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庭安全用药论文

家庭安全用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30: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庭安全用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家庭安全用药论文

篇(1)

论文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老年~,-c-k--用药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健康。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90位60"82岁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用药种类繁多,平均每人服药3.4种。大多数老年人缺乏用药知识。其中用药知识知晓情况较差(低于60%)的内容依次为:用药剂量(334%)、不良反应(44.5%)、保管方法(42.9%)、长期使用某些药物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54.4%)。结论社区老年人用药知识知晓情况较差,社区医护人员应加强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与用药行为的教育与指导。

药物是治疗.预防和诊断老年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年人常多病共存,社区用药情况很普遍。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社区老年人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老年人安全用药提供依据以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3月~2009年7月我社区老年人190例,年龄均在6O岁以上,男77人,女110人。平均年龄69.1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39人(20.8%),高中以下人88(43.7%),初中以下68人(35.5%),月收入在800—3500元之间,享受医疗保险17O人(91%),无工作和未享受医保者17人(9%)。

1.2方法

自制调查表,发给社区里的老年人共246人,收回调查表15份,数据缺损3份。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所患疾病;用药种类;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保管;用药前是否阅读说明书;不良反应的认知情况;药物依从性;广告药品的选用情况等3O余项进行调查。凋查获得的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统计。

2结果

2.1主要患病情况调查结果

190名老年人,171人患有急慢性疾病(9O%o主要患病情况为高血压40.6%,冠心病23.7%,糖尿病12.8%;呼吸系统疾病13.8%消化系统疾病7.8%;泌尿系疾病5.8%。心血管疾病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2-2主要用药情况调查

心血管类50.6%;抗生素类占23.4%;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类18.9%;消化系统类占13.2%;内分泌类占15.6%;呼吸系统类占23.4%;泌尿系统类占8.6%。白调查之日前两月起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服药率为78.9%,其中长期用药(半年以上)者159人(83.7%),短期用药(半年以下)62人(16.3%),平均每人服药3-4种。药品来源医生处方为主要来源(47.9%);药店自购(36.3%);来自亲友或病友(6.8%);广告(8.9%)。

3讨论

篇(2)

关键词:消化内科; 安全; 风险; 防范; 对策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47-02

1前言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大肠、小肠、肝及胰腺等疾病为主的临床学科。消化内科不仅疾病种类繁多,其操作也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正是由于消化内科的繁杂及其常规特性,使其护理过程往往存在着影响安全的风险因素。而这些风险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消化内科的安全隐患及其防范对策已被提上议程,并已成为了摆在消化内科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笔者将结合个人经验,总结归纳出消化内科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研究其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相对应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

2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鉴于消化内科工作的繁杂性,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常见的安全

隐患及其原因、防范措施。

2. 1跌倒: 跌倒是最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在消化内科的护理恢复过程中,患者出现跌倒的现象是比较多见的。消化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自身是非常脆弱的,稍微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跌倒。近年来,消化内科的跌倒案例日益增加,已成为了医院消化内科的重大安全问题。而患者的跌倒,一方面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患者家庭与医院产生纠纷的契机。研究表明,导致跌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患者自身及其家属的原因。不少消化内科患者没有全面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听从医嘱,脱离家属照看而擅自活动,容易造成跌倒; 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者也会因乏力导致心梗,从而跌倒; 而高龄患者是跌倒的高发人群,高龄患者动作不灵活、动作协调能力较低,极易跌倒。其次,是医疗环境方面的原因。如病床过高、所扶手设计不合理或地板开裂、地板滑湿,也极易造成患者在活动时出现跌倒。此外,晕厥也是导致跌倒的重要因素。消化内科患者如消化道出血、进行洗肠治疗后,被要求禁食或以流质进食导致身体虚弱,出现低血压、出血、肝昏迷等症状,以致晕厥、跌倒。再者,患者由于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会造成跌倒,如血管扩张剂等等。最后,便是护理护士的能力欠缺与疏忽。护士的护理能力不足与警惕性不高,使对患者的护理达不到要求。加之,护士护理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疏忽,间接导致患者跌倒。针对跌倒出现的多方面原因,必须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首先,要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适当的健康思想教育,以提高患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与警惕性,并提高其家属的重视程度。其次,加强消化内科的管理。一方面,要对医院环境与设备进行改进,如合理设置床的高度与边栏、改善患者活动的场所等,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另一方面,要扩大教育宣传力度,制作相关的安全提示标记牌,从而强化安全管理。再者,要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强化他们的护理技能,确保医护人员的专业性。从而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护理与协助的保障。

2. 2用药错误: 可以说,用药错误是极具风险的安全隐患。相对来说,消化内科的用药是非常复杂的,稍不留意就会造成用药方面的失误。如此,也同样对患者造成生命安全的危害,还会导致医疗纠纷。用药错误可以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相似药物的误用。在消化内科中,有几种药物是极相似的,如闪烁液外用试剂、去甲肾口服液与静脉肝素液,这几种药物各有其用途,但却容易造成混淆误用。二是医护人员没有全面明晰患者的药物过敏类型,也没有把用药的副作用如实告知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出现的失误。三是医护人员没有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如药物的服用时间、次数与用量、药物的保存方法、用药禁食的叮嘱等,都可能导致其他不良现象、并发症的发生。对此,相应的措施是: 首先,将相似药物加以明显标签进行分开放置,以减少出现用药的失误。此外,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学习专业的用药知识,增强谨慎用药的意识。医生对患者用药进行正确指导与叮嘱,护士也要按时分发药物,加强督导用药,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适应症及副作用,并将药物的副作用如实告知患者。

2. 3医护人员护理隐患: 就消化内科来说,医护人员方面的因素也可能造成诸多安全风险。如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使用与操作不熟练或操作技能低,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或其他操作无法顺利完成。而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有可能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治疗的延误。消化内科的患者转床、调床的机率高,护士如果护理不到位也会导致差错、遗漏及错误用药的现象,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轻者引发医疗纠纷,给医护人员以精神压力及经济损失,给医院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及经济负担。因此,就医护人员方面应当从以下方面注意防范。首先,医护人员在护理时要注意各个环节与细节,小心谨慎,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其次,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与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此外,把工作的分工细化,提高专业化程度。同时,医药与医用器材设备的定时检查与科学管理也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当前消化内科中出现的隐患是医护人员疏忽,麻痹,工作不够细致,专业性差,医院环境不够人性化,先进设备了解不够充分,操作不够熟练,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唯有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充分评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予持续改进,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预防这些隐患的发生,从而确保消化内科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儿童;健康教育;生存质量

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占第2位,我国部分省市、医院住院患儿统计资料显示,NS约占泌尿内科疾病患儿的21%~31%[1]。儿童NS好发年龄位3~5岁。此病病程迁延,容易复发,合并症多,儿童易产生持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可高达30%[2],同时也可能导致家庭功能的改变。因此我科针对NS患儿制定了一系列健康宣教,初见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90例NS儿童,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11(4.82±1.63)岁。入选标准:符合儿童NS诊断标准;年龄311岁;发病2个月以上;使用激素治疗;父母具有一定得读写和理解能力;排除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病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照一般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运用个体化健康教育

1.2.1 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24 h内完成入院评估,入院初期给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根据患者不同年龄、生理、心理、儿童教养、社会文化背景等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法,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宣教方式,反复讲解、结合书面形式教育,设置游戏进行互动及角色扮演。

1.2.2 营养治疗提倡:①蛋白质:正常量的优质蛋白即每日每公斤体重1 g。②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的热量不少于126~147 kJ,为减轻高脂血症,应少进食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芝麻油及鱼油以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2]。③水肿时摄和低盐饮食(

1.2.3 心理宣教 由于本组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住院时间较长,采用暗示、鼓励、认同等方法鼓励患儿坚定意志,克服恐惧和自制力。查房或治疗时采用激励的口气激发患儿的好胜心和勇气。护士以诚恳的态度好患儿家长多交流,消除悲观、焦虑、抑郁情绪。向患儿家长强调他们的心理对孩子的影响,要求他们从内心自我开导,勇敢面对。向患儿及家长进行肾病综合征知识的讲授,给与心理支持和渐进形放松。并安排治愈的患儿现身说法[3]。

1.2.4 后期重点出院指导,特别是安全用药宣教,强调糖皮质激素规则用药的安全性,说明突然停药对病程或预后的不良影响,出院指导单写清楚患儿用药剂量及注意事项、休息及复诊时间。

1.3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对出院前各组患儿及家属进行测试,得分80分以上为掌握,60分80分为部分掌握,60分一下为没掌握。并采用患儿生存质量表评价出院1月后的生存质量。该表18个指标组成,包括精神、睡眠、家庭理解与配合、心理、日常生活4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2 结果

2.3 两组患儿生存质量的比较两组患儿在出院1个月时,其生存质量总评分几各因子项得分均较入院时有提高(P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病程较长,为使患儿及家属能够重视疾病,需要培养患儿健康心态,减轻患儿心理压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各种感染,不随意停药或减药,不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健康教育确保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保证了施教人员对患儿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动态、规范而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系统全面地掌握其各项资料,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突况,与患儿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提高患患儿假家属对护士的信任度和对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提高了肾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同时也推动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丁洁.肾病综合征诊治策略肾病综合征诊断进展.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6):401403.

[2] 吴临爱.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12,26(7):17891700.

篇(4)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不少哮喘或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说话困难、缺氧时,就喷一种“平喘剂”来缓解气喘。那么,您知道常用平喘剂万托林(喘乐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它就是沙丁胺醇。沙丁胺醇的别名特别多,除了叫喘乐宁外,又叫羟甲叔丁肾上腺素、喘特宁、舒喘灵、嗽必妥等。

4大作用,让呼吸道通气顺畅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 龙启才

人体气道关,βM齐把关,β松,气就顺,M收,气就紧。

人体的气道有两个开关,由β2受体和M受体分别掌管。β2受体掌管气道松弛,气道松弛,气就顺;M受体掌管气道收缩,气道收缩,气就紧。当哮喘发作时,设法把掌管气道松弛的开关打开,就能缓解哮喘。打开开关需要有钥匙,能把这个开关打开的钥匙就是以沙丁胺醇为代表的一类药,这类药就是所谓的β2受体激动剂。

现在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特定因素刺激下引起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反应。沙丁胺醇正好能针对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特点,起到让气道轻松的作用。

沙丁胺醇4大作用

松弛气道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

抑制气道炎性反应;

增加气道黏膜纤毛清除能力,增加气道排痰作用;

改善呼吸肌收缩力和心血管动力,降低肺动脉高压。

所以,以沙丁胺醇为主要成分的平喘剂可用于慢性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维持治疗,缓解急性支气管痉孪和预防运动诱发的哮喘。

不良反应源自不规范用药

上海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刘忠令

张嫣是一个哮喘老病号,但她拒绝接受激素和用万托林维持治疗,理由很简单:都说激素副作用大,还是不用为妙;而一发作就喷万托林,长久下去,一定也会形成依赖性。结果,她的病是越来越重,每次发作,不住上几天院,是好不了的。

高阳也是一个哮喘“老病号”。不光在秋冬季容易发病,平日里接触了一些刺激物也会发病,比如花粉、海鲜,经常突然发病。但是由于怕麻烦,他不去医院就诊,自行通过“加大剂量”来控制哮喘。这样,坚持了快5年。最近1年来,他发现,每次控制发作需要吸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他很纳闷:难道自己对沙丁胺醇已经形成依赖了吗?

沙丁胺醇是一种强力支气管扩张剂,其作用主要针对附着在支气管黏膜上的β2受体,是具有高度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实际上,遵守医嘱、吸入常规剂量的沙丁胺醇是不会出现如茶碱类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如面色苍白、头痛、心悸、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和呕吐等。但是,由于生活中有不少患者经常不规范用药,所以,临床已经发现一些副作用,少数人还出现“依赖性”。

由于β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心脏、子宫等,故应用沙丁胺醇可能出现骨骼肌震颤,但连续用药后耐受性增加可使震颤减轻或消失。

偶尔也可看到心动过速,大多不严重,少数不能坚持用药者可减少用量或改用其它药物。

可抑制子宫肌肉收缩,引起难产。

该药可参与糖、脂肪代谢的调节,故糖尿病、甲亢患者慎用。

该药可影响电解质平衡,如产生轻度低血钾,长期应用者应即时监测血钾等电解质。

少数患者长期使用该药后出现平喘效果降低及耐药性现象,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发现,部分哮喘患者由于不规范用药,盲目无限量增加平喘剂的吸量,已经表现出对沙丁胺醇的“依赖性”和出现副作用。

哮喘急性发作时,需要每天不断增加药物的吸入量和吸入次数,才能控制病情时,多提示哮喘加重。这时不能只通过单纯加大沙丁胺醇的吸入量来应对,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循GINA(哮喘防治的全球创议)阶梯治疗方案(详见2005年第1期《名医谈病》――编者注),将治疗从过去的仅重视急性发作期的解痉平喘转到兼治气道炎症上,即长期吸入激素、必要时配以沙丁胺醇类药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哮喘患者对沙丁胺醇类药物出现“依赖性”。

相关链接

沙丁胺醇新战将

――左旋沙丁胺醇

人都有一双手,把左手和右手摊开,两只手的手指排列相同但方向相反。如果把右手比作沙丁胺醇,把左手比作沙丁胺醇在镜子里照出来的一个镜像,这就是新投放市场的左旋沙丁胺醇。左旋沙丁胺醇具有更高的疗效,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少。

3种剂型明白选用

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 龙启才

沙丁胺醇首先由英国的一家制药公司在1969年研发并投放市场,以喘乐宁(Ventolin)为商品名在德国和法国上市,并在以后长达36年的时间里,成为临床上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中国药典》1995年版开始收载了该药的原料药、片剂、胶囊剂及注射剂。此外,我国还将其列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经过40余年的研究和开发,沙丁胺醇在剂型改进和涉及到疗效的异构体两方面有了很大进展。

剂型改造主要是为了让沙丁胺醇的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让气道更轻松。目前除了片剂、胶囊剂及注射剂以外,还有气雾剂、干粉剂、缓释剂、皮肤外用和给药栓剂等剂型。皮肤外用和给药剂型的优点是避免了沙丁胺醇在口服吸收过程中被胃、肠、肝破坏,但目前较少用。主要常用以下3种。

注射剂

特点:作用快。

维持时间:

不良反应:

使用范围:只限于用在急性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在家庭不宜应用。

吸入给药制剂 (包括气雾剂、粉雾剂和吸入剂)

特点:作用迅速,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用药量小。

维持时间:

不良反应: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中度哮喘患者哮喘急性发作。

口服制剂(分为速释和缓释两种)

速释剂以普通片剂和胶囊剂多见。

特点:携带、使用方便,起效稍慢。

维持时间:

不良反应:

适用范围:适用于轻、中度哮喘患者。

(沙丁胺醇速释剂在人体内只能维持4小时,由于哮喘易在夜间发作,患者须起床服药,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更好地控制哮喘的发作及减轻药物在体内波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人们开发了沙丁胺醇的缓释制剂。缓释剂以片剂多见,能持续12小时有规则地在体内释放,药效维持时间长,并可降低药物浓度波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

综合评定:以上3种剂型是沙丁胺醇临床常用剂型。它们各有优劣。比较起来吸入给药制剂能更有效地防止气道病理性损害,同时这种给药方式使药物作用在维持时间方面优于静脉注射给药,在起效时间方面又优于口服给药。但由于吸入给药药效维持时间较短(不超过6小时),不方便夜间或清晨哮喘突然发作的患者使用。所以,易在夜间发作的哮喘患者,可以选用药效维持时间长的沙丁胺醇缓释片。

沙丁胺醇气雾剂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因为它携带方便,起效快,成为控制哮喘(喘息)急性发作的常用药。但是由于目前很多人对该药认识不清,造成不规范用药。下文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沙丁胺醇气雾剂使用指南

上海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刘忠令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儿科教授 史源

哮喘患者在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掌握正确的使用时机和方法

沙丁胺醇气雾剂主要用于轻、中度哮喘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方法是在使用前先充分摇匀药液,将接口端放入双唇间,在深吸气开始的同时按压气雾器顶部,使其喷药,随吸气将药粒深深吸入,吸完后尽可能屏住呼吸数秒钟(最好是10秒),随后再呼吸。每次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1~2喷(0.1毫克~0.2毫克),每日3~4次。如果用药间隙发生咳、喘,可以临时补吸2喷。

缓解期不宜使用

在没有咳、喘表现的临床缓解期的哮喘患者,不主张继续使用该药。对于部分顽固性哮喘患者,在缓解期的初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使用一段时间沙丁胺醇气雾剂,以便达到满意的疗效。此时,沙丁胺醇的每次用量和每天吸入次数都可以适当减少。

预防用药要有针对性

有患者在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时,喜欢擅自将其用于预防用药。这是不正确的。沙丁胺醇气雾剂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或人群中,才能作为预防用药。比如运动性哮喘患者,他们在经过一定量活动后,通常会出现急性短暂的小气道狭窄,表现为哮喘发作,大多数在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因此,此类患者在运动前可预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以预防或减轻哮喘发作。近来有研究发现吸入沙丁胺醇能预防由于蜂窝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所引起的哮喘发作。

不能无限量增加剂量

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如果在常规剂量(每次2喷,每日3~4次)仍未达到满意控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吸入剂量和次数,如每次吸入3~4喷,每天4~6次。效果不明显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分析未能控制的原因,联合加用其他有效药物。

儿童哮喘患者使用须知

推荐剂型:气雾剂。

气雾吸入,每次1~2喷,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但24小时内不宜超过6~8次。

儿童使用方法:由于小儿通常不能以高速气流来吸药,亦不会屏气,无法配合,使只有9%~10%的药物到达支气管,不能达到预期疗效。为此,可以在气雾器的口器上接一个贮雾罐,以改善药物的递送,使气雾剂在贮雾罐中保持悬浮状态25~30秒,随患儿持续地吸气和呼气,进入呼吸道。经检测加用贮雾罐,可增加12%~15%药物到支气管内。如果没有贮雾罐,可以将一次性纸杯杯底挖个小洞,以代替贮雾罐。

不推荐长期使用。

警惕孩子出现肌肉震颤,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不良反应严重时,应考虑停药。

老年哮喘患者使用须知

推荐剂型:气雾剂。

气雾吸入常规是每次1~2掀,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但24小时内不宜超过6~8次。

合并有心脏病时,该药不能与β受体拮抗剂合用,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

对于伴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的老年哮喘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使用。用药期间加强对心率、心律、血压等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处理,防止意外。

孕妇哮喘患者使用须知

孕妇在妊娠期间可以使用沙丁胺醇;但分娩时不能使用沙丁胺醇类药物。

推荐剂型:气雾剂。

气雾吸入,每次2喷,4~6小时1次,但24小时内不宜超过6~8次。

哮喘控制后可停用或改为必要时使用。

对胎儿影响小,可完全恢复。

大剂量使用有导致畸胎可能。

用药答疑

问:为什么儿童推荐使用气雾剂?

史教授:沙丁胺醇在儿童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肌肉震颤,多发于四肢和面颈部骨骼肌。轻者感到不舒服,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学习。口服沙丁胺醇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约有30%患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震颤。另外,由于口服要在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水平时方能发挥作用,这对心脏有一定不良影响。因此,推荐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问:儿童使用沙丁胺醇除了造成肌肉震颤以外,还有哪些副作用?

史教授:极少数患儿可有恶心、头痛、脸潮红、心悸等。过量应用时或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时,有可能引起低血钾症,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必要时应补充钾盐(如口服氯化钾)。有严重副作用时应停用。

问:使用沙丁胺醇时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吗?

史教授:沙丁胺醇的安全性远较异丙肾上腺素与氨茶碱等其他控制哮喘的药物为好。用药过程中不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问:为什么妊娠时可以使用沙丁胺醇,而分娩时不能使用?

刘教授:因为分娩时使用沙丁胺醇可抑制子宫收缩,影响孕妇分娩,造成难产,故孕妇哮喘患者应在分娩前停用该药。

问:孕妇使用沙丁胺醇对胎儿有何影响?

刘教授:孕妇使用沙丁胺醇类药物,可能引起胎儿心动过速、低血压和肌肉震颤,但为时较短,并且可完全恢复,所以不必紧张。

专家简介

龙启才 教授。现任中山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基地副主任。长期从事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和参与多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数十篇,曾获省级教学研究奖。

刘忠令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呼吸学会顾问委员,多种学术期刊编委,主编及参编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经40余年医疗实践,在呼吸疾病疑难病症的诊治尤其是在气道狭窄的治疗方面形成特色。

篇(5)

论文关键词:光明思维,教学,儿科护理

 

“光明思维”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智模式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光明思维”,有意识地培养护生健康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保持身心健康。

1.“光明思维”引入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儿科护士要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并对每一年龄段的患儿施以发展性照顾。作为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的质量,决定着护理职业角色扮演的成败。这要求儿科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还特别强调儿科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始于护理的教育之初。传统的护理教育习惯于刻板的机械的护理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的方式。这样的学生到了临床工作中,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场景,即表现较差的环境适应和自我适应【2】。

2.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

2.1医学模式改变带来的学习压力

儿科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已由往日单纯的患儿护理变革为对所有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士面临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2.2 多元化角色带来的心理压力

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护士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大压力。而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有所不同,扮演着多元化角色:直接照顾者、患儿代言人、健康教育执行者等,患儿年龄小、起病急、变化快,情绪不稳定教育学论文,对医护人员有恐惧感,而无法正确描述自己疾病感受,哭闹以及儿科用药的精确性,易造成职业紧张和精神压力。

2.3高要求的专科技能导致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士由于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其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和耐心,同样的护理操作,婴幼儿的各项操作难度和风险都明显高于成人,且太多是独生子女“一针见血”是每位家长的心理,这必然会给护士心理造成压力。

3.应用“光明思维”进行儿科护理教学

光明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背景是“积极的心态”。具体来说,光明思维共分为三个档次,逐级而出,即所谓的“三级光明思维”。光明思维的形成,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中慢慢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实际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护士的在校教育,目前还没有把心理训练摆在重要地位,缺乏有效的心理训练措施免费论文。因此,应尽早把“光明思维”引入儿科护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层层深入,不断培养。

3.1重视护生人格培养,提高良好心理品质的自觉性

自我管理能力是健全人格的最好体现,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教学中应从关注护生的人格做起,首先要让护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善于自我承认和自我肯定,善于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用积极情绪影响和感染小儿,并由此得到理智上的愉悦。【3】其次可让护生自己培养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主动服务意识。

3.2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系统化学习,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以有关理论为指导,娴熟的护理技术本身也能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使家属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根据儿科护理学的知识结构特点,形成三大教学模块即健康儿童保健模块、住院患儿护理模块、急危重患儿护理模块,即系统学习有关儿保科,病房,急救科护士系统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很快融入职业情景,更接近临床工作。且每一个模块设有相关的实训项目,实行专业技能分段式教学,系统性护理技术操作反复练习,以培养学生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娴熟过硬的操作技术,更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3.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关爱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儿科工作的特殊性,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强调做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必须具备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独生子女的家庭,关注长辈多、负面情绪多,沟通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注重沟通语言和技巧培养。如在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心理特点时,可强调对患儿多用肢体语言教育学论文,如抚摩、拥抱、游戏,使患儿有亲近感,以达到最有效的沟通。在平时常见疾病教学中多采用分组病例讨论,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互相扮演患儿与家长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掌握沟通技巧。

3.4.培养团体精神,开拓新的心理优势

鼓励在校护生积极参加学校及校外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及集体活动,发展和培养团体精神,兴趣爱好广泛,随时保持活泼愉快的状态,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心理优势。

总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光明思维”让学生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分析问题,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出现的问题,用求实奋进的精神处理遇到的问题。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方式,才能产生自信心,才能以正常心态面对现实工作,让学生在校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角色适应能力,以减少步入工作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邓灿烂.用光明思维做好思想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03,(8):46

(2)贾启艾.护理学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2,16(2):63—65

(3)杜建林.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61—162.

篇(6)

某妇女,30岁,因停经17w要求引产来我单位就诊。询问病史,该妇女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正常;孕早期有轻微的恶心、呕吐,孕期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液情况;末次月经时间是2013年3月10日;曾2次行药流术,7次行人流术;该妇女半年前曾作“子宫肌瘤切除术”(具体不详)。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神志清楚,体温37.3C,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80mmHg。头颅五官无畸形;心肺未扪及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扪及异常,宫底在脐下二横指处;脊柱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呈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宫颈光滑,无肥大、糜烂,宫颈口紧;B超检查:宫内妊娠17w;化验: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入站诊断:G11P10孕17w。

检查一般情况无异常,无手术禁忌症后,在常规消毒铺敷下,于2013年7月9日16时30分行羊膜腔穿刺术,注入依沙吖啶100mg,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予米非司酮150 mg口服,同时观察该妇女一般情况及腹痛情况;7月10日8时查房一般情况好,无腹痛情况,予米索前列醇0.2ug舌下含服,观察到9时无宫缩加服米索前列醇0.2ug,服药后观察无异常,到7月10日10时出现不规律宫缩,7月10日20时该妇女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自诉头痛,予对症支持处理后降至正常,宫缩停止;7月12日9时予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缩宫素5个单位诱发宫缩,用药后出现不规律宫缩,下午14时出现少量阴道出血,15时出现发热,查体温38℃,予降温处理,19时30分作妇科检查,宫颈宫未消退,宫颈宫未扩张,停止输液,宫缩停止。一直观察到7月13日8时仍无宫缩,于7月13日9:30时在常规消毒铺敷下行第二次羊膜腔穿刺术,注入依沙吖啶100mg,同时应用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到7月14日9时出现低热(体温37.8℃~38℃),给予对症处理,观察到7月18日仍未出现宫缩,于7月18日14:30分口服米非司酮75 mg,7月19日14:30分口服米非司酮75mg,7月20日14:30时予米索前列醇600ug口服,1小时后即16时无宫缩予米索前列醇200ug加服,17时无宫缩予米索前列醇200ug加服,服药后出现不规律宫缩,该产妇自诉发热,查体温38.5,停止加药予严密观察,予2013年7月21日2时妇查宫颈口未开,予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于2013年7月21日3时娩出一死婴,30分钟后胎盘未娩出,行人工剥离胎盘及钳夹术,术后安返病房,并予预防感染,促子宫复旧等治疗,3日后顺利出院。

2 讨论

篇(7)

1护理安全隐患

1.1责任感缺失。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是导致护理工作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1)一方面是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不强、工作情绪不高,或者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另一方面是工作量大,很多护理人员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导致身心疲惫,有些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同情心和爱心,或者擅自离岗、玩忽职守,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1.2法律知识的缺乏或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在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忽视了产妇的知情权,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随便谈论患者婚姻、非法生育、未婚先孕等而造成護患纠纷的发生。

1.3缺少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许多护士仅仅是机械地进行护理工作,仅是把医院安排的任务、上下班时间作为工作的中心,而没有把病人作为工作的中心,这样就忽视了病人的感受。许多护士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少,缺乏有效地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内容不能够完善的表达出来;由于护士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不能够活学活用,导致态度生硬,容易引发家属以及患者的反感。

1.4业务技能水平有限。有些新进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可能出现病情观察不够及时、病情掌握不够全面的问题,在实施技能操作时出现不足的可能性更高,给护理安全带来潜在威胁。特别是当前,患者对护理服务期望值提高,同时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对护理人员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增加了护理风险.对护理安全也产生了威胁。另外,由于新药品种多、更新快,护士对药品的药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项不熟悉,容易出现用药失误。

1.5制度执行不规范。由于没有严格的执行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操作程

序,以致一些不合理、不合程序的操作就有能引发医疗事故。对此,在防范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先从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做起。(2)

2防范措施

2.1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保障护理安全。护理人员应该在护理过程中注重细节,及时更新自己的护理理念,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护理安全,降低护理失误发生率,不断增强护理质量。

2.2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念的学习。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要维护护患之间的合法权益、医院的正当权利,护理人员必须要学法、懂法、守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这是法律知识培训的重点。护理管理部门和护士长应分批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母婴保健法》等法律知识及医院的相关制度和职责,通过学习培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

2.3增加和患者的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应该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在与患者沟通和接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习和掌握沟通技巧,提高自己语言的艺术性,多给患者一些鼓励和安慰。不仅得到病人和家属的配合、理解。并能使之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融洽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4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岗前培训、岗位强化培训及业务学习制度,定期进行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鼓励年轻护士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外出进修学习,获得国内外先进护理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

2.5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要求每位护士严格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急救技术等的培训、考核,锻炼和提高护理队伍的急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