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当代科学论文

当代科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31 05:31: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当代科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代科学论文

篇(1)

有报道说,这处修改源于美国顶尖天文学家尼尔·迪格拉斯·泰森的一封电子邮件。科学家在邮件中指出了电影中的一个错误: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也就是1912年的大西洋,当罗丝躺在那块漂浮的木板上仰望时,她不可能看到那样的星空。尽管提起这茬卡梅隆有些骂骂咧咧的。但他还是向泰森要了1912年4月15日4时20分大西洋上空的正确星位图,并把它整合进3D版电影里。而泰森先生也颇为得意地群发了一封电邮,将这结果告诉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同事们。

倒真希望这是一则没有虚构成分的轶闻。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儿,同样是文理科跨界,导演和天文学家说着互相调侃的话,又互相尊重对方的专业,总好过写论文的人和写小说的人掐架。

其实,这世界本就没有非此即彼的文科理科界线。科林·佛斯获得上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不久之后,便又以第三作者的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上发表了关于人的政治倾向与大脑结构关系的论文。同届最佳女主角奖得主娜塔丽·波特曼在哈佛大学主修心理学期间。也曾发表过科学论文。

2012年不仅有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纪念日,也有当代最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逝世20周年纪念日。这位一生著书470部的大作家是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曾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任教多年。在获得副教授头衔3年后,他决定不再教书,而是全身心投入写作中。波士顿大学不但尊重了他的决定,而且在多年后破格晋升他为教授。

篇(2)

一、考查目标与考点说明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的内容表述三年之间大致没有变化,关于文体范围的理解表述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后面相关解说可总结为“两种能力(理解、分析综合),六个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①,考查目标与考点内容还是明确清晰的。

二、近三年考查和命题的具体变化

1.分值和题型的变化

仅从题型看,2009年和2010年相同,均为三题15分,第一题为一道3分的选择题,所不同的是2009年以选做题形式并给出了实用文本,考生有不选做论述类文本的自由,而2010―2011年则在命题上就为学生选定论述类文本。最重要的变化是2011年本题分值上升为18分,题型也变为三道简答题,比起前面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只少2分,而题目却少一道,单小题平均达6分(3题分值分别是4分、8分和6分),超过文学文本阅读。可以说,此题的分量陡增了,而三道简答题的题量也是对考生的一个挑战。

2.选文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为了便于说明选文特征,下面列出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材料的相关来源如下:

2009年为《说“异”》,原刊2008年11月上海《文汇报》,长5000余字,经删改约800字。作者詹克明,物理学家,科普散文作家;2010年《谈静》,选自现代美学家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三封,写于上世纪20年代作者旅欧期间,原文1800多字,删改为872字;2011年《捧与挖》,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中的《这个与那个》一文的第二部分“捧与挖”,写于1925年,文本略有删改,如原文“民元革命时候,我在S城,来了一个都督。”改为:“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第三节删去“火神瘟神不待言,连财神也是蛇呀刺猬呀似的骇人的畜类”②一句,表意无大变化,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行文上更流畅或语言上更近于当代的习惯,便于考生阅读。

作为文学大家,鲁迅的杂文首次进入高考阅读材料,这个变化似乎更加强调了论述类文本考查的文化内涵文学倾向,三年以来,自从剔除了科技说明文之后,论述类文本以论述为主的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它不回避科技论文,另一方面与以论述说理为主的文学类文本则相互渗透。其实《谈静》就作为文学文本在2008年湖南高考试题中考查过,另外2006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2008年山东卷的《歌德之勺》,当时作为文学文本考过,同样也可以看作论述类文本。由此可见,渗透文学文本特征的论述类文本在高考中是很受命题者关注的。

这类文本内容主要涉及文艺评论、杂感及社会自然科学论文等。选材的共同特点是:(1)学术性强,有专业性、系统性,信息量大,语言也比较规范;(2)文化底蕴厚。近年所选的论述论文,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文本表现见解独到,体现作者鲜明的个性风格,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3)主题明确突出。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思想深刻,经命题删改后主题更加明确集中,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考体验机会。

3.文后命题的变化分析

从科技论文到美学论文再到杂文,这并不体现出一个选文的变化方向,只是实践和验证了考试说明中关于命题范围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的这个解说,可以想象后面的高考选文将再出现优秀的科技论文等。事实上,更该引起关注的应当是文本后的考查题变化。

(1)变中不变――论证思路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看2011年与2010年两题的比较。2011年的第15题对应2010年的第16题,都是考查文本的议论写作思路的,2011年的第17题对应年的17题,都是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为中心,需要注意的是,2009年第16题也同样考了“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③,这足以说明,论述文本的议论思路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命题人心中是相当有分量的。这当引起以后备考的足够重视。

(2)新增题――更鲜明体现议论文考查的本质特征

考题删去选择题变为简答,这不单是个形式上的变化。在分别对应了两道题之后,余下这道由客观题变化来的8分题(第16题)考了什么?原题是:“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④这道题已经非常像平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议论文的分析提问了,问题具体细致,涉及内容理解的点也较小,可以说,新增的这道题,再加上前面的论证思路及作者的观点两题,更加鲜明地体现了重视对议论文本质特征的细致考查。

三、应试思考

1.重视议论文本特征的阅读把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正确理解、捕捉、筛选、判断与转述论证信息,鉴于三年的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变化,要为学生认真扎实地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确立把握议论文基本特征的阅读与训练方向,主要包括概括和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论证结构、把握议论思路,发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等等。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训练中要注重向学生进行议论文本质特征的分析引导,如理论上的“建构”性,说理的结构和条理性(逻辑性),等等,不妨把一些经典的课内议论文再与学生一起做温习,诸如《拿来主义》、《师说》等,在阅读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多进行一些深入文本具体论证内容的理解和训练,掌握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抓文中具有提示、总括、过渡、照应作用的标志性语句;把握语句衔接的特点,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强化文本结构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层次分析把握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态度观点;学会按文体特征分析,如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组织文章结构,等等。

2.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答题心态的养成

阅读训练中要多接触文学性强的文本,对文化名人文化现象及文学风格等多有涉猎,对学术知识,文学艺术作品形成对路的理解,有了较强的文化底气,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论述类文本。

另外,学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喜欢作跳跃性阅读,对应题目寻章摘句,如此就容易出现概括片面、肤浅、作答不准确的问题。因此要力避畏惧、浮躁的不良心态,通读全文,立足于整体感知和把握作好细部的分析,运用恰当的方法,如思路分析法进行解读。

注释:

①相关内容引自2011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篇(3)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学 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Abstract: the modern society people in working, learning, living in the frequently used communication tool, so everyone must master the writing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Are going to enter the socie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of the ability,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logical thinking, the uptak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bility, able to solve social life, work and study the problems and writing. For the students' adaptation to society, serve the society lays good foundation.

Key words: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Competence education Ability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应用写作课程讲授的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实际运用的各种文书的写作。应用文的写作是,人们将个人的认知用书面语言形成文字的一个过程,应用文是人们时常会遇到并需要自己去使用的文体,对人们的现实活动有着一定的切实意义。目前在高校应用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应用自身的特点,使应用文教学,有着理论多、格式多、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等特点,让学生对课程兴趣低,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1.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内容建构

1.1全面讲授各种文体的应用文写作之外,加强科技类文书、常用事务类文书及应对招录考试类文书的写作

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文体进行强化教学,可以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奋度的作用,让教学更有实际效用。目前,应用写作课程的文体一般都包括行政公文的写作、经济类文书的写作、法律类文书的写作、事务类文书的写作等等。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会遇到的实用文体,

大学生面临毕业首要的是掌握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毕业设计报告和实习报告的写作。很多学生即将毕业但是对毕业论的怎样书写,文章的结构设计、内容表达,怎样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付诸文字都是非常茫然的,虽然阅读了一些论文,但是,对于自己怎样去思考准备毕业论文还是没有头绪。在应用写作课上,详细全面的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写作要求、写作思路等,可以为学生以后进行本专业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打开抒发个人学术思想的大门。

参加国家招录考试已成为很多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写作的课程安排中,增加针对国家考试的申论等题目的写作辅导,让学生能够在提高写作水平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写作课程的实用性。

讲解求职信、求职简历等资料的书写设计。求职过程中一份丰富完善,有吸引力,终点突出的求职资料,会为高校毕业生敲开求职单位的大门。在应用写作课程里,教授学生制作自己的求职资料,引导学生审视自我,挖掘自身的优势,正视一个完整的自己。站在录用者的角度,告诉学生负责招录工作的人想要了解关于你的哪些内容,怎样扬长避短,在短篇幅里,更好的让对方选择自己。

1.2增加教授交际口才和社交文化的授课内容,

由于现行教育方式,使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擅长于书写式表达,在即时口语表达和社交礼仪交流方面欠缺较多。应用写作课程虽然是以书面表达为主的课程,但是我认为加入更多实用性的,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认知思维和语言表达的授课内容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口语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书面语的表达能力,而且应用文自身的写作目的,就要求一定要让读者,清晰、准确的知晓你所要说明的问题。而口语表达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确切性,瞬时组织语言的能力,快速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1.3加强对学生进行面对工作中实际事件进行思考的逻辑训练

应用写作中的行政公文等文书的写作,其核心内容是,对实际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事件进行思考和解决的一个过程,在应用写作讲授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矛盾问题,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一遇到写作问题就无从下手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应用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实际运用,了解在现实社会活动中怎样使用自己所学的应用写作知识,做到有目的、有思想的学习应用写作。

2.应用写作课程授课方法设计

2.1在课堂授课中运用多种授课方法,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提高授课效果

应用写作课程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在细致讲解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创造教学互动的课堂学习关系,调动学生的对课程的兴趣,让教师更好为学生准备其渴望收获的知识,实现建立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目标。

课堂教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的特点,围绕每次课程的主题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写作水平,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授课系统,让课堂授课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对于所需掌握的应用文写作思维方式和整体设计思路有清晰准确地理解。

2.2在课堂外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实践应用写作知识

加强写作方面的社团建设,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社会意义,并在实践中更好的领会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如在学生中开展模拟应聘活动,我校2010级临床专业的学生就曾经就出国、就业、考研等方向的面试考核为核心内容组织过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校园文化成果。还有开展大学生科研,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大学生科研一直是团组织积极开展,十分重视的一项活动,通过大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专业科研思想,教给学生专业科研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大学生科研的最终成果的表达,要通过应用文的发表,即科研论文的形式讲述出来。还有校报、校广播站,这些稿件的撰写也属于应用写作的范围。所以在大学校园为学生实践应用写作提供广阔的天地。

2.3在课程考核上以实际需求为着眼点,采用理论考查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式

应用写作课程的考核,在设置上应考虑到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并且要侧重应用,引导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运用和不断完善个人的应用写作能力。随堂考察部分占考核的百分之十五,主要看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短时间内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日常的知识积累等,以即兴题目口头写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书面理论考核占百分之十五,主要考查 应用文写作理论的记忆情况。第三部分为书面写作能力考核,主要涉及应用文文体写作的考核,其中科学论文的写作将作为重点内容。以达到督促学生学习理论,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笔写作表达的目的,真正掌握到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的际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

3.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相关问题思考

3.1将课程的实用性真正落到实处

应用写作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知道应用文的写作需要具备的素质,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前期准备条件,明白应用写作在自己的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作用。给予学生运用应用写作课程的实际操作方法,使应用写作的现实作用发挥出来,为学生的人生服务。

3.2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教学思路

大学教育是交给学生技能和思维,学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大学的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思路等等,要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在保持大学写作课程长久形成的应用写作基本理论之外,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调整增减课程内容,刷新教师的知识储备,让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3使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达到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讲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面面俱到的,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最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一种素质和综合才能,教师应教导学生怎样在老师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出适用于自身的研究学习的技能,从而使大学应用写作教学对学生的未来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篇(4)

    考察。文章试图进行初步的学理阐述,基于大约120年以来中外相关文献的发掘梳

    理,首次重点考证中国经济思想史这一独具特性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端与发

    展,论述中国和日本相关研究的具体状况与研究内容,考察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

    进行该学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和主要学术特点,进而阐释中国经济思想史惟独在

    中国大陆作为理论经济学独立学科的特殊优势与发展前景,探寻丰富和发展传统

    汉学与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学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经济史学  经济思想  学科创始  中国与日本  传统汉学

    一

    近年来,笔者提出新世纪学术发展与深进的前提和基础是对以往学术研究史

    进行梳理、总结、分析和研究。在世纪之交,我国各种学科的“百年反思”接踵

    而至,然而当今“显学”之一的经济学尤其是中国经济学研究,除了极少的百年

    回顾以外很少进行学术史反思研究,经济史学研究者基于学科性质试图开展相关

    工作。我们知道,一般认为“经济学”是“西学”,其基础理论具有普遍性意义

    。然而,我国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经济改革与现代化的实践,都对此提出了不同

    程度的挑战。我国理论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本土化、规范化、普遍性等问题先后

    展开了多种讨论,这些问题客观上也是对中国经济学研究者提出的时代课题。①

    博大精深的中国史学传统提示我们进行一些新的思考,如对理论经济学的学科演

    进与基本特征进行考察,对经济学诸学科的发展史进行爬梳,对经济史学的理论

    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对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史进行分析等等,都是很值得下大气力

    的科研工作。一般说来,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往往不能限于理论本身的推理或演

    绎,还要求以大量实证研究的坚实成果来佐证,更需要通过学术史的系统考察来

    完善。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发展,系统研究中国经济学术史无疑是一条重要路径

    ,这也是丰富和发展传统汉学和理论经济学、经济史学的创新途径。

    应当说,经济学术史是一个较为广博的概念,其研究对象涵括经济文献学、

    经济学说(思想)史、经济学史、经济史学史、经济学批评史、经济理论发展史

    、经济学科发展史、经济观念发展史等,其核心是研究经济学诸学科的形成、发

    展、特性、问题、趋向等等;其基础则是对经济学研究史进行文献计量学和理论

    阐释学的分析研究,考察特定时代哪里的什么人在怎样的状况下要研究解决的是

    哪些具体经济问题,采用的是什么理论方法,怎样思考或研究经济问题,得出的

    是何种论点或结论,重点研究在上述基础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概念、范畴、学

    说、乃至理论和规律,如此等等;再就是论析经济学诸学科的创立、分布、演进

    及主要研究对象、领域、方法、素

    —————————

    ①  主要如林毅夫、胡书东:《中国经济学百年回顾》,《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

    1期2001年;李根蟠有关“中国20世纪经济史研究”、笔者有关“中国经济学术史

    ——传统经济研究史考察”等课题。经济学理论讨论等参见张问敏等编:《中国

    经济大论争》(第2辑),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拙作《“中国经济学”寻根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获第八届孙冶方经科学论文奖)。〔YE 

    Tan, Etymological Studies of CHINESE ECONOMIC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English Version), No. 4, 1999〕修改稿收入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编:

    《集雨窖文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材及研究群体、科研组织及相关的制度变迁,还有教育领域中相关学科专业的设

    置、课程内容的安排等等。还要考察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决

    策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搞清楚“是怎样的”

    及其关联因素的存在,进而深入探讨“为何如此”以及“诸因素之间关系如何”

    等等,以阐释经济学术发展史的脉络和规律。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

    ,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对经济事物形成怎样的认识、意见、以至

    思想主张等。不难看出,与上述内容和问题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就是

    经济思想史。但经济学术史并非经济思想史或经济学史本身,其研究内容如上所

    述要广博许多,可以认为有关经济学术史的学理范围、研究对象、理论方法等等

    的规制与界定,本身就是经济科学创新的重要内容。

    开展中国经济学术史的系统研究,特别是进行中外比较,一方面有利于总结

    提炼“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说和理论,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理论经济学

    的学科内容和学理基础。借鉴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越是民族性的,才越是世

    界性的。在我国步入WTO之后,在汇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洪流的进程中,在研究具有

    一般性、普遍性的经济理论与规律的同时,注重研究本国特有的、尤其是独具优

    势的学科及其发展历程同样不容忽视。这可以使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非西

    方的经济科学理论,并推动整个理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世界进步贡

    献中国人应尽的力量。与此同时,注重经济学的发展史实尤其是传统或古典经济

    学与现当代经济学的传承与联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这不仅可以警示经

    济学科“无源之水”的可能缺失,也能提示经济与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之间的必然

    关联,还能够从学科发展的流脉以及有别于本国的比较中提供把握发展趋势的线

    索。

    在我国,理论经济学诸学科中“中国经济思想史”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自身

    特性,它研究中国自古及今经济思想、学说、观念、理论的历史发展,传统帝政

    时代占据了很大板块,而“彼时”的民族文化积淀与观念习俗传承潜移默化地植

    根于本土斯民;同时,此学科又直接以“此时”中国经济思想理论为研究对象,

    现今的改革与发展为理论研究不断提供丰富而新颖的内容。对中国经济思想史的

    形成、发展进行系统考察,认识这门学科的独特性质与发展前景,特别是其所具

篇(5)

【关键词】烹饪饮食保健;茹毛饮血;自然火;人工取火;遗址;文化遗存;脑量;生食;熟食;植物原料;动物原料;膳食结构;文化特征

一、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形成期年代

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形成年代,相当于考古学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之无陶阶段,古人类学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时期,距今约20万年左右至距今1万年左右。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形成以晚期智人为主,我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资阳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等。

二、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形成期的主要标志是人工取火时期

原始人类人工取火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人类人工取火与原始社会经济形态、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原始人类所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以及制造这些工具所采用的技术、原始人类大脑的生理机能、原始人类动物原料熟食等因素息息相关。

1.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人类人工取火的社会背景。

(1)先进生产生活工具的出现。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各类遗址出土了大量先进的生产生活工具:水洞沟遗址出土有骨锥、北京山顶洞遗址出土有骨针和钻孔的兽牙、许家窑遗址出土有骨铲以及一千多枚石球、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出土有石矛头,山西朔县峙峪和沁水下川遗址出土有石镞,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有骨镖,柳州白莲洞遗址出土有骨锥与骨针等等。

(2)狩猎经济和渔猎经济走上历史舞台。随着石镞、石矛、飞石索、弓箭、骨鳔等一大批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狩猎业、渔猎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活动中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采集、狩猎、渔猎已经出现分工。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原始社会的狩猎经济和渔猎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狩猎经济和渔猎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人类人工取火的条件

(1)技术条件:人工取火所用到的技术有打、钻、摩、刮等几种,而在我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中,这些功能都清晰可见。北京山顶洞人遗址,据碳十四测定,下窨骨化石年代距今18865,误差在420年,文化层中的兽骨年代距今10770,误差在360年。文化遗存有骨针(残长82毫米,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眼系用尖状器挖成的,针眼直径3.1毫米,最大直径3.3毫米)1件、磨光的鹿角1件、磨光的斑鹿下颌骨1件、磨钻穿孔石珠7件、钻孔小砾石1件、穿孔各种野兽兽牙125枚、磨制骨坠4件、磨制穿孔海蚶壳3件、钻孔鱼骨1件等等[1],这些文物的出土,标志着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磨制、钻孔等制造生产工具的先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具的制作之中,人工取火的技术条件已成熟。

(2)智能条件:旧石器时代中、后期原始人类大脑机能的完善为人工取火提供了保障。原始人类大脑的生理机能与脑量的大小有很重要的关系,人类学家吴汝康研究认为:“在前一百多万年内,人脑的脑量只有600-700毫升,大约一百万年前后,人类的平均脑量是800-1000毫升,在二十到三十万年,脑量的平均值与现代人相近,更后的人脑量虽在体积上没有继续增大的趋势,但脑子的形态还在改变,内部结构日趋完善和精致,脑细胞的数量增多,密度加大,新的联络在发展。”[2]医学家严健民在论述人脑进化时认为:“所谓人脑组织结构的进化,是指脑量的增加,脑神经元数量的不断增多。如古猿的脑量只400-650毫升,经漫长的进化,猿人的脑量,早期猿人在800毫升左右,晚期猿人在1200毫升左右。25万年前的古人,脑量已达到1300毫升左右。有资料反映,‘现代人的脑量多在1100-1500毫升之间,男人比女人稍大’。”[3]说明在大约距今20万年左右,人类的大脑机能已经非常完善了。

(3)客观需求条件:熟食是人工取火的核心推动力。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类狩猎水平非常低,能够捕获猎物机会少之又少,所以用火烹饪动物原料的需求不大。原始人类保存自然火御寒,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原始人的体质特征跟社会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他们体表有一层厚厚的皮毛完全可以抵御严寒,实在严峻,冬暖夏凉的山洞完全可以居住。需求是决定人工取火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旧石器时代早期,对火的需求不是很大,原始人类在保存利用自然火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断火是非常可能的。当然,也不排除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群落有连续存火的现象。但是,在旧石器时代的中、后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狩猎业和渔猎业的讯猛发展,狩猎动物和渔猎水产原料急剧增加,这些动物原料不适于生食,不然危急人体健康,用火烹饪食物的概率大幅度提高。一种既简单又经济实用符合历史潮流的用火方式的出现势在必然,在人类熟食的召唤下,人工取火便悄无声息来到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一个斩新的时代-人工取火的时代诞生了。

3.中国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人工取火的时间。

与我国古史传说中“燧人氏”和“伏羲氏(庖牺氏、伏牺氏)”时期相当。《韩非子.五蠹》曰:“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燧人氏’。”唐代史学家司马贞的《补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以渔,故曰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尸子.广泽》:“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虑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周礼.含文嘉》云:“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等等,这些都是对人工取火的权释。中国原始人类人工取火的年代在距今20万年左右到距今1万年左右。相当于考古学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以及新石器时代前陶期,古人类学智人时期、新人初期。

三、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形成时期的特征

中国旧石器时代中、后期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无陶阶段各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充分反映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形成时期的特征。

1.烹饪原料

旧石器时代中、后期,距今大约20万年左右至距今1万年左右,烹饪原料仍然以采集为主,但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狩猎工具大量涌现,不仅可以捕获中小型的动物,还可以捕获地面上的豺狼虎豹、空中飞禽和水中的鱼类。狩猎经济和渔猎经济在原始人类的整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旧石器时代中期许家窑遗址,1976年发现了1059个石球,最大的重达1500克以上,最小的不足100克,利用这些石球可以制作“飞石索”,石球与飞石索对狩猎都有重要的意义[4]。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峙峪的动物化石至少有一百二十匹野马,八十八头野驴[5],说明该时期的峙峪人已经以猎取大型动物为重要的生产活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无陶阶段,随着砍伐器、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农牧业文明的脚步慢慢跨入人类社会的历史舞台,原始人类的经济形态在“攫取性经济”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经济形态“生产性经济”,原始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产食物,但规模有限。

2.烹饪热源形态

热源多元化是火食时期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显著特征。北京人遗址第四文化层距今27-33万年[6]。第四层为上部灰烬层,由上紫、红、黄、灰、绿、黑色等杂色灰土组成,内含烧骨、烧石。被烧过的动物骨骼中,有的变形或变成灰色。被烧过的石块上,有许多裂纹。厚度大约6米。第六文化层有5米厚,也含有烧骨与烧石。中国旧石器时代各时期遗址的文化遗存几乎都有烧骨、炭灰、烧石、烧土,而且随着年代的推移,烧骨、烧石、烧土、灰烬层在文化遗存中越来越丰富。烧骨、烧石、烧土、灰烬这些物质都富含热能,都有烹饪食物的功能。热源越多,相对应的利用热源的方式就越多。原始人类在烹饪食物时,除了直接让烹饪原料与明火直接接触外,还有更多选择,除明火外,还可用烧骨、烧石、木炭、灰烬、烧土来加热食物。明火有很重的烟熏味,烧石、烧骨、灰烬、木炭、烧土已充分燃烧,有充足的能量,但几乎没有异味,不仅如此,许多还有特殊的香味,经这些热源烹饪出来的食物,风味更佳。

3.食物分解工具

分解食物的工具形态小形化、刀刃复杂化、用途专业化,骨刀、骨锥广泛出现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的遗址中,研磨器、研磨棒等具有新石器文化标志的工具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以及新石器时代早期无陶阶段的文化遗址中。器形变小与狩猎业相适应,许家窑遗址是我国小型石器出土最多的遗址,许家窑遗址出土的与食物分解有关系的石器分刮削器、尖状器、石砧、磨石、石球等。刮削器有七大类,尖状器有五大类[7],小型刮削器和尖状器可用于分割野兽的皮肉以及割断动物的筋肉。石砧的出现,为分解食物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使食物分解卫生快捷。磨石可以将分解食物的工具加工得更加锋利,方便食物的分割。石球既可以用来狩猎,又可以用来砸碎动物骨骼,取食骨髓。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无陶阶段,原始人类对于动物肉类的利用更加平常,该时期内各遗址的文化遗存中骨器很多。例如骨锥和骨刀,骨锥比起石尖状器,更容易分解动物的皮肉。骨刀的出现,使食物的分解变得更加容易,骨刀刀刃通常都非常锋利,在分解食物时的阻力更小。切割后刀口比石刀切割的刀口更清晰、食物形态更美观,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骨刀可以将食物分解得更小,保障食物均匀受热、减少有害人体物质产生的概率,方便原始人类的进食。既丰富了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内涵,又促进原始人类的文明进步。随着研磨器、磨棒的出现,食物的形态除经石刀或骨刀分解成块状外,还可能将食物加工得更细,比如颗粒状或粉末状,无疑对食物的深加工具有积极的意义。火食时期分解食物的工具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砍斫器、石砧、石球、骨锥、骨刀、研磨器、研磨棒等。

4.烹饪方法

烹饪方法产生的客观因素。热源多元化、分解食物的工具多元化,决定了烹饪方法的多元化。石器时代的传热方式主要是辐射传热,其次是传导传热和对流传热。烹饪之法有烤、熏、炮、燎、炙、烧、燔、焐。其中烤与炮近似、燎与炙近似、烧与燔近似,东汉人郑玄认为:“燔,加于火上;炙,贯于火上;炮,裹烧之也”。最古老的烹饪方法应当是焐和烧,原始人类抓住猎物,直接将食物放在炭火上或灰烬中就可以将动物烧熟或焐熟,这是最简单易行的烹饪法,越简单越符合原始人的审美观。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有没有用泥土将食物包裹起来投入炭火中或灰烬中焐熟呢?旧石器时代许多遗址的文化遗存中都有烧土,所以不排除这种可能。居住在巴西中部地区的克林-阿卡洛列印第安人其炊煮食物的方法是,用野香蕉叶把木薯和香蕉包起来,放在烧热的石块之间烙烤[8]。倘若果真如此,在旧石器时代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将翻开新的一页,食物避开了与热源的直接接触,使食物受热时的温度更低,经这种工艺烹制出来食物更加安全卫生。烤的工艺是食物置于悬在炭火或灰烬之上,比食物直接放在灰烬中焐熟更卫生。“从人掌握了火的时候起,就开始了动物以及植物食品的烧和烤。最原始的烧和烤是在篝火上、在木炭上、在热灰上、乃至在被烧热的石头上进行。”[9]样的论述不够全面。原料烹饪时的存在方式有四种:在热源体中;在热源体表面;在火苗中;在火苗或热源体上方。在热源体中,烹饪方法称之为焐;在热源体表面并且有火苗燃烧,烹饪方法称之为烧;在热源物上方的火苗中,烹饪方法称之为燎;在无火苗的热源体表面、在热源体或火苗的上方,没有烟雾或烟雾较少的,烹饪方法称之为烤;在无火苗的热源体表面、在热源体或火苗的上方,烟雾较大的,烹饪方法称之为熏。《古史考》:“古者茹毛饮血,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这里的炮是在原料表面包裹有一层物质,比烤更进了一步。烤的年代远远比《古史考》上说的燧人氏时期要早。原始烹饪方法烧与现在烹饪方法烧的内涵完全不一样,现在烧是指水传热。

煮、烧(指具有现代烹饪法意义)、炖、焖、煨、炒、烙等烹饪法的萌芽。我国旧石器时代许多遗址之文化遗存都有烧石、烧骨、烧土,这些富含能量的热源物、食物以及水常常出现在原始人类的视线中,存在决定意识,将热源物与食物、水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完全可能的。原始人类狩猎后,将大型猎物剥皮后,去掉体内肮脏,将烧热的石块投入腹腔,再置于烧热的坑内盖上泥土加热成熟[10]。近代美洲大草原印第安人烧煮肉食,是将水和肉放在辅了皮革的坑里或放在用木栓绷紧的形似锅子的皮革内,然后向皮革内投进烧红的石块,直至把肉煮熟[11]。根据民族学资料,我国已有类似的情况:东北鄂伦春族淬瀹肉:将肉与水放入刳成空心的木头容器中,不停地投入小烧石,以致肉熟。鄂伦春族吊烧:猎获的兽胃洗净,放进水和肉块,吊在火上烤,胃焦肉熟。云南的傣族,杀死牛后,在地上挖一个大坑,剥下的牛皮垫于坑中,盛上水放入牛肉,投入烧红的石块,直至肉熟。食物的加热方法是以水传热来完成的,这是煮、炖、焖、煨等烹饪方法的前奏。谷类、坚果之类的小形体原料,采用石上燔谷方式进行烹饪,《礼记.礼运》:“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捋肉,加于烧石之上而食之耳。”此段话语隐藏了两种烹饪法―炒和烙。将石板用火烧至很高的温度,小形体整粒食物置于石板上炒熟,这是烹饪方法炒的原生形态。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前陶时期的文化遗址有研磨器、研磨棒出土,可用之将谷米研细,与水和浆,入烧石上烙熟,把食物经放在炽热的石板上使之成熟,烹饪方法为

烙。根据民放学资料:独龙族和纳西族人用一块圆形石板架在火塘上,把和好的饼浆倒在烧烫的石材上烙熟。的门巴族和珞巴族在烧热的石上烙饼。它们的文化基因可能就来自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中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无陶时期。

参考文献:

[1]《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 作者张汝玖、胡晓春编《裴文中科学论文集》[C]科学出版社 1990年出版P123-133

[2]吴汝康著《人类发展史》[M]北京科技出版社1978年P209

[3]严健民著《远古中国医学史》[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年P5

[4]《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6年发掘报告》作者贾兰坡《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选》[C]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P154

[5]《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作者贾兰坡《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选》[C]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P175

[6]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著《中国原始社会史》[M]文物出版社1983年P31

[7]《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作者贾兰坡《贾兰坡旧石器时代考古论文选》[C]文物出版社1984年出版P139-141

[8]刘达成等编译《当代原始部落漫游》[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P234

[9]斯科文著 张锡彤译 张广达校《原始文化史纲》[M]人民出版社出版1955 P110

篇(6)

关键词:国学;古诗词歌曲;声乐教学;通识教育课程

国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涵盖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术数、医学、星相乃至音乐、戏曲、书画、建筑、舞蹈等艺术范畴。中国古诗词歌曲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流传至今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古诗词歌曲的遗韵。这些古诗词歌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意识,而且活态化地展示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音乐瑰宝。教育是人类文化延续最主要的渠道,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够对文化进行过滤和整合,将本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髓进行保存和传承,使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因而,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弘扬国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重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与研究,应是我们无可推卸的文化担当。

一、古曲渐息——古诗词歌曲教学的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高教领域仅有中国音乐学院在2007年成立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中心”,并开设了由本科至研究生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学”。这大概是我国唯一冠以“古典诗词歌曲研究”的学术机构,也是唯一开设了古典诗词歌曲专业的音乐院校(此处的“古典诗词歌曲”即本文的“古诗词歌曲”)。随着那位毕其一生、呕心沥血致力于古诗词歌曲研究的傅雪漪先生的离世,随着创办这一专业教学的中国音乐学院王学芬教授的退休,也随着王教授苦心孤诣培养的7位研究生的先后“转业”,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这块原本是广袤而丰厚的文化土壤,而今已是地荒人稀、寂寥冷清。

2500年来,孔子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国内外推崇得如火如荼。8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282所“孔子学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学。国学日兴,但儒家音乐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歌曲却声息渐远、日趋式微。点开“网络孔子学院”的音乐栏目,我们可以看到其下有民歌、民乐、戏曲、曲艺、歌唱家、演奏家、乐评论道、音乐资讯……唯独没有古诗词歌曲的介绍。近年来,我国数以百计的高校设立了音乐专业,但又有多少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列入课程体系并真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与科研呢?我们难以设想在其他门类的艺术教学中——绘画不学水墨丹青、工笔重彩;建筑不懂雕梁画栋、斗拱重檐;工艺不识四羊方尊,长信宫灯;而书法不知道泰山刻石、颜骨柳筋、《兰亭序》、《华严疏》……假若如此,高等教育何以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因而,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没有理由让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处于后位、甚至缺失。

难道是当代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将中国古诗词歌曲已经边缘化了?或是她自身的生命力开始衰竭?

二、诗乐同源——古诗词歌曲的文化基因

“中国文学中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是歌曲之词,随着时代推移,音乐佚亡,歌词尚存。凡词皆可歌可咏,应当说,中国文学史中的半壁江山存在于中国音乐史中。”[1]赵晓生阐述的诗歌与音乐同源的观点不仅反映了中国音乐发展中的文化现象,在西方音乐历史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古希腊的“音乐和诗歌几乎是同义词”,“没有音乐,诗歌形式便没有名称”,抒情诗歌(lyric)最初指的就是“和着里尔琴(lyre)而唱的诗歌”[2],这和我国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3]几乎是同样的音乐行为方式。

然而,由于乐谱的佚亡,我们无法知道诗经、楚辞、乐府这些上古时期的诗词歌曲是什么样的曲调?用什么样的谱式记录?歌词与曲调的配合又是怎样的方式?

人类最初的音乐是通过自身的嗓音来创造的。唐人孔颖达为《诗•周南•关雎序》注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性情也。”[4]从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的吟诵进而“嗟叹不足故咏歌之”的咏唱,原始的歌唱是语言的音调化逐步加强的结果。由于汉语的“四声”音韵极富音乐性,“把歌词声调略为夸张性地朗诵,可‘吟诵’出曲调来。”[5]这正是《礼记•乐记》中“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的意思。因而,吟诵这种最自然的发声状态也常常成为营造古诗词歌曲清微淡雅、沉着高古的艺境特有的表现手段。

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古诗词歌曲的初始阶段仅仅只是语言声调情绪化的强调,它应该还有与歌词同出一“辙”的曲调。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除了录有《河南周歌诗七篇》、《周谣歌诗七十五篇》,另外还录有与此相应的《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以“歌诗”与“歌声曲折”并列,由此可以推断应是词与曲的关系。《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得更清楚:“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这里“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6] 尽管当今学者对于“声曲折”或“歌声曲折”的谱式形态还见解不一,尚在探讨,但无论是认为“声曲折是用线条的曲折来表示音调的高低” [7]之 “曲线说”,还是认为“声曲折是用文字记写的方式标记歌诗音调之高下的乐谱”[8]之 “曲谱说”, 或者是认为“歌声曲折是现知中国最早的旋律谱本”之“旋律谱说”[9],基本的共识是古诗词歌曲在文学的诗词之外还存在表现音乐的歌曲曲调。由于至今缺乏实物考证,唐代以远的古诗词歌曲还不能如我国古代器乐曲那样根据文字谱、减字谱、燕乐半字谱以及弦索谱和管色谱去“按谱寻声”,大量“歌词尚存”的古诗词歌曲均为后人补曲,这也为我们研究古诗词歌曲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历史发展到“依声度曲”、“倚声填词”的诗、乐高度分化阶段,我们依然可以从诗的整齐美、对仗美、节奏美、音律美以及词的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散文化的语法句式中看到古诗词歌曲中音韵与旋律的关系,即诗乐同源、共为连体的关系。

三、修身养性——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类用自身的嗓音来表达内心情感,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古诗词歌曲大部分属于中国古代的文人音乐,尤其是唐、宋时期及其以后的古诗词歌曲,歌词精辞妙句,大多咏史叹世,直抒胸臆,寄情山林田园,参破人间宠辱;曲调则婉转迂回,韵味幽远,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表现一种超脱、旷达的人文品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很大程度表现为气定神闲的“自娱性”音乐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 “中正平和、含蓄蕴籍”的审美趣味,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和谐的音响对人的心理有安定、抚慰的作用,音乐的和谐让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音和——心和——人和——政和……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历来重视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所在”。[10]

我们清醒的看到,由于当前社会媒介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的低俗、恶俗现象,并日趋形成强大的媚俗文化势力。从颠覆审美的“文化丑角”到精神狂乱的“反智主义”,都是用瞬间的精神去满足人们日益浮躁、倦怠无聊的心态。长期 “速食”这种娱乐至上的快餐文化,人们将逐渐丧失审美的“咀嚼”能力和对一种高品质文化的欣赏耐心,直接导致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低下。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审美取向低俗化、娱乐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大声疾呼,在低俗化的时风下 “高校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发出科学的声音”、“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对民族的艺术思维作出独特的贡献”(2009.2.13于东南大学),这也是每一个高校音乐教育者的社会良知。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纳入高校音乐教育,引导大学生品读、演唱古诗词歌曲,在古曲中唱出诗的意境,在诗词中领略古曲的幽雅,在“唱着歌儿学古诗”[11]中修身养性,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他们在文化人格、艺术趣味、音乐素质方面的自我塑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他们能从情感上建立起母语文化的音乐情结,从而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四、专业化研究与普及性推广——古诗词歌曲教学走进高校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主要的艺术品种,古诗词歌曲应该成为一种特定的声乐体裁进入高校声乐教学课程,并获得应有的地位,犹如德奥艺术歌曲、民族民间歌曲、现代通俗歌曲等,真正使高校课程体系包容多种文化形态,成为多元而丰富的现代教育体系。在高校实施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应首先从声乐专业教学切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获得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进而作出系统的理论总结,包括诗词审美欣赏、音乐本题分析、演唱风格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推及到全校学生公选课的教学,形成专业化研究与普及性推广的全方位展开。

专业化的研究是指在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系统的进行中国古诗词教学与研究。

(一)组成教学团队

在高校的古诗词歌曲教学中,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担负古诗词歌曲教学的教师除了具备精深的声乐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广博的古典文学知识以及对古诗词歌曲音乐方面的分析解读能力,这种高素质师资人才的缺乏,也是古诗词歌曲教学难以在高校广泛展开的原因之一。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资源优势,集合声乐专业教师、音乐理论教师、古典文学教师共同组成“三合一”的教学团队,形成学科知识的互补与共享,以获得对中国古诗词歌曲“全观视角”的整体解读。

(二)加强理论研究

中国古诗词教学应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我国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历代音乐家都曾对民族声乐艺术作过理论总结,如战国时期的《乐论•师乙篇》、《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魏良辅的《曲律》、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论著,不仅精辟地论述了歌唱中的咬字、呼吸、发声、润腔等技巧,而且详细地规范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意识,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将这些典籍中有关声乐艺术的理论进行精选,并从现代声乐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加以系统整理,从而为古诗词教学夯实丰厚的理论基础。

(三)建立教材体系

编写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及辅助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萃选》,包括简谱、五线谱对照的声乐演唱谱与钢琴伴奏谱。教材中对每首古诗词歌曲的教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文学赏析(作者简述、创作背景、文学风格、诗境与艺境、白话体译文);2.歌曲的音乐本体分析(曲式结构、调式风格、旋法特征、钢琴的背景与歌唱);3.古曲演唱提示(基本音乐情绪、重要的吐字归韵、有特点的行腔、声音色彩的把握)。

(四)调整课程设置

为声乐专业所有学生开设学科基础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使他们掌握古诗词歌曲的一般知识以及能够演唱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歌曲。同时,为那些立志研究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与研究”,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上课程的教学都应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切实按纲实施教学。

(五)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声乐专业的教学实践,探索、创新一种“以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吟诵、咏唱为原点,并吸纳民歌、戏曲演唱技巧”的教学方法,在演唱中要求学生做到以情带声,以气出声,气息流畅,字清腔纯,尤其是注重无声状态下的气息连贯,培养学生在演唱中逐步进入和谐的情趣意境、淡定沉稳的气韵神态。

普及性的推广是指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的外延扩大到非音乐专业范围,将国学的传承融入于高校的素质教育。“乐所以修内也”、“乐者,德之华也”,这些儒家古籍中的名言强调用音乐来提高内心修养,并在音乐审美中体现以德为美,说明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上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开设的六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第一类就是“文学与艺术”,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成为有教养的现代人。因而,构建一门“以国学传承为宗旨,以音乐教学为载体”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品读与学唱”尤为必要。在通识课的教学中可以突破传统声乐教学的“一对一”模式,将多媒体大课教学与口传面授的分组辅助更广泛的教学平台。

责任编辑:陈达波

注释:

① 2009年 12月1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办、北京世纪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暨唱着歌儿学古诗•汪国真古诗词歌曲唱专 辑首发式”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此处借用“唱着歌儿学古诗”,是提倡一种边唱、边学、边背的古诗词传习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语词分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5]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王力.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7]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8]刘再生.“声曲折”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1990 (1).

[9]冯洁轩,李爱群.“声曲折”是个错定的词[j].中国音乐,1998 (1).

[10]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making a thorough inquiry into the chinese songs filled with ancient poetries

rao zerong

篇(7)

关键词: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流派

流派归类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 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 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 D. 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

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

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随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 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公共与私人

在公共部门管理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划界问题”,如何选择属于公共、私人领域抑或公私混合领域,以及如何执行等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组织形式是不存在的。既没有纯粹的公共组织,也没有纯粹的私人组织,构成了所谓的“模糊状态”。公共与私人边界移位使我们必须对传统公共部门原则进行重新思考,如公共权力与个人自由,资源配置问题、分配问题、所有制问题、官僚制问题等。公共部门管理创新,运用私人部门管理来提高效率、提高更优质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也存在公共信任减少的问题。

(三)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体,效率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其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历史高点,而当社会矛盾渐露的时候,公平理念就会出现。效率注重规则、缺乏人性;公平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牺牲效率。公共管理理论引入了行政效率、经济人假设、私人部门管理等效率优先理论,也提出了政治价值、人性与公共服务等公平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公民与政府的共同治理,加强对话,消减矛盾,以克服公共管理理论一味强调的竞争化、市场化可能带来的恶果。其实,效率实际上是生产力的尺度,强调发展;而公平更多是价值观念,是社会稳定的心理需求,注重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以发展来谋稳定。效率与公平最终将在社会的天平中寻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法]H.法约尔着.周安华等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Luther Gulick and L.Urwick(eds.). 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37

3.[德]马克斯?韦伯着.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下卷)[M].商务印书馆, 1997

4.谭功荣着.西方公共行政学思想与流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美]赫伯特?西蒙着.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6.[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着.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3

7.[美]徐中奇.行政生态学研究述评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1999(4)

8.[美]F.W.里格斯着.行政生态学[M]. 金耀基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