务精神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招募要根据志愿者自身的条件、能力和兴趣,通过面试、笔试等手段择优选取。对通过选拔的志愿者进行登记注册,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要根据志愿者课余时间统一安排有组织地开展服务活动。

2.集中培训。一是图书馆基本知识的普及培训,包括图书馆的概况、馆藏布局、图书资料种类、图书期刊分布及排架规则、人员组成等。二是对志愿服务的内容进行培训,主要包括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图书馆服务项目及规范要求等。三是志愿服务宗旨、理念和精神的培训,主要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志愿服务对自身成长锻炼价值的认识等。培训原则上由指导老师负责,也可由志愿者协会的骨干成员协助进行,一般培训不少于三次,遇到新的问题可随时咨询解决。

3.考核奖励。建立日常考勤签到簿,量化工作时间,学期末根据统计结果、工作成绩综合评定。根据图书馆现行开放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每位志愿者每周至少来馆志愿服务一次,优先参加图书馆组织的各类培训、讲座及读者活动; 工作满一个服务期,图书馆为志愿者出具社会实践证明与评价,每学期末按比例评出 60 名优秀志愿者并进行隆重表彰奖励。将受奖学生名单报送到相关学院,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先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服务创新

1.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特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有其多样性,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志愿者本身的素质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要结合志愿者的专业、性格、能力、知识水平等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培训,培训后要根据特长分配岗位,充分发挥每一位志愿者的自身优势和特长,使其在图书馆的服务平台上,能够展现和发挥出自身价值。对图书馆而言,志愿者不仅可以为图书馆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还能为图书馆开源节流,使图书馆服务层次得以提升,并步入人性化服务阶段。

2.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作用。以往志愿者是以个人行为或因图书馆特殊工作需要,临时联系部分同学来图书馆突击做一些体力性工作,如搞搞卫生、打包上架、书刊装订、图书整理、参观接待等,或者从事一些基础工作和常规服务工作,工作相对简单。而公开进行招聘并经过选拔和系统培训的志愿者,是经登记在册并组织管理起来的团队,所有志愿者的服务活动都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时间安排。

(三)加强与志愿者的感情沟通和交流

为保持图书馆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使志愿者与图书馆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图书馆要定期召开交流会,要加强与志愿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一起讨论工作,共同交流体会,图书馆的业务会议要请在相关服务岗位上的志愿者直接参加会议,这样可给会议带来活力。

篇(4)

1.1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学校扩招给高等学校带来了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挑战。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支柱之一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经费投入、文献资源、技术设备都有很大的改变,但扩招也提出一系列挑战。学生人数迅速膨胀而图书馆工作人员增长有限,使得比例失衡。为了配合教学的需求及评估指标的规定,图书馆书刊入藏量大幅度增加。虽然编目基本外包,但由于人员有限,采购工作压力巨大。同时,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馆开始采取开架阅览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加强了图书的流通,这无形中增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当今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以此提高图书馆的知识形象。因此,不断向学生介绍馆藏、规则、宣传图书馆新资源、组织文献检索讲座等,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人员有限而工作量繁重,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些力不从心。

1.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需要。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等人文精神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拥有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不断使馆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外,还应组织多种人文活动比如本馆举办的读书节活动、读书沙龙、文化墙、报告会、征文大赛等。与此同时结合图书馆职能开办讲座,有奖问答等活动加强信息和知识服务,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学习创新能力。在提供学生的学习空间上,以及就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内在潜能方面,图书馆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最佳场所。这些活动的组织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发挥特长,锻炼能力,提升自我,也是培养他们人文精神的一种方式。

1.3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的需要。

我院是独立学院,学费高于普通院校,这对于部分贫困生的家庭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在贫困生中普遍存在体谅父母的经济压力,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减轻家庭负担的想法。为了帮助这部分学生,学校根据各院系部门申请,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图书馆每学期选取一些贫困生利用业余时间来馆劳动并给予一定的报酬,以缓解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1.4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需要。

我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校努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及提高自己能力的想法,某些学生希望可以在毕业前先得到锻炼。但是社会上某些单位都要求有毕业证书才可以实习,即使放宽要求也要求大四才可以,或者是需要连续的时间。在校大学生由于课业和尚未毕业等问题,很难找到合适的单位实习。参与本馆读书节的一位大三学生投出去很多简历,希望可以利用假期实习,但很少有单位回复。图书馆每年都会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而且可以锻炼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1.5学生参与高效图书馆管理的可行性。

大学生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可以很快通过学习进行图书馆服务工作。学生中人才辈出,学生最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思维活跃遇到问题时可以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学生参与管理可以使读者与图书馆更好地沟通,让学生更了解图书馆,也使图书馆更了解学生的需求。

2.本馆学生参与管理的模式

本馆从建馆之初就积极探索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经过五年的探索现在基本上形成良好的模式。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分为三种模式:学生组织、勤工助学和义工。

2.1学生组织。

本院学生会生活部下设专门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图书管理会。由学生会分管副主席和生活部部长牵头,设立一个负责副部长主和若干干事,下设几个小组长及组员。每个小组的负责范围也有细致的划分,有策划部门、执行部门等。图管会是参与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学生组织。其他学生组织例如:各院系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有关图书捐赠,废纸回收等与图书馆相关活动时,我们也很好地与学生沟通合作,保障活动的顺利举办。一般学生组织参与管理多是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如读书节系列活动、新生入馆的宣传介绍、移动图书馆等的推广工作)、调研工作(如问卷调查)和管理工作(如针对学期末来图书馆自习的学生较多进行秩序的维护、考研座位发放的监督工作)。学生组织有较稳定的人员,有利于拓展与读者产生共鸣的沟通渠道,其思维活跃,有很多有趣的点子更贴近学生,且管理时其他学生容易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2.2勤工助学。

本馆每学期开始都会通过在报名学生中选取一定名额的勤工助学学生参与管理,他们较多的是在流通部门服务。学生人数庞大而工作人员有限是流通部面临的一大难题,勤工助学学生参与进来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员紧张的问题。勤工助学的时间可以固定,一般安排后不轻易变动,可以作为工作人员的补充。

2.3义工。

学校除了组织勤工助学活动外,还会组织义工活动。除了学校的组织外,还有各系自己组织的义工活动和社团组织的义工活动。义工参与管理一般都是临时性的,他们时间不确定,因此多安排大扫除及图书修补工作。我们也选取部分有意愿、有时间的外国语学院学生参与外文书籍编目加工的相关工作。解决了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部门赠书书名,主要内容翻译的难题。图书馆利用图管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在新生入学期间招募组织志愿者进行图书馆的介绍引导工作。

3.如何做好组织和管理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学生的工作

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今后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一个趋势。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通过三年多与参与管理的学生的接触,我提以下建议:

3.1制定规章,明确责任。

对学生组织要将活动策划、组织等工作具体到人,由专人联系负责。对勤工助学的学生要建立健全工作安排、时间登记、业务考核、劳动纪律等具体细则及激励竞争机制。同时由专人负责,由办公室总体负责各个部门主任协助,而具体承担工作的则是三个班组的负责老师。负责老师应该对学生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他们的工作,做好档案保存工作及工作期间的鉴定工作,为以后人员选取提供依据。对义工,每次活动产生一个联系人,对此次活动负责。

3.2公开招聘,加强考核。

图管会选拔的权力在学生会,但我们要在事后了解选拔的情况,与新进学生沟通交流,加强与学生组织的管理部门学工处及团委的联系。勤工助学的学生要公开招聘、考核,在保证工作时间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专长安排工作岗位,根据上学期工作鉴定优先录取优秀工作人员,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予以劝退,优胜劣汰,促进工作的良性循环。义工实行工作时间及质量考核,优秀者向学工处推荐申报优秀义工,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的学生发放义工证明。

3.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要加强于学生组织联系,要求他们首先了解图书馆的各项资源等。在他们进行活动策划和组织时,在大方向上进行指导,在细节上放手让他们做,从而让他们真正得到锻炼。勤工助学的学生从事的是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工作,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职业道德、工作纪律等培训;二是图书馆知识、技能培训,如如何排架,简单的中图法介绍,如何检索图书等。通过岗前培训可以使学生较快熟悉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工作能力、责任感。义工则根据他们工作的需要进行部分内容的培训。

3.4加强沟通,做好表率。

篇(5)

关键词:职业院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258.6;C961;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07-02

图书馆是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是为在校师生提供专业信息服务,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读书氛围不浓厚,主动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利用馆藏资料进行学习的比较少。因此,图书馆应该在环境建设、服务工作、拓展功能、读书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实现图书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放大图书馆的功能,着力构建起图书馆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发挥图书馆的知识导航员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美化馆藏环境

宁静、幽雅、绿色的馆舍建筑环境,能激起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馆员要善于依据现成的馆舍,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随时打扫馆舍卫生,整理内部书刊读物,保持整洁有序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显眼处设置醒目的指向标志,标明各厅室的功能、规则等,努力完善导向服务;馆舍要张贴各种与读书有关的励志标语、口号,走廊墙壁悬挂与读书有关的名人字画,激发读书热情;桌椅要根据学生身高等因素来购置,并且摆放整齐划一,让学生坐得舒适、放松,促进读书入脑入心。内部书柜要陈列有序,读物要摆放整齐、美观,营造出一种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氛围。借书、阅览、资料等功能室要根据空间大小,适当悬挂雅致的艺术品,配以适当合理的装饰物,摆设适量的盆景或插花,起装饰、美化馆舍的作用。如空间较狭窄,可以摆放一些叶片细小、植株低矮的蕨类等植物;如空间较宽阔,则可以摆放少量的龟背竹、万年青等灌木来装饰,营造绿色书屋。墙壁粉饰以白色或浅黄色等色彩为主,背景图案以简捷明快风格为主,馆内布置饰物宜采用点状装饰,达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效果,着力营造整齐洁净、美观大方、优雅舒适的馆内学习环境。

二、细化服务工作

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原则,在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时首先考虑是否符合广大读者需求、是否满足广大读者利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能力。逐年增加书籍等馆藏资料,充实阅览室、资料室的报刊图书资料,并将所有书目录入电脑,建立健全电子借阅系统与校园局域网查询系统,让师生通过局域网联机共享功能随时查询、浏览馆藏图书;建立健全借书、阅览、资料等功能室,实现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和资料查询“一条龙”服务;提供规范化、简约化服务,借书室全面实行开架,方便师生随时浏览与借阅书籍,更好地利用馆藏图书与资料。建立健全读者电子数据库,及时了解师生借阅书籍情况;全面建立图书条形码,借助仪器扫描借书证和图书上的条形码,快速为师生办理借、还书手续;建设校园图书网站,经常指导学习的文章,及时做好新书推介,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学习。条件许可的图书馆还可以开设专门的读者书吧、茶室等,方便大家在此研读或休闲,让广大读者走进图书馆就像享受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馆内要准备笔墨、各种文摘卡片与笔记本等用品,方便师生做摘记与读书笔记;配备打印机与复印机,方便大家打印、复印学习资料;免费供应开水,方便大家持久学习;建立电子阅览室,配置足够的电脑,并接入光纤宽带网络,方便大家下载、传输、拷贝材料,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图书馆员加强自我培训、提高业务素质,熟悉图书管理业务,查书、取书动作要快速准确,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当需要者所索图书空缺或已借出时,可以向他们推介内容相近的图书,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排难解惑;当需要者提出的要求难以达到甚至不合理时,也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让人产生亲和感。

三、深化服务功能

开设图书馆的基本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人生视野。学校图书馆要与时俱进,积极拓展服务功能,为师生提供延伸服务。一是培养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举办读书沙龙、专题讲座和开设选修课程等方式,适当对学生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的教育,讲授有关图书馆常识,让学生认识图书馆,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图书资源,教会做读书笔记与文摘等方法,或以复印、下载等方式收集有价值的图书信息,养成边读边记的良好习惯,不断积累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为学习、研究服务;教会学生进入学校或公共图书馆等信息机构寻找文献信息资料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读书方法。二是教研教辅功能。图书馆是学校的科研情报中心,要积极为教研部门提供文献检索信息服务,在选择课题、制订计划、收集资料、实验论证、撰写报告、文献跟踪及课题成果查证等方面,为有关人员开展科研提供辅助服务。职业院校的图书馆往往还兼有教辅材料管理的责任,要积极配合教务部门提前制订教辅材料计划,及时采购各种教材、教案、课案、学习指导等教辅材料,采购各门学科所需的工具书,解决教学资料的后顾之忧。每学期初提前购进书本、簿籍,并认真归类放置,及时发放给各个班级及每位师生,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文化娱乐职能。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大型视听室、多媒体功能室等,在课余播放一些优秀的中外影像作品,让师生在繁忙工作之余、紧张学习之后,能够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继续学习,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学习目的。

四、优化读书活动

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学校图书馆要积极配合德育部门,在不同的阶段、各种节庆日,开展全校性的“金秋颂党”“我爱祖国”“感恩年代”等各种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故事竞赛、读书方法与学习效率之类专题讲座,培养读书积极分子,参与上级举办的读书活动;开展不同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的“手拉手读好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勤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在周末、寒暑假日,可以策划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图书募集、漂流、交换、捐赠、助读等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各种读书活动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锻炼能力、提高素质。配合学校记者团、艺术团等社团小组,及时购置相关书籍,邀请专家前来举行专题讲座,培养学生业余兴趣与专长,促进学校社团健康发展。配合学校每学期或学年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组织“读书之星”读书故事分享、心得交流、学习沙龙等活动,引导和激励广大学生常好书、好读书,影响并带动家长和朋友乐读书、勤读书,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分享中读书,在书香中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健康成长。

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的图书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师生在课堂之外获取知识营养的重要来源。学校要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员要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层,做好馆舍管理,美化馆舍环境,拓展服务功能,创新读书教育活动,提高服务水平,放大图书馆的功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开阔学生人生视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毛维.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探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

[2]张宁玉,赵明海.试论高校图书馆在培养知识创新人才中的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

[3]潘辉.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7(10).

[4]吉呈花.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诠释与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06(08).

篇(6)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高校图书馆 用户培训 策略探究

图书馆读者培训,是图书馆为了读者更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运用各种系列课程或者公开活动等培训形式,从而培养读者较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美国未来学家德雷拍・考夫曼在《讲授未来》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对人类提出的第一项基本要求是“获取情报和信息的技能”[1]。这个观点充分预见了信息技能在未来社会的重要性,它甚至关乎人类生存的质量,掌握较高的信息技能,就能在信息时代占得先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环境、资源环境的生产和使用及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随之发生变化,呈现需求多样化、获取资源方式网络化等趋势[2]。

大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快速发展,文献载体迅速变化,给读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读者的信息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对图书馆的读者培训工作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图书馆的用户培训是“授人以渔”的过程。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用户信息技能,让用户更快速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就需要对高校图书馆本身的用户培训模式进行一个梳理,达到较理性的认识,从而去粗存精,逐步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培训模式。

1.目前的培训模式利弊分析

1.1文献检索课程培训

@是一种传统的培训方式,一般由培训单位制定教学计划、设定培训内容体系,排定时间地点、培训人员和培训对象,并辅以给出成绩的考察机制,强制性要求培训对象掌握有关的情报文献知识。教育部在1984年2月印发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通知中规定,凡有条件的高校将《文献检索与利用》作为必修课,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列为选修课或开设专题讲座[3]55。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普遍采取课程培训作为主要培训方式,主要面对学生读者开展,着重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质,并授予基础的文献理论知识。此模式有相对固定的教材、专职或兼职的授课人员,有固定的授课时间,培养学生读者基本的信息素养。

但是,从文献检索课实施多年来的教学效果看,并不尽如人意。一是大多数高校授课人员由图书馆馆员兼任,而鲜有设置专职授课老师,其授课水准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课程内容比较刻板,变化较慢,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要求。此外,学生对图书馆有关课程认识有偏差,认为图书馆的东西很简单,不用培训,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对学习内容兴趣不够,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1.2电子资源专题讲座培训

这种培训模式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由相关专业人员确定内容进行培训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根据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要而制定的,多数面向某类特定的读者,比如对某种数据库的推介及其使用方法的讲解,对培训对象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读者可以自由选择听课内容。此类讲座满足了部分读者对电子资源使用方法的需求,提高了电子资源的使用效率。

但是,此类培训参加人数并不多,究其原因,有些是没有时间参加,有些是因为宣传不够,加上培训时间和地点的不固定而错过了。如复旦大学图邯郸校区图书馆2013年下学期共开展读者培训12场,共有385人参加,除了个别场次人数较多,其他场次只有约20位读者参加[3]56,极大地影响培训效果。

1.3新生入馆教育培训

大一新生刚从中学教育转入大学教育,信息素质基本是一张白纸。入学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让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的图书布局、资源分布、规章制度等信息,尽快学会有效地利用图书馆,从被动学习转为以自学为主的主动学习。因此,新生教育是图书馆用户培训的重要内容,目前的培训模式包括:集中讲座、实地参观及发放新生教育手册等,这些措施解决了新生迫切使用图书馆的要求。

但是目前的培训形式还存在很多问题:学生不够重视,讲座参加人数不多,参观讲解存在走过场的形式等,于是出现新生在使用图书馆时一问三不知,面对书海还是满头雾水的情况,需要前台工作人员重新解答,培训效果有待增强。

2.读者培训策略探究

2.1因需施教及培训效果评估原则。

有需求才有学习的动力,用户需求应该作为图书馆读者培训的核心理念。课程内容呆板老化及授课形式单一是影响课程培训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改革教材内容,更关注读者的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培训。通过互动沟通了解大学生读者最关心的文献内容,以及他们在查找资料时候最经常遇到的障碍,在英语等级考试及研究生考试中需要得到哪些帮助等,只有切中实际,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馆的用户教育效果最终体现在用户的实际体验上,因此,需要对培训绩效进行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做出评估,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引导和激励用户评价与检验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4]。用户的意见反馈是图书馆培训效果的真实反映,图书馆有关开拓多种途径加强与用户沟通,比如在网络页面设置培训效果调查表、设置馆长信箱、开启培训专题QQ微信群等,及时收集总结读者的意见,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

篇(7)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崔芳(196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阅读推广。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数字时代江西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编号:16DQ55),主持人:崔芳。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5-0043-03

阅读推广已成为各国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的一项职能。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大众,都对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寄予厚望。我国各类图书馆都在主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推广的学术研究。这些阅读活动和学术研究对于全民阅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与第一次到第五次调查中国民图书阅读率逐渐下滑的趋势相反,第六次到第十次调查中国民图书阅读率呈缓慢上升趋势[1]。但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国民阅读状况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2]。如何进一步加快阅读推广,提高阅读推广效果,提高国民图书阅读率,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本文拟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工作。

一、阅读推广在我国推行的现状

(一)阅读推广在我国推行的情形

“全民阅读”被写进2013年至2016年召开的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还写进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中。仅此一端,便足以f明我国政府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从理论上说,我国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由各级政府宣传、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各种民间社会团体,各类教育机构以及众多的图书馆、出版单位、传媒机构共同承担[3],可谓人多势众。但在实际工作中,阅读推广重任几乎成为图书馆一家的职责,其他党政部门、文宣机构很少介入,并未形成阅读推广合力,故对全社会阅读风气和国民阅读习惯的形成推动乏力,这是我国国民阅读状况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

阅读推广的研究情况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这一点。近些年针对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发表论著也比较多,涉及方方面面。但迄今为止的阅读推广研究,基本上囿于图书馆,讨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根据彭年冬统计,阅读推广的研究者分布广泛,但主要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高校信息管理院(系)等,来自中小学等其他研究机构的仅占5.43%,说明我国阅读推广研究还是以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为主力军,其他研究机构还很少参与到阅读推广研究中来[4]。事实上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推广研究的主力军,更是阅读推广实际工作的主力军,而图书馆(含各类学校图书馆)以外,除作家热心于推广自己的著作外,其他机构和个人极少参与阅读推广研究,也很少参与阅读推广工作,他们只是在图书馆组织阅读推广时,偶尔参与一下。

(二)高等院校进行全员阅读推广的意义与特点

在社会上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是图书馆,同样,在大学校园内经常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也主要是本校图书馆。以2012年上海地区高校读书节阅读推广为例,可以看出其主办者也是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其他部门仅担任配合角色[5]。究其原因,高校各个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推广的意义,更没有认识到大学阅读推广与图书馆界实施的阅读推广存在根本性不同点。

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阅读推广与图书馆界实施的阅读推广的不同处,表现在阅读推广的目的、阅读推广的对象、阅读推广的主体、阅读推广的内容和阅读推广的动力机制这样五个方面[6]。这五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高等院校对于阅读推广比图书馆界面向全民的阅读推广更加需要、更加重要、更加可行。

首先,高等院校的职责是培养人。它不仅要教给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适应变化、与时俱进的能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年轻人读大学期间要着重培养的能力,就是通常说的教给学生“渔”的本领。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其终身学习。

其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骨干。国家未来各个领域、各级机构的领导、骨干都来自今天的大学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会对他们未来供职单位周边人群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示范引领作用。因此,高等院校的阅读推广不仅能促进在校大学生的阅读,而且可以为未来全民阅读培养骨干,为营造社会阅读风气造就中坚。

第三,高等院校的阅读推广拥有更多有利的条件。阅读推广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应有之义,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涉及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整个过程、全部环节。这种阅读推广活动的范围更广、人员更多、内容更全面、方法更丰富,应当围绕人才培养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实现大学校园内全员阅读推广。

二、高职院校进行阅读推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

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也有其个性,这是由高职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7]。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是重视职业技能训练,重视胜任岗位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务实够用。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领导与教师都更加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有所淡漠。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录取分数大多低于普通高校,因此其生源素质较普通高校要偏低,其最直接的表现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比普通高校学生学习习惯要弱。

(二)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现状

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也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高职院校学生阅读主要存在阅读时间少、阅读质量不高的问题。据调查分析,69%的高职院校学生一周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不足2小时,46%的学生阅读频率为“一周难得读一些”,只有26%的学生“坚持每天读一些”[8]。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我国国民传统纸质媒体每人每周的阅读时间大约为2.3小时[9]。高职院校有69%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阅读时间严重不足。调查结果还发现,70%的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目的是为了消遣娱乐、追求时尚或刺激,而为了扩大知识面的学生只占20%[10]。即使在阅读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阅读质量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既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弱、阅读习惯差,也暴露出了高职院校阅读推广薄弱,凸显了在高职院校加强阅读推广的重要性、紧迫性。因此,要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要使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通过阅读推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有重要意义;要使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培养同等重要。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面临在校期间没有学习、训练、培训过的新设备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决定了学生使用、操作新设备的能力,这时学习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就是职业技能。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阅读推广的耦合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定职能,决定了其阅读推广除了一般图书馆阅读推广所举办的活动外,还应当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开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促进高职院校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则有利于促进阅读推广。反之,阅读推广也有利于校园阅读文化的形成,校园阅读文化形成又可以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应在校园阅读文化中推进,校园阅读文化应在校园建筑、环境、制度等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在师生的日常行为文化中体现出来,在师生的精神文化中体现出来。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阅读推广

在校园文化要素中,物的载体有建筑、器物、绿化植物、各类文件等等。高职院校在物的载体中要突出本校的行业特色、职业特色,促进阅读推广的原则是劝学、劝读、劝行。

1.整体规划。校园整体规划要方便学生阅读。如有的高职院校在新校园建设中,将图书馆设计在新校园的中心位置,无论学生从宿舍,还是从教室或实验室都能很方便地到达图书馆。图书馆的新书介绍、讲座等各种阅读推广活动能让学生及时知晓。

2.建筑设计。学生活动较集中的大建筑,如教学楼、实验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不仅仅在宏观的空间结构、整体风格方面要体现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同时也要体现阅读文化,局部的细节设计也要能促进阅读。

3.装饰美化。校园环境及建筑室内的装饰,注重校园阅读文化的设计。如有的农林类的高职院校,在校内的每一株植物上都贴上二维码,学生只要用手机一扫,立刻能看到该种植物的名称、用途,所属科、属、种,原产地等信息;有的高职院校将要求学生背诵的经典知识刻在其经常经过的道路上;有的高职院校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定期更换教室墙壁上的张贴物;有的高职院校在学生食堂张贴有关饮食营养、健康养生的知识,引导他们去阅读营养保健方面的读物。

(二)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与阅读推广

文化者,以文化人也。校园文化最终要化育人,把阅读推广融入校园文化最终要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通过阅读推广形成校园阅读文化,进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来实现。通过制度来落实阅读推广,通过文化来推动阅读推广,是高职院校在开展阅读推广中的特色优势。可将阅读推广融入校园文化最关键的制度有以下几方面:

1.完善教学计划等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将学习能力融入职业能力的培养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也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整个育人过程。因此,在每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应对学生明确提出阅读的要求,要把学生完成阅读计划的情况作为考核其学业的重要依据。学生只有按要求完成阅读计划,才有可能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标才不会落空。

2.完善教师、干部的考核方案。要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阅读文化,教师、干部要为人师表,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只有教师、干部重视阅读、带头阅读,才能引领学生阅读。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职业技能要扎实,而且学习能力也要较强。要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规定教师、干部每年最低阅读量,并将其阅读情况、阅读效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全校师生通报。

3.将阅读推广从制度层面渗透到高职院校各个学生社团、各种文化活动中去。阅读不能仅在读书节受到重视,在高职院校的其他文化活动中,如创新比赛、校庆纪念日、创业设计竞赛、职业操作比赛等,都要将阅读作为其中的一项规定内容。各种社团都要结合自身性质,开展富有特色的阅读活动。

4.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对上述方案制度不仅要建立完善,更要切实执行。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制度制订得再完美,不能坚决贯彻落实,就是一纸空文。要将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真正落到实处,重要基础是对阅读推广工作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根本保证是推进阅读推广的制度完善,并能切实执行。

参考文献:

[1]卢宏.近五次我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1):71.

[2]聂震林.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J].现代出版,2015(1):5.

[3]王翠萍,刘通.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5):96.

[4]彭年冬.我国阅读推广研究述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93.

[5]查宇.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4(2):41-50.

[6]崔芳.高校阅读推广须举全校之力[J].职教论坛,2015(23):94.

[7]百度百科.高职院校[EB/OL].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