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入党群众意见

入党群众意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10 14:52: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入党群众意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入党群众意见

篇(1)

(一)为党了解社情民意拓宽了新渠道。“在中国传统社情民意收集反馈体制下,群众反映问题或提出诉求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到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反映;到各部门机构反映;通过信件进行匿名反映。但这些渠道依然不能完全保证基层群众意见能真正反映上去并得到解决。”作为一种依附于高科技的新媒体,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由于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自由地发表言论、交流观点。特别是博客、MSN、论坛(BBS)、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更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交互性和多元性,吸引了大量的网民。据抽样统计,在我国每天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达300多万条,超过66%的中国网民经常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通过网络,我们党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愿望诉求,“网络正成为党政官员了解民意的有效途径”。

(二)为党群沟通搭建了新平台。传统党群沟通方法,主要以个别交流、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基层走访、信件反馈为主。这些传统方法在听取群众意见,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缺点是沟通范围有限、互动效能较低。而网络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它以传播速度快、透明度高、不受时空条件限制、反映意见覆盖面广等特征,给党群沟通搭建了新的平台。一方面,网络使党群沟通更加畅通。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平等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释放自我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网民可以自由地发表评论,表达诉求。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了传统沟通渠道的烦琐程序以及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网络使党群沟通更加迅捷。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实现了信息的超时空传播,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社会事务的心理。而我们党也可以通过信息、在线交流、论坛对话等方式,即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到群众中,以增强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三)为实现党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新途径。科学决策是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直接关系到党的群众工作的成效。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科学决策的总体要求,是衡量党的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准。传统的决策程序,一般是通过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经过党委集体讨论后,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作出决定。实践证明,传统决策程序在党的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人力、物力、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公民参与决策的范围较窄,参与程度并不深。而网络则弥补了传统决策程序在这方面的不足,为推进党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成本低、操作便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网络这个交流平台,反映内心的声音。群众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对社会的发展、民生的疾苦、人民的需求体验最深,了解最多,自然最有发言权。他们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向政策研究者表达诉求、抒发己见、建言献策。我们党运用网络开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和民意征集,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从而使决策的制定更加科学民主,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网络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以其特有的方式为党的群众工作开辟新领域、提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一)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变得难以识别和把握,降低了党的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的出现,将人类生存的时空维度从物理世界延展至一种网络化的虚拟世界。“不仅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转变成为虚拟环境,而且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同时也日益与虚拟空间和虚拟时间交织在一起”。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往往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形式存在,而无需显示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由于个人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阶层等重要身份识别信息被掩盖,只剩下符号的交往,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约束力大为弱化,从而使人们毫无顾忌地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和看法。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超文本链接特质,又使得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迅速扩散。在传统社会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对象都是可以确定、能够掌握的,而网络的出现则使得党的群众工作对象变得模糊和不确定。尽管从技术角度而言,可以根据网络IP地址追踪到网民用来上网的电脑,但与传统群众工作相比,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对象显然已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把握。这无疑降低了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的群众工作过程也因此变得愈加复杂。

(二)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打破了信息准入权的限制,加大了党教育和引导群众的难度。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自由畅通地与全世界的计算机交换信息。由于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的界限,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思想观念在网络上相互交织和碰撞。如今,互联网所承载的信息,已经大大超越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虽然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海量信息,但网络本身并不能对信息作价值判断,这使得各种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充斥着网络。尤其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已经把网络变成了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黑色通道。传统媒体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而网络则打破了信息准入权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上靠组织体系、宣传工具教育和引导群众的模式,使传统的话语体系边缘化,从而加大了党教育和引导群众工作的难度。

(三)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为负面舆论的滋长预留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党群凝聚力。与传统媒体由点到面的单向式传播不同,互联网是双向或多向交互性传播的。网络的交互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一元到多元的转换。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只要轻敲键盘,就可以跨越时空的局限,与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人就各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自由、平等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里,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和评论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的交互性和平等性,在使社情民意得到充分表达的同时也会使一些言论在网上被催化和渲染。由于人们对真实情况了解得并不全面,加之从众心理,因此很容易获得某种认同感,从而使得负面舆论随时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出现一边倒的情形。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由各种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极易被网络无限放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党的形象和公信力,进而疏离党与群众的关系。

(四)网络的快捷性和无限扩散性,易引发群体极化效应,考验着党的群众工作能力。网络是扁平的非线性结构,每一个结点之间有着无数线路相互链接,网络信息随意通过任何一条链接都能以光速在任意一个结点之间传递。网络这种超时空的信息链接,使得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都能在极短时间内传遍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络所能够延伸到的角落。特别是一些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刑事案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一旦在网络上曝光,各种跟贴、评论便如同滚雪球般不断积聚,其传播的速度、波及的广度和影响的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当群体意见高度统一时,便容易走向极化,形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现象积极的一面在于,它能通过人们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进事件得以公正处理。但不容忽视的是,群体极化也能使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更趋极端,从而造成网络舆论混乱,导致某些极端言行的发生,这无疑对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网络环境下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措施

指出,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面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民普及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挑战,我们党要主动适应网络时代新变化,深刻把握网上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做好网络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

(一)增强媒介素养,提升领导干部运用网络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全民普及,给各级党的领导干部开展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党要把“媒介素养”纳入党政干部必修课程,把是否重视网络、熟练运用网络作为考量党政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加强领导干部互联网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其“网络问政”的能力。一是熟练应用各种网络技术的能力,如浏览网络信息、收发邮件、看微博、上QQ和微信、在线交流及使用网络办公设备等基本技能。二是运用网络搜集社情民意和研判社会舆情的能力。要善于运用手机、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进行民意调查,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并对网络信息进行准确研判。三是运用网络与网民进行互动的能力。要充分利用留言板、电子信箱、电子论坛、在线调查、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就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解答群众的困惑和疑问。四是应对和处置网络舆论的能力。要第一时间摸清舆情动态,掌握舆论主动权,及时正确地处置突发事件。

(二)强化舆论导向,发挥主流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正确导向、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愿、引导社会舆论,是主流网站担负的重要职责。我们党应深刻认识互联网在舆论传播方面的社会影响力,重视主流网站的建设、运用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引导群众的功能。要利用网络的广阔空间,将党的知识、历史、人物、文献资料和最新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内容上传到互联网上,使网站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宣传工作内容有机融入网络文化和娱乐活动中,以增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要发挥主流网站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力求在第一时间权威准确信息,及时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和态度,用正确的导向防止和消除各种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以发挥引导网上舆论的主渠道作用。

(三)重视制度建设,完善网络群众工作机制。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网络群众工作机制,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之所在。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做到负面信息、重大事件苗头及时发现、及时报告,防止事态扩大;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网络民意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定期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类民调信息,准确掌握群众的愿望和诉求,为党制定或调整方针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建立健全网络发言人制度,通过互联网及时在网上就调查情况对网友进行答复,主动、准确地权威信息,引导舆情走势;建立健全网络沟通和引导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网民的交流和沟通,努力把网民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完善网上服务机制,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使网络成为党和政府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建立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将网络群众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

(四)把握工作特点,创新网络群众工作方式。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对网络给群众工作带来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我们要在继承和运用以往群众工作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成效。例如,在宣传引导方式上要注重立体化,通过发挥电子政务、电子党务网站、专题网站、远程教育、论坛、微博等平台的作用,运用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段,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沟通方式上要体现平等化,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善于坦然面对和包容不同意见,以坦诚、平等的姿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与网民进行交流。在服务方式上要凸显人性化,充分发挥党务政务微博、手机报和即时通信的服务功能,对于群众在网络上所反映的诸如公交出行、环境保护、购物餐饮、医疗社保、行政执法、社区治理等问题,要热心、及时地予以答复和解决。即便不能立即回答和解决的,在主动说明情况后,也应及时在网下采取措施将问题解决在基层。

篇(2)

在全国“两会”召开、全县上下加速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如果说,这么几天开的会多,讲的多,安排部署的多,那么,今天这个会就是要抓落实、抓逗硬、抓扎实。前面,大家观看了暗访录像,听取了县效能办的负责同志关于考评情况的通报和大会交流发言,应该有所感触。海生同志对20*年全县行政效能建设情况和2009年工作的安排部署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认识要再深化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在推进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好转,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省委省政府在2月13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再次作出了安排部署。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认识必须再深化、再提高。

一要在把握主题中强化效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管是省委提出的“两个加快”的总要求,市委确定的“提速加快、又好又快”的工作主基调,还是县委确立的“立足川北、面向全国、本文来自原创放眼世界的特色资源转化强县”战略定位和未来三年奋斗目标,其核心和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一门心思抓发展、齐心协力推动发展。抓发展,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效能建设是调动人积极因素的有效手段,是改善党群、政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加快发展的催化剂。我们要大力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推动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二要在认清形势中强化效能建设的紧迫性认识。发展不足是我们最大的县情。虽然,近年来我县纵比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成为苍溪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但我们在工业产值等衡量富民强县的主要经济指标排位上,还明显处于全省、全市下游水平。同时,全县10多亿的债务、1万多工程移民、1万多破产企业下岗失业职工、6万多返乡农民工等突出问题需要破解。可以说,我们发展道路上的挑战前所未有,任务异常艰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们除拥有国家扩大内需、提速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等共同拥有的宏观经济政策,还有被列为全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财政直管县、重大政策出台前秘密征求基层意见县、以工代赈山区现代农业园区示范样板等政策优势和水电天然气、特色农产品以及生态旅游等三大优势资源的加快转化,兰渝铁路、广南高速公路建成后苍溪将彻底改变“不三不四”的区位劣势,融入成渝经济圈辐射带。这些美好的前景需要我们用双手去开创,政策和机遇不只是给苍溪的,我们已经等不起、耗不起、折腾不起了,必须增强服务发展的紧迫感,抓住机遇,振奋精神,爬坡奋进。

三要在优化环境中强化效能建设的必要性认识。良好的政务环境已成为决定资金、人才、项目、技术流向的主要因素。各地发展之争,更多地是比环境、比服务,核心是以政务环境为重点的软环境之争。刚才,大家都看了录像片,一些干部上班时间进茶馆打牌、喝茶,把单位当旅馆、把工作当消遣,目中无纪,这些虽然是极个别现象,但是极大地影响了苍溪发展,影响了苍溪的环境,给苍溪人民抹了黑,既对不起自己的岗位、家庭,更对不起生养自己的苍山溪水;一些干部不办实事、作风飘浮,只想家事、不想公事、更不想群众的事,九点钟来,十点钟走,这样的工作作风能为群众办成事吗?一些乡镇干部下村不留言,群众好不容易利用赶场天办回事,就是找不上人。管理这样的干部,我们的局长、党委书记、乡镇长们要切切实实地拿出管用的办法来。还有一些部门领导和干部履职不到位,遇事层层打批发,不亲自研究,不亲自布置,造成群众就同一个问题老是重复上访;清洁城乡行动是省委奇葆书记抓的工程,县上三令五申,个别单位就是无动于衷,到处脏乱差,群众意见很大。所以,优化发展环境,效能建设必须长期抓下去,县级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曝光一批典型的人和事,推动效能建设。

四要在凝神聚力中强化效能建设的主动性认识。我们的发展能不能够持续推进,我们能否以开放、合作的良好姿态吸引四方创业者,最终根源还是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爬坡、要破难、要攻坚,就要在思想上敢于突破,在精神上突出重围,始终保持一种“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欠不得”的使命感,以攻坚破难的闯劲、勇攀新高的冲劲和奋力爬坡的韧劲,逆势而上,强势而进,顺势而为。

二、重点要再强化

行政效能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进党风政风行风的重要途径。要以深入开展“效能建设落实年”活动为主线,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要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要在精简事项、减少环节、整合职能、创新形式等方面下功夫,既要大幅度减少审批事项,又要着力加以规范本文来自原创,统一行政审批项目和流程。同时,要建立行政审批定期清理、公示机制,实现对行政审批项目动态监督和对行政审批流程的动态优化;建立健全行政审批事项审核论证机制和评估机制,严把审核关,从源头上控制行政审批项目;加强行政审批实施的动态监督、评估和调整等措施,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要通过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该内设机构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的“两集中”和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到位的“两到位”,理顺部门之间和机关内部的职能关系,加强协调配合,推进并联审批改革。要根据不同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难易程度,科学设定整体办理时限和各环节标准办理时限,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三要配套完善政务服务体系。要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尽可能地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尽可能地将服务范围向基层延伸。在服务领域拓展上,要积极开展便民服务,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创造条件逐步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范围延伸上,要探索在乡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在社区建立全程代办站,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

四要加快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是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也是党委政府窗口形象的缩影。省上提出了争创全国一流政务服务中心,我们是否也提一个“争创全市一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目标,这方面要向旺苍县学习。今年,要按照争创一流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行政审批项目和流程标准化、政务服务类型和模式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场地标准化等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三、措施要再落实

效能建设是手段,归根到底是为加快发展服务。要不断创新效能建设的运行方式,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增强新实效。

一要完善考核体系。要结合实际,明确绩效考核内容,制定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绩效评估标准,出台可量化、能操作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评估指标体系。要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把绩效考核结果与行政问责以及干部选拨任用、奖励惩戒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要进一步拓宽投诉渠道,强化对服务窗口、审批事项、审批单位和责任岗位的监督,及时受理、处理群众投诉,做到投诉有门、办理有效、有诉必查、查明必处。

二要开展效能活动。要围绕全面提速加快灾后重建、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民维护安全稳定和谐“三全”目标,开展“一个核心、三个深入”活动,一个核心,既以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转变为核心;三个深入,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心一弘扬”活动、“三爱(爱祖国、爱家乡、爱岗位、)活动”,每个党员要重温入党誓词,要过思想政治道德关,做人要实在,要真诚待人、真心做事、真情为民,顾全大局,推动发展。

三要强化效能问责。效能问责是效能建设的保障,要通过对不作为、乱作为典型人和事的解剖、处理,推动全县机关行政效能大提高。效能问责主要有四条:第一,凡违反行政效能建设规定的机关干部,经查证核实,由县效能办组织离岗学习,记录在案,并在处理移民安置、缠访问题等工作中接受锻炼。县效能办要在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举办两期培训班。第二,被县及县以上曝光的县城本文来自原创机关干部,副科级以上的由组织、纪检、效能办按规定处理;一般干部责成所在单位直接派送到人员紧缺的乡镇煅练,评为“优秀公务员”后,再回原单位工作。第三,实行行政效能与工作津贴联挂制度。行政单位每人预留2000元工作补贴、事业单位每人预留1000元公务费,对被县级以上通报或曝光的单位和个人,由县效能办会商县财政局直接扣减该单位个人工作补贴或公务费。第四,单位干部违反规定,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主要负责人责任,主要负责人要向县委、县政府写出检讨,并在全县通报。

篇(3)

一、坚持强势推进,构建协同化的组织领导体系。

领导重视是我市实施目标绩效考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关键。以市委书记罗一民为首南通市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工作,把其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四大工作方针、工作重点之中,创造性地把办事环境作为市级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考评的主要评估标准,注重经济、环境和作风效能建设三者统筹考虑、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三个全局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工作,一个是年初召开动员大会,总结上年工作,表彰先进部门,部署全年工作;二个是8月份召开推进会,回顾上半年情况,重点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深入推进的要求措施;三个是次年1月初召开社会评议动员大会,组织1000名社会各界代表评议机关作风。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和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实际,制定出台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年度实施意见。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市委5名常委和1名副市长担任正副组长的机关作风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都要召开20次左右会议,研究落实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工作安排,随时听取工作汇报,及时提出工作要求,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我市还实行了机关作风建设重点工作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各位领导根据职能分工牵头负责,形成了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狠抓作风建设,筑造系统化的思路创新体系。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施目标绩效考评,是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元素,是地方党委、政府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机关作风就是办事环境,就是发展环境。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机关作风,败也在机关作风;一个地方的发展,快在机关作风,慢也在机关作风;一个地方的形象,好在机关作风,坏也在机关作风。7年来,我们抓机关作风建设的定位不断调整,目标不断提升,思路不断创新。从机关作风建设开始破题、发起争创市级机关满意单位,到部署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活动、全面掀起对标找差、争先创优热潮,再到将作风建设与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融合,突出机关行政能力建设,将机关作风建设的重点指向处室这一重要层面,今年又将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责任制管理工作的核心定位为“绩效管理”,全面启动和谐机关创建,我们始终把市级机关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地抓,求真务实地抓,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成效。继我市政府服务质量在全国50个最具竞争力城市中位居第一后,我市跻身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行列,我市又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第一名。

三、致力争先创优,确立导向化的最佳目标体系。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施目标绩效考评,目的是为了评出实绩、评出方向、评出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争先创优。我们从一开始就把作风建设和绩效考评的“风向标”拨正定准,强调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实施绩效考评的着眼点是为了猛促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点是优化投资环境,要求各部门和单位在全省的大坐标系中“瞄准最佳、争先创优”,并提出了创建全省最佳办事环境“六个最”(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水平最高、办事成本最低廉、办事成效最显著)的要求。鲜明的工作导向,极大地调动了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出机关工作的动力和活力,机关部门以创业的激情抢抓机遇,以创新的理念破解难题,以创优的追求争先攀高,形成了敢于争先、善于创优,事事抢第一、行行争一流的生动局面。仅以为例,机关职能工作就有140多项在全省领先,60多项在全国领先,社会各界对机关作风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8%以上。到去年,市级机关共削减行政许可事项712项,减幅达67%;市行政审批中心对中心事项的承诺时限进行了第6次压缩,总时限由1555个工作日压缩为1323个工作日,即办件达90%以上,继续在全省保持审批时限最短、速度最快。各级各部门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顾全大局,服从指挥,主动沟通,相互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推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找准关键环节,健全精细化的配套措施体系。

我们提出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的目标,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口号,它有明确的针对性,要着力解决机关工作中“慢”、“推”、“僵”、“苛”、“卡”、“虚”等办事难的具体问题;它有很高的要求,要力求做到办事理念最先进、办事态度最热情、办事程序最简化、办事方式最快捷、办事成本最低廉、工作成效最显著;它也有具体实在的措施,每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提升办事水平、改进

办事态度、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等方面,提出30项左右的具体措施,并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实施,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在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中创新程度最高、工作难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工作,就是构建市级机关创建全省最佳办事环境的指标支撑体系。我们的目标是争创“全省最佳”,但“全省最佳”如何争创、如何认定?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指标体系的设想,得到市委常委会的认同。但制定指标体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我们广泛听取意见,精心拟订方案,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指标体系的通知》、《关于修改完善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指标体系的意见》,对构建指标体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指标体系经过了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三上三下才确定下来,在《南通日报》用14个版面集中公示。这一指标体系总体上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先进性。93个部门围绕创建全省最佳“六个最”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共制定了全省最佳、全国一流指标1087项()。二是可比性。多数部门在找准省内同行横向指标的基础上,定量项目明确全省最佳的量化指标,定性项目明确全省最佳的参照目标。三是操作性。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了1800多项争创措施,1700多项得到落实。因为“全省最佳”本质上是一个横向比较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每年我们都组织各部门修订完善指标体系。“全省最佳”目标以及指标体系的确定,推动市级机关形成了“作风建设创最佳,绩效管理争一流”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对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五、科学整合资源,形成标准化的指标架构体系。

科学建立指标体系是实施绩效考评的重中之重。我们坚持把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前提,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项目建设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对关系到南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重要决策议题、重要工作部署和重大项目建设组织进行科学研究论证,从而确定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思路及目标责任分解。一是指标构成上做到职能目标和共性目标相结合。职能目标由重点工作目标、业务工作目标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重要工作三部分构成,具体根据部门的不同工作特点而设定。共性目标对所有部门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近年来突出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的目标要求。二是指标导向上体现全局性、先进性和针对性。目标的制定既与条线的要求相衔接,又突出市委、市政府年度中心工作,横向比要在省内领先,纵向比要提升明显,具体做到“三个体现”,即部门目标是真正体现高点定位、争先创优的目标,是真正体现服务全局、服从大局,推动跨越发展的目标,是真正体现创造性地发挥职能作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同时,强调目标制定的科学合理和可操作性。三是指标权重上突出职能工作目标中的重点工作占比。衡量和评判部门管理绩效时,着重把握责任主体围绕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创造业绩方面的情况。指标分值权重,职能目标占60%,共性目标占40%。职能目标突出重点工作目标占比,一般要达到职能目标总分的60%左右。

六、持续创新实践,完善科学化的绩效评估体系。

实施绩效考评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必须要与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区域特点、不同的管理对象相适应。科学、管用的考评出动力、出生产力。自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机关作风建设和目标绩效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建立健全了职能目标、机关作风建设共性目标和综合评议“三位一体”的考核评比体系。

一是在考评方法上采用“三个结合”,坚持考核部门工作实绩与考量作风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领导评价与社会评议相结合,保证了作风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持久性成效。

二是在考评把握上坚持“三面并进”,通过分析部门目标,看争先创优的态度,评目标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日常考核督查,看争先创优的过程,评作风建设和绩效管理效果的好差,通过年终集中考评,看争先创优的结果,评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大小。

三是在考评实施上注重“三个环节”。

1、考评对象分类。按照一级考核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确定相应的考核对象。市级层面考核对象为市委、市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管理部门,法院、检察院,市各人民团体,条管部门以及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市直企事业单位。部门(单位)内设机构、直属机构、分支机构、派出机构和基层站(所)由部门(单位)实施二级考核。为提高考核评比的合理性,将考核评比对象按职能相近原则进行分类,市级机关大致分为党政综合服务、政府经济管理、行政执法、省垂直管理四大类。按照分类分别组织进行专门的考核,对应的考核结果也分别从各类别部门(单位)中按比例产生。各人民团体纳入党政综合服务类进行考核,市人大机关、市政协机关只参加社会评议。两部门机关内部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参照执行。

2、考评工作安排。综合考评采取日常考核、年终集中考评和综合评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日常考核、集中考评和综合评议分别占整个考核得分的15%、55%和30%。日常考核主要通过明查暗访、举报投诉查处,重大项目跟踪督查,部门、监督、监察部门日常查处,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目标办督办反馈等途经组织实施,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有关单位的查询与监督,切实把部门的注意力由偏重“评时”引导到注重平时。年终集中考核工作采取封闭式考评办法。建立审核组、考核组和监督

组分别对部门职能目标和机关作风建设共性目标审核、评议和考核打分,并实施全过程监督。综合评议由市领导评鉴和社会评议构成。市领导对所有参评部门机关作风建设及目标责任制管理情况进行评鉴。社会评议由1000名左右的社会各界代表,对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换算分值纳入部门考核总分,评议中提出的文字意见,分类整理后反馈给相关部门。3、考评等次确定。汇总部门日常考核、年终考核组集中考评、领导评鉴和社会评议四个方面的分值,按比例从四个小组中产生考核位次。考核结果分为最佳、先进、良好、达标和诫勉单位五个等次,其中,初步评定先进单位(25%左右)、良好单位(45%左右)、达标单位(30%左右)。从先进单位中产生10个左右的最佳单位。职能目标考核和综合评议得分排名靠后,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突出问题的,确定为诫勉单位。对只参加社会评议不参加目标考核的部门和单位,按社会评议的结果确定奖励等次。为进一步调动和激发更多的机关部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从起我们又增设了优质服务奖和争先进位奖两个奖项。在考评为良好及以下等次的市管部门中,考评位次比上年前移10位以上的,获“争先进位奖”。在考评为良好及以下等次的条管部门中,按得分高低,产生6个左右的“优质服务奖”。自去年起,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市级机关先进处室评比活动。今年,我们又把绩效考评列各小组最后1名的单位,确定为提醒谈话对象,进一步体现考评的刚性。

四是在绩效认定上把握“三个尺度”,重点看部门工作争先创优成果的难易程度、层次高低以及对全市经济及全局工作的贡献大小,不唯材料、唯奖项或证书。

五是在考评结果上力求趋求“三个一致”,与部门实际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趋向一致、与领导对部门工作的评鉴趋向一致、与社会公评趋向一致。实施绩效考评,我们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部门指标完成的结果,而更加注重分析评判部门绩效管理的过程,通过明查暗访、跟踪问效、专项督查、过错追究及限时整改等工作,综合分析部门目标实施的主观能动性、团结协作性和工作创造性,切实把部门的注意力由偏重“评时”引导到注重平时,增强了考评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日前,国家人事部对我市机关作风建设和绩效考评工作作出高度评价,就此专门上报国务院办公厅,并编发专题简报发往全国各地,“南通模式”再次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七、硬化制度约束,落实长效化的监督问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