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30: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三历史复习是在已经学习了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防止简单地进行历史知识的重复学习。正确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复习目标不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死记硬背上,而是要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知识结构关系密切的知识点,这才是高考的重点。如何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快速、高效地掌握这些内容,就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下面我来说说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法。
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在大约九个月的时间里,科学安排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六个月进行一轮基础复习,以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要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无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清楚,最终实现理清重、难点,夯实基础。同时,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第二阶段约二个月进行二轮专题复习,以归纳同类知识进行学科内综合复习,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辅助于适量专题训练,进一步提高答题方法与技巧,以实现对一轮知识的巩固与拔高。第三轮约一个月进行综合冲刺复习,以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注意跨学科综合、热点问题为重点。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课本”。要全面阅读课本,做到事无巨细,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盲点和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章节训练,提高应用知识能力和解题方法与技巧。具体就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我们强调以下三点:
1.少量多次不间断的学习
必须保持每天持续不断的学习,不可一曝十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天突击完成。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遗忘速度最快的是学习的最初二十四小时之内,一半以上的学习内容会在这一时间内遗忘,而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因此,坚持每天不断的学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益。
2.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轮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主干内容。熟读是记忆的前提,理解是加强记忆的秘诀,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方法。传统的理念认为复述是记忆的好办法,我们不这样认为,什么是记忆的最高境界?脱离教材、自由表述、自由运用才是记忆的最高境界,照本复述只是低层次的!高考不考复述,考的是复述基础之上的,对基础知识的重新整合和运用能力!复述是按照别人的思路讲,自由表述运用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本质不一样。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从传统的“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的命题新思路转变。达到这个境界确实很难,这就需要我们多练习、多总结、多琢磨。传统理念认为文科生只要上课听懂了,下课记住了,考试时想起来了就可以了,这样轻松得高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进行适量的单元训练
练习每个阶段都要做,因为光看课本不做练习是无法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不足的。尤其是好的检测题,间接甚至直接反映出历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高考信息!那种只埋首于课本,不看资料和不做检测题的复习方法是无法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无法培养答题方法与技巧,是跟不上高考步伐的。
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主要通过专题复习来实现巩固提高,复习中要明确重、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专题练习和检测,以提高应试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真实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可以用以下方法:①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加强历史学科内的综合练习,这是取得历史高分的关键。②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进一步明确历史学科的主题内容,构建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定位基础知识点,在同步解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基础上,生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注意具有显示借鉴意义和历史反思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理解“知识服从和服务于命题立意”的深刻内涵,对有针对性的知识应该狠练和深挖。④注意其他省份新课程的编写体例。关于专题训练和测试,应针对高考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解题能力和技巧的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第三轮复习
进入第三轮复习,要实现冲刺高考、决胜高考的目标。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应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应该:
1.越是临近高考越要抓牢基础知识,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为丢了“应该拿的分”而捶胸顿足。这些应得分题,依据考生的实际水平,完全有可能答对。但若考生对其中的基础性知识识记欠准确,也极有可能丢分。因此,冲刺阶段仍然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多做一些基础知识的梳理工作,将掌握的内容记准记牢。
2.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做强化训练,一定要讲求实效。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针对性训练,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在各方面趋向完善,如答题方法、技巧、格式和表述等。在这一阶段,做几套冲刺模拟卷,会有良好效果。
3.完整的做几套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热身赛”对考生很有帮助:第一,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掌握答题思路和技巧。第二,有助于考生熟练运用答题技巧。第三,考生还可以通过实战积累心理调试的经验。第四,打好“热身赛”,可以聚敛考生应战高考、决胜高考的信心和勇气。
比如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一节中,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的比较大小学生不理解。举例,下列比例尺大小相等的是()A.1.250000000B.1厘米代表25千米C.D.1/250000000。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表示方法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解:A、1.250000000不是比例尺;B、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千米;C、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D、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50千米.故选:CD.点评: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应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单,范围越大。
2物理与地理
比如,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提到的: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这部分地理知识牵涉到初二物理知识即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由于陆地表示固体,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是液体,升温降温都比较慢。所以才构成了冬夏海陆的热力不一样。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们先准备一盆沙子和一盆水放在阳光下面,2个温度计分别插入沙子和水里,让学生观察结果,学生很容易将物理知识和本节所学知识理解、融合。
3体育与地理
七年级地理下《认识国家—美国》,我找出美国地图,然后播放同学们所熟悉的NBA球队视频,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球队所在地。同学574598们读图之后,观察各球队在哪些地方比较集中,哪些城市比较集中,从而引出美国的城市带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包括: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纽约(尼克斯队)、费城(76人队)、巴尔的摩、华盛顿(奇才队)、新泽西(网队)等;五大湖城市带,包括:蒙特利尔,底特律(活塞队)、芝加哥(公牛队)、多伦多(猛龙队)、克利夫兰(骑士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密尔沃基(雄鹿队)等等。通过这个活动,一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二也增长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的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4历史与地理
我们都知道政史地不分家,地理环境的形成离不开历史渊源。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常常要贯穿历史知识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我们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特别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时,更和历史分不开。有些省份从古代就一直沿承下来的,比如山东的“鲁”山西的“晋”甘肃的“陇”或“甘”等等,学好了历史,就等于学好了地理。
5外语与地理
比如《世界的语言》一节,就“我”先让学生听不同语言的读法,这样课堂气氛活了,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6时事热点与地理
讲授《祖国的心脏—北京市》一课时,可先让学生回忆2008年8月我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大事——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课前学生查资料,尽可能多了解北京奥运会的有关情况。教师叙述“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是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向往的地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祖国的心脏—北京市》。”这样不仅巩固了时事热点,还突出了教材重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7总结
一、问题教学法优于传统的讲授法
过去历史课多采用讲授法,台上教师滔滔不绝,下面昏昏欲睡,台上妙语连珠,下面呆若木鸡,台上自我陶醉,下面却浑然是局外的看客。教师自编自演着一幕幕的独角戏,深刻挖掘教材,精心组织语言,然后是讲台上精彩的自我展示。眼里没有了学生,心里没有学生,全然忘记了演这幕戏的目的,没有参与,更没有互动,何来实效?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声嘶力竭,学生收获甚微,“灌”进去的东西少得可怜。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做的事本末倒置、愚不可及;学生不应是看客,我不该是演员,学生不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设的工具,他们是成就自己人生的主人。课堂不是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才是主角;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这是学生的课堂!如今的历史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现代化与多样化。学生要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教学”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说明了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所谓“问题教学法”即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一般是:(1)提出疑问,启发思考。(2)边读边议,讨论交流。(3)解决疑难。(4)练习巩固。问题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并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三、“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有两种方式
1.前置式问题教学法(教师向学生提问)。针对刚上初中的新生和较难于理解的问题,教师的提问起着启发、引导的作用。创设历史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究兴趣。教师的问题要有趣味性,有吸引学生的魅力;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学习程度、层次的不同,设计难度有梯度的问题,便于激发学生的求解欲望,驱使他们有目的地积极思考、探索。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从历史基础知识出发,把握重点和难点,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浓缩为几个主要问题,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后置式问题教学法(学生向教师或学生提问)。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求知欲、好奇心强是青少年学生的特点,产生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初中学生还欠缺一定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需求很弱,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上缺乏一定的积累,因此多采用前置式问题教学法。初二、初三学生随着年龄和自身学习能力的增强,能向教师或同伴提问,教师结合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敢于质疑,产生主动探究历史,追求真理的欲望。“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独立性,教师适时地提示与点拨会使学生的问题式思维更加有效。
四、实施问题教学法的有效性
1.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保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2.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避免出现教师上课讲史实,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背史实、考试考识记史实能力的现象,学生和教师都成为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互为主体、互相配合,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
3.有利于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归纳。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历史化,建立历史思维模型;会转化———能对历史问题进行变换迁移;会归因———能灵活运用各种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进行—因多果或多因—果的总结和整理;会反思———能对历史结论进行研究和评价。
4.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新课改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理念的体现。教师引导、启发,教会阅读方法;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营造平等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释疑、解惑,教师确立有质量的问题、师生共同研究问题,归纳总结真正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
5.有利于增强记忆和提高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遗忘规律:在教学中未经有意强化的内容常容易遗忘。在开展问题情境式教学法过程中,教学内容紧紧围绕“问题”去展开,并把它贯穿到课堂提问、讲课和作业练习各个环节。为了加深对每一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创设了相应的意境或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消化理解,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记忆,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
在充实、忙碌和愉悦中,一学年的工作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上学期我担任高一·一班和十二班(文科班)及高一·二、三班(理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兼历史科备课组长,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学年教师的大力支持及本人的辛勤努力下,胜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五校期末联考中,取得了三个第一:总体平均分五校第一,一班以81.82分居位班级平均分第一,一班的尹晓娜以98分位居单科百人榜之首。同时所教学生的会考合格率达到99%以上。下学期,我担任高一·一至七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高一·四班的班主任,兼历史科备课组长,本学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经过一番努力拼搏,也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赋予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现主要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相上,严于律已,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觉悟
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已,在工作中起先锋带头作用;约束自已的言行,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政治学习并认真做好记录,领悟其精神实质并将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使自已的思想不断得到升华;在业务上,求真、求实、求善、求美,努力进取,踏实做事;在风格上,谦虚、谨慎、平和、宽容,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工作中,敬业、乐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皆尽所能,任劳任怨;一直以“公正、无私、真诚、博爱”作为自已的为师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上,认真钻研,更新观念,勤下苦功,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参加了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教材培训,能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认真钻研新课程,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教材跨度大,在备课过程中能处理好通史与专题史之间的关系,注意模块之间的联系。专题史体系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对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存在理解上困难,对此,我在坚持新课标的前提下,对每课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重新整合、梳理,大胆取舍,深入浅出,形成系统性。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以一些知识点为切入口,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是联系现实,适时利用知识容量大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多参与到我的教学中来,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中原本枯燥的知识。
同时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改变初中开卷考试形成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探索性学会、学会合作,让学生先掌握学习的方法再掌握知识。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学中,继续运用传统教学中的优良教学方法扎实落实基础知识,同时更注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问题生成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贴近时代的步伐和精神,体现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的本质。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让学生尽快适应课改后的教学,我曾在每节课前给学生准备内容详细并配有知识结构的新课学习提纲,让学生先预习,再学习,这样对于容量很大的教学就容易了许多,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感觉吃力了。
2、认真解读教材,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高考仍以成绩高低论英雄,因此,我仍把提高每一名学生的成绩作为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任务。教学中,我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的原则,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多给他们拓展思想的空间,在备课时选择了一些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他们多种思维能力的开放性习题和思考题,有些学生在课后主动和我探讨这些问题,从中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效果非常好;我没有放弃每一名差生,而是因势利导,在批改中和课堂上,我经常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并利用中午或是间休时间和他们谈话,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对他们讲学习历史的方法,并耐心地领他们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再帮助他们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以尽快提高成绩,现在这些学生学习的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也表示要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那些不太引起我们注意的中间生,我也是经常向他们征求意见,帮助他们分析考试中的得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堂上,我所教的班级几乎看不到睡觉的学生,学生的整体学习劲头也很足。
3、认真挖掘教材,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一直到12月初,我利用了近五个月的课余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几乎是能查到的资料我不知翻阅了多少遍,针对每节课上的每一个重点知识,逐一的从不同角度精选和设计了各类习题,并写在课本相应的知识点附近,主要以备期末复习时使用;同时在每几节课中选编几道典型综合问答题并配有答案,汇编成册,形成了我个人的习题集,我把它命名为“历史必修1题库”,共收集选择题1007道、材料题55道、问答题103道,共计1165道,这也是我在新课改中对知识的积累和延伸,虽用了我几乎全部的业余时间,但看到这些被我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资源在课堂上得到合理利用时,我也感到了一点欣慰。在期末复习时我主要是针对学生薄弱的材料题进行了精讲精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问题,从材料中如何提取有效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55道典型题的训练,现在大多数学生已学会了基本的答题思路,形成了良好的答题方法,同时也规范了答题格式。
4、集体备课,发扬备课组协作精神
新的课程特别强调教师的合作意识,我与同组的刘建芳老师经常一起备课,有问题一起探讨、研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历史知识的整合,课程资源的利用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我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资源共享,怎样处理好教材、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何导入、讲授新课中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理、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等一一进行切磋,以免在的教学过程中走弯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也一起合作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学期末,我本学期即历史必修一共27课的教学设计又上传到我校网站上,以达到资源的共享。
5、精选各类习题,认真批改,及时评价
本学期分单元对学生手里现有的习题册《三维随堂精练》和《新教材新学案》进行了全面批阅。在期末复习时为进一步落实基础知识以提高成绩,共精选材料题55道,问答题实验班103道、普通班37道。对55道精选材料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讲解,对学习认为较难的问答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和带领学生集体背诵。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尽管做了很多工作,也付出了很多,但我深知自已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性情有点急躁,有时对待学生过于严厉,对个别尖子生的转化工作力度不够,对尖子生能力的培养稍嫌不足。在教育科研方面,虽然平时新闻记者了很多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但今年显得笔耕不勤,没有写出什么好的感悟之类的成文东西。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力争改正不足,继续努力提高自已的思想和业务素质,改进工作方法,以我的热心、精心、恒心、爱心、耐心、细心投入到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学生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微薄之力。
第二则
今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边疆贫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例如我在讲授《丝绸之路》的时候,这课的主题是“丝绸之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教具,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没有认真备课的时候,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好,与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
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因为历史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
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上课时,我坚持课后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强硬背诵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第三则
本期主要所做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5000字左右。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组织同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累计集体备课30节左右。
4、围绕县教学开放周活动,积极参加历史教研组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校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节数达30节左右。
6、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本年级历史教师精心设计单元,期中练习题。针对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会诊,查漏补诎。
7、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历史人物访谈。(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3)、历史专题报告会。(4)、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5)、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6)、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8、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围绕《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帮助学生做好材料分析题之初探》,群策群力钻理论,查资料,重实践。
9、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10、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组的各项教研教改活动,取得较好成绩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以计算机及网络为辅助工具,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历史的环境和氛围;落实学生主体精神,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集体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集体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第四则
本学期,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