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21:09: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学课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注重知识获取,关注能力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能力的发展,这岂不两全其美?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弹性、弹力是本课的一个知识要点。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这方面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学填写“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记录表。从效果来看,图表形式更清晰地表明了“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分解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对弹性和弹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样设计,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师生之间的问答式,而是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研究、表述能力。课后的作业是:你能设计一个应用弹力的小发明吗?不再是关注学生浅层次的知识方面的收获,更加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方面的收获。正如学生所说:通过学习,我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藏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和道理,有些实验我们必须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做得更好,就像刚才我们在研究弹簧的时候一样,有人操作,有人测量,有人记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多种能力协调发展,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易于接受我们所讲的科学知识。
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来源于生活,离开生活的科学就缺少探究的基础。仍然以《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海绵、弹簧、橡皮筋等。在课堂上就利用这些材料来做实验研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科学”。在实际教学中,我布置学生自带材料时,部分学生已经知道本课要研究的内容,有的带来了玩具弓箭,有的穿来了有袖管口橡皮筋的衣服,这对学生来说何尝不是一次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呢。让学生凭兴趣自由选择做实验,让学生知道哪些物体有弹性,哪些物体没有弹性,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高涨,科学探讨特别起劲。本课还有这样一个设计: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弹力?这个设计,激起了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许多同学都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谈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一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为下面认识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做了铺垫。这样的科学活动课,学生兴趣盎然,参与率高,学生在快乐的科学探究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大胆进行预设,留足生成余地
预设与生成孰轻孰重?大胆的、充分的教学预设使老师做到心中有底,巧妙灵活地处理课堂生成则能使课堂更加精彩。毫无疑问,两者的相辅相成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我多处进行了预设,如:钢尺的弯直实验、橡皮泥的搓圆压扁实验、气球的吹放气实验等等。这些预设为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预设不是万能的,课堂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全部预设出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预设的遗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运用教学机智,“无痕化”处理生成问题才会使科学课堂更精彩。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两次预设中没有的环节。一次出现在学生介绍自带的玩具弓箭时,大家普遍认为是“弦具有弹性”,却不料有个学生插话说“弓也有弹性”,被他这么一说,我也豁然开朗,然后巧妙地请他来做演示,大家发现事实真是这样。科学课堂教学中,在多种预设的基础上,更需要老师巧妙地生成处理。第二次是研究弹簧拉力与伸长的长度之间的关系。因为课前找不到型号相同的弹簧,所以找了两种不同的型号,在学生得出数据后才意识到这个疏忽。没想到的是,一次疏忽却成就了一次预设中没有的精彩。弹簧粗细不同所产生的弹力也是不同的。当学生得出两组不同的实验数据后,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却假装无意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钩码轻重不同”“可能是弹簧粗细不同”……在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
关键词:情境;探究;平台;交流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229-01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科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科学知识,而传统的教学则强调机械学习,死记硬背,或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课堂上气氛不活跃,学生毫无自己的想法,个性受到束缚。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互动参与,乐于探究,追求充满活力的科学课堂。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去学
"兴趣就是创造"。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启发学习的欲望。那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与特点,而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老师一味地讲课,那对学生来讲学习科学课毫无兴趣。他们更喜欢和老师在玩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动手中去学。
一位教师在上《食物链和食物网》之前,先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观察校园花坛。上课时,教师运用用多媒体手段将校园的一个花坛"搬"进了课堂,问学生:这个花坛中可能有哪些生物?接着老师请一位学生上去找一找花坛中的生物。利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用电子笔点住图片的某个位置后,屏幕上马上显示出放大了的图像,那是学生找到的树叶、七星瓢虫、西瓜虫、小鸟、蚯蚓等生物。然后教师问学生:花坛中的小动物吃什么呢?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将花坛"搬"进课堂,师生告别了键盘、鼠标,只用手指轻轻一点,既生动地模拟再现了学生课前观察过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到了校园中丰富多彩的生物,还能将画面放大和缩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探究花坛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上,真可谓得心应手。又如在学习《日食和月食》的内容时,虽然课本上介绍得很清楚,学生也能听懂,但却难以理解,为了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此知识,上课时,我让学生用报纸把窗户遮住,这时学生觉得很奇怪,不知老师要干什么,都睁大眼睛看着我。接着我出示了课题和实验的材料与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日食和月食的示范表演,这时学生恍然大悟,马上分组,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觉得科学课的学习很快乐,科学的探究也是快乐的,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探究。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学生,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科学知识。
2.指导探究,让学生在动手中学
美国一所大学的名言这样说"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是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动手实践过,才会记得最牢固,才能理解得最透彻。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的学习活动为主的课程。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创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创造性地提出一些设想,并动手在实验操作中去验证。学生只要多多动手,对科学常识的认识和掌握就会增加。在探究中,教师要多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并在探究实验中,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所需的材料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中应起着组织引导的作用。
一位教师在教学《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在"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情景:在一杯水中放入一勺食盐,搅拌之后食盐溶解了,又放入一勺食盐,搅拌之后又溶解了,加入第三勺食盐时,会怎样呢?这个问题是许多学生想问的问题,又是这节课中可以开展研究的课题。这样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能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整个探究过程,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不论探究结果成败与否,会让学生对本次探究活动有一个深刻的记忆。从中,使学生学到了探究学习的方法,也提高了探究能力。
只要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充当学生探究的忠实支持者,热情帮助者,就能不断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激活科学课堂的活力。
3.搭建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学
交流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交流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促进学生思维向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在学生完成实验后,经常会问老师:"老师,我们的实验已经完成了","老师,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老师,我们组的实验过程和他们不一样"…… 如果老师只以简便的话语打发过去,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在学生的心里,都有一种想得到老师或同学肯定和羡慕的欲望。因此,在探究完成进行结论时,不应该都以老师的权威为标准,而应在评价中多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多体现小组的合作精神。比如让学生上台汇报,由于各小组派一名上来汇报,小组成员会格外关注自己小组的汇报情况,关注是否完整,是否需要补充。而别的小组肯定也会认真倾听,从中发现与自己的不同之处。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倾听,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科学课堂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120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都十分注重对科学实验的教学。科学课堂实验设计评价的多元化影响课堂实验设计的价值趋向。怎样的科学课堂实验设计更有利于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呢?《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科学课程应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下,对照学生的评价体系,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科学课堂实验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应体现实验的科学性,不盲目追求成功
在听课时,总会看到部分科学教师特别关注科学实验的成功,本不可能做成功的实验,非要将它做成功不可。每当在课堂上实验失败时,就会情绪紧张、六神无主,总认为是一节失败的课而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原因在于将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作为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
图1
【案例1】有四位市级骨干教师同上了“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这一节公开课,其中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取用相同的蜡烛、相同的钟罩,调节好相同的火焰,同时点燃蜡烛,用相同的光(手电筒代替阳光)照射钟罩,且做到钟罩密封,实验现象是放有绿色植物的蜡烛后熄灭,实验取得了成功。
当时后面听课的教师私下里在评论,都说这个实验设计得好,准备充分,做成功了。实验看上去是成功了,但笔者认为这位教师在设计实验时,没有分清实验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实验设计时,要做到调节好相同的火焰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很难控制蜡烛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相同的氧气量,因此笔者认为这个实验的成功是偶然的,实验成功没有必然性,如果将两支蜡烛对调,可能会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不应该盲目地以追求实验成功作为标准,应体现实验的科学性。
二、应改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体现科学探究思想和方法
现实中,科学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模式里。如果一个科学教师平时不注重对科学实验进行探索、不注重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注重对课本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很难做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在实验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在实验的过程中做文章,在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案例2】在“变阻器的使用”这一课中,有关滑动变阻器的引入,通常教师进行实验设计时,都是直接拿出滑动变阻器,然后介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使用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笔者认为
有关滑动变阻器的实验教学可作如下改进。
提问1:你有什么办法使图2灯的亮度变亮?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演示实验,得出图3结论。
提问2:你有什么办法使图3灯的亮度变暗?学生可能会说拿掉一节电池、串联一盏电灯、串联一根电阻丝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演示。
提问3:你有什么办法使图3的亮度连续变暗?从而引出图4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图4实验的缺陷(电阻线太长,操作起来不方便),让学生重新设计实验引出图5。再让学生上台演示图5变阻器,但是操作起来还不够方便,引出图6实验(安装上滑片),想办法将滑片固定住,从而引出图7实验中的滑动变阻器。这样,实验探究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图2图3
图4图5
图6图7
三、应不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在设计相关实验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反应物的选择、仪器的组装到实验方法的选用都应该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图8
【案例3】在八年级下册“空气”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空气中的成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知道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中有氧气。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许多教师都怕做这个实验,原因是实验很难做成功,即使装置已经密封(如图8),有时还是连一滴水都进不到集气瓶内,测定的氧气体积分数总小于1/5。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
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从大气压强、液体压强展开全面分析,引导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其实很大程度上与在实验前导管内是否充满水有直接关系),待学生寻找到失败原因后,重新再做实验,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应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精华,因此要求课堂实验设计能激发学生提出新想法、新观点的勇气和欲望,使学生有问题意识和合理的质疑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案例4】在“平面镜”一课的课堂引入实验中,点燃演示烧杯中的蜡烛,然后用风吹蜡烛火焰,火焰不灭;再将水倒入烧杯,直到慢慢淹没火焰,火焰仍然不灭,将整个装置水平旋转90°,学生发现烧杯里根本没有蜡烛,更没有火焰,原来刚才看到的蜡烛和火焰只不过是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和火焰的虚像。在学生的啧啧称奇中,平面镜相关内容的探究,就这样开始了……
魔术般的小实验勾起了学生的“悬念”,在有悖常理的强烈的情境矛盾中,学生科学探究的问题自然引发和产生,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使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进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应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对每一位学生来说,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是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的。对于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对自然界的好奇心,有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究,能热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勇敢地、实事求是地提出或修正自己的见解,能和同学合作交流;形成用科学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实验设计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实验设计要有趣味性,力求现象惊奇、明显,富有魅力
图9
【案例5】在“大气的压强”教学引入时,为了使创设的情境更具有趣味性,在引课时,笔者做了如图9的实验:在一只可乐罐内装少量水,先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沸腾,并快速将其倒扣在水中。本实验的设计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可见度大,可乐罐瞬间被压瘪,同时能听到响声;现象惊奇、明显,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课堂实验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案例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供给学生一台电动皮带轮、一块木块、一盒砝码、一个弹簧秤。如图10所示,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仪器,通过讨论交流制订计划、设计实验。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并将比赛竞争的意识贯穿其中。很快的,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了有效的分工:有的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有的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的关系,有的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有的研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有的负责记录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使得活动效率得到了提高。
图10
由学生自己探索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虽然学生的实验方案可能很粗糙、不完善,但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补充,教师点拨,最终每一组学生都找到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后的满足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总之,笔者提到的科学课堂实验设计应该考虑的五方面问题,并不全面,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当然,教师的每一个实验设计都不能全部体现这五个方面,应根据实验本身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这五个方面的功效,演绎出精彩的科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孙宏安.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关键词:科学;实践教学;生命
任何课堂都有人的参与, 其基本要素都包括教师、学生和知识。其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是一个个完整的生命存在; 知识是实现师生生命交流和促进师生生命丰满和完善的基础和中介。然而, 也正是因为在课堂中有了人的存在, 才有了知识的生成, 才使课堂中富含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才可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探究式学习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沉浮现象,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钢铁做成的大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而一颗小铁钉会沉下去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一块橡皮泥不会浮在水面上而捏成小船就会浮在水面上?”“小船最多能装多少铁垫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探究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并发现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究,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培养努力的方法和手段,操作是学生思维的体操,让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所期望的一切,从中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精神。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我让每个学生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说出发出这些声音的物体,提问这些物体到底是怎样发声的?随后在桌上摆上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队鼓、铜锣、音叉、橡筋琴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去操作。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得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一科学的结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在创造的过程。
三、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探究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引导学生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时我布置了一道前置性小研究,让学生收集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让他们用所学的知识找出这两片叶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结果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叶脉、边缘、叶柄粗细、长短、含水量、光滑、长毛的多少等不同后,我及时启发学生,这都是看到的特征,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出它们的不同呢?引导学生又通过闻、听、摸、尝等方法找出了薄厚、叶尖、品种、气味、声响、味道等方面的不同。让学生学会从看、闻、听、摸、尝等各个方面来学会观察物体。学会探究要培育刻苦的钻研精神。如伽利略在发现了吊灯摆动的现象后,就回到实验室深入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证实了摆的等时性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普遍的自然规律。试想,吊灯的摆动,人人都见过,偶然发现它的等时性恐怕也并非伽利略一人的专利。可是,为什么发现摆的等时性这个一般规律的只有伽利略呢?关键就在于他作为科学家比常人更胜一筹的钻研精神,这也正是“探究”的表现。最后,学会探究,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批判和怀疑精神,启发和鼓励学生敢于对已有的知识结论,特别是对于前人已提出“似乎不可能”的结论性意见的问题,敢于大胆问一个“真的不可能吗”?为什么不能用别的方法试试呢? 探究既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又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自觉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一定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为了跟随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的单一传授已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事实上,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活动的人,一节科学课,教学设计再丰富,假如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参与,很难完成教学目标。因此,科学课堂常常是动态的,是活动的;教学设计往往不是预设的,而是主动生成的。课堂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关注情感体验,教师必须把落脚点放在有效地研究教学策略上,促使激发孩子的兴趣、动机和毅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一种探究。《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里所说的亲历探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针对研究的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交流、感悟等方式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过程。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如《食盐》的教学中,我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将食盐放人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继续加人又会怎样?如果采用多种方式如加热、搅拌又会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然后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作出猜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成败原因后再修改、再实践,使学生经历探索食}溶解的全过程和多样变化。从经历设计、修改到实验,到再修改,再实验,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许多同学深有感触:“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小组里团结一致,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
科学课教学要让学生亲历科学课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角色的变化,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才能获取真正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每一个问题的假设和预测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注重的是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活跃性,积极开动脑筋,猜想参与正是一个最佳的思维锻炼场所。在实验和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会萌发出许多的“傻问题、怪想法”,作为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独立探究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提出、发现创造性问题,发现体现创新的亮点,积极引导。
通过师生之间的活动参与与互动交流,教师大胆让学生说出问题,大胆让学生猜测,从而让学生自由动手做实验、观察或者小组合作总结,提炼出表面现象,既而把表面现象上升到事物本质的东西,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
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正确处理探究中学生自主与老师指导的关系
小学科学课堂本身全面深入,其知识也是包罗万象。我们不可能用简单统一的几个问题就能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许多知识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的。小学科学课中应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从而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把握好起点,了解好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方面,怎么指导,什么时间传授相应的知识,非常有利于科学教学活动的展开。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第一,老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出发。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如教学《斜面》一课时,从生活中的油桶为什么可借助木板来轻松实现它的搬运?为什么自行车的爬坡可以走“S”路线?两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人手,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斜面省力的作用。
又如教学《谁能传播声音》时,从为什么老师说话同学们都能听得见?将耳朵贴在桌子上,轻敲桌子为什么会听到清晰的响声?等生活现象出发,探究、发现传播声音的介质。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教师还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四、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探究的成功与失败
小学科学的探究中,老师要及时给予孩子研究的帮助、理论指导,让探究在过程中总结经验,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兴奋。不然,假如探究不出东西,孩子渐渐会丧失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激情。当然,探究过程中,小孩子难免会走弯路,甚至最后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求助教师,这时候老师及时帮助指导解释,让学生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知识,明白科学研究的严谨、科学道路的广阔。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复习阶段。”我们班的科学课魏老师如是说,听到这个重大的消息同学们不由得紧张了起来,神情严肃地凝视着老师,只见魏老师面不改色地说:“不过——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吧。”做游戏!同学们有些惊讶,但脸上流露出了欣喜。“规则是这样的,我在教室里走一圈,随机抽取一个同学,然后随机抽取一个问题让他回答,就是这么简单!”最后一句广告词逗乐了大家,紧张的气氛一下子舒展开来。这场课堂游戏开始了。
“罗伯特起初观察到的是细胞的哪一个结构?由A同学来回答——”随机魏老师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细胞壁结构。”“很好,请坐。下面我们请一位帅哥——B同学!”魏老师后面一个字还未出口,班里便哄堂大笑。“这个问题由你来解决。请你说出人体的系统。”“这个——”B同学使劲抓着后脑勺,可始终想不起来,魏老师微微一笑,又请了C同学来回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C同学对答如流。不需要特别的批评,一旁的B同学便自然地低下了头,一坐下便翻开了书认真地补习起来。
绿色,代表自然与生命力,当它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浸入我们的课堂时,那便是学生心灵的养料。在最后的复习迎考阶段,同学们也不会被浓浓的硝烟熏倒,浓烟中的一株绿芽驱走了焦躁,留给学生一种轻松快乐的环境来学习。看似不正经,但在浓烟过后,我们分明看到那一株绿芽已经生根,长出了绿叶。
一、提问要恰当,体现“准”字。
西方学者德加默有这样一种看法:“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受激反馈、教师再作反应的一个互动过程。有时一节课的提问次数多达60余次,如此高的提问频率导致所提问题小、碎、浅、细,带来课堂提问是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不少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我认为提问要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鼓励性。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活动,即通过学生的探索和思考再做回答。如在科学课中,教师经常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变魔术的方式引出要问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自己找到答案。
2.要有开放性。少提那些只需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促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中学习。有的教师上课提问,问题不少,但都比较容易,学生往往能很快作出判断。“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提问随心所欲,想问就问,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把问题问在关键处,使学生知识的迁移、转化,引起矛盾和疑惑,把问题问在当问之处,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不足为奇了。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为学生留出充分思考、提问和表达的时间,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真正鼓励学生提问,逐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有一个预测的过程,能考虑到一些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然后自己先确定一个合理引导的思路,这样在课堂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提问。比如在上《电磁铁》一课,在备课中设计一个复习铺垫的过程,同时又复习了旧知:“磁铁有哪些性质?”在指导学生制作成电磁铁并得出通电产生磁性后,提问:关于电磁铁大家还想研究什么?正是由于前面的复习的铺垫,学生都能积极地提出关键的几个探究问题:电磁铁有南北极吗?电磁铁的磁力有大小吗?等等。一组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因为问题来自于学生,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也特别感兴趣,当然探究的过程也是比较顺利的。在这里学生之所以能够比较合理和快速地发现问题,我觉得必要的引导和铺垫是关键。如果没有对磁铁的性质加以复习,学生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探究问题,但可能会多提出些边缘性的问题,使问题的针对性不强。由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如果在探究问题上过多地纠缠,最后的结果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现在老师合理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方向,当然并不是框死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就能有效地去思考和提出在探究关键点上的问题。
3.要有实效性。在培养学生问题发现能力的过程中,会时常感觉到学生提问题的热情很高,但有些问题与本课的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有些问题简单重复,有些问题属于教学内容的边缘,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在课堂上讨论完成。如果学生提出许多问题,有的对本课学习十分重要,而有的却无关紧要,老师就要花时间和同学们一起来筛选,这样做不但浪费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提高,所以有必要通过合理引导和点拨来提高学生提问的实效性。
在《铁生锈了》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观察那些环境中的铁容易生锈,再来提铁生锈原因的问题。看似简单的过程,实际是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可以使学生的提问有针对性,能把握住重点,也少走了许多弯路。
二、提问要适时,体现“巧”字。
如果一堂课不分层次,不管难易,处处设问,会有多大的益处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需要处设计提问,在疏忽和轻视处提问,在似乎无疑处提问,问在平淡无奇处,显现其匠心独运。
有的教师提问,确切明白切中要害,难易适中。有的能把握最佳时机,使学生的疑虑之情、困惑之感通过自己的思考、老师的指点逐渐消去,直到弄懂学会。
下面以“如何保持蜡烛燃烧”的活动指导为例,谈我的指导效果。如何使蜡烛保持燃烧实验,我第一次设计是让学生自己摸索,在实验中发现方法,进行验证,边实验边设计。这种设计看似尊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实质上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只是在“做”,更准确地说是在玩的成分多一点,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只有几分钟时间是有价值的。这种设计对老师来说是较轻松的,可对学生来说是相当累的,他们既要想方法,又要设计实验,还要进行操作,一脑多用,精力分散了,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虽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提供给他们一些卡片,这些卡片分别记录了一些实验提示及新的方法,可是,学生自己在做的时候有些内容与教师提供的有重复,另外,这些方法或问题不是学生自己设计或提出的,他们兴趣不浓,实验效率也不高。
鉴于以上原因,我对实验前指导环节进行修改,在活动前首先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想出使蜡烛继续燃烧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思考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且精神集中,思维的火花极易被点燃。
三、要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每当给三年级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提问:“老师,什么是黑洞?”“老师,为什么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老师,为什么我的蚕宝宝会死掉?”……而当我给六年级的同学上课时,总会听到自己在课堂上提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大部分同学都会说没有,有个别同学想问但最终又不问了……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发现那些学生越不爱提问题,发现主要有两个懒的原因:一是已不屑于提出年幼时才提出来的“幼稚”问题。二是有时即便提出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也无法得到答案。于是,渐渐地,他们也就懒得提问了,问题意识也逐渐在减弱。在与学生不断接触中,我发现主要是一些学生认为提问是不懂的表现,是笨的表现。老师要批评,其他同学还要嘲笑,“连这么简单的都不懂,笑死了”,“不懂就问”,演化成了“问即不懂”,使一些学生羞于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