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业资源与环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4: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资源与环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资源与环境

篇(1)

接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业生产也是同样的问题,只有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加强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才能使农业资源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一、影响农业资源利用的因素分析 

(一)农业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的农业在生产时没有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造成了水源、土地资源等大量的浪费。比如现在比较关注的农作物焚烧问题,在农作物收割之后,农民在留足保证日常生活的劈材之后,对于多余的农作物秸秆就会采用就地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大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其实农作用的秸秆有很多的作用,玉米秸秆可以加工成为饲料及有机肥料:稻草可以加工编制工艺品、培养蘑菇、和其他作物混合做成饲料等等。 

(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污染。现在的农村都会利用化肥和农药来提高农作用的产量,而这些物品的使用会渗透到土地和水源之中,对其造成污染。有数据表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只有20%左右会被农作物吸收,将近一半的量渗入到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自净功能缺失,人们日常生活用水的水源受到污染,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有关调查显示每年约有千万人死于水源污染。 

(三)影响生物多元化,生态平衡失调。随着人类发展,人口的增加直接造成土地耕地面积越来越大,而这些耕地面积都是毁林垦荒得来的。大量生态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很多原来在林中的动植物没有了栖息之地,当地的生物多样化受到破坏,直接影响了生态的平衡,打乱了生态系统的内部运作。生态系统受到影响,最终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农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和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现在农业生产时存在资源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必须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农业生产进行强制性的控制和规范。通过法律手段来达到让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模式的目标,让环境得到保护,资源持续发展。 

(二)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只有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才能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而法律手段只能减少农民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想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就要将经济、生态和农业生产有效的结合起来,发展新型的农业模式,“有利可图”才能让农民更愿意使用这种生产模式,使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例如稻田养鱼模式,以辽宁试点调查为例,下面的数据能够立体的体现出稻田养鱼的经济优势: 

从表格我们就能看出水稻养鱼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收入增加农民自然愿意选择这种形式。而且水稻养鱼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优化。因为要养鱼,所以农田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高加固田埂,开挖沟渠,这样就增加了蓄水的能力,对防洪抗旱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而且鱼还会吃掉蚊子等虫子的幼虫和螺类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养鱼模式可以有效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农业生产经济循环发展,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相结合。农业生产经济循环发展就是指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将农作物再利用、再循环,将农业资源有效利用起来,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现在农作物再加工的技术都很成熟,可以利用这一点将农作物深加工,比如将玉米压榨成油脂品,还可以将农业废物利用起来,比如稻草,稻草的用途很广,可以加工成工艺品,还可以制作成有机化肥使用到农田之中。农民不会再烧掉它们,这样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 

篇(2)

现在尽管各高校对于农业与资源环境专业设置的课程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是以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植物营养研究法、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监测与评价、遥感与信息技术等为主要课程。根据该专业设置的课程,学生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土壤与植物营养、肥料加工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于专业课程和学生就业领域考虑,为学生设计的实践内容包括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植物营养研究法和基础微生物学实验,土壤学、地质学与地貌学实习植物营养学、植物学、农业气象观测、环境调查实习等,还包括在修完规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内容后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我校在如何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改革和探索,一直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力度,切实加强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的一些硬件设备不能及时跟上,尤其是实验项目和实习时间被删减或者压缩,比如只开设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通常一个实验室要负责几个班级甚至几个专业的实验,为了节约时间在每个实验前实验员都会把药品配好,实验材料制备好,学生来了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学生按步骤重复操作一遍,这个实验就算完成了;而一些野外实习则改为校内实习,试验时间也由长变短,更甚者将野外实习内容放在室内,通过幻灯片或者录像完成。由此可见,目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普遍存在的问题有:①实验内容具有单一性、重复性和验证性的特点。②学生数量大,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实验,这样导致很多学生都是应付,并没有正真的参与到实验中去,更别说增强动手能力。对于产生的实验结果,很多学生不会考虑其中的原因,即使实验后要求完成实验报告,也基本上是敷衍了事,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认为实验本身简单,加上实验课前老师把步骤和结果都给点出来,另外,由于人数众多根本参与不进去,使学生从思想上认为实验课不重要,对实验产生一种轻视的心理。久而久之实验课就在这种应付中完成,实验课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作用,更别说提高思维和创新能力。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很多知识并不是从书本上可以读到的,必须深入到野外自然亲自动手动脑来夯实基础,增加经验,而野外实习很多都流于形式,用看录像代替学生的“倾力亲为、身临其境”,这势必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成效。

2对农资专业实践改革的探讨

实验内容由单一独立向综合性转变。增强各个实验之间的逻辑性、连贯性,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使实验成为一条生产线,任何人的懈怠都会影响实验的进行,杜绝“打酱油”现象存在。利用多媒体和仿真技术先进行虚拟试验再进行真实实验代替实验员实验前灌输实验过程,图声并茂代替单一讲述,由被动变主动。加大实验课所占成绩的比重,消除轻实验重理论的心理。督促学生做到实验课前预习实验指导,实验课后认真对待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尤其写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进行认真思考。实验课是在校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是和理论基础课并重的,学生往往更加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而忽视实验课的锻炼,这往往与学校考核学生的方式方法密切相关。学校对于一个学生的考量总是更注重课程成绩的高低,实验课或实习课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有时甚至完全通过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实践课的忽视。

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真正的得到专业锻炼,增加学生的考核渠道势在必行,必须兼顾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整体表现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即使理论课再优秀而实践课不达标,该课程也不能算合格。此外,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应改变传统的以课程为基础设置实验,应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来设置系列实验,把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设置成四大实验系列:土壤农化类系列实验、生态环境类系列实验,遥感与信息技术类系列实验、微生物类系列实验。这样就可以整合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环境,在系列实验室中可以完成综合性实验,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实验的探索又可以节约时间。开放实验室,使学生不仅在上课时间可以做实验,课余时间也可以进行实验,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这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付诸行动,通过开放实验室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以往的实验课相比课余时间的实验相对自由,时间也相对宽松,学生可以更加轻松的完成实验。实验成果的展示也不只是通过实验报告来体现,可以利用现在的网络新技术,如微博、论坛等,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而且还可以在网络上交流心得互相学习。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很多技术都要从野外实习获得,因此,推展实习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切不可不实习或“形式实习”。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应依据目前就业实际、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类型来建设我校特色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体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原则和互惠互利原则。实验基地可以为我们锻炼学生,是教学、科研的堡垒,但它更应该是生产的第一线,脱离生产的实践就相当于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实验基地是锻炼学生的熔炉,我们在利用它的同时也要不断给实验区所在地引进新技术,注入新血液,使之长期处于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教学、科研和实习。野外实习要削减形式注重内容,通过学生习得经验,第三方评价,有效证书和回溯追踪等方式保证学生在实习中学到内容。一个学校的办学需要有特色,专业特色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以气象类专业为主的单科性大学。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应用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环境科学、生态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优势,依托这些学科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既体现学校综合办学的特色也体现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优势。

篇(3)

关键词:专业兴趣小组;农业资源与环境;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92-02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质,为提高本专业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充分考虑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了专业兴趣小组活动,该活动是以兴趣为指引,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投入到实践拓展中,创新本科教育辅助教学,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新模式[1]。本文对专业兴趣小组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创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一、专业兴趣小组的组建与运转

专业兴趣小组的实施是结合本科生导师制进行的,在综合考虑专业特点、导师研究方向和在研课题的基础上,确定多个具有专业特色的研究小组(果林营养诊断与施肥、荒漠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开发、遥感与地理信息统、苜蓿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土壤生态等),这些研究小组相应地就是学生专业兴趣小组的方向,每小组由2~3名专业教师组成指导小组。在前期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自愿报名和教师面试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6~8名小组成员,同时任命组长一名。专业兴趣小组成立后定期开展科研活动,包括组织学术讨论、邀请专家报告、实验进展汇报、旁听研究生开题和答辩等。组员主动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并独立申请创新课题。

二、专业兴趣小组实施效果分析

1.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专业兴趣小组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教育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组员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阔了视野,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创新能力,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从生活中发现和专业相关的科学问题,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科研小课题进行探索,在导师指导下确定方案,最终形成正规的大学生创新课题申报书并得以立项。如土壤生态兴趣小组的创新课题“地膜残留对农田土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是组员在支农劳动过程中发现地膜白色污染的严重性,从而提出这一设想的,而另一课题“连作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则是学生在观察到家乡草莓产量下降并且出现大面积枯萎后引发出的想法。关于“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分析”的提出则是源于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和主动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整理综述、撰写申请书等科研基本功的锻炼,科研能力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兴趣小组的科研氛围让学生逐渐体会到不唯师,不唯书,敢为人先,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2.转变师生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性。本次专业兴趣小组的实施是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进行的,组员从参与的科研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对毕业论文进行选题设计。学生从查阅文献着手,独立设计实验并制定具体方案,从实验实施到结果分析、总结报告,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主角,指导老师和研究生是配角,只起到指导作用。通过专业兴趣小组的训练,学生自己选题并设计实验,得到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知识,并且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变静态学习为动态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动性[3]。

3.搭建实践活动平台,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当今高校本科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参与实践动手的机会有限,“重理论轻实践”已经成为部分高校教育的弊端,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4],尤其是对注重实践能力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来说,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兴趣小组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小组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小组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而且多数组员有自己的创新课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践动手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整个过程中对学习目标、方法和策略等做出主动调节和控制,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主体性发展的独立学习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学习动机由内部激发[5],因此,如何提高组员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小组定期邀请专业老师作科研报告,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应地学生也真正成为科研实践活动的主体,所以他们就必须认真地查阅资料,考虑如何着手进行工作,学习目的明确,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专业兴趣小组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充分展现学生兴趣爱好、推动教学相长和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存在问题

当然,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兴趣小组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兴趣小组之中,而不是少数学生的专利。如何使有限的经费保证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如何加强兴趣小组和疆内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师资力量较为有限等。通过在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组建专业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因此,专业兴趣小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辅助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潘其忠,何维佳,吴小波.兴趣小组辅助学习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2):48-49.

[2]高良才,袁崇刚.生理学自主设计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82-84.

[3]张明,唐欣昀.开展微生物学兴趣小组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3,(20)3:40-41.

[4]吴鹏,邢朝斌,田喜凤.医学院校基础生物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2):34-36

[5]刘春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

篇(4)

       湖南县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应该呈现差异性,但从全省看,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也有一些共性要求。

1.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总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诉求日益多元。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化废为宝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就成为当前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各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以开发绿色食品为中心,以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发挥本地生态环境的相对优势及传统农业的精华,建立良性循环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功能由单纯提品向综合提品、服务、环境的转变,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2.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具体目标

       从发展具体目标看,综合考虑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现实基础和总体发展趋势,与到 2020 年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加快形成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 2020 年,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全省人均 COD 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耕地保有量 5655 万亩,森林蓄积量 4.74 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0%,无公害农产品率达 90%以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 100%,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 年下降 40 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耗到 2020 年比 2010 年下降 20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土地产出水平比 2010 年提高 20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翻一番,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认定率 100%,中心镇、县城及各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配备蔬菜农药残留和水产品甲醛检测设备,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率达到 80%以上,力争到 2020 年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5 个基点,确保 2020 年实现生态农业县域全覆盖,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农业资源消耗明显下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重点要求

       各县市区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千差万别,推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重点,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形成完善的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1.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

       湖南要推动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不能就农业资源环境谈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从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环节整体性考虑,构建以生态“两型”产业体系主导的由“两型”产业体系、“两型”消费体系、“两型”流通体系、“两型”分配体系组成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县域生态“两型”产业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县域实际,加快传统产业新技术改造,盘活存量,提升增量,推动县域新型工业、新型农业、新型服务业发展。在县域“两型”工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实施清洁生产,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大宗产业固废循环利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在县域“两型”农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提高农业秸杆等农林三剩物和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推动工农业生态融合。在县域“两型”服务业体系建设上,大力推动信息、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着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旅游农业、能源农业,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服务产业融合化。

2.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

       制度条件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前提条件。湖南必须针对城乡二元制度差异较大的实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切实在户籍制度及其附着的二元权益制度、土地制度、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二元权益制度改革上,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湖南现有的城市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类积极放开户籍制度,长沙中心城区实施积极落户政策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中心城区实施较低的落户门槛,其余城市和建制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业劳动力要素的创造性。在土地制度改革上,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稳妥推动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三权”试点,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受侵犯,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制、基本农田认定制度、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许可制度和占补制度,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沃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土地要素使用效率。在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上,要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统筹城乡资源环境管理,制定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标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环境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支持性的县域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高企业、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要求

       湖南幅员辽阔,县域经济社会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选择上,必须体现各自的特色,既要基于之前的发展基础,更要立足资源环境效率提高,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1.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有利于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资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根本要求。第一,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强调发展节约友好型农业的经济形态,重视对农产品、初加工副产品以及农业生产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牲畜粪便、海产品的贝壳、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循环加工利用,有利于使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增值。第二,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农业的生态循环,是一种以生态农业的提升整合为基础,实现农业内部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交换、互为原料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农业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闭环型循环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推动种、养、加各环节有机融合,促进农业的生态循环集群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素质。

2.湖南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探索多元化模式

       湖南作为一个拥有 87 个县市的农业大省,县市域自然条件、发展差异较大,必须立足实际走具有县市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第一,产品链循环利用型。对于湖南大多数县市,都可以通过优化食物链和加工链配置,促使物质能量多级传递、多层次利用,形成种、养、加良性循环。如利用棉花的副产品棉籽壳培养菌菇,残剩废物养蚯蚓喂鸡,鸡粪经发酵后喂猪,猪粪喂鱼或入沼气池为种植业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鸡、猪等主产品可进入市场或进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的模式有“鸡、猪、沼气”、“牛、鸡、猪、兔、鱼”、“鸡、猪、沼气、菜”、“林、果、药、草、牧”和“粮、棉、鱼、牧、菌”等,各地可灵活采用。第二,空间立体庭院种植循环利用型。该类型主要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和共生互惠的特点,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水、气、温、土等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土地集约、环境绿化,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大面积发展以及庭院经济建设。主要模式有粮、棉结合,粮、粮结合,粮、经结合,粮、瓜、菜结合等。

四、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政策要求

        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作为现代农业转型的内在要求,涉及到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政策作用。

1.实施支持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财政政策

       建立县域范围内工业企业对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补偿机制,促使由“谁污染谁治理”的惩罚性补偿理念向“谁受益谁付费、谁治理补偿谁”的激励性补偿理念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配置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政策的支持性作用。

2.实施倾斜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金融政策

       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仅靠财政支持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大势下,设立低碳绿色银行加大对生态绿色产业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共性做法。湖南作为一个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具有一定优势的大省,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的金融支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现有金融组织设立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信贷部,对生产生态食品的企业、有效保护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经营主体、开展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科研推广教育者给予信贷专项资金和贷款优先权等金融优惠政策。

篇(5)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因此,本文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1.1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1.2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2.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主要表现为:一,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二,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2.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农药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篇(6)

农业资源 区划 农业持续发展

一、综合性与协调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综合性,就是从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经济等几方面的综合利用着眼,采取综合措施,实行综合投入,进行综合开发,提高综合效益。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形成良性循环。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是把农业作为呈多因子的集成系统,整体综合效益大于各因子的简单相加。农业持续发展的协调性,一是指资源利用能力与资源条件的关系,二者的不协调引致资源利用低效,或者引致资源利用能力的浪费。二是指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环境的不协调,将引致土地、水污染严重。三是农业生产水平与生产条件之间的不协调,将引致生产条件的恶化、农业投入的低效。农业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排除这些不协调性,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农业区划的综合性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协调性,是同一个圆心的两个圆,一个是实的、技术性的,另一个是虚的、政策性的,其共同的核心内容有五方面:一是资源高效型农业,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行高效农业;二是资源节约型农业,着眼于资源数量利用的形式;三是资源投入型农业,更少地掠夺或消耗自然资源,更多地以物质投入代替自然资源,而不减少农业产出量;四是资源再生型农业,更广泛地利用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五是资源改良型农业,即提高资源质量,增加资源可利用量。这种共轭关系,使农业持续发展的研究,成为90年代以后农业区划研究的主旋律。

二、区域性与可行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区域性,就是要求农业生产从各地区特点、优势、生产潜力、地域差异出发,对农业生产的方向、重点进行调整,其调整的依据一般有四条:其一,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其二,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其三,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其四,保持行政区域(我国以县级为单位)界线的基本完整。1981年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揭示了中国地域分异规律,将我国陆地分为9个1级区,共分38个二级农业区,海洋分为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根据沿海滩涂利用又分为10个利用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区域化,不尊重各区域的特点,“一刀切”行政化大统一的农业是不可能有农业持续发展的。

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涵盖三层意思:一是技术和应用适当,即并不主要依靠最优、最先进的技术,而是以最为适用、合理的技术为导向;二是经济上能够维持,即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避免财政难以维持的局面;三是社会上可以接受,即生态环境变化、技术变革所引起的社会震荡应当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美国LISA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以对人类和环境无害且以持久性的方式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纤维”。丹波斯宣言提出,为过度到更加持久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三个基本目标:(1)确保自给自足,保证食物安全;(2)增加农村的就业人数和收入,特别是根除贫困;(3)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对比分析区域性与可行性的内涵不难看出,区域性和可行性都是对单系统内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区域性是对农业单系统自然条件、生产条件、政策条件的研究和表述;可行性是对农业单系统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研究和表述。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依赖于农业资源区划的区域分异规律,只有从区域特点出发,实现了区域化的农业,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三、超前性与持续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超前性,是由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前瞻作用决定的。农业资源区划是从大系统,全方位研究农业的形成过程、区域特征、分异规律、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侧重于为农业的发展做前期科学论证、提供依据和规划。具体的工作内容大致为块:(1)农业资源的分析评价;(2)农业资源的动态监测;(3)农业资源的立法和管理;(4)农业区域的规划制订;(5)农业区域的开发实验;(6)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调整;(7)农村发展的战略研究;(8)农业信息的咨询服务。这些工作内容决定了农业资源区划是农业发展的超前研究,有很强的超前性,这正是农业资源区划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农业资源区划的超前性,将更科学更突出。在遥感信息方面,我国九个一级农业区分别设置了资源经济信息监测中心,按30个省(市、自治区)级行政单位分别设置了农业经济信息监测工作站。在地面监测网络方面,以我国38个二级农业区为主,结合考虑省一级综合农业区及有关自然条件区划、种植业区划和社会经济分区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设置250个以上地面信息采集网点县,用于支持空间信息的提取。以计算机为手段,建立的方法库、模型库、图形库,使农业资源区划研究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资源区划研究的超前性,提高了农业发展的科学预见性。

篇(7)

1、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2、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3、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1、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

2、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固有资本”。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某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3、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制约的程度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强弱,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人力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在技术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及技术普及状况;在资本上表现为资金投入水平及融资渠道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三、加强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政策性建议

1、法律法规

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省级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贯彻落实,做好配套细则工作;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展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统一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2、财政政策

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探索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金,对致力于研发绿色技术、从事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给予财政上的重点扶持。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区再依照规定的优惠标准,根据自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3、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