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3: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军训扩展训练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校 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60-0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和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看似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可是,的确又是一个摆在从事该项工作的人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说是老问题,因为它既有法律的保障,又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说它是新课题,因为虽然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既有理论层面的总结,也有全国众多高校的实践探索,但是,我们却很难看出它具有可塑的发展前景或持续性的突破。笔者以为,要真正把党和国家赋予高校国防教育的历史使命之实质内涵贯穿下去,并体现于这一工作中,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才会更加具有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此,笔者以一个从事该项工作二十多年的经历者谈几点个人的拙见。
一 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应该保持持续性发展
纵观二十多年的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确实有许多有益的东西值得去吸收,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去总结。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引入国防教育,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采取不同形式、不同规模进行过。但是,把其纳入相应正规化、程序化、系统化的教育过程,应该是80年代中期的事了。时至今天,二十多年的国防教育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开展,笔者认为,就其成效和发展现状,并不能让人始终持有乐观态度。不妨将这二十多年的高校国防教育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来加以透视,即初试热点时期、推广扩展时期、普及低潮时期。
1.初试热点时期(80年代初—80年代末期)
如果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高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那时的国防教育约定在“学军”的格调上的话,那么在80年代初,随着新兵役法的实施,让大学生学习一定的、必要的军事知识,已纳入了法制轨道来运行。随着国家八部(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商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先后多次联合颁发了关于在高校中开展学生军事训练的文件,并由国家教委牵头,在中国人民三总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国家教委体卫司下属的高校国防教育组织指挥中心——国防教育处,紧接着各地方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各级组织指挥机构,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国防教育的一项新的重大举措。
1985年,国家教委在全国东、南、西、北地区实行了定点实施的初试工作,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时间在中国大地上,尤其是高等学府的校园里掀起了一浪高似一浪的军训热潮,争当军训试点的学校积极踊跃,自费组织军训的学校更是层出不穷。至90年代初,在短短的几年里,军训几乎成了高等学校中思德教育的主旋律,把国防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周密的计划,精心的组织,科学的实施,显著的成效,着实让部分领导转变了看法,喜在眉梢,乐在心头,让专家、学者们拍手称赞,让教职工们积极参与;让不少有识之士积极投身于此项工作中来,让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偌大的变化,可喜的佳绩,确实令人欣慰,鼓舞人心。
2.推广扩展时期(90年代初—90年代中期)
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的初试,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正因为成功,在全国各地高校大面积展开,由少数的几十所,发展到上百所乃至更多,就其数量而言,在我国千多所高校中仅仅还是少数,但不可忽视一个事实,即它昭示了我国教育改革与之密切相关的内在联系。早在十多年前,有许多领导干部和有识之士就已认识到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办学而言,建立良好的校风,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不失为一剂良药;对人才培养而言,让学生通过军营这道窗口来拓宽视野,净化心灵,修订人生坐标,再从军事理论的延伸中去寻觅有作为于祖国和人民的光辉前程。正是在这种高水准的指导思想作用下,国防教育在全国高校得到顺利的推广,各级领导层的重视,为从事国防教育的高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确立其在高等教育行列中的地位,具体到各高校,首先是体现在组织领导的保障,人、财、物的保障,推而广之,也就是说,在推广、扩展的几年中,凡开展国防教育的普通高校,只要真正把其纳入办学的重要议事日程,地位明确,机构保障有力,那这些学校的国防教育就开展得有声有色,佳绩频传。相反,半途而废、不思进取、消极应付,随时有可能“解体”的学校也存在。
3.普及低潮时期(90年代中期至今)
一、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他们认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据此他们设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
二、内容安排贴紧学生生活
首先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自行车排放、出勤、自习、早操、眼保健操、教室、责任区卫生、校园礼仪、公物保护等18个项目。其次,针对学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道德困惑进行教育,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往”等。他们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掌握人与人相处时的道德准则。他们还注意把道德教育贯穿在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做到事事有教育,时时有教育。
三、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相结合
有关研究证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压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就要将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外在规范管理上抓住两点:
一是严格训练。每年重点在初一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
二是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突出“严”“新”“恒”。“严”体现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使学生感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新点子想新办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状态。等“恒”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一环紧扣一环,善始善终,一轮管理过程结束后,新的一轮管理紧跟上,使学生在这种常抓不懈、循环往复的管理中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道德习惯。心灵塑造教育方面制定了一套从初一到初三的系列教育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做人的最基本道德,例如,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2)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思想道德的发展,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分层次地安排德育内容,这种安排不仅适应学生心理、思想道德不断发展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功能。(3)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看电影、讲故事。
讨论会使学生认识道德准则,激发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感;通过军训、义务劳动、家务劳动、春游、参观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道德准则。此外,他们还开辟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主要工作有①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讲座,介绍心理健康的有关常识,②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脆弱,不能承受挫折”、“考试焦虑”等普遍问题设计教案,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辅导。③建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四、正确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他们认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关键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就能够制定出适合其年龄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判断、选择、实践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使道德规范顺利向学生主体转化。再次,要看到学生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的人。从此观点出发,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上,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也能够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教师只有在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学生主体性潜能组织德育活动,才能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北京市通州区第四中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做人”教育为突破口,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全校整体工作出现了蓬勃向上的局面。近三年来,先后获得局级“体育卫生先进校”、“全面育人有特色校”,县级“德育先进校”、“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市级“精神文明先进校”、“广播操优秀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等光荣称号。他们的基本思路与做法是:
一、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他们认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据此他们设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
二、内容安排贴紧学生生活
首先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自行车排放、出勤、自习、早操、眼保健操、教室、责任区卫生、校园礼仪、公物保护等18个项目。其次,针对学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道德困惑进行教育,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往”等。他们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掌握人与人相处时的道德准则。他们还注意把道德教育贯穿在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做到事事有教育,时时有教育。
三、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相结合
有关研究证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压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就要将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外在规范管理上抓住两点:
一是严格训练。每年重点在初一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
二是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突出“严”“新”“恒”。“严”体现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使学生感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新点子想新办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状态。等“恒”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一环紧扣一环,善始善终,一轮管理过程结束后,新的一轮管理紧跟上,使学生在这种常抓不懈、循环往复的管理中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道德习惯。心灵塑造教育方面制定了一套从初一到初三的系列教育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做人的最基本道德,例如,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2)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思想道德的发展,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分层次地安排德育内容,这种安排不仅适应学生心理、思想道德不断发展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功能。(3)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看电影、讲故事。
讨论会使学生认识道德准则,激发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感;通过军训、义务劳动、家务劳动、春游、参观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道德准则。此外,他们还开辟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主要工作有①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讲座,介绍心理健康的有关常识,②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脆弱,不能承受挫折”、“考试焦虑”等普遍问题设计教案,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辅导。③建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关键词:新课改;汽车运用与维修 ;教学思路;方法
一、当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得汽车维修人才十分紧缺,许多中高职院校争相开办了汽修专业,但是因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多数院校在发展汽修专业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下面就汽修专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生个人素质分析
近十几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这使得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可是在不同地方发展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方甚至有“滑坡”现象。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可是主要影响因素是学生素质培养与教学模式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不同于普通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文化基础大都较为薄弱,其学习能动性与基本素养也相对较低,这些因素决定了针对他们开展的教学活动不能像普教那样利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他们进行的教学活动应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与个性特色,制定适合学生就业与社会发展的全新教育模式。
1、 学生的特点
(1)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毅力,缺乏学习兴趣。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而且十分容易受挫。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3)忽视了日常行为规范,未能养成较好的自身素养。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4)不关心任何事情,而且法制观念相对薄弱,因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宠爱,以自我为中心。爱面子思想严重,经常会为小事而与同学发生摩擦。
(5)部分学生缺乏交流,常年沉迷网络游戏,沟通能力较差,对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较差,对课堂之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玩手机、上网、运动、音乐、游戏等。
2、解决方式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确立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创建一套规范、完整而且适合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德育体系。以军训为基础,开展具有特色的军训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军训、及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吃苦的关键途径。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校或教师可以选择定期开展汽车维修竞赛与趣味运动会,这样可以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依据学生性格特点,以实践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技能,并掌握理论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小组学习法和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借此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与协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方法,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结合相关企业的管理理念、制度与员工的道德修养来制定合适的职业道德培养手段。进而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铸造高尚人格。以各种途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时刻关注职业发展,选择合适职业,并树立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观。这对往后学生职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学校将当前的德育课发展为德育实训课程,模拟相关企业的员工素质培养过程开展教学活动,并定期举行德育教学竞赛。
(4)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认识社会、了解职业,并依据自身能力、兴趣和个性,树立合理的职业观、择业观与创业观。引导学生建立竞争与合作意识,加强其职业挑战自信,提升其适应生活、社会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与压力,并不断完善、提高自己。
(二)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
因受普通教育观念影响,很多学校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全面性,未能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观念。作为新时代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主要以技能培训作为核,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中,大都没有开设文化课程,而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发展。而国内大多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旧采用以文化课程作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专业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比重太小。所以,将有限的教学时间集中放在专业技术的培训上,可以大大提高职业课程教学质量。多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课程要多于专业课程,这种现象便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两误”的现象,即文化课程没有学习好,专业技能也未能熟练掌握。因此,建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主要以专业技能课程作为教学核心,而文化课要围绕专业课来进行设计。
2、落后的黑板教学模式
教学设备、教学模式都十分落后,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大背景下还没能脱离黑板式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依旧在黑板上板书。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理论课程是十分抽象的,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较差,运用这一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结合多媒体、动画、课件等多种教学设施,运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脱离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与学生们一块动手开展教学活动。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有:
(1)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重应保持在1:3的比重。而专业的理论课应与实践课相融合进行无黑板化的一体化教学。与此同时,专业课与文化课程的设置都应突出实用性。
(2)基础教学设施应进一步完善,同时做到设备的分类化与型号的统一化能与企业接轨。
(3)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培训的内容与学校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
(4)利用“终生学习”的思想法,将训练基础技能作为基点。运用“行动导向”这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现场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思路与方法思考
(一)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与时展的车型接轨
当前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材内容不论是维修技术与车型等都远落后于当前的汽修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当时因汽配物资的紧缺,汽车维修大部分都是以汽车修复为主,这样的形式效益差、耗时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配件的丰富,采购更加方便,因此汽车维修主要是以养护、调整与更换零部件为主,以前汽车电路简单、电子元件少,可是维修作业量大,现在汽车使用集成电路、电子元件以及电脑板等结构复杂的部件,反而使得维修作业量减少,诊断作业量多,以前的基础维修技能被逐渐淡化,经验判断与听诊也被仪器诊断代替。综合这一系列的因素,作者认为专业教学教师应基于教材作一系列调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融入新车型的理论知识,同时实训设备中应该配备新型的诊断设备。突出当前汽修行业是以“三分修理,七分诊断”的情况,只有这样方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会跟当前汽修知识出现脱节。
(二)实际教学活动中坚持理论够用、实用原则
目前的汽修教材在理论方面的知识都非常全面,同时非常细。但当前汽修作业中大都是以零部件替换修理为主,因此,大多的汽车部件只要了解其功能就可以。因汽车上主要使用的是电子元件,原理较为复杂,而学生在理解的时候相对困难。当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而且学习时间很短,要是一味追求高深、片面的原理,不仅会让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困难,而教师也会浪费大量时间,这样必定会占用一定的实训时间,给整体教学工作造成影响,必然学习效果也将不尽人意,因此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坚持理论够用、实用的原则。同时尽量结合实物开展教学活动,如有条件,可以在课堂上一边拆解一边讲解,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不会感觉抽象,汽车部件结构和种类非常复杂,依靠学生想象是难以理解的。哪怕是有图纸,刚开始学习的学生也会觉得晦涩难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依靠实物拆解、展示和组装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技能。
(三)在实践课中要以技能训练为主开展教学活动
当前汽修作业过程中,都是不问过程只看结果,对从业人员经验的丰富与技能的熟练要求相当高。作为职业汽修教育,经验教学较难做到,经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实训课程相当有限,而且学习时间也很短,加之学校因条件限制,所以开设的实训课程便更加少了,进而出现在黑板上修汽车的情况出现。因当前社会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修业务也大量增加,汽修企业指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能够马上上岗操作。这一形势,就要求我们应加强学生基础技能训练,同时要做到“实车、实兵、实战”所谓实车就是指开展实训的车辆应接近当前的现代车型;而实兵所指的就是训练设备应是现代化的汽修装备;实战就是指应按照当前汽修企业的修理方式开展实训。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达到保量的效果,就是每个学生确保达到固定的汽车维修工时。只有这样方能确保学生技能的熟练度,而并非花拳绣腿。至于维修经验只能依靠往后在实习或是就业的时候进行积累。
(四)在教学课程中少不了汽修职业心理课
目前的汽修行业门槛较低,汽修从业人员进出较为容易而且较为频繁。但随着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汽修技术含量正在不断提高,这就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操技术要求逐渐提高。多数的从业人员因自身学习能力较差,从业多年达不到目标而改行,整个行业从设备到人员的竞争都十分激烈,这使得汽修行业人才结构金字塔现象十分严重,要想在市场人才竞争中取胜,就应做到下面几点。
1、全方位认识汽修行业现状
作为一线的汽修人员,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行业最新情况,从汽修企业的技术、设汽修备、人员配置等都应做到详细阐述,使学生能够了解汽修企业的实际状况。
2、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心理
因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大都有脏、乱、累等情况,这给学生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许多学生都不愿到这些企业就业。如今的大多数汽车维修企业都变得更整洁、而且技术和设备都变得更加先进、汽车维修作业已经实现了液动化、气动化以及机械化,跟以前传统汽修企业做比较具有非常大的改善,现今各大汽修企业都希望有技能过硬、素质较高的人才加入,其整体薪资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学校对学生要求应该是:在校学好理论知识打好基础,同时强化操作训练;实习的学生则应加强专项技能训练,例如汽车电子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争取成为一个基础扎实的合格汽修人才。
结语:
总的来说,从我国汽修行业发展的势头以及这一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出发,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依据学生特点总结出合理的教学思路,积累科学的教学方法,在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有效性同时,还应注重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学生职业心理是否良好。
参考文献:
[1] 黎清敏.《汽车电气设备》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2009,(14):47-49.
[2] 刘勇,姚青.中职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为例[J].大观周刊,2012,(12):80-80.
一、设定恰当的培养目标
他们认为,人的成长阶段不同,对做人的要求也不同。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要进行的是社会上每个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据此他们设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学做“文明人、现代人、爱国的人”。
二、内容安排贴紧学生生活
首先制定了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行为准则,包括自行车排放、出勤、自习、早操、眼保健操、教室、责任区卫生、校园礼仪、公物保护等18个项目。其次,针对学生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展所遇到的一系列道德困惑进行教育,例如,“如何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如何发展与同学的友谊”;如何与异往”等。他们及时抓住这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掌握人与人相处时的道德准则。他们还注意把道德教育贯穿在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做到事事有教育,时时有教育。
三、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相结合
有关研究证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出于外部压力与自我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就要将外在规范管理与心灵塑造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在外在规范管理上抓住两点:
一是严格训练。每年重点在初一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由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反复训练准确而熟练地去执行行为规范。
二是加强管理。在管理中突出“严”“新”“恒”。“严”体现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使学生感到学校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不得违反。“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新点子想新办法,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状态。等“恒”体现在管理过程中,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一环紧扣一环,善始善终,一轮管理过程结束后,新的一轮管理紧跟上,使学生在这种常抓不懈、循环往复的管理中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变为经常性的道德习惯。心灵塑造教育方面制定了一套从初一到初三的系列教育行动方案,这个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做人的最基本道德,例如,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2)根据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思想道德的发展,由浅人深、由低到高分层次地安排德育内容,这种安排不仅适应学生心理、思想道德不断发展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的功能。(3)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看电影、讲故事。
讨论会使学生认识道德准则,激发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感;通过军训、义务劳动、家务劳动、春游、参观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道德准则。此外,他们还开辟了心理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主要工作有①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讲座,介绍心理健康的有关常识,②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脆弱,不能承受挫折”、“考试焦虑”等普遍问题设计教案,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辅导。③建心理咨询室,对个别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四、正确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他们认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关键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就能够制定出适合其年龄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案;其次,要把学生看成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这个观点出发,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判断、选择、实践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使道德规范顺利向学生主体转化。再次,要看到学生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的人。从此观点出发,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上,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以后也能够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教师只有在全面客观地认识学生的基础上,围绕发展学生主体性潜能组织德育活动,才能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选择的认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改进班会,强调改变教师一言堂、表演式、表决心式班会,提倡主体参与式班会,并为班主任提供主体参与班会范例。
(2)学生参与管理,主要形式之一是建立“文明督导巡查队”,职责是执行政教处制定的“通州四中学生违纪界定”,对校园内外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督导指正,每班选派三名同学,经过政教处培训挂牌上岗,各班三人为“巡查小组”,各年级为“巡查中队”,全校为“巡查大队”,分别设小组长,中队长,大队长,各层有特定职责、义务和权利,巡查员对立作认真负责,为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做出了贡献。
一、学习体会
本期青干班,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的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视,课程安排丰富紧凑,开创了域外培训的先河,课堂讲解深入浅出,培训效果明显。
本次培训有六天的军事训练、六天的绍兴异地学习、还有两周的区内学习考察,很多都是第一次,从而体会多多。六天的军训既让我们经历了风雨和暴晒,也学到了军人严谨的军事作风;异地培训的实际有效时间仅有四天,但共安排了四次专题讲座、两次实地考察现场教学、一次讨论交流,内容丰富新颖,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绍兴经济快速发展的真经。这次培训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我们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再回来学习本区的发展规划等,使我们能跳出瑶海看瑶海,眼界更高、对比更强烈、思考更深入,找出差距,学有所获。在分组讨论中,大家联系瑶海区的实际,相互交流,感性互动。我们学员在班主任老师、班委的带领和精心组织下,时刻牢记党校的要求和任务,形成了热烈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了丰富有益的班组活动,做到了组织严密,纪律严明,要求严格,学风严谨。
二、两点感受
1、授课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多为部门具体负责人,不但理论水平高,实际工作经验也很丰富,而且善于总结、善于表达,观点新颖、业务精通、思路敏捷、授课效果好。2、本次培训安排的实地考察项目,既让我们看到了绍兴的品牌战略发展和块状经济的规模,也看到了合肥的大建设、大发展的速度和魄力,都是很激动人心的,也是很鼓舞人心的,促使我们思考应该怎么办、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怎样创新、怎样拼搏......三、三点启发这次学习,理论认识得到了升华,实地考察增加了感性认识,亲眼看见和亲身体会到了祖国高速发展的脉搏,感受到合肥近年的发展成就,一个月的炼、学、观、谈,我有很大的启发,归纳为三点。
1、更新观念,创新思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绍兴,要义在于“取其真经、练我真功”。绍兴人思想解放,敢为人先,勇于拼搏,在全国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通过大刀阔斧的全面改制,民营经济占到经济总量的95%;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其经济规模超过了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科学的决策来自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思维来自更新观念、研究新方法新思路,工作中自觉加以运用。我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必须以科学的创新思维方式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探索,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领悟能力、洞察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提高管理能力。绍兴是一例成功的典范,是一个先行的榜样,是一面观照的镜子。但绍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经验和模式我们不能全盘照抄。建设瑶海,打造“工业瑶海、物流瑶海、生态瑶海”,这是瑶海区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学习已告一段落,我们必须尽快“回新”,把主要精力用于推动各项工作的的开展和落实上。2、抓住时间,统筹安排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它不可再生,不可弥补,不可储存,不可替代。然而,对时间的观念,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总觉得自己很忙,忙得忘记了时间,又不知自己在忙些什么;第二种人觉得自己总有充足的时间享受,又能把各项工作做好;第三种人总觉得自己空闲,闲得自己不知该干些什么。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像第二种人那样,既有充足的时间享受,又能把各项工作做得很好。著名的企业家余世维先生曾就时间管理上谈到:“我们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既重要又紧急;第二类是重要但不紧急;第三类不重要但紧急;第四类是既不重要又不紧急。”当明确了这些事情的主次关系时,你就懂得如何分配时间了。学会管理时间对我们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只能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做。3、脚踏实地、永不懈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且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实现它。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存在一些差距。那我们该如何实现呢?准确的人生定位是实现理想的重要的一步。我们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每天进行不切实际的空想或虚无缥缈的幻想,而应该立足本职工作,脚踏实地,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工作有效率,有激情,不懈怠。曾经和一位在机关里工作了七八年的公务员聊天,他说刚工作时有激情,没经验;但现在有经验却没激情了,每天按部就班,失去了向上的动力,这是很可怕的。我将通过本次学习的所见、所思、所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多干实事、多做贡献,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界定及基本特征
1.1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基础上,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发展起来或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对大学生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主体特性和品质,其综合效应表现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1]。至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分为三大基本素质:身体素质、智力素质(智商)和非智力素质(情商)[2];有的认为主要包括道德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四个方面[3];还有的认为可以从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共5个方面进行考评[4]。有关专家还提出了衡量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有多种个性、特长和健康的身体;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5]。就国际贸易专业而言,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指通过全日制大学本科四年修业期满,国际贸易专业应届毕业生所应具备的身心品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总和,可集中体现为思想品德素质、基础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四个方面(见图1)。
1.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特征
通过长期对国际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2.1培养时间上的阶段性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以及业务技能的训练与掌握过程,按照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形成的客观规律,在时间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形成阶段,包括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两部分;第三阶段为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形成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时间集中在大学的第三至第四两个学年。
1.2.2空间结构上的多层次性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四个层面:第一是思想品德素质层;第二是基础能力素质层;第三是专业能力素质层,第四是创新能力素质层。
1.2.3时空上的相互关联性无论是国贸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形成和发展在时间上的阶段性,还是空间上的多层次性,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时间上从基础能力素质到专业能力素质,再到创新能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从思想品德素质层(核心层)到基础能力素质层、专业能力素质层、再到创新能力素质层逐步由里向外扩展,只有核心层健康发展,才能带动相关层次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才能确保各层次之间的统一协调。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在思想品德素质培养方面,用人单位对思想品德素质尤为重视,超过了对专业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的重视程度。而在思想品德素质中,又以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最为用人单位青睐。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是通过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点滴积累而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磨练过程,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校风、师风、学风等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目前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课程设置存在时间短而缺乏长效性,形式单一而缺乏多样性,内容单调而缺乏灵活性,被动灌输而缺乏主动性,脱离专业实际而缺乏职业性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不利于职业道德和个性的培养。
第二、在基础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只要具备良好的基础能力,学什么都相对较容易,也易适应,特别是对最能反映国际贸易专业特点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倍加关注。但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应届毕业生基础能力的现状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现开设英语课程包括大学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谈判口语、国贸英语听说,共计384学时,占该专业通识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的25%,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20%,尽管英语课程比重如此之高,但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并不高,2007、2008届国际贸易专业四级通过率为75%左右,六级通过率不到50%。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由于经济学科对数理运用的依赖性日益增加以及学生进一步深造和考研需求,目前开设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共计192学时,占通识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总学时的12.5%。但由于部分生源属文科类,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考研学生比例有限,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偏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在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能熟练操作业务,在从事进出口业务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不仅能有效缩短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较快进入角色,而且能提高工作的自信心,降低工作压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理论知识教学而在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
第四、在创新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目前国贸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其中,业务拓展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创新能力,仅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有些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有些学校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学生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探索
针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和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适应用人单位对国贸专业人才素质要求,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
3.1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切实加强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力度。(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指4门必修课)在内容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减,在总学时不变情况下,压缩面授学时,增加实验实践学时,鼓励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效果,改革考核办法。(2)在大学三、四学年增加社会实战、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结合专业学习、毕业实习,将各类调查报告、总结、实习鉴定等都可作为思想品德素质的考核内容。对突出的学生可采取奖励学分,没有完成可扣减学分,以确保思想品德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连续性和灵活性。(3)将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和实际部门实习和调研,同时,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老外贸来校讲学,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爱岗敬业教育融为一体,在校期间就养成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4)增加必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军训外,在大学期间还要进行必要的艰苦奋斗和抗压、抗挫能力训练,可安排在寒暑假期进行并规定必要的学分,养成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3.2切实加强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努力提高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1)对于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要确保学时、学分、教学质量,这是保证国贸专业人才具备厚实基础能力的关键。(2)加强并完善英语教学,增加英语项目模拟训练,在进出口业务中采用全英文模拟以增加英语的实战性,对于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如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等,可采用双语教学,以加强英语的应用能力。(3)调整高等数学的课程结构,增加高等数学课程的灵活性,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通识基础课,将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等作为选修课,供有志于国贸理论研究的学生和考研学生选修。(4)增加因特网与应用、数据库以及电子商务与应用等课程,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
基层各单位:
为了夯实“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根基,巩固发展“全国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的荣誉和成果,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打造品牌职工队伍,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职工,为建设极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特大型能源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现就进一步深化学习型班组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文秘站网文章-]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以延伸触角、扩展范围、打牢基础、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增强基层创建活力为目的,广泛、深入、持久地推动学习型班组建设,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建设极具创新力和
竞争力的特大型能源企业集团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二、总体目标
我矿“十一五”期间学习型班组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职工岗位成才和提高工作绩效为导向,全面实施《集团创建学习型企业规划》和《集团职工技能振兴计划》,建立和完善以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为基础的学习支撑体系,按照“学习制度健全、学习氛围浓厚、人才竞相涌现、班
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总体要求,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到“十一五”末,使全集团80的班组达到“学习型班组”的创建标准。
具体目标:20__年,全集团所有班组都要参与到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活动中来,争取到年底,各单位学习型班组达标率为10;20__—20__年,全集团构建起学习型班组的基本框架,学习型班组覆盖率达60以上;20__—20__年,全集团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习型班组体系,按照标准经过考核认定的学习型班组达到80
以上。三、活动内容
1、组织学习培训。班组职工的学习培训重点是本班组本岗位需要的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管理知识和适应本岗位要求的文化知识。班组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考什么会什么”的要求,制订并实施年度、季度和月度学习培训计划;职工个人要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设计,按照文化水平、操作
能力、专业技术“三条成长线”的要求,确定个人学习成长目标。改进各工种岗位培训,多增加实际操作演示,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新复训内容,促进工人知识和能力的递进提高。班组要为职工实现职业发展规划和个人成长进步创造条件,认真落实在职和脱产培训计划,实行CBA递进考评模式。要建立技能型人
才授课制度,经常邀请专业工种带头人、首席工程师、首席职工等专家型人才和本班组的技术骨干传授技术和经验,快速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要鼓励职工“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争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职工。班组长要做学习的模范,先学一步,多学几门,争取掌握本岗位需要的多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和带动其他职工搞好学习。
2、开展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职工参与管理、加快知识传播和转化的有效形式,也是培育团队精神,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班组要以团队学习、岗位创新和合理化建议等为内容,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规范化的班组论坛、班后讲评、“头脑风暴”、“深度汇谈”等活动。活动中,职工要针对岗位工种和操作技能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组织攻关,提合理化建议,以达到团队学习、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3、参与技术创新。要广泛开展“五小”攻关、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能大赛等群众性的创新实践活动。每名职工每个月都要围绕安全生产、岗位操作、班组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对创新项目要依照技术奖励的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实行“知识署名”制度,对具有原创性、先进性、突破性的技术成果、先进工艺、先进操作方法采用职工的名字命名。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要进行应用效益评估并进行提成奖励;对通过技能大赛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省级技术能手称号的给予一次性重奖。
4、强化品行习练。要按照轮训计划,班组每年都要派送职工参加单位或集团公司组织的军训和拓展训练,培养职工的执行服从意识和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意志品质。要按照“十有”标准,对职工进行行为规范教育,规范职工岗位和公共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要勇于承担并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区队(车间)分派的各项生产工作任务。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班组是最基层的组织,也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搞好品牌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企业,必须始终不渝地抓基层,打基础,持续推进学习型班组建设。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布置、有考核。要利
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学习型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创建经验和先进典型,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和强大合力。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建学习型班组是集团公司“创争”活动体系的基础环节。集团公司成立深化学习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 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人才培训中心、政研会、经营管理部、劳动工资部、生产技术部、技术中心、安全监察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深化学习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工会生产保护部,某某同志为办公室主任。各单位要成立深化学习型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工会牵头负责学习型班组建设的日常工作。要建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议事制度,加强领导和分类指导,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3、创新形式,注重实效。要把学习型班组建设与文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完善学习型班组的创建、评估、表彰等制度。两级工会要牵头抓,基层党支部具体负责学习型班组建设的领导和推进工作,切实帮助班组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要大力培育典型,树立标兵,创出特色,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班组的经验和做
法,发挥示范导向作用;要提倡创建活动多样化,整合、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拓宽多种渠道,丰富和创新创建载体,通过班组学习小组、读书沙龙、演讲比赛、学习研讨、新业务讲座、合理化建议、岗位知识互帮互学、技能竞赛等形式,推动学习型班组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党支部要将学习型班组建设纳入支部重点
工作,确保创建不走过场,力戒形式主义。五、考核验收
根据全国“创争”办制订的学习型班组考核要素指标体系和《集团创建学习型企业评估标准》(试行)结合企业班组工作实际,提出学习型班组考核验收细则,其考核评估基本标准有以下五个方面。
1、班组学习培训制度健全,形成良好的学习培训机制和灵活的组织形式。
2、班组成员学习自觉性高、效果好,立足提高职工的岗位技能,职工经过学习培训或者自学,均取得相应文化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证书。职工综合素质有较大幅度提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员(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原则上数量达50以上。
3、班组具有良好的团队式学习氛围,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班组长在解决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时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班组建设各项工作在同类型班组中名列前茅。
4、通过创建,班组在岗位创新、技能创新和提升工作绩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以及业务收入等方面全面完成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