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2 13:27: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设计方法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健词:海堤越浪量断面设计护面强度排水自然型海岸
一、概述
我国有总长3.2万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随着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台风暴潮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已建海堤大部分已很难适应当前防潮、洪的要求。由于缺乏反映海堤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国家标准,海堤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难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规范的要求。笔者近年为配合广东省“十项民心工程”的实施,编撰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DB44/T182-2004,期间,对现有海堤作了一些调研,并根据已有的设计工作经验,针对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在此提出粗浅看法。
目前,海堤的设计以是否允许越浪划分为两大类,即不允许越浪和允许部分越浪。大部分的海堤建在软土地基上,若都按不允许越浪标准设计,则对堤顶高程和断面尺寸的要求较高,投资大,往往不经济合理,允许部分越浪的海堤的合理设计就成了设计者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越浪海堤的断面设计主要解决越浪量、堤顶高程、堤身断面、护面强度及排水及恢复自然型海岸等方面的问题。
二、设计步骤
2.1堤顶高程
堤顶高程是确定堤身断面规模的关键设计参数。堤顶高程的确定要考虑海堤沉降量,可按下式计算:
(1)
式中——对应设计频率水位的堤顶高程(m);
——与设计频率相应的位(m);
——按设计波浪计算的累积频率为F%的波浪爬高值(m);由于按允许部分越浪设计,取%;
——安全超高值(m),按表2规定值选取。
堤顶高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防浪墙顶面,二是指堤身断面顶面,当堤顶临海侧设有防浪墙、且防浪墙稳定、坚固时,堤顶高程可算至防浪墙顶面。但堤身断面顶面的高程仍应高出设计(水)位0.5以上,且不得低于设计(水)位0.5m。
如何处理好堤顶高程与允许部分越浪的关系,设计时应以堤顶高程的要求初步确定某一高程,越浪量大于允许越浪量要求时,堤顶高程应重新确定,一般是加高堤顶或通过对堤顶、背海侧坡面加强防冲保护等方法来提高海堤允许越浪量。当海堤堤前波浪较大,通过前两种方法均难以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人工消浪措施减小海堤堤前波浪,控制越浪量。沿海城市的沿海(江)堤防一般都有景观要求,为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对堤路结合海堤堤顶高程的要求予以适当放宽,但须计算越浪水量,并根据水量设置完备的排水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接驳,以保证越浪量及时排泄。
在考虑预留沉降量后,设计图上的堤顶高程应为考虑堤身固结、堤基附加沉降量后的工后堤顶高程,故设计者应在图纸的说明部分明示计算沉降量及施工时要求的预留沉降高程。
2.2越浪量
大部分的海堤的损毁均由于超标准潮浪的越浪水体作用,允许部分越浪的海堤其越浪量成为海堤断面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海堤的越浪量是指1m单位宽度海堤上每秒钟波浪翻越海堤的水量,其单位为(m3/s.m)。当海堤越浪超过一定数量时,将导致堤身破坏,目前国内外对海堤允许越浪量的确定和越浪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均建立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
以上述值作为堤身越浪量的控制上限,通过越浪量计算,方法见文献第8章,可以令堤身的越浪量满足设计要求。当越浪量超出允许值时,可采取改变断面布置、调整护面结构措施削减波浪或增强护面的抗冲强度。对防护级别较高的1、2级海堤或有重要防护对象的海堤应结合模型试验确定允许越浪量,同时验证堤顶和内坡护面的防冲稳定性。当堤顶为混凝土或浆砌石护面、内坡为垫层完好且有效的干砌石护面时,除按设计重现期波浪条件计算越浪量外,还应提高一级波浪设计重现期校核越浪量,在校核条件下允许越浪量可放宽至0.07(m3/s·m)。
目前海堤允许越浪量和越浪量计算方法均建立在简单单坡和陡墙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比较单一且精度有限,难于适应复杂断面结构型式海堤的越浪量计算。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对重要海堤结合模型试验确定越浪量是必要的。
2.3堤身断面
断面设计时,先参照已建类似工程初拟断面形式,根据波浪要素及海堤等级,确定堤顶高程,经过稳定计算,反复调整尺寸,最终确定合理的断面。断面调整的大前提是,降低堤顶高程,控制稳定,应从以下两各方面着手:
(1)断面内部调整
内部调整包括调整边坡、调整护面、调整高程。稳定不能满足时,放缓边坡是比较奏效的措施;调整护面结构,可以不改变断面形状而仅改变堤身护面,利用不同护面的糙率,削减波浪爬高,降低堤顶高程。
(2)断面形式调整
可对堤身设置消浪平台,平台位设置于多年平均位加50cm超高处,可以减少波浪爬高,且有利于断面的稳定性。堤前有滩涂的应采用非工程措施,种植红树林,既可减少波浪爬高,又能固滩保堤护岸。堤前水深较大时,可考虑堤前设置潜堤的工程措施来减少波浪爬高。
2.4护面强度
护面主要指的是临海侧面、堤顶、背海侧面护面的强度。
(1)临海面
临海侧直接经受波浪作用,护面结构主要从整体性、抗冲刷、消浪等角度综合考虑。该部分结构上部应能够承受波浪的打击、上吸。下部应能承受波浪的反复掏刷。因此要求护面结构强度要高,稳定性要满足要求,护面底要做好反滤,同时坡面要留足排水孔,浆砌或混凝土砌石护坡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外表美观,抗波浪能力较强,返修率低,管理方便。但适应变形能力差,当岸坡发生不均匀沉陷时,砌缝容易出现裂缝。应在堤身土体充分固结,基础沉降已基本完成,且土坡基本稳定后的堤段经稳定厚度计算,确定护面厚度。混凝土砌石,虽造价稍高于浆砌石,但砌筑质量要优于浆砌石。混凝土护面下的砂心堤段,在波浪破碎时,自波峰抛出的水流的冲击,对板产生周期性动力荷载,引起护面下砂土的运动。当波浪爬升和自斜坡上下落时,护面构件上的压力交换也引起运动。在波浪作用下,混凝土面板即使止水做得够好,也避免不了板下部填料的移动,这种移动最终导致板底脱空,波浪作用时击碎板面。对淤泥质堤基,堤身土体充分固结后,当迎潮面封闭时,可不留排水孔。护脚要有足够的支承力,要能防止底脚被淘刷,或发生淘刷时,仍有足够的能力支承护面结构。
(2)堤顶
堤顶则由于要满足越浪的强度要求,护面的强度要求同迎潮面,由于堤顶一般兼作防汛公路,根据这一特点,护面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为保证堤顶护面混凝土结构的平整度,要求堤身填土的沉降、固结量已基本完成,此时的堤顶护面结构不再留沉降缝,而只留伸缩缝,路面设计的术语为胀缝,缩缝。胀缝一般设在堤轴线平面曲线曲率变化的起止部位,直线段较长时,可每200m设一条,缝间通过可以伸缩的拉力杆(钢筋)连接。缩缝一般4~6m设置一条,采取诱导切割方式,在护面上切割深3~5cm,宽3~8mm的假缝形式,当护面板收缩时,将沿此最薄弱断面有规则地自行断裂。缝间填灌沥青类材料。
(3)背海侧面
爬上海堤临海侧坡的浪花,越过防浪墙,直接与堤顶或后坡碰撞,因此流速哀减迅速,故背海侧坡的防护主要以能承受垂直于坡面的冲击力为主,无波浪的回流水流的拖拽力,因此护面设置原则应为透水、消能。在保证良好的反滤垫层的基础上,按其造价高低排序,应为干砌石砂浆勾缝,预制混凝土板勾缝,浆砌石。虽然按部分允许越浪设计,但应按越浪量计算成果,使海水在堤顶汇集,通过排水沟排向前坡脚,创造条件使背水坡仍能采用生物措施保护,加铺一定厚度的腐质类土,一来可保证提高成活率,二来可为其繁植提供较丰富的营养积蓄地。背海侧坡脚应设置矮挡墙,既可得保护堤脚,又使工程界限明确,增加美观。
2.5排水
排水主要解决翻越堤身表面的越浪水量及降雨量在堤表面的引排问题。堤身表面排水分为漫坡排水和汇水沟集水排放两种形式。对背海侧采用工程护坡的越浪海堤,采用漫坡排水一般即可满足排水要求,只要在坡底设置汇水沟集水,统一汇入总排水系统。当采用堤顶汇集越浪水量,背海侧仍采用生物措施保护护面方式时,一般堤身高度小于6m的平直段堤围,漫坡排水不会引起集中冲刷,但曲线段则应设置适量的竖向排水沟,以通过引走堤表水流,防止水流冲刷坡面。这些竖向排水沟均设置在陡坡上,属于急流槽,因此,沟内应砂浆批荡。
越浪海堤的越浪量通过计算可以分析出,但一般堤段缺乏当地的高频率常遇洪水的自记雨量降雨强度资料,故可采用文献中介绍的方法,以5年一遇10min降雨强度等值线图及60min降雨强度转换系数等值线图,计算堤面降雨的排水设计径流量,与越浪水量相加则可进而确定坝面排水系统的断面尺寸,使得堤面排水系统的设计更加详尽。
2.6自然型海岸的恢复
所谓的自然型海岸,就是要保持、重现及创造海岸原有的多姿多彩的自然风情。越浪海堤的建设,临海侧、堤顶、背海侧采用的工程措施使得海岸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的干扰,因此,要将工程措施与生态学有机的结合,根据海堤所处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
对直接临海的堤,由于受海浪的频繁拍击,海岸生态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堤前水域和背海侧坡面,应在堤前水域种植红树林,营造防风、防浪的生态林。应在背海侧坡面的干砌石、砼护面块体等工程措施护面的表面覆盖原位弃土,移植或种植草皮。
对堤前有滩地且不直接临海的堤,除了应在堤前积极营造生态林外,对临海侧堤面,也应尽量采用满足抗风浪要求的砌块护面,并上覆土,促成植物快速生长。
三、结语
越浪海堤控制住了上述关键设计环节,其安全性基本可得到保障。此文结尾时值得一提的是:
(1)一般的越浪海堤均建在软土地基之上,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率,急于求成,不但增加填筑工程量,而且地基破坏的滑弧切割堤身,引起堤身纵向裂缝,削弱堤身总体性,附加断面处理工程量。
(2)临海面、堤顶、背海侧面护面均应在堤顶沉降量小于8mm/月时,方可实施堤顶刚性工程保护措施。沉降未基本稳定时,应采用过渡性工程措施保护堤面,如干砌石护面。用此措施来保证刚性护面不出现裂缝而破坏结构的完整性。
只有精心设计的断面,越浪海堤的安全性才可得到充分的保障,才能达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目的。只有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时时不忘与自然和谐共存,才是海堤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方标准,广东省海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DB44/T182-2004,北京,中国水利水电
[关键词]人性化;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40多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欧陆风、草坪风等风格的住宅小区不断涌现。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在居住小区中盛行,但这些园林景观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也没有考虑到小区人性空间和功能性空间。
二、了解居住者的需求
当然,设计一个具有人性化空间的居住区首先必须了解居住者的行为需求,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是为人而创造的,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的。美国心理学会主席A·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论,他认为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到精神,有着不同的层次:生理的需要一安全的需要一归属与爱的需要一自尊的需要一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衣、食、住、行以及人身安全、劳动安全等需要;爱与归属及自尊的需要是指人的心理需要,包话对社会交往、地位、传统、文化的需要;自我实现则是人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包括对生命的意义、自我的满足、个性风格的追求等等。当然,不同人需求的层次是不同的,并且这种需求随着时间、地点和场所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必须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出发,使环境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
(一)安全性
安全是人们生存的首要条件,没有安全性也就谈不到其他各方面的特征。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表现在日常安全系统、防灾系统、防盗系统等方面。
(二)健康性
居住环境健康性指标包括空气、日照、噪声和环境民事行政等与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居住环境空气要保持清新、自然,防止各种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深度超标。同时,健康性还要求通向健康身心的设施、空间配套齐全,满足居民锻炼身体的需求。
(三)舒适性
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指使用上和视觉上的感受。使用上的舒适,包括各种设施是否以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创造使用的合理,是否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创造满足人们活动的空间;视觉上的舒适,要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和对环境景观特点的认同。
(四)通达性
通达性保障着居住环境各种功能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通达的可选择性体现了社会公平与实现多样需求的目标。通达空间的层次决定了通路的性质和等级。私密性强的空间,通路的等级低,交通性弱,通达性也小。
(五)识别性
居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居民要求所处的环境具有识别性,让居民分辨出自己的住宅以及自身在空间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方向,进而掌握环境的构成模式和组织规律,以便按不同时间和场合需要,以最佳的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位置,参加自己想参加的活动。强化识别性,需要赋予外部空间以视觉上鲜明的个性。
(六)领域性
居住环境不同于一般公共环境,它的领域性要求强烈,层次多样。美国学者斯卡·纽曼提出的这个空间概念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要求相适应的领域范围。他把居住环境归结为由公共性空间、半公共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四个层次组成的空间环境占有与控制的要求,认为领域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随人的移动而移动。
(七)多样性
多样性的要求是基于不同人群的年龄、职业、喜好、修养、文化等要素而产生的,而且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中。空间的创造、设施的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国造园艺术谓之“造园无格、借景有因”,说的就是无需固定的格局、法式,要因地制宜地将景观组织起来,各种景色皆可为我所用。
(八)和谐性
多样的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做到和谐统一,避免不同形式、风格、色彩的要素产生冲突和对立。同时,环境构成要素作为实体来构成空间,空间才是主角,各要素需要以环境和谐的整体利益限制自身不适宜的夸张表现,使各自的先后、主次、从属分明,共同构筑协调、统一的环境景观。
(九)连续性
在居住环境景观空间中,应注意居民在居住区内不同时间、空间、方位的视角和活动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景观设计,努力创造步移景异、延绵不断的效果,尤其要注重节奏、形式、色彩与空间的协调。
(十)文化性
居住环境的文化性体现在地方性和时代性当中。应当充分考虑传统生活方式的特点,寻找与现代居住空间环境的契合点,以不同的方式,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延续文化脉络。
(十一)生态性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引入自然界的山、水、绿化,模拟自然风光,也是居住环境的基本要求。具有生态性的居住环境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感寄托,人与大自然共生共栖,才能体验到永恒的真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三、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故事的地方
当满足了环境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我们开始考虑何为人性化的居住区。当设计是为了生活、为了人内在的体验,当设计师成为一个内在者而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当设计的对象具有功用和意义时,我们方可重归人性的场所,找回那故事的地方。所以,进行景观设计时,作为设计者应做到:
1.认识人性。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需要坐下休息;人离不开水,人也爱玩火;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嘹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同时人需要挑战;爱走平坦的道路,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2.阅读大地。大自然的风、水、雨、雪,植物的繁衍和动物的运动过程,灾害的蔓延过程等等,都刻写在大地上。因此大地会告诉我们什么地方可以有树木,什么地方可以有水渎;大地也告诉我们什么格局和形式是安全与健康的,因而是吉祥的,什么格局是危险和恐怖的,因而是凶煞的。同时,大地景观是一部人文的书:大地上的足迹和道路,门和桥,墙和篱笆,建筑和城市以及大地上的文理和名字,都讲述着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和恨,人类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因此,阅读大地是在认识自然,而更重要的是认识人自己。
3.体验生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当地人的价值观。如果你不到都江堰的江边林下坐上一天,就不明白为什么成都被认为是中国最悠闲的城市;如果你不搭一回北京街上的出租车,就不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含义;如果你不到温州街头走走。你就不知道“全民皆商”的意味。只有懂得当地人的生活,才会有符合当地人生活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4.聆听故事。故事源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场所的历史,因此要听未来场所使用者讲述关于足下土地的故事,同时要掘地三尺,阅读关于这块场地的自然及人文历史,不管实物的或是文字的。由此感悟地方精神:一种源于当地的自然过程及人文过程的内在的力量,是设计形式背后的动力和原因,也是设计所表达和体现的场所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是属于当地人的,属于当地人的生活,当然也是属于当地自然与历史过程。
5.寻回童年的记忆。童年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而且大多数人经历过相同的童趣。在设计里融入一些童年记忆的痕迹,让居住者忆起童年时光,这也是体现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表现。
总而言之,营造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力求做到“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38-02
一、引言
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效率和质量。[1]该课程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规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1]管理研究方法论从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社会及人文学科就的关系出发,论述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管理研究的设计,描述、规范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给出为论证研究假设而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总结撰写管理专业论文的要点。[2]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管理专业学习过程中习得正确合理的思维逻辑和研究规范,实质上就是学习和培养研究工作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的培养和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外部环境的氛围等因素。因此在本科阶段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论,对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管理专业本科生已经具备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虽然国内所选用的教材为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习和研读管理研究方法论,帮助学生弥补传统思维方法的不足,改善国内学生的知识结构弱点,进而掌握进行学习、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步骤。
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与应用经验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经历,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与实践等各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相关建议,以期有效提高本科生学习、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研究方法论作为教授学生培养思维逻辑和研究规范的深化课程,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相关专业的重视和欢迎。该课程在经济管理本科相关专业已经逐步得到开设,然而由于这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在某些专业还未受到重视,结合多次教学实践,总结教学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教学重点难以把握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内容丰富,但由于受课时安排的限制和教育背景的影响,授课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实际案例的讲授,缺乏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合理分析和设计,不能促使学生主动有效地运用研究方法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将管理研究方法论看作一门讲授科学的理论方法的课程,而不是运用理论方法来解决研究问题的课程。从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复杂难懂的理论知识,而轻视从现实中寻找和提出实际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以致无法利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去解决管理问题。
(二)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在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中,多数教学模式始终以教授讲授为主,缺乏课堂中的研讨性学习,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知识。面对实际的管理问题时,学生缺乏组织和管理知识的能力,不具备灵活的创新思维,不能掌握进行学习、工作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步骤。
(三)动手实践环节缺失
管理研究旨在发现、辨识和解决管理领域中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而管理研究方法论则是讲授如何利用技术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课程。对于有些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只开设了课堂理论教学,没有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比如关于教材第五章“数据分析”,没有安排与相关的统计软件的学习和应用课时,使数据分析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软件理论讲解层次。另外,有些专业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为了简化教学工作,通常采用单人单机的教学实践模式,实验方案单一。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是涉及众多的人和物等方面的复杂问题,仅依靠一个人往往无法解决,简单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难以体验真正现实环境下的管理研究过程。
三、 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建议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为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对发展我国的经济管理类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巨大的理论方法支撑。考虑到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差异,对于该课程在本科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致力于合理安排课程学习,提高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习、研究管理科学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内容设计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目标是介绍严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保证研究过程和结论的严谨性。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管理研究中的运用,主要强调研究途径要以管理研究过程为依据。管理研究过程应该包括管理问题的产生、理论构建、计划和设计研究、结果讨论等环节。
鉴于本科生学科背景及课程学时的限制,我们将该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集中于管理问题的产生和计划设计研究两大部分。根据管理类各个专业的学科属性,按照不同专业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理论和方法进行有选择性讲解,必要时将聘请各专业骨干教师介绍其所属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方法。将管理学方法论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相结合,在各专业相关领域寻找实际研究问题。在研究设计方面,教师讲授不同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调查法、案例法)的适用条件、使用步骤,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研究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相应的研究设计,对研究问题进行解决。
(二)理论教学与课堂研讨
在管理研究方法论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研讨性学习。教师根据课程进度,按照相关理论知识设定某些特定研讨题目,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由教师制定评分标准,由学生形成评委组投票打分。例如,在确定研究问题章节,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收集相关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文献中研究方法理论知识进行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中可以找到某些问题作为管理研究的对象。
(三)个人和团队实践学习
根据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不同学科知识,合理安排理论实践。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应的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并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学会利用所学理论验证和分析结果。比如,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可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AMOS进行相关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另外,管理研究问题普遍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实际管理科学问题时通常需要团队合作的智慧和力量。以调查问卷方法为例,该方法包括设计问卷、问卷调查以及问卷分析等多个步骤,这就需要学生组成调查小组,分工协作,定期进行研讨与互动,共同完成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等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 丽.帮助你提高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J].科技导报,2005(4):62.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方法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0)01-0111-04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brary Science Papers Research Methods
Jia ErpengYi Jinghan(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Henan, 450001)
Si Miaomiao(Library, Hu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Relevant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support the completion of the science research. So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library science system. Throug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academic articles published in 11 library journals,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method application in library science in our country,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of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library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methodology; survey analysis
CLC number: G250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0)01-0111-0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研究是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和途径,图书馆学研究过程也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可分离。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在继承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而进行融合与发展,形成自己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随着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对象的复杂,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性特点。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既促进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本文以11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2006~2008年所刊载论文为数据源,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图总结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1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是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使得图书馆学研究能够准确、充分地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保障;另一方面,整个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对方法的研究不能偏废,方法研究是学科研究内容的一部分。[1 ]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刘迅先生在《图书馆学通讯》上发表了《要重视图书馆学方法论的研究》一文。紧接着乔好勤先生在该刊1983年第一期上刊登了《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2 ]运用统计方法对《图书馆学通讯》等三种专业刊物1980~1981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图书馆学方法论的三层次说法,即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随后出现了有关图书馆学方法的大量学术论文,还有一些著作,如王崇德的《图书情报方法论》。[3 ]
从宏观上看,图书馆学方法论的三个层次基本得到认同。对一般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探讨,也分为三个层次,最底层是具体的技术层次,中间层是一般的研究方法层次,最高层则是哲学层次。[4 ]图书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是指引进和移植相关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图书馆研究,可分为:信息获取方法(主要指调查法、统计法、试验法和历史法等),信息加工方法(主要指老三论、新三论等)。[5 ]对图书馆学专门方法探讨的文章很多,虽然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普遍认为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引文分析法是典型的图书馆学专门方法。另外从研究的性质来分,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方法。随着对此研究的深入,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会不断地得到完善。
3数据来源
在数据收集中,笔者选取了11种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知识》、《图书馆》、《图书馆论坛》、《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作为调查对象,具体统计了2006年~2008年间各期刊学术论文使用研究方法的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小部分数据来源于各期刊主页。在数据统计中,去除了一些信息资料类文章,如征文通知、会议通知等(见表1)。
4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总共统计了8159篇学术论文,通过对所选的各篇学术论文,逐篇分析其篇名,个别文章查阅了摘要、正文等详细信息,根据各科学研究方法的含义,归纳每篇论文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方法归纳为15小类(见表2)。由于每篇文章采用方法很难准确判断,有的文章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所以从表2中可以看出,最后的论文合计总数(8273篇)大于调查的论文总数(8159篇)。在计算各类研究方法的论文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数时,是除以调查总数(8159篇),所以百分数之和是(101.3997%)而不是100%。
(1)理论分析法
运用理论分析法的主要是一些分析归纳与概念推理类研究,以及思辨类的学术论文。从表2中可以看出,采用理论分析法的学术论文共2904篇,占调查论文总数的35.593%,理论分析法是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研究方法的运用主要受到学科性质和研究任务影响,图书馆学从目前来看应该属于社会科学,而且人文色彩比较浓厚;我国图书馆界也有重理论的现象,这与国外主要以定量方法为主、重应用有很大不同。随着其它学科背景研究者的加入,看问题的视角会有所变化,相应的研究方法也会多样化。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由定性方法向定量研究过渡的过程,图书馆学科也要注重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
(2)操作实验法、调查研究法
在调查的学术论文中,运用操作实验法的共有830篇,占到总数的10.173%。这类论文主要研究技术性的问题,比如系统开发设计、数字图书馆建设、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组织等。随着图书情报工作环境、研究对象的变化,图书馆学研究关于技术的内容会越来越多。
调查研究法是社会科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调查是获取原始数据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图书馆学研究中主要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网络来收集数据资料。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一共745篇,占总数的9.131%,调查方法的运用在调查数据中占有很大一部分,说明研究更贴近实际问题。
(3)实例分析法、历史方法
实例分析法通常是以具体的实例来介绍经验或说明问题,论文中主要是以国内比较著名的大学或科研院所图书馆、国外有名的图书馆等为例子进行分析,对于其它图书馆的建设、信息资源开发服务起到了借鉴作用。
历史方法主要用于论述关于图书馆事业史、人物评价、文献学、目录学等内容的论文,是一种传统的研究方法。有的期刊专门开辟了关于图书馆事业史、文献学的专栏,历史方法的论文在调查论文中占到了7.501%。
(4)系统方法、管理学方法
系统方法主要是用系统的思想,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这种方法对我们认识研究起到很大作用。虽然有的文章不能明显地看出是运用了系统方法,但是系统方法贯穿于观察问题的整个过程。管理学方法是将管理学的方法移植在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中,图书馆在机构建设、运营方面都要运用到管理学的知识方法。
(5)数理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法、经济分析法
数理方法主要是数学方法在图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数理方法的学术论文有304篇,占调查论文总数的3.726%。数学方法的运用,也说明图书馆学研究者正在试图定量地揭示研究对象,随着本学科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方法将继续普遍化。
文献计量学方法是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等的定量化研究。调查的论文中运用此方法的占到3.199%,在调查论文中占到的比例比较低。文献计量学方法也应用于其它学科研究,从CNKI数据库中我们以“文献计量”为题名,可以粗略地检索到60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很多其它学科研究。
比较方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相关事物或事物的各部分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共同点和差异点。
经济分析法是将经济学的方法运用到图书馆学的研究当中,研究内容包括图书馆营销、资源共享效率评价、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经费问题、资源服务的经营模式等等。
(6)控制论方法、引文分析法、内容分析法
明显运用控制论方法的论文很少,调查中只有79篇。占到总数的0.968%。但是控制论的思想在很多论文中都有所体现。
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方法。在所调查的论文中,明确使用引文分析法的有23篇,占总数的0.282%。引文分析法作为图书情报学科的一种专门方法,运用也很广泛。在CNKI中用“引文分析”作为题名可以检索到1200多篇论文。
内容分析法产生于传播学领域,是一种客观的量化方法,是从大量样本进行特征识别的系统方法,具有统计性,是一种从公开资料中萃取情报的重要方法。因为它是新方法,统计中只有6篇。
(7)其它
其它中包括有专利分析方法、社会网络方法、SWOT分析法、法律分析方法、心理学方法、美学方法、传播学方法、医学理论方法等等。
5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5.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根据表2数据,我们可将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定性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法、实例析法、历史方法、系统方法、管理学方法、比较法、经济分析法、控制论方法,百分比总共占到61.62%;第二类是定量方法,包括操作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数理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引文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百分比总共占到26.584%。从数量来看,定量研究方法所占比例比起定性方法还很小,这是由于理论分析法的比例太大。对于图书馆学的科学研究,目前来看定性方法用的多一些。但对于具体问题,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各有特点,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理论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在学科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定性方法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其理论分析就显得没有深度和广度。随着学科的发展,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是发展的趋势。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已经大量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数理方法、文献计量学方法等。定量方法的运用使研究更精细、更科学,站在定量的角度解释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学科的发展。[6 ]
5.2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产生了巨大变化,与网络信息、信息系统等有关的技术性研究论文数量会不断增多。在表2中,操作实验法所占比例为10.17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新技术的发展还为经典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新的实现工具。[7 ]研究这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采集,以网页形式的网络调查、用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软件(如QQ)的调查、[8 ]电子邮件调查等,这些都为更好地完成调查提供了多种途径。随着搜索引擎的运用普及,搜索引擎的服务器记录和保存了用户与搜索引擎的交互过程,这种数据称为使用记录(transaction log),使用记录分析(transaction log analysis)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另外,计算机还可以辅助研究者进行定性数据分析等。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产生了网络信息计量学方法,在引文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链接分析方法,这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对研究方法的影响。
5.3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表2中的管理学方法、数理方法、经济学方法、内容分析法等都属于移植其它学科的方法,占10.85%。“其它”占7.185%。这些都说明了图书馆学研究中移植了许多其它学科的理论或方法。
在学科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具有从其它学科吸收养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能为其它学科提供养分。随着图书馆学科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者会大量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会产生新的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当然我们不能盲目地去移植新的研究方法,而要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本学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其融入本学科研究之中,通过适当的研究方法来为研究服务。
5.4实证方法的应用
调查研究法、实例分析法就属于实证性研究方法,从表2中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共占到17.061%。近些年来研究者也开始注重实证研究(evident-based studies)方法,[9]它是在获取研究对象客观数据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考察研究对象各有关因素的相互影响及其影响方式,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它是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的综合运用。实证研究通过实际数据分析,连接了理论与实践,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图书馆学研究水平、学术地位的提升。
总之,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各种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或者是有适用的条件。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将成为图书馆学方法的主流,新的方法与新的技术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利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复杂的研究问题将会越来越多。所以研究方法的运用将是多元化发展,合理的研究方法体系应该是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与互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邓小昭.信息管理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3.
[2]乔好勤.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图书馆学通讯,1983,(1):54-62.
[3]王崇德.图书情报方法论[J].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杨建军.科学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24,395-409.
[5]罗方等.我国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势[J].图书馆建设,2006,(2):19-20.
[6]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60-283.
[7]华薇娜.我国80年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状况的定量分析[J].情报学报,1995,14(3):218-225.
[8]金武刚等.图书馆员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行为实证研究――“大旗底下”QQ群个案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
简介: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面向所有研究生及学术论文作者,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学术论文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意义,对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概述。中篇<社会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文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下篇<自然科学论文写作与规范>主要面向理工科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内容不局限于写作层面的技术问题,而是深入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层面,向学生讲解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注重实例分析,力戒理论空谈,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录:
前言
上篇 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学术论文的分类
第三节 学术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四节 学术论文常见问题概述
第二章 学术论文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选题的类型
第三节 选题的原则
第四节 选题的价值
第三章 学术论文的文献资料搜集
第一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意义
第二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工具
第三节 搜集文献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搜集文献资料的方法与技巧
第四章 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著作权保护
第一节 对发表媒体的选择
第二节 论文中与著作权相关的内容
第三节 中的著作权问题
第四节 论文数字化传播中的著作权问题 中篇 社会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五章 社会科学论文中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确立
第二节 思辨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解释研究方法应用分析
第六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结构设计原则
第二节 结构设计框架
第三节 层次与段落结构
第四节 内文细节设计结构
第五节 硕士学位论文结构要件
第七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常用写作方法
第一节 议论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证明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驳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说明的写作方法
第八章 社会科学论文的规范化
第一节 摘要的写作与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标引规范
第三节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规范
第四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下篇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与规范
第九章 自然科学论文常用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实验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二节 灵感思维法应用分析
第三节 假说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四节 观察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五节 类比研究法应用分析
第十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结构
第一节 理论型论文
第二节 理论应用型论文
第三节 实验型论文
第四节 观测型论文
第五节 综述型论文
第六节 硕士学位论文
第十一章 自然科学论文写作方法
第一节 引言的写作方法
第二节 正文的写作方法
第三节 结论的写作方法
第四节 英文内容的写作方法
第十二章 自然科学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一节 题名、层次和作者署名的规范
第二节 关键词和分类号的标引规范
第三节 图表的应用与规范
第四节 单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第五节 量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第六节 数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用法
关键词:大学教学;精品课程;课程理念;研究能力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课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讲人为石安石教授。主要目的是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以及语义学、音系学、音韵学、汉语史、方言调查、结构语言学、索绪尔研究等课程训练的基础上,系统整合学生的语言学知识结构,尤其是基本的理论语言学概念、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90年代初开始由徐通锵教授任主讲人,并辅以索振羽教授主讲的结构语言学、索绪尔研究作为核心支持课程。9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语言学先后由陈保亚、王洪君、汪锋任主讲教师,李娟为核心支持课程“结构语言学”、“索绪尔研究”主讲教师。本世纪,课程建设内容扩展到研究生课程。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围绕理论语言学主干基础课程的建设展开,以“能力先于知识”的理念建设高年级精品课程,得到学校教务部两次主干基础课立项资助,研究生院一次立项资助,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次资助,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次资助。
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数量、质量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这门课程不仅有本科生听课,也有大量研究生、中外进修教师、访问学者听课,辐射范围广。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能力先于知识”的精品课程理念。具体来说,高年级精品课程的宗旨应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课程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程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课程教学效果上应看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否实现。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设计和建设,紧紧围绕“能力先于知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
一、塔式结构:以能力为取向的层级系列课程
过去国内开设理论语言学课程很少,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在建设之初,总结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汉语研究,对系列课程由博到专的结构进行了认真的设计,课程前后衔接,内容循序渐进,涵盖了国内外主要理论模型。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共分前后紧密联系的三个层次:本科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硕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博士研究生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
(1)本科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在本科生修完“语言学概论”等基础语言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研究20世纪的结构语言学,先是原著阅读课程,包括“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两门课。这两门课程要求学生精读原著,准确弄清楚原著的含义,把握住结构语言学的基本思想,并对其优劣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开始进入“理论语言学”必修课程。该课程让学生阅读一系列在方法上有突破的汉语研究文献和比较基础的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经典文献。老师从汉语实际出发,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系统归纳理论语言学模型,评价各种理论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得失,让学生能够用基本的模型去分析材料,发现语言规则,并尽可能逐渐养成通过材料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新的方法和原则的习惯。
(2)硕士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这是在本科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基础上对理论语言学进一步专门化。先开设必修课“当代语言学”,主要是阅读原著、分析原著、结合汉语研究原著,内容包括后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几个主要模型、系统功能语法、有序异质论、语言结构协合论、语法化理论、叠置式音变论、语言单位论、语言接触论等几个方面。该课程同样要求学生精读原著,准确弄清楚原著的含义,把握住语言学主要模型的基本思想。为了推进对结构语言学以后各种理论语言学模型的深入研究,还专门开设了必修课“历史语言学”、 “语言学方法论”、“外国语言学史”和选修课“系统功能语法”、“生成音系学”、“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语言接触”、“语义学”、“历史句法学”等原著阅读课程。在此基础上开设必修课“语言学讨论班”,要求学生在深入分析汉语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些模型的优劣作出评价,争取写出自己在研究方法上有突破的论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研究;技术设计;范式;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5)01-0016-09
一、导 论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自觉地对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进行反思,先后经历了三波反思和争论。第一波以西蒙(Herbert Simon)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和以德怀特・沃尔多(Dwight Waldo)为代表的规范主义之间的争论为焦点。两者就公共管理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加之学者们对公共行政的学术地位、研究范围、主题等方面认识的分歧,引发了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sup>[1]</sup>和“思想危机”<sup>[2]</sup>。第二波以批判主义和实证主义之间的争论为焦点。1979年罗伯特・丹哈特(Robert Denhardt)针对西蒙的理性实证方法,将批判方法论引入公共组织的研究中,引发了实证方法论和后实证方法论之间的争论<sup>[3]</sup>。第三波以倡导方法论的整合为主要特征。1986年杰・怀特(Jay White)提出后经验论哲学用以整合公共管理研究的实证、诠释与批判三种取向<sup>[4]</sup>。斯托林斯(R.A.Stallings)则认为成功的研究应该整合经验主义传统的量化研究与现象学传统的质性研究<sup>[5]</sup>。中国台湾学者江明修<sup>[6]</sup>、颜良恭<sup>[7]</sup>等人则使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理论探讨了公共管理的多元方法论及其整合问题。
上述争论使得公共管理研究似乎走向了繁荣,但在公共管理方法论的争论中,学者们辩论的主线是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规范、诠释和批判)的对立和融合:实证主义者将公共管理现象看做是“自然的”,非实证主义者将公共管理现象看做是“人文的”。事实上,公共管理并非单纯的“自然”存在,亦非单纯的“人文”存在,而是介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人工物”。虽然将公共管理作为“人工物”的思想从公共管理学诞生之初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思想亦在西蒙那里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论证,西蒙认为:“人工物具有以下特征:人工物是经由人综合而成的(虽然并不总是、或通常不是周密计划的产物)。人工物可以模仿自然物的外表而不具备被模仿自然物的某一方面或许多方面的本质特征。人工物可以通过功能、目标、适应性三方面来表征。在讨论人工物,尤其是设计人工物时,人们经常不仅着眼于描述性,也着眼于规范性。”[8](p.103)但是在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的论争史上,人们一直陷于“自然”和“人文”的对立,没有在公共管理作为“人工物”的基础上,形成清晰而完整的公共管理技术设计研究范式。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旨在解释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缺位”的原因,阐明该范式的方法论基础,说明该范式的基本议题,厘清其基本逻辑。
大部分的公共管理研究(包括学术、咨询和实务问题的解决三种形态)本质是在进行技术设计活动,即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科学原理为基础,通过政策、制度、体制、机制和治理工具的设计,实现特定的目标,解决公共管理的实践问题。凡是寻求合理手段实现特定目标的思想、程序、知识和技艺都属于技术的范畴。“设计”则是产生技术知识的核心环节。正如西蒙所言:“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的教授是科学学科的任务:自然事物的存在状态怎样,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关于人工物的知识的教授是工程学院的任务:如何制造具备人们想望性质的人工物,如何设计。工程师并不是唯一的专业设计师。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生产物质性人工物的智力活动与为病人开药方或为公司制订新销售计划或为国家制订社会福利政策等这些智力活动并无根本不同。如此解释的设计是所有专业训练的核心,是将专业(Profession)与科学区分开的主要标志。工程学院像建筑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一样,主要关心设计过程。”[8](p.103)
1968年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Margaret Masterman)对库恩的范式作了系统的考察,他将库恩使用的21种不同含义的范式进行了概括,总结了范式的三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思辨,它是哲学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它是社会学范式;三是作为一种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疑难的方法、一个用来类比的图像,它是人工范式或构造范式。在库恩看来,范式不是客观世界的知识,是科学共同体用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各种难题的工具。“范式”是一个比“理论”和“理论框架”含义更复杂、广泛和多样的概念,范式除了理论框架的含义外,还包括科学共同体的信仰、解题规则、实验手段、成功的示例等含义<sup>[9]</sup>。
本文所说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意指:将公共管理活动看做“人工物”的构造活动,并据此形成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学术传统和解题(研究)逻辑。换言之,公共管理研究的技术设计范式是哲学和方法论基础(哲学范式)、学术传统和主要议题(社会学范式)、开展研究的基本逻辑(构造范式)三个层面的统一。
[12]Perry,J.L.,Kraemer,K.L..Research Methodology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5~1984[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6,(46-2).
[13]Houston, D. J.,Delevan,S.M..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 Assessment of Journal Publication[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 (50-6).
[14]Cleary,Robert E..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examined:An Evalu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s of 1998[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0,(60-5).
[15]孙同文.台湾公共行政研究成果的回顾与评估[J].暨南大学学报,1986,(2-1).
[16]江明修,等.公共行政研究之本质、标准、议题与知识成长:方法论的观点[J].中国行政评论,1996,(5-2).
[17]詹中原.新公共政策:史、哲学、全球化 [M].台北:华泰出版社,2003.
[18]吴颖年.台湾公共行政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之分析――以1997至2006年硕士论文为例[D].台北:世新大学,2006.
[19][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 [M].李黎,郭官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0]Cross,N..Science and Design Methodology: a Review[J].Research in Engineering Design,1993,(5).
[21]Simon,Herbert A..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M].Cambridge,MA:MIT Press,1969.
[22]张福昌,[日]宫崎清.设计概论 [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3][加]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而非MBA [M].杨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4]武夷山.管理学是设计科学[N].学习时报,2007-06-04.
[25]仇向洋.管理设计导论[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6]陈良华,张P.会计学是一门设计型科学――会计理论“人工科学”本质的回归[J].会计研究,2011,(2).
[27]凌峰,刘建一.从设计科学视角探寻管理理论与实践隔阂的解决途径[J].科技管理研究,2011,(6).
[28]Van Aken,Joan E..Managem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the Design Sciences:The Quest for Field-Tested and Grounded Technological Rul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 (41-2).
[29]De Vries,Marc J..Teaching about Tech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for Non-Philosophers[M].New York:Springer-Verlag,2006.
[30]Mitcham,Carl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M].New York:Free Press,1983.
[31]Shangraw,Jr.,R.F.,M.Crow,Michael,Overman,E.Sam..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a Design [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Special Issue: Minnowbrook II. ChangingEpoch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989,(49-2).
[32]Waldo,D..Perspective on Administration[M].Al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56.
[33][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 [M].平新乔,莫扶民.上海:三联书店,1989.
[34]Bozeman, Barry.Strategic Public Management and Productivity: A “Firehouse Theory”[J].State Government,1983,(56-1).
[35]Ring,Peter Smith,L.Perry,James.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Public and Private Organizations:Implications of Distinctive Contexts and Constraint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10-2).
[36][美]全钟燮.公共行政学:设计与问题解决 [M].黄曙曜.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37][美]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 [M].孙柏瑛,张钢,黎洁,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8]Ulrich, Werner.The Metaphysics of Design:A Simon-Churchman“Debate”[J].Interfaces,1980,(10-2).
[38]申仲英.人工自然建造的前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