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训电阻总结

实训电阻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3: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训电阻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实训电阻总结

篇(1)

【关键词】指针式万用表;电路焊接;电路调试

指针式万用表的组装实训能培养学员仪器仪表的使用、读图识图、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四种核心能力。其组织与实施步骤是元器件的清点与检测、电路的焊接、整机的组装、电路的调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了学员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在此进行归纳总结,旨在教员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训教学,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下面浅谈指针式万用表组装实训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一、忽视对原理图的分析与理解

学员普遍反映初看原理图就觉得复杂,存在畏难情绪,思想上单一地认为把万用表组装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行动上表现在不听教员原理分析,提前进行电路制作。

解决的办法首先是强调实训必须有理论作指导,不能盲目行事。须不知,原理图不清楚将会影响电路的调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因此必须将复杂的电路图划分成几个部分。以MF47万用表为例,引导学员思考:在原理图中找出那些元件是共用的,哪些部分是电阻档位专用元件、哪些是直流电流档位的专用元件、哪些是直流电压档位专用的元件、哪些是交流电压档位专用的元件?

通过教员引导,学员分组讨论,可以将复杂的电路图分为公用电路、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以及电阻五个部分。其中图的上部是公用电路,中间区域分别是其余四个模块,图的最下方有四个表笔插孔。弄清楚每个部分由哪些元器件构成后,对组装完成后的万用表进行调试时,如果哪个模块出现了问题,可以查找对应电路故障的原因。

问题二、元器件的清点与检测不细心

在实训过程中,教员严格要求学员清点元器件的数目、用色环法辨电阻、用万用表对每一个元器件进行质量的检测。但有的学员粗心大意,色环辨错了也没有用万用表核查,有的干脆不检测电位器等器件,直接焊接电路,因此在没有保障元器件性能状态良好的情况下,电路出现故障的几率较大,排除故障的难度会增加。解决的办法是培养学员正确使用万用表,严格按要求对元器件进行检测,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主观地认为一般元器件都可能性能良好。

问题三、元器件的插装不规范

一是元件引脚成型不好。表现在太靠近元件本体弯折引脚,元件容易损坏,而且对卧装元件引脚与本体不是垂直角度。二是元件插装时标称值没向外,色环标示的元件不便于读识。如色环电阻在插装面上的摆放不是横排时误差环在右边,竖排时误差环在上边。三是元器件插装的位置不正确。四是把二极管或者电解电容极性插反。

解决的办法是使学员知道元件引脚成型及插装时的要求,分清极性插装,明确哪些元件在插装面,哪些元件在焊接面。本实训任务中,电阻、二极管、电容等元件要安放在插装面,但四个输入插管、晶体管插座等元器件要安放在焊接面。

问题四、焊接工艺不讲究

一是存在虚焊、漏焊、连焊现象。二是焊点不呈锥形,不饱满不光滑。三是有的焊接时间过长,把铜箔或焊盘烫翘。四是有的滑道中间堆有焊锡,影响电刷运转。五是四个输入插管不垂直,导致无法与万用表的前面板装配吻合。

解决的办法是细心,按照焊接的原则和步骤进行,一个一个元件进行焊接,并且焊接时保证引脚垂直于焊接面。特别要强调电位器、晶体管插座、输入插管不是安放到位就行,一定要焊接连上电路。

问题五、表头不校准

在没有对表头进行校准的前提下,直接焊接表头的两根导线,这样导致万用表调试效果不理想。

解决的办法是对原理图较为清楚,知道所调电位器是与表头串联的WH2。实作时焊好表头引线正端,数字万用表拨至20K档,红表笔接线路板上的A点,黑表笔接表头负端,用一字起转动可调电阻WH2,使显示值为2.5K,调好后焊接表头负端。

问题六、电刷安装错误

V型电刷小缺口方向安装错误。

解决的办法是使万用表前面板功能选择开关打到交流的250V即正中间的位置,然后在它的背面安装V形电刷,并且使缺口向着左下方,然后轻轻按压V形电刷,确保三只触脚能正常接触到电路板。

问题七、调试时不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

不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表现在:一是使用万用表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二是测电压和电流不会读数。三是测电阻时不进行欧姆调零。四是使用完毕后不归档。

解决的办法是要求学员做笔记,加深印象。首先,强调使用万用表前要观察表笔的位置是否正确;其次看万用表是否需要进行机械调零;最后对万用表进行检测。检测的方法可以将功能选择开关置于蜂鸣档或者电阻档,短接红黑表笔,都可以观察到指针有偏转,蜂鸣档时还会伴随声音,此时表明万用表可以使用。若指针不偏转,则首先考虑更换保险管。测电压和电流时,要选择正确的档位和合适的量程,读数时观察的是第二条黑色刻线,但其下方有三排数据,到底读哪排数据,由所选量程决定。测电阻时,换档必调零,读数时观察的是第一条刻线,并且从右向左读数,电阻值是读数与倍率的乘积。万用表使用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关旋到交流电压的最高档,以免下次使用不慎而损坏电表。

问题八、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人身安全。二是仪器设备的安全。

解决的办法是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注意用电安全外,还要防止电烙铁烫伤。其次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如使用万用表时注意量程和极性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操作作风。

总之,在指针式万用表的组装实训中,学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结合原理图,基本上能进行故障的排除,达到实训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太仓21541 1)

摘要:尽管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应用相当广泛,然而如何利用学校自身现有的教学实训设备,合理设计一体化教学课题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应以电子操作技能课程为例,详细探讨以“学生工作页”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的研究与设计。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工作页;电子操作技能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140-03

当前,职业院校电子操作技能课程普遍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抽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知识要点繁多、学生上课走神等现象的存在,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无从下手。鉴于此,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目前职业院校电子操作技能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仍存在若干不足。

在传统的电子操作技能课程教学中,学生拿到手的就是电路原理图、元件、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焊接和测量。但在测量过程中学生如何较好地、完整地记录一些重要的参数,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这些参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此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本没有深入研究,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外,部分院校的实训条件无法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求,也使得教学脱离实际。

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切实、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研究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学”与“做”紧密结合,如何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与岗位的任职需求相结合。鉴于电子操作技能课程的结构特点,以“学生工作页”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从形式上、内容上均能满足一体化教学需求,可以弥补一体化教学环节的不足。

“学生工作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工作项目本身的要素、工作过程要素,还包括教学要素,几乎涵盖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可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而且可提高学生课外时间的利用率,再配合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可在不降低人才规格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可增加小组合作、工作态度、自我评价等要素,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学生工作页”内容的设计上可结合各院校现有实训条件,设计适合的一体化课题,以有效地解决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校实训条件与一体化教学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通过“学生工作页”的设计开发过程,如岗位任务分解、知识能力分析、项目选取、工作过程设计等,可以使教师很快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再通过“学生工作页”的不断开发和推广使用,促进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改革、关键能力培养等,从而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得以全面、有效地推进和落实。

现以电子操作技能中的“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的设计为例加以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教学内容基本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设置评价表三部分。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包括课题序号、日期、教师、课题名称、任务课时、任务资源或设备、教学目标(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等。其中课题序号、日期、教师、课题名称、任务课时是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设定的:任务资源或设备则要求教师结合学校现有实训条件合理地制定相关课题,以避免盲目性: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内容设计表如表1所示。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包括理论、实际操作和总结三部分,也是“学生工作页”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首先是理论部分,由于学生之前已有过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所以该部分主要是简介与该课题相关的重要理论知识点及拓展知识点。如在“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中,理论部分只是重点介绍了MF-47A型万用表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其次是实际操作部分,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合理地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实现“学”与“做”紧密结合。在整个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并解决问题,按照教师在“学生工作页”上设计的各类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这样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学生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在“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中,学生实际操作部分主要包括清点元器件、直流电流表部分的组装与调试、直流电压测试部分的组装与调试、交流测试部分的组装与调试、电阻测量部分的组装与调试、其他测量部分的组装与调试、整机组装与调试等七个部分。每一部分均包括了电路图和测试步骤,有些部分还设置了故障现象的分析和排除环节。再次是总结部分,主要是学生结合本次完成的课题进行总结。

“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的教学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一)理论教学环节

结合MF-47A型万用表的原理图,简介其结构和测量原理,在介绍测量原理过程中,可加入练习题巩固。“MF-47A型万用表组装和调试”主要的理论知识包括MF-47型万用表的结构和磁电式电表简介、测量直流电流的原理、测量直流电压的原理、测量交流电压的原理、测量电阻的原理等五部分,后四部分中分别加入了练习题。介绍MF-47型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的原理部分如图1所示,通过转换开关,使万用表内的表头(磁电式)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称分流电阻)进行分流,就可以扩展电流量程。 例1:某表头满量程是50微安,表头内阻1干欧,现在要求扩展电流量程为5毫安,分流电阻R的阻值应选择多少欧姆?

例2:设某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46.2μA,内阻为5.45K,现将其分别改装成0.5mA、5mA、50mA、500mA的电流表,各需要并联多大的电阻(即求图2中的R1、R2、R3、R4)。

(二)实践操作环节

结合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MF-47A型万用表各部分电路原理图,将MF-47A型万用表分阶段组装并调试完成。学生根据“学生工作页”上的操作步骤和相关数据进行组装、测试和调试,由浅入深。MF-47A型万用表中直流电流表部分的组装与调试操作部分如下所述。

组装操作(1)整理元件清单。(2)根据原理图和装配图将上表中的元器件组装完毕。焊接时注意:先装短路线,再装电阻、二极管、电位器、熔断丝、输入插管:焊点不能过大,尤其是转换开关部位的焊点,以免影响后道工序的装配:在表头的连接处安装两个测试口,以方便电路的测试:特别要提醒输入插管应焊接在电路板的反面,位置要平稳垂直,否则影响安装。(3)将V型电刷装入转换开关内,再将装配好的电路板装入表盒中,注意插管正对插孔,电路板嵌入卡口中。(4)用连接导线将测试口端和表头连接起来,注意正负极性并且正负连线间不能短路,以免烧坏表头,

测试及调试操作 (1)将表棒插入输入插管,按课题晶体二极管之二中的图1进行测试,注意二极管应该加正向电压,将结果填入表2,观察测试结果是否与计算值相近,若误差很大,则电流表安装有故障,如表2所示。(2)了解电路中D3、D4的作用。(3)常见故障:检测无电流。检查电路安装是否完整,断开表头,将红黑表棒短接,用万用表检测A、B两端的电阻为2.5K左右,若电阻为无穷大,说明电路有开路,若电阻为零,说明电路有短路,按电路图逐一检查:检测有电流,但电流值与计算值相差很大,则应检查各个档位的电阻是否有装错,因为阻值读错,会导致分流不准确。(4)故障现象和故障分析。

(三)小结环节

结合对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学生个人收获进行总结。

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

一体化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单靠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师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加以实施。所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需要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在“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中,主要是通过“工作任务评价表”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以分值的形式进行,各类评价内容和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具体打分由学生组长和教师共同执行。这样可客观地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管理能力。“MF-47A型万用表的组装和调试学生工作页”评价表的具体设计如表3所示。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C-0144-02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这门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元器件的识别、焊接、安装工艺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进行实训教学,结果是教师上理论课时学生难以提起兴趣,而上学生原本感兴趣的实训课时学生也提不起精神,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前高中大量扩招,初中生源减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他们具有基础知识薄弱、理论知识领悟能力水平低、学习主动性不够,但同时操作领悟能力水平高、操作能力强、好动手、思维活跃的特点。鉴于这种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应适应学生,在教学中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笔者在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为目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主张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它不再把教师将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通过完成教学项目,可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既掌握实践技能,又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既学习了课程知识,又学习了工作方法,充分发掘了创造潜能,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同时,项目教学法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中的实施步骤

(一)确定项目

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这门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元器件的识别、焊接、安装工艺的教学,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可以将项目的主要内容确定为收音机的组装。收音机使用的是分立元件,其中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电感等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元器件,而在组装中还涉及安装工艺和焊接工艺,因而该项目能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为更好地完成收音机的组装项目,使组装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还应设定一个辅助项目,即电路板的拆卸与焊接。辅助项目应选用分立元器件多的废旧电路板来进行,因为废旧电路板是按照安装工艺和焊接工艺完成的成品,可以让学生对焊接和安装工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以便学生模仿和实践。

(二)完成电路板的拆卸与焊接项目

首先让学生观察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是如何安装的,使学生对安装工艺有所了解,让他们自己找出并总结规律;然后让学生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拆下再焊接上去,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电烙铁的特性、焊锡的特性,体会如何焊接。当学生对这些都有所掌握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的焊接水平达到教学要求。

(三)完成收音机的组装项目

在将元器件安装上收音机电路板之前,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识别元器件,读出元器件的参数或型号,判断元器件的管脚及好坏。教师在整个过程只是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结果,并对学生的认知作出相应的总结。这一过程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元器件的识别。例如,在安装电阻时,首先让学生对元器件进行分类,找出电阻元器件。这一过程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查找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并通过多种方法判断电阻的阻值,学会用标识读阻值,学会用万用表测量阻值。教师在整个过程只起到引导作用,对不能正确识别的学生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认识电阻,掌握了电阻的读数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在对电阻识别和分类完毕后,就要把电阻安装上电路板。这时就让学生自己在电路图和印刷图上研究,相应的电阻应该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哪个位置,让学生自己总结,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学习。当学生掌握了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后,让学生把电阻安装到电路板上。安装时涉及安装工艺,对于安装工艺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学生在废旧电路板的拆卸与焊接项目中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使安装工艺达到要求。安装完电阻,然后进行焊接。电阻的识别、安装、焊接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再进行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元器件的教学。总之,整个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在组装收音机中边做边学。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学生学到了技能和知识。而在这些技能和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种主动的位置的。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中的实施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过程与具体的工作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感。最关键的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特征。根据笔者的经验,在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上课时认真听课,上课前都主动到实训室等候上课,与以前的被动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效果明显,在笔者学校期末举行的全校电子产品安装的技能大赛中,刚入校的新生每年都有人获得一、二、三等奖,与高年级的学生相当,安装出来的产品工艺水平和焊接水平也和高年级学生不相上下,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最主要的是有了成就感,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了兴趣。

四、在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在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项目的设定应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项目教学法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其次,元器件种类及其数量应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如果所涉及的元器件的种类齐全但数量少,学生练习识别元器件的机会就会减少。为解决这个问题,可让学生识别废旧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但在选择废旧电路板时应有所讲究,原则是元器件种类及其数量完全满足教学要求。

最后,应适当调整项目内容。在整个项目实施后,学生将收音机组装完成,不论功能是否完整,整个项目就算完成了,但其实仍缺少一个整机调整与检修的环节,因而给人的感觉是教学的过程不是很完美。这主要是因为设计项目时所涉及的知识只局限于一门课程,而整机调整与检修环节的知识是电子线路课程的内容。对此,在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上,应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将电子线路、电子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融合到一个项目中,并以电子线路为主,实施项目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之,项目教学法是经过检验的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但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总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项目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

【参考文献】

篇(4)

一、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规范

劳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穿戴的防护用品,是最普遍、最直接的防护手段,对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一定要宣讲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教育大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标准。作为维修电工,一定要穿好绝缘鞋,穿好保护服,并做到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

二、工具器材摆放要规范

职业技能训练是对学生全方位的训练,不仅在规范操作和设计工艺上,还包括实训工具、设备的摆放,材料、器件和加工余数的放置都要规范。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强调学生做到工具器材摆放规范。工具摆放要做到摆放整齐、取用方便。

三、工具使用要规范

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在学生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按规范使用测电笔,使用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

一是在使用之前,首先检查试电笔里有无安全电阻,氖泡能否正常发光,再直观检查试电笔是否有损坏。

二是在使用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要用手触及测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在明亮的光线下应特别注意确定测电笔的氖泡是否发光,如造成误判,将涉及人身安全。

同样,其他的电工工具使用也一样要记住使用注意事项,特别是带电操作时,一定要检查工具的绝缘是否良好。

四、元器件安装要规范

学生在安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时,往往比较粗心大意,一些元器件的安装比较随意,带来了安全隐患。指导教师一定要再三强调元器件的安装规范,特别是涉及到人身安全的问题,一定要把隐患消除,如熔断器破损,要让学生更换新的,不能心存侥幸。

五、接线工艺要规范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装接进行板前明线布线的工艺要求是:

第一,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路并行导线按主电路、控制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紧贴敷设面。

第二,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第三,布线应横平竖直,分布均匀。变换走向时应垂直转向。

第四,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

第五,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低至高,按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的顺序进行,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第六,在每根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

第七,导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时,要求接触良好,不得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第八,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应保持一致。

第九,一个元器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电拖装板过程是训练学生接线工艺的过程,要求学生要按照规范进行接线。指导教师要按照标准要求学生规范接线工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六、通电试车前检查要规范

学生在装接完成后,指导教师要强调学生做好通电试车前的自查,学会规范自查。

一是按电路图或接线图从电源端开始,逐段核对接线及接线端子处线号是否正确,有无漏接、错接之处。检查导线接点是否符合要求,压接是否牢固。同时注意接点接触应良好,以避免带负载运转时产生闪弧现象。

二是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通断情况。检查时,应选用倍率适当的电阻挡,并进行校零,以防发生短路事故。以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为例,对控制电路的检查,可将万用表搭接在L1、L2两端,合上QF,观察万用表,阻值显示应为“∝”,如果阻值显示为零,则说明电路短路,应认真检查;按下启动按钮SB时,阻值显示应为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如果阻值显示为零,则说明控制电路短路,如果阻值显示为“∝”,则说明控制电路开路,应认真检查控制电路;借助工具使接触器KM的动合触点闭合,观察万用表,阻值显示应为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如果阻值显示为“∝”,则说明自锁回路开路,应认真检查自锁回路,如果阻值显示为零,则说明控制回路或主电路短路,应认真检查。

七、通电试车步骤要规范

篇(5)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装配;测试;技能

随着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职业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电子小制作和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时,就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好动手、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致。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本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把这些归纳总结为点、段、线三个方面。

点:各个元器件的结构、原理与作用如图1、图2电路中包含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二极管(含稳压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解电容)、电阻、可控硅、单结晶体管等。其中晶体管(含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单结晶体管)均为P型与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在结构上都是由不同数目的PN结构成,其作用也都不相同。二极管主要用于限幅、整流;三极管用于电流放大;可控硅(晶体闸流管)用于控制强电的一种半导体器件;单结晶体管常作为可控硅脉冲电压的触发器件。特别是小功率的元器件从其外形很难区分,这就要求学生利用万用表进行测试,区分其类型与管脚极性,对于这一点学生容易掌握。

段:电子装配,综合测试(波形检测和故障检测)在完全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结构、作用与测试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电子装配,主要元器件的放置、电路的布局和焊接工艺必须按照焊接的工艺要求并结合电路结构综合考虑。故障检测则利用万用表、示波器对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各个测试点进行测试。万用表测电压或电位、测电阻、测电流、判断管脚极性,示波器测试各点的波形形状。图1中各测试点的波形测试则需要利用示波器进行,1点处的波形为平顶半波,2点处的波形为锯齿波,3点处的波形为尖顶波。对于这些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反复练习较容易掌握。

线:电路原理、故障分析与调试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了各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组成(即电路结构),信号的流程,及电路的特点。如图1所示的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它主要结构包括主电路、同步电路、移相控制电路、脉冲形成以及输出环节几部分。交(直)流信号的流程在图1中,通过变压器整流把交流220V降压为50V,通过二极管的半波整流、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变成25V左右的直流电压,经过RP与R2对电容C充电,而VD2、VD3与V的作用是对电容C加速充电,当电容C上的电压达到一定值时,使单结晶体管VS导通,电容C上的电压VC通过VS、R3放电并在R3上产生尖顶脉冲信号,触发可控硅VT导通,从而使强电电流通过可控硅,使灯泡EL发光。

篇(6)

关键词:电工基础 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

当前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给教和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要求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有效、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均有所提高。笔者列举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若干知识点,结合电工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纵向联系,对学生做好科学、有效的指导,做好该理论课程对于后续实训课程的基础性、引导性教学。

一、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加强学科的指导作用

虽然现在的专业教学注重实践技能,但是理论教学不应该呈现弱化状态,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专业水平进行精心设计,包括在现有课程中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和相关课程的延伸以及专业内的纵向拓展。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电类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发展潜力看,教师如果不能将电工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深刻理论意义传授给学生,极易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过于狭隘,偏重于学习和掌握单纯的电路计算,而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从而也无法进行有效学习和掌握在高年级开设的相对综合和职业化的课程,不利于日后职业技能的拓展。

而在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说明并没有进行知识的内化。经过调查也发现,学生对于电工基础课程在电工技能课程和电子技能课程中的指导作用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支持作用缺乏清醒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二、突出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提高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电工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和实训教学环节,无论是综合性实验还是设计性实验都不可忽视,努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比如后续的电工技能课,教学过程中涉及万用表的使用,后续的电子技能课中电阻、电容的识别和检测、电路故障的查找和排除,均与电工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的老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重视不够,或者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较差,或者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等原因,而不去做实验。这样的后果,是学生理解得不透彻,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往往还会造成另一种现象:老师讲课很辛苦,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收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而对于实验条件确实不够,或是验证性实验,可以采用仿真教学。对于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内容偏难,计算较为复杂,采取实验教学则没有太大的意义,只能是一个验证定理的过程,而且耗费时间和精力。比如戴维南定理中计算等效电压源的时候,若是能采用仿真教学,用电压表测出开路电压,再测出等效电阻,最后再进行待求电流的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会对定理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中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电工基础课程中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又很抽象。教师在教材处理时要弄清楚知识的新旧联系,以旧导新,由熟入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笔者在讲到电容器的时候,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充放电电路的搭接,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现象,并根据所学知识来分析充放电的原理,小组分析讨论后发表看法。由于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有的说得比较笼统。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提出问题:“电容器充电的时候为什么会有电流产生?”第一组的学生说是由于有电位之差,才会有电流产生;第二组的学生说是有电荷的移动,才会形成电流,这样就与前面学习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联系起来了。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中,对前后章节的概念和理论有了融会贯通的认识,对章节知识有了系统化的理解,既加强了对旧知识的巩固,也引导了对新知识的渴求。如果仅仅是孤立地机械地停留在某个问题和概念的记忆上,不能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就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整体理论体系的全貌。

四、通过工程实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水平

电工基础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教师在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注意本课程前后章节知识的关联性,还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的密切结合,尤其是电工基础课程与电工技能课程的关联,应该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工程应用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水平,为成为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讲完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之后,为了让学生对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列举这样一个工程实例:为电源电压是3V的一个电子产品设计指示灯电路,指示灯LED的参数是1.8V,5~10mA,请选择合适的限流电阻。这里首先要用到串联分压的知识点计算限流电阻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计算限流电阻的取值范围,最后通过查询电阻参数手册确定电阻值,从而选择合适的电阻。这样一个简单的工程实例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电路的设计能力、计算能力和工程绘图能力,而且对于电子电路读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通过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提高知识的时代性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应用,其实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完全可以用电工基础课程中的理论解释清楚。比如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就是极性的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车身和路面都安装有电磁铁,其中,车身磁场和路面磁场产生浮力,使列车悬浮,车身磁场和推进磁场产生作用力,使列车前进。再比如我们平时用的磁卡,黑色磁条上记录的数据,都是用电磁感应的方法写进去的,实际进行磁化时,是用磁性的有无表示数字的。这样讲下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用枯燥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学生们熟悉的新技术,他们也会豁然开朗,揭开“面纱”后才发现原来它并不“神秘”。

另外,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搜集和整理学生反馈的信息,根据课堂效果与预期进行对比分析,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根据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每个学期末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馈,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整教学策略,进而提升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成效。

篇(7)

【关键词】电视机;故障;检修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以电视机为例,分析电子产品常见故障检修方法,通过案例讲解,介绍了电视机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2.电视机常见故障现象

(1)开机后或使用时,听到“啪啪”的响声,甚至有臭味,此时如不立即关机,则有可能损坏元件或使显像管炸裂。这是电视机高压部分在打火,使空气的氧气在电火花作用下生成少许臭氧。

(2)使用过程中电视机突然冒烟或有焦烟味,严重出现明火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周围可然物品,用细沙或湿棉被,毛毯等纺织物包住电视机,以隔绝空气流通,扑灭火苗,同时防止因燃烧而引起显像管爆炸伤人。但严禁用水灭火,以免显像管骤冷爆裂。

(3)电视机亮度突然变暗,整幅画面缩小,这是电源故障所致,要及时关机,以免故障扩大。

(4)开机后,屏幕上出现不规则的黑点或黑线,较长时间地跳动,可将频道选择钮拨到空挡观察,如仍不消失,应立即关机。

3.故障分析步骤

(1)切断电源,打开电视机后盖,切勿碰高压嘴部分,从电源线开始检查,观察整体电路,看看有没有异常现象,比如电阻烧断或电路板线条烧断等现象;

(2)若无明显外部故障,通电,根据电视机的光、像、色、声几方面的情况,确认故障现象,从故障现象推断故障所在的范围;

(3)通过检查和分析确定故障部位;

(4)运用各种测试手段发现故障元件;

(5)用合格的元件更换故障元件或进行必要的调整来排除故障。

图1-1 故障检修流程图

4.故障分析过程注意事项

(1)集成电路(IC)的引脚间距很小,测量时表棒容易发生短路,造成意外的损坏。在此特别提醒:检测时,一是建议采用单手操作;二是不宜直接测集成块引脚本身,而应测引脚外延的焊盘;三是表笔不宜过于倾斜,以防止短路;四是严禁带电测电阻和焊接元件。

(2)在拆除显像管高压帽之前,-定要对显像管的阳极残留电压进行放电。放电方法:关机后将显像管高压嘴串一个10k(2W)电阻,对显像管玻璃外壳进行多次放电。放电时,应对显像管地线放电,切不可在机内地线上打火放电,更不能用打火法来试验有无高压;否则,会引起集成电路(特别是解码集成块)的损坏。

(3)在发现开机断保险丝时,未经查明原因,不急于换上保险丝通电(特别不能用比原来规格大的保险丝或金属丝替代),否则,可能会使尚未损坏的元件(如电源调整管、行输出管、基色输出管等)烧坏。如果不通电无法发现故障,可用规格相同的保险丝换上去再试一下,此刻要掌握时机,观察故障现象。最好先切断电视机稳压电源的负载,然后检查稳压电源。

(4)将底板平放在桌面时,要预先检查底板下面是否有金属物,以防止开机时时造成短路。不要带电移动电路板。

(5)当扫描电路不正常,屏幕上呈现一条水平亮线或垂直亮线时,应将亮度关小后再进行检查,以免烧伤屏幕。

(6)检修时,不可盲目调试机内可调元件(如磁心、磁帽、可变电阻、电位器等),否则,会使那些本来无故障的电路工作失常。

(7)在通电检查时,如发现冒烟、打火、焦臭味、异常过热等现象,应立即关机检查。

5.更换元件注意事项

(1)集成电路的更换

集成电路损坏后,一定要用同型号的更换。更换集成块时,务必确定正确的插入方向,切不可将管脚插错,必须在关闭电源之后进行,拆装集成电路时,烙铁外壳不可带电以免损坏集成电路。

(2)晶体管的更换

更换晶体管最好用相同型号的管子,或者用晶体管对换表中所列功能相同的管子(但要注意管脚排列是否相同)。对于低频管,其耐压和β值应符合要求。对于高频管,其耐压和fT值应符合要求:对于功率管,其耐压和功耗应符合要求;在更换中还要检查绝缘用的云母薄片有无裂损,替换后再用万用表检查绝缘情况。

(3)线圈、变压器的更换

因为各种电视机所用线圈、变压器多数不尽相同,所以更换时应用与原机相同规格的线圈或变压器。但换上同规格的线圈、变压器后,需作适当的调整。若无成品更换而需自行制作时,则应该用同样线径,同样长度的导线(有时就可用原来的导线),按同样的工艺绕制和处理,以确保电感量相同,绝缘性能良好。应特别注意其引出头位置应与原来相同。

(4)彩色显像管的更换

彩色电视机通常采用自会聚彩色显像管,其偏转线圈是由厂家配套供应的,并已事先调整到最佳状态。显像管衰老或损坏了,需用同规格的显像管连同偏转线圈一起更换。如果只更换显像管,则更换后需要进行色纯度与会聚的严格校正。

6.检修实例

(1)无光栅、无伴音、无彩色检修

此故障一般是电源电路或行输出电路有故障所致。检修时,首先应检查机内两只熔断器是否熔断(可只观检查或用万用表R1×1Ω挡测量)。0.5A熔断器串接在电源变压器的一次(初级)回路中,也可以在不打开电视机外壳的情况下,测出电源变压器一次回路是否开路。其方法是:将万用表至于R×10Ω挡,两只表笔分别接电源插头的两端,然后接通电源的开关,正常时能测出几百欧姆的电阻值,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则是0.5A熔断器熔断、电源变压器一次绕组开路、电源线断线或电源开关损坏。

若0.5A熔断器熔断,则应检查电源变压器是否烧毁、整流器是否击穿。若电源变压器和整流器件正常,则是市电电压不稳定(瞬间偏高)所致。若2A熔断器熔断,则是电源稳压调整电路或负载电路有短路故障,应检查是行输出管、行输出变压器等负载电路短路还是行频偏移使行扫描工作电流增大。

若熔断器完好,则应测量稳压电源的+12V输出电压是否正常。若+12V电压为0V,则是电源调整管或复合放大管开路、复合放大管基极的偏置电阻器开路、稳压二极管击穿损坏等。若+12V电压偏低,仅有3V~5V,则是整流电路或稳压电路中有元器件损坏。

图1-2 “三无”故障检修流程图

(2)有图像、有伴音、无彩色故障检修

有图像、有伴音,表明信号通道中自高频头至中放部分是正常的,当然电源电路、伴音电路和扫描系统也是正常的。如果图像质量和伴音质量都较差,无彩色的故障还有可能在公共通道(如天线接触不良或通道增益下降等),如果图像和伴音质量均较好,故障范围可以锁定在解码电路或色度控制电路。

图1-3 有图像、有伴音、无彩色检修流程图

(3)无光栅、无图像、有伴音故障检修

图1-4 无光栅、无图像、有伴音故障检修流程图

有伴音,表明公共通道和电源电路正常。根据本机开关电源是采用行逆程脉冲反馈锁定振荡频率的特点,可以基本判定行扫描电路也正常。

7.结束语

本文是作者长期维修经验总结,仅供初学者和电子爱好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妮娜主编.电子技能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

[2]华容茂,闫军主编.电工电子技术实习与课程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