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29: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三个儿子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在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设计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学者宠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要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读、自悟中自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设计特色】
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对话沟通,促进发展。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
(知识与能力)
2、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过程与方法)
3、欣赏课文的内容,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敬父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6个新字、会写4个生字。
2、读通、读熟课文,感知大意。
二、教学过程
1、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⑴ 看到几个儿子?
(出示课件:三个儿子)
⑵ 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⑶ 设疑:
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一个儿子呢?
⑷ 揭题:
23 三个儿子。
(齐读课题,指导轻声)
设计意图:质疑问题是儿童的天性,它好像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疑”的驱使下,儿童会主动产生学习的意愿,并渴望及时解疑,学生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2、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⑴ 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⑵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⑶ 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① 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②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③ 三个妈妈拎着水桶回家去。
④ 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⑤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⑷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⑸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这一环节,虽然只是简单的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记住这些字的,但孩子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能增强学生进行表达交流的自信心和勇气。
⑹ 游戏检查识字:
① 开火车认读。
② 听音举卡片。
③ 送生字回家。
⑺ 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正音。
⑻ 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有问题要考考大家吗?
学生自由提问题,简单的可当堂点拨。
设计意图:“你有什么问题考考大家?”这是一个思维难度较大、有多种结论的开放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自己也能当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就高了。这个小环节花时不多,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生字书写,示范指导:
⑴ 出示“我会写”中的“拎、甸、桶、停”四个单字。
⑵ 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⑶ 教师范写重点字。如:“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⑷ 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突出难字的学习,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让他们明确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巩固字词,会写“聪、胳膊、晃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道理。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⑴ 复习生字词语,学写“胳膊、晃荡”。
⑵ 真诚地表扬:你们可真能干呀,这么多的生字都会认了,还能把字写得这么漂亮,真了不起!
⑶ 小朋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 ,那你们的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呢?
(学生自由表达)
⑷ 你能学着当当妈妈吗?说什么,是怎么样的表情和动作呢?
(学生自由表演)
⑸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设计意图:在复习生字词的时候,利用老师真诚的表扬,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回忆妈妈的夸奖,为后面课文的感情朗读垫定了基础,是孩子们表达真实感情的需要。同时,在讲述妈妈的话的同时,提高要求,让孩子们把妈妈的动作和神态也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加工,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骄傲的妈妈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2、自读自悟,体验阅读:
⑴ 三个妈妈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⑵ 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⑶ 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三个妈妈的话读给大家听。
⑷ 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也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现的好地方,把自己最好的读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进步。同时,“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能让自己迅速成长。
3、朗读交流,感受乐趣:
⑴ 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⑵ 第一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①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
②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③ 交流提高:
有这样的儿子可真是让人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
(同桌相互读这句话)
⑶ 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① 第二个妈妈是否也骄傲、自豪呢?谁来读读。
(指名学生朗读)
② 朗读、评价。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
(适当点拨,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③ 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设计意图 :在第一个妈妈的练习朗读时,学生已经初步明确了怎么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味儿。所以在读第二个妈妈的话时,就只需要稍作点拨就行了。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⑷ 第三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
① 第三个妈妈也像前两位妈妈一样吗?这是为什么呀?
(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② 这你从她的话里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
(谦虚,不炫耀,朴实等)
③ 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读给同桌听听看。
设计意图: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并在小组交流、师生互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情地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4、自主发现,升华主题:
⑴ 妈妈心目中的儿子:
聪明能干。
(板书 聪 指导看字形)
⑵ 听师范读第8自然段:
① 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
(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② 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
(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③ 让学生用心体会用口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设计意图:“聪”是本课要求写的字,此时的书写指导很巧妙地与理解课文连在了一起,既让学生能记牢这个字,了解这个字的意思,同时也明白了水很沉,为下文的学习作好辅垫。
⑶ 面对如此沉甸甸的水桶,不同的儿子有不同的做法,老爷爷看见了,怎么说的呢?
(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⑷ 随即采访老爷爷: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⑸ 全班参与讨论。
(提炼出中心: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⑹ 练习:
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 :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同桌两个人续编对话,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5、回顾课文,拓展提高:
⑴ (出示课件:人物图)瞧,妈妈、儿子、老爷爷都站在我们面前,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呢?
⑵ 你觉得该怎么样孝敬父母亲?
设计意图 :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片段一】走近“无赖”的和谐
师:咱们一起把这两句读一读。
(生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我有个发现,读这句,很多同学都是笑着读的,为什么?
生:“无赖”在这里的意思是特别顽皮、淘气。小儿比较淘气,躺在溪头在剥莲蓬,挺有趣的样子。
生:因为是老夫妻最喜欢的小儿。
生:我觉得那个小孩子天真活泼可爱,他的笑是甜的,所以我们读的时候是笑眯眯的。
生:我觉得他卧剥莲蓬应该很开心,所以我们笑着读。
师:是啊,我们读的时候觉得非常有童趣。刚才你们说,小孩很可爱,很淘气,很活泼,就是——
生:无赖。
【赏析】魏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快乐读书的过程中,全心全意地向学生诠释着“无赖”的行为和表现。学生读得有情有趣,在读中理解了“无赖”,领会了小孩的可爱、淘气和活泼。在学生对“无赖”的感悟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无赖”其实就是无忧无虑的化身。孩子的无忧映衬着家庭的无虑,孩子的无虑同样体现着家庭生活的无忧。这样一个有“无赖”小儿的家庭,难道不是充满着和谐美满的幸福之乐吗?不管是作者的有心,还是教师的匠心,目的都是为了呈现和谐的主题。
【片段二】欣赏“媚好”的和谐
师:你觉得“相媚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这一对老夫妻很恩爱。
生:我觉得是整个家庭很和睦。因为我看图上,按照文中的意思应该是大儿子年纪大了,就去锄地,二儿子不能去,就在家里织鸡笼,小儿子虽然没事,但他会自己寻乐。
师:他把相媚好推及到整个家庭。为他的发现鼓掌。(生鼓掌)
师:这是老夫妻俩聊天的情景,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笑着说——
生:看哪,咱们的大儿子多勤快,还帮我们做家务。
生:我们的儿子真勤快、真调皮,我们可以享福了。
师:听了老爷爷的话,老奶奶说——
生:有三个这么好的儿子,我们可以享享清福了,可以衣食无忧了。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
(生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赏析】魏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无疑对“相媚好”情有独钟,对教学进行了拓展。翁媪之间的“媚好”,加上小酒的互斟互酌,爱意便随酒香开始荡漾,笑容在酒香中开始泛起。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魏老师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并且把对话权交给了学生,扮演着翁与媪,让潜藏的翁媪温馨之感言通过学生的表述淋漓地呈现。学生通过想象,表达了翁媪只能意会而不易言传的眼神与心神,使得“媚好”的翁媪之情直观、幸福、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面对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对可亲、可爱、可敬的老者之形,文本的神便在“媚好”中得到了提升,那就是家庭的和谐、生活的和美。
【片段三】迷恋“醉居”的和谐
师:老夫妻的生活不富裕,还没小康呢,他们怎么会沉醉在其中呢?请大家默默地读、静静地读,把想法简要写下来。
(生练笔)
生:我觉得他们很快乐,看到三个儿子在干活,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生:我觉得他们虽然生活贫穷,可是精神上富裕,过得很快乐。
师:是的,精神上的富裕是金钱买不到的。
生:他们虽然贫穷,但生活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有这样幸福的家庭,一家人是非常和睦的。
师:你说了两个意思,这里的环境很——
生:优美。
师:第二个是这样的家庭很——
生:幸福。
师:他们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生:老两口觉得自己的儿子很懂事,所以陶醉在里面了,其乐融融,陶醉在天伦之乐中。
师:好一个天伦之乐。老两口陶醉在和睦的村居中、和美的村居中。课文中还有谁在醉?
生:作者。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是谁在陶醉。
生:读者。
师:也就是——
生:我们。
师:你能不能把陶醉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
关键词:互动 生命 灵动
英国著名教育家贝肯・威廉曾说:“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让课堂回归生活的本色,充满生命的阳光,实现课堂理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三者的和谐统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放射出真、善、美的光辉,彰显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融合。一旦用“生命”的钥匙开启了“生活世界”的大门,课堂上便有了笑语欢声,有了包容理解,有了对话共享。教学过程理应成为学生的价值生命活动过程,启迪智慧,赋予自由发展的天性。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生成智慧、升华道德的场所,学生的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一、对话做温馨,使课堂清明敞亮
1、充满情趣,洋溢温馨,擦亮智慧的火花,流淌动态精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都是不可替代的个体。他们都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资源。课堂上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平等对话情景,能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环境的支撑,从而使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欣赏。抓住课堂对话中精彩生成,因势利导深入发问,自然地引向课堂主题,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案例:
《落花生》一课,师生一起交流“你愿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像苹果、石榴一样的人?”的片断。
生(“小老师”):你愿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像苹果、石榴一样的人?
生1:我愿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虽然不好看,但很实用。我虽然长得不漂亮,但我用知识丰富自己,觉得活得很有价值。(生善意地笑)
生2:我愿做像苹果一样的人,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特别多,没有一个好的外表就不会给人一种好的印象,再说苹果外表华丽,也很好吃,并不是说外表华丽就一定没有用。再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好的的心灵也需要美的外表来衬托和体现。(越说越激动)
生3:我愿做像花生一样的人,也愿做像苹果一样的人,学花生的实用,学苹果的华丽、高贵,不是两全其美吗?
生4:我两者都不愿做,花生太土,苹果太扎眼。我会做实用的人,但不一定外表不好看;我也追求华丽,不一定就非得像苹果那样炫耀自己。
传统教学,往往抹煞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忽视了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存在。要让课堂上出现资源生成,流淌动态精彩,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智慧。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提出“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师和学生应是互教互学的平等关系,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师生才能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不断出现随机的、动态的、精彩的资源生成。
2、张扬个性,充满童真,碰撞情感的潜能,涌动心灵对话。《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案例:
《三个儿子》讲述了在妈妈眼中的三个孩子各有特点,一个聪明有力,一个唱歌出色,第三个妈妈认为孩子没什么特别,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
在课即将结束,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看到了三个孩子的表现时,你会说些什么?
生1:前两个孩子有些不懂事,要帮妈妈做事。(说得头头是道)
生2:不是说第一、二个孩子不懂事,第一个孩子翻跟头给妈妈看,是想让妈妈快乐些,而第二个孩子唱歌,是想让妈妈舒服些。(理直气壮地说)
师:妈妈累了,想不想让人帮忙?
生1:想。
生2:第三个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师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师的预设是让学生说前两个孩子表现不好,只有第三个孩子才是真正孝顺的孩子。但从学生的表现上,我们看到,是与老师的预想完全不同的。
引起我思考的是第二个学生的回答。首先,这不是课堂上老师所需要的答案,或是说,老师根本没有想到学生的思考会是这样的,这从后来老师的继续引导可以看出来。但这样的答案的出现,至少是表达了学生的一种思考,是啊,妈妈累了,但孩子以这样的方式----翻跟头、唱歌来帮助母亲解乏,妈妈心里会舒坦了许多,可能也轻松了不少,这从课后妈妈老师的交流中也可以看出。但问题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场景不容许有这样的表现:水那么重,妈妈那么累,这时,最应做的,就是直接的帮忙呀!语文课本身就是一种学生抒发性灵的舞台,如何提供更多的舞台让学生去表现,是教学设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更何况,当学生有了不同的生成,且是极有价值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宏扬,是激励。课堂上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鼓励多元感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鼓励多元感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一点不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有半点含糊。
二、细节做伟大,使课堂拨云见日
“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美国课程理论家多尔说。
在张扬个性的课堂中,稍纵即逝的生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关键是教师要用心、细心,及时捕捉瞬间生成的精彩火花,要利用自己灵活的教学机制及时把握,并给予正确的点拨、引导,从而使之成为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样,才能使课堂有效生成,让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
案例:
《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体会张衡数星星那认真、陶醉、有耐心的品质。
师:我们也来当小张衡数星星。看着天花板上,想像那就是深蓝色碧玉盘般的天空,点缀着无数颗闪闪的星星。
(为了让学生把仰的动作做到位,体会出仰起头来的数星星是那么不容易,请一名学生示范“仰”的姿势,特别强调头一定要高高地仰起。)
(生不约而同地仰起头,伸长了手臂高高地指向头顶,好像那天花板上闪烁着亮晶晶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六颗……(师看到有学生手臂放下来时甩了甩,头稍稍低下来时扭动着脖子)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一分钟左右)
生纷纷放下手,放平了头,调整了坐姿。此时,有的甩起了手臂,有的因为星星始终在闪烁而迷糊了眼睛,有的扭了扭脖子,仰不住了。
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2:我觉得很开心,很好玩。(刚才甩手臂的男孩子)
师:请问,刚才你停下数星星的时候,为什么甩了甩手臂呢?
生2:因为在数星星的时候,手有点酸了。(刚才甩手臂的男孩子脸略显难色)
生3:我觉得腰也酸了,脖子也酸了,眼也花了,数星星真累哪。
师:是啊,数星星这么辛苦,张衡却天天数,此时,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1:张衡是个认真的孩子。
生2:张衡是个仔细的孩子。
生3:张衡是个很有耐心的孩子。
可见在数星星的过程中,孩子们理解了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也感受到科学家们对自己兴趣的那种如痴如醉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做一做”把数星星的这个情节深深地印在他们心中。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写着这样的格言:“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在阅读教学中,放手让孩子们“做一做”,亲身经历文章所描绘的,不仅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体验,也让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更深、更广,并为他们阅读其他文章时能恰当地想像活动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倾听做聆赏,使课堂闪光生辉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思多德曾说:“一个不好的老师是给人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叶澜教授说,教师和学生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善于倾听和发现,要学会“屈尊”,欣赏学生们的“真情告白”,并及时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通过提炼、筛选,进行扶植、培养,让“良驹”成为“千里马”。
学生所要解决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大家都非常乐意去解决,这种问题触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动起来。”学会倾听,做学生忠实的听众,才能给学生一个生成的支点,为学生灵感撑起一片天。
案例:
在教学《小马过河》时,老师要求学生用“()的小马”来说说自己的理解,有一位不大善于表达的学生说了“不怕苦的小马”时,老师和同学们听得是一头雾水,不明白他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正当听课的老师们也在纳闷时,老师没有直接否定这位学生的答案,而是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开始耐心地引导学生说:“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慢慢吞吞地说了起来,原来是妈妈要小马把麦子驮到河对岸去,小马立刻答应了,小马很勤劳。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不仅让学生自己豁然开朗,也使其他同学明白了这位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成的有关信息和教学资源是很珍贵的,它展现了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课堂上绽放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如果教师能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瞬间,并有效地加以利用,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一分心得,多一分发展,我们的课堂就会多一分活力,多一分精彩。
我认为,上面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是他善待学生的课堂生成的精彩之处,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四、颖悟做深刻,使课堂灵动飞扬
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教学的“情”是教情、学情、文情的统一,要做到“三情统一”,教师必须要储情于胸,并用激情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达到融情入理。同时,教师也要善于点拨,要营造拨的基点,明确点拨的重点,巧设点拨的支点,把握点拨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读,在教师的点拨下灵光一现。
案例:
在教学《詹天佑》第四、五自然段,为了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老师深情引读:
当资金短缺,铁路修筑被迫中断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突出修路艰难)
生1读。(读出修铁路的艰难)
师:当帝国主义打扮成猎人的模样,看中国人出洋相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气愤状)
生2读。(读出詹天佑是在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师:当皇亲国戚来阻挠的时候,詹天佑总是想――
生3读。(读出詹天佑备受压力)
师:当亲友牺牲、离去,当女婿被绑架、女儿身亡,詹天佑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总是想 ,一起读――(声音哽咽了,泪花在眼里打转)
生齐读。(读出化悲痛为力量)
教师饱含激情的导语,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深情的朗读中既感受了文以载情的魅力,又体验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优秀品质。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智慧捕捉课堂生成的契机,随时处理课堂生成的信息,并防止学生在生成中迷失,让我们的教育不仅关注文本,更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综上所述,关注生成,能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教学观念;期待生成,证明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得以尊重和认可;驾驭生成,表现出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这些都是我们课程改革下所倡导的,所要努力达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锋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裴海安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法转变 学习方式 创新学习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对数学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思路。如“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作为教学设计者,必须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这些新思想,并把这些思想转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取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课时,不妨这样引入,在教室里要帮助新来的学生王某某找到座位,必须知道几个数,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毫不犹豫地答出:几排几列两个数,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就知道了。这样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引出点的坐标,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使学生感到新颖、亲切,感到数学确实与生活同在,从而大胆探索,把一些抽象概念简单化。
二、转变学习方式,获得新知
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之间能有效的沟通;在探究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如教“分式”时,先提问学生:“关于分式,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主动交流,互相启发补充。接着提问:“关于分式,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想象和问题自学课本,并把获得的知识在小组、班级中交流,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归纳、表达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小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即使是学困生的自卑感和紧张的压力也会消失。合作学习中组与组有竞争,如汇报学习成果时,哪个组先讨论出来,就先回答,小组成员可以积极发表意见,若回答不完整,本小组成员可以补充,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其他的汇报如有不同见解,可以自由提问、辩论,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途径。
三、发展个性,创新学习
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要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有冒险心、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还要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允许独立从事探索活动,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发展个性,创新学习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努力为学生思维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我。如:在学习分式的基本性时,为了强化学生对“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的理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个性的舞台,出示填分母、分子的题,让学生自由填空并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于是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飞翔。在深化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又可以看见学生们创造思维的闪现。
四、游戏学习,体验新知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和竞争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联系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学生兴趣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理。
在做初一第十章统计初步中“机会的均等与不均等”的练习时,利用游戏“数十八罗汉”巩固知识。这个游戏的规则是:第一个人先数“1”或“1、2”第二个人接着往下数一个或两个数,然后又轮到第一个人,再接着往下数一个或两个数。这样两个人反复轮流。每次每个人数一个或两个数都可以,但是不可以连续数三个数,谁先数到18,谁就得胜。同桌两位同学玩几次后,讨论一下,有没有克敌制胜的策略。这是一个偏向第一个先报数就取胜的游戏。要数到18罗汉,先要抢数。这样,把枯燥乏味的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争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映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体验新知。这样设计符合新课程思想:“创设了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利用故事,掌握技巧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的特点,但它来源于现实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掌握技巧,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因式分解中,对“添项”的教学,笔者讲了一个“借一还一和因式分解”的故事,很容易的让学生掌握。从前有个农民,辛苦一辈子所得的全部财产是17匹马,临终前,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宣布遗嘱:“孩子啊!我把17匹马留给你们,老大得1/2,老二得1/3,老三得l/9,把马分完,但不许把马宰了来分。”事后,三兄弟在一起商量了很久,始终无法按老人的意图把马分开。他们只好去请教爱动脑筋的邻居老大爷,老大爷认真思索之后说:“我借一匹马给你们,共有18匹马,这样就好分了,老大得1/2是9匹马,老二得l/3是6匹马,老三得l/9是2匹马,还剩下一匹马还给我。”巧妙的“借一还一”既符合老人的遗嘱,又让三兄弟满意。这种“借一还一”的思想,启示我们找到了分解因式的新方法――添项分解法,这是数学解题的重要技巧。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注重作业设计的人文性、创造性和开放性,让历史作业与新课改理念互动融合。但是,从作业设计的内涵上看,不少教师还没有形成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的开阔视野,答案的设定也以标准性为特征,挑战性、综合性明显不足。
目前,作业设计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第一,作业内容大量重复。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点简单诵记,练习也是不加选择,每题必做。第二,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是“一刀切”,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完全一样的作业内容。第三,作业形式简单机械、缺乏弹性,过分注重书面作业,忽视布置其他形式的作业。第四,作业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枯燥乏味,因循守旧,不能给学生提供自主创造的空间。
例1:“近代列强侵华”学习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课外作业:
1.分条目整理出《》《》和《》的主要内容。
2.熟练记忆《》《》和《》的主要内容,并找出记忆方法。
3.用图示表示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
例1中的作业,只是在做中练,单纯记忆主干知识点。无可否认,追求“记忆”的作业对历史学科有其积极意义。但久而久之,这种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包袱,变得枯燥乏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历史作业的布置,不能单一地注重“记”的作业,而应力求体现考查能力的多元化,设计要新颖,形式要多样,使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
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历史作业呢?
第一,任务活动型作业
“任务型活动”是以“任务”为指向,以“活动”为载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具有任务的目标性、活动的开放性等特点。在任务型活动中,学是做的前提,做是学的目的,“做”促进“学”,两者是辩证的统一。设计任务型课外作业,要紧扣教材又形式多样,这些作业的策略要求有:其一,在实践学习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外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如:图书、网络、实地调查等),广泛搜集信息,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
例2:揭秘“都江堰”之旅
作业的设计思路:
1.通过都江堰工程史料的搜集、整理,尝试不同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2.通过对老师所提问题的思考、探究以及参与调查等活动,学会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法。
3.通过对都江堰工程历史遗迹资料的研习,认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初步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4.简述你对都江堰工程社会调查活动的研究计划和具体方法。
例2说明历史作业既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活动型的。有的教师觉得课外活动型作业的目标不好操作,担心重视“开放”,就会淡化了知识基础,使学生学不到东西,因而在作业的设计中有意忽视“开放”性。忽略了课外“开放”的活动,学生获得的仅仅是“知识”而不是“智慧”,仅仅是“知道”而不是“感悟”。在课外任务型目标的具体落实时,必须解决好问题的指向目标和过程的评价性,即学生的参与过程中,既要有肢体(眼、耳、口、手)的参与,思维的参与,还要有情感的参与,更要有策略指导。案例2中的作业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任务型作业的落实还要讲究效率,避免形式化,走过场,要关注过程参与,追求过程价值。
第二,体验型作业
“体验型作业”是以课堂教学为本,教学目标为载体,基于教材知识进行设计的作业。把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体验不断凸显教学价值,以作业巩固、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提升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体验型作业设计既是一个教学环节,又是一个教学系统,它涵盖设计、布置、练习、反馈多个层面。体验型作业应遵循的原则:其一,可体验性原则,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参与;其二,质疑性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质疑,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来;其三,反馈、回授原则,在体验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回授和小结,使学生能全面地在深层上获得一次系统的提高。某教师在讲授《夏商周政治制度》时,以宗法制为切入,较为成功地布置了角色体验式作业。
例3:师:为了理解宗族的性质,请同学们观赏一个继承财产的小品。
(说明:学生甲为一位族长,学生乙扮演本族一富家的女儿,学生丙扮演妾氏之长子,学生丁扮演妻之独子。家主去世,请当地族长,判决遗产继承。以下为小品的台词。)
学生甲(族长):把本家所生的三个儿女带上来!(三个角色人物上场)
学生乙(女儿):太老爷,家父病故,留下家产百万。父亲生前对我最疼爱,理应由我继承家业。
学生甲(族长):闭嘴!不知羞耻的东西。你眼里还有没有祖宗、家规。女子怎么能有资格继承家业!退到一边去!
学生丙(妾氏之长子):太老爷英明!我是家父的大儿子,年龄最大,应该继承家业!
学生甲(族长):胡说!难道你不知道宗法的规定吗?正妻所生的长子才能继承家业。
学生丁(妻氏之独子):太老爷!我虽年龄小,但是我为嫡长子。我应该继承家业呀!
学生甲(族长):按照家规,的确如此。来人!财产凭据给他!(手指向学生丁)
(退场,小品完。)
从案例3看,体验式的作业,把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体验,从而产生明理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知识和价值取向。通过体验,在情感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并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协作型作业
深化、提高、发展是协作型作业的重要特征。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重在实践和互助。协作型作业的原则有:其一,目标明确化,协作型作业要体现历史课程的目标、教学单元目标、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而不是只图新颖。其二,个体分层化,由于学生智力开发和学习习惯等不同,造成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协作型作业要注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使作业适合于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参与其中。其三,开放创新化,设计的作业要给学生拓展延伸的空间。作业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可根据学生的历史知识、技能和能力,结合教材适当设计一些探索性作业,引导鼓励学生质疑,寻找合作伙伴,完成作业。
例4:访乡情,感真知——走近苏州“昆曲”
背景资料: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我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2001年列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赏析——表演——宣传”亲近乡土系列活动
主要活动内容有:
①昆曲发源大揭秘:宣布昆曲的研究过程;
②争当昆曲光荣传承人:小昆班昆剧表演;
③我当“昆曲解说员”。在学生对昆曲有了一个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我当昆曲解说员”活动,组织队员带领游客参观昆曲博物馆,讲解昆曲的形成与发展。
走近苏州“昆曲”协作任务分工表:
①文献资料查阅:视野开阔,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组内协作分工。
②学习昆剧表演:表演才能强、具有一定艺术天赋的学生,组内形成汇报演出。
③昆曲的解说员: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旅游实践活动。
作业效果(见下表):
案例4说明,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作业设计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协作作业的素材。此外,家庭也是协作型作业的一种资源。家谱、族谱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作业资料,不同时代的老照片、实物、长辈的回忆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历史作业的资源。从活动方式上,家庭资源采用了以调查、整理为主的研究活动,这类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相互间的配合,求得父母长辈的协助,通过对家庭资料的考察,求教历史专家或教师的经验,与历史见证者(家长)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或近乎第一手的材料,在协作的基础上分析直接经验和间接材料,得出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