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管理学学习计划

管理学学习计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5: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管理学学习计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管理学学习计划

篇(1)

大学学习计划书一

不知不觉中,忙碌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老实说,我跟大多数的新生同学一样忙碌、一样充满了迷茫。这种迷茫在短期内是不会消失的,同时,作为学生的我们,是不可能也不能一直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那么,用最快的时间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计划是实现学习目的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好的同学,头脑中都应有这张蓝图。

我选择的是很能锻炼人的市场营销专业,这个专业需要我们学生有良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交际能力,工商管理能力,扎实的营销基础..总之,市场营销这个专业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我在大学三年中要做的就是学好扎实的理论知识,不停的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以及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做到两者结合。只有这样,我才提高我面对社会时的竞争力,不被社会所淘汰!

以下是我学习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① 多去图书馆。在完成了自己课程上和老师规定的学习任务之后,用课余时间多去图书馆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当然了,是去看跟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不是随便看看就叫逛图书馆。我记得教我企业管理基础的纪瑞森纪老师曾给我们推荐了几本被誉为市场营销专业《圣经》的书籍。有《管理学—理论与方法》《营销管理》《管理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课外延伸的理论知识,所以,我打算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看完这几本书….只有看,是不会有多大作用的,要用心去看,去理解,如果有必要的话,去请教老师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②运动和体力。学习是一定要的,那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后盾的话,我的学习效率会大大的提高,我想,大家应该都不想拖着一副疲倦的身躯去硬扛着学习吧!那么,每周至少三次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会让自己感觉到学习原来是很惬意的事情。

③参加一个跟自己专业有关或者能锻炼能力的部门。说道社团,我被学院各式各样的社团弄的迷茫了,毕竟是第一次处理这种事情,觉得都挺不错。但是没办法,适合自己的只有少数。尽量参加跟自己专业有关的社团的原因是:提高自己对本专业的深层次的了解、理解,对未来提高我们的市场竞争力很有帮助。而锻炼个人能力的社团,主要是在踏入社会前,提高我们的管理、组织、思维方式等,对个人的能力提升是很有帮助的!故此,参加一个社团吧,为了自己的未来!

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及处理好人际关系。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处理好自己的 人际关系,吸收自己的交际圈,也是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有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实践能力则是以后企业评价个人能力的一个指标。因此,大三的时候,我会利用周末做一些兼职,为自己的以后奠定一点实践经验。当然了,学校也会给我们半个学期的实习经历,为的也是不让我们成为只会 “纸上谈兵”的人!对我们而言,实践经验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一定要抓住机会提前取经。

最后我要说的是,坚持,毅力!计划制定完毕不是用来看的,也不是用来放弃的….既然有了计划,那就朝着目标的方向去努力,去争取,勇敢的去“劳己筋骨”。坚持到底,必有所成!

大学学习计划书范文二

当度过了4年的高中生活后,我带着我的梦想来到了现在的学校。不是出于对现在的知识渴望,也不是想在这方面有所发展,而是出于无奈,在经历了一次高考后我对学了恐惧已经没有什么了。不想让自己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同学,我还是坚持来了。

既然来了我就要过的让自己满意。所以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以致不让我被以往的同学落下,纵使我没进入理想的学校但也不应该放弃。

1:大学四年一定不能谈恋爱,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才不会有遗憾。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有不同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都千差万别,从他们身上能让我知道要适应自己很容易但要做到自己活的开心同时别人也快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我们想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游刃有余那么就必须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所以我要在大学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留的自由身。

2:学习好专业知识。

学习好专业知识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要做的,只有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才能让我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当今社会是人才的社会,假如在大学混上四年,那么我可能也得到一个毕业证,但是那样的话,到了工作是仍然是个落后分子。不想做一辈子的落后分子就要好好的规划自己的将来,最起码的要求是不能让自己饿死。

3:熟练掌握实验技能。

对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实验,现在学的虽然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但是没有基础有怎么会有以后的发展呢。

4:抓住时间,充分利用。

篇(2)

关键词:管理学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高校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目前,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的高层次发展,经济结构由外延式投资主导型向内涵式管理主导型转变,“向管理要效益”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因此,现实经济活动迫切需要大批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掌握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管理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显而易见,提高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培养足够数量的适用人才,是我国高校管理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管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出发,分析目前管理学教学的问题,并探讨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管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启蒙、奠基性的课程,对于所有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学生而言,通过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教学目的:

1.建立有关管理的基本知识体系,其中包括对管理的正确理解以及形成较为系统的管理知识框架体系,尤其是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将为今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学科基础。

2.培养最基础的管理思维模式、具备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基础课,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管理学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的定理,必须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运用管理知识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必须在实践环境中才能学会管理学知识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尽管管理知识围绕在每个人身边,但普通本科学生通常对管理学知识的运用缺乏概念,缺少理解,不知其作用。因此,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使大部分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形成最基础的管理思维模式,具备最基本的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个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学科的研究,许多经济管理类院校在理论研究和解决实践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管理学的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课程的开设缺乏专业针对性。

管理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知识框架中不可或缺。但由于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各异,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求必然存在差别,因此,管理学课程在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不同,讲授的理论深度和内容必然应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区别对待,所以无论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侧重上都需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符合各专业特点对管理学课程的需要。但目前看来,许多高校在管理学课程的开设上缺乏专业的针对性,没有考虑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很好地配套。

2.教师对学生学习课程的初期引导不足,导致学生对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认识不清晰,缺乏学习兴趣。

通常管理学课程都在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开设,学生对专业认识少。在管理学课程开设之初,教师应引导学生清楚地认识课程的性质,学习该课程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管理学课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使学生了解管理学知识的运用时刻在自己身边,一点也不深奥,很好理解和运用。但目前总体来看,教师在授课之初的引导普遍缺乏,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管理知识的运用介绍偏少,使学生缺乏兴趣,觉得管理学遥不可及,尤其是非管理专业的学生,觉得管理学知识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缺乏实际用途,从而一开始就对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3. 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形式,但从各高校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案例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首先,适合本科教学的案例缺乏,导致案例教学的效果难以体现。在案例教学中,全国各院校普遍引用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学模式,但哈佛的案例均来自教师和学生的生产实践,针对性强,层次高,而我们的教师普遍实践能力欠缺,案例多选择国内企业案例,一方面综合性强,对课程的适用性差,另一方面,低年级本科学生没有实践工作经验,也缺乏分析案例的能力,从而使案例教学变成了案例介绍,失去了其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和学生都对案例教学不太适应。一方面,我们现在的教师多是来自高校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对企业管理本身感性认识不足,难以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本科学生大多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成长起来的,虽然在课堂上能参与到案例教学中,但因为对企业实践不熟悉,往往容易形成本位主义。

4.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会学生运用管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形成最基础的管理思维模式。但目前在管理学教学中普遍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管理理论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明显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感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5.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研究上投入不够。

首先,由于管理学课程内容较多,所以部分教师仅仅以是否完成大纲要求作为标准来组织课堂教学,对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认真细致的考虑和设计,在学生看来缺乏生动性,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条件下高校学生的整体现状缺乏清楚地认识,仍然按照以往的标准来进行教学,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而没有从现实条件出发思考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第三,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更多地强调科研。虽然多年来对教师的考核包含教学和科研两方面,但在具体执行时,在教学工作中更多地只体现了数量的要求,对质量的评价很难进行,而科研的考核相对比较容易,在年终考核、评职称等工作中也是对科研相对关注更多,因此也导致出现了部分教师不愿意在教学工作中投入,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科研上的现象。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1.管理学课程教学应与各专业培养方案相辅相成,针对专业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在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有些专业定位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综合性管理人才,有的专业则强调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能直接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的人才。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尽管在其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安排有管理学课程,但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差别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厘清课程讲授的思路和目标,使管理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与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保持一致,突出不同专业对于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因材施教,重点突出,提炼经典,讲述清楚。

2.加强课程教学初期的引导,强调学习管理学的重要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本科生在开始学习管理学课程之前,对于管理学不了解,更不清楚其用途,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积极性,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要介绍管理学课程在管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介绍管理学讲授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管理学讲什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现实生活中学好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工作、学习、生活统筹安排的方法等,是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在一开始就强调管理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激发比较注重实用的现阶段本科生学习管理学课程的兴趣。

3.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使学生易懂易学。

在管理学课程内容的具体讲授过程中,为了使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本科生更易于理解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来讲解管理学知识。例如,结合学生宿舍生活编写“如何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结合学生组织各类活动编写“学生会活动没有搞好原因何在”,结合学生大学学习计划编写“是继续读研究生还是毕业工作”、“每一年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等。运用这些来自校园生活的自编案例,尤其是结合学生所在院校特点的案例,由于学生和教师对于发生在校园中的案例发生的背景和情况都比较熟悉,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也容易引导和教学,通常能够比采用社会上的案例和国外的案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必须重视“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实地调查、广泛收集、分类编写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案例,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和企业特点编写短小精悍的案例,适应管理学教学的需要,并对案例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更新,形成一个适合管理学课程服务对象的、内容新颖而全面的管理案例库,给管理学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4.选择多渠道的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性教学环境,做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综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设计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行为模仿教学法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实践教学环境,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布置学生观看一部电影或上网了解年度财经人物的经历以及成功的经验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当然,对于调研活动经验、结论以及学生网上了解的相关感受必须进行课堂展示总结,有条件的可以给予课堂奖励(书籍、光盘等)。

其次,加强与社会合作办学。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演讲,例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邀请企业高层管理者就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邀请企业负责生产管理的人员介绍生产管理的经验和问题;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邀请企业营销工作人员就市场开拓、售后服务等相关问题谈谈相关的做法和经验;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现状及相应的管理措施等。让学生通过与实际企业工作人物的接触与现场沟通了解认识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可以借他山之石。

另外,为开拓学生视野,了解企业实践,可以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企业管理的现场,与企业工作人员交流,感受企业实际工作的氛围,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

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寓学于乐,在管理学课程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5. 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法研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生动性。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教师注重根据本科生的特点,加强教学法研究的力度,各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法研究的积极性,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蔡根女.关于《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2期,第85-88页.

[2]周裕全,赵水生,苏小玲,吴光华,何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第5期,第73-76页.

篇(3)

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传统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提倡应用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以及情景教学法和临床见习法,不断提高护士的管理能力。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组织课堂讨论,讲究师生沟通并遵循教学的基本步骤,重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合格护理人才。

[关键词]

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高职高专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护士职业能力、护理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管理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具有较多的概念、原理和抽象的理论知识;护理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具有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无疑增添了教学难度。然而,当前护理管理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实践缺乏关联性,对学生的管理能力的培养少,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与自己现实生活接近甚远的理论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由于没有护理实践经验,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使护理管理学成为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课程。有效利用护理管理知识能够提高护理的效率,将护理管理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用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更深入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提高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临床的见习能力。高职护理学生对护理管理学及临床护理工作接触较少,且护理管理学涉及面较广,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参考文献,探讨高职高专护理管理学教学方法如下。

1传统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护理管理学具有较多的概念、原理和原则,信息量大,且相对较抽象,理解胶南,课时相对较少。针对这个特点,知识讲解主要采用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师必须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高度概括学科的内容,可以用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护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内涵。通过讲授法,学生能系统了解护理管理学各章的知识要点及基本理论,基本能够把握护理管理学知识概况。

2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

2.1案例教学法护理管理学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案例教学法为其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是指将生活中真实的情境,教师在备课时经过加工整理,变成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临床案例,展示给学生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或决断临床案例,来判断这一案例的可行性处理方法。护理管理学知识理论性强,不易理解某些管理学原理,为使学生学好理论并能融会贯通,可以列举有针对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比如,某护士大学毕业后,分在普外科病房工作。几年后医院考虑工作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员调整,考虑到这位护士业务能力较强,决定由其到脑外科担任护士长,科内原护士长被调到其他科室工作。科室原护士长已经在科内连续工作了十多年,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较高,深受科室同行的好评,只因年龄原因被调到无关紧要的科室,心里很有想法。新护士长上任时,原护士长没有进行工作交接,就离开了原科室。新护士长工作伊始面临的困难较大,业务不熟、管理知识缺乏、科内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人际沟通不畅,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份本应高兴却实在令人担忧的工作。护士长所面临的情况:自己年仅32岁,性格较为内向,科室内年长于她的有5位护士,其他8名护士较年轻,从未干过管理。给出这个案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时结合护理实践,为这位护士长出谋划策,如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护士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学生在热烈讨论中不但学到了管理学知识,并将管理知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较好地分析和解决了问题。这个案例就是非常的真实,也可能是实际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案例,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管理理论剖析实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了教学任务。

2.2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护理管理学中的“挫折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管理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贴近生活,课堂上可以采用“提问法”来讲解相应护理管理学知识。人际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护理管理者也会经常见到,教师可以此为例。如教师先提出问题“群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常见于哪些原因?”然后继续提问“针对不同的冲突,各自怎么解决?”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学教材,理解理解,再小组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解决问题,这样在以后的护理过程中,才会真正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样也能增强教学效果。

3情景教学法和临床见习法

3.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由于学生没有接触临床,对医院护理管理具有陌生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发学生情绪的学习场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着精心设置一些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表述等方式来深入主题,把握故事情节,不但培养了学生沟通合作能力,且有助于学生了解医院工作场景,对于以后护理择业打下了一定基础。

3.2参观实习法护理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为医院为人民服务。采取见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医院在管理上的问题或者优势,这样的效果比单纯的理论学习更有效。为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学习,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发现医院的优点和不足,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如何改进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等。见习后,每人交一份见习报告。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同学更深刻地理解护理管理学的精髓,提高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4运用教学方法时的注意事项

4.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一门艺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语言是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最好工具,这是护理管理的一项基本能力。有研究发现学生语言能力欠佳,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不自信、害羞等。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忽略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较差,思维能力欠缺,甚至引起自信心的不足。因为在不自信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缺乏逻辑性,显得条理不清晰,思维不够活跃。语言的表达和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有关。作为一个刚刚成年的大学生而言,缺乏丰富的人生经验,较少遇到突发事件,这是客观原因。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改变主观意义上的不自信。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给予每个同学上台发言的机会,如可以介绍自己及自己对护理管理学的认识及自己将要从事的护理工作的想法、前景,宣读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的锻炼,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得到思考,培养其临时组织语言、严密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4.2组织课堂讨论针对课堂所讲的内容和原理,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课题讨论,让同学发散思维,运用所学的原理、概念去分析讨论问题,这样既巩固了课堂内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还锻炼了总结发言的表达能力。

4.3师生沟通护理管理学理论性强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讲解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让学生感到困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反馈,师生沟通,才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原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地。比如,可以在课堂上拿出10min的时间,让同学直接提问,教师答疑解惑,一起讨论。通过及时反馈,解除了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提高了课堂吸收率。

4.4遵循教学基本步骤遵循师生共同策划、教师精心讲解指导、自主学习与控制、交流与评估的四部教学法,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的互动式课堂,根据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促进校内外教学资源合理流动,改变传统一个老师面对一群学生的单一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为基本出发点,调整考核方式,重新调整时间环节和理论知识的考核权重,开辟第二课堂,将拓展训练中各类团队项目、辩论、管理主题情景剧表演等形式逐步引入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延伸式学习,让课堂变得不再枯燥,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5重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我国的护理管理学教育内容,更多的是关注管理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在系统的基础上关注细节;而国外则是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有助于学生适应医院的工作模式,为使学生毕业后迅速成为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考核方法上,我国的学校在期末考试里承载了太多的内容,学生对护理管理知识的认知、分析与解决能力的获得和对管理工具的运用全依赖期末考试,导致学生对护理管理学的学习也变成了期末的突击行动。应该把对护理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基本管理工具运用的考核放在平时,值得借鉴国外一些学校把案例陈述方法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分析与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都是在过程中考核。

4.6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为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拓宽护理服务领域,创新护理服务理念,传统的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和观念受到严峻挑战,并面临着改革的大好机遇。护理工作要求每一个护士必须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共同努力,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完成救死扶伤的卫生服务任务。让学生身临其境,利用身边日常生活的事件,运用自己所学的原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发散的思维,巩固理解教材知识,为今后护理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华.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4):77-78.

[2]饶艳.建构主义理论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2,29(6):1-4,45.

[3]陈蜀,王海彦,吴雷,等.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护理管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6):174-176.

[4]周瑾,陈君英.《护理管理学》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54-1555.

[5]范宇莹,孔繁莹,杨丽,等.护理管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3,28(17):77-78.

篇(4)

一导转,即大一开始本导制、转专业。学院遵循大类培养重在培养的教育思路,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主要课程为数学、英语等基础课而尚不能接触专业课的现实情况,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同学们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深入指导,逐步形成重学习、求进步、努力进取、志存高远的良好学风教风,学院经问卷调查和长期酝酿,决定逐步推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本导制是城市学院为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是学院针对同学们的学习发展需求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本导的作用,对同学们答疑解惑,进行个性化、方向性、全方位的发展引导,以利于学生尽早成材。学院本导制实行“1211计划”,要求本导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大学生活、科研发展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本导生每1月撰写并交给本导一份学习汇报,内容包括在学习、生活、科研、成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和下一步学习计划及安排。本导每2月撰写并上交所在系一份本导工作表。各系每学期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会,并向学院教务办提交1份学期本导工作总结。学院每年召开1次本导工作总结大会,对优秀本导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从实施效果来看,本导制有力推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也为转专业、大类分流等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13年10月16日,为进一步督促本导工作,学院举行了本导工作学期交流会,各系代表教师和学生谈了自己参与本导制的体会和感受。本导对接后,根据学校安排,一般于每年3月开始转专业。所转对象为学年第一学期专业(方向)排名前30%(按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规定修读的必修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所得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名额遵循四舍五入原则)的新生。基本流程包括学院报送计划、公示具有转专业资格学生名单、学校教务处公布转专业计划、学生提出申请、公布报名情况、考核选拔、资格复核、手续办理等事项。

二、二分流

二分流,即在大二(第三学期)实施大类专业分流。根据大类招生计划,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自2011年秋季开始对本科学生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一年半时间内先按专业大类培养,第四学期开始进入相应专业继续学习。根据既定计划,学院在2012年秋季针对2011级全体同学进行了大类专业分流。自2012年10月12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起,到11月26日学院公布具体分流方案止,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平稳、顺利地把182名同学按照每班26人的规模专业分流为6个方向7个班级。其中150名同学被分流至第一志愿,一志愿分流比例达到82.42%。

1.成立领导小组,上线分流专栏。

为确保按大类招生的182名本科生专业分流工作顺利进行,学院在2012年10月12日召开院务会,成立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领导工作小组并挂网公示。同时,由学院主管副院长负责,拟定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暂行规定,对大类分流的原则、依据、模式、程序、方法等事项进行了具体规定,明确了第一志愿优先、根据学分绩点成绩排序、学院综合统筹等分流方法和原则;挂出大类分流工作及时间安排表,详细明确了学院需完成工作任务清单如安排分流、网站建设、举行集中推介会等,也具体安排了各系需完成工作清单如上报计划、上传材料、参加推介会、分别推介等内容,并挂网公示。根据既定时间表,学院要求各系在10月24日前把专业介绍材料提交学院,学院负责在网站建立大类分流专栏,以便同学们查阅、交流、询问、比较,充分认知各专业(方向),为具体分流工作进行前期充分准备。2012年10月31日,由学院组织安排5系在博学楼阶五教室进行了大类分流专业集中推介会。推介会由教学副院长主持,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土地资源管理系教授、区域经济系系主任、教授、城市经济管理系教授等进行具体专业介绍。最后学院进行总结及后续工作安排。

2.公布学分绩点,进行专业分流。

在充分进行前期专业介绍沟通的基础上,学院教务办公室老师组织核算了182名同学的平均学分绩点,各系也申报了分流计划。学院于11月9日正式挂网公布了同学们的平均学分绩点、各专业(方向)分流招生计划和志愿调报表。要求同学们根据绩点成绩和招生计划,在11月18日前填报分流志愿表,并上交学院教务办公室。根据182名同学的分流志愿表,由学院院长助理召集各系系主任开了前期摸底会和专业分流院务会。23日公示分流结果。总的来看,学院有序推进分流工作。所有工作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所有制度、程序、计划和时间安排及时挂网公开,所有工作严格按照分流的依据及条件进行。分流主要遵循第一志愿优先、择优录取、全院统筹调整、及时与同学沟通的工作方法。根据学院专业发展实际情况,由院班子讨论通过基本原则,各系负责人根据分流原则和计划共同协商、调整和确定班级规模,根据商定人数依照平均学分绩点进行排序并商调名额。名单确定后经学院院务会审定。由于工作较为细致扎实,分流工作实现了既考虑学生志愿方向又兼顾学院学科发展的有机平衡,整个工作过程平稳有序,同学们没有发生过激矛盾和突发事件,教师们受到了一定的鼓舞和影响,为今后的分流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三专引

三专引,即在大三开始专业引导。根据大一本导制的基础,在全院同学学习完毕基础课、专业调整之后,学院统一安排在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本导分配,要求每一门学生对应一位教师,开始专业指导教育。专业引导主要强调对所学专业基本概念的思考、对现有解释的再思考———修正、在现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学院城市经济和公共管理交叉学科的特点,突出强调发挥学院为在京部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优势,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城市发展与政府管理等课题,逐步培养学生“研以致用”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四实践

篇(5)

【 关键词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方向;学习目标;方法;就业导向

Discussion on Awarenes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pecialty

Yang Kai-qian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ShanxiTaiyuan 030000)

【 Abstract 】 Since 1998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sued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course catalogue, and formed 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a new major, becau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professional involves multiple disciplines cross fusion, the students are common to the professional confused, I i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study in study direction, target, content, method, employment to put forward some personal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 Keywords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goals; methods; employment guidance

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的状况

1.1 课程设置不集中,专业目标不清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设课程约36门,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及网络,属三个不同的社会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但往往是联系不起来。时常会发生前一节课刚刚建立起的模糊概念,在下一节课时串联,联系起来一头雾水。学完一门课,理论考试成绩很好,但自问:就这点知识可以应用到社会中吗?心里就会十分忐忑。

1.2 理论学习任务重,社会实践认识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普遍存在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不协调现象,实践活动太少,造成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较难实现。学习形式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能否掌握书本知识的角度评判,而忽视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理论和实践不能较好的融合,这样培养具有较高信息专业素质学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1.3 学习方法单一,新技术适用性差

在当今信息社会下,对信息专业新的学习方法探索不多,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都是“被灌输式”和过分偏重照书师讲生授的传统的学习模式,而缺乏生动有吸引力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如案例的讨论学习等。

1.4 行业需求不显著,就业导向不明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社会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大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岗位?社会需求是什么?社会管理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有搞软件开发的,所学专业为软件工程;搞网络的,所学计算机专业;搞财务的有财务、会计专业;搞管理的有工商(行政)管理专业。

我们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很多单位不了解,不认为对单位有什么帮助。而且大学刚毕业就安排做管理工作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临时改变自己求职专业的,而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又感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匮乏。

2 造成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困惑的原因

2.1 专业特性因素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门覆盖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的横向新学科,其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这种“广而全”的课程体系必然使信息管理专业面临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学生对信息管理的专业性质、理论体系感到玄妙莫测,不知道如何安排学习计划,把握好理论体系,如何有效地确定学习目标,以及重点提高哪些素质或能力等。

2.2 对现代信息管理的认识不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前处在一个尴尬的地步,企业管理与计算机相结合,本应该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专业,但是恰恰是这个专业的定位造成了学生所学知识面的广泛和不精的后果。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边缘性学科,就是学的很多、很广、很泛,在学校一般性地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可是在工作以后,就会发现哪一门课程也有用,但不如其他专业专攻的精。

目前的社会环境以及企事业单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认识还停留在计算机专业或一般的企业管理专业之中,主要是需要干活的(学计算机专业),并不认为自身管理存在问题,更谈不上需要信息管理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意识就更为模糊,简单的认为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另命名。单位录用后就是网管,要不就是IT企业,很少搞企业信息管理。

2.3 学习重点与学生的自身兴趣有关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修管理学和计算机,它的优势和劣势一样明显。比学管理的多计算机,比学计算机的多管理。但是没有学计算机的专业好,管理学没有学管理的好,这就要看在大学里自己如何努力了,学这个专业必须学的更精彩才会有好的工作。从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搞信息化建设是对口专业,考研是主流,主要看个人爱好、发展方向较为广泛。

为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单向发展,就是说喜欢编程的走编程的路,想做网管的就走网管的路,喜欢企业管理的专攻市场营销、会计等管理专业,想考研、考公务员的就注重基础课和对应专业的学习。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更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及社会就业定位有关,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实际内涵。按个人兴趣单科的学习就不如直接转到单科专业去,那样学习效果更为有效率。

2.4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不融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信息化社会下,对新的学习方法和探索不够,理论学习和实践不能有机的结合。体现在:首先学习方法单一,以老师 “讲授式”的传统学习模式为主,缺乏生动有吸引力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学习和讨论学习等。对优秀学生的评价还停留在高中阶段的考试分数制,而忽视了实践活动在大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信息技术没有真正的应用到学习实践中去,对多媒体的利用率不高,也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在专业学习中的优势。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不能相得益彰,实践活动太少,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没有较好的融合起来,不能有效地互动、互证。造成信管专业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践。

3 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

3.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树立大专业概念

信息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信息进行管理,信息管理的活动包括获取、整理、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等,管理的目的是让人们在需要时及时获得所需的信息。信息系统是为了实现管理的目的而建立的一套工作系统,它的组成包括信息、管理信息的人、管理信息的规程、管理信息的设备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随信息而产生的,自古就有,只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由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近几十年来,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应运而生,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系统就是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的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以及研究如何应用的科学,是从信息中发掘财富。因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须树立大专业的理念,以管理学科为基础,以数据库和计算机知识为手段,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来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正是信息化社会,大量纷繁的信息如何管理,并且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是信息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与计算机相结合,使计算机成为工具,信息管理更加有效和实用。例如:民航、铁路订票系统就是对机票、车票这种信息的查询和管理系统,可以说软件开发最主要采用的客户就是帮助企业制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人们将会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信息管理在企业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将会意识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门专业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与管理学的结合,更包含了对信息处理的新型技术与方法。

3.2 现代行业的发展分析,确定就业市场空间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谁占有了信息就占有了先机。任何行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信息的竞争,由于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人们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是为满足社会各界对信息的需求而设立的。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相交叉的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信息检索相关课程和计算机相关课程。现在一个普遍现象是管理专业不懂技术、计算机专业不懂管理。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是为社会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只要学好本专业,必然体现出我们竞争的优势。

3.3 强化社会实践,开阔学习视野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实践性强,信息量大,多学科融合的专业。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习体系,必须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如果条件允许也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习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素质。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学习中,案例学习是被公认的一种有效而生动的学习方法。案例学习法不拘泥于严格的理论定义和精确的推理,采用事实说话的方法,收集大量现实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师生、学生间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性方案,从而强化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指导今后的学习及发展。有条件时还可以参与社会实践,走出去,通过“眼见为实”的方法来理解开设各门专业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 结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为了适合社会对各类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其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出现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明确无论什么样的人才都是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及时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信息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殷晓永,杨帆,唐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Computer Era, N o.11 2005.

[2] 郑荣.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J].情报科学.

篇(6)

美国驻沪总领事馆近期透露:从2004年9月1日到2005年8月31日,共有77998名申请人获得美国非移民签证,同比增长26%。其中,留学生签证(F1、M1)和访问学者签证(J1)有9239个,同比增长22%。

据专家分析:留美学生签证率上升与“外国学生及交换学者信息追踪系统”(简称SEVIS系统)逐渐被外国学生熟悉,开始生效、审查周期缩短和工作经验已经不是申请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障碍等因素有关。

同时透露,鉴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诸多国家普遍认为中国学生有了自费留学的经济实力。”今后,赴美留学没有获得奖学金同样可以获得签证。

法国:高考400分拒发签证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日前表示,任何法国高校都无法保证中国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大学学习,高中毕业生如果没有中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将很难获得赴法国签证。

目前社会上有许多命名为“留法预科”的项目,以保证高中毕业生在短暂的语言培训之后就可进入法国高校学习来招揽高考生。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学生语言课程结束后要参加法语考试,只有考试达到要求才可以进入大一学习专业。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低于450分的学生得到赴法留学签证的可能性很小,而低于400分的学生基本上不会得到签证。

澳总领事馆:澳政府 从未进行大学排名

近日有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政府了澳大利亚大学的官方排名。澳大利亚驻上海总领事馆为此作出澄清,表示这些报道为不实报道,澳大利亚政府从未也无意对本国的大学划分层次或进行排名。

澳领馆相关人士表示,澳大利亚的院校从来没有进行过官方排名。之所以不进行排名,是因为澳大利亚政府立法要求所有的教育和培训院校必须经联邦政府注册登记并达到各项教学质量标准,所以各院校都能提供高质量的、面向海外学生的课程。海外学生应选择能提供适合自己需求和期望课程的院校就读。

留学进出人数首次持平

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球共有178个国家的110844人在我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留学,而同期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4663人,两者首次基本持平。

在2004年来华留学人员的11万人中,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6715人,自费生104129人,总人数比上一年度增长42.63%,是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的420所高校和教学科研机构,是来华留学历史上外国学生就读学校数量最多的一年。

有关人士分析来华留学生增长原因时表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传统文化的吸引,是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的根本原因。

美百万孩子在家上学

据美国教育部统计,全美至少有110万名儿童在家上学,而在10年前仅有36万名。国家家庭教育研究所的瑞博士最近估计,在家上学儿童的数量远比官方公布的还要多,在2003年可能就已达到了170万到210万,在家上学的儿童总数已占学龄儿童的2%。

瑞博士认为,美国在家上学孩子的增多,一是公立学校教育质量连年下降,导致一些家长对学校不信任。二是美国学校校园垃圾文化泛滥,酗酒、吸毒、变态及暴力事件在许多条件不好的学校时有发生的现状让家长担心。三是宗教原因,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或观念不符合家庭所持的传统宗教观念。

科协鼓励海外留学青年 投身国家科技发展

近日,50余位旅居海外且颇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齐聚北京,出席了中国科协召开的“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研讨会暨联席会议”。就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生态、能源及海外智力为国服务等话题进行交流和沟通。

据悉,2004年,中国科协制定了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目的是动员、团结和组织广大海外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到祖国经济、社会建设最需要的地方,为海外科技工作者谏言献策开通渠道,同时为海外科技工作者提供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平台。

法名牌大学瞄准中国教育市场

据法国《费加罗报》近日报道,法国一些综合大学和名牌学校对中国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到中国寻求教育合作机会,加入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

目前,已经同中国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的有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矿业学院、路桥工程学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马赛欧洲地中海管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法国ESSEC商学院、南特经济管理学院、格勒诺布尔管理学院、雷恩高等商学院、贡比涅技术大学和特鲁瓦技术大学。

法国大学纷纷涌向中国也是为了满足法国在华企业的需要。法国企业大批进入中国,需要大量受过欧式教育的雇员,当然最好是中国雇员。

牛津大学为改善财务状况 拟减少本科生数量

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为改善财务状况以保持世界名校的声誉,牛津大学准备实行全面改革。牛津大学可能减少本科生人数,以填补其2亿英镑的经费缺口。

学校9月22日公布的计划指出,每一位本科生每年至少使学校亏损7000英镑,如果不减少本科教育方面的亏损并提高研究收入,学校将无法保持其国际地位。该计划明确指出,从2006年起学费涨到每年3000英镑并不能解决牛津大学今后5年面临的问题。

该计划称,只有改变学生的数量和结构以减少教学亏损、增加商业活动和附属机构的收入、进行更有效的筹款并改进对财务和其他资源的管理,才能改善财务状况。

深圳“海归”突破7500人

据报道,深圳市今年前8个月引进留学人员1055人,创历史同期新高,至此该市累计引进“海归”已超过7500人。

深圳市引智办主任吴邑文介绍,深圳市近3年每年引进留学人员均超过千人,今年来深创业的留学人员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实现了数量的快速增长和结构上质的飞跃。留学人员大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运作惯例,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是深圳市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逾4万中国人移民加拿大

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已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来源国。如今移居“枫叶之国”的中国移民已达到100万人。

来自加拿大驻华使馆的信息说,2002年有3.32万中国移民进入加拿大,约占加拿大当年移民总数的14%。而从2004年开始,中国每年赴加的移民人数已经达到4万到4.5万人左右。据悉,中国移民中在加拿大有亲属的约占四成,60%则是完完全全的“新移民”。此外,现在加拿大还有3.5万中国留学生正在就读各大院校,而且每年还以1万新生的数量持续增加。中国移民中的70%多习惯在西部的温哥华和多伦多定居。

英国签证处推出快签通道

为了提高办理留学签证业务的速度和效率,英国签证处推出了快签通道服务,又叫做“团签”或“免面签”。

“团签”要求5人以上学习计划相同的人组成一团,并且要求每个人都没有英国拒签史,并拥有合理的学习计划、足够、足期的资金担保,没有移民倾向。

申请人准备好申请资料(包括学生团队签证申请,由英国教育机构出具的入学通知书,在中国、英国或其他国家受教育的学历证明;支付学习费用的证明,例如银行存折、存单等,其存期至少三个月以上;担保人的在职及收入证明等),并与签证处预约递交材料的时间,一般在材料递交后的1-2周,申请者就将得到结果。

我国与加魁北克省签署协议互认学历

我国同中、北美国家第一份互认学历学位的协议日前签署。这项协议具有突破性,是我国在中、北美洲国家中签署的第一份互认学历、学位的协议。由于加拿大没有联邦教育部,我国教育部一贯重视和加拿大各省的合作。1980年3月,我国教育部和魁北克省签署了《关于教育交流的谅解备忘录》。日前双方签署的是新版本的备忘录,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鼓励研究团队、实验室、教师或管理人员之间开展合作研究等。

到印度留学人数增加

印度大学联合会10月3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近年来,到印度留学的学生人数有所上升,2003至2004学年,外国人留学人数到达7753人。

其中,4809人来自亚洲国家,1755人来自非洲国家,468人来自北美洲,来自欧洲和南美的学生总共有128人。

篇(7)

[关键词]过程管理;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8-4074-05

随着“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实施,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网络学院近年来都开展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实践,使得我国的网络课程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网络课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学界重视,主要有:重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讲解,轻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设计;缺乏有效的教学和学习组织与管理,使用多呈自发和随机状态;缺乏完善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

一项针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利用网络所进行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无序的状态,学习的随意性很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网络学习的需要,教师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未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方法指导和过程监控,使网络学习并未真正发挥作用L3_。

因此,作为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在设计时如何体现对学习过程的指导、管理和监控,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达成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目的,成为网络课程设计、网络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尝试将工业领域的过程管理理念引入网络课程设计中,从过程管理的视角看待网络教学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描述,从而建构一个基于过程管理的设计理念系统。

一 过程与过程管理

1 过程与过程管理的概念

所谓过程是指一系列定义好了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借助一定的资源将任何形式的输入转换为输出。其中输入是过程活动要用掉、消耗掉或变换成输出的东西;输出是过程活动的结果;控制是过程活动所受的约束、进行变换的条件或活动的依据;机制或资源则是过程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手段或支撑条件,可以是开展活动的人或硬、软件设备等。如图1所示。

所谓过程管理,是一种以过程为核心的、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所涉及的过程,如学习过程,进行形式化描述、管理的方法,它已在企业管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2 网络学习过程的过程理论描述

如果从过程的基本概念出发,学习过程就可以描述一系列定义好了的学习活动,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可以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借助一定的资源将任何形式的学习内容转换为学习业绩。学习内容是这一过程的输入,学习业绩是输出,教的行为是控制,学习技术是支撑。这一描述可以用图2表示。

在这个学习过程的描述中,除了学习者、教的行为、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外,还有两个要素,即学习业绩和教的行为。

学习业绩是指经过学习学生能够做什么的外部行为表现。一般来说,实现一定的学习业绩对学习过程是有要求的,不同的学习业绩与相应的学习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业绩所依赖的学习过程,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学习能力。

教的行为,指的是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它包括教师的教的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教的行为,其关注的重点不在教的环节上,而应该放在导的环节上。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或主导,以老师的课堂集体面授为主。而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上。因为,较之课程教学而言,教师的教的行为被去情境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口头言语表达、肢体语言运用、课堂控制、师生交流等环节被弱化。同时,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学习资源的全球化、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等网络教育的优势也使得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个别化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设计和开发出优秀的网络课程,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使得学习者能进行真正的有效的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

在网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的过程虽然不像课程集体教学那么重要,但我们认为,教师教的行为却是网络课程教学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要素。它是学习者学习的外部动机、外在推动力。没有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便有可能成为形式化的学、理念上的学、放羊式的学,难有成效。

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除了通过课程公告学习任务,通过在线答疑回答学生的问题外,还要充分可以应用即时通讯工具,如QQ等,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学习指导,通过各种认知工具、知识管理工具和评价工具,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的重要性,要充分考虑利用各种工具和手段,加强网络课程设计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

二 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核心理念

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正经历从关注信息传递以教为中心的设计模式走向重视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以促进多元对话为特征的设计模式。也就是说,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正在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是在关注“学”网络课程设计理念关照下的网络课程设计,它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聚焦点,强调学习者在网络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活动。同时,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采用“过程取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关注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互作用,并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这种交互过程中注重体现教师的作用――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即引导与监督。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还强调技术在教师管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但为学生的学提供工具支撑,也为教师的教以及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提供工具支持。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重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能力,因而,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评价是主体取向的评价,其依据是课程能否以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方式促进学习者能力的发展。

因此,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可以归纳如下:

1 以学习者为主体

以学习者为主体是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与价值观。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主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也不应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桑新民,2004)。教师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

机,引导和帮助学习者建构意义,为学生提供(或是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则是现代教师的重要责任。

2 以学习过程为中心

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其目的就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的自我管理就是关于学习过程的知识、信念以及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自我意识的性质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功能。自我管理学习是网络信息时代主导的学习方式。班杜拉(Bandura,1987)认为,自我管理是一种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人个性的表现。齐莫曼(Zmamerman,1989)指出,自我管理学习的过程包括自我评价、组织和转化,目标和计划的制订,寻找信息,自我监督,建构学习环境,责任心,练习和记忆,寻找社会帮助,复习等。在我国,自我管理学习也通常被称之为自主学习。文哲认为,自主学习是指一种学习书本和学习实践技能的能力,它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等㈣。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作为设计者,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细致描述、考量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学习过程提供指导与监控,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主体,从学生自主学习开始,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方式选择,帮助学习者进行自我管理”的设计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能力。

3 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是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观的具体反映与要求。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有多样化的角色和功能(钟志贤,2005),基于过程管理理念的网络课程设计,重视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比如电子学档、概念地图等工具的应用,促进学习者的学习;重视技术作为学习/教学中融合系列的认知工具,以帮助学习者开展恰当的思维活动;重视技术为学习者提供系统计算机介质通讯(CMC)的方式,以支持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共享信息和共享知识建构。

4 主体取向的评价

主体取向的评价作为课程和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在评价情境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这种评价取向认为教师作为课程与教学情境的“内部人员”,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是被动的、供“外部人员”评价的对象;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是意义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孙立仁,2004)。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主体,采用档案袋等表现型评价方式对学习者进行形成性评价,体现了对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进行评价的取向,最终期待实现优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者信息素养,最终实现变革学习方式的目标。

三 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理念系统

在这个理念系统中,笔者将获得成功的机制归纳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强大的学习技术支持与多元的评价方式。其中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以及学习者的自我管理是这五个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二个,突出了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中管理的作用与价值。

在网络课程中,师生时空上的分离使得教学管理手段发生变化。电子学档、学习契约、概念地图、成长档案袋等可为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

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可以从能力、知识和素质三个方面来体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其最终目的是优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变革学习方式。

在上述对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核心理念阐述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构建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理念系统,其目的是通过应用最佳的学习过程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完善网络课程教学中对学习过程的指导、管理与评价,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优化网络课程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理念系统包括核心理念与价值观、获得成功的机制、采用的管理手段、业绩衡量指标、期望得到的结果等几大部分。

基于前述对基于过程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的阐述,笔者尝试描绘出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

四 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的应用

根据以上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系统,结合具体的网络课程设计过程,可以描绘如下网络课程设计框架,如图4所示。

设计框架包括学生模块、管理模块和教师模块。教师通过管理模块对学习者进行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这一设计框架充分体现了基于过程管理的网络课程设计理念。比如学生模块中的学习方式选择子模块体现了学习者为主体的核心理念。管理模块中的学习契约子模块既体现了学习者学习的自我管理,又体现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管理,既是成功的机制,又是管理的手段。

五 结语

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影响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两个前提因素,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必须重视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促进学习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网络课程设计正是通过加强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指导、监控和评价,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因此,以“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过程为中心、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主体取向的评价”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理念,有利于网络课程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3,f2):13―16

[2]张海燕,陈燕,刘成新,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5):73-76

[3]陈波,宁波大学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