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5: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机械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机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机型到多种型号并存,从简单农田作业到进军农田作业的各个领域,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农业机械从20世纪五十年代末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当时的农业机械还是以前苏联进口为主,从事农业运输作业,作业形式单一,且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具。六十年代末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系列、“红旗”系列和“铁牛”系列及小型拖拉机陆续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与之相配套的农具也同时投入使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初步得以运用,到20世纪末本世纪初,各种型号的动力机械、配套农具、后勤加工机械、场上作业机械、收获机械都运用到了农业生产的各领域之中。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检验农机化发展程度标准。集安市农机运用从纵向的发展过程来看经历了从刚开始的从事简单的农业运输作业到翻耙、起垅、播种;水田的农机作业从耙地到插秧,再到现在的工厂化育苗到水田药物除草,病虫害防治;收割脱粒的联合收割,到现在为止已有20%的水田实行了从播种到后勤加工全程机械化的程度。过去旱田的收割只能靠人工,现在也有部分农民用上了玉米联合收割机。另外,多种经营的产业很多也运用了农业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比如本区域内的支柱产业人参种植也运用了机械浇水。林果业的喷灌、病虫害防治也都用上了先进的农业机械。
2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展展望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和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纵观本区域的农机发展历程,农业机械正以不可替代的趋势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先进的作用,农业机械发展势头强劲,农机化装备水平迅速提高将逐步发展成一个优势的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农业装备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农村农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和壮大。随着农机这种先进的生产工具在农村快速发展,农民扩大土地的经营数量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大量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组织会不断的涌现。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的形式把土地相对的集中,形成规模化经营。也可以通过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发展龙头企业加农户、基地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模式,发挥优质品牌影响力,带动周边农民和周边地区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在国民经济现代化体系中,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变革,现处于关键的转型发展期,而农业机械化在这一关键期必将发挥其先进作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农机装备水平迅速提高。随着农机数量的大幅增加农机从业人员的增多,农机户、农机大户势必走联合发展之路,建立农机合作组织,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向多领域延伸势在拓展。如今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向各领域不断延伸,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装备也将不断有新的科学技术实施运用,如卫星定位、微机运用、远程操控、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用智能机器人或更多很难想象的科学技术必将走进农机的运用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3农业机械发展的潜力
自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之后,大量相关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如:进化认识论、社会生物主义思想、进化论生态学等等。这些广义进化的思想在生物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对人类知识的许多疑问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对人类文化各方面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总的说来,进化论在建筑学领域还鲜有作为,这一方面可以归咎于建筑学的学科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忽视。关于广义进化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义是:“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强化了评价系统的认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核心是“变异”、“选择”。相对来说,生物性选择的过程涉及到的评价机制比较简单,但广义进化的评价判断系统则复杂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在更广的范围用来分析社会进化、文化进化等,也可以在更微观的范围内研究认知思维的机制。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通过分析建筑学的广义进化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工程认识观。
一建筑学的“非”进化性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从它拓宽疆土的一开始就受到顽强“狙击”,在艺术和宗教领域更是如此。的确,宗教排斥变异,艺术以变异求存,艺术领域不存在稳定的、明确的价值观,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之间我们通常难断优劣。艺术和宗教都显现出某种“非”进化性,这是进化论介入建筑学的一个难点。然而,这其中又有所区别。宗教在它的体系成熟之后就保持着超常的恒定,而艺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系统。因此,如果说宗教不具有进化性的话,对艺术我们就不应妄言了。更何况,建筑学兼备科学与艺术两类学科的特点。“建筑学非进化性”还来源于“进化”与“进步”这两种概念的混淆。“进步”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断言万事万物向着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由于它不能解释创造力的来源,现代科学已抛弃了目的论。严谨的生物学者十分注意区分“进化”与“进步”概念的不同含义。这启示我们,建筑上的每一次“变化”都昭示着新事物的出现,但这并不意味它更高级。比如说,我们很难说现代主义建筑就比古典主义建筑高级,只能说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适合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们也很难说解构主义建筑思想比现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级,也只能说他更加适合于当代大众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在生物学上“进化”与“进步”的概念可能重叠的话,在建筑学上的进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进步的含义了。
二软、硬结构模型对设计思维的启示!模型的思想广义进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针对的是机器工作的创造性问题,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图模型”、“软、硬结构模型”等理论模型的方法对许多自然或文化现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希望这些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型能代替以“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的机器模型,从而创造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对话。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树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于建筑学这种带有模糊判断性质的学科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仅使我们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并用以指导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工作。"软、硬结构模型赵南元先生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中提出的软、硬结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自举”现象,即前一级的成果对后一级的成果有制约作用,它们是“自我表述系统”(图!)。自我表述系统必须包括相互作用的软、硬两部分结构,其中,硬结构保证系统的存在,软结构在硬结构支持下对硬结构进行建构,完成系统的自举。使用这个概念可以对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师思维中存在着软、硬结构。建筑师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硬结构,建筑师在学习或与外界时接触得到的新思维可以视作软结构。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而硬结构在领会和捕捉新思想上至关重要。建筑师的成功与否视乎软硬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草图表达思索的轨迹,当其从纷乱的线条中选择出合适的线条时,就完成了一次创造过程。
其后,经历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在建筑师的笔下产生出数种甚至许许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直至最后确定针对特定过程给出的答案。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出于建筑师的职业心,反复勾画,也就是为了给自己多几种选择,以便优化设计方案(图")。我们在进行项目操作时使用的也是软、硬作用机制。方案招投标或方案咨询阶段是项目操作的软结构阶段,经过评标,根据专家或业主综合的价值判断,决定某个方案或结合某几个方案的过程就是项目设计的硬化过程。软结构阶段的思维活动带有相当程度的发散性,在这个阶段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而后期的判断决定过程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一个设计的好坏是由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图%)#"$。%关于评价评价即价值评判。《辞海》对评价的解释为:“泛指衡量任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两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主体指的是设计师、业主、城市管理部门等对设计有需要的人,而客体则指设计目标、策略和图形成果等。设计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在软、硬结构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异”为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中,正确完善的评价活动是“硬化”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广义进化理论的核心是其价值理论体系。
“进化离不开变异与选择,而选择离不开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客观性的价值理论体系,进化论向生物学领域以外进行推广是缺乏理论基础的。”广义进化关于“负价值”的理论对我们的认知思维带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涉及到“复合地形图模型”的概念。“地形图”是生物与社会进化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间和时间要素构成的四维体系。而“复合地形图模型”则是大小两个系统的地形图的叠加。由于价值观是向量而地形图却是非线性的超曲面,与地形图下降梯度一致的价值观,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必定成为“负价值”。而且,负价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强,系统越有“逃离”的危险,从而使系统崩溃。例如,从生存竞争的角度出发的价值观是“生育人口”,但是超过一定数量,也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这时“生育人口”就成了“负价值”。在建筑上,思维评价中的负价值主要是由评价主体之间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设计师、业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约性,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一个好的价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价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义,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都会导致设计的失败。因此,设计师作为协调性的评判主体应发挥主动性。
三建筑现象的广义进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间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构成:桥、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尺度。现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和“尺度”这三种因素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我们不可能再期望简单地通过开河和架桥来获得什么“水乡风情”。同样的情形体现在“岭南骑楼街”模式的演变中。人的活动和合适的尺度感是近代骑楼街空间形态的模式语言。在当代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建设中,我们采取的常常是一种错误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宽道路、建沿街高层建筑。为了给大拆大建、破坏文脉寻找出路,骑楼文化被表达为沿街底层(或二层)架空的非连续走廊。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失去尺度的骑楼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前找到城市的历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传统的审美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超级秘书网
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我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里,笔者是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方面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的。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四建筑学引入广义进化思想的意义广义进化主要的目标是“研究人脑的认识与思维过程,对于认知过程给出机械论的解释,也就是研究认知和思维的机制,使其有可能在机器上实现”。达尔文进化论揭示出自然进化过程的创造性。
【关键词】原子论;原子分子论;比较
一.时代背景比较
19世纪化学发展迅速,法国哲学家伽桑狄受古希腊原子学说的影响,强调原子的大小和形状的原子论及机械哲学。波义耳有机械论宇宙观,认为物质和运动是宇宙的基本质料。通过大量化学实验,他深信万物是复杂的,不能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或医药化学家的“三元素”全部概括,自然界一定存在许多元素,结合生成各种复杂的物质,通过适当的分解方法,最后都变成元素。波义耳明确阐述科学的元素概念,虽有局限性,但与之前元素说完全区别开来,一扫化学研究中的神秘主义,为近代化学的发展指明方向。波义耳指出,实验和观察方法是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化学应当阐明化学过程和物质结构,必须依靠实验来确定基本规律,他把严密的实验引入化学研究,使化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打下基础。随后拉瓦锡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使化学从定性研究方法和观点向定量研究发展。化学家们以弄清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为目的,将化学与数学方法结合,由此建立了一系列基本的化学定律,如当量定律、定比定律等。进一步揭示这些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约翰.道尔顿研究的最值一提的是关于气体方面研究所得到的理论以及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原子的理论。做气体实验时遇到了难以用当时已有的理论或者规律解决的问题。首先采用物理方法解释,解释不了混合气体研究内容呈现的规律和结论。其次运用古代原子论也无法解释。在大量实验事实基础上,大胆地猜想并且提出了轰动全世界的“道尔顿原子论”,震撼整个化学界,给化学界开创了新纪元,至今被奉为经典。随着科学家们研究工作的开展,道尔顿原子论的缺陷日渐凸显,传播越发困难。盖吕萨克由实验事实及反复验证提出气体实验定律,它的准确性更加说明道尔顿原子论的不足。道尔顿不肯承认盖吕萨克的说法。两种理论出现矛盾。阿伏加德罗将两者理论结合起来稍加发展提出属于自己的新理论--分子论。它的传播由于理论的不够精确性同样受到阻碍,同时仍然有很多顽固派科学家受旧的理论的束缚,支持道尔顿理论。后来康尼查罗对原子论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独辟蹊径地研究化学史来论证原子- 分子论,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更加准确和有说服力。毕竟顽固派势力强大,传播受阻,当时的科学技术也无法证明其准确性。在新一代科学家努力下,原子-分子论才为人接受。继而才发展到现代原子-分子理论。
二.研究方法的比较
道尔顿扬弃以古希腊科学家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古代原子论研究气体物理性质和气象研究时大胆假设出原子论内容。曾假定各种物质包括气体在内都是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进而研究空气的组成、性质和混合气体的扩散与压力。为了解开混合气体的组成和性质之谜,道尔顿日益重视气体和混合气体的研究,得出结论:各地大气都是由氧、氮、二氧化碳、水蒸气四种主要成分的无数微粒或终极质点混合而成。而气体的混合是因为相同微粒之间产生排斥扩散。“混合气体的总的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在同样条件下各自占有某容器时的压力的总的加和”的气体分压定律。某种气体在容器里存在的状态与其他气体的存在无关。若用气体具有微粒的结构去解释很简单,由此推论出物质的微粒结构即终极质点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由于太小把显微镜改进后也未必能看见。他选择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来称呼这种微粒。空气就是由不同种类、不同重量的原子混合构成的,确认原子的客观存在。而如果原子确实存在,那么根据原子理论来解释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各种规律,就需要把对原子的认识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阶段。道尔顿的首篇化学论文《关于构成大气的几种气体或弹性流体的比例的实验研究》从氧和亚硝气(即氧化氮)的结合去探讨原子之间是怎样相互去化合的,并从中发现这几种原子间的化学结合存在着某种量的关系。道尔顿在分析甲烷和乙烯两种不同气体的组成时,发现它们都含有碳、氢这两种元素,在这两种气体中,当含炭量相同时,甲烷中的含氢量恰好是乙烯中含氢量的2倍。类似的情况普遍存在:甲乙两种元素能够相互化合且生成不同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实验表明跟一定重量的甲元素相化合的乙元素的质量互成简单的整数比。于是,发现倍比定律。从原子的观点来看,某元素不仅可以和另一元素的一个原子进行化合,也可以和两个或三个原子化合。得到的结果与一定质量的某元素相互化合的另一元素的质量就必然成简单的整数比:1:2、1:3或2:3等。在原子观点的启迪下,道尔顿发现并解释了倍比定律,同时倍比定律的发现又成为他确立原子论的重要奠基石。道尔顿为了建立更加完善的原子论观点和验证气象研究方面特别是大气性质方面的成果得出的结论:“不同元素的原子重量和大小是不一样的”。他联想到了倍比定律及德国化学家里希特的当量定律,既然原子按一定的简单比例关系相互化合,若对一些复杂的化合物进行分析,把其中最轻的元素的重量百分数同其他的元素的重量百分数进行比较,就可得出一种元素的原子相对于最轻元素的原子的重量倍数,从物质的相对重量,推出物质的原子的相对重量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相对原子质量。尽管由于他对一些复杂原子(分子)的错误认识及当时条件的限制,他测定的原子量误差很大,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一个基本层次——原子的的认识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他的理论偏于理论性,无法用科学仪器检测来验证其准确性。但道尔顿原子论关于原子的描述和原子量的计算工作是项意义深远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作,第一次把纯属猜测的原子概念变成一种具有一定质量的、可以由实验来测定的物质实体。1808年,法国化学家盖- 吕萨克通过多次实验结果及几番论证发现并提出气体实验定律,即“ 各种气体在相互起化学作用时常以简单的体积比相结合”。在此同时还发现:不但气体间的化合反应是以简单体积比的关系相作用,而且在化合后,气体体积的改变与发生反应的气体体积间也有明了的关系。由此他大胆地提出推论:“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这个推论表面上似乎是支持道尔顿的原子论,实际上却把道尔顿原子论推向了新的困境。阿伏加德罗在道尔顿基础上结合盖-吕萨克的理论假说提出了新的学说分子论,也由于理论的局限性遇到极大的困境。1811年,他发现阿伏伽德罗定律,即在标准状态下(0℃,1个标准大气压,通常是1.01325×10^5Pa),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气体分子,与气体内部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无关。它对化学的发展特别是原子质量的测定工作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此后,又发现阿伏伽德罗常数,即1mol任何物质的分子数都约为6.023×10^23个分子。当时没有引起化学家们注意,以致在原子与分子、原子质量与分子质量的概念上继续混乱了近50年。直到他死后2年,科学家康尼查罗指出他应用了阿伏伽德罗理论可怡解决当时化学中的很多问题。在1860年在卡尔斯鲁厄重新宣读了阿伏伽德罗的论文,之后阿伏伽德罗的理论才被许多化学家所接受。在1871年,V.迈尔应用阿伏伽德罗的理论从理论上成功地解释了蒸气密度的特性问题。后来康尼查罗是通过研究化学史来论证原子- 分子理论的。解决了道尔顿原子论无法说明的领域。也将原子论发展到原子-分子理论。冲破了阿伏伽德罗理论的困境。但他也始终是把原子分子理论的微观起点停留在了原子层面,没能更推进一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原子结构模型猜想也不断地演变:1904年汤姆生提出原子模型“葡萄干面包式”,1906年-1908年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得出类似太阳系的原子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模型原子外电子做圆周运动,1924年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光粒二相性再由薛定谔等人一起提出和发展量子力学模型,其中伦琴射线的发现,α粒子衍射法的运用,原子研究进入了更加微观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相继发现。海森堡,海特勒,伦敦等科学家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又一原子论新纪元在化学史上拉开帷幕。
三.具体内容的比较
道尔顿原子论:1.元素是由非常微小、不可再分的微粒即原子组成,原子在所有化学变化中不可以再分,并且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质。2.同一种元素的所有原子的质量、性质都是完全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质量和性质也是各不相同的,原子的质量是每一种元素的基本特征之一。3.不同的元素在化合时,原子之间以简单整数比的方式结合。被后人发现存在缺陷性,譬如说原子可以再分,分为质子,中子,电子等,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有的性质不一样,如C-12有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而C-13则应用在同位素示踪,跟踪化学反应等运用在不同的领域。阿伏加德罗在结合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理论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假说,而原子-分子论的代表康尼查罗在阿伏加德罗假说的基础上,重申求物质分子量的一个实用的方法--蒸气密度法。他在原子学说的基础上,突破性地提出了从分子量求原子量的方法,后被称为康尼查罗法。他指出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的分子量是不可能求得的,道明阿伏加德罗假说与杜隆- 培蒂定律的联系,还指出原子量和当量的区别和联系。康尼查罗论证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同一性。确立了书写化学式的具体原则。可谓是将原子论细化到具体。更加准确也更加实用,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继而传播到全世界。康尼查罗对化学发展做出的贡献远不止在原子论上,是多方面的涉及。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从原子核电子的发现到现今夸克等更小为力的发现都是现代原子-分子论的集体发展。而道尔顿原子论与现代原子分子理论的关系凸显,道尔顿原子论是大基础,后者是顺科学传播受阻而发展起来的。所以道尔顿原子论和现代原子分子论两者是密切关联,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
四.真理性及缺陷性比较
道尔顿原子论是建立在拉瓦锡单质论基础上,在已发现氧、氢、氮等实际存在的原子之后提出的。在此之前还没有确立科学的单质论,只认识到空气原子,水原子等非实际存在原子,而道尔顿的原子论是直接结合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等实验法则而产生的,导入定量描述的原子量概念,是原子观念和实验事实的结合,是科学的原子论学说。道尔顿的原子论在理论上解释了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和化学实验事实,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当量定律、定比定律、倍比定律的内在联系,使化学由定性描述发展到了定量描述,使它成为可验证的学说。道尔顿的原子论揭示了质量是化学元素基本特征的思想,是不自觉地运用量转化为质的规律,而后导致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各种化学现象、化学元素以及化学定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为原子论所揭示,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又是一次有力的冲击,因而原子论的建立不仅在科学上,而且在哲学上也具有重大意义。道尔顿原子论是在化学史上继往开来的崭新一页。所提出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成为当时化学家们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首先用它清晰地解释了当时正被运用的定比定律、当量定律。同时这一理论使众多的化学现象得到了统一的解释。特别是原子量的引入,原子质量是化学元素基本特征的思想,引导着化学家把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起来,把化学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从此化学脱去了思辨哲学的外衣,而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原子论,化学仍将仍旧是一堆杂论无章的观察材料和实验的配料记录。道尔顿的原子论使人们冲破长期束缚思想的经院哲学、机械论哲学,不仅把化学引上科学之路,而且由搜集、记录材料为特征的经验描述阶段逐步过渡到整理材料、找出材料间内在联系的理论概括阶段,它为化学开辟了新时代。革命导师恩格斯评价说,“在化学中,特别感谢道尔顿发现了原子论,已达到的各种结果都具有了秩序和相对的可靠性,已经能够有系统地,差不多是有计划地向还没有被征服的领域进攻,可以和计划周密地围攻一个堡垒相比。”至今科学家们受到道尔顿原子论的启发也很大。而原子-分子论是在它上面发展起来的也作出了巨大贡献,弥补了道尔顿原子论的缺陷,是继承和发扬道尔顿原子论,意义深刻。目前仍然在快速发展之中。“夸克”的发现意味着原子论面对更多新的挑战。未来原子论的发展亟待当今科学家去思考与探究。历史的车轮永远会往前滚去,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盛根玉:《现代化学进展》,上海师大人文学院,《上海师大学报》
[3]王峰,《道尔顿与近代化学原子论》,武大人文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3
论文摘要 在人类所利用的能源当中,电能是最清洁最方便的;电气传动无疑有着很大的意义,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气传动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论述了我国在电力电子和电力传动系统领域的研究现状。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力电子器件(功率半导体)设备,转换器拓扑结构,控制和电力电子应用,实现电力和磁场的能量转换、控制、传输和存储,以便实现合理和有效使用的各种形式的能源,高品质的人力的电力和磁场的能量。
1 电力电子的研究方向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电力电子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电力电子元器件及功率集成电路;2)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新的或电力能源的节约和新能源电力电子,军事和空间应用等作为特殊的电力电子转换器技术的智能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控制电力电子系统和计算机仿真建模;3)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其研究内容包括超高功率转换器,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发电,钢铁,冶金,电力,电力牵引,船舶推进应用,电力电子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电力电子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可靠性;复杂的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4)电力电子系统集成,其研究内容包括标准化电力电子模块;单芯片和多芯片系统设计,集成电力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我国电力电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中国的电力电子产品和设备目前生产的大部分是也主要是晶闸管,虽然它可以创造一些高科技电子产品和电气设备,但他们都使用电力电子外国生产设备和多组分组装集成的制造方法,尤其是先进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全部依赖进口,而许多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软件,硬件和关键设备,我国的外资控制和封锁。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更多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差距的关键领域,这种情况正在迅速变化的挑战和我们的道德律令。
在过去,虽然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先后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已开始注意到国内突出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虽然对引进技术的绝大多数可以在几年后达到国产化率70%的要求,但只要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并最终拒绝外国公司转让技术和关键部件,都涉及到高科技的电力电子技术和动力传动产品在核心技术。
目前国外和问题的主要区别是:电力电子器件的全面控制,不能制造国内制造的高功率转换器,低技术,设备可靠性差,电力电子数字控制技术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应用程序的控制技术和系统控制软件的水平较低;缺乏经验的重大项目等。高性能高功率转换器设备几乎全部从国外进口。
3 电力传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传动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交流转动系统展开,随着交流电动机调速理论的突破和调速装置(主要是变频器)性能的完善,电动机的调速从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组调速、晶闸管可控整流器,直流调压调速逐步发展到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交流传动系统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和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有关。它们是功率半导体器件(包括半控型和全控型)的制造技术、基于电力电子电路的电力变换技术、交流电动机控制技术以及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全数字化控制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交流传动系统的性能,国内有关研究工作正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输入电流为正弦和四象限运行开辟了新的途径
高性能交流驱动系统电压型PWM逆变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PWM技术的研究更深入。 PWM功率半导体器件采用高频开启和关闭,成为一个在一定宽度的电压脉冲序列法律的变化,为了实现频率,变压器,有效地控制和消除谐波的直流电压。 PWM技术可分为三类:正弦PWM,优化PWM及随机PWM。正弦PWM的电压,电流和磁通正弦PWM计划的目标包括。正弦PWM普遍提高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将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表现,在中小功率交流驱动系统等被广泛使用。但为大容量的电源转换设备,高开关频率将导致大的开关损失,以及高功率设备,如GTO的开关频率仍不做的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在最佳的PWM技术只是满足的需求该设备。
2)应用矢量控制技术、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
交流电机交流驱动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时变控制对象,变频调速控制,电机控制的稳定状态方程的研究动态控制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的特点。 70年代初提出研究交流电机的控制过程的动态,不仅要控制每个变量的振幅,而控制的阶段,为了实现交流电机磁通和转矩的解耦矢量变换方法,促使高性能交流驱动系统逐渐向实际使用。高动态性能的电流矢量控制变频器已成功应用于轧机主传动,电力牵引系统和数控机床。此外,为了解决系统的复杂性和控制精度之间的矛盾,但也提出一个新的控制方法,如直接转矩控制,方向控制电压,特别是与微处理器控制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在各种控制方法也得到了应用,如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控制和双位模拟调节器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滑(滑模)变结构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状态观测器和卡尔曼滤波器可以得到状态信息不能测量,自适应控制能够全面提高系统的性能。此外,智能控制技术,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也开始在交流变频调速驱动系统用于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3)广泛应用微电子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式控制处理芯片的运算能力和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这使得全数字化控制系统取代以前的模拟器件控制系统成为可能。目前适于交流传动系统的微处理器有单片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其中,高性能的计算机结构形式采用超高速缓冲储存器、多总线结构、流水线结构和多处理器结构等。核心控制算法的实时完成、功率器件驱动信号的产生以及系统的监控、保护功能都可以通过微处理器实现,为交流传动系统的控制提供很大的灵活性,且控制器的硬件电路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使得微处理器组成的全数字化控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4 结论
虽然我国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传动系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关键部件还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还没有打破。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基督教;科学技术
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面临着空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如果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将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应运而生。生态批评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思想家沃斯特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生态批评以当代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学、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雄辩地揭示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反对简单地将生态问题还原成经济问题或技术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仅靠自然科学技术或经济手段远远不够,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积极广泛的参与和引导。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打破基于二元论、机械论的传统学科的界限,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对策。
生态批评家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是根植于西方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要想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多视角、深层次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批判。
一、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是工具价值。因此,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和生命伦理相对立。
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是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科学史家林恩·怀特是第一位抨击基督教的生态思想家。1967年,他发表了颇具影响的文章《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怀特认为,犹太一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指导着我们的科学技术,赋予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掠夺、统治自然的神圣权利。首先,从教义上看,基督教把人看成是上帝创造的最高产物,是自然的绝对主人,对人来说任何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归他统治的。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造人时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让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的所有动物及地球上的每一个爬行动物。”这段话暗示了人的超自然性。人通过命名所有的动物而确立了对他们的统治。其他生物除为满足人类的目的外没有任何价值。其次,基督教通过摧毁其他宗教的万物有灵论,通过自然的祛神化手段,实现了人类把自然视作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物质而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的目的。人类曾经怀着敬畏之情看待自然,但这种感情遭到基督教的排斥。基督教禁止将自然赋予神性,摧毁了古代宗教的万物有灵论。从此,人类剥削自然的禁令也随之消失了。自然被祛神秘化为以后的科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科学世界观将自然看作是非神秘性的、消极的,适宜于被人操纵、控制的。可以说,科学技术主宰自然的思想基础就是基督教的祛神化的自然观。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期间,基督教统治自然的思想影响深远,主宰着欧洲与美洲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技等方面。人类中心主义,人的优越性,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是最常见的主题。在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活动的目标是征服自然。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科技开始壮大。培根的名言“knowledgeispower”,翻译成“知识就是权力”似乎更贴切,其实质是,科学为人类统治自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成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笛卡尔哲学。笛卡尔哲学认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和语言能力,人的优越性证明人统治自然的合理性;动物由于缺乏这些品质,只能被看作是自动机器,只有人兼有物质的肉身和理智。笛卡尔凸显人与自然的区别、人对自然的优越,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吻合,其目的是为人对自然的统治提供哲学思想上的依据。在其文章中,怀特还提出了仅靠科学技术解决生态危机的片面性。
西方现代科学源于基督教,其目的是强化人对自然的统治,因此,现代科技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相反,赋予了人类主宰自然的无穷力量。怀特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两个办法。一个是跳出基督教的圈子,从其他宗教寻找生态智慧,另一个是挖掘基督教的生态资源,绿化基督教。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人必须从主宰地位退出,赋予万物主体性,用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平等的观念代替人对自然的统治的人类中心思想。
二、科学技术——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的根源
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在张扬人性、提倡理性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反宗教和倡理性的革新进程,赋予科学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大意义。对很多人来说,科学是现代的宗教,是永远正确的,永不犯错的。但事实是当代科技不仅成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也变成统治人和社会的工具。科技的发展不仅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文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导致自然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性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生态批评家指出:科学不仅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生态危机,而且成为统治人、压迫人的工具,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这一切都归因于现代技术的四个特征:技术的齐一化;效率的追求;非人化和技术失控。首先,技术的齐一化,即现代化大生产制造标准化产品,均质化的民族文化,单一二的工业化使得个性丧失,地区差异消失。其次,对效率的追求使得人的价值被忽视,数量替代质的东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另外,技术社会的关系是专业化和功能化,真正的人际关系受到威胁。技术创造各种方法操纵人,人被客体化,人成为物体。最可怕的是技术的失控。当各种技术形成一个复杂、交错的网络时,它们仿佛有了生命,成为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技术最终控制了人与自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人文危机。
科学技术造成了人与自然的进一步疏离。由于现代工业的发达,宗教的衰落,人的自然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人类依靠技术的力量在远离自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人的灵魂似乎达到独立自主的境界,导致人与自然的疏离日益加强,人与自然成为了相互对立的主客体。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变得更加傲慢,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凌驾于自然之上,从而忽视了自然之根。但是当人类认为自己已经征服自然,成为大地的主人时,自然却对人类进行了无言的惩罚,生态危机出现了。自称灵魂超越自然的人类,其肉体却不能脱离自然,所以人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再次发生冲突。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规则;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175-5
一、心理语言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心理语言学起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期许多像B.Skinner这样的语言学家借用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心理语言现象。他们认为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一切行为一样,也是对刺激的反应。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人们通过刺激、反应、巩固的方式来掌握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被解释为一种被动的接受,学习者通过一遍一遍机械的重复行为来使得一种知识或语言被强化和巩固。语言被理解成一种习惯,反复刺激成为习惯形成的必要条件。当时的行为主义者也被称为机械论者。机械论者否认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强调学习仅仅是一种训练。虽然后来C.E.Osgood提出学习迁移模型,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出它广泛的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规范当中,但也只是肤浅的理解和解释了心理环境和认识发展对于学习语言的影响。
(二)转换生成语法对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推动
五十年代后期,以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盛行以后,对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渐渐转向了认知领域。乔姆斯基认为人类语言具有共同的深层语法结构,即各种语种底层的普遍规则,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等。Chomsky认为人类的语言是一个整体,人类先天具有掌握语言的能力即语言习得机制:儿童能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较为准确的掌握母语。Chomsky站在自己的生成转换语言理论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人类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
(三)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
到了20世纪80年代,心理语言学研究更多受到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影响。心理语言学工作的主题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哲学、神经科学以及其他相邻学科。语言理论、语法规则、语言分析再度受到重视。句法结构在言语处理中的作用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人工智能首先需要对人的智能有透彻的了解,并对语言作形式化的处理后,计算机科学家才能实现智能型的人机对话。在言语听辨研究方面,根据神经网络特点提出的新的连接主义模型,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结点之间的平行互动,扩展激活作用等方面解释连续性语音听辨,心理词汇和词汇检索等语言理解过程及其神经心理基础,把心理语言学研究导向纵深发展。心理语言学对语言与思维之关系的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法的普遍规律
行为主义者对于解释语言学习时只是强调外部世界的事件(即教)如何使得个体行为产生改变(即学)。这种观点在60年代受到了激烈抨击,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Noam chomsky。chomsky认为研究人类语言应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能力,二是研究人类语言的应用。而人类的语言能力虽然受到某些规律支配但它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语言习得机制”,它使得儿童能够在相对贫乏的认知能力基础上以较快的速度精确掌握一门语言。相对于成人健全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学习的集中精力,儿童掌握母语时的准确和迅速让人惊讶。乔姆斯基称这种能力为先天能力,在遗传学领域儿童在学习任何语言前就已经掌握了一切语法的普遍规律或者说是底层结构。换而言之语言能力是人类的一种固定属性。
但是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LAD)和普遍语法结构并不是每一个语言学家都认同的观点。部分语言学家认为在处理儿童母语习得和成人第二外语学习的差异时,语言习得机制理论衰退的很快。多数心理语言学家认为普遍语法转变成个体语法的认识发展规律是有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小孩说话的发展过程与其身体发育过程是一致的,大体上都是在一岁半到六岁之间,过了这个“临界期”,再学话就有困难了。在此期间,小孩的语言习得主要靠模仿。但心理学研究表示,小孩所能模仿的只是那些他已经具备语法能力的句子。至于那些超过他能力的句子(如两三个定语从句的主从符合句),尽管他能听懂但也模仿不出来。但是随着认识的发展,当他渐渐掌握这种句法的特点时,通过模仿他便能够熟练的掌握这种句式了。
成人与儿童的区别或许在于,成人已经相当熟练的掌握了一种句法结构。当要求他再去学习和熟练掌握另一种句法结构时,便可能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可能会从心理和生理上本能的排斥思维去构建另一套语言体系。
三、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的认知异同
儿童与成人在认知事物和处理信息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众所周知成人的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要强于儿童,但成人在学习第二语的表现却比儿童母语学习要困难的多。这种认知差异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研究这个现象需要从不同方面人手。首先儿童母语习得可从多方面考察:a.普遍语法规则的作用。b.语言习得和认知过程的同步性。c.语言输入及感情过滤等方面。
Chomsky的弟子R.Jackendoff在坚持生成语言学的基本精神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独立发展了一套以空间概念和认知为基础的语法学派即“概念语义学”(conceptual semantics)。Jackendoff注重强调词汇一语SL--概念一认知之间的关系。大脑处理可投射的语言信息必须与上面各类信息保持一致,同时也受它们的限制。Jaekendoff称之为认识限制(conceptual semantics)。在普遍语法转换成为个别语法的过程中jackendoff认为语义的概念必须反映四个方面的内容:a.反映人类组织概念的本源性特征即概念结构必须与事物映射在大脑中的认知结构相同。b.概念结构必须是最本源的认知结构,不能在被细化。c.概念必须反映词语的选择限制。d.必须能分化句法结构歧义。
儿童语言习得与基本认知能力共同发展,母语学习被看作映射人大脑的一种基本能力。随着认识的完善儿童天生的习得机制(1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开始退化。可能在成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伴随学习的认识功能已经淡化,学习外语成为一种单纯的记忆和模仿过程从而加大了掌握外语的困难,延长了学习外语的时间。
中介语的产生: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假说(Interlanguage)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中介语假设的前提是在基于一种语言为基础的认识上去学习第二语言。
中介语假设提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间状态,并归纳出导致中间状态的五中过程:母语迁移(1anguage transfer)、对目的语言规则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训练迁移(transfer due to effects of teaching)、学习策略(1earningstrategies)、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对比分析相关原因:由于语言属于行为范畴,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培养一套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原有习惯会产生迁移作用。如果是负迁移,则对学习产生干扰。这种干扰又分两种:a.阻碍性干扰,指的是目的语言中需要学习的一语言是原来语言中所没有的。b.迁移性干扰,是指母语的语法和规则对于目的语言学习时产生的误导和错误。学习这者习惯用母语的语法规则去强行套用在其他语言上。
另外中介语的产生过程也伴随惰性和心理干扰因素:由于学习者对于目的语言没能完全掌握,在需要表达某些超过他现有的语言知识或技能所能表达的内容时,就不得不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这些手段也叫学习者的交际策略。交际策略的采用也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形成的原因之一。像回避(avoidance)和换说法(paraphrase)这两种外语初学者经常采用的交际策略,它们对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形成是有较大的影响的。例如,英语初学者在想表达“Ilost my way”这一意思时,因想不起或不知道way这个单词,他便会回避该词,而代之以Aroad,说出“Ilost my road”这一用词不当的句子;又如学习者在不会“It's against the law to park here”这个表达式时,若需表达相同意思时,就会换说成不合语法的“This p1ace,cannot park”。
四、现代外语教学的方式转变
(一)B.L.Whorf的语言思维
考虑到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在第二语言的教学方式就必须发生转变。对第二语言的教学转变按照whorf的认识发展论的规律,在儿童第一次语言习得过程中语义与意识就已经进行了一次同步协调。要建立成熟、精确的第二语言系统就需要构造语言与意识的第二次结合。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规则,普遍语法的核心原则和参数是相同的,但是诱发习得的环境因素和对于世界的迫切的认知需求已经相对稳定和退化。B.L.Whorf提出“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假设”一个人所讲的某种语言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语言的共性也就是思维的共性。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强调人类的认知基础是人类特有的空间概念,具体而言空间概念可以由视觉、听觉、嗅觉和非语言因素(如手势语)处理。语言学习应该符合认知过程的发展,J.Piaget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过程。他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了关于外部的知识,从而使得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发展。认识通过语义概念构成最基本的概念元,概念元通过句法结构和语音系统表征为人类的语言。
(二)语言习得机制的退化与交流的需要
按照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其核心参数和原则在人类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那么诱导个别语言生成的因素自然成为语言环境、语言材料和交流的动机。现代国内外语教学普遍存在语言环境和交流动机的不足。语言交流的缺失,造成TJ.Piaget的“发生认识”的缺失。并不具备真正语言系统的特质即语言的交流、语言的创造能力、以及Whorl的文化语言的概念。现代语言教学强调一种“浸入”式语言教学,即营造出一种完全仿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尽量的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去掌握一门语言。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就是对这种讲这种语言民族的心理认识的再认识。认识始终伴随着语言的学习,人类认识具有无穷性,因此人类的心理表征(语言)也具有无穷性,这就是语言创造性的基础。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要么完全有要么完全没有。Sapir-Whor假设虽然偏激,但对于现代外语教学也具有启示意义。
(三)语言系统的开放性
Chomsky认为语言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创新”。新创造的句子在理论上应该是无限多的,事实上很少有人会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使用完全相同的句子。当语言学家观察儿童学习母语是发现,尽管儿童掌握的句子有限,小孩也不会始终重复相同的语言,而是总结规律创造性的使用各种句子。“创造性”成为语言的本质属性,现代认识论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动态的平衡。思维投射语言,语言反映思维。鉴于思维的无限性,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语言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即创造力。创造性从一个方面加深了语言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为掌握一门语言增设了难度。但从另一方面也提供了语言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现代语言教学应该努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正面的感情过滤,为自主循环提供条件。
(四)Stephen Krashen输入假设模式
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强调“输入”在二语学习中的重要性,Chomsky虽然提出了普遍原则的先天论,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普遍原则与二语学习的一般关系。Krashen从输入假设理论人手强调在输入过程中对输入材料和输入对像进行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启动接受者在二语学习得过程的“自然”习得能力。
Krashen的输入假设模式中“可理解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探讨了开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可理解输入”是指为学习者提供的输入信息应该略微超过一点学习者现有水平,用i+1来表示。i表示现有习得水平,1表示略微超过的部分。输入假设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发生的必要条件,即“i+1”。可理解输入从外部环境来说明第二语言习得是如何发生的及其发生的条件。此外输入假设理论也讨论了教学中二语习得的五个方面。(1.语言习得假说;2.自然顺序假说;3.监控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语言输入假说)
教学的具体情况应按照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而定。语言环境的建立和语言材料的输入应该建立在接受者的理解基础之上,教授内容、教学材料、
教学大纲应该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而言“不可理”(Incomprehensible input)等同于噪音。因此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不是“学得”,那么按照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取。
输入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才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性活动。兴趣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可以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有赖于语言材料的趣味性,Krashen曾这样表达他对语言输入的要求:“给外语学习者好的语言输入应当把学习者的社会需要考虑进去,内容上应有所选择,形式上和呈现方式上应有所变更。结构上倾向于简单,重复多,冗余信息多,结构上规律性要比一般使用更强些。
五、总结
Piaget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都是伴随这认识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应看到儿童母语与外语习得中的差异,外语学习的情况比母语习得要复杂的多。因此不能简单将儿童习得母语的经验简单的移植到外语学习上。从心理语言学从发对现代外语教学有如下启示:
(一)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儿童习得母语并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和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地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把语言规则内在化,形成隐含规则,创造性的使用语言。这是人类大脑处理新语言材料的工作原则,对外语学习也同样适用。
(二)重视外语教学中的输入控制
按照Krashen的输入假设模式,有控制的输入是最能够还原人类幼儿时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原则发生转变。激起学习者对外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输入的过程中加人认识输入,知识输入、文化输入。如此才能形成一套准确的外语系统。
(三)学习过程中的不断适应
【关键词】科学实验; 科学理论; 客观性原则; 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1-0008-03
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规范化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本质上就是一套规范体系,说白了,就是一套游戏规则。没有这套规范体系,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科学实验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没有科学实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研究确实为儿童发展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众多的理论,从而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依据。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对传统的研究方法作了创造性的改进,使研究对象有所扩大,研究内容有所拓展,从而对早期教育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实用价值。最典型的是发展心理学家一改以语言反应为指标的传统,采用注视时间、生理反应指标等研究方法,把实验研究从幼儿推伸到早期婴儿身上,扩大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使我们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心理能力有所认识。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托幼一体化”的教育主张。
此外,精巧的实验研究也为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注入活力。如新皮亚杰学派用实验法补充了皮亚杰临床法的简略,使理论体系的实验支柱更加可靠。为了克服认知心理学面临的理论和技术的挑战,有些认知心理学家甚至主张把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以便形成一种新的学科分支,达到相互扶持、共生共荣的目的。
实验法对心理学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我们知道,任何理论都力图对可能世界作出结构描述,理论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结构,需要经受指称性的检验。这种检验只能通过实验来完成。每一个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特称判断,为理论提供事实,提供补充,提供确证。科学实验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既是衡量已有知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又是产生新理论的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讲,理论必须服从实验,无论是背景理论还是待验理论,概莫能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果的积累,实验研究的规范性渐渐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任何一个实验研究都只能孤立地、静止地、人为地进行,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是狭小的,研究对象是有限的,数据资料是零散的,反映水平是肤浅的,与真实的人的心理相去甚远。尤其可悲的是实验研究越丰富,人的整体被分割得越细小越零散,我们就越不明白人的心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实验性越强,反映性就越差。而反映性越差,价值性就越低,兴趣性更是荡然无存。问题更严重的是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原子说、机械论和还原论,在认识论水平上造成众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不少人对实验法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研究方法,最典型的是把质的研究引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不少研究者还大量使用个案法、行动研究法等。我们知道,质和量是一对哲学范畴,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在研究中,纯粹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一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都必须有事实与逻辑这两条腿。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根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应该是实证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的要求。“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的科学的价值目标或价值标准都不能离开客观性这个最根本的价值标准,而且必须以客观性或客观性程度(广度和深度)为准绳。”〔1〕
有人认为,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不可能甚至不应该进行量化的研究。其实,量的研究的精髓就是研究者对被试施加影响,寻求影响与变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本身不就是这么一种过程吗?如果我们把自己找不到变量、提不出假设归罪于实证研究,难道不感到有失公允吗?我注意到一些科研论文缺乏科研的规范,研究无假设,却美其名曰“白描”;取样范围狭小,数据不充分,就冠以“质的研究”;论文无结构,却号称后现代;甚至有些博士学位论文写成读书笔记,有文采的更是写成“博士散文”。这样的论文并没有为学科提供新知识,对学前教育也没有提供新指导,它的学术价值就很有限。我们应该树立科研的规范意识,在科学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科研规范的意义。有些学者近来热衷于现象的解释,按自己的臆想来解释儿童的行为。这对理解儿童和认识儿童毫无价值。据说解释学的理论根据是后现代主义,其实这是对后现代主义随心所欲的曲解。这种解释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负责态度,此风一旦在学前教育界蔓延开来,是多么可怕!
我们知道,对现行科学体系,包括研究方法的抨击,是后现代主义在科学领域中的一大目标。后现代主义否认传统科学方法论所设定的目标,认为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思想和中性的规则,科学方法论总是与某种理论相关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家们竭力主张将传统的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转向注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终结实证的主导地位,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使心理学研究向价值负荷和人性复归而努力,促进心理学理论向多元的、去中心的、有情感的、重意向的、重社会关系的、本土的方向前进。①所有这些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它充满着反传统、反权威、反主流、反因果决定、反科学主义的豪情。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只能承认它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但沉浸于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对科学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是有害的。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义应该是对结构主义局限性的解构,而不是对结构的摧毁。对科研局限性的克服,是要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和灵活运用客观性方法,而不是要放弃客观性原则。科学研究是人的认识活动,它确实离不开人的主观世界。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能是主观与客观的永无休止的磨合,而不是退缩到主观世界中去探究客观存在。简单地去主观臆断,热衷于把一些对个别现象的解释归之于一个新的形而上学动因,且这个动因并不能给出更一般的解释,这不是科学解释,而是伪解释,因为它缺乏可检验性。在科学上,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认识世界是人类本身的需要。这个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艺术、宗教等方式来满足。用规范来认识世界就是科学,用体验来反映世界就是艺术,用信仰来规范行为则是宗教。无论是量的研究还是质的研究,都应该是有事实的,是可证实的。或者说,应该是经验的,而不是体验的甚至是信仰的。把科研活动退化为充满个人体验的精神遨游和完全封闭的自我表现,是科研的藩篱,于理论、于实践断无益处。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发展是硬道理,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时至今日,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实验法与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主流的方法依然是实验法。即便是研究儿童对他人的意图、信念和动机之类的内部心理过程理解的心理理论,也离不开实验法。
就实证研究本身而言,它也在不断改进之中。例如,人们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思路中跳出来,不再热衷于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更广的领域,而是更加注意单一的法则,更加注意生态、社会环境、人际交往对发展的效应。同时,研究内容也从外部行为推进到内心世界,研究儿童的心理理论。所有这些进步都体现了人类为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作出的不懈努力。
我想,对于我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而言,问题不在于实验太多了,实证过头了(实际是此类研究还远远不够),而是在于我们的研究者重科学事实的收集和规律的发现,轻理论的构建,缺乏理论建设的功夫,没有将研究成果及时归纳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殊不知,科学理论比科学规律具有更强大的解释功能、预测功能和生题功能。在我们的心理学领域中,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确实太薄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述而不作的文化传统,理性思维规则不清,理论兴趣不足,批判性疲软,创造性缺乏,等等。这种现象在早期教育范围内也普遍存在。在早期教育中,尤其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强烈的跟风现象,表现为蝴蝶效应突出。究其根源,主要是缺乏理论分析和怀疑精神。其实,理论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总是在特定的理论指导下提出研究假设,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对观察材料或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评价,总是在用研究成果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因此提出一个微型理论是完全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夫妇的知觉学习理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与其他心理学大师及其理论相比,吉布森理论不是那种气贯长虹的骇世之作。她的研究领域就限定在知觉学习和发展中,在这个领域中,她唯一的研究原则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有分类的实验为理论添砖加瓦。虽然她还没有做到让自己的理论预见从所有的实验中得到证实,也没有使自己的理论对知觉这一心理现象作出总体的说明,但她在这一领域中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功不可没。她对事业的坚定、专注,务实、勤奋、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的精神,给每一个从事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工作的人留下了富有启迪的影响。平心而论,吉布森的知觉学习理论尽管在知觉发展研究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但并不支配着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向。在我们看来,这正是她的可贵之处。科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冲破旧体系、旧思路的过程。一个对某一领域有影响但并不垄断的理论,才是推动这一领域发展的内在力量。吉布森及她的同事们的基本课题是年幼婴儿能发现什么和注意什么,用实证科学的态度精心地收集儿童知觉发展的资料,这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极其重要的。她的理论不仅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儿童知觉发展的规律, 也促使我们认真地思考在学前儿童教育与特殊儿童教育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发挥儿童的主体活动功能,切实提高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质量。”〔2〕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而要做到这一点又是完全可能的。朱智贤先生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新需要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假设,就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有理论的实验和有实验的理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15.
〔2〕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8.
Experiment with Theory and Theory with Experiment
Wang Zhenyu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Preschool Education Department, Xingjian Professional College, Shanghai, 20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