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班级管理细则

班级管理细则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9: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班级管理细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班级管理细则

篇(1)

幼儿园班级管理细则一1、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包括幼儿活动安全、教玩具、学具的选择

2、课前能稳定幼儿情绪,教幼儿听信号坐好。能形成良好的常规则

3、活动中教幼儿应保持端正的坐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不随便插话,积极思考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时声音响亮。

4、正确操作学具材料,爱惜物品,操作完放回指定地方并摆放整齐。

5、写、画时握笔和坐的姿势保持正确。

6、坐的常规:

(1)会轻轻搬动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

(2)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平放在膝盖上,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

(3)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

(4)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等。

7、能坚持带教具进教室,注重幼儿实际动手操作寓教于乐,并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注重个别幼儿的指导。

8、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满足幼儿的需要,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9、值日生协助老师发放收拾整理学具及材料。

幼儿园班级管理细则二1、有秩序盥洗,用正确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2、值日生协助分发餐具、点心,餐后主动擦桌子,整理桌面。

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干净。餐后正确使用毛巾擦嘴、脸,用温开水漱口。

4、吃饭时一手应扶碗,一手拿汤匙。餐后自己清理桌面,把骨头、菜渣倒入垃圾桶,用抹布抹自己的桌面,将自己的椅子拿到柜上。值日生自觉留下维持秩序并整理教室。

5、要求幼儿吃饱,鼓励幼儿添饭,打饭时应自觉排队,饭后轻放餐具,餐具摆放整齐,餐后组织幼儿进行安静地活动,如散步、看书等。

6、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

幼儿园班级管理细则三(1)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坐和躺在地上。

(2)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洗手。

(5)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6)不把物品放进口、鼻中。

(7)保持桌面、墙面清洁,特别上美术课不用蜡笔、水彩画桌面。

篇(2)

一、学习成绩:

1、期中期末考试

7A---加5分,

6A无D---加4分,

5A无D---加3分, 4A无D---加2分,

全科及格---加1分

进步明显的每人加2分,相比上次期中期末考试进步的每人加1分(已获得各奖项加分的不重复加分)

2、学科竞赛校级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及以下都得1分,磁灶镇级、晋江市级、泉州市级、福建省级依次在相应级别上增加1分计算。

二、出勤:纪律委员负责登记

1、一个月(4周)全勤加1分,一个学期全勤(不迟到、早退、旷课)的同学加5分。请假手续齐全不扣分,

2、未办请假手续按旷课处理,旷课每节次扣10分。

3、迟到每次扣2分,早退每节次扣5分,.

三、日常行为规范(十六无):

1、吸烟,猜拳,喝酒,赌博,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扣10分,情节严重者将给相应纪律处分。

2、佩带金银首饰,染发,烫发,头发打摩丝,留长发,怪发者扣3分。

3、进校无穿校服或校服乱涂画或改裤脚的,无胸卡或乱涂画,穿拖鞋进校者扣3分。

4、违反规定携带手机(允许携带型号除外)、游戏机进入教室或在课堂上使用音乐播放器扣3分并没收,期末归还。

5、在教室,楼道,走廊大声喧哗或进行球类运动者没收器具并扣2分。

6、带零食进班级的扣2分,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扣2分。

7、在窗帘、窗户玻璃,门,墙壁乱涂乱贴的扣3分,并责令恢复原状。

8、故意损坏公物扣2分并照价赔偿。

9、一个学期没有一次违反十六无的再加5分。

10、好人好事加1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分)

11、午休违纪在一周内,第一次被登记扣1分,第二次被登记扣2分;第三次被登记扣4分,以此类推。

四、黑板报:(加分对象:宣委及宣传小组)

按学校的要求准时出好每一期黑板报的,加3分。

五、卫生:

1、当天值日但没有留下值日的扣2分,并罚拖班级地板一周。(如有特殊情况,需向劳动委员请假)

2、值日生要讲究效率,既分工又合作。预备铃之前要擦好黑板(没擦黑板的,当天值日生扣0.5分),扫完地后垃圾要及时清理,讲台、书柜、窗户、窗台等要按劳动委员的要求做好。班级值日生扫完地后要把桌椅排列整齐,桌面上不要放东西。

3、当值日生在扫地时,全班同学都要配合。值日的同学当天早晨需在7:10分到位。中午值日生需在12:50到位打扫。迟到酌情扣分。

六、表彰获奖:

1、个人表障获奖(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积极分子):校级加3分,晋江市级加4分,泉州市级加5分,省级加6分。

2、获校级文明班级每个同学加3分,班干部加5分。晋江市级每个同学加6分,班干部加9分。泉州市级每个同学加10分,班干部加15分。

3、先进少先队:每个成员加3分,少先队干部加5分。

4、校级文明宿舍:每次舍长加3分,舍员加2分。

篇(3)

关键词:素质评价;班级管理效率;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79-01

身为一名班主任,怎样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繁杂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轻松有效,使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能规范化,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在现行的各种班级管理制度一应俱全,但究竟怎样去做,仍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尤其是学生做得怎样,更缺乏有效的监督,最终结果仍然是以成绩论英雄,甚至干脆以期末考试名次确定评价等次。这样下去,很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削弱了班级德育管理的实效。

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以来,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尝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周量化考评的办法,使学生既对自己一周的表现有个清楚的认识,也为学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通过这一办法的实施,学生总体上变的积极自觉了、自律意识强了,进取心足了,极大的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下面我就将我的实践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结合实际,制定周考核细则

周考评细则的制定能否全面周到,直接影响学生日常行为的导向,影响到考核结果能否真实反应出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优劣、好坏。为此,制定出全面、行之有效的考核细则,是实行操行周考核做法能否成功、顺利实施的关键一步。所以我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取广开言路的做法,广泛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最后全班同学集中讨论,制定出了涉及学习、纪律、卫生、日常表现等等方方面面的《学生综合素质周考核细则》。在细则的制定中,我尽量把学生的表现进行一定的分值量化,实在不能进行量化的,我就另行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民主测评内容进行考评,把测评的结果进行分值量化。另外在考评细则的制定中,还要多涉及一些针对不同学生的鼓励性加分项目,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到希望,明确目标。

但在实施过程中,时间一长,一部分学生就产生了分值疲劳。针对这一情况,我又及时的加入了一些与分值相关的惩罚性措施。比如,根据每周正负分的总值,在负分达到一定程度时,给予捡一定数目的饮料瓶,或承担班内的一些小范围的临时性劳动等,这样既起到了惩戒的目的,又警示了他人,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考评的积极性。

二、客观公正,实施考评细则

考评细则制定出来以后,怎样客观公正的落实考评细则才是关键。我首先充分发挥班干部及各科课代表的职能,为考核收集好客观的资料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使考评的结果具有说服力。但时间长了,班干部中也出现了一些循私情的现象,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每周的考评小组轮流担任,考评小组的成员与班干部一起负责记录周班内同学在各方面优劣得失,然后利用周会课进行量化评分。每周的考核结果均公开明示,每个学生可以通过这种“回头看”活动看到全班同学的表现情况。这样,依靠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给了每位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群策群力,让学生自己来管理自己,把遵守规范守则变成一种学生自觉的行为,真正把外在的强化监督和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制度上保证了管理效果,自我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三、在考核中应正确的应对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学生学习成绩与考评结果的关系。在考核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成绩好的学生一优百优,不能做到在制度人人平等,失去了考核评分的公正性。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只看事,不对人。尤其是在学习方面的考核上,应注重强调:自己与自己比——是否比以前进步了;自己与别人比——是否比别人用功了;自已给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超越了。通过设计的这些考核项目来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取心。

2.考评中要注意确定学生行为习惯的总导向。规范、守则、班规班约虽全面,我们有时候却只要求学生去遵守,很少去讲为什么这样做,具体该怎样做。所以在考评细则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确定行为习惯的总导向。因此,在后来的摸索实践中,我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为内容的“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班级学生发展的总导向,也作为每周进行量化考核的一个基本依据。同时,对这个要求结合具体学生的言行案例,对照守则、规范进行讲解、评判,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查,从而真正达到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水平的目的。

3.周考评结果应与期末考评紧密挂钩。考评切忌虎头蛇尾,周考评的结果要与学期末的考评紧密联系起来,使周考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期末考评的结果。不能两种考评、两种结果,使学生对平时的考核产生怀疑,影响到学生参与考评的热情。

四、考评办法实施后的效果

1.群策群治,民主化管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必事事躬亲,当好裁判即可,既有效的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2.在班级管理中,使守则、规范不断得到强化教育,其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在班级中形成了一种自觉遵纪守“法”的风气。

篇(4)

关键词: 小组合作 初中班级管理 有效路径

中学新课改强调合作、探究式管理及学习形态与方法。在此背景下,班主任须更新管理理念,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班主任运用于班级管理中。然个别班级管理者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念领会不够深刻,在实际操作中急于求成,重形式轻内容,致使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条小组合作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组建异质合作小组

小组是小组合作的基本活动单元,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对象。因此小组成员的构成、小组长的选拔、小组成员分工将直接影响小组合作的成效。

1.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

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是提高合作效率与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班级总人数,组规模五至六人的标准,本着“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性别、个性特点、思维方式、能力倾向等因素,将学生平时各方面的综合表现划分好、中、差三个等级,把三个等级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组。这样各组之间的实力水平基本持平,且组内成员间具有相互合作的个性基础,有利于鼓励组员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氛围,促进人人进步。

2.精挑细选小组长。

优秀的小组长,是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有力保证。作为管理者,小组长最好是由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都相对突出的同学担任。然在初中生中,这样较为全面的人才毕竟少数,因此,在推选时,小组成员应从客观实际出发选出最能带领自己成长的人,或许只有一个突出优点,或许各方面比较均衡。这样推选出的小组长,易得到组内成员的信任与支持,便于组长树立威信,有利于管理小组,在组内形成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的团队精神,在与他组展开竞争时更能发挥集体的力量、启动集体的智慧,使小组立于不败之地。

3.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角色定位清晰。

小组成员明确的分工,清晰的角色定位是小组成功开展合作的必备条件。小组合作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着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为此,要在小组内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氛围,每位成员都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承担不同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调动全体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本着“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角色定位。小组内部可以设组长、学习指导员、纪律委员、各学科组长等岗位,每位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与实际需要身兼几职,但每位成员至少担任一项职务。因而每位成员既清晰工作任务,又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有利于成员间的相互配合。组内成员人人管事,人人被管,互相协作,共同成长。

二、构建小组合作的多元评价体系

公正合理地评价可以促进班级小组合作的积极开展、良性运作,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为m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变革单纯依据学习成绩与纪律表现评价体系,构建小组合作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评价内容多元化。

新课标倡导发展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因此,评价要强调内容多元化,既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又包括学科学习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学科学习目标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中。各学科的评价要依据本学科的《标准》,要涵盖学科素养各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发展。

2.评价方式多元化。

小组合作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因此小组合作的评价方式应该追求多元化,将学生自评、组长评价、组内互评、组际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多角度鼓励督促帮助每位同学,使其主动展示自我、积极参与小组合作。

3.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程评价改革强调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状况,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在扩展评价主体的同时,重视评价的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就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看法,在平等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

4.评价过程动态化,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发展性,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心学生成长能够达到的水平与等级,更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这就要求在对学生评价时,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强调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且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形成过程的监控评价。因此,要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进行评价。

5.评价结果人性化、发展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小组与成员的评价结果,如果再像以前那样采用严格的分数或评判式评语,将严重束缚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成长。因此,可以将学生的表现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实行等级制度,且在一定期间内给综合评价待合格的同学复评的机会。在给学生打评语时,必须坚持正向引导、肯定学生的优势与特长,提倡个性化和鼓励性评语,进行发展性评价。

三、制定完善的小组合作的班规与考核量化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小组合作的班规与考核量化细则,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位学生参与合作与自主学习的热情,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真正实现全班同学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学风。

1.发挥集体智慧,制定班级公约。

初中生,心理上渴望独立。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现象,制定班级公约时,充分放权给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让班规在思想的碰撞中诞生。班规的制定,要求全体学生集体讨论,且要符合全体学生的意愿。这样既能挖掘班级每位同学的自我管理潜能,又能有效地提高其遵守班级公约的自觉性。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结合小组实际,围绕班级公约制定相应的小组条约,约束小组成员自觉遵守。于是,在班级管理方面,就构成了一张“法”中有“规”,“规”中有“约”,相互约束的“法”网。因此,在小组合作的班级管理中,做到了有“法”可依,做到了“公正、公平、合理、信服”地处理问题。这样班内的违纪现象才会明显减少,有效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2.制定考核内容与量化细则。

为保障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的有序性,在班级公约的基础上,必须要制定具体的考核内容与量化细则。在学生的学习、纪律、劳动、卫生、活动等方面确定考核内容,但一定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考核内容制定考核细则,细则要全面、细致,既要注重学习,又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这样小组各岗位上的责人才会按照考核内容与细则对成员进行督促,使其努力做到最好,力争小组的整体成绩在班内名列第一。考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此,我们可以一节一评比、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评出本节课、本周、本月表现优秀与不够优秀的小组,激励优秀小组更努力,鼓励不够优秀的小组积极查找原因努力追赶,力争本组在下次评比中有所进步。

在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有效促进了全体学生全面成长。但在实践中,对班主任来讲,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仍是个重大课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付红.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1):21-24.

篇(5)

关键词:东元生命课堂;班级管理;制度建设

东元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起始年级已经实行一年了,从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来说,效果还不错。本学期,我们高一年级按照学校的要求也要进行东元生命课堂的教学模式,但随着这种模式的运行,我发现班级管理工作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有些做法值得借鉴。

一、面对新形势,转变班级管理观念

随着东元生命课堂的推进,学生管理出现了新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围坐式教学,这虽然强化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共同成长的氛围,但同时也加大了学生一起闲聊的风险。小组捆绑式评价,虽然突出了团队合作的要求,但同时会诱发评价平均化倾向。上述客观实际使我们从中解读出必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有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拼劲,形成竞争帮扶的氛围。只有认清新形势,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教师要从班级的实际出发,面对新形势,切实转变班级管理的旧观念,创新班级管理新模式,与时俱进,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新方法,力争好效果

针对实际问题,我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主要是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合理分组,适当调整

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能不能被激发出斗志,就要看分组是否科学合理。要基本做到异组同质、同组异质。我们现在的高一(6)班有57位学生,我把他们分成9个小组,主要考虑学习成绩是否相对均等,男女生搭配是否合理,学生个性是否相近,这样才会有真正的团结、真正的竞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若发现有什么不和谐的因素,要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各个共同体之间做必要的调整。对我班苏同学,由于小组其他成员对其反感,还有孙同学认为跟小组成员不和谐,在协商基础上进行了换组处理。

2.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班级管理的主力军

新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管理,为此必须选拔得力的班干部,对班干部既要有原则上的要求,又要有方法上的指引,还要有精神上的支撑。赋予班干部实际管理的权力,多些鼓励,少些抱怨,多些肯定,少些指责。这样,班干部才会既保持与同学的密切联系,又与班主任一条心,为建设优秀班集体死心塌地。高一刚开始时,在大概了解的基础上指定班干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我发现纪律班长康同学工作时自律性差,难以服众,就专门针对他的问题,多次进行指导。卫生班长王同学,工作主动性差,无所适从,我指导他具体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其他班干部也都一样,要经过耐心的培养,才能为班级管理做出成绩。

3.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

尽管学校对中学生有一些行为规范,但是,在新课堂模式下,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有了制度上的保证,更有利于加强班级管理。为此,我们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制订了班级公约,制订了量化考核细则,操作性很强。有了制度,更重要的是贯彻执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就靠这些制度来管理学生、评价学生。

4.加强班级和小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班级有班级的灵魂,小组也有小组的灵魂,优秀的小组文化能鼓舞学生的斗志,凝聚全组成员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起一盏明灯。小组命名很重要,健康向上,励志豪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无形影响,一些低级庸俗的组名坚决加以摒弃。有小组取名“乌七八糟队”“乌鸦帮”“狗仔队”“みつ守望”等,在字面上感觉不太好,所以在帮他们分析以后,进行了重新更名。

三、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我始终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的身体力行、带头示范作用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的。为此,不仅上届高三,而且这届高一,我都本着身先士卒的思想,给学生做好表率作用,以促成班风好转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比如说,现在高一没人要求我们早上提前到教室,但我要求学生到,我每天都会提前到,每天早上7:00开办公室门,风雨无阻。时间久了,学生会被感化的。班主任要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善于激励学生,鼓舞学生的斗志。我每个学期除了和班级重点对象多次谈话外,其他学生至少都要做两次普谈工作。只有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进行肯定,才能让学生拾回自信,才会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篇(6)

摘 要: 本文针对高中班级小组管理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对提升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从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概述及管理的有效路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关键词: 高中班级管理 小组管理 实施路径

做好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式和方法,其中高中班级小组管理工作方法是一种很有实效性的班级管理方法。但是长期以来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高中班级小组管理作为研究的方向,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抛砖引玉”的研究。

一、高中班级管理的概述

1.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的实施方向调整

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往往只是依靠班主任的单打独斗,单纯的说教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更多时候收效甚微。与此同时,单纯依靠搞一些形式化的活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这样的状况下,班主任要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减轻班级管理压力,就要仔细查找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地调整班级管理的实施方向,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改进现有的班级管理方法。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将人的发展作为班级管理要实现的目标,并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班级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通过班级管理实施方向的调整,将教师管理逐渐朝着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向转变。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以有效的自我管理促进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2.高中班级小组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班级管理中的小组管理,就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将班级学生进行小组的科学划分,通过小组划分对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有效的协同管理[1]。在管理过程中,主要管理要通过诸多小组活动实现。应该说,高中班级管理的小M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学习管理活动,但是它不能算是一种全面的小组管理活动,全面的小组管理涉及班级管理的诸多方面,既包括学习方面的管理,又包括生活方面的管理,还包括纪律方面与思想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班级管理中的小组管理与合作学习小组是一种包含的关系,全面的小组管理包含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合作学习小组管理是小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开展小组管理对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促进班级各项工作建设,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推动良好班级作风的形成及后进生的转化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有效实施小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班级小组管理实施的有效路径

1.组建班级管理小组制定管理细则

我们应该看到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落实小组管理工作,科学地组建班级管理小组是班级小组管理工作实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较重要的一项工作[2]。在以往的班级管理小组组建中,教师所采取的是非民主的组建方式,组建班级管理小组都是凭着教师的主观印象,很少尊重学生的意愿。在小组组建的过程中,更多的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而不重视小组成员的组合能否有利于班级整体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这样的小组划分难以满足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小组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组建班级管理小组过程中就要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地划分小组,让小组成员更加积极地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具体来说,在划分小组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和性格、习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再在每个层次学生中按适当比例抽取五六人组建管理小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细致化地开展男女生比例的调配,尽可能让管理小组形成较均衡的成员构成,这样的小组组建改变了那种优劣不均的小组组建情况,有利于后续高中班级小组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在管理小组初步组建后,要在小组中选定威信比较高的小组长。与此同时,为了让小组工作更有效地开展,可以设置副组长及管理工作的监督员。此外,针对小组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尽的细则,管理细则的制定不能过于空泛,要联系管理工作具体的实践内容,详细制定班级小组管理的条例,条例的制定一定要遵循民主的原则,只有班级大部分学生赞同的小组管理条例才够作为有效的班级小组管理条例,因为只有大部分学生拥护的管理条例才能具有管理的生命力。

2.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

当班级管理小组完全组建好之后,教师开展相关的班级管理工作就不要再以学生个体作为班级管理工作实施的主要对象。要在管理过程中以小组作为管理的对象开展班级的管理工作,以小组作为管理的对象与以个人作为管理的对象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在管理过程中个人出现一些问题不单单是个人的责任,个人所在的小组同样要承当责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当小组成员在管理工作中违反一些管理条例时,教师运用以往的班级管理方法,往往会处理违反条例的当事人,从而牵扯大量精力,未必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而当小组成员违反条例时,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有小组成员通报相关的事宜后,让所有成员对其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指正、监督,以集体的力量促进问题学生的及时转化,则往往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班级管理效果。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当自己的行为违反小组管理条例时不仅会影响到自己,而且会影响到每一个小组成员,让每一个问题学生惭愧于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让其他人承担本不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对于出现管理问题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心理冲击。

同时,当一个小组成员出现了管理的问题时,其他成员不应成为局外的旁观者,每一个成员都有义务对其加以鼓励,帮助他改正错误,促进班级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通过小组管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不难看到,与教师那种苦口婆心的说教教育相比,同学之间的鼓励、交流与沟通,以及同伴之间那种真诚的关注与激励,能更容易地让当事人出现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变,让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学生更积极地向好的方向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管理中同伴间的互动与帮助对管理中出现问题学生的成长更有利。另外,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对个体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能够更及时地加以反思,通过对在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反思,找到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个体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高效实施。

3.发挥班主任在班级小组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在高中班级小组管理工作的实施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在管理过程中,不仅不能作为旁观者,反而应该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在班级小组管理过程中,有责任对各个不同小组的管理活动进行指导,有效地监督不同小组的管理状态,在各个小组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起到协调和统筹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小组管理的一些细节,如当一个小组成员出现一些管理问题时,要依照传统的管理方法,一般来说一定会找当事人进行相应的谈话,这种一对一式的面谈,可能在短期内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远看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监督。面对问题学生,如果教师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不直接找当事人进行毫无情面的批评和教育,相反找问题出现者所在的小组进行教育谈话,在此过程中又要发动整个小组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并且督促小组长及小组成员及时开展有效的监督,让同样的问题在小组的各项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这是一种以面带点的管理方法,既照顾当事者的面子,又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还营造不留再犯空间的小组监督氛围,让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监督促进小组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教师在小组管理的实施中,对于小组成员进步较大的要及时加以表扬,对于暂时有些落后的不要过多批评,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以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改正缺c、发扬优点,在集体的大家庭中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在班级小组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小组长所起的作用,尽可能地在小组成员中树立小组长的威信,善于发现每一个小组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小组长在小组中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此带动每一个小组形成良好的风气。此外,还要定期开展小组间的评选活动,让各小组通过评选指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扬各自的优点,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高中班级小组管理活动的高效实施。

对高中班级小组管理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对促进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班级小组管理的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尝试性的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提升高中班级小组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初中班级管理 学生成长 分析研究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具备高超的管理艺术,而且要熟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能够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措施,提高班级管理成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班主任工作,在实践中总结梳理出了一些体会,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保证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笔者在班级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注重有的放矢,在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细致观察及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育的重点。首先,强化了对学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教育。初中校园内,不少的学生不在学习上比一比,而是在穿着、饮食等方面攀比,在校园内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不良风气,笔者针对学生这样的不正常心理,专门组织了“校园之中最美的风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发掘校园之中最美的因素。通过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在内心深处明白了,刻苦学习、积极向上才是校园最美的风景,自觉地形成了“不比吃穿比学习”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教育成效非常明显。其次,强化了对学生盲目讲义气、易冲动等思想的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容易受影视作品中讲义气等思想的感染,但是由于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尚不完善,容易盲目讲义气,一旦冲动会造成千古恨。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笔者通过列举发生在本地区的血淋淋案例教育学生、警示学生,在学生的心理与思想上筑起一道防火墙。另外,笔者还针对学生早恋行为开展了专题教育,以“我们都是兄弟姐妹”交流为契机,将学生之间的异性关系引向正确的轨道,消除影响学生学习的消极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立足班级工作实际,实施量化积分考核

量化考核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初中班主任教师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举措,将班级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实施量化积分,能够让班级管理工作更为直观和高效。笔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从三个方面入手发挥量化积分考核管理的作用。首先,在班级管理制度及相关考核细则的确定方面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就是全员参与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由班委会拟定管理制度与考核细则的初稿,提交全体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每一位成员都可以进行相关的补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次初稿,提交全班学生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超过80%的学生同意则通过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与规范。其次,针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方面及每一条细则、节点,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并与相应的积分相对应。每一天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考核,为了保证检查考核的客观公正性,每一名班级部门干部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都按照学号轮流的方式确定一名学生代表一同检查,双人签名方可作为检查凭据发挥效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最为准确、客观、及时地反映整个班级管理工作动态。另外,在每一条的班级量化积分汇总之后都进行公布,每周进行汇总,每月进行评比,按照班级管理“十星”分别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量化积分考核结果并与学生的综合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纳入整体考核之中。

三、凝聚学生集体智慧,组织特色主题活动

初中生在班级各种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和智慧,班主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并发挥好这样的优势,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的智慧发挥出来,开展各种特色活动,活跃班级氛围,深化教育成效。笔者在班级教育管理工作中,放手让学生设计、组织和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不仅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而且提高了活动的层次、质量及教育成效。例如在班级元旦庆祝晚会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笔者没有像有些教师那样亲自拟定活动方案,那样实施效果并不明显。笔者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自己设计,班委会在征求全体学生意见和了解学生特长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两套方案让全班学生进行投票,自主决定最为合适和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活动方案,群众基础好,最大限度地兼顾了学生的特长,相声、小品、剪纸、魔术等各种趣味性节目获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这样的活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也再一次证明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集体智慧。另外,在一些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笔者也充分吸纳学生参与其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在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活动中,笔者要求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报纸等途径,广泛搜集本地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例和数据,在班级进行交流并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学生搜集了大量的鲜活事例,并结合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剖析,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受到了明显的教育成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校紧密结合,打造立体教育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