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29: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物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物理学 毕业论文 选题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55-02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既是对学生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考查,也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近几年,笔者在指导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时发现,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主要是选题呈现多样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热点。出现这种现象,既有考研与就业形势的影响,也有学生的学习观与就业观的因素,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所选数据为最近几年的数据,具有较好的时效性,数据来源准确,且基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学校地位(1980年被列为浙江省属重点高校),所以能基本反映全国高师院校中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趋势。
一 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统计分析
对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2012年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作了较详细统计,分别从纵向、横向进行了比较,见表1、表2、表3。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涉及十几个小研究方向,通过对这些小研究方向进行合并,可归类整理成“物理教育”“理论物理”“普通物理”“应用物理”四个大研究方向。其中,物理教育包含中学物理教育、物理学史和大学物理实验;理论物理包含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和统计物理;普通物理包含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应用物理包含新能源材料、家用电器和其他。如“物理教育”研究方向,除了传统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外,还涉足了物理学史研究方向和大学物理实验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从表2可以看出,三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为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24.4%、30.4%、37.4%,而选题为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年级总人数的43.3%、40.2%、26.4%,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趋热而理论物理研究方向的选题趋冷的特点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在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毕业论文选题中,选题为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人数分别占物理教育研究方向总人数的63.6%、78.6%、82.4%,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已成为学生研究热点的特点非常明显。
面对以上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新趋势,指导教师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褒贬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目前,由于中学教师待遇较好,越来越多的高师毕业生想进中学工作,学生选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课题既实事求是,又能为将来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2)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材、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选题以中学物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当前高师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对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关注。(3)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论文学术性低,让大学本科学生去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会降低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4)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只有几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时间,让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既不切实际,也无法写出高水平的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
二 高师物理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随着教育的发展,“科研兴校”“科研促学”的理念日益被大家所接受,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作为物理教师一项必备的素质也越来越受重视。物理教育研究是以物理教育现象和物理教育问题为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物理教育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探寻物理教育活动规律及其有效物理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物理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它要求研究人员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等。高师物理学专业加强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不仅符合高师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且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应转变观念,自觉提高对物理教育研究的认识。
2.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由于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选题占了较大比例,这一项指导任务,单由几个从事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来承担难以完成,还需其他专业课教师也来承担才能完成。这就给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转变轻视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观念,与时俱进,全面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内容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学生做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另外,作为一名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即使不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也应时刻关注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需求,也应积极参与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因为高师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未来的中学物理教师,高师物理学专业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因此,高师物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
3.因势利导,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
第一,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尽早参与物理教育研究。笔者建议在高师物理学专业大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在做物理教育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时,绝大多数学生从未有过做物理教育研究的体验,完全不清楚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这与没有开设“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课程有直接关系。该课程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旨。如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价值;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论点的形成、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据的梳理;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规范、要求、修改等,从理论层面进行剖析。同时将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物理教育研究论文作为范本,在学生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评析,诸如评析论文的选题与结构,材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其学术性、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实践性等,以此给学生示范作用,从实践层面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物理教育研究论文写作的要领,提高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第二,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做物理教育研究的先决条件是必须深入物理教学的第一线。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生物理教育实习普遍采用在大四集中(或相对集中)实习的模式进行,时间一般只有6~8周,实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其独立从事中学物理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及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时间短且形式单一的物理教育实习,是学生做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的不利因素,也是造成中学物理教育研究论文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笔者建议拓展物理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高师物理学专业应让本科学生在大一到大四整个学习过程中尽早、多次、渐进地全程接触和了解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中(如在教育见习、模拟实习、正式实习等阶段中)感知、思考和深化对中学物理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复杂性的认识,并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中学物理教育实践中开展物理教育现状调查和物理教育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国外许多国家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德国师范生实习时间是72周,在较长的实习期间,学生能深入了解教育实际,学会在真实的教育实境和教学个案中调查研究、发现问题、选择课题、搜集数据、形成观点,以培养他们的教育研究能力。总之,积极为学生创造物理教育研究的条件,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教育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甘肃陇南贫困地区 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 自主学习 研究分析
在“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站在社会的高度,以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起点,以国外教育教学理念为借鉴,通过大量的实践形成了新的课程标准。到2004年秋季,全国有2576个县实施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到2007年,全国中小学在原则上都应实施新课程标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教育工作者积极倡导和推广自主学习方式。但是,就基础课程推广的现状而言,农村学校仍然是基础课程推广的一个难点。因此,我通过对甘肃陇南贫困地区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课程的自主学习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贫困地区更好地推广新课改提供一些对策。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九个县(文县、武都、徽县、成县、西和、礼县、两当、宕昌和康县)的初级中学的部分学生、教师、校长,以及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查阅了部分相关书籍,下载了相关论文20多篇,为本文的设计、分析与讨论奠定了基础。
1.2.2访问调查法。
利用高校学生在本地区实习期间,通过学生之间进行了访问调查,为问题的讨论提供了资料。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每个县发放问卷50份,城镇随机抽取两所初级中学,农村随机抽取三所初级中学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0份,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93%。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甘肃陇南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的现状调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来提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因此自主学习理论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
2.1.1甘肃陇南初级中学物理实验室的设置情况。
调查显示:陇南城镇初级中学有专门的物理实验室,而农村初级中学几乎没有专门的实验室。也就是说,农村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几乎停留在理论上,物理实验课基本上没有开设。
2.1.2甘肃陇南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教师情况。
调查可知,陇南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有专门实验教师的学校占20%,农村初级中学几乎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师。
2.1.3甘肃陇南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自主学习的情况。
对于物理实验课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都有较高的认识,一致认为物理实验课自主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物理实验课没有显示它应有的功能。大部分有条件的初级中学没有让学生实际动手做物理实验,实验课还是以理论课的形式讲授。就农村初中而言,物理实验课基本没有开设,更谈不上采用自主学习了。因此说,陇南地区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几乎没有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
2.2影响甘肃陇南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课自主学习的因素。
2.2.1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影响着领导层、教师、家长及学生。
一切为了中考,一切为了高考,升学率决定着学校的名誉,升学率决定着教师的待遇,升学率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孩子的成绩就是父母的期望。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需要而言,应试教育的弊端还是很大的。新课改也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进行改革的,但是一项新的举措的实施与推行是会受到一定阻碍的,因此说,注重从体制上完善,从全社会重视,才能体现出全面发展的教育。
2.2.2仪器设备的缺乏影响着物理实验课的开设。
调查可知,几乎80%的物理实验课没有开设。特别是农村初级中学,经费短缺也是影响开设实验课的主要原因。因此说,管理层加大对实验课的投资,改善实验室的条件是开设物理实验课的先决条件。
2.2.3教师因素。
调查显示,对于物理实验课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都有较高的认识。但是对教师征求学生意见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不征求意见,可以说,在教学中不能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原则。教师应顺应时展的潮流,因为,教师不仅是改革的管理者,而且是改革的执行者,新课改的成败与教师息息相关。
2.2.4学生因素。
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他们希望去自主探究一些他们感的物理知识,但是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导致他们自主学习时间不足;除条件差外,教师和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等影响了自主学习的进行。
3.对策
3.1学校教育经费应逐渐加大对实验仪器经费的投入。
我国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实验仪器经费是学校教育经费的一部分,只有学校教育经费整体增加,学校实验仪器经费才能相应增加。另外,学校本身对实验设备的投资是直接影响实验课开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的数量体现了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积极性。很显然,一定的设施是保证实验课开设的前提也是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然而,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农村学校在实验仪器方面的投资是微不足道的,而只有加大实验仪器的投资才能保证实验课的开设。
3.2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长久以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甚至正常睡眠时间。受沉重课业负担影响,学生对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逐渐减弱。过重的课业负担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若能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让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释放出来,学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才能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结合实际,充分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新课改实施得是否成功,有没有新的举措,教师的操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教师全方位的发展是必要的,学校要有效地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创造条件坚持师资培训,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
3.4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成为科研型教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教师的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角色定位由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转变。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研,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是提高教学水平、跨入高素质教师行列关键的一步。调查显示,陇南地区初级中学的教师论文撰写水平不高,很显然教师缺乏教学研究将是教改的一大障碍。教师必须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善于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并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探索教学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智慧与正情[M].湖南: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05.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然而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使学生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学各学科的教学考核只考书面知识,不考学生实验操作。因此,有些物理教师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就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画实验”、“讲实验”以及知识的讲解上。为应付考试而讲实验,只盲目地要求学生熟记、背诵实验目的、仪器、步骤、方法及现象和结果,忽视了实验操作对学生动手、动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老师的这种行为是与实施素质教育相违背的,学生未能达到物理实验本身的教育目的。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物理教师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因而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对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进行探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1 物理实验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该标准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该标准还明确指出:“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要求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应该充分本文由收集整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尤其应该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过去的物理实验只限于教科书规定的几个有限的实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根据探究活动的需要,让学生尽可能多进行实验活动,而不是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几个实验。由此可见,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不同的实验在教学中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作用。归纳起来,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
①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②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概念规律。
③形成物理图象,认识物理过程。
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⑤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
⑥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
每个实验的各方面作用当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不过某些实验在某个作用方面更为明显一些。从整体上说,实验有上述的所有作用。因此,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没有物理实验就等于没有物理教学。
2 物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演示实验为例,不同的演示实验,有不同的演示方法。种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可以形成学生思考问题时的不同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1 归纳。
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得到的。我们在通过演示实验得出物理规律时,应当自觉地应用归纳的方法。例如,在演示阿基米德定律时,首先是把圆柱体浸入水中1/3,其次,把圆柱体浸入水中1/2,再次,把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得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再把水换为其它液体(如酒精或煤油),再次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阿基米德定律。
2.2 对比。
为了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出发,理解所学知识以加深印象,一些实验需要作对比。例如,演示滑轮和轮轴时,要与杠杆进行对比。有的实验必须通过对比,才能使实验结果明显。例如,不同物质的比热不同的实验,就必须在相同质量,相同加热条件下进行对比实验。有的实验通过对比,有利于突出区别和联系,突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例如,超重与失重、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电阻(或电容)的串联和并联等。对比是演示的一种好方法。
另外,还有分步、剖析、模拟、放大等演示方法。多种多样的演示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物理实验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物理实验(包括教材中设置的众多“小实验”和“做一做”等)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实验与其它物理内容的密切联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延伸。
3.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感到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会把所学的知识用来研究具体物理问题。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的习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亲切,能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3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物理实验以灵活、生动、多样、有趣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智力。
3.4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组织管理、经营管理的能力。
通过实验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了。如果是课外实验,则既经济又科学,变废物为器材,可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3.5 形成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不断深化的思维品质。
中学物理实验是贴近学生生活的。通过实验,学生会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教师加以启发,他们能将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解释和探索社会上更为复杂的物理现象。
4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
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培养情感体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该标准要求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要完成实验,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任务、目的,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手段。
许多学生都渴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对科学家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却了解甚少,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实验,进行模拟科学理论发现经过的实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十分有益。如在学生理解了电压的作用和电阻的概念后,提出供学生探究的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何关系?学生们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提出了合理的猜想假设,然后围绕猜想假设进行充分地讨论,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就能得出结论。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和方法,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后,提出:如果实验中只允许一种电压表(或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的电阻(它的电阻或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能否测出未知电阻?让学生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电路并进行实验探索。
事实证明,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不仅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感受到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通过纠正错误,逐步走向正确,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激发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起着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5 物理实验具有非语言的传播功能
5.1 无声地传递着一种科学思想。
透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看到科学进化的实验背景、仪器设备背景,寻觅到人类与自然作斗争的历史足迹;体察出实验设计者独具匠心的巧妙方法、用心良苦的教学思想。例如,各种各样减少摩擦的方法,就反映出人类在与摩擦作斗争的过程中智力和手段的进化。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不单单是解决一个实验设备的问题,而是一种重要教学思想。在教师的手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有趣实验的那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无声地在告诉学生,物理学就在你身边,物理实验来源于生活,并不神秘,他们可以用身边的许多东西自己动手去做,亲自体验其中的乐趣。
5.2 教师亲自演示的感染力量。
教师全神贯注地操作实验,被实验现象所吸引,特别是为实验的成功、挫折而惊喜、担忧,这种无意识的感情流露,无不强烈地向学生传达着一个信息,实验的确是科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这样的效果比教师“说实验”要求学生如何如何重视要好得多。试想,如果教师总是不亲自操作演示实验,而是由专门的实验人员或多煤体代行其事,自己只在一旁指挥和评论。教师亲自操作演示实验,对学生自己完成分组实验在方法和技能上是一种必要的示范,更重要的是教师这样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无声地告诉学生实验的重要性,把自己在实验中的情感体验无意识地感染学生。
5.3 改善课堂结构和师生关系。
演示实验的进入改变了课堂的空间结构,这无声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与学。
随着演示实验的引入,一方面实验现象本身可以吸引学生,接近他们的心灵与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距离;另一方面许多演示实验也常常需要学生配合,有些甚至一部分内容要由学生完成。这样就使课堂变得比较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易进行。在这样的情境中,班级中平时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活泼好动的学生往往成为了活跃分子。这一方面给了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往往使教师偶而触动,改变对这些学生可能存在的成见。同时更利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这样就更有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待学生,而这些无形的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时往往是出人意料的。总之,在融洽的师生
关系中,在活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得到更快的提高。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非语言传播等功能。所以,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切切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物理实验是十分必要的。
写作小常识:
关键字:中学物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9.21
为了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当前教育正进行着深刻的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将应试教育、知识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学物理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的课程,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背景下,由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行政因素等原因,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困难重重。虽然,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宣传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分数"、"升学率"的压力,许多教师迫于无奈,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按"应试教育"培养学生,忽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这种缺乏"全面"、"主动"、"创新"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并且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进而延长了人才培养的时间,浪费了部分教育资源,影响了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重结果"的情况非常严重,在教师教学中,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忽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致使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而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在物理教学中,分配错位现象严重。例如,在物理概念讲述和习题训练分配时间不合理;重视提高内容,忽视基础内容;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教学模式等。总之,在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新课堂标准下,物理教学模式必将发生改变。中学物理教学需要新的视角和更为广阔的物理教学观,才能转变"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重智力、轻情感;重共性、轻个性;重刚性、轻弹性;重模仿练习、轻科学探究"的陈旧观念。
二、中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
1.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本质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通过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对物理技能的掌握,使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以及他们坚强的意志、毅力和优秀的品质,教育学生,使学生具备刻苦、不畏困难的品质。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物理知识,也使学生学到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与优秀品质。
2.转变学习方式,强调探索进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探索中发展前进。物理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验证物理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物理知识。在实验过程中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结合感性和理性认知,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观察教师规范操作,学习正确的实验操作技术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实验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通过细小方面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着眼于观察到的现象,不随意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并对学生观察到的小细节、小现象予以及时的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实验完毕后,要让学生撰写探究报告,并就问题的一个小侧面,一个小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物理教学中,学生的亲身体验过程远远不是教材描述、教师讲述所能比拟的。这种直接经验比其他间接经验具有更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创造更多的机会,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得知识转化,切实的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重视物理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物理学与生活、社会联系密切,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认识物理学,从正反两方面理解科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当今时代,物理知识贯穿于各个领域,迫切需要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科技含量的人才。
4.运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实现多样化教学
物理教学中,采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实现师生互动,创造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条件,充分发挥教师的向导或导演作用。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下,中学的物理课从过去的枯燥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展示教师的教学过程,更要充分展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思维过程。物理教学中,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层次化、多元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必需的和可选择的物理课程,而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孔曲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卢建国,闫贵忠.谈中学物理教学改革[J].阴山学刊,2000.
[3]孟祥文.浅谈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J].信息技术与教学,2012.
关键词:高效率管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学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践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监督和指导,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实验能力差,对物理的实验中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过程指导,不断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力和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中学物理实验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抑制了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全面提升。以下为这些问题的具体论述:
(一)忽视对学生物理潜能的挖掘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走形式”或者对应课程改革的需求而忽视了对学生物理实验过程的指导和物理学习潜能的挖掘,造成了学生物理实验技能较差,通过物理实验所获得和掌握的知识较少,没有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感受到实验过程的变化和物理学习的乐趣,学生物理技能提升幅度较小,失去了物理实验性教学的价值和意义[1]。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而实践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将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物理教学最大的作用,才是当今时代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式。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在不断深入的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挖掘学生更好的物理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全面提升。
(二)忽视对学生实验安全的指导
学生的安全是每一位家长和学校所关心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安全实验操作指导,在促进学生物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保证学生的物理实验安全性。可是当前我国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没有对学生进行物理操作安全规范指导,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检查学生的实验过程。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很多需要使用电路的物理实验中,一旦操作不当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患,威胁着实验过程中的学生安全。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出现了因为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电路起火等事件,轻则造成物理实验室的破坏,重则危及到了学生的生命,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可见,加强对学生的物理实验安全性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忽视实验课堂组织
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造成很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随意搭配器材、随心自设实验、没有进行认真的物理实验等情况,失去了物理实验的价值和作用。
二、高效率管理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高效率管理,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各项实验和操作,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高效率管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的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或者独立思考问题,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现象观察能力、物理问题探究能力、物理理论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长期的实验指导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物理学习态度,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促进物理实验过程规范化管理
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高效率的管理手段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引导,有助于促进物理实验的规范化操作,保证物理实验的安全性。在初中物理实验高效率管理的过程中,教师或者学校领导可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大纲的要求,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规范条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度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谨慎的物理实验操作[2]。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操作项目、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实验安全性的重视。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对每一步操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这种及时记录的方式能够不断加深学生的实验印象,一旦发生物理实验误差,也能够通过记录,及时找出问题的关键。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电路”这篇内容的实验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对电路安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按顺序连接灯泡的方式,电路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灯泡最后街道电源的负极,形成串联的电路。在学生进行电路连接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步的操作记录,如果到最后灯泡没有亮,则证明的连接的过程中是存在问题的,可以通过记录快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有助于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效率
在中学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加强对物理实验过程中的高效率管理,有利于在保证学生实验安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认真的参与到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和物理的魅力,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物理的高效率、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学物理概念 重要性 教学模式
1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教学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础技能的训练,实践和经验表明,要实现“双基”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概念教学。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
1.1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从物理学的内容看,它的完整体系可以认为是有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反映物质运动形式基本特点和属性的物理概念;②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及物理规律;③由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的数学的方法建立起的和得到的必要的结论。”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和完善物理理论的基础和前提。物理基本概念是人类对物理世界长期探索得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这些基本概念,人们找到了支配物理世界的简单规律,建立了假说、模型和测量方法体系,筑起了物理学理论大厦。例如:整个力学是由力、加速度、质量、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运动学是由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基本概念及其联系组成的;电磁学是由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等一系列概念组成的。可以这么说,物理学基本概念是物理学理论的精髓,是物理学大厦的基石。
1.2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物理学相对抽象且复杂,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枯燥难学。其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物理教学的入门――物理概念教学中把握不好,对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重视对物理概念文字、习题的讲解:而学生死记硬背定义、结论,导致概念不清,在今后物理规律、理论学习中无法理解,感到越学越吃力。物理概念是物理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有的贯穿于整个物理学,能否真正的理解,将直接影响整个物理学或某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所以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是物理概念教学的关键,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今后理论学习打好基础。
2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
2.1传统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我国传统基础物理概念教学从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知识的系统学习,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注重推理、演绎能力的培养。这在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得到了证明。但分析我国基础教育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挥之不去,导致中学教育追求升学率,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重在灌输解题技巧,采用“题海战术”,用大部分时间进行学生应试训练;学生死记硬背定义,遇到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缺乏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概念教学上把侧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强调的是讲解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至于对概念的来龙去脉,对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则是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严重地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在教育实习中,我就了解到一部分学生这样说,我们不知道如何得来物理概念,这些概念用来干什么,我们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还是不懂用。应试教育下的教学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这就形成了“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加强教师如何“教”的同时,还应着眼于学生如何“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中,该以怎样的方式形成物理概念,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针对以上物理概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改革高考制度。而考试改革是全社会的问题,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待全社会长时期的努力。当前我们首先应该改进“注入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学要求来减少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有长处也有短处,我们不能指望用一种教学模式包打天下。近年国外丰富的教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的新成果陆续被介绍到我国,使得教育领域方面可以从新的角度依据新理论为指导,这为多样化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中学物理教学实践客观上需要新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发挥各自长处,使中学物理教师有选择教学模式的广阔余地,更好到促进我国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2.2现代启发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针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教”与“学”相脱离的现象,可以通过促进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来改进教学模式。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物理概念教学可采用“现代启发式”教学模式。它不同于两千多年前孔子以教师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只强调教师的作用。“现代启发式”是符合教学规律及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具有创造性及适用性。“启发式教学,就其指导思想来说,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好,同时强调教师的作用,从实际出发,要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的思考,亲自动手、动脑,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即使是教师讲解,也要引导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的讲,就是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热爱科学、勇于攀登高峰、克服困难的意志,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实验,了解现象,取得资料,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建立概念,发现规律;启发学生掌握方法,认识本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物理教学不是把学生“推”进来“拉”进来,而是把学生“引”进来。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猎取”。教师指导学生,使学生达到欲求其解即孔子的“喷悱’’状态从而向更深层次启发他们,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巩固应用加深理解概念。物理概念教学总是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是教师的活动,“学”是学生的活动。“教”是“学”的一种手段,“学”是“教”的目的。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3冲突一获得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中学物理教育中,学生开始接受严密自然科学教育,开始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中学生普遍存在“前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是指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如中学生从生活经验得到:物体运动是因为受力,力越大,运动越快;石头比羽毛下落快,所以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等等。类似这样的情景清晰的留在学生脑海里,成为学生头脑中早期知识结构中的基本成份,如果没有适当的科学的物理教育,将根深蒂固,如此形成的“前科学概念”具有顽固性特征。可以看出,几乎每一重要的物理概念,中学生都有自己的“前科学概念”,而“前科学概念”绝大部分是片面的、主观的、表面的,是非科学的概念。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科学的物理概念必须置换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注入”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机械的接受物理概念,无法彻底的排除错误的“前科学概念”,必然是低效率的,必须要找出排除“前科学概念”的突破口,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概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由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以“冲突”为核心,以“诱”生“惑”,实验,抽象,练习相结合最终获得概念的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
2.4探究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需要调查;需要核查;需要分析和解释数据;需要提出答案;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科学探究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投入到针对现象进行的调查和研究中,要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探究过程构成了科学教育重要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形成科学物理概念。
探究式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是指在探究教学理论指导下,以求科学概念或规律为出发点,以探究活动为中心,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其科学精神及态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按模式分析等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和策略体系。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探究课题也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要求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一方面必须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另一方面,这种问题情境最终必然是可以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理智探险的愉快,提高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勇气。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设计问题要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动机,增加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3结语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首要任务,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物理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物理教学应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这是物理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根据我国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实际,对概念形成过程、不同特点的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较大程度的结合教与学的联系,实施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教师的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当然理论的研究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化,未来的物理概念教学要顺利开展并富有成效,物理概念教学要求具有灵活性,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5
2来自中国期刊网.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吴波.基础物理中的物理
概念教学研究(D).江西师大,2004.03.19
3乔际平.学科教育学大系一物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
论文摘要:在现行的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一味追求考分而忽略学生 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忽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现象仍广泛存在。这种现象与国家教育部提倡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也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宗旨格格不入。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发展形势,我校在中学物理教学方面,以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技能的传授为载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研究
(一)、课堂组织
课堂教学是实施物理教育教学的第一阵地,是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而课堂组织得是否得当,是能否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基础。
1、制造气氛。彻底改变学生对自身地位的传统认识,使其在认识上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知识摄取者、应用者和探索者。
2、教给方法。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如何系统地总结、归纳物理知识体系的方法,又要教给他们如何探索物理规律、发现新知识的简单方法,为唤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消除顾虑。破除学生对创新活动的神秘感,认清创新是分层次的,而最基本的创新能力是任何人在具备了一定知识、方法和技能后都具有的,但这种创新行为是迈向更高层次创新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4、学会赏识。对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的任何创新行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教师必须及时发现并给予充分肯定。对那些不太成功的创新行为,首先肯定其积极态度,而后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点播,帮助其实现创新愿望。
5、树立典型。对班上涌现出的创新能手、积极参与者给予充分地表扬和奖励,使其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榜样。
6、形成风气。教师通过各种扶持、鼓励政策,使所有学生形成对学习价值的正确定位,逐步形成在掌握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的基础上,敢创新、能创新、爱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课型设计
这是一种使学生系统掌握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的基本课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方法的重要课型。主要环节如下:
1、导入新课:此环节的重要作用是带领学生进入物理情景,激发其求知欲。教师语言应简洁生动、引人入胜;切忌形式呆板、平淡无味。常用的导入方式有:从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或发问入手;从实验演示中观察现象、引出问题入手;从对旧问题的“新发现”或转变研究角度入手;从对生活现象或生活习惯的错误认识入手;从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入手;从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生活实践、儿时游戏,甚至是故事传说中入手入手……总之,课堂导入方式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物理情景后,立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简洁地归纳、整理后指明本节课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2、探究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此环节是新授课主体内容,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的同时,体验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从中领悟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常见形式有: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研究法等。这里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法为例加以说明。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研究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发、支持、指导下,学生们像物理学一样,在一些情景下,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程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创造才能,探索、获取物理规律,并从中激发创新意识,积累创新经验,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研究法教学的具体方法
创设物理情景收集、确定问题收集、确定假设、建立物理模型收集确定物理方案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及数据记录分析现象、论证完善假设,并寻找其他可能替代的假设小组间交流理论推导(此部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水平所限,有时可省略) 形成规律 指导实验。
在实施研究法教学的过程中,各环节的进行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时,为使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对问题的启发、诱导成分应多一些,甚至可以再整个过程中起扶植作用,参与“研究的成员”可以班为单位。当学生们基本理清此教学方法的大致环节和一些技巧后,可见将学生分成以5 7人为一组,“研究的成员”可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的作用则改变为以及时引导、电评为主,并对完成教学过程中困难较大的小组进行电拨、指导。
此法主要使用于学习基本物理知识的新授课,对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需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以崭新的思想方法和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并对学校教学设备等条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总结:教师用清晰,简练的语言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技巧等内容加以概括,并对学生反映出的学习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指点。
4、作业:一般可按以下几个目的去布置:①巩固知识、②熟悉方法、技巧③学习了解与本课相关的物理知识、背景④个人设计。
结束语:中学物理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是一个全新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她的成长需要我们广大师生倍加呵护,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立足时代前沿,集众家之长,在探索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扬创新精神、发挥集体智慧;它的出现是时展需要,她的发展与完善是我们全体物理教师共同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王升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7 ISBN7——5041——2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