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31: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员交流发言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员交流发言材料

篇(1)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理念前卫、把握新课程标准、并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通过师德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的师德修养与职业道德水平有明显提高。

2.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使各校教师都能转变教育理念,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以全新的方法走进新学期的课堂,尽快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构、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3.通过班队知识学习,使参训人员进一步熟悉班队集体建设的具体操作方法,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规范化。

4.通过教学业务知识的培训,使全体参训人员人人明确教学“六认真”要求,向教学“七认真”迈进;个个懂得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基本知识,把握教学教研工作的主动权。

5.后勤工作人员通过师德培训,进一步确立服务观念,摆正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安全防范,确保服务质量。

三、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专家讲座,经验交流,互学互动,观摩现场,表态发言。

四、组织领导

组 长:陈正美

副组长:朱建刚 蒋四良 胡关乔(主持学习活动,本校教师点名)

成 员:宋前方(负责培训班场地、物资、会议材料安排工作)

侯颖华 陈德芹(来宾接待)

陈发超(伙食安排,茶水供应)

王 平(文秘服务)

吴雪芹(音响服务)

五、培训地点

张家港市绿丰学校多功能活动室

六、日程安排表

时间

午别

内 容 安 排

主讲人

主持人

8月21日

上午

开学典礼

①市教育局领导致开幕词

②团市委领导讲话

③教员代表发言 (新凯学校

学员代表发言 (绿丰学校)

⑤学员体表发言 (渭塘涟水小学)

2.全体人员合影

3.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

4.新课标的认识与理解

钱洁雅局长

李 彬书记

蒋四良

吴雪芹

周仁丽

蒋四良

市局袁科长

市局赵科长

陈正美

下午

三校教师暑假作业展评

2.《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做一名高素质的教职工》

罗会词

孙振中

蒋四良

8月22日

上午

《教学“六认真”工作具体要求》

港口郑校长

胡关乔

下午

《学校教科研知识讲座》

凤凰钱校长

8月23日

上午

《做好班集体建设工作 当一名称职的班主任老师》

2.《认识少先队组织 开展好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孙振中

朱建刚

下午

《办公软件电子表格应用技巧》《word文档排版常识》

2.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詹晓玉(新凯) 李雪梅 张传俊(绿丰) 成诗琼(渭塘)]

蒋四良

有关老师

8月24日

上午

小学语文教学

2.小学数学教学

市局候主任

西张卢校长

蒋四良

下午

书法教学

2.

3.学唱歌曲《国歌》、《队歌》、《团结就是力量》

泗港陈校长

大新夏校长

吴雪芹

8月25日

上午

学校安全工作要点

2.体育课教学

3.音乐课教学

4.评选优秀学员(按校评选)

市局陆科长

市局孙忠义

孙振中

各校校长

胡关桥

下午

举行培训班休业式

①市教育局领导讲话

②学员代表学习心德交流(每校1名)

③颁发优秀学员证书

④暑期培训班工作总结

2.培训班结束

市局领导

学员代表

陈正美

陈正美

朱建刚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现实需要以及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的教学管理实践工作,依据干部成长规律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和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等现代教学理论,对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进行探讨。

一、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现实需要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列为干训工作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关注学员特点以及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和活力。目前,气象部门领导干部队伍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工作经验丰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相对较强。他们一般不会盲从教科书的见解和教师的看法。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培训方法,寻找适合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观、kolb经验学习圈以及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干训工作教学方式的改进,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可以译作“结构主义”,它是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地位,学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刺激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二)KoIb经验学习圈

美国学者David·A·Kolb经过研究发现成人整个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学习循环圈说明成人学习是一种白导性、自主性、主动性的学习。

(三)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

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rua)“三元交互决定论”也称为“人境交互决定论”。它把影响人心理技能的因素分为三类: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人的因素。班杜拉认为:这三者之间,每二者都具有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从而构成个体机能活动的三元交互决定系统,任何一个人的机能活动的现实表现都是其三元交互系统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产物。根据这一结论,在教学中,如果师生、教学行为、教学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能够开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机制,那么教学就会起到促进人心理机制发展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就会因此而得到发展。

学的规律是教的出发点,学员学习的这些基本认知特点要求我们建立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增进教师与学员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达到提高学员能力的目的。

三、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是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干部培训的核心班型,为期三个月。

(一)课程设置

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设计,目前处级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已经形成了以“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学习”、“业务系列课程学习”四个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从教学实施效果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切实可用的应对方略;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学员普遍对教学设计表示肯定。

在模块式教学相对固定、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根据干部培训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及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最新理念作为教学重点,融入到培训内容中去,例如设立“十七大学习专题”和“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专题”,这种第一时问、专题教学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使干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员在培训需求反馈中的要求,还在培训班尝试开展菜单式教学,在同一时间提供不同课程供学员选择,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肯定。

由此,我们提出建立“4+Z+X”的领导干部培训教学课程结构体系:“入学教育”、“理论学习”、“管理系列课程”和“业务系列课程四个课程模块是较为稳定的核心教学内容:“类”教学内容则是以不断体现与时俱进要求或研究式教学的专题课程;“X类”教学内容是运用菜单式课程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选修类课程。

(二)教学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参与式培训的最基本形式。康德指出,人有联合他人的倾向,因为在和人交往状态中会有一种比个人更丰富的感觉。小组合作学习正好适应了人的这种心理倾向,更可以使学员从不同方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理解。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对于成人学习特征的解释,实践效果很好。

目前,气象部门干部教育培训各类班型都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学习形式。其主要流程包括:确定研讨主题、分组讨论、班级内分组汇报、班级内交流研讨、总结点评。其中,分组讨论是整个小组学习的关键环节。为了使组员参与比较充分,小组的规模不能太大,否则可能会出现喜欢说话的人独占小组活动时间,其它学员根本轮不上发言的情况。小组讨论定要形成真正的讨论局面,小组各成员共同就某些话题进行研讨,发言内容间有逻辑关联,有思想的交锋。而不是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发言,各说各的(而这正是我们现在组织讨论的通病)。讨论后要形成小组汇报、班级内汇报,否则无法对前面的讨论起到巩固效果的作用。

2.研究式学习

我们将尝试在此类培训时间较长的核心班型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式学习活动。学员可事先就自己工作范围中的难点、热点问题选定研究课题,在自己所在地区和单位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培训期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课题研究;也可以几个学员选定一个课题,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样的培训,既锻炼了学员开展调研、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有实际的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学员自然会去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达到培训的目的。

篇(3)

关键词:研讨式;案例教学;教员;角色定位

案例教学是当前院校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运用典型案例让学员讨论研究,能进一步增强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员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在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员的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活动的设计员

案例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达到启发思维、深化理论、创新战法等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应根据学员的任职经历、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等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设置好研讨内容、问题的难易程度、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领域范围、达到何种目的、学员有哪些收获等。为了使学员能够自主地进行分析研究案例,教员应通过各种方式将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传递给学员,并适当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手段通过图片显示、动画演示、录像说明、语言叙述等方式尽可能将案例还原。这样在研讨中,学员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有的放矢。矛盾点是活跃课堂氛围,引起受训者之间的“冲突”,激发受训者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的方法。广泛而热烈地争论,能锤炼受训者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谋略思维能力。矛盾点的设置要符合受训者的知识、经历、职级和专业特点,要考虑问题的特点、背景和领域,难易要适度。

二、背景材料的信息员

案例教学是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展示知识和智慧的平台。教员不仅对案例要高度熟悉,而且对其背景资料要全面掌握。学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相关领域比较多,如果教员不能及时提供相关背景信息,势必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员在上课前一定要对案例的相关情况认真准备,查阅案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知识,全面系统传递给学员,以便于更好地开阔学员的思维。有时也会出现学员挑战教员观点的情况,此时教员一定要冷静,可以交由学员继续讨论,也可待课后查资料、分析之后再讨论。对学员的真知灼见不但要虚心接受,还要极力表扬。切不可固执己见,与学员进行短兵相接的辩论,要尽可能通过各种信息引导学员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问题。

三、创新思维的引导员

案例式教学具有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员主体地位,促使学员与教员共同思考,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和思维灵感等特点。案例教学是一种经验研究而不是理论研究,其核心不是寻找问题的固定答案,而是思维的唤醒。读书之道在于悟,教学目标是使学员变得更聪明、更灵活,而不是变成读书的工具。教员要比学员有更开阔的思维,要有更独特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才给予点拨和提醒。这些点拨和提醒要着眼于提高学员的判断力、沟通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始终作为一个引导者站在局外观察事态的发展。其实教员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员可能会有一些思路或方法让教员受益匪浅。

四、分歧争执的消防员

在组织案例研讨的过程中,学员有时站在指挥员、决策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可能站在对手的角度分析、研究和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加之教员为了教学效果会不断设置一些矛盾点,往往会引发学员的分歧和争执。此时教员不能轻易干预,要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有时思维观点的碰撞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两人争论过长或情绪不稳时,教员便成为现场的“消防员”。教员要设法进行引导干预或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引导到学习交流的轨道上。也可以暂时中止他们的辩论,让第三方学员谈自己的观点。

五、归纳总结的评论员

根据教学计划,研讨的过程中教员对学员的发言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总结的发言人,教员在组织讨论时首先要及时记录讨论要点,而后进行概括归纳。这种归纳不是发言要点简单的统计,而是对讨论进程的回顾、不同观点的界定、科学方法的归纳、创新思维的分析等。教员也可在学员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并视情提出要求。对因为时间原因未尽的讨论和讨论中提出的新问题,教员可以进行必要的点评,也可以作为课后思考题,为学员课后与教员交流提供平台。

篇(4)

【关键词】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传播技巧

【中图分类号】R71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6-089-03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就是要通过传播活动让目标人群接受所传播的科学信息,接受所提供的建议并采纳健康行为。在传播活动中,说、听、看、问、答、表情、动作等等都是构成人际交流的基本方式,人际交流技巧应是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常用的传播技巧有观察技巧、提问技巧、倾听技巧、反馈技巧、组织小组讨论技巧、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材料使用技巧、示范技巧和举例引证技巧等。

1 观察技巧

观察是直接认识事物和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可靠方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向目标人群传授知识或帮助受传者改变行为时,要能够做到“眼观六路”、“明察秋毫",注意细致观察受传者的具体情况及其所处环境,对受传者的情况全面掌握和了解,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否则,只是按照传播者自己的计划和意愿进行传播活动,效果不会好。

2 提问技巧

提问就是提出问题,要求对方作出回答的一种交流方法。作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在提问时,不要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要给对方以“间隙",在“双向交流"的气氛中进行。要了解对方知、信、行方面的情况,多提开放型问题,少提封闭型问题。恰当使用试探型问题,可以促进交谈和有利于较快地收集到信息。但是对于对方的敏感问题、隐私要尽量回避。如果特别有必要了解,也要注意在适宜的气氛、恰当的时机,以缓和的口气向对方提问。

在人际交流中应避免向受传者提倾向型或诱导型问题。因为这种类型问题带有传播者的倾向性,实际上是在有意或无意地诱导对方按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回答问题。这种诱导下的回答不能看成是受传者的真实思想和认识,收集来的信息是不可靠的。

提问题要简炼、明确,问题范围不要太大,尽量少提复合型问题。因复合型问题往往含有两层或多层意思,回答起来范围较大,回答者不易一次回答清楚和准确,收集的信息可能不全面。

3 倾听技巧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倾听习惯,练习和运用倾听技巧,提高传播效果,做到专心于对方的讲话,不受外界的干扰。即便是偶然因电话铃响,同事插话等打断了谈话,也应尽快把注意力转移回来,集中到听对方的讲话上。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讲完,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在对方说话太罗嗦离题太远时,应委婉地、恰当地加以引导。要给对方的谈话做出适宜的反应,如归纳、简要的复述,用语言或体语表示赞许等。

在充分听取对方的谈话时,不要轻易对对方的话做出判断,也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时对方可能因种种缘故绕着圈子说话,这时就需要能够分辨出“表和里”,听出话外音,捕捉真实信息。不论是对方没有讲清还是自己没有听清楚,都应客气地请对方复述,一直到听清楚为止。

4 反馈技巧

作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在听取对方的陈述时,要集中注意力,并随时用表情、体语来表示自己对对方谈话的兴趣,如微笑、点头等,以支持对方把所有的问题和思想讲出来。要恰当运用体语,如与同性别的服务对象交流时可以适当将座位靠近,以表示亲近,拍拍对方肩膀表示鼓励等。

回答对方问题时要注意:支持对方的正确观点和行为要态度鲜明;纠正对方的错误观点和行为要和缓、婉转、耐心;对有些敏感问题和难于回答的问题可以暂时回避,不作正面解答;对于知识性问题、决策性问题,不要给对方以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的回答;搞清对方问题的核心,不要答非所问;了解对方提问的意图,针对问题的实质给予解答;对不同的人提出同样的问题,回答可以因人而异;根据场景和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反馈方式,有时可以用语言反馈,有时需用手势等动作反馈。

5 组织小组讨论技巧

小组讨论作为一种交流技巧,在基层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使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同时也可以把传播的信息及时传给较多的人。主持小组讨论时要掌握:

5.1 热情接待。在小组讨论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应对前来参与讨论的小组成员表示欢迎。同时可以拉拉家常或谈一些轻松的话题,使主持人和与会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2 说好“开场白"。通过开场白向与会者说明讨论的目的和主题,并做适当的自我介绍。好的开场白可以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消除他们可能存在的顾虑,使小组讨论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开场白应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有幽默感,并针对与会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灵活地加以发挥。

5.3 建立关系。在说完开场白之后,应有意识地帮助小组成员相互了解,让每个成员做自我介绍。只有人们彼此熟悉,他们才会在讨论时不会感到拘束,能够畅所欲言

5.4 记录参与者的情况。根据参与者的介绍,记录他们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与讨论主题有关的内容。

5.5 鼓励参与。主持人应当鼓励小组中的每一个人发言,而自己则不应说得过多。开始时可问小组成员们关于他们面临的问题和疾病等一般知识,这样他们会开始询问一些问题。这时主持人应避免全部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先问问小组其他成员有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同时主持人根据讨论的主题,提出一些准备好的问题,使讨论逐渐深入。

5.6 打破僵局。小组讨论开始时,可能会出现参与者沉默不语的局面。这时,主持人应注意观察和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如果是由于彼此陌生,主持人可在自我介绍或互相介绍方面多做些努力。而且讨论的问题应从一般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人手,并有意识地选择较为活跃的人首先发言以带动其他人参与讨论。如果有的成员在讨论中一直不发言,主持人可以试着找机会请其发言。

5.7 控制局面。有的成员可能非常健谈,如不加干预可能会形成一言堂的局面。这时主持人需有礼貌,可以插话说:“这的确是个有趣的想法,但我们最好也听听其他人的看法。”或者通过向他人提问,改变对话方向。当讨论失控、偏离主题时,主持人要及时提醒与会者。对于成员间的争执,不必断然制止,而是在适当时候对有争论的问题作出小结,转向其它话题。

5.8 结束语。在讨论结束时,主持人应对讨论的问题作简要的总结,并对与会者表示谢意。

6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材料使用技巧

传播健康知识离不开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材料,有效地使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材料,真正发挥其作用,要讲究使用技巧。

使用面向个体的材料,如小卡片、小册子、小折页、小活页等,要向使用者强调使用材料与健康的重要关系,引起对方重视;揭示材料的重点内容,使对方了解材料的重点;传授某些使用方法和技能,使对方知道如何使用材料。

使用面向群体的材料,如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挂图、展板等,选择的对象最好是有相同背景的特定人群,选择的时间最好是大部分参与者能够接受的时间,选择的地点和场所要考虑到群众较易达到又便于传播活动的进行;向受传者展示的画面、文字要力求让他们看得见、看得清,转换画面或版面的速度要适宜;解说者开始应向受传者讲清楚组织他们接受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直接意义,应用当地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解,吐词应清楚,讲解速度适中,重点内容可以加重语调。每次传播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使用面向公众的材料,如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片、宣传画等,不可能向受众作直接的讲解、说明。在使用上应注意:地点,在允许张贴和摆放使用的地点,要选择人们经常通过而又易于驻足的地方;位置,挂贴的高度应以成人看阅时不必过于仰头为宜;光线,宣传品应挂贴在光线明亮的地方;更换,一种材料不宜在一个位置留置过久,2―3周后应予更换,这样可以使受传者保持新鲜感;同时,一种材料留置过久也易损坏,适时更换也有利于材料的保护。

7 技能训练与示范技巧

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如果能适当地进行示范,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受传者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所学技能,强化所学知识。

进行示范时,首先要注意面对学员,让每一个学员都能直接看到你的动作。操作的动作要清楚,速度不要过快,每做一步都要讲明要领。要边做边解释,讲解时发音要清晰,不要说得太快,要让每个学员听清你的讲解。要注意观察受传者的表情,鼓励大家提问,如有不懂的地方及时重复。为了让学员看清你的动作,不能让自己的身体、胳膊、手掌挡住了他们的视线。

示范后,请1-2名学员照样做一遍,同时请其他学员观察和评论。最后每名学员都应有机会练习一遍,以观察他们是否掌握了所学的技能。也可以2-3人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观察和评论。练习结束后,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对学员技能掌握情况做出评估和总结。事后对受传者进行访视,了解他们在运用中的情况,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8 举例引证技巧

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经常需要用举例引证来帮助说明问题,因为好的例证比一般说服和知识传播更有力量,在帮助人们改变态度和行为方面有很好的作用。举例引证要做到:

8.1 举例恰当。为了说明自己的建议是重要的,有时可以拿实际例子说明问题,但所举的例子应是恰当的,易被受传者理解和接受,包括与受传者的民族风俗、、文化背景相适应。

8.2 引证准确。所举实例应是对你要说明的问题具有针对性,针对性不强不利于说明问题;对引证的例子了解不清楚,或把道听途说的事情拿来当作例证,都是不严谨的,得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会起反作用。

8.3 例证宜近不宜远。所举例证应尽量选择在传播者和受传者较近范围内存在发生的,这样可以使受传者感到贴近自己,感到真实。

8.4 例证宜新不宜旧。所举例证最好是比较“新鲜”的事实,如果举的例子相距年代久远,受传者则会缺乏“迫切”的感受。

8.5 正反例证的运用。例证有正反之分,举例时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情况来决定。有些问题,适合用正面的例子来说明,而有些问题则适合用反面的例子来强调,有些情况下还可以用正面和反面两种例子来互相衬托,起到强化的作用。

8.6 因人制宜。运用引证法应注意对受传对象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性格采用不同的技巧。如对文化程度在中专(高中)以上的人,可以引用一些理论或名人名言来帮助说明问题,辅之理性启发,对方往往可以接受和信服;而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初中以下),特别是妇女,往往以举实例、辅之以感情推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若引用专著理论方面的“精华”或名人名言则不易被她们所理解。

上述八种人际传播技巧是进行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所常用的基本技巧,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单独使用某一技巧来进行人际交流,因为各种技巧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只有将各种人际交流技巧融汇贯通,综合地进行运用,才能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是手段、是技术、是桥梁、是船只”,如果我们有了丰富的货物――健康知识,又掌握了好的桥梁和船只,我们就能有效地将“货物”送到人民群众中去,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干部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49-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当前党的建设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的学习型政党,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想方设法搞好干部教育工作,而干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关系教育成效。调查显示,近年来自领导干部的改善教学方法的呼声较高,其中案例教学法特别受领导干部欢迎。

一、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教学案例是一个描述或基于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故事,它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习者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后会从中有所收获。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哈佛法学院,之后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等各个行业,并逐渐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证明,

“案例式教学”最能体现以学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国内外教研人员的充分肯定。

案例教学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是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得传统的静态、被动的教授知识过程变成了一场师生共同参加的对真理的探讨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能力、形成思维方式,最直接的途径是实践锻炼。有效的案例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体验各种案例中的实际情境,去思考、分析、界定疑难情境中的问题,进而确定解决方案及实施步骤。

二、案倒教学法是干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方向

“全面发展、注重能力”是干部教育培训应坚持的重要原则。案例教学克服了传统灌输式教学只注重知识传输的缺点,它不是教给学员现成的理论或提供对实际问题的现成答案,而是通过案例分析促进学员间的交流,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是把能力培养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的一种好方法,是干部教育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学习兴趣

当前,随若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相对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他们中不少人不但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对于这样的教学对象,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而案例教学正好可以激起这部分学员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思考、创新能力,因此也成为学员们比较喜欢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他们能够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往往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因而能够较快进入角色,比较利于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训练领导干部的开放式系统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领导者养成“直升机视野”。所谓“直升机视野”是一种既见“森林”又见“树木”的能力。见“树木”的能力指分析、理解和管理单体复杂性的能力。见“森林”的能力指概念化能力,即在整体上理解与管理相关事物复杂性的能力。案例是对现实情境的模拟,它所呈现的事实往往折射出社会管理事务中的困境,因而疑难情境成为案例的核心要素。案例教学促使学员体验案例中实际的疑难情境,去思考、分析、界定疑难情境中的问题,进而确定解决方案及实施步骤。领导干部对案例进行学习、研究的过程就是训练自己开放式系统思维的过程。

(三)案例教学法有助训练领导干部的“六项本领”

领导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横向上,它可能跨越政治、文化、行政、经济、社会、心理、伦理、生态等多个领域,纵向则往往涉及价值判断、定向决策、引导实施、激励群众等环节。2005年7月,总书记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角度,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增强激发社会刨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笔者认为,总书记提出的这“六项本领”是对新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干部核心能力的系统阐述。领导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具体体现为“六项本领”是否增强。“六项本领”无一不涉及复杂事物,增强“六项本领”不仅需要领导干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员的综台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领导能力方面,能够达到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取得的成效,有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六项本领”。

三、干部教育案例教学课程实例

笔者在2009年上半年进行了一次案例教学课程实验,实验对象为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在册学员共29人。本次案例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课前准备阶段。

首先,组建学习小组。采用自愿结合的原则,让学员自己选择组建学习小组,并推选一个小组负责人,担负小组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其次,阅读分析案例。在正式授课前3天,教师将案例材料分发绐各个小组,向学员简单介绍案例内容,推荐相关参考资料。教师要向学员介绍案例教学的特点、过程与方法,让学员明白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入案例学习状态。学员要认真阅读案例相关资料,深入思考案例的过程和细节,搜索相关资料,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讨论分析阶段。

各小组学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对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并结合工作实际对案例的解决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教师在此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干涉,只适当维持秩序。经过小组集体讨论,可以发挥集体智慧,互相沟通合作,找出讨论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篇(6)

该老师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时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教学教研活动,常常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请教和学习。2018年11月参加国培学习(四川省乡村教师访名校-------江苏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在短短的半个月学习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并代表优秀学员在结业典礼上发言,发言材料《南通之旅,促我前行》收入此次学习的简报之中。

二、积极探索,认真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她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坚持经常翻阅《小学语文教师》、《余永正教育文集》等书籍。备课时,她努力钻研教材,详细了解学生学情,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她做学生学习伙伴,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一年下来,所带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在教育学生上,她很注重培优补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给予特殊的照顾,把他们安排在前排就座,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她每天坚持让学习练字,阅读课外书籍,每周坚持让学生写周记,从中她也得到了许多……她所教学科的成绩在近几年期末检测中也名列学区前茅。2016年参加学区小学语文课堂展评活动获得二等奖,还被学区、学校评选为“教学质量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选为“义务教育发展先进个人”,还获得村小圆梦“文轩教育园丁激励奖”,2018年被学校评选为“教学质量先进个人“,指导学生参加网络作文大赛,获得优秀教师指导奖。

三、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农村学校,因地理位置,部分学生不得不寄宿在学校,据调查,其中大部人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与父母交流沟通甚少,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为此,程老师主动联系家长,加微信、加QQ,让学生和家长联系,进行交流,汇报他们在校的情况。短暂的时光里,她取得了家长的放心,获得了学生的亲睐。为了让学生在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夏天,她为学生烧水洗头、洗澡;冬天,她为学生烧水泡脚,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展青春期的常识教育,她成为了孩子们心目中的真正的良师益友。

篇(7)

【摘 要】培训模式是构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重要因素,“模式创新”是提高培训工作质效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湖州市市属学校文综类教研组长培训班为例,提出“同伴会诊”培训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目标设计、行动路径和效果体会等,既取得了很好的培训实效,又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关键词 教师培训;同伴会诊;培训模式

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理论认为,知识和技能是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而获得的,“任何知识都存在于文化实践中,参与到这种文化实践中去,是学习的一个认识论原则。”也就是说,你要学习游泳就应该在泳池里学习,而不是站在陆地上谈如何游泳。教师的培训学习也是如此,应该在教育、教学等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因而“走进教育现场”应该成为教师培训的核心元素和基本形式之一,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教育、教学、管理等主题展开研究,更加富有精彩动感、更加可看可学。同时参训教师均为成人,他们是带着经验和问题而来的,他们的主动参与和互相交流学习非常重要,成人学习理论也认为:人类的许多知识与技能需要成人在相关情境中亲历亲为——“在行动中反省”、“在行动中求知”,才能生成真正的理解,获得切实的掌握。基于此,我在湖州市市属学校文综类教研组长培训项目的《有效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这一专题,研制并实施了基于小组合作的同伴会诊培训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目标设计

湖州市市属学校文综类教研组长培训班于2012年3-4月举办,有来自市属17所学校的40位组长参加,60学时,共组织了3次集中培训。第一次集中培训主要是安排了教研组建设及活动方面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在此基础上的第二次集中培训,主要是进行实践体验,主题是“有效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这次培训的目标很明确,即提升教研组长策划有效教研的能力。教研组长是学科骨干教师,又是基层教学管理者,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和本班学员来自3门不同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的实际,整期培训我们侧重于对学员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而教研组长履行管理职责的最重要载体就是“教研活动”。因而如何使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不停留在简单的经验性的随机交流层面,真正使其富有实效既是组长们必须思考的一项基本却十分重要的命题,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

二、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基本认识

同伴会诊培训模式即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促成同伴间展开真诚交流、互相合作,围绕中心提出问题、诊断问题、给出建议,从而加深对某一研究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同伴间的这种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合作反思”的过程,在共同语言中产生共鸣,在不同声音中相互交流、越辩越明。该培训模式的构建:

一是基于参训教师的特质;教研组长是学科骨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源、经验和知识,他们具备对某一问题思考、提出看法、讨论、归纳的这样一种能力和素质。二是受情境学习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及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等课改理念的启发;我想:我们亦应该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是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特征;一个班级四五十人,逐一就问题发表观点或者感想,在操作上不太现实,效果也未必好,所以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即全班组成若干个学习共同体,先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将组内讨论的观点归纳综合起来,最后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展示。这样每个人的观点、想法都得到了陈述和展示,又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还大大提升了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四是同伴间由于工作性质、专业背景等相似度较高,陌生感和距离感也较少,因此在研讨过程中彼此在行为上会更主动、思想上更自由、思维上更活跃。

三、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行动路径

(一)培训前的铺垫

1.理论引领:围绕主题,培训班邀请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作《怎样有效策划教研组教师研修》的专题讲座。有理论分析,又借助真实案例呈现方法的指导,给学员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厘清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同时鼓励大家要在“理想的引领下做尽可能的实践”。

2.任务驱动:在本次集中培训前班主任先行将培训内容、形式等跟全体学员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要求学员围绕研修主题先行展开独立的研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阅读、思考、资料收集及材料撰写(主题:《我的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或《教研组建设及活动留给我的启示》)等工作,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便于在会诊时有话可说且有的放矢。

3.现场选择:我们通过自愿报名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最后选择了教研组建设相对比较健全的练市中学和湖州一中两所学校率先组织公开教研。

(二)培训中的观摩

在练市中学,全班学员现场观摩该校政治教研组的听评课课例式教研活动。首先听了该校政治教师的一堂高三二轮复习课:《收入与分配》,随后观摩了政治组的教师们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的评课活动。在评课活动中,上课老师先介绍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理念,并谈了课后的一些想法,后组内其余老师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研讨气氛非常活跃,组长最后作简短活动小结。

在湖州一中我们观摩的是该校历史教研组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的教研活动。校领导介绍了该校教研组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做法,后在该校历史教研组长的组织下,一场以“指导学生社团(春秋社)”为主题的活动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各备课组分别介绍各自指导社团活动的方案,高一备课组是《书画同源——书画作品展示、欣赏》,高二是《反对战争 珍爱和平》。介绍完毕后,全体组员畅所欲言,对方案的预设目标、内容、实施过程等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和需改进之处。

(三)观摩后的会诊

两场观摩结束后,全班学员分别就所观活动进行会诊研讨,先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发言都非常诚恳,各抒己见,就事论事,肯定了优点,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现场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就听评课课例教研而言:评课“中规中矩”,缺少新意和策略;活动中有冷场情况出现;有的只说“好话”,而有的语言表达过于犀利;组长最后的小结针对性不够。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方面:下达给学生的任务“一刀切”;老师不能只是指导而要积极参与进去;缺乏对活动系统性全局性的研究整合;内容新颖,但形式上能否突破这种大家坐下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常态;缺少最后小结等。最后开出如下处方:

1.要营造教研组内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民主氛围,这是组员间进行对话、真实互动的重要保障,是开展有效教研的基础。

2.教研组长(或教研活动主持人)在活动前一定要精心策划,活动中注重动态调控,并且一定要做好活动小结,并书面记录下来。

3.有效教研活动应多在“研”字上下功夫,选择那些大家都感兴趣或感到困惑的问题,主题要明晰,目标的编制应该有全局概念。

4.要改进听评课的策略,明确目的性和主动性、细化评课内容、课前最好有清楚的布置分工,要避免泛泛而谈、偏离主题、研讨积极性不高、主持人唱独角戏等问题。

5.指导学生的活动,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层设置任务,注重个性的发挥,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增强活动实效。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不能只停留在指导者的身份。

6.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开拓眼界和思维,致力于有效教研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在理想的指引下作尽可能的实践”。

同伴会诊结束后,培训班还邀请了市教科研中心政治、历史两位教研员对所观教研活动及学员们的会诊作点评,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的用了“当教研员几十年来,听课、评课无数,但评‘教研活动’还是第一次”这句话作开场白。并对“同伴会诊”这一培训模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认为它充分调动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同伴间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一棵树摇动了另一棵树”。

四、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效果与反思

同伴会诊培训模式的构建,立足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了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参训热情,使其“有效策划教研组教师研修”等方面的素养获得了提升,从训后座谈和问卷调查(不记名问卷调查显示:对培训模式持“很满意”的占94.1%,持“基本满意”的占5.9%;对培训效果持“很满意”的占91.6%,持“基本满意”的占8.4%;持“不满意”的两项均占0%)看来,显著成效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

1.提升了参训教师对有效教研的认和理解。通过理论引领、任务驱动、现场观摩、会诊研讨等系统培训,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实实在在的进行了加强。特别是大多数组长原来“观课”很多,但像这样从整体上去观摩‘教研活动’还是第一次,原来“身在其中”对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很难觉察得到,这次静下心来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诊断,对一些不合理之处看的更清楚,也更能明其得失。

2.改变了参训教师教研活动就是上传下达、听课评课、磨课等思维定势。通过同伴间的研讨尤其是对一中教研组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观摩,学员多角度的认识了教研组功能和教研组长职责,极大的提高了教研组长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

回顾本次培训,之所以效果不错,个人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认真做好前期调研。了解和掌握参训者现状、背景与需求等方面信息,以准确把握培训目标、任务和重点,这样才能在满足培训对象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内容的设置和培训方式的安排。以本班为例,根据教研组长的特性(是学科骨干,研讨、发言的能力较强)和需求,我们将内容重心设置在教研组建设和教研活动的策划组织上,并采用案例式、研讨式、会诊式等形式展开培训,效果就比较理想。

2.有效落实好集中前的分散。个体研修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任务驱动下的自主学习:一是为集中培训做好了知识心理准备。在对培训主题独立思考和内化的基础上参与集体交流互动,更加“有话可说”,有助于个性化知识的理解和获得;二是为自身专业发展做了点滴“微”铺垫。有助于学员改变“被动培训”的惯性,增强了主动阅读、自主学习的意识。而自主意识的增强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提升最根本的途径;三是个体研修时间安排上富有弹性,有利于和集中培训时间安排上的刚性互补。

3.用心选择好培训中的案例。培训中观摩案例的选择应该是根据学员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的“典型案例”,贴合工作实际,并能有不同的类型特点。本案中,如果说听评课课例教研是常规必修课的代表,那么教研组指导学生团体活动就是一门知识拓展性质的选修课,形式各异、相得益彰。

4.深入组织好培训中的研讨。“为讨论而讨论”或者蜻蜓点水般的讨论不仅不能提升参训者的能力和素养,还会使我们的培训课堂失去吸引力。本次培训,我们在观摩了两场教研活动后均以先小组后全班的方式组织全体学员进行了研讨,组内人人发言,代表上台展示,按理说这个主题的培训至此可以告一段落了,但考虑到人总是说说容易做做难;说他人容易说自己难,为进一步提升培训质效,在校观摩研讨结束后,我们又在本中心以《我的一次成功的教研活动》或《教研组建设及活动留给我的启示》为主题,还是以先小组后全班的方式人人通过课件自我介绍展示,人人观摩评点,并邀请了两位专家作现场点评。这样一来,学员们从听专家的、到观同行的、最后说自己的,认真听、努力看、执着行,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大家置身其中,兴味盎然,觉得这样的培训活动不做表面功夫,有深度又贴合工作实际,自己呢也真正成为了培训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美]J·莱夫等.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石义堂.以需为本的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刍议[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5)

[3]吴卫东.体验式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