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认识角教案

认识角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31: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认识角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认识角教案

篇(1)

在此我来说说我的备课设想

(一)问题——在生活中生成

在杜威“做中学”理论中有这么一句话:“经验和自然相互联系”,从而可知做中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景,使生活问题(材料)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沉,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就是我这堂课的引入——激趣。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可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经历,自己从而促使学生后面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问题——在探究中解决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就应该从问题开始。因此,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探索,鼓励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这堂课我就在探究问题中设计了四个环节

1.表1让学生自主提出想要探究的问题——问题产生

2.表2学生合作辨别三角形三个角的情况——初步探究

3.表3学生根据表2自己的发现,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感悟

4.用小棒搭三角形学生自己质疑,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证明——领悟,问题解决

(三)评价——在做中体现。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最后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也就是表一中的我的收获。

同时在这堂课的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

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而课堂“活”起来才能展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才能显示学生的虎虎生气。要“活”必“动”,“动”了必“活”。

多感观地“动”。即嘴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

嘴动。嘴巴是表情达意的小喇叭,所有得人心思想,观念,感情都要通过它来传送。课堂上我让学生尽情地读,说,议,问。要创造让学生发问的机会,培养对问题寻根究底的精神。

耳动。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眼动。学会观察,能有顺序地观察。

篇(2)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会辨认三角形的底和相应的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协调能力和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自主探索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准确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的外部特征及其特性,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三角形纸板,三角形框架,四边形。

学具准备:三角板,三角形纸板,三角形框架,四边形。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体出示第34页主题图,把学生带入三角形世界,让学生领略了三角形的生活风采并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后回答: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的学习,同时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和特征。 分为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练一练4个层次。

1、摸一摸,用手触摸三角板的边,角,顶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看一看,课件演示三角形,抽象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自己归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议一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三角形的慨念。在学生得出概念后让学生讨论“围成”能否换成“组成”。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4,练一练,在此我设计了两个练习题,其目的是对三角形的特征和概念进行巩固。

A,画一个三角形,标上它的各部分名称。

B,用课件演示,让学生判断,增加认知面。

第二步:探究三角形的特性课件演示:刚才我们观察的这些桥梁支架,自行车架以及我们身边的很多建筑,设计师为什么要利用到三角形呢?接下来我让学生做一个实验:拿出准备好的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让学生用力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操作很容易发现: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四边形容易变形。这就是三角形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稳定性。

第三步:探究三角形的高。1、折一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按课件演示的方法折一折,折完后互相观摩。看折痕的一端是否过三角形的顶点,另一端是否与顶点的对边相交,折后是否重合,猜一猜折痕与三角形的这条边是什么关系。

2、然后让学生展开被折的三角形,并让学生指着这条折痕,告诉学生这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同样的方式教学三角形的底。

3、拓展:当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之后,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另两条边是否可以作为三角形的底,是否能折出另外两条高。以此来巩固和升华学生对三角形底和高的全面认识。

4、继续探究: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学生可能回答出各种不同的答案,甚至回答不上,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一量,使学生得出清晰的认知:三角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5、接下来教师演示用三角板画三角形的高。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6、练一练:(用课件演示)第一组是让学生判断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否画正确(即36页第2题)。第二组是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标出底和高(即36页第3题),第三组是判断题。

7、知识应用:设计两个图形,让学生画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边的高。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篇(3)

1.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

数学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对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要求。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涉及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要求。就每个学段的要求而言,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几个方面的内容,在学段目标中都分为相同或相似的几个方面阐述,但随年级提高要求有所不同。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例,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由此可见,《数学课程标准》对各项要求是一个分层次、分项目、纵横联系紧密,逐渐提升的目标和要求体系。我们只有细心研读课程目标,才能深入领会其中的要义;只有领会了其中的要义,才能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方向,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2.走进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张白纸。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品质,才能做到准确、恰当地预设,才能确保有效教学的开展。如,“角的认识”一课课前调查发现,学生有这样一些疑问:角是不是羊角、牛角的角?是不是元、角、分的角?是不是角落的角?是不是三角形的角?是不是物体上的角?是不是只要有一个转折点的就是角?角一定是又直又尖的吗?为什么很多物体上都有直角?等等。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才能设计出实用的、有价值的学案。变教案为学案,学案可以是板块式的,应该简练和精当。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对每一节课如何组织、引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不必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还学生思维的空间,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的不同认识是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资源。

3.对教材、教辅材料应有充分的解读。

对教材的吃透,对教辅材料的解读,是备课前的重要内容。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内容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用教材教”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有一个全面、深度、系统的解读。而对教辅材料的解读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对年青教师深入研究教辅材料对于备课时的练习设计难度、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会起到很大作用。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的全部内容有清晰的认识,放入小学阶段性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从而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进而明确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以及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把握好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全局、起核心作用之点,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解、掌握或运用上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疏通。解读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包括教材中的每个信息、提示语、练习等,把握好教材设计的意图。如理解教材中插图的编写意图,为什么用这样的插图?有什么作用?怎么用?经过研究,我们会发现每个插图都能形象地介绍所学内容,指出了与知识相关联的实际问题,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对学生增强感知,建立表象,进行形象记忆,促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助、互补、和谐发展。有时,还可以配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4.科学处理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科学地处理教材。要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从纵、横两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其中“纵”意指知识的“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横”,意指知识的“块”,即横向联系。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

当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三维目标要全面,课堂预设要充分。设计案例时,要加强学生的互动探究能力的培养。

5.加强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是教师对教学价值进行沉淀、过滤、剔除、保留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

6.备课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般来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

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有的体现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有的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差距,等等。这种内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特征来确定,才能达到有效备课的最佳效果。

篇(4)

幼儿园植树节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一:

教案前言:每年都有新的希望,每年都有新的创新与期待。但是每年的植树节,小朋友们都主动的将小树苗栽种到指定位置,为未来的城市绿化坐着微小的贡献,这是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环境的小小行动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了解植树节的时间是哪一天,让孩子们记住这个时间,记住植树节的意义。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表现力;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歌曲优美、动听旋律;

3、理解歌曲的内容、性质,会有节奏地演唱。

教案准备:

1、花草树木景的山坡土、未绿化的山坡图布置在活动室,作为蝴蝶的家;

2、录音机、歌曲的录音磁带、自制的小树;

3、场景布置:泡沫制作的小山坡。

教案过程

1、 激发兴趣

(1)游戏《蝴蝶找家》:幼儿扮蝴蝶边听音乐边按三拍子节奏做各种动作,音乐停,老师说:蝴蝶回家,幼儿迅速飞回“家”

(音乐反复几次)

(2)观察思考:蝴蝶喜欢飞到哪个家去?为什么?(引出歌名)

2、学习歌曲

(1)听赏老师演唱,让幼儿说说歌曲的基本意思。

(2)听赏录音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说说听了这首歌曲的音乐有什么感受?

(3)跟老师按音乐的节拍、节奏、力度念歌词。

(4)幼儿轻声跟唱、合唱、分组唱、边唱边做动作。

3、情感体验

(1)情境演唱:幼儿取“树枝”边唱歌曲边“栽树”。

(2)情感体验:幼儿在绿化的“小山坡”听音乐做蝴蝶自由的边飞、边唱。

幼儿园植树节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二:

一、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幼儿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进一步结合劳动教育,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他们把初步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在活动中巩固这种意识。于是我们 在植树节这天,为美化、净化环境,让幼儿认识如何栽树,宣传绿色植物的好处,教育小朋友要爱护树木。

二、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学会朗诵童谣。

2、知道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了解 3 月 12 号是植树节。

3、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要爱护树苗。

三、活动准备:

栽树的 vcd、以及栽树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观看 vcd,了解有关植树的知识。

1、看完后提问:电视里面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栽树)学习词语:栽树。

2、你们平时有没有看见过栽树?是不是和电视里的叔叔阿姨一样栽树的?他们是怎么 样栽树的?(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 学习词语:挖树坑、栽树苗。

3、你们知道什么时候栽树最好?(春天)3月12号是植树节,每个人都要植树,到那 天你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空地上栽树,好吗?

4、出示栽树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我们种好了小树苗,再来和小树苗比比看,谁高谁矮?(一样高)小树苗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会长高,那怎么让小树苗长大长高呢?(要爱护它,保护它,多给它浇水施肥捉害虫)

5、栽好树,爸爸妈妈的脸上什么表情呀?(爸爸乐,妈妈笑)我爱爸爸妈妈也爱小树 苗。小树苗长大后就成为大树,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制造出清新的空气,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二、幼儿欣赏童谣,初步了解童谣中的童趣,知道栽树带来的乐趣, 三、师幼感情地朗诵童谣,幼儿跟着轻声的读。

四、请幼儿给童谣起个好听的名字。

(栽树) 五、分组朗诵童谣,表扬声音响亮的幼儿。

六、小结:

栽树造福于人类, 我们应从小爱护小树苗, 小树苗就象我们的小宝宝不仅爸爸妈妈要保 护他们,我们小朋友更要爱护它。

童谣:栽树 挖树坑,栽树苗, 树苗和我一样高。

爸爸乐,妈妈笑, 爱我还是爱树苗。

幼儿园植树节主题教育活动教案三:

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设计思路:

从小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现代幼儿教育更新的具体体现,活动设计拟在让幼儿认识自然物,了解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颂扬人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通过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把幼儿认知、情感、行为贯穿于各种活动中,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认知思路、多层次去认识周围世界,运用观察、谈话、种植、游戏等多种方法,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

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

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篇(5)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反映教师对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要取得哪些进步与发展的期望与追求,是在写教案、分析教学内容之前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只有将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一节一节的目标累加起来,才能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目标。然而在教学中,对于目标的认识、课时目标的制订、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方面的确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需要认真审视和思考。

1 对目标的作用认识不足,使其成为备课时的一个摆设。

课时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是写教案时第一个被写下的。然而在无数次翻阅教材中,制订目标也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规定,变成一种勿需思考的形式摆设,即使新课程下的三维目标,也惯用一定的模式和套话,甚至经常看到不分文本,不切内容需求地将三维目标——分布的情况:即使同一节内容的课,目标的制定要么千人一面,完全按照教师用书加以拷贝,要么按各自面目,按照“自我意识”未制订;更有一种现象,往往拿到一节课的教学素材时,首先想到的是环节的设计与组织,直到要呈现教案文本时才把核心的目标给补写上去。于是,重复、歧出、琐碎,甚至肤浅出错,也就成了常有的事情。

2 目标的意识尚缺,致使教学走偏方向。

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新课改下的课堂活跃度普遍增加。但因教师目标意识缺乏,错把学习方式的改变当作课堂唯一的目标,结果事倍功半;或因注重过程的学习,而把课堂“秀”得五花八门,热闹非凡,教学内容却底线不保,基本目标不能实现。从教研现状来看,听、评课活动中对内容分析与活动设计花精力多,而对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这样一来教学中走偏方向也属自然现象了。

3 目标的制订过于笼统,不能有效指导教学行为。

平时我们在备课时总怀着很多美好的愿望,既想将基础知识落实,基本技能训练到位,又想注重学生的探索与发现,强调过程的引领。可当真正面对学生,与他们交流时,诸多美好设想也只能是理论上的,教学实际中根本行不通。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制订得太过丰富、笼统、空泛。面面不到的面面俱到现象导致教学目标对教学行为方向引领的失控,不能有效指导课堂教学,也就导致拖堂、走过场的现象。

二、观念与操作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指南针,是控制教学行为的方向盘,站到一定高度未认识与把握,确立起目标在心目中的位置,树立起目标的核心引领地位,明确方向,才能将教与学最终落实在学生的发展上。

1 树立整体观念,把握好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做到基本定位。

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之间是一个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果把数学教学比作人的身体,那么每一课就是分工不同而又和谐合作的器官。课程目标是学完这一门课时应达到的目标,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部分。崔允漷教授说:“教学目的是分层级来确定和实现的。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也有不同层级:由学年(学期)目标到单元(主题)目标,再到课时目标,上位目标决定下位目标。”从《课程标准》对目标的分级来看,从总体目标到学段目标,都具有中长期的特性,且它们的实现必须有赖于短期目标(课时目标)的达成。认识清楚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不会对一节课求全求到,在制订课时目标时就不会越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切性更强的目标。

2 根据教学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课时目标,做到有所侧重。

前面所讲,每一节课对整体目标的达成都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有些课会贡献“过程”,而有些课会贡献“结果”。《课程标准》中,阐述目标的动词也分两大类,一类是刻画知识技能目标的,如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一类是刻画过程性目标的,如经历、体验、探索等。实际上,这两类目标是有机整合于课堂教学中的,在教学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在一节课中如对二者平均用力,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会出现实现不到位的过渡性的强化练习现象。所以在制订课时目标时该有所侧重,探索性较强的课,多侧重于学生的经历、体验、侧重过程性目标达成,而对于“双基”性较强的课,更多侧重于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侧重对知识与技能的练习与巩固。

如徐斌老师在讲“一位数乘两位数”时,以计算算理掌握为主目标,引学生在听、看、说、练等系列思维活动中经历和探索,实现简约、朴实下的有效教学。先口算练习引发旧知,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列算式,再数形结合进行算理探知,依据学生思维特点,很好地建立数学模型,理解算理,形成计算的技能。

再如钱希有老师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侧重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展思维为主目标,紧紧围绕“让学生做课堂主人”的教学思想,针对“大小、形状都不一样的图形,都叫三角形”这一问题,让小组同学自由选择三角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确定从哪几方面去研究。组内分工、交流、辩论后确定方案,推选代表汇报,其他小组在倾听后提出不同意见。

组1:我们组研究了三角形的共同点,结果是:①三角形都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②有3个角的图形就叫三角形。③三角形3条边钉在一起不容易变形,因此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组2:我们对组1第2条有不同意见,如果说黑板上的这些图形都是三角形是对的,但有3个角的不一定都是三角形……

两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有所侧重地制订教学目标,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充分显现出目标的意义和价值,显现出“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篇(6)

1、 创设课堂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残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寻求问题的心向,从而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或经验独立地解决问题。特别是从浙江来的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观摩课就为我们指明课改的方向,我从中受到很大启发。

如《24时计时法》一课中,教师通过电脑演示,有猜谜,播放了一次历史战役,说明24时计时法的重要性,并进行钟面操作,看列车时刻表,单位上下班时间牌等活动来进行24时的计算,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

再如《粉刷教室》一课是课本上求长方体表面积一节的应用课,学生对表面积已有了初步认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并直接利用教室墙壁来进行实际计算。同时选择“粉刷教室墙壁需要考虑什么?”作为尝试点,创设了一个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学生共同对问题观察和磋商中加深了对表面积的认识并练习计算。因为教师还设计了更贴切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如在用料、选材、资金、人工等方面的计划。使学生在使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之中。

又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义乌的那位男教师在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并让学生对黑板上的图形做及时的补充或提出异议,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许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但许多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2、 课堂上及时反馈调整,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相对而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静态的,在以往的课堂中,为完成教案而上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课堂中教师注重的是教案的执行过程,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通过观察、交谈、提问、分析和课堂练习等随时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从而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信心。

如我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节课后感觉同学们认识理解的不够。就在下一节课上课要求学生们画图说明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不同?并把有限长的线标上数据。学生们开始按各线的特点画,我巡视时发现这样一个答案:直线上标了5厘米。我就读给大家听:“直线长5厘米。”大家愣一下,马上开始争议起来“直线无限长,怎么才有5厘米长?”“我画这么长,就标上了。”“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它无一定长度,怎么能标5厘米长?”我对那极为大胆发表意见的同学加以表扬。接着又问“那射线长5厘米对吗?为什么?”大家又讨论起来,我鼓励他们勇敢地提出疑问并请同学帮助他们,气氛很热烈。紧接着我又提出“那线段长5厘米对不对?为什么?有无一定长度?能否无限延长……”等问题。这样,有无端点与能否延长、有限长、无限长都理解了,直线、射线、线段也就分辨清了。

篇(7)

一、及时捕捉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根求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并非是要老师能够掌握一节课所有的内容,而是要随机应变”. 课堂上,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应该及时地捕捉下来,并且引导学生就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寻根求源. 老师虽然在课堂前设计了教案,但是并不能将课堂全部情况掌控住. 课堂的情形也不需要老师全部掌控,老师需要的是掌握整体课堂,细节中加入学生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有些学生由于加入辅导班等等因素,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比较早,这些学生在课堂中也希望表现自己,便会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是底乘高除以2. ”那么教师面对这一教学生成时,应当先鼓励一下学生,能够掌握这个公式是非常好的,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同学知道这一公式呢?可能班级有不少的学生都了解,如果是这样的情形,那么老师可以问问为什么面积会这样计算呢?这些会公式的学生可能大部分都不知道,那么教师可以以此为引导“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探索公式的推导”,引出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学生由已知变为未知,那么对于公式探索的兴趣也会提升,对于课堂也会增加兴趣.

二、利用有价值的错误,为学生认识新知提供方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案的大致方向进行教学,学生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疑惑或者是其他的课堂生成. 但是,这些生成并非都是正确的. 学生是按照自身的思维去思考课堂中的内容,按照自身的想法去提出问题,自然有不正确的地方. 然而,这些错误的地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老师应当将这些资源提出来进行探索,解决学生的疑惑,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也为学生提供新知识的方向. 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老师设置了这样一道题:“××中学举办了义务交班费的活动,三年级(5)班23名女生平均每个人交了6.9元,32名男生平均每人交了7.6元,那么平均一个班每个人交了多少呢?”有些“小聪明”的学生认为可以这样计算:(7.6 + 6.9) ÷ 2 = 7.25,这样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的算式应该是(23*6.9 + 7.6*32) ÷ (23 + 32) ≈ 7.31,那么之前学生的错误在哪里呢?学生可能自己在看了正确的解答过程后,还是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 老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先观察一下错误所在,如果找不出来,教师进行解答,平均数的意义也就凸显出来,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就完成了,由于有了明确的问题探索,课堂的气氛也会活跃很多,提升了课堂的效率. 三、灵活运用意外生成,帮助学生共同认识新知

学生的课堂生成是多种多样的,有学生的疑惑也有错误的想法. 对于这些课堂生成老师要灵活面对,努力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教师在很多时候不能完全按照教案的内容来上课,因为有时候教师设置的教案会被学生的一些疑问所打断,这时候教师要灵活地面对,不能照搬教案的模式. 应当结合学生的疑问,将教案进行现场改动. 有时候因为学生的打断,老师重新改变教学模式,从而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因为从学生的思路出发,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能融入课堂之中. 例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们一般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图像教学,让学生观察插图,看图中有几个6,然后一步步地总结出6的乘法规律. 然而有很多学生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经过课堂的提问得知,很多学生都会背诵了,如果这时候还是按照之前的教案,显然有些不符合实际了. 有些学生既然会背诵了口诀,那么教师如果继续按照之前的图像教学,就显得浪费时间了. 教师不妨采取互动模式,进行同学之间的互动. 让已经会背诵的同学教导不会的学生,学生成为“老师”,改善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

四、化生成为教学资源,提炼有价值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