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九年级教案

九年级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31: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九年级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九年级教案

篇(1)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这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不耻下问,多提问,多看、多学,以后一定会信手拈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具体操作等数学活动,学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经历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促进观察、分析、归纳、交流等能力的发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

的好奇 心,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测量江河的宽度、船舶的定位等,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往往要应用到三角函数知识。在上节课中已经学习了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进行一些特定情况下的计算,但是生活中的问题,仅仅依靠这三个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来解决是不可能的。本节课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让他们从繁重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法直至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学生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然要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和操作活动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另外,计算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依据教材中提供的背景材料,辅以计算器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操作比较熟悉。同时,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简单计算,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

1.梯子靠在墙

上,如果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为60°,梯子的长度为3米,那么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有几米?

学生活动:根据题意,求出数值。

2.在生活中,梯子与地面的夹角总是60°吗?

不是,可以出现各种角度,60°只是一种特殊现象。

图1(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如图1,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走过了200 m。已知缆车的路线与平面的夹角为∠A=16 °,那么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哪条线段代表缆车上升的垂直距离?

线段BC。

利用哪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BC?

在RtABC中,BC=ABsin 16°,所以BC=200sin 16°。

你知道sin 16°是多少吗?我们可以借助科学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 那么,怎样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呢?

用科学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要用sin cos和tan键。教师活动:(1)展示下表;(2)按表口述,让学生学会求sin16°的值。按键顺序显示结果sin16°sin16=sin 16°=0?275 637 355

学生活动:按表中所列顺序求出sin 16°的值。

你能求出cos 42°,tan 85°和sin 72°38′25″的值吗?

学生活动:类比求sin 16°的方法,通过猜想、讨论、相互学习,利用计算器求相应的三角函数值(操作程序如下表):

按键顺序显示结果cos 42°cos42 =cos 42°=0?743 144 825tan 85°tan85=tan 85°=11?430 0523sin 72°38′25″sin72D′M′S

38D′M′S2

5D′M′S=sin 72°38′25″

0?954 450 321

师:利用科学计算器解决本节一开始的问题。

生:BC=200sin 16°≈52?12(m)。

说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操作方法。

(三)想一想

师:在本节一开始的问题中,当缆车继续由点B到达点D时,它又走过了 200 m,缆车由点B到达点D的行驶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42°,由此你还能计算什么?

学生活动:(1)可以求出第二次上升的垂直距离DE,两次上升的垂直距离之和,两次经过的水平距离,等等。(2)互相补充并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三角函数的认识。

(四)随堂练习

1.一个人由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0°的山坡300

m,再爬30°的山坡100 m,求山高(结果精确到0.1 m)。

2.如图2,∠DAB=56°,∠CAB=50°,AB=20

m,求图中避雷针CD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 m)。

图2图3

(五)检测

如图3,物华大厦离小伟家60 m,小伟从自家的窗中眺望大厦,并测得大厦顶部的仰角是45°,而大厦底部的俯角是37°,求大厦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说明: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

(六)小结

学生谈学习本节的感受,如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困难,等等。

(七)作业

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tan 32°;(2)cos 24?53°;(3)sin 62°11′;(4)tan 39°39′39″。

图42?如图4,为了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一测量员在河岸边相距180m的P,Q两点分别测定对岸一棵树T的位置,T在P的正南方向,在Q的南偏西50°的方向,求河宽(结果精确到1 m)。

五、教学反思

1.本节是学习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并加以实际应用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三角函数知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意志力、自信心和理性精神 等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依据教材特点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取得了成功。

北师版数学初三下册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 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

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认识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认识化肥、农药使用的利弊,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盐的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放入水中易溶完.

硫酸盐类也易溶,但要除去钙钡银.

盐酸盐除银、亚汞,常见沉淀记心中

(碳酸、磷酸盐只有钾钠铵溶)

碱中溶五位,钾钠铵钙钡

二、图片导入:植物生长需要浇水、除草外还需要为它们施肥,今天一起来认识肥料中的化学肥料。

三、独立自学:完成导学案

四、肥料种类及定义:

1、农家肥: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2、化学肥料: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3、植物生长所需元素:C、H、O、N、P、K、Ca、Mg等

4、化肥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料;及其相对应作用

五、化肥与环境

1、化肥使用的利弊:

化学产品(如化肥、农药)的使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不当使用也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2、有利:提高农作物产量

不利:(1)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土壤;

(2)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大气环境的污染。

3、注意合理、均衡使用化肥。

4、不合理使用化肥可能引起的后果:引起虫害、造成土壤板结、污染水源

5、除了化肥之外,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农药也是有毒物质,在杀灭病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一段短文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元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就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上述短文中,描述二氧化氮化学性质的是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收集方法不适宜的是(

D

A.向下排空气法

B.排水收集法

(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有升高也有降低______。(填升高、降低、有升高也有降低或不变)

六、巩固练习

2、某同学帮父亲去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表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供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__N、P_______(填“N”、“P”、“K”或“微量元素”)

(2)该同学买了碳酸氢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

KCl

七、小结与作业

1、定义:农家肥: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氮肥

化肥: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氮叶磷根钾正茎

钾肥

磷肥

2、化肥

复合肥料

作业:《同步》58-60页

八、板书设计

1、农家肥:天然有机肥料

化肥:化学、物理方法

氮肥

氮叶磷根钾正茎

磷肥

3、化肥、农药与环境:均衡合理

复合肥料

篇(3)

第1课时

氯化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盐。

2、知道氯化钠的用途。

3、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氯化钠的用途,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难点

学会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量筒、药匙、托盘天平、滤纸等

教学设计

一.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什么叫盐?

【回答】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追问】生活中的盐常指哪种物质?

【回答】食盐,就是氯化钠。

【追问】食盐和盐是什么关系?

【回答】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食盐属于这类物质中的一种。

二.

合作探究

(一)

氯化钠

1、氯化钠的用途和分布

【介绍】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之外,还有很多种,如硫酸铜、氯化镁等等,有些盐是有毒的,我国曾经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而生活中常见的盐有碳酸钠、碳酸氢钠、大理石等等。本节课我们先来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提问】如何书写氯化钠的化学式?

【回答】NaCl,食盐只是它的俗称。

【提问】食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物质,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大家的预习和生活经验,请同学们说一说食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发言】

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

2、医疗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配制生理盐水。

3、公路上的积雪也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教师补充】除了以上用途,食盐还有很多用途。

1、清晨喝一杯盐开水,可以治大便不通。喝盐开水可以治喉咙痛牙痛。

2、每天用淡盐开水漱口,可以预防各种口腔病。

3、洗有颜色的衣服,先用5%盐水浸泡10分钟,然后再洗,则不易掉色。

4、洗有汗渍的白衣服,先在5%的盐水中揉一揉,再用肥皂洗净,就不会出现黄色汗斑。

5、将胡萝卜砸碎拌上盐,可擦去衣服上的血迹。

【过渡】食盐有这么重要的用途,我们是否有必要了解它在自然界的存在和制取情况呢?

【提问】食盐在自然界中存在于哪些地方呢?

【投影】关于食盐的有关图片。

2、粗盐的提纯方法步骤

【过渡】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呢?

【引导讨论】

1、粗盐初步提纯需要哪些步骤?

2、过滤器的准备需要哪些仪器?滤纸如何使用?过滤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

实践: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

设计并完成探究报告。

录像播放正确操作

【交流与讨论】

1、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

2、产率偏低的原因?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①过滤时滤纸破损。②注入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产率偏低的原因: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③转移时固体可能洒落。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氯化钠

一、氯化钠

1、化学式:NaCl

,俗名:食盐

2、食盐的用途

篇(4)

(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有一流的教学质量。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1、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和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勇于探索、创新,注重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读一本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做读书笔记,并在2019年6月4日举行教师读书交流沙龙。

2、组织开展教研工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鼓励学科教师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听课要有记录、即时点评和总评,并及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领导组成员不少于30,节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

3、积极开展各类评课选优活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评比活动。通过评课、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主要通过效度测评活动、一师一优课活动展开教师课堂展示活动。

(二)做好常规教学管理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杜绝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接打手机以及只顾自己上课不管学生听与不听的现象。教务处将不定期巡逻查看、对违规现象给予批评,任课教师必须做到管教管导,大胆管理,从管理中要质量。

2、通过谈话、检查、督促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责任心,端正教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教风。

3、下大力气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要求老师盯学生,定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

(1)教案:采用手写教案,深研课标、教材、学生。备课做到“四个有”,即“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做到提前备课。教务处每周抽查教师教案,随时进行督导。

(2)认真布置、批改作业。严把作业关,作业内容要精选、精练,有留必收,有收必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教务处每个月进行一次业务检查,对教师业务进行督导、反馈。

(3)每月进行一次质量检测,加强质量监控,力求公正、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寻求对策。认真写出期中、期末考试及质量分析。

(4)倡导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课堂教学。

(5)教学总结:期末写出学期学期总结。

(三)强化毕业班工作,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中考复习实效

1、开学初召开九年级质量分析会,认真分析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明确目标,积极倡导“四个有效”,即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辅导、有效研究。

2、组织各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和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河南省2019年中考命题思路,吃透考试精神,了解考试热点,制订复习计划,安排好各轮复习的时间。教务处要及时收集中考信息,了解新课改下考试的最新动态,有效地对九年级教学进行宏观指导,提高九年级中考复习的实效。

3、组织召开2019年中考动员大会,九年级中考家长会。

4、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九年级听课,加强对上课、训练、复习进度等复习工作的督查,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调整,严把教学关,确保九年级教学质量的提高。

5、结合教研室安排,认真组织九年级的各类模拟考试、体育测试、实验考试、志愿填报、家长会、学生会、教师会等各项工作。

6、做好九年级中招考试学籍审核工作,办理好九年级学生卡,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中招考试信息填报及完善工作,指导学生进行中招报考。

篇(5)

have you packed yet的评课稿 很早就耳闻吴老师的英语课生动中透着威严,今天有机会听了她的课,对她的上课更加敬佩了。今天上课的课题的是九年级unit14 have you packed yet?教学的重难点是复习现在完成时。

吴老师先从日常生活的问题提问入手导入,在提问时加入了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点---现在完成时。例如,Have you had breakfast yet?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yet?have you taken exercises?等。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导入,我发现了差距。我的课堂问题设置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备课教案来的,问完一个问题就结束了,不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扩展性提问。但是有经验的老师,却是完全不同的,问题与问题之间过渡非常自然,例如,当吴老师问了have you taken exercises?之后,又问学生what did you do?帮助学生复习回顾了过去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应该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坐在九年级的教室里听着九年级的英语课,让我觉得我仿佛又来到了初中和高中,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因为课堂节奏很紧凑,知识点众多。学习短文:Don’t miss the New Ocean Waves是本节课的重点。吴老师的教学方式是段段分析,从导入提问——听录音跟读——逐句讲解——背诵。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背诵课文,是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总的来说,吴老师的课时相当成功的,课堂驾驭能力高,上课过程中,师生互动很充分,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重难点。

篇(6)

一、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在于学生不能只凭上课听,一味地模仿教师的方法去解题,应该通过实践练习,自主探究与相互配合这一系列手段去完成学习任务。在数学学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是提高复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1、培养学生合理归纳数学知识的能力。

到九年级第二学期,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学完,教师应启发学生去寻找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加以总结归纳,理成一条线以便学生理清楚,加深记忆。例如,九年级代数“二次函数”这一章的内容,分布面广,分散点多,题型复杂,解法活,我把它分成以下几点内容:(1)三种形式、(2)三个要素:点、轴、配方、(3)三交点:与X轴交点、与Y轴交点、(4)由图象定a、b、c 符号、(5)图象与差别式的关系。

2、运用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培养解题能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要使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来积极参与,提高兴趣,题目多变,举一反三,使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枯燥乏味,而被深深吸引住,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把他们联系下来的情况进行抽查分析,加以评价,正确加以肯定表扬,鼓励其他学生一起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方法越多越好,提示他们用另外的方法来解能否找到其他的捷径。总结一题有几种证法。几何教学中,几何命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推理,能培养他们严密灵活的逻辑能力,对命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能对深化知识,扩大视野带来好处,提高复习效率。例如进行不同钥匙方法的思考,作一题多解的练习。

解数学题目,往往又陷入难题的“旋涡”或做了大量的习题,收效甚微,只能“望题”兴叹,如何去培养九年级学生解题能力,责任重大,教会了学生技巧,深入挖掘这座迷宫,面队变幻莫测的题目,不会感到惊慌,使他们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不同手段,不同技巧去攻克它,对数学这门课产生兴趣和好感,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陷入无休止的“题海”中,复习的效率会提高,自然成绩会上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3、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会学生构建数学模式

数形结合思想,是把几何图形与代数解法有机结合起来,去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时,求Y﹥0,Y﹤0,等问题。利用求出X轴相交点A(X1,0),B(X2,0),利用图形可以知道当X﹥X1 或X﹤X2时,Y﹥0;X1﹤X﹤X2时,Y﹤0,借用图形可以直观的看出了问题的结果了。函数与图形的教学中把这种思想贯穿始终;在解直角三角形时的实际题和图中运用垂直定理求半径,弦长,以及正多边形与圆的相关计算都用到了构建直角三角形的模式;教材中的赵州桥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

4、精选例题,培养逆向思维,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的习题训练要求达到准确、规范,练出速度和技巧。教师首先要精选例题,引导练习,重点分析解题的思维以及方法,鼓励用代数几何综合来解题,同一类型变换条件和结论,让他们分清其中的异同,善于从不同的侧面起思考,充分运用类比联想思维,加以比较和鉴别,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会发散出去,使思路灵活。

二、控制课堂教学量,提高教学效率

九年级复习过程中,只求课堂的全面复习全面到位的做法是片面的,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想把什么都说清楚却什么都没说清楚,想说的问题多,每题的分布时间就少,造成难以入深渗透,我在把每个知识中的难点、重点,易错的知识揭示出来,让学生自己整理,相互讨论,展开联想,发扬各自的探究精神,自己也学会了整节的知识内容。

三、几点体会和感受

篇(7)

一、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写好学案。

    由于本学期我校开展了学习杜郎动,本学科的教案也改为学案。一切都在尝试当中。于是我开学初就到北方图书城选购了关于学案的材料,用来借鉴别人的成型经验。平时认真钻研教材的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给大家提供的网络资源,我们小组同事还常常到《初中数学网》上下载最新的学习和备课资料。我还特意到杜狼口中学的网站上,去学习他们的教改经验。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观念和教学思想常改常新,可以尽快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跟上和赶上新时期的教学步伐。

二、     尝试用新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部署下,我和小组同事一起勇敢的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那就是先学后教。我们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大家认真预习。第二天让学生主讲,师生一起探讨在预习时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这样做,最初感到效果还好,有点起色。好学生学习的更主动,差生也开始动手做题了。但是由于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方式基本定型,基础差的学生还很多,所以后来效果开始不明显,渐渐走回到老路上去了。我刚开始兴致勃勃的用大纸壳做了关于学生成绩统计表,也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束之高阁了。因为感到我校这个年级的学生状况不是太适合做这样大规模的改革。但是改革还是要进行的,这个是必要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想在下个学期继续探讨用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

三、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

    由于很多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爱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所以我就想了一些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一方面在学生中牢牢树立班级前二十名学生有希望考取省级重点高中的思想,在作业上和平时学习上比一般学生的管理更加严格。专门用一个工作日记记录他们平时交作业和小测验、考试情况。另一方面,为了抓尖子生以点带面。我在两个班级总结出学习有潜力的学生各有十八人。二班是男同学学习好的多,就给他们班提出有:才女十大才子.五班女同学学习好的多,就给他们班总结出有:才子十大才女。学生们还是对这个称呼很感兴趣,从他们的神情中可以看得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以此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在检查作业和练习册的时候,也是对于这些同学加强检查。常常让他们在上课之前带着自己的卷纸到教室外边等候我对于他们一一检查在放行回教室。

    期末的时候,对于几页比较难的几何题,我采取指定学生讲的方法让那些好学生做好深度预习。对于不是很难的题纸上的习题,我就让课代表采取现场抽签的方式,力争让全班学生都有参加答题和讲题的机会。即体现了老师的公平,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捎带使学生体会了统计初步中的抽样本的思想和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我一直感到我的数学课课堂纪律还是比较省心的,我想这与我努力做到尊重全体学生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当然对于学生的尊重,尤其是对那些学差生的尊重,还体现在一些老师和他们的近距离接触上。比如老师要是有空,可以到差生身边站一站,拍拍他们的肩膀,或者在自习课上,和他们做一会同桌。再有,每当课程不是很紧张的时候,我就采取学生先做题,再提问的方式解决题纸或者练习册上的习题。再提问的方式上,我基本上都是让学习较差的学生先回答问题,他们优先选择他们会的问题解答,然这样,简单和容易的问题由学习较差的学生回答了剩下的习题越来越难,最后的问题由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先后回答的问题不许重复。感到这样提问学生无论学习好的还是学习较差的,都有回答的问题,都得到了自己该得到的知识。这样还表现了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关心和学习较好的学生的尊重。   1  

四、     充分利用备课小组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水平。

    我们小组的四位老师老中青三代,大家在工作中配合的很好。平时有问题随时随地研讨解决,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工作上大家积极主动承担任务,相处很是舒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