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扶贫工作报告

教育扶贫工作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5: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扶贫工作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扶贫工作报告

篇(1)

>> 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良好开局 我国经济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方式转变 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河南信息通信业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四平市实现“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开局 “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全力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 “十三五”规划迎开局之年 社论: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实现“十三五”规划关键在党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关键在党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保证 “十三五”规划前瞻 郭金龙:实现“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 全区教育事业“十三五”开局实现开门红 努力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在新起点上又好又好女快推进“两个率先” 精准发力稳增长 打好结构性改革 攻坚战奋力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良好开局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5]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6]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参考文献】

[1]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7-3-17(1).

[2] 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OL],,2017(2).

篇(2)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采取项目招商、活动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掀起了全民招商的热潮。先后引进招商项目17个,其中12个项目已投入运行,引进项目资金7842.1万元,比上年增长53.98%。兴建了占地300亩的工业园区,总投资1010万元的西北铁丝厂和总投资550万元的棉机配件厂成功落户,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完成了城镇排水及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项目和班超广场建设项目,启动了商贸城、会展中心、再就业培训中心、文体广电图书大楼、锦绣小区三期、和乐园小区、双拥园、民族风情园及城区亮化工程等一批项目建设,增强了城市的整体服务功能。强化环卫保洁、园林绿化管理,大力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3.3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6%,市容市貌有了较大改观。村镇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完成了6个乡镇政府办公基础设施建设,对3条主要乡村公路进行了改扩建,城乡道路建设规模和投入资金均实现了大的突破。

篇(3)

精准医疗 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张湘燕(省政协委员,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我认为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进一步加大医疗精准扶贫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

一要加大医疗保障兜底力度。对因病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应该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病残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应降低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对于报销后自负部分还有困难的,要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求助等兜底帮扶力度,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保障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医治。

二要加大医疗教育脱贫力度。如果一个贫困家庭可以培养成功一个学生,就可以实现教育扶贫和医疗脱贫的双重效应。目前,护士学校学生能够稳定就业。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各级护士学校的发展。

三要加大医疗对口帮扶力度。建议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通过开展远程医疗、巡回医疗,推动省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贫困乡镇医院一对一帮扶,改善边远乡村医疗卫生条件。

四要加大医疗健康扶贫力度。推进医疗脱贫必须从源头抓起,要加强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建议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还要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五要加大商业保险参与力度。建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政策性医疗机构在相关医疗基金方面能提高报销比例,以减轻患者负担。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救助机制,构筑社会医疗保险的救助防线。

人才“新”则贵州“新”

封孝伦(省政协委员,贵州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教授)

贵州省正处于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人才“新”则贵州“新”,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非常重要而紧迫。

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学校首先应该修正自己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是导向,是指挥棒,发挥好评价体系的作用,能很好地将教学工作引导至注重创新之路上。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超越常规,对现有知识进行科学的怀疑和理性的批判,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全社会应加大对创新人才的重视和培育,加大对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形成珍视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细胞元

侯美传(省人大代表,丹寨县委书记)

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丹寨县既要“补齐短板”也要“做优长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认清丹寨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如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薄弱,农村医疗和教育体制建设不完善,农村人才紧缺等问题。补齐丹寨基础发展短板,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丹寨2016年将促进县城、园区及景区“产城景”融合发展,县城区主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周边乡镇主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边远乡镇、村寨主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加强对中心村、较大自然寨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篇(4)

峰会设有美丽乡村建设与农业科技信息化高峰论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介洽谈签约仪式、美丽乡村建设新常态与智慧农民培养论坛等数十个活动。(2015年03月30日)

精准扶持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贵州找准贫困对象,一户一法精准扶持,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贵州对扶贫资源精细化配置、对贫困农户精准化扶持,2014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11个县、159个乡镇减贫摘帽。(2015年3月29日)

毕节推行国有林场改革

毕节市1998年将国有林场绝大部分划为生态公益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下降,林场面临绝境,改革迫在眉睫。

以“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毕节试验区建设为林场改革带来了机遇。2010年,12个国有林场全部纳入全额拨款单位管理,为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15年3月30日)贵州育成抗冻特耐抽薹春大白菜

贵州省园艺所科技人员历经多年攻关研究,成功选育出抗冻特耐抽薹春大白菜品种“黔白8号”“黔白9号”等杂交组合。

“黔白8号”“黔白9号”等抗冻特耐抽薹春大白菜品种及组合,比对照30余个品种,显示出特耐抽薹、结球优良、商品性好等性状。(2015年3月 27日)

雷山茶园采茶忙

4月2日,贵州省雷山县科委茶场歌声飞扬,几十名茶农一边采茶一边切磋苗族飞歌唱法技艺。

今年第一季度雷山县茶青下树产量为150.5吨,生产成品茶产量达35.83吨,产品销售实现产值达7773.17万元。2015年该县预计实现茶叶产品产量3000吨,茶叶产品产品产值4亿多元,农民人均来自茶叶纯收入3000元以上。(2015年4月3日)体质健康纳入高中学业考试

贵州省近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意见决定,从今年秋季入学开始,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2015年3月29日)

纪录片《聆听中国》在从江开机

篇(5)

(2019年7月31日)

我是**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现将**村7月份驻村帮扶工作做一简单的汇报:

一、学习和工作开展情况

驻村帮扶队按照近期县乡安排的百日冲刺“3+1”清零行动部署,立足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关键,有力推动了帮扶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一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今年以来,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美丽宜居农村建设,努力建设设施完善、功能完备、管理有序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力求满足农村群众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需要;配备了各类健身活动器材,让村民在闲暇时增进邻里关系,强身健体,特别是让全村的孤寡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是竭力宣传法规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民情村情,同时认真宣传义务教育、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安全饮水等各项扶贫政策;此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大喇叭、村务公开栏、印发传单、墙面广告宣传等方式积极宣传,增强致富动力,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三是为了推动和谐美丽乡村建设,成立了《五会》制度。为了强化群众矛盾化解工作,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协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选委员会》《村民协商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综治保安会》,专门负责全村一切事务,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保持全村和谐稳定发展。

二、工作不足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6)

[关键词] 海南省;贫困人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840 [文献标识码] B

20多年来,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保持着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已从建国初期的国防前哨站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截至2012年底,海南省GDP实现2855.3亿元,人均GDP达到5147美元。特别在2009年,海南省抓住机遇,全力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然而,仍有一批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各种益处,目前海南省贫困人口数为75万余人。这表明,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仍然是海南省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为此,本文从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对策建议。

一、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

截止2012年底,海南省共有20个行政区划。从贫困人口数量来看,截止2011年底,海南省为响应国家号召,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因此将扶贫标准从1393元增加到2650元,提高了90.2%,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40.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75.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9%。尽管多年来海南省在脱贫工作进程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总体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脱贫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贫困人口所在地区自主发展能力低

过去长期实行的救济式扶贫让海南贫困地区“习惯”等待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而不是自力更生求发展,自主发展能力低。2011年,海南省五个国家贫困重点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5251万元,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699741万元,支出是收入的6.65倍,财政赤字达594490万元,财政自给率平均只有15.04%,同比海口市2011年财政自给率61.28%,相差46.24个百分点。在财政自给率指标上,财政自给率超过20%的县(市)只有五指山市,为22.18%;临高县和保亭县两者财政自给率基本持平,分别为17.25%和17.92%;白沙县的财政自给率最低,仅为9.02%;排在倒数第二是琼中县,为10.00%。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关键在于自主发展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海南省贫困地区财政自给率的低下,将拖累该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科教文卫、社会福利事业的向前发展,从而无法真正摆脱贫困。

(二)绝对贫困人口生存水平低下

在贫困程度的测算上,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区域内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可以直观反映该区域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是研究贫困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2010和2011年为例,2010年海南省最低收入户、困难户和低收入户三者的食物支出和总支出之比为60.83%,2011该数据为58.03%。纵向比较,2011年海南省贫困户恩格尔系数为58.03%,相较于2010年60.83%,下降了2.8个百分点,反映了海南省这两年尽管仍存在绝对贫困人口,但在脱贫工作上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横向比较,2010年和2011年海南省贫困户恩格尔系数分别为60.83%和58.03%,均高于同年全国41.1%和40.4%的水平,分别多出19.73个百分点和17.63个百分点,说明海南省贫困户的生活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生活标准,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基本生活缺少保障,生存受到一定威胁,绝对贫困人口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三)贫困人口所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投入偏低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省在经济、旅游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是公共服务供给的脚步明显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段时期以来,海南省各级政府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投入的经费明显偏低,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2011年海南省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7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8.70%,此两项指标合计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3.48%,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31.4%的平均水平,低了17.92%。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会使扶贫重点县(市)贫困人口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活质量难以保障。

二、海南省贫困人口因地制宜脱贫的对策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海南省委省政府应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中存在问题,结合海南省发展实际,选择新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脱贫对策建议。

(一)以资源优势促转变

针对当前海南省绝对贫困人口生存水平低下的问题,海南省应整合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发展促使绝对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根本转变。总的来看,海南省贫困地区具备以下几个资源优势:一是土地和气候资源。海南省贫困县集中在中部五指山脉区域,实有耕地面积17.07万公顷,且海南省地处热带,农田终年可以种植,部分农作物可实现一年2至3次收获,是我国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最佳地方。二是矿产资源。海南省目前探明矿种共有88种,矿石产地320处,大部分都分布在贫困地区。此外,位于省级贫困重点县(市)东方市、以天然气产业为主的化工城已初具规模,其资源可成为推动海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是交通便捷。海南省环岛高速公路1999年全线通行,贯穿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6个国家、省重点县。另外,粤海铁路的开通以及海口、三亚两座国际机场建设的不断完善,都表明海南具备了较为完整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只要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自身资源优势,必将带动海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二)集中扶贫资金着力综合开发

在资金使用上,建议把各类扶贫资金集中起来,按照资金使用的不同途径,提高比例投入到贫困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科技推广和卫生、文化等事业上。其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各类扶贫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保证重点扶贫项目的实施。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下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改革海南省原有的项目审批制度,变上报审批为上报备案,适当地给贫困地区更多的自,从制度层面增加贫困群体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扩大他们的选择面,使其能够长期稳定地生活下去,直至脱贫致富。最后,海南省政府还应从反贫困的有效治理出发,将脱贫工作重点放在关注和解决社会公平和政府转型问题,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长效供给和安全保障。

(三)与时俱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

随着2009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被确定为海南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扶贫在全省得到了重点发展。将国际旅游岛建设工程与脱贫工作有机结合,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可以创造出以全行业旅游扶贫动员为特色的海南省旅游扶贫模式。其中,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海南省新设立的地级市行政机构三沙市,可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项目,以海南省政府为主导,合理编制三沙市海洋相关规划,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结合三沙市自然资源特点,从生态的角度,以高端岛屿开发为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发挥海南省政府创新职能角色,对三沙市旅游业的发展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在财政补贴、银行信贷、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适度的优惠,以旅游扶贫来拓展贫困人口的发展空间。

(四)重视科技教育事业

脱贫工作还应重视海南省贫困地区科技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的成果,逐年减少新文盲的数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口素质。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转变机制,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队伍,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传授农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科技培训体系,指导广大农民获取农技知识,真正掌握科学务农技术,成为能工巧匠和生产经营的领头人。政府要正确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及其他服务性行业,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参与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

综上所述,海南省现阶段贫困是由多个问题合力形成的贫困恶性循环。要想解决当前问题,必须对脱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以此为前提,透过多种视野,选择符合《纲要》要求的对策建议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政策和具体项目的实施,向反贫困目标迈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之间的差距,最终从量变积累成质变,贫困现象得以消除,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蒋定之.2012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J].海南人大,2012(3):14-24

[2]廖宇航.海南省城镇贫困现象初探[J].农村金融,2012(2):76-79

[3]吴珏,谢祥项,范士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扶贫策略研究[J].特区经济,2011(5):156-157

篇(7)

【关键词】 新疆农村妇女;新疆妇联组织;脱贫致富

推动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是“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面临的艰巨挑战,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目前,全疆261万名贫困人口中,妇女占45.8%,有119万名贫困妇女(摘自新疆妇女联合会2015年工作报告)。农村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推动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尤其是带领贫困妇女脱贫致富难度大任务重。贫困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新疆作为我国西部最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农村妇女的贫困问题不仅有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共性特征,同时受区域、民族和自身的影响,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事实表明,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已经成为扶贫工作的瓶颈。新疆妇联组织作为推动新疆妇女脱贫致富的生力军,如何充分发挥新疆妇联组织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工作成为当前新疆妇女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推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意义

历史事实证明,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农村女性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体,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随着男性外出务工比例的增加,女性已逐渐成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家庭的顶梁柱、老人和孩子的依靠,农村女性拥有社会资源的能力和程度及其脱贫进程,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命运,而且随着代际传承关系到下一代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从区域发展来看,新疆农村妇女脱贫致富是新疆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对于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以及全面实现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国家层面来看,农村女性的脱贫、增收、致富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当前新疆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限制性因素浅析

根据调查可知,当前新疆农村妇女的劳务输出所占比例较小,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知识水平低,对谋求发展的认识和信念不足,劳动技能缺乏、单一且基础薄弱,再加上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等不利于女性就业创业的封建意识和传统风俗习惯成为阻碍她们依靠自身力量增收致富的重要原因。

1、谋求发展的信念不坚定

受历史、现实及自身因素的多重影响,农村妇女长期处在物质贫困和文化贫乏交织的状态之中,形成了相对消极的世界观,如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等,使农村妇女缺乏求富裕求发展的内生动力;重农抑商的生产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共产平均的分配观等,则抑制了农村妇女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力;崇拜鬼神的文化观、忠守故土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等,加大了农村妇女“走出家门”的生活压力。这些观念的存在客观上直接导致了农村妇女自我评价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 “四自”精神发扬不充分,思想不解放,依赖性大,不能谋求自我发展且不能享有与男性平等的享有社会发展成果。调查中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招聘家庭困难的农村年轻妇女劳动力务工,帮助当地群众脱贫,然而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性差异大,且一些妇女的坚持忍耐性差,让这些举措难以为继,往往用工方还未辞退她们,她们自己因畏难和不适应而回家了。

2、缺乏增收致富的专业技能

新疆的农村妇女按照固有模式承担家务和农活,依靠现有土地、放牧或家人互助是其主要经济来源。但是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耕地和牧场面积已大量缩减,同时大部分贫困妇女家庭依然采取靠天吃饭的简单原始的种植养殖方式,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种植农作物的收入低,养殖牲畜多用于自产自销,无法取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劳动技能缺乏、单一且基础薄弱,使得很多农村妇女从事着低回报农活和非正式就业。

3、帮扶措施不到位

首先,帮扶渠道单一,缺乏联动。对于受帮扶的妇女缺乏持续的支持和帮助。随着国家发出扶贫政策的号召,各个党政群体都开始行动起来,从不同角度开展扶贫工作,但是这些工作之间往往缺乏相互间的联系和支持,没有形成联动效应。其次,帮扶项目缺乏针对性。对于有致富意愿的农村妇女群体,缺乏不离家、不离土就能挣钱的项目。特别是已婚农村妇女受家庭的限制,无法外出务工,而当地又缺乏就地、就近就业的有效途径。最后,扶贫措施落实情况反馈信息欠缺。调查中发现,对一些接受创业资金扶持的贫困妇女,缺乏后续的指导和监督。很多贫困妇女抗风险的心理素质和物质条件差,一旦创业过程中受挫,往往出现返贫现象。还有一些扶贫项目存在着,启动仪式热闹非凡,项目中间问题重重,项目最后不了了之的情况也不少。

4、传播媒介欠缺,就业创业资讯信息匮乏。

由于新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发展相对落后,网络普及和利用率较低,此外农村妇女缺乏计算机知识,不懂电脑和网络,不具备上网能力,而现代很多就业创业资讯信息是在网络上和传播,妇女无法及时获得就业、创业资讯,也使得一些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妇女错失就业机会。

三、新疆妇联组织推动农村妇女脱贫致富路径浅析

新疆妇联组织紧扣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响应“十三五”规划扶贫号召,为促进新疆妇女事业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在当下新的时期新疆妇联组织可以采取以下做法,进一步推动农村妇女脱贫致富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