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超市实训报告

超市实训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4: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超市实训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超市实训报告

篇(1)

关键词: 教学模式;商品学实训;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F76;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75-010引言

商品学实训是商品学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历年的教学中,商品学实训教学对理论课的教学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1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历的阶段

1.1 初次尝试商品学实训教学模式2006年,学院面临省级示范院校验收,实训室和实训开展情况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商务管理专业又是新专业,面临教改和专业建设,大胆提出了商品学实训方案,根据当时的教学条件设计了;饮料识别、酒类识别、乳制品识别、茶叶识别、纺织品识别和POS机操作演练。在短短两天,教研室的4位老师不辞辛苦,采购了近万元的各类商品,力求商品判别准确,正规采购,商品齐全,总类尽可能涵盖比较全面,满足实训要求。我把学生分成8各小组,利用一周时间由学生小组长带领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圆满完成实训任务,交出了出色的实训作品,学生自我总结中用的做多的词汇,希望老师多多安排此类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非常突出,学生满意度达到满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2 启动校外实训基地在上一阶段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毛皮识别项目。鉴于当时教师对此类商品也难于识别,教研室大胆与红云皮革接触成为商务管理专业首个校外实训基地并签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淡季学生亲自去车间,有周总亲自为大家讲授毛皮识别,旺季企业代表亲自到学校利用一天时间传授技艺,经过几轮实践教学,毛皮识别大大提高,同时周总以切身经历教育学生要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光有文凭是没有用的。学生深受教育,激励了学生脚踏实地。

1.3 实训教改进一步深化在原有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各种样本制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理念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不断地开展和深入,德育教学与实训教学如何紧密结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茶叶识别大家找到了突破口,通过讲座的方式,请资深茶艺方面的专家为我们的学生作报告,从品茶、识别、做人角度为学生讲述了饮茶与做人微妙的关系,让学生初步领略茶文化的魅力与渊博。

2困惑

在几年的商品实训的教学中,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反应非常好,希望有更多的的机会与实践零接触。但是也感到了一定的困惑,能否有更好的模式,达到同样的效果呢?每学期初步实训费用每个班级5000到7000元左右,每个学期我系至少有两个专业四个班级有实训任务,我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实训每学期都在几万元,费用相当可观,有的商品时间一长还过期了,浪费较大,能否找到一条更好的教学模式呢?

3设想

目前我专业设有实训超市,陈列基本完备。设施也基本齐全。每个学期都会购进部分商品陈列在超市,问题是商品是有保质期的,我们现有的机制不允许售卖,那么许多商品保质期一过变成了废品,只能成为伪劣商品识别的样本。今年在北京的营销教改研讨会上,看到了许多学校已经走出去,小的校内超市完全由学生经营,从选址、店面设计、商品采购、陈列、促销、售卖,在经营活动中,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做的更好的商业学校已经由商场养学校,完全开放的一条龙的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社会,面对大量的信息也能善于识别与合理采纳,这些能力远远超出实训室静止地运作。

所以,我想能否让我们的实训超市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开创出一条一超市杨实训的教学模式?进而带动整个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改的进行。

商品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促进商品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而我们的实训仅仅完成了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的任务,也仅限于识别大类常见商品,如果学生能够完全参与整个经营活动,在部分消费者范围内(主要以学生为主)从普及商品的相关法规政策、商品的适宜包装、运输、保管的条件和方法的亲自实践,进而防止商品质量的不良变化而造成的损失。通过大力普及商品知识和消费知识,是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商品,学会选购和使用商品,掌握正确的消费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那么,实训的社会效果将会非常突出。

所以,如果能够让超市对外经营,学生从超市内壁陈列、商品类别的选择真正自己以主人翁的身份去做,做好分工,亲自采购,了解商品的信息和各种知识,把握好进货关,初步识别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采取经济核算的方法,就会促进学生正正思考我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如何卖出去,如何降低成本,在储存保养方面就会动脑筋想办法使商品的价值达到最大,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减少消费者在商品知识方面的匮乏和误区,让学生在经营中自然培养合理的正确的消费,并能够知道周围的消费着,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作用。

措施一:校外实训基地从员级到经理层面让学生亲自实践,学经验,学方法,长见识。

目前通过几届学生的反馈和庆客隆的反馈教学效果非常好,企业方非常满意,学校的教学与企业较好结合。

篇(2)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法 公共关系实务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37—02

一 课程定位

1.课程地位

公共关系实务是一门基础技能课程和职业素养课程,在管理学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专业开设了此门课程。根据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学生在大一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在大二上学期学习公共关系实务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公关职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形象管理能力、公关策划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学好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使学生成为专业理论、岗位技能、职业素养兼备的合格人才。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课程地位示意图

2.课程目标

第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公关调研,撰写调研报告;能够策划、举办公关活动,开展组织形象策划;能够开展公关传播工作和公关协调工作;能够进行危机公关处理;能够进行自身形象管理。

第二,知识目标。需要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及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公关策划内容、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公关传播和公关协调的技巧;掌握公关活动的类型,熟悉CIS和CS战略;掌握公关危机处理方法。

第三,素质目标。培养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情商”“逆商”;“交流表达”能力和“形象管理”能力等。

二 课程内容

1.设计理念和思路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参与度作为衡量的尺度。

其次,以传授知识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做到“必须、够用”就可以了。

再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职业素质和能力。

最后,以操作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一些实训项目来训练学生的能力。

2.内容组织和安排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由原来的书本目录整合成七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项目。具体情况见图2。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表

笔者所在的学院为管理系学生开设了大学生实训超市作为实训基地,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此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本课程设计以学院大学生实训超市为载体,以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为依据,围绕公共关系工作各阶段及各环节的任务组织教学。具体情况见附表。

三 课程实施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第一,与企业共建课程结构体系。与南方电网、中国联

通、南城百货等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在实习过程中交流课程的构建,训练学生的公共关系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学生在实训中注意自身形象,维护学院形象。第二,采用“项目驱动模式”取代“顺序教学模式”。例如,要求学生完成大学生实训超市的形象调研与策划、超市周年庆典等实训项目。第三,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和环节。在公共关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让实践教学比例占较大比重。第四,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在训练学生公关专题活动这一模块时,直接在大学生实训超市进行项目的实训。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时事热点讨论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力求保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

3.教学手段

本课程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网站、通讯软件等资源,吸取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点,形成多元化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四 课程特色

1.课程教学与项目实施相结合

根据岗位需要设计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强调“职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2.融素质教育于教学中

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组织形象的塑造,是人的内外在素质的整体性提升。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形象意识、尊重意识、合作与沟通意识、公众意识和互惠意识。

3.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校外实训与校内实训相结合

将课堂直接设在实训地点进行授课,让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考评,通过校外实训让学生了解和及早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

4.学生成绩评价考核科学化

本课程取消了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采取“学生参与式考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对学生的实训项目的成果进行课程评价,由平时职业能力考评、中期考评、实训项目考评和期末综合考评组成。

五 结束语

公共关系实务课程进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时间不长,其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仍处在不断改进与发展之中。本门课程的教学设计在两个年级的学生中进行教学观察,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普遍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较之前有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须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大胆创新,搞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课程考评模式

Research 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uble Subjects "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I Jiali

(Lianyungang Technical College School of business,Lianyungang 222006,China)

Abstract : Articles fo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uble subjects" how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in the school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case between chain management major of Lianyungang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and local RT-mart supermarket cooperation , analysis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appraisal statu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vocational ability to form the ideas and specific measur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uble subjects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当前,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合作办学成效的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加入到了这一行列。可见,校企合作办学对促进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均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然而从该模式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却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就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合作办学为例,对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中如何构建课程考评模式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合作办学情况简介

连职院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公办高职院校,该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自创建以来紧跟连锁行业发展前沿,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于2011年7月和台湾连锁经营业巨头大润发超市连云港总店的人力资源部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由连职院根据大润发超市岗位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制订教学计划、设置课程,授课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进行,企业每学期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各种实习岗位。经过六年运作,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大润发超市“双主体”合作办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办学质量的改善等,与此同时该专业为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地区的三家门店成功输送了50多名合格的连锁经营应用型人才,学生上岗后受到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合作办学的课程考评现状分析

从2011年运行至今,连职院与大润发超市“双主体”合作办学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观其现状,在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各类课程的考评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考评模式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需学习的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主要问题如下:

1.现有的考评主体单一

当前连职院虽然已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但是课程的开发、课程的考评等重要环节还是以校方单方面操作为主导,忽视了大润发的专家在考评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课程考评与岗位需求相脱离,缺乏与企业专家的深度合作、沟通。

2.现有的考评内容、标准单一

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考评在内容上基本逃脱不掉依附于教材、以知识评价为主的固定思维模式,考评过程中突出表现为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创新,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考评标准上,也没有体现出“校企合作”,没有具体考虑到大润发超市的需求和标准、学生岗位技能的掌握、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个性的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3.现有的考评形式单一

当前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考评的形式已有了一定的改善,基本上采用过程性考评+终结性考评,但是具体来看,过程性考评主要局限于学生出勤、上课表现等方面,以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打分为主,终结性考评主要采用闭卷考试、课程报告等传统的手段。这样的考评形式既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校企合作办学培养目标的要求相比较而言,显得过于单一 。

三、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合作办学的课程考评模式研究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而课程考评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对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合作办学的课程考评模式进行简单探讨。

1.校企合作办学构建课程考评模式的总体思路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这是构建课程考评新模式的基础。课程考评是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构建新的课程考评模式,需要以大润发超市和连职院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为基础。要让大润发超市的专家们充分参与到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和课程的开发中去,充分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发展至共同设计课程考评模式。为了保证开设的课程符合大润发超市的实际岗位需要,连职院教学主管领导、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课教师等人应与大润发的企业专家们一起商议,共同确定该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对于应开设哪些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实习课程,以及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内容如何设置,这些必须以大润发专家的建议为主,因为企业专家最清楚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员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也能够为课程内容提供必需的岗位技术标准和要求。

(2)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双主体共同开发课程考评模式。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原有的课程考评模式存在着与大润发超市缺乏互动、学校教师单方面操作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合作办学的效果。为此,应该充分发挥大润发的优势,以大润发为主、连职院为辅,校企共同开发新的课程考评模式,从而促使学校与企业双主体都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程的考评中去,这对于实现连职院与大润发超市的“深度融合”、达成连职院育人的目标而言都将是十分有利的举措。

2.校企共建基于职业能力形成的课程考评模式的具体措施

(1)确立多元化的课程考评主体。在连职院与大润发超市合作办学的背景下,该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考评应改变以往由学校单方面操作为主的传统模式,转为建立由学校教师、企业专家共同考评的模式,从而体现出以职业能力形成导向的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考评。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看,专业理论课程的考评应在连职院进行,专业任课教师邀请大润发超市的技术骨干、专家一起参与到学生的考评中,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课程考评安排在大润发超市门店,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进行评价,实现真实职业环境下多元化评价的有效结合。

(2)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考评内容和标准。这是解决课程考评中“评什么”、“怎么评”的重要依据,是确保课程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关键。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考评内容和标准要重在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以体现校企结合为指导思想,根据大润发超市的岗位需求和标准,细化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岗位能力的评价内容,形成学校教师评价与企业专家评价结合、理论考评与实践考评结合、过程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多样化的课程考评体系。具体来说,课程的考评要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技能、是否符合岗位能力、平时出勤、学习态度、团队协作、遵纪守法、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突出动手操作考核内容,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核,并注意不同课程要建立不同的考评标准。

(3)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考评形式。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考评应在校内与大润发超市相结合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开放、灵活、多样。首先,要尽量采用多种开放性的方式来进行考评,可以围绕已形成的过程性考评+终结性考评模式,灵活采用多种考评方式、手段,具体说,过程性考评可以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结合,采用考勤、课堂同步训练、布置项目任务、过程观察、调研、交流、课外拓展作业、企业实践等方式,终结性考评可以在笔试、论文、口试、报告、作品、角色扮演、操作等多种方式中灵活进行选择。其次,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其中定量考评可以给每门课程制定出量化考核指标,根据学生完成质量进行打分,而定性考核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再次,课程评价形式应注重差异性,根据学生的性格、特长开展不同评价手段,促进不同个性的学生在不同方面获得发展。

(4)构建不同课程的考评体系。在连职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合作办学模式下,校企双方要共同设置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设计出不同的考评体系。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专业课程是考评的重点,主要包括专业理论课程、课程实训和顶岗实习,连职院与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店应重点构建这三类课程的考评体系,根据课程性质分别制定出详细的课程考评指标,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顶岗实习考评为例,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直接到大润发超市连云港各门店上岗,考评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企业指导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实习岗位的技术技能、服务水平、动手能力等指标开展跟踪与掌控,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开展考评,出具企业顶岗实习鉴定;学校教师则可以到门店进行现场考核,同时结合学生上交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完成情况,就学生的实习态度、出勤守纪、实习表现、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与同事的关系等指标给予评价。校企双方共同商议,联合在每个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给出定性评价,并给出量化的分数作为顶岗实习成绩。考评包括过程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两个环节,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所占总成绩比例可设为70%,终结性考核成绩比例设为30%。

(5)建立动态的课程考评体系。连职院和大润发超市可以联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行动态的课程考评管理制度,这样做可使学生端正学习、实习与就业的态度,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并后续跟进其职业潜能的提升,对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均是有利之举。具体而言,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刚入学之际,就为他们制定出学习考评档案,即《大润发连云港店、连职院“大润发班”学生学习管理记录手册》,包括“学生实习小结”和“学生评估报告”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学生评估报告”档案群中,涵盖每位学生各科课程的成绩评估表、每学期的考评表、各学年的综合测评表、超市实训测评表、顶岗实习评估表、毕业综合能力测评表等表格,考核内容立足于企业岗位需求,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内容完整、翔实,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动态的课程考评体系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方教师团队与大润发连云港店人力资源部共同考核的机制可以贯穿于学生考评系统的每一环节中。校企双方合作建立学生考核档案,共同对学生培养的质量开展考评,从而可以确保预期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总之,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课程考评模式的构建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为最终目标,充分体现出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教育价值观,着重考评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应用技能,并在此过程中体现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建课程考评模式,这对于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缩短高职学生职业适应期、为企业培养定制化的实用型人才等方面,都将有着十分积极而明显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巍.校企“双主体”合作机制下的“五维度”分级实训课程考评模式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7):98-102.

篇(4)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校企互嵌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3-0038-02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1 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图所示),就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成功实施人才培养的“234”工程,即在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阶段、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阶段、职业发展能力培养阶段三个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授课教师与企业员工对接四个对接,实现培养学生区域销售和零售管理两大关键能力。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个育人平台,校企联合,将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在企业的实习紧密结合。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和今后要进入的行业、企业,从事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课程设置开始,一切教学活动,包括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环境条件、学业评价方式,都由校企协商制定、联合组织实施,赋予学生“学生+企业准员工”双重身份,使学生完成学业时不仅成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同时成为企业的合格员工。

校内学习阶段,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综合实训功能,从模拟到实战,工学紧密结合;校外实习阶段,实施准员工式订单培养,由顶岗实习到择业实习,实现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在校学习与未来岗位融合贯通。

2 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1 教学组织――“校内+校外”,企业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实习基地、共同承担授课任务。校企合作班开设企业专题课程,由企业兼职教师到校教学,实现岗位培训内容前置。强化学生准员工身份、准员工意识,训练其准员工技能、行为和习惯。

校内学习阶段,在组织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校企交流、校内讲座、报告、校外参观等,将企业文化、 规范制度向校园延伸,实现企业课程内置;校外实习阶段,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锻炼。为强化校外实习管理,开设市场调查报告、 营销企划方案等外置课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老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通过课程内置与外置的结合,将校企双方融为一体,实现了课堂和工作现场的一体化,在校学习、学业和未来岗位、职业的双业融通。

校企双方通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校内教学与实践活动、企业顶岗实习、师资配备、学生管理及考核评价、企业人员培训、互派人员指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密切合作,达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2.2 重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素质就是品格,素质就是做人。学校教育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营销工作尤其要做到诚信,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进取、敬业的综合职业素养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擅交流、巧沟通、会协调的职业素质。

市场营销专业多次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利用资料文献搜索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途径,不断总结、归纳、提炼,最终形成了以“市场营销实践协会”为平台,实施“课程+项目”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方案。

2006年,我校经管学院首创性地将分团委学生会改造成了实践联合会,下设各专业实践协会,市场营销实践协会在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课程+项目”的形式、内容、实施和考核要求,由营销教研室和学生科确定,市场营销实践协会作为项目活动平台,组织具体实施和考核。实施方式包括讲座、报告、拓展训练、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活动等,学生的综合素质量化成绩和学习成绩同样重要,成为考核评优、实习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

2.3 确立了合理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委员会基于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调研,分析对应的岗位工作任务;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论证承担、胜任该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岗位能力;根据岗位能力的分析,利用能力形成规律,论证能力所需的直接知识和技能;整合直接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课程;分析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点,根据知识建构理论,整合所需要的相应基础知识点,形成基础课程,以此构建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中,以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开发任务,形成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向相关专业推广,带动专业群课程改革;基于真实工作任务引入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从单项实训到综合生产实训,三种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强化学习动机,在“学”中提高“做”的水平,让学生在丰富的职业体验中,不断强化职业素养与技能,完成职业能力的知会熟精四部曲,实现零过渡上岗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考核评价的“三结合”,即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结合。新的考核体系以职业活动的任务和过程设计考核项目,以方案形式代替理论笔试,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吸纳企业专家参与评价,着重考思路、考见解、考能力。“三结合”的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学习能力,学生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

2.4 构建了校内校外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模拟实训到生产性实训再到顶岗实习,逐步提升学生实战技能,实现了校内工学交替到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效衔接。校内实训阶段,商务模拟+商场实战,工学紧密结合,利用校内实训室开展商务礼仪模拟、卖场运营模拟、管理沙盘模拟等四十余项商务模拟项目,使学生在仿真职业环境中获得初步职业体验。在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基础的生产性实训,包括实习超市项目、营销企划项目、网络创业项目等。校外实习阶段,由校企双方共同组织、管理学生的顶岗实习,协调解决突发事件,并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实习就业管理制度,及时跟踪、管理学生实习情况,沟通反馈信息,实现校企互动双赢。

3 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3.1 建成了专兼结合、校企一体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①组织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例如说课比赛、教学方法讨论会等;②委派教师到国内相关院校学习进修,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水平;③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④支持、鼓励教师参与高职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加强与省内外示范院校的交流;⑤制定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顶岗实习主要由兼职教师讲授和能工巧匠指导的机制,并就兼职教师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待遇等做出规定。

3.2 建立了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训基地

经过努力,建成了“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环境一流、管理规范”的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中心,校内工学交替形式多样,“校中店”长江大学生超市作为湖北省首家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校内超市,吸收各专业学生联合创新、创业,创造了跨专业、无界化实训先例。“校中企”湖北英奥资讯公司践行了校企互嵌。

在几年的校企合作教育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校企合作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市场营销专业基于校企互嵌的“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正在指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相信会结出丰硕果实。

篇(5)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02-02

一、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言,其定位于培养从事现代连锁零售行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从岗位升迁路径上看,绝大多数的连锁零售业基本遵循这样的路径,即:理货员、收银员、文员等柜组长、领班、主管店长、采购经理区域经理销售总监、营运总监等,几乎进入连锁零售企业就业的毕业生都必须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如理货员、收银员的岗位实践,才有机会进入更高的职位。《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的设置正是培养学生掌握超市门店经营管理中的理货、收银、盘点、防损及现场管理等标准化营运程序,并根据目标顾客群需求的变化来对门店经营进行定位,调整商品结构、卖场布局、商品采购、商品陈列、商品促销等工作岗位知识技能需要。《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学生吸收专业技能最重要的岗位知识技能的目标实现,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如何在该课程的建设改革中,改变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实际,形成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值得探讨。

二、课程建设改革思路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教学结合世界现代连锁企业的经营理念,紧紧把握了世界连锁经营管理的潮流,在课程建设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第一,结构合理化设置,课程体系按照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职责设计,一个连锁店长应该具备基本素质要求都体现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课程的每一章都体现出一种能力的培养。第二,工学交替化进行,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都对应着一段实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高度结合。学生进行边学边练。第三,任务引导式教学,每一章的内容都对应着一项任务,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然后以完成该任务为学习目的。第四,讲练评相结合,本课程每一部分内容都包括三个环节――教师先讲,学生听后去练,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作出评价。第五,理论与工作结合紧密,本课程的知识需结合现代连锁经营理念,围绕现代连锁门店的经营管理展开。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由偏向理论的教学转向偏重技术能力培养的转变,需要从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形成课程需求构建以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向导的教学形式,以就业形式为动力,根据连锁门店营运作业过程组织授教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强化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注重课堂与实训地点的对接,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具体来说,教学环境与主体教材的创新共同构成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法,按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知识辅导等不同要求,使每个环节都可以在与之配套的教学环境中运用相应教学资源顺利开展。

其次,基于工作过程分析、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契合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要求,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学科培养目标,着重教学内容所具有的针对、实用进行教学,以构成应用性理论知识讲授、专项训练结合顶岗实习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系统。理论教学实质强调内容的应用性,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实用、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则按照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进行模拟操作或真实运作,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高度重视过程考核,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纳入反馈、分析、纠错、落实的程序中来,及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做到教学用一体,围绕培养职业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为增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校企双方在充分分析大型连锁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岗位分析、任务分析和工作流程分析,根据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全面建立模块化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教材,建立“主体教材―实训教材―实体教材―辅助教材―延伸学习资料”立体化的主体教材,细化职业能力,规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然后在“多媒体教室―连锁超市实训室―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等立体化的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中,再共同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原则上设置课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踊跃参与,随时随地积极思考,使工作学习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较强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教导主要运用以下方法突出教学特点:

1.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按照课程实质设计工作任务,对目标及知识点进行陈述讲解,而后对内容推演;学生按工作任务要求在指导中演习,最终师生交流归纳。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重要的是应用在课程分类学习模块的单项实训中。由导师进行示范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岗位作业流程、每日作业安排、作业规范及作业要领。继而由学生饰演岗位角色模仿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应操作,最后师生共同点评归纳。如理货操作过程训练中,由学生饰演理货员的角色,按门店的货仓经营和货品收发按原则的掌握要领,完成作业,摹拟由总部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和由供应商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如收银,客服演练操作过程中,由学生分别饰演收银员和消费客户,模拟来访者投诉情境下怎样办理来访意见。

正式角色扮演教学法则应用在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的训练阶段,学生在校外实训分组进行真实职场环境下的正式角色化训练。教师分配实训责任人与训练方向,学生按照岗位要求,正式任职理货员、收银员、采购员、促销员、防损员、卖场管理员、店长等角色,进行顶岗训练,每个小组参与训练二个星期,小组成员轮岗训练,按实现的营业额、职责工作能力等完成份额和实训报告进行训练审核。

3.小组活动教学法。小组活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由学生分组落实。学习小组根据任务通过企业调研、网络搜素、项目操作等办法进行实际操作,之后进行小组集中讨论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修改意见对活动过程总结,编写总结报告。活动完成后由代表发言对师生提出的疑问解惑,在教师的指点下做出最后的任务完成书。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对所要完成的项目进行疏导、研究、总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探索,通过小组学习彼此吸收优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改革

围绕本课程进行现代教育技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资本的建立和应用。

1.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提高对知识需求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图片效果、声音导向、视频播放、课件展示、案例平铺等进行教学。

2.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了校园资源如:视频资源、教学平台、相关专业网站链接、专题评介、公开讲堂等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专业机房每周向学生开放40小时;在实训基地,运用POS系统软件对连锁经营进行模拟训练,实训内容根据公司实际运营方式进行模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3.利用校内实训室,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的一系列技能,商品的采购、设置、陈列、收银等,这些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实习训练室完成。再充分运用课内外训练时间对自身的配置能力进行科学的锻炼。将实训室作为现实生活中满足社会需求的事实超市对学生的行为能力进行培训。

(四)考试方法改革

课程将改变机械性的封闭式考试的处理方式和仅仅凭借试卷测定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在专业的特殊性下创建符合学科特征的测评方式,力求科学合理、灵活多样。高职教育的考试的核心的理念必须以树立技能考试为准,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形成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职业性的资格简历认证考核增加高职教育查体系内容。

四、总结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实施“全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课程知识融于项目实践,并为课程项目授学的施行构建了基于工作情境的实际工作环境,能完成教学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深度交融,理论实践一体化,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1,(3):88-9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0.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模式;大学生就业

一、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对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意义

(1)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企业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除校外实训基地方式之外的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训技能最便捷的方法,也是许多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校外实训基地,但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这些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效果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目前非常有必要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养成。(2)共建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是校、企、生三方共赢的合作。对学校而言,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能满足学校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得到本专业核心技能的训练,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企业而言,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的运营减少了店铺租金、广告费用、用工费用等成本支出。对学生而言,企业可以用适当的经济报酬激励调动学生工作(实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将来创业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从我校的情况看,有的学生还参股投资合办企业或出资承办企业,实践的步子迈得更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赢”。(3)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就业能力特别是自主创业能力。据统计,美国大学生毕业以后有25%走上创业的道路,日本有15%的大学生创业。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在校内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对促进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大学生通过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锻炼,能够在企业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能更快捷地完成创业就业能力和职业化能力的孵化过程,成为富有创业精神和就业竞争力的朝阳群体。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也是为自身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模式

(1)校内共同经营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可以以企业的名字冠名。例如我院即将与南宁市易乐多、星月(超市)经贸有限公司共建的易乐多广职院超市,超市的主体建筑由学院建设,内部装饰及设备均由企业出资装修和提供,企业提供商品货源,学生遵循企业管理制度负责超市的管理和经营,经营所得收入由企业、学院和参与实践的学生按一定比例分成。(2)校内优势互补型实训基地。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例如,我院即将与南宁三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办公设备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校方提供场地和师资,学生负责日常管理和经营,除对本校师生营业外,该实训基地还同时面向社会营业。(3)校内任务驱动型实训基地。“企业+教师+学生”组建合资公司。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主动收集和获取企业的商业信息,如把企业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策划和宣传,学生完成策划书后,由企业进行评选、认定并实施商业化运作。如我院经贸系营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组建的三十六计工作室有多项策划方案已被一些企业购买采用,师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4)校内专业龙头实训基地。“企业+基地+农户+教师+学生”组建农产品产销一条龙网站服务合资公司。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一直是农业的老大难问题,光靠当地农业部门的网站和村委的半封闭推销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现代销售要求。企业利用学校的相关专业的师资和学生,投资开办农产品销售服务网站公司,可以灵活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5)校内物流服务实训基地。“企业+物流+教师+学生”组建物流服务公司。与经营型物流企业合作,由教师指导学生运营,一旦有货单,可以发挥学校勤工俭学学生多的人力资源优势,进行物流快递业务的接单和派送,提供及时和到位的物流服务。例如我院师生已承担了圆通快递公司和韵达快递公司在吴圩区域的运营业务,物流快递业务全部由学生承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校内连锁代销实训基地。学校也是一个较为集中的消费群体,生产企业为学生提供货源,学校和企业为学生共同创建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或创业园实训基地,由学生团队自主经营,开办连锁性质的代销店,学生可从代销中获得销售利润,学校可象征性地收租,厂家的产品也得到较好的销售,实现多赢合作。(7)校内保险服务型实训基地。保险服务行业是国内经济全球化的朝阳企业,最缺的是具备一定学识素质的大学生员工,由于该行业挑战性较大,员工的流动性也较大,保险企业往往闹“用工荒”。保险服务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的学生资源,由学校提供教室场地和学生,由企业提供设备,企业和学校负责培训学生上岗,委托教师对学生实行员工绩效考核,给予相应报酬。例如,在学校建立阳光保险服务分公司、蓝火翼集团服务分公司、生命人寿保险服务分公司等。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存在的突出问题

(1)企业参与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由于政府方面的相关政策如资金、税收、用工等优惠政策的扶持还未形成有力支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成功达成的经营性实训基地案例里,大多是学校努力斡旋,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的结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2)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体系还有待完善。调查数据显示,资金缺乏和经验不足是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难点。大学生参与经营性校内创业实训,除了本人参与经营实践外,在出资或合资、参与股份方面往往使大学生们显得无助。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合理、完善、功能强大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缺少统一的服务组织机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我国大学生创业投融资政策还有待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风险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3)高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陈旧。由于校企合作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仍处在探索完善过程中,其与非经营性校内实训基地在管理上仍未理顺,缺乏相应的建设标准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基地的有效利用和资源共享不能实现最大化。(4)高校创业教育有待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有待加强。我国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能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有效支持,高校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的整体性构建,在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学校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此外,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或是盲目乐观;或是信心不足;或是缺乏对市场的认识和经营管理的经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大学生参与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实践活动造成影响。

四、解决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突出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要加大对参与高校校企合作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主要是制定校企合作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资金流向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良好社会扶持氛围。对与校内合作的企业,对录用在校大学生实训的企业,在税收、融资、贷款、用工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要进一步加大高校实训基地的经费投入,鼓励高校建立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支持校企合作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实训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所,促进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2)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发挥协调功能,协调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培训、税收、登记注册、银行信贷、创业咨询指导等服务。鼓励大学生在校内参加经营性实训或自主创业:在创业培训上,给予免费培训;在创业基金上,提供无息或低息资助,简化和优先创业贷款手续;在税收上,给予规定期限内实行减、免所得税等适度减免;在大学生劳动用工方面,给予相关法律扶持。在社会上形成尊重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大环境的质量和水平。(3)高校要探索和创新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高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由传统的校方管理转变为校企共管,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建立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在经营管理公司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经营性实训要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4)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指导;营造创业氛围,支持创业实践。培养创业师资队伍、建立创业系统教育课程等途径,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加强创业观念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心理素质,要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百折不挠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考核,实训考核、创业成绩直接与课业成绩挂钩,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内经营性实训、创办企业,帮助大学生成功创业,使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孵化器。(5)大学生要转变观念,积极参加校内经营性企业实训实践。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建立艰苦创业、不怕失败的决心和信心,要善于团队合作争取成功,要虚心学习市场运作、企业运营、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资金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经济法、税务、知识产权法等一系列从业需要的知识,积累谈判和决策经验,通过积极实践增强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校,除了为大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实践外,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建设对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它必将推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水平,必将对大学生创业、就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

[2]乔慧敏,孟宝全,关磊.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扶持体系探析[J].高职高教研究.2011(1)

篇(7)

关键词:技工学校 市场营销 实习

随着社会对各类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各技工学校扩大了市场营销专业的办学规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但大部分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实习方法少、难度大,实验、实践环节严重不足,学生难以直接观察、体会到书本中的专业技能,就业形势严峻,且这一状况还影响到了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信心及学习热情。如果实习环节能得到加强,学生的知识结构将会更加完善,技工学校也将能够为社会、为用人单位提供更多满足实际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那么,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呢?为此,笔者融入各方观点,浅谈自己对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的构想。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近年来,连锁经营已成为我国商业发展中的一大经营模式,特别是在大城市,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等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相应地对连锁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技工学校学生起点较低,首次就业时基本以这类企业为主。因此,可以将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以下三大类:连锁零售业经营管理人才(如店长)、工商企业的一线产品营销人才和创业型私营小企业(店)主。

二、设定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

1.素质能力

企业一线管理或销售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到诚信、公平、有良心。营销工作繁重而复杂,要做好营销工作,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知识能力

今天不是过去跑江湖的时代,销售人员不可能单靠“耍嘴皮”赢得生意。销售人员要掌握专业的企业经营知识,如市场知识、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消费心理、促销策略等。

3.综合能力

(1)自信及表现力。由于营销工作要面对大量客户,很多销售人员都曾表现出畏惧情绪,有些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些是对自己服务的企业和产品缺乏自信,所以在与客户沟通时总是底气不足、小心翼翼,甚至在客户的门外犹豫了半天都不敢敲门。销售人员要相信自己是将优良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自己所做的一切活动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大方说明来意,大胆阐明自己的观点。

(2)沟通说服能力。一线的营销人员要与市场中形形的人打交道,需要处理各种杂乱的事情和问题,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说服能力是一线营销人员能否妥善处理这些交往和事情的关键所在。不善于表达和沟通的营销人员无法成为市场的推动者,往往工作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也无法获得全面的市场信息,因为很多的信息来源于沟通。一线营销人员不讲究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但必须讲话讲到点子上,说话说到心坎里,能够影响和打动客户,能够了解、掌握客户的需求和心理。对一线营销人员不强求事事都能够沟通完美、执行无误,但必须能够主动出击,善于察言观色,能够构建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理出有价值的信息。

(3)分析能力。销售人员要具备对市场机会的敏锐分析能力,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迅速发现市场机会。

(4)洞察力。营销人员活跃在市场第一线,对竞争产品的市场信息,如重大举措、竞争策略、新品等信息,以及本公司产品的市场现状等要先知先觉,做到及时收集、缜密分析并及时上报。

(5)团队协作能力。这一能力反映的是一个人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总是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市场已经不相信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企业必须依靠团队才能获得胜利,没有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再有能力的销售员在前线也会感觉到孤立无援。

三、对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的设想

说到实习,人们能想到的就是去车间或下到实习室。市场营销专业不同于工科专业,工科专业只要有资金保证就可以配备较完善的实习设备,也有一套成熟的实习培养制度。市场营销专业比较“年轻”,而且实践性非常强,实习教学尤为重要。但现阶段对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很多高校都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技工学校更是“摸着石头过河”。

很多技工学校简单地照搬高校的那一套,使用传统的实习方法,挂靠某单位,或者到某个超市卖场实习,教师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去做了廉价劳动力。由于学生不适应社会、不熟悉社会,不仅不能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反而对实习有了抵触心理。笔者认为应通过转变营销专业实习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到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

由于现阶段技工学校学生在校时间由原来的两年半改为了两年,必须结合技工学校的实际寻找一种适合技工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对市场营销专业实习有如下设想。

1.第一学期

(1)培养目标。①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市场规律、经济现象以及市场营销基础知识。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具体实施。①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程,如市场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等。②创建学生团队,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团队为单位,并贯穿整个专业学习过程。③教学活动的开展。把市场营销专业各班级学生按5~8人一组,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学习和各项工作的开展都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表现计入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卷面成绩占60%,小组综合表现成绩占40%。

例如在市场营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可以将部分重点内容、社会热点、案例等作为素材,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综合组员的意见和答案,由小组长或团队成员代表阐述本小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我们通过团队的组建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既活跃了气氛,又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并习惯团队合作这种方式,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

2.第二学期

(1)培养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市场营销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市场分析、目标市场确定、顾客需求、顾客心理等知识。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掘市场机会的能力。

(2)具体实施。①课程开设。开设消费者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②教学实习活动的开展。

一是以某商场节假日打折促销活动的内容、效果,或同一品牌在不同商场的促销活动,或者对不同品牌的同类商品各自的优缺点为题做具体的市场调研。

二是开展营销竞赛活动。在这学期,可以开展“你身边的商机——校园需求调查”竞赛活动,市场营销专业各班级以班为单位,每个班选派一个团队参加。在专业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每个参赛团队对在校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提交需求分析报告。根据分析报告的科学性、可行性等标准,挑选优秀的团队进入决赛。在决赛时,参赛团队进行现场陈述和答辩,最终对获奖的团队和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适当的奖金奖励。

通过此类活动,一方面提高了团队成员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总结能力等,同时也检验了团队的运作能力;另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团队初尝成功的喜悦,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信心,也对落后的团队产生了激励作用。

3.第三学期

(1)培养目标。①知识目标:深入学习营销专业核心课程,了解商品销售过程,掌握商品和商品销售知识。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推销、说服能力。

(2)具体实施。①课程开设。开设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商品学、广告学等课程。②教学实习活动开展。创建营销实训室,开展模拟销售、模拟谈判等专业性较强的模拟实训,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设店销售做准备。

4.第四学期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专业课程基本结束,学生即将毕业。可以将这一阶段的实习与毕业实习相连接,以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独立适应社会。通过多次不同内容的实习,学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树立了良好的信心,这为他们参与真实的企业经营、产品销售创造了积极条件。

在这学期,学校可以更多地和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校内、校外实习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与周边的超市合作,因为这些超市的主要购买者是学校的学生。学校为超市培训营业员,超市为学校营销专业学生提供新商品市场促销、部分学生商品校园推广等机会。学校还可与超市进一步合作。超市提供商品,在校园内举办为期一周的“营销一条街”活动。市场营销专业班级每个小组团队分别负责一个摊位,并全权负责销售场所的布置和销售工作,如货架摆设、店铺招牌、广告、销售人员配备、促销方式等等。每天下午,专业教师召集各摊位的负责人(团队小组长)开会,听取他们的体会,了解各小组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活动过程中评选“最受欢迎店铺”“经营业绩突出店铺”“最美营业员”等奖项,活动结束后,各团队提交活动总结,并召开总结成果分享大会。

上述关于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的设想是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结合技工学校和学生的实际以及就业岗位需求而提出的,充分考虑到了实习过程的可行性和知识、技能的循序渐进性,希望能引起技工学校的重视,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市场需求出发,设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这正是市场营销专业贯彻现代营销观念的最有力体现。

参考文献:

[1]俞以平.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合作双赢”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5).

[2]岑红旗.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