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基地总结

德育基地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9: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基地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基地总结

篇(1)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如何实施?一般可采用“四环式”教学模式,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针对学生或教材文本中提出的问题,经梳理、归纳后聚焦成中心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并制订出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意义与要求,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步,在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等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奥秘与意义。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探究、体验和反思,明确问题的本质,达成既定的目标。第四步,总结与交流。一般在学生回校后进行。主要是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总结、交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获,相互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案例】“爱惜每一滴水”教学写真第一步:聚焦问题,制订计划。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的问题是:自来水管里流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它是“自来”的吗?自来水来得容易还是不容易?师生针对这个主题,制订了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第二步: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探究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观自来水厂。学生察看自来水的源头,原来水是用动力机从江河提取,再通过管道输入厂中。在厂内的沉淀池,学生留意观察江河水中的泥沙经过沉淀后已经沉到池底。依次到了过滤池,学生摸一摸水体,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后者更透明。在看消毒装置时,学生请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工人叔叔说:“用于清除水中的有害病菌,让水变得更纯净。”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了丰富的影像资料。第三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学生亲历水厂,通过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和反思,认识到自来水来得十分不容易,要尊重工人的劳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第四步:总结与交流。参观完后,教师和学生集中到工厂的休息室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学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倾述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人说:“过去以为自来水就是自来的,我好无知。”“妈妈教我用完水要拧紧水龙头,我总是听不进去,还反驳说,‘不就是一滴水嘛?’现在我明白了,一滴水要经过这么多的工序,真是来得不容易啊!”“我看到了水厂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每时每刻能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他们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有的还激动地说:“水龙头流出的一滴一滴的水,需要花费一滴一滴的油,需要工人付出一滴一滴的汗,今后我一定要节约用水。”有同学趁机补充说:“是呀,节约用水,也是节约能源,是尊重工人们的劳动。”同学们既言说,又倾听,充分地分享彼此的收获。教学的辩证法证明,德育教学讲求深度,有赖于德育教学宽度的拓展。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有利于孕育儿童丰富的、真切的、深刻的体验。

二、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基本路径

小学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教学,一般可采用三条路径实施。

(一)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实施

所谓“走出去”,就是带着既定的学习主题,走出学校大门,直接进入事先所选定的社会情境中,包括社区、农村、工厂、企业、军营和各种专设场馆去进行教学。采用“走出去”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所到之处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丰富、拓展和提升教育主题的教学品质。如教学“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师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教材中“从农村到大都市”、“西部大开发”等教学内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去参观总部设在湖北宜都的著名高新企业——湖北三峡鲟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从事鲟鱼驯养繁殖、饲料加工、鲟鱼制品加工与销售的私营企业。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这家公司开发创新了循环水工业化养鲟模式,生产出了品质最优的鱼子酱和品种繁多的鲟鱼深、精加工产品,远销到欧美和中东国家。这家公司不仅注重自身高速发展,同时还带动公司周边的2900个农户养殖鲟鱼,年产鲟鱼6700吨,实现产值3亿多元,年户均增收3万元。同学们边听管理人员介绍,边在公司创办的“世界鲟鱼博览园”参观,亲眼目睹循环水工业化养鲟的壮观景象,欣赏流线型的硕大鲟鱼游弋水中的优美姿态,对“博览园”中琳琅满目用鲟鱼的肉、骨和各种器官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罐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以及用鲟鱼皮制作的精美皮鞋、皮带、皮包等产品,同学们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比一比、问一问、评一评、夸一夸,既满足了感官需要,又激活了思维,还有了深切体验。有的同学感动地说:“三峡鲟业公司真了不起!他们的产品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还能帮助农民致富。”同学们收获一次感动,就会有情感的升华,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这种在社会课堂里经受的心灵洗礼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经验的积累和认知上的收获,一定会终身铭记在心。

(二)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实施

篇(2)

一、 建立各种组织,大力构建管理网络。

拥有坚实高效的健全组织是任何一项工作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本着“智育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分别建立了校内德育工作网络和校外德育工作网络。在校内,除建立起一支由校长、政教主任、团支部、年级组长、班主任,政治老师等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外,还建立学生会组成的《日常行为规范》监督队伍;在校外,建立了一支德育基地、团委、妇委、优秀家长等组成的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这样,从领导、教师、到学生,从老干部、优秀青年到热心教育的家长,都纳入了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从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庞大的工作体系,有效保证了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 制定各种制度,规范健全管理机制。

为了能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来保障学校德育活动正常地、深入地 开展,在德育方面我们建立了三大制度:活动制度、信息反馈制度、考核制度。

通过一年的实践,证明了以上制度的实施是可行的、合理的、 科学的,它既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明白了各自的目标和责任,从而化压力为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学校德育工作出谋献策、出力流汗,最终使德育工作走上规范化。 制度化、现代化的轨道。

三、开展多种活动,注重强化德育过程。

1、政治课、班会课。为了保证政治课的质量,学校要求备好课、上好课。团支部经常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来推动班会课的进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推动优秀的班集体建设。

2、规范升旗仪式,认真做好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升旗,全体师生都认真参加,仪式安排规范、严肃,讲话人员、讲话内容事先做好安排,内容均作记录,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升旗仪式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打好德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它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还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心理品质和价值观念,以达到个性发展的健全高尚人格的目的。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学生德育、益智、 健身、审美、促劳的主渠道。我们充分依据各科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有机、适时的思想渗透。我们要求教师平时认真学习德育文件,更新德育观念,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平易近人、善解人意,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产生积极自学的情感体验,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从小体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4、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三结合教育功 能。我校充分利用家长学校、校外德育基地向家长、社会各界人士阐述三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利用家长学校上课日,向家长们进行了有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系列讲座,还邀求校外辅导员来我校作了多场关于法纪知识、交通安全、家庭教育、革命传统、社区文化等方面的讲座,并且通过录象、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来教育激励学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精。我校坚持法制教育不放 松,紧紧依靠学校少先队组织以及各条线,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加强法制教育,专门聘请从事法制工作的有关领导担任校外的法制辅导员,经常举办各类法制教育讲座和展览,开展“法制在我心中” 的系列主体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学校法制教育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对一些学习成绩较差、心理能力脆弱、娇生惯养、劳动观念淡薄的孩子建立个人档案,坚持正确引导,重点扶持,让他们感受学校的关怀与温暖,从而能正视现状,树立信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1) 小编推荐与 【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6、紧紧抓住团支部,开展各种常规工作和活动。团支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扎扎实实地建设好团支部阵地则成为学校德育阵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团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培养了一批批能干地的小干部。学校还建立了五项检查,天天打分周周总结、评分,并颁发流动红旗。通过有力的措施和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园变得干净了,语言变得文明了,行为变得礼貌了,学习更加勤奋了,一个个良好、健康向上的、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也形成了。

四、重视多方评价,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为了让师生们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看到自身的工作成绩, 我校加强了对德育工作的评价。

首先,建立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参与的评价体系。其次建立了一个可以量化的评价考核体系。为了能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集体与个人的工作成绩,我们根据可操作性、可行性原则,结合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将考核目标进行量化,分别给予学校的各项工作与活动一个具体的分值,从而出台了一系列考核细则和评定办法,这样,既为领导正确决策创造有利条件,又为期末总考核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年来,我校德育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好的成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德育各项制度,开展好德育各项活动,使德育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推动xx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前进。

(2) 小编推荐与 【三结合教育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篇(3)

一、从细小处入手,创设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模式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开始,要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确实,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让学生从幼年开始,就在优秀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中成长。从目前的教育实际来看,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学校教育,延长教育半径,努力做到三个最佳结合。

1.学校教育结合主流文化

学校教育应永远处于德育工作的中坚地位,在德育工作中的比重应该逐年提高,时时处处要体现主流文化的脉动。要求学校在进行德育时,着眼于每个孩子的成长,让每个教育活动都能从教育实践中把握时代特点,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2.社会教育结合社会实践

德育工作仅靠学校远远不够,德育工作离开了社会大舞台,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在日常的社会教育中,只有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让德育工作产生最大效能。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寻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在于德育的社区化和基地化。为开好德育社会实践课,我们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建立固定的活动课程基地,使德育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们与民乐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等单位建立联谊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开展活动,共同担负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责任。活动基地的选定,为每一个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实践活动搭建了广阔的社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陆续开展了绿色军训、逃生演练、社会小调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德育工作校内有场所,社区有环境,校外有基地,社会全帮扶,从社会的热点入手,化大为小,将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分解、落实,逐一加以解决,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和支持教育,特别是支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让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和着力点。

3.家庭教育结合传统美德

德育工作离开了家庭,就会沦为空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佳结合,是做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最佳选择,离开了家庭的德育就会形成短板效应。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先后开展了“世纪小孝星”“感恩母亲节”等系列活动,表达对父母、师长的尊敬和挚爱;利用假期开展“小鬼当家”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朝霞情系夕阳红”活动为契机,开展了“爱老敬老,孝心感恩”活动。各班成立了“爱心服务小分队”,与周围社区和附近村庄的孤寡老人结成爱心帮扶对子,每周定期上门服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重阳节带领孩子们走进敬老院、老年公寓,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懂得尊老和爱老。这些活动尊重和激励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传统美德教育入手,鼓励家长的创造精神,积极主动地探讨亲子教育、亲情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达到家长配合、学生自愿、全社会受益的目的。

二、从细节处落实,锻造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德育工作更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树品牌,只有创新才能形成特色,而品牌和特色正是源于细节的积累和褒扬。要尊重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鼓励在德育工作中根据校际实际,创新活动方式和内容,紧贴学习和生活实际,编排各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不求整齐划一,更不搞一刀切。

1.创新促发展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模式,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不雷同,不抄袭,可以大胆引进先进经验,让德育工作紧跟时展步伐,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不上纲上线,但形式新、方法活,既喜闻乐见,又注重实际,这需要一线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要求教育管理者尊重并且激励德育工作者的劳动,多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让创新成为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

2.开放办教育

德育工作不仅要实现“三个面向”,更要融通古今,博采众长,最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的社会化,广泛争取社会上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德育工作提供一切可能。要将德育工作引入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不同层面加大对德育的重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向德育倾斜。要细化德育的考核工作,在加大德育工作在现代教育中的比重的基础上,适当细化考核细则,淡化条条框框,灵活验收要求,对一线教育工作者加大尊重和激励力度,激励基层多出经验,多出精品。我校在德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家长助教进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家长的特长,聘请不同行业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开放的讲台,搭建了全新的教学实践平台,进一步拓展教育的渠道,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实现开放办教育。

3.品牌促推广

篇(4)

那么,如何利用德化陶瓷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德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德化陶瓷文化教育,并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学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乡艺之乐,从而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更好地把陶瓷特色文化渗透到德育教育之中?

1 通过陶瓷参观,提高学生的的德育教育活动。

瓷都德化拥有千年陶瓷文化底蕴,陶瓷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中国陶瓷的发展史,陶瓷商店、陶瓷工厂在德化星罗棋布,屈斗宫古窑址、陶瓷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陶瓷历史文化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参观,让学生领略悠久灿烂的制瓷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了解古代中国的制瓷历史,不同时期陶瓷工艺的不断完善和现代陶瓷技艺的发展过程。学生身处瓷艺数千年的文化氛围中,很自然的在脑海中产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 参与陶瓷创作,领悟陶瓷文化从行为教育达到由美悟德。

组织学生参与陶瓷生产活动,让学生们知道,从毫无光彩的一堆白色瓷土,如何经过提炼加工、拉坯成形、上釉烧制等工序,最终成为一件精美的陶瓷工艺品的全过程。其实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是经过层层工艺而成的,可以说制陶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失败,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而这个实践的过程恰恰对学生磨练意志力、培养创造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同学们懂得经过这么多的工序,在以手工生产为主导的陶艺创作中,制作一件完美的陶艺作品的可贵,陶瓷的完美不是说创作者做到尽善尽美就会一定成功的,最后还要经过火的烧制才能达到完美。所以说陶瓷艺术也称为"火的艺术",一件好的陶艺作品是非常难得的。

3 构建校内外、课内外开放式的德育教育平台

有效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以校陶艺工作室作为陶瓷文化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定期举办陶艺制作活动,精心组织学生及时参加县教育局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德化县中小学生陶艺比赛,邀请大师开专题讲座,扩展对学生的陶瓷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陶艺教育特色氛围,设立陶艺教育成果展示等宣传阵地,定期展出陶艺图片、活动照片、获奖证书等。

篇(5)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全员育人;科学管理;和谐育人

如何发挥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我校党委长期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校近几年来在抓德育工作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是稳步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抓牢青少年学生思想阵地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学校稳定、和谐、健康的发展,尤其新疆发生“7·5”事件后,越发引起反思和关注。而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其关键在于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是否建立,运行是否通畅,效果是否明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党委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在加强全员育人机制上花心血、下工夫、使长劲,通过建立全员育人管理机制、健全德育制度、开展德育科研工作,探索德育规律,使德育工作由虚变实,由弱到强,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提高的全员育人德育工作机制。主要做法介绍如下。

1引用现代“pdca”计划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pdca”计划循环法,即计划(plovn)—执行(do)一检查(cheek)--总结(aaion),管理工作要推动pdca循环的不断转动,不断循环和运行,实现学校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促使德育工作由原有水平达到新水平以致更高的水平,见图1。

“mbo”目标管理法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后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学校、政府、医院等各种组织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是一个全面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通过目标的分解,制订落实环节将许多关键工作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建立全员育人工作机制,主要指建立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为此,学校采用“pdca”计翅f循环法和“mbo”目标管理法,建立了全员育人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同时为落实上述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学校又专门成立了思政科和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思政科负责落实德育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和决策,制订学校德育规划和计划,并层层分解到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办公室由校领导担任责任人、5位党支部书记任综合目标考核组组长,负责根据各科室参与制订的,由恩政科下发的德育工作任务分解书,制订各科室德育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及个人岗位职责,并与全校各科室、教研组进行层层签订,每月对各科室及个人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在师生中发放各科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考核结果与学校发放的绩效工资挂钩,将责任、奖惩落实到人,消除了推诿扯皮现象,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考核目标体系。实现了德育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落实了全员育人工作。

学校“mbo”德育目标管理,经过“pdca”的几年工作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一总结一改进,使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步调一致。信息畅通,特别是从安排、实施、检查3个环节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和权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全员育人管理体制取得了预期效果,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和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校,并评为昌吉州德育示范学校,在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文明风采大赛中又作为新疆赛区六年惟一获奖单位在北京受到表彰,获得优秀组织奖称号,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因此被州教育工委和州委组织部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州推广。

2创新德育工作制度。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提供保障

建立并健全一个科学完善的德育工作制度是学校全员育人管理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根据中央相关文件精神和《中职德育大纲》,学校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创新完善和出台德育工作制度与文件,如《改革德育实践课增强德育活动实效性的实施方案》、《昌吉卫生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等,以进一步增强学校内部动力,最大限度调动教职工育人积极性,提高育人水平和实效性,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的全员化、科学化、制度化。目前学校在全员育人管理方面的制度主要如图3所示。

3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使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充满活力

德育科研是教育的先导。一切教育行为都离不开德育科研,德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德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需要德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德育科研,德育决策和管理更需要德育科研。学校在长期的育人实践进程中也深刻认识到,德育科研是全员育人机制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德育科研工作,提出了“教职工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的理念,成立了校长、书记牵头、专兼职教师共同实施的课题组和校级师生德育研究会,拨付德育科研专项课题经费,制订科研奖励管理办法。每位校领导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和自治区社会科学等7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负责人,形成从领导到教师,从员工到学生,人人都参与的科研化德育工作模式。“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研究”、“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研究”、“援疆东部省市与新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和“科学引领网络生活”4项课题获得自治区专项科研经费。5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全校科研氛围浓郁,科研成果丰硕,有60人次教职工荣获自治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先进实验教师,16位教师荣获全国“中职生文明风采”大赛优秀教师指导奖,4名教师获自治区及全国德育说课设计比赛一、二、三等奖,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德育说课教学能手奖。受各级各类表彰的学生达1294人次,占学生总数的33.3%,其中8位学生荣获自治区德育科研先进学生称号。14个班级获得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班级。

学校2项国家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途径的深化研究”和“中职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的行动研究”结题并获课题结题一等奖,100余篇科研论文在国家级、自治区级获奖并被省内外多家刊物刊登,其中《践行“八荣八耻”学生德育活动辅导读本》、《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趋势研究实用护士礼仪手册》、《守护成长的心灵》、《放飞职业理想播种职业希望》、《把阳光洒在每一个角落》、《新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施》6部校本教材荣获国家级“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成果一等奖,并在其他学校中推广使用。这些课题的研究,不仅推进了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全员育人的机制,探索出了心理健康、班主任管理等德育工作机制,这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管理提供了决策服务,促进了全员育人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4根据职业学校特点,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育人新途径,丰富全员育人内涵

作为一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来自全疆各地,定期召开家长会显然行不通,为此学校在注重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同时,又丰富全员育人内涵,拓宽育人途径,实行家校、社会联手育人才的新机制。根据职业学校特点,在每学期一次的告家长一封信的同时,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实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通过每月一次的德育活动课对家长进行开放,利用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校参加德育活动课、参观校园、参观实验中心、参观宿舍、参观食堂等,让家长体验孩子的生活,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使学校与家长在教育思想上相互沟通,形成共识。实行开放日3年以来,家校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家长开放日意见反馈表结果显示,家长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达100%,家长从不太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到理解、支持,而且能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工作,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全体学生在家长的密切配合教育下,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活泼、大方,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篇(6)

一、德育评价与抓日常规范相结合

有句话说得好:“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成败”。中学生是处在一个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中,抓好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也是形成具有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必要保证。因此,在进行一日常规的教育中,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德育评价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教育基地,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在家里的表现有关联。为了掌握学生两处的表现,须建立家校联络方式,设置《家校联系册》是较好的方式之一。可以将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和学习等情况予以登记。我们的《家校联系册》要求将学生的孝行表现作为重点内容记载。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家的孝行表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征,各年级还有相对的侧重面。通过每月的家长会告知家长家校教育安排,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在“孝敬长辈、热爱劳动”等方面的行为表现给予评价和打分,以便更好地起到督促作用。每月的评比中我们不仅参考学校的表现记录,还要结合在家的表现记录。不少家长都表示自从采用这种方式后孩子在家能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比以前更知道孝敬长辈了,表现真的进步了不少。

三、德育评价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学校德育评价的开展中,德育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也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式。每位学生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体现出的自身个性特征,能使教师去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境界,从而针对每位学生的综合表现实施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并记录在案。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提出善意的整改意见。从而促进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进步,从活动中得到收获。

四、德育评价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篇(7)

再者,既使学生成绩很优异、技能再高超,但没有高尚的人格,缺乏良好的素质,这算是人才吗?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寓德育于教学中,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下一代。

那么,怎样对学生渗透德育呢?

一、提高素质,有利教育

不管你从事小学哪种学科的教学,德育文化哲学素质是必备的。因为小学哪一科都有渗透德育的责任。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如《美丽的小村庄》一课,应让学生明白小村庄被淹没是因为平时村民无节制地滥伐树木造成的。从而让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透彻地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进行好各项德育教学。第二,还应掌握哲学对德育课的指导作用。如教学要坚持启发式,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和德育融在一起,让学生受到全方位的教育。德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主题,它在各学科中也有很重的分量。只是教师的德育文化哲学素质不同,对德育渗透的深浅不一,从而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到位。作为教师,除了扎实的知识外,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文化哲学素质修养,才真正不会辜负学生。

二.高尚风范,润物无声

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思想品德室编著:《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第180页) 这就给教师这个职业提了很高的要求,不但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首先自己还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严格自律、文明健康、言行一致、热爱学生、亲切和蔼等。具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积极乐观的态度、爱人爱物的品德等。这方面的品德笔者深有体会。比如你关心学生,学生也会体贴你。记得有一次生病了,实在头昏,就靠在桌子上,想休息一会儿。这时听见有学生说:“嘘,大家不要吵,让老师休息,她好像病了。”接着嘈杂声越来越小,慢慢地全班安静得似乎不能呼吸,当时有说不出的感动。这证明了德育教育在学生身上有了成效。

教师应该注意,你的举止言行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标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是常看到这种情形吗?当学生与其他人争论,结果与他人不同时,学生就会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说的,这样做的。”间接用老师来维护自己的观点。可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美国的布鲁纳也指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做比较的人物。笔者小时候就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教师是那么的高尚、伟大。她似乎无所不知,她又像妈妈般的温和……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笔者小时候连那老师擦黑板的动作都觉得美,现在每次擦黑板无形中就做了那老师当时的姿势。

今天,笔者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她深深地知道,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因为教师本身就起着一种持久的隐性的教育作用。这种力量好似滴水穿石,要加强引导。

三.课堂内外,高效渗透

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常见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科知识与德育结合起来,让德育有机地渗透到长时间的各科教学中。

1.小学德育知识很广,如热爱祖国、家乡、大自然、学校、集体,爱身边的人和物,做事有耐心,乐于助人,刻苦学习,有规律地生活,常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等。(杨启楠:《师德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第50至81页)这些知识,各学科中都可渗透。只是要根据学科特点,构建教育设想,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发挥好学科教学的作用。例如,语文本身就是渗透德育很好的科目。只是教师在讲解课文的途中要指导好德育的知识点,在总结课文时要把德育再一次升华。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册语文《钓鱼的启示》,整篇文章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学生已经知道放弃那条大鲈鱼就具有很好的品德。但是重点在总结,点化。文中最后这样说——34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只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可是很多学生不明白这是要告诉他们从小要处处严格教育自己,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不贪便宜,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深刻含义。还有打引号的鱼字,它是指金钱、名利、地位等。这样的课文,教师不总结不升华,那么这篇课文的目的就达不到。这就取决于教师对德育的理解。

2.数学课也能很好地渗透德育。如:小明学雷锋做好事,上学期做了8件,本期做了9件。小明共做好事多少件?这不但学习了2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还让学生受到了学雷锋做好事的教育。这时老师抓住时机,举学校、班上做好事的例子,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既复习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萌发做好事的冲动。

3.另外,现行教育不是提倡动手动脑吗! 这就可以根据学科特点,组织一些活动。如学校的实践基地等,每个学生都可以去尝试一下。笔者学校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在实践基地里种南瓜、种白菜等,学生们吃着自己亲手种的南瓜汤、白菜汤,有说不出的高兴。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深入备课,做好计划,有意让知识的传授与德育的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这个个体得到相应的内化。

4.除了学习外,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如家务劳动、待客接友、社区活动、节日安排等。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事后开个讨论会,总结会。这样教师才能抓住机会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学生也才愿意内化为各种道德情感。

另外,在各科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运用多媒体设备,远程教育资源,让德育的渗透更直接、更丰富、效果更明显。

四.根据特征,有的放矢

1.学生有个常见的特点,就是喜欢表扬。教师还应该舍得自己的表扬。表扬能使懒惰的人勤奋;能使不爱卫生的人成为劳动委员;东张西望的人成为纪律委员……总之表扬比批评更愿意让学生接受你的种种教育。学生有很多优点,只是教师的引导是否有方而已。作为现行社会的教师,应该多学习科学管理。不能“我讲你听”、“我管你服”,这样会抹煞孩子的很多方面。

2.应该利用好同龄伙伴这个特征。因为他们喜欢和同龄人玩,和同龄人作比较。学生在同龄团体中说话和行动都真实,引导得好,学生会从中受益匪浅。班上有成绩优异的,爱劳动的,乐于助人的等。用学生身边常有的例子,时时处处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经常让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带着大家学习、游戏、活动、比赛等。这些形势比上课容易让大家接受,在无意中又受到了教育,何不用用呢?只是过后做个总结,总结有进步的学生,让他们及时感觉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愿意学习别人的优点。这就是一种新型的后进生辅导。还应总结优等生,让他们感觉助人为乐的幸福,从而愿意帮助他人。这不是很好的互动学习吗!除了利用现实的材料外,还可举同龄的英雄人物,如王二小、赖宁、海娃等,这也可以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德育教育。

五.学校家庭,合力教育

小学生大部分的活动场所以家庭和学校为主。这就决定了学校与家庭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并且要使这两方面形成一致性,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

记得上次家长会,笔者只预计一个小时,结果开了三个小时还觉得不够。为什么呢?因为家长的心声太多,对孩子的期望都高,对老师有说不完的话。家长希望老师们经常给他们反映孩子在校的情况。总之,他们愿意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家长是一支庞大的教育队伍,与他们手拉手,对于自己的教育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又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力量。(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89页)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个资源。

作为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要想培养一个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的学生,应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如果教师不把学校与家庭联系起来,学生也自然地把它们分开,即在校在家两种态度,在校表面很听话,一旦回到家或走上社会就是一个没有品质的人。给父母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负担。一个成功的教师是不会忽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的。

六.评价到位,德育定高

对学生实施德育评价,让德育工作倾向全面化。

各班上实行操行统计,即给学生平时的表现找个约束。这必须严格执行,要教师严格监督,并与成绩挂钩。好者大力表扬,犯错者给一定机会改正,扣一定操行分,私下与犯错者心与心的交谈,确实明显进步,还回扣去的分,还在班上大力表扬。相信大家都愿意改正并积极要求进步。这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这是经过笔者试用的,很有效。但前提是教师说到做到,并且实施起来教师很辛苦。这只是平时的表现分,当然还应该加上书本知识,如《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等相关科目的考核分,才是最后的德育成绩。只有两者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才全面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