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校礼仪

学校礼仪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4: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校礼仪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校礼仪

篇(1)

一、尊师礼仪

1、每天第一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园及上下楼梯时,主动给老师让行。

3、指出老师的错处时,要有礼貌。

4、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诚恳接受师长的教育。

5、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6、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7、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8、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9、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先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0、老师进入学生活动室,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二、同学礼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得到回答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时,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说花名;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影响同学友谊。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三、穿着礼仪

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纹眉,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烫发,男同学不留长发。

四、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学路上不买零食,不边走边吃食物,不追逐打闹,不攀折花木。

3、放学要排好队,整齐、安静地走出校园。不在路上逗留或进入游戏厅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娱乐性场所。

4、上下楼、过楼道*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要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5、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6、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7、向别人打听信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并选用适当称呼,如“老师”、“老爷爷”、“阿姨”等,然后再问;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

五、教室礼仪

1、课前预备,教师应到教室门口巡视,室内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2、当响起上课铃声,教师走到讲台前,立正后说:“上课!”;班长喊“起立!”,教师呼“同学们好!”,全体学生应呼:“老师好!”

3、下课铃声响后,教师说:“下课!”,全体学生起立,教师巡视后应呼:“同学们再见!”,学生齐声应:“老师再见!”,学生立正后等教师离开讲桌出门时,班里学生方可离开座位。

4、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题时,学生应积极思考,举手准备回答。

5、当教师指名回答问题时,学生起立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向学生说声:“请坐”。

6、学生听课过程中有疑问时,先举手,经教师许可,方可发言。

7、 当学生因事迟到时,应站在教室门口喊声:“报告!”,得到教师回答“请进”方可进教室。

六、办公室礼仪

1、学生进办公室前,先轻声敲门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

2、学生轻轻步入教师办公桌前,交、取作业或请教问题时要立正,未经教师允许不得坐下。

3、学生接受教师递送礼物时,要用双手,并说:“谢谢。”

4、向老师汇报工作或回答师长的问题时态度要诚恳,语气要平和;向老师提问时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教师与学生谈话结束时,学生向教师行鞠躬礼,并说:“再见。”

5、不随便翻动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七、升旗礼仪

1、升旗仪式前迅速列队站好,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保持安静。

2、升国旗时要脱帽立正,未入列的同学应原地

站好,面对国旗行注目礼或少先队队礼。

3、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4、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5、仪式结束时,要等领导先退场,再站队有序退出。

①概述中国传统礼仪: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②具体礼仪: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

篇(2)

1、学生进校门,主动下车,与值日老师或同学互道“老师早”、“同学早”。

2、学生不在校园内骑自行车。

3、学生在校内遇到学校的、外校的老师、客人要行队礼,道“老师好”、“客人好”。

㈡课堂礼仪

1、老师进课堂宣布上课后,全班学生起立、行礼,齐声道“老师好”。

2、学生进教室迟到,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3、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同意后再出教室。

4、学生回答老师提问,先举手,经同意后,起立回答。

5、学生上课时姿态端正,不吃东西,不随便下位走动。

6、上课不做小动作,不讲小话。

7.、听到老师说“下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谢谢老师”待老师离开后,自由活动。

㈢尊师礼仪

1、学生进入老师办公室,先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2、在老师办公室不随意翻动老师的东西。

3、若找老师有事,先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面对老师认真听老师讲话,离开时礼貌地向老师告别。

4、学生进老师宿舍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再进入,如果只有一个学生,房门必须打开,若老师房中无人,学生不得进入。

5、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指指点点,评头品足,尊重老师的人格和习惯。

6、学生不得与老师闹意见,不得顶撞、辱骂老师,不得直呼老师姓名。

㈣仪容服饰礼仪

1、学生必须佩戴校 徽,少先队员戴红领巾,团员戴团徽。

2、升旗、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学生必须穿校服。

3、仪容服饰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扣好衣服。

4、女生不烫发、染发、不画眉、涂口红、画眼圈、涂指甲、戴金银手饰,不穿着地长裙或超短裙,不穿高跟鞋或拖鞋。

㈤集合礼仪

1、学校集合。学生分班整体入场,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会中端坐静听。

2、升旗仪式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3、开学、结业或举行其他重大集会时,准时整队入场、退场,保持会场肃静,不随意说笑走动,不做与大会无关的事。

4、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台口上下,在台上站姿端正,接受奖品、奖状时,用双手捧接,行队礼,然后高举奖状向大家示意。

5、台下同学要遵守会场秩序,注意听讲,适时报以掌声,不交头接耳,随意谈笑,更不能起哄、喊叫。

㈥环卫礼仪

1、随时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

2、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3、不在黑板、墙壁和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4、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5、自行车存放在学校统一安排的地点,排列整齐。

㈦课余礼仪

1、课余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跑、不互相打骂。

2、不做无安全保障的游戏。

㈧同窗礼仪

1、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谈话要多使用礼貌用语,不恶语伤人。

2、不讥讽同学的生理缺陷和乱取绰号。

3、同学间不搞小团体、小集体,不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篇(3)

关键词:中职学生 礼仪教育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60-02

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中职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特别是中职学生的礼仪不符规范尤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加强中职学生礼仪教育事不宜迟。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其礼仪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社会输送较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

一、中职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过度强调升学率,对后进生的德育工作存在缺失现象,许多中职学生行为散漫,我素我行。他们在仪表方面受社会风气影响较大,追求标新立异。有的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所以职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目前中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突出表现

一些中职学生荣耻不分、美丑不分,把一些不文明、粗俗、陈腐的东西当做“新潮”、“潇洒”。例如学生中讲脏话,抽烟酗酒,剪奇异发型,染黄发,穿拖鞋进教室,公共场合勾肩搭背,网上欺骗等现象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在职业学校中,师生间最基本的礼节却在逐渐消失。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已逐渐“淡”出课堂。据了解,上课前有同学喊“起立”时,大部分学生在十几秒钟才会有反应松软的站起来,没有任何激情的喊一声老师好。上课起立问好这件事,不但可以提醒学生要开始上课,更表现出学生对老师本应具有的尊重。同时,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礼仪缺失。还有很多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基本的礼仪。例如有的学生常常骗父母的钱用来进行上网、打游戏、谈恋爱等各方面消费。

三、中职学生的礼仪缺失及原因分析

1.家庭的因素

1.1家庭不和睦影响。一些中职生所生活的家庭,父母因经济、性格等各种原因经常在家当着孩子的面打架、骂人,随着时间变长一些不文明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1.2父母不良习惯影响。有些父母身上不良习惯众多。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啊!

1.3父母离异的影响。现在的中职学生中,有很多生长在单亲家庭,还有部分的继父或继母存在不肯过多的管理孩子,因为他们认为,管好了以后也记不到我,说不定还会恨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孩子存在的不良言行和礼仪从不进行管理,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文明、不讲礼仪的习惯也逐渐养成。

1.4父母均外出打工,疏于管理。现阶段,因为家庭的负担和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很多父母都去外地打工以缓解家庭经济的压力。这时孩子的照顾就留给年迈的婆婆爷爷外公外婆进行照管,这样的孩子,在管理方面存在着老人过于溺爱疏于管理,以致使孩子养成不讲文明礼貌的坏习惯,还有的老人对孩子的管理常常力不从心,没有办法进行管理。

2.社会的因素

2.1社会环境的渲染。中职生的生活环境,经常能听到说粗话脏话、打骂声、吵闹声;随地吐痰、乱丢乱扔;公交车上随意拥挤、插队扰乱秩序、破坏公私购物等现象已是司空见惯,很多歌星影星开专场演唱时,存在穿着暴露、花哨,整个身上的装备怪异,看了后让人感觉眼花缭乱。试想,学生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在耳濡目染的教育下,能讲文明,能讲礼仪吗?这正如当前流行的一句话:学校教三年,学生在社会上三天就学坏了,看来,这句话不无道理。

2.2电影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新阶段,很多电影、电视、报刊杂志,节目的内容都非常的低俗。常常听见电影电视节目中随意给剧中人物取外号绰号,什么干肛豆、豌豆尖,骂女人臭三八、臭;综合类节目男女主持人打情骂俏、举止轻佻;影视剧内容充满暴力血腥、男女亲吻拥抱等镜头;流行报刊杂志中的封面人物,流行时髦,穿的服装是新颖奇特;一些网络歌曲粗俗低劣。如老鼠爱大米;网络上骂人的语言更是花样翻新,黄赌毒信息也时有所见。中职生不讲文明礼仪习惯,我们的部分宣传媒体也可谓是功不可没。

3.学校的因素

3.1学校、老师的歧视。中职生在某些初中学校和老师的眼中成了成绩差、品德败坏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多抱着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学生不讲文明礼仪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3.2个别老师的不良习惯。在某些中职学校,个别素质差的老师在讲课和批评学生过程中不乏有说脏话粗话,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3校园大环境的影响。我们知道,多数中职生的学习、语言、行为、习惯较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良后果很容易出现

四、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探讨

1.加强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在引导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同时,应制定和完善必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将礼仪要求纳入其中。逐渐规范中职学生自身行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营造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发挥中职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礼仪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文明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 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中职生的风范。

3.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能够使学生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各班可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故事,各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调查表,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反馈给学校,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同时学校可评选表彰十位“文明礼仪之星”,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及时的鞭策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

4.强化教师礼仪素养的身教作用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非常重要。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带动、教育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注重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共同教育的作用

中职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构建三位一体立体网络, 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良好的家庭教育,监护人尤其是家长要切实起到“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的作用,比如父母注重自身的文明礼仪修养,不在孩子面前争论、骂人、说脏话粗话、打架,不打骂孩子,衣着得体,注重言行,乘车等公众场合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等,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久而久之,孩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自然会养成。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传统。

参考文献

[1] 尤晓微. 中职学生校园礼仪教育之我见[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12:54-55.

[2] 梁明骅. 加强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之浅见[J]. 科技信息,2012,35:309+325.

篇(4)

关键词:中职生 礼仪教育 人才素质 就业

中职教育是培养在社会服务领域中具有中等技能的实用人才。中职学校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更要注重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和劳动力的整体水平。礼仪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准绳,学习礼仪知识不仅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公众形象,还有助于提高每个人的文明修养和素质。本文针对中职学校礼仪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与教育尝试。

一、中职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礼仪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职学校里,不少学生对应有的礼貌常识都不懂,对礼仪礼节更不重视,观念淡薄。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懂怎样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秽语;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问题虽然出在学生身上,但却暴露出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力度不够,出现中职学校学生礼仪、礼节、礼貌教育上的差距和不足,这些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此学校要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要任务是做好学生的礼仪教育,“校园礼仪”、“课堂礼仪”、“班级礼仪”不仅对学校综合管理有很大的帮助,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见,礼仪教育可使学校形成良好的风气,可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质量。

2.礼仪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自然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礼仪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内容,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礼仪教育,让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容仪表和服饰,促进学生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的提升。

3.礼仪教育为中职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中职学校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他们和社会联系密切。他们直接面对着社会对他们的选择,若想尽快地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及择业的能力,就必须重视礼仪教育。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外各种交往日益增多,规范礼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运用,礼仪修养也是中职学校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促进社会劳动力的发展和人才素质整体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做到自尊自爱,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让他们懂得如何立足于社会,懂得只有在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才能在社会公众面前显示出自己的职业特点,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都与众不同。

二、中职学校礼仪教育的一些尝试

1.教师要身先垂范,以身作则

我们知道,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要把礼仪教育与贯彻落实《师德规范》结合起来,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深厚的思想感情、良好的仪表仪容、礼貌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校内校外可以把“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的美好形象留给学生,教师首先要把美好的语言留给学生,使学生切实感到教师的榜样。为了加强教育,学校可以选择较好礼仪修养的老师任教礼仪课,从衣着修饰、言谈举止这些最基本的礼仪要求教起。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课堂教学形式

“职业教育即是就业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实习模拟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通过开展一系列竞赛活动,达到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可以有序组织学生进行礼仪操作,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完美统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礼仪教育,只有师生、学校一起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在校园形成一个讲礼仪的大环境,才能达到礼仪教学的最终目的。

3.改进考评方式,引导礼仪教育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具有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而评价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可以根据礼仪教育的特点,积极探讨礼仪教育的评价方法。比如礼仪课考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礼仪课的考试考核应该更着重于对学生使用礼仪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所以我们可以改单纯的理论考试为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并重,技能考核考诸如站、坐、走、蹲的正确姿态极其变化,正确的淡妆方法及效果,鉴别错误的姿态、行为、举止等。可由班主任、课任老师、同班同学、家长共同打分,期末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成绩定为 50%,而且规定礼仪考核80分为合格,来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

总之,切实提高对礼仪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礼仪是由一个个“小节”组成,而“沧海万仞,众流成也”,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就是由这些“小节”反映出来的。把礼仪教育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载体,变无形为有形,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程,一定要花大力气做好。

参考文献:

【1】贾朝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6

【2】 刘丹.职业院校礼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7(5).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礼仪素养;教育效果

一、中职学校开展礼仪素养教育的意义

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中职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对中职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二)中职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新时代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的体现者。开展礼仪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品德,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奠定基础。为人处事是中职学生人生最关键的一门功课。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培养,可以培养乐观、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沟通、积极参与、良好交往的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更好发挥潜能,把握更多机会奠定基础。(三)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德育中的基础教育,又深蕴着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性、包容性很强,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少年学生对礼仪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说,礼仪教育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的方法途径。(四)礼仪教育是对中职学校德育内容的完善扑充。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过去学校围绕升学率这个目标,正常的开设政治课,其他方面就忽视了,出现了德育的薄弱偏差问题,也就出现了受教育者人生成长过程人格、道德素质不完善的问题。通过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对中职生思想、道德、心理、艺术等方面教育的完善与补充。

二、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效果的对策

(一)营造学校文化氛围,为提升学生礼仪素养创造外部条件

校园是育人的最佳场所,对校园环境的科学布置和有意义主题的构建,可以展现校园的品位,又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内涵的重要载体,从而对中职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在美丽有文化的校园环境中,其精神面貌、日常行为、道德思想等均受环境的影响。基于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我校在教室、走廊、宣传栏、专用教室都分别挂上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名人名言、名人画像、成功校友等。学生走进学校大门,抬头便见国旗,国徽和中国版图,体现了教育性和艺术性。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校园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使学生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起到同化作用。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使其对我校学生文明行为、思想品德养成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发挥课堂教学在礼仪素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所,在礼仪的养成教育中,学校的作用无可替代,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把礼仪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组织相关教师编写相关教材,把礼仪教育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

我校在部分专业开设了礼仪必修课,还在全校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礼仪选修课。在礼仪课教学中,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系统地讲解适合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的礼仪常识如举止、谈吐、服饰、社交、家庭、公共、餐饮等礼仪,并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实践。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几乎每一部分都渗透着美育、德育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如举止、谈吐、社交礼仪,培养学生拥有端庄优雅的举止,文明礼貌的谈吐和善于交往的能力,言谈举止给人以美感,掌握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分寸与艺术,也便拥有了一份大方与自信。服饰礼仪教育学生穿着打扮以和谐为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懂得学生时期着装以大方自然为美,追求名牌奇装异服,留奇特发型、浓装艳抹、珠光宝气与学生身份年龄都不和谐。社交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友爱合作意识,家庭礼仪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班主任或任课教师通过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体验,使荣辱观念、文明礼仪入耳、入心、入脑。

(三)从日常行为入手,引导学生遵守礼仪规范

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日常就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离家上学时应跟家长说“再见”,见到长辈要问好, 碰到老师应当主动问老师好,垃圾要随手扔进垃圾箱等等。在教给学生礼仪知识和行为时,不能只是简单告诉学生应当怎样做,更要采用有效方法讲一些通俗易懂的道理,例如应当怎么样求人帮忙?为什么见到同学要保持微笑?与人交谈应如何目视对方?怎样尊重老人等等。经过老师耐心的讲解示范和教育,让中职学生逐渐懂得:与别人交流时微笑和使用礼貌语言,别人就会更加愿意与你交往;与别人沟通交谈时,应当主动诚恳、大方得体。

中职学生从小习惯培养不好,进班级或是教师办公室有时不敲门,也不喊报道。学校开设礼仪班会系列专题课,重点介绍礼仪的作用、规范礼仪。通过主题活动及养成教育,让学生明白:进班级或是教师办公室有时应当敲门;去别人家作客时,不能长时间敲门,也不能大声喊叫影响邻居;到别人家作客要预约,做客时间也不能太长,更加不能赖着不走;离开客人家时要礼貌地告别并向主人表示谢意等。

(四)常抓不懈,不断强化中职学生礼仪意识培养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文明礼仪教育应常抓不懈且持之以恒。中职学生自制能力也较差,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常规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由于受家庭、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中职学生礼仪表现具有有时好一些,有时不稳定性的特点。如有的学生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细节要求,但就是不能很好地去遵守坚持;礼仪知识训练的不一致不协调、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不稳定性。学校和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教育的正常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不应对学生失去信心,应当多鼓励学生积极努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严格要求学生,只要坚持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我校主要抓两个方面:(一)语言礼仪教育。主要包括见面礼貌语、称呼用语、回答老师提问用语、交谈用语等的养成训练。如:学生应当学会尊重教师,学生应当坚持做到:碰见老师要说老师好;进老师办公室要先敲门,经过老师允许后再进入。(二)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礼仪教育。如,讨论问题不影响别人、课间轻声慢步不打闹。教师要多提醒督促学生,强化日常训练,鼓励学生尽量克服自我控制能力弱的缺点,相信学生能够做好,给学生充分信任。有教师的充分信任和大胆鼓励,学生可以逐步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一定可以达到常规文明礼仪的规范要求。

(五)发挥教师在学校的礼仪表率作用

教师在学校的礼仪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一个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气质非凡、仪表端庄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规范教育有积极良好的引导功能和示范作用。老师们的衣着、姿态、发式等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做到和谐整洁而又彰显个性,这样才能起到示范作用。男老师应自然朴素大方,要展现出潇洒风度,而不要邋遢,当然不要过分时髦;女老师应当做到自然得体大方、素雅有致、清新不俗、高雅端庄,不要过分时装化。教师的言教和身教缺一不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定能在礼仪教育中体现更大作用。

人们常说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生有很强模仿教师的心理特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刻意模仿的榜样。教师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可以对学生起到无声的引导作用。许多例子表明,想让学生注重礼仪,教师自身要一定以身作则。如:看到校园、教室里的果皮纸屑垃圾时,教师带头捡起,这远比比教师训斥学生“看见纸屑为什么不捡”要有更好教学效果。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并表扬学生懂礼貌;当老师做错了,不要掩饰要敢于向学生道歉。教师在教育中要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坚持正面引导和讲解,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做才被大家所喜欢。对学生表现出的文明礼仪,把握好教育时机,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发挥课外实践活动在礼仪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利用中职生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及对集体活动的热情和投入,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道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文明行为意识的形成。要针对学生整体的道德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结合礼仪课教学内容,我们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班团队活动、“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学校紧密结合班团队、综合实践活动和国家重大节日,有计划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强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实施值周班级管理等制度,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巩固掌握了电话礼仪、接待礼仪、谈吐礼仪等知识,给学生创造了劳动锻炼、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结合举止礼仪、服饰礼仪、谈吐礼仪举办校园艺术节,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文明礼仪手抄报黑板报”评比等活动。这些活动由班干部同学组织,尽量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有相当多的学生从未当众讲过话,从未参加过文艺演出,但礼仪课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不管成功与失败,哪怕是走上台去胆怯激动得说不出话,他们也已经突破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敢于向过去的自己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学雷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德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10151~55

[2]甘平云礼仪教育: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623~25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礼仪 反思

一、构建浓厚的礼仪校园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礼仪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说起礼仪,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觉得它就在我们身边,很熟悉它,但就是这样一门看似简单的学科,在今天乃至将来都会越来越被重视和推广。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步入校园的年龄是十七八岁,也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前在他们身上已经形成了一些坏习惯,很多孩子在心里上还存在着一些障碍问题,这些都决定着他们步入校园后的种种表现。中职学校的特点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一来,如何让学生们在短期内适应学校培养目标就是当务之急了。如果能为我们的学生构建一种浓厚的礼仪校园文化,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下去学习和生活,那么这个目标的达成就很容易做到了。礼仪氛围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它需要学校的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而且需要长期的贯彻和执行。教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礼仪思想和礼仪文化的渗透问题,当所有人的意识都能达成对礼仪文化的共识,并且能在生活中和工作中自然运用的时候,可以说,这种礼仪氛围就形成了。

二、加大礼仪课程的开设力度

目前,中职学校的礼仪课程开设普遍都遵循着每周2学时的教学计划。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主观上就非常不重视,甚至有的学生会说,这门课程要讲的内容自己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了,因为学时有限,礼仪内容庞杂,所以一个学期下来,难免给学生以说教为主,实用性不强的感觉。基于这种现状,考虑增加一定的课时量是必要的,这样就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展开内容,同时也有时间安排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学礼致用是根本。同时可以考虑配合课本讲授内容和构建礼仪校园文化的主导思想,阶段性地在校园内开展礼仪知识竞赛、演讲、表演等校园活动,组建校园礼仪队(校园礼仪队伍建设可以成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可以考虑开展礼仪礼貌宣传讲座等系列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重视礼仪文化,修正自己,塑造形象,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礼仪课程中的练习环节

礼仪知识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我个人认为,在授课顺序上,应该把行为礼仪放在首位,并且将行为礼仪的相关知识,贯穿在整个礼仪学科的授课过程中。行为礼仪主要讲述的是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站、坐、走等行为姿态和握手、介绍、致意等基本的礼节。初涉这节课程的时候,学生们是轻视的,因为这些内容在他们看来太简单了。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有条件,最好将学生们练习时的样子拍摄成录像,教师再通过回放录像,做点评。录像教学能够让同学们直观的看到自己仪态中的不足,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修正自己。对行为礼仪内容学生掌握情况的验收,应该随时在每节课的练习中都有所体现,这样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们的行为意识,让他们从一开始的被动注意,变成有意识主动自然地去做,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谈吐礼仪的练习方法也可以参照此法,说话作为有声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是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做的事情。生活中善于表达的人,机会似乎总是垂青他们。而对于那些不会说,不爱说的人,机会总是与他们擦肩而过。通过谈吐礼仪练习,教会学生们如何得体表达是关键,让他们掌握一些谈吐的技巧是难点。在练习中,除了安排必要的朗读训练外,为学生们设置多个不同场景,让他们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学会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练习课中的亮点,如果再结合录像教学模式反馈教学,效果会更好。在求职礼仪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反复讲授求职过程中的礼节和面试过程中的应答技巧,因为大多数中职学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时间是在学生入学之初,所以这个地方的讲授要强调学生做好笔记,并增加大量的求职练习,加深学生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对考官问题的模拟回答,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在教学中,对待礼仪这门课程一定要注重练习部分的设计,增大练习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习中来,教师要给予适时地指导。

四、重视对学校教工的礼仪教育

篇(7)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矗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