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7 20:54: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工艺技术;建筑品质;建议;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建筑的决策者通常是由那些能够在建筑活动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一方来担当,建筑师则更多的是扮演参与决策的技术专家或服务者。正因为这种社会角色分工存在的必然性使得建筑活动不仅是单纯的造物活动,同时也是执行者与决策者在建设目标、建设方式等方面的博弈,这个过程必定会受到执行者与决策者在社会活动中的工作职能的影响。
(2)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市民文化和大众审美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积淀下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历史事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工艺技术的表达具有选择作用。客观的工艺技术在文化特征与大众审美的综合作用下,具有了民族精神与地域性特征,避免了工艺表现的趋同性,从而保证了建筑工艺表现的艺术价值。
(二)行业因素
中世纪末期,为了与不断涌入城市的逃亡农奴竞争,并最终维护已有利益、保护辛苦学来的手工技艺,各行各业手工艺人联合起来成立了行会。不断完善的行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各行各业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的要求和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如果将建筑师的职业实践作为建筑理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那么职业精神、职业素质以及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必然对建筑品质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与督促作用。
(三)个人因素
建筑活动具有艺术创作的主观性与偶然性。建筑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精准的数理推导过程,而是在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个人能力、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成长环境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对于工艺的选择与应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工艺表达方式。这种个人因素的影响存在于每一个建筑活动中,其作用方式、影响结果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和偶然性。
二、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对于当前中国建筑实践而言,非技术性因素是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建筑自身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建筑师的技术展开能力和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首先,与国外优秀建筑师相比,中国建筑师选择适应性技术的能力欠缺。以盖里为例,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参数化设计成果,建成效果也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认可。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本人及与其相配合的专业设计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适宜性工艺技术。
其次,中国建筑师在技术落实环节的工程控制能力不足。在建筑实践过程中,凡是建筑专业的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但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功能和空间问题,更多的是与各专业技术相关的交叉问题。解决这些交叉问题既需要建筑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也需要建筑师对建筑相关技术有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集体创作行为,建筑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充分发挥必须在良好的行业运营机制下才能够实现,于是又引出了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另一个因素,即建筑行业运营机制。
(二)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建筑活动是一个极复杂的多系统合作过程,其行业运营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规划与建筑设计――商业合同――施工――竣工验收――保养与反馈”六大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有对应的评估系统与技术支持系统,对建筑师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严格监督,保证整个建筑设计流程的有效运营。然而,在中国当前的建筑实践中,由于建设周期短、工期紧张,通常不能保证建筑活动全过程按照标准运行,特别是在“竣工验收”和“保养与反馈”阶段,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这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保障、工艺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总结与反馈,阻碍了建筑品质的提升。
(三)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在市场规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的建筑活动中,缺乏对于精致性的需求是当前建筑品质不高的原因之一。理论上讲,建筑的精致性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业主方对商业价值的需求;其二是施工方在技术突破方面的需求;其三是设计方自我实现需求。在当前中国的建筑实践中,这三方面对于精致性的需求都不明显。
(四)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建筑工艺需要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协同工作,它们彼此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和合理的经济制约关系,这有效地督促了相关厂家进行技术改进,保证了建筑工艺的圆满完成。而中国的建筑行业还没有形成如此精细、严谨的技术体系。尽管近几年建筑行业相关技术厂家正在向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方向转型,然而健康产业链的形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三、提高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一)工艺系统架构
具体而言,工艺系统的知识构架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与工艺技术相关,它包括材料知识、工法知识、设备知识、施工知识、构造知识6个子系统;第二层面与意识形态相关,它包括设计理念、比例形式、象征意义3个子系统。技术层面的各个子系统直接关系到是建筑的实施过程,是建筑品质塑造的必要条件。而意识形态层面各子系统则是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传递出来的精神含义,是建筑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感观依据。两个层面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
(二)适宜性技术调整
建筑工艺与制造业相比较为保守,对于建筑工艺体系中单项技术的提升与调整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指标的刷新,而是要针对建筑所在地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环境特征进行适宜性调整与可行性技术开发。适宜性的技术调整与可行性的技术开发能够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塑造工艺表达的地域性特征,实现高品质的建筑需求。
(三)产业链整合
当代技术体系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按照经济学家理查多.龙西尼(RiccardLeoncini)的观点,当代技术系统是按照自组织演变模式和选择机制向前发展的。一个系统的进化是其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连续、平稳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而健全的产业链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协同工作的基本生产模式。在建筑行业内部建立、健全系统化的专项技术产业链有助于建筑品质的提升。
结语
建筑品质的研究主体是建筑师,研究对象是建筑的工艺技术呈现。建筑品质问题的内涵是建筑活动中所必需的技术条件,而外延是与建筑活动相关的人文环境。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因素由主客观两方面组成。论文从主观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针对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建筑品质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秦佑国.细部设计概论:兼论工艺技术[J].建筑创作,2010,01:176-179.
论文摘要:建筑不仅仅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建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中国建筑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形成丁独特的建筑文化。本文对于中国的传统建筑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分析。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仅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冲击。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威,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等等。建筑也就从文化和物质的结合体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这种变化更大的体现在城市建筑上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建筑在变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它形式功能实用性功能受到忽视,城市建筑中的广场就是最好的代表。然而建筑本身就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和社会、自然相结合,构成了独特的建筑文化,因此建筑文化从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环境文化。在这种建筑理念的指导之下,建筑不仅要具有形式上的功能更要有实用性的功能。因此,伴随社会世俗化而进行的建筑世俗化在扼杀着建筑的本质,当然也在侵蚀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关键词]减沉桩;复合桩基;沉降计算
0前言
舟山群岛存在大面积的海积、冲海积和山前冲海积平原,地基土存在厚10~50m的高压缩性、低强度、大孔隙比和高含水量的淤泥质粘土层。在其顶部大多存在厚1~2m的粉质粘土(俗称硬壳层),当量大面广的多层住宅等建筑采用浅基础时以该层为持力层,一般情况下地基承载力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均能满足要求。但由于软土层太厚,将产生过大的沉降,不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该地区1~6层建筑大部分均采用桩基础,且多数采用预应力管桩,桩长达40~60m,甚至某公园一单层厕所也打了6根直径0.4m、桩长30m的预应力管桩[1],因此基础造价相对较高。和常规桩基相比,减沉桩的复合桩基可以减小沉降和降低造价,所以在上海、天津等软土地区已有较多的应用,但在舟山还未曾用过。某3层办公楼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工程在舟山是首例,可为这项技术的推广使用积累经验。
1、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工作机理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是在软土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建筑物沉降采用疏布桩(桩距>6d,d为桩径)的复合桩基础,外荷载由桩和桩间同承担,桩的截面较小,桩间距较大,以保证桩间土的荷载分担足够大。随着上部结构荷载增加,荷载开始主要由桩承担,桩、土间的变形以受基础底压力作用影响为主,受桩土相互作用影响次之,基础底的桩和土沉降是相等的,而承载力的可靠度主要由浅基础承载力作保证。
减沉桩设计为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对存在深厚软土层的多层建筑的绝对沉降和整体倾斜、挠曲和结构支点间的差异沉降进行控制。减沉桩的工作机理很复杂,其受力性状与常规桩距的桩基础有明显的不同,对此目前还研究得不够,尤其现场足尺试验资料不多,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争论焦点之一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减沉桩是在承载力特征值还是在极限承载力下工作或在两者之间工作。本文[2]通过减沉桩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认为,桩在80%~90%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下工作;文[3],[4]建议桩承载力按0.9Qu设计(Qu为单桩极限承载力),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可为充分发挥承台底地基土的直接承载作用创造条件;文[5]认为,当浅基础(承台)产生一定沉降时,桩能充分发挥并始终保持其全部极限承载力,即有足够的“韧性”;文[6]提出上海地区可令桩发挥极限承载力的桩与承台摩擦桩基础的设计建议;上海规范[7]规定,复合桩基、桩和同作用,当荷载达群桩极限状态时,荷载全部由桩承担,地基土不承受荷载,当荷载超过极限承载力时,超过的部分由基底地基土承担。文中工程减沉桩复合桩基设计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中的设计方法,基底附加压力按总荷载扣除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
2工程概况
六横沙浦一3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600m2,框架结构,上部结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32442kN,基础埋深0.9m,地下水位0.9m,采用梁板式筏型基础,平面尺寸39.24m×17.4m,板厚250mm,纵向地基梁500mm×650mm和500mm×800mm,横向地基梁400mm×600mm,基础平面见图1,承台构造见图2。
3、天然地基沉降计算
(1)基底平均压力为:
pk=Fk+Gk
A=32442P1135+68218×019×2068218=5312kPa
(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按下式验算:
pz+pcz≤fazpz=lb(pk-pc)(b+2Ztanθ)(l+2Ztanθ)式中:p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c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自重压力,pcz=2413kPa;faz为经深度修正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z=6216kPa;pc为基础底面处自重压力,pc=1711kPa;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离,Z=018m;θ为扩散角,由ZPb=018P1714=0105,Es1
PEs2=811P212=317,故θ=0°。计算得:
pz=39124×1714×(5312-1711)(1714+2×018×tan0°)(3914+2×018×tan0°)
=3611kPapz+pcz=3611+2413=6014kPa≤faz=6216kPa满足要求。
(3)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筏板基础沉降:
s=ψsΣn1p0Esi(zi.αi-zi-1.αi-1)式中:ψs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基规范[13]由.Es=2146MPa查表得ψs=111;p0为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平均附加压力,p0=33kPa;Esi为基底下第i层土压缩模量;.αi,.αi-1为承台等效面积角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zi,zi-1为承台底至第i,i-1层土底面距离。最终计算得出s=25414mm。
4、减沉桩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和沉降计算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采用天然地基的筏板基础的基底压力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均满足要求,但沉降s=254.4mm,已超过各地规范[7,9,12]规定的地基变形容许值:上海规范[7]规定,多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筏板基础中心点容许沉降为15~20cm;天津规范[9]规定,多层建筑容许沉降值为10~15cm;北京规范[12]规定,多层建筑框架结构长期最大容许沉降量为3~12cm。
为减少筏基沉降,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即在每一根柱下各布设一根预制桩,桩截面250×250,桩长21m,桩端持力层为层③含角砾粉质粘土,总桩数44根。
根据表1中的参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Ra=uqsiaLi+qpaAp=376.5kN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底板中点最终沉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底面土在附加压力作用下的压缩变形的沉降ss,二是桩对土影响产生的沉降ssp。
s=ψ(ss+ssp)(1)
式中ψ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无当地经验ψ取1.0。
由于基础底面桩和土的沉降是相等的,式(1)是通过计算桩间土沉降的方法计算基底中点最终沉降量。
4.1基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产生的沉降ss
基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产生的沉降ss,是按Bouissinesg解计算土中附加应力,由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
ss=Σui=1p0Esi(zi.αi-zi-1.αi-1)(2)承台等效宽度为:
Bc=BAcPL(3)
式中:Ac为承台底净面积;B,L分别为承台基础平面的宽度和长度。经计算Ac=680m2,B=17.4m,L=39.24m,Bc=11.56m。
根据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假想天然地基平均附加压力p0
p0=ηp(F-nRa)/Ac(4)
式中:ηp为基桩刺入变形影响系数,取1.2;F为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荷载值,F=33918kN;n为桩数,n=44。计算得出p0=30.6kPa。
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的沉降计算见表2。
满足σz=011σc确定的沉降计算深度zn=15m,由基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的筏板基础中点沉降ss=131.3mm。
4.2桩对土影响产生的沉降ssp
因减沉桩端阻力相对较小,同时l/d=84(d为桩径),单桩沉降受桩端持力层性状影响不大,所以忽略端阻力对基底地基土沉降的影响,仅考虑桩侧阻力引起桩周土的沉降。按剪切位移传递法计算,当软土层桩侧剪切位移影响半径按8d考虑时,可得到ssp的简化公式:
ssp=280.qsu.Esi×d(SdPd)2(5)
式中:.qsu,.Es分别为桩身范围内按厚度加权极限侧阻力和平均压缩模量;d为桩身直径,方桩d=1.25b(b为单桩截面边长);Sd/d为等效距径比,方桩Sd/d=0.886A/(nb)。经计算.qsu=2318kPa,.Es=2179MPa,SdPd=14,ssp=318mm。
故减沉复合疏桩筏基中点沉降为:
s=ψ(ss+ssp)=1.0×(131.8+3.8)=135.6mm所以减沉复合疏桩筏基比筏板天然地基中点沉降(254.4mm)减小47%,且沉降值满足规范要求。
5、结论
(1)计算的基础中点沉降比天然地基沉降减小47%,说明设计少量减沉桩可使沉降满足规范要求。从结构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知,其最大沉降量为45mm,预计最终沉降达128mm左右(假设封顶后沉降完成35%),当沉降速率0.01mm/d为沉降基本稳定标准时[10],预计沉降稳定时间不超过10年[11]。而不远处类似土层的框架结构,采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结构封顶后的最大沉降达105mm。
(2)该办公楼周边有多层住宅楼,道路下有自来水管线,当采用常规的预应力管桩或预制方桩时,无论是锤击法或静压法沉桩都将产生挤土效应,挤土范围达1~1.5倍桩长,所以要设置应力释放孔等减少挤土效应,同时设置测斜孔监测深层土移来控制打桩速率,就会增加工程造价。而减沉桩桩间距很大,达15.2d~16.4d,大大减少了挤土效应,甚至可不用考虑桩施工的挤土效应。
(3)该工程与采用常规桩基比较,采用减沉复合桩基可减少桩数30%,降低造价35%(含防挤土措施和监测费用)。
参考文献:
[1]东港海滨公园预应力管桩检验报告[R].浙江宏宇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4.
[2]郑刚,顾晓鲁.减沉桩承载机理的试验及计算分析[C]PP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桩基学术委员会第2届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1994.
[3]宰金珉.复合桩基工作性质分析[C]PP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论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4]宰金珉.复合桩基设计的新方法[C]PP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黄绍铭,高大钊.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童翊湘.上海桩基础的使用经验和设计方法[J].华东电力设计院院刊,1979.
[7]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DGJ08―11―199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8]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29―20―200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JGJP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11]陈皓彬.软土地基建筑物沉降分析与计算[C]PP建筑地基研究文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5.
[12]北京市标准.DBJ01―501―92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
论文关键词:北京;广义建筑学;建筑理论;可持续发展;继承;反思
1999年6月以“21世纪的建筑学”为主题的世界建筑师大会,在代表着东方思想哲理和建筑文化的长城脚下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由吴良镛先生执笔的《北京》。这标志着跨世纪的建筑师们在回顾和反思百年来现代建筑发展成果的同时,对新世纪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和展望。正如《北京》中所说:“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眼光,自觉思考21世纪建筑学的未来”。
一、批判的历史:对“批判”与“反批判”的再思考
从1928年的CIAM成立到1959年“十人小组”的继位;从1933年的《雅典》到1977年的《马丘比丘》,现代建筑意识形态的变迁无疑是一部批判与反批判的历史]。建筑——作为人类有意识改造自然的主观活动,其内容总是受到人类认识自然客观程度的限制。因此,这种“认识一改造一再认识”的互动式前进也决定了建筑思想“批判与反批判”的发展模式。
今天,《北京》的发表,正是基于对现代建筑批判史的继承与反思,其关于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提出,同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时展的必要性。
其一,这种批判与反批判的发展模式决定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是在人类不断改善自身环境的斗争中实现的。从CIAM成立之初提出的“最小生存空间”到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再到之后《马丘比丘》所提出的关于城市与区域、建筑与技术、环境与文化等面I临的问题及对策,不难发现,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活动的不断深入,建筑文化也正不断拓展其领域,从早期所关注的单纯建筑活动转向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诸如城市、科技、生态、环境、经济和人文等。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是现代建筑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新世纪发展的方向。
其二,这种批判与反批判的斗争极大地促进了2O世纪建筑思想的新陈代谢。新的建筑思想和流派层出不穷,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和艺术的革新。然而,多种建筑思想的并存与碰撞、批判与反批判,也使整体的建筑观念走向支离破碎。正如吴先生所说:“这固然反映出时代思想的活跃,同时也反衬出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的混乱。”其将我们共同的问题分裂成个别单独论题的做法,使得建筑学的前景趋向狭窄和破碎。”因此,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提出是对20世纪建筑思想的反思,是及时而必要的,其为新世纪的建筑观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迷惘的现状:“十字路口"的徘徊与思考
吴先生指出:“10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学和建筑职业仍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能否在世纪更替的“十字路口”上选择一张适合自身发展的“识路地图”,这将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得失成败。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建筑发展的奇迹。但是,如今的现状令人迷惘而担忧:盲目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语汇混乱以及特色丢失等方面的恶果已经明显而集中地暴露出来。“持续发展的传统模式与恣意妄想的现代主义之间的矛盾”,使国内的大部分建筑创作始终停留在建筑语汇的抄袭和堆砌上。而且,这种缺乏整体意识的无序开发和粗制滥造的低级创作正以迅速蔓延之势,从大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再到县城、乡村。其结果,除了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堆不知所云的建筑“垃圾”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北京》的发表,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世纪的“识路地图”,而且深深唤醒了我们作为建筑创作者的使命感。“把巨大差距的责任都推向社会的行政命令和商业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用以描绘建筑、城市和环境的建筑语言毕竟还是由我们建筑师‘出手,的。
三、“大转折’’的未来:关于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思考
对于未来百年建筑学的发展状况,目前我们也许还难以准确地勾画,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建筑本身,更决定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北京》所提出的“广义建筑学’理论及其十个基本观点,就像吴先生所说的将成为“下一世纪的识路地图”,它将从设计理念和方法论的高度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指导。
1.关于基本原理及其学术建构的思考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为今之计,宜回归基本原理,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的加以发展。”
现代建筑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流派纷呈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师们在实践中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摸索。然而,我们对于基本原理及其学术建构的思考和研究尚有不足。
其一,对世界现代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建构的研究不足。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作品依然停留在对国外建筑的模仿和抄袭上。诚然,我们的现代建筑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建筑理论、建筑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拿来”之后,更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和变通地运用,而非不加思索地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在学习西方建筑造型语汇的同时,更深入地研究其理论基础及建构。弗兰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题”的报告中说:“……在我看来,应优先教授1650年至今的建筑和城市历史”,这也正是中国的建筑师们应该重视和补习的一课。多做一些回归原理的基础性研究,也许这才是解决目前国内建筑语汇混乱状况的有效途径。
其二,对本民族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建构的研究不足。中国5000年文明史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建筑成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积累的民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本民族建筑文化理论的研究尚待深入。吴良镛先生曾指出:“中国建筑的研究在达到一定广度后,需要逐步地,更为自觉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理论研究阶段。”国外很多著名的建筑师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成功创作之路,已经为中国建筑师们作出了榜样。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建筑师们迫切需要对本民族以及世界建筑理论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概括整理,去伪存真,回归本原,“有意识地探索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学时空观”[1],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创作的品位和内涵。
2.关于“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新建筑与城镇住区的构思设计都要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体现。
我国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人居环境科学建设方面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实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无休止的高层和别墅建设、建筑设计的求洋仿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很多人对环境问题的漠不关心。建设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和设计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我们的环境构成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
针对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都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综合衡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尽管大自然是慷慨的,但它对无节制攫取的报复也是非常严厉的。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所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对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警告。尽管对于建筑师来说,“我们无法承担那些明显处于我们职业以外的任务”,但是在对市场经济的服务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基本的职业道德原则加以贯彻。
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筑师们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和创造,……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将广义的建筑学视野、整合的建筑学内容、融贯多学科的方法,作为综合创造的新起点,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平的人居环境。
3.关于“多层次技术建构”的思考
“充分发挥技术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扩展建筑技术功能的内涵,直至覆盖心理范畴……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科技的进步,使先进技术逐步表现为全球化的倾向,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高技派的建筑要么太昂贵,要么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无法在今天一般的技艺水平下实现。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在发展中国家对低技术、低造价、低能耗的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今后十年,我国将新建50座大城市,这个潜在的巨大建筑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家加入竞争,这无疑会促进先进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警惕一些西方建筑师试图把资源浪费严重的建筑移植到中国。因此,避免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积极而有选择的把国际先进技术与国家或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推动技术进步¨,才是我们的成功之路。
另一方面,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在同时增加”,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把“双刃剑”为人类造福,是在现代建筑不断受到优化技术支配的今天,全球建筑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弗兰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题”中有针对性地指出:“我们推荐高技派的和其他一些建筑师近年来的努力,如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和德国的赫尔措格的设计思路。我们要探索设计具有适合生态特征的建筑,……形成一种混合的时尚。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扩展建筑技术的内涵,将其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如利用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延长建筑寿命、开发无污染建材以及进行建筑再生等等。这些做法也许更有助于我们回归建筑本原,发掘技术的潜能。
针对以上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建筑在未来几年有必要作三方面的努力:
其一,深入研究现代建筑思想基本原理,并进行本质上的概括和整理,以解决建筑语言混乱问题;同时立足民族文化,创造性地加以发展。
其二,增强环境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大规模建设中,注意做到有序发展,合理开发,建立人居环境动态循环体系。
其三,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同时不断扩展建筑技术内涵,大胆创新,推进建筑产业技术革命。
快速
论文摘要:灰岩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溶洞、溶穴、溶槽、溶沟及构造带等普遍发育,因此在灰岩地区进行基础方案选型及施工确实存在较大困难,选择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及质量安全事故。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充分了解场地的地质和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对某大型工业项目基础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最终选用了强夯法处理,并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论述
快速
1、工程实例
快速
1.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为某大型铝厂厂房建设,厂区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厂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厂区内拟建建筑物主要包括工业车间及其配套设施,最大单体荷重150000kN,原设计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1.2 工程地质条件
本场地地貌单元上属于低山丘陵区,该区表层主要被耕土覆盖,局部地段灰岩出露;其它地段埋深约1-6m以浅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坡积地层,以粉质黏土、黏土为主;以下为奥陶系中统灰岩。从地质条件来看,本场地岩溶发育一般,多溶蚀沟槽、石芽,分布较多被粉质黏土充填的小溶洞、溶穴。地层岩性及特征见表1:
表1 地层岩性特征一览表
地层 岩性 埋深(m) 特征描述 承载力(kPa)
1 粉质黏土 1-6 褐红色,可塑-硬塑。见短条带状高岭土,见大块漂石。 200-250
2 强风化灰岩 2-10 以大块孤石或灰岩石芽为主,组成极不规律,局部以碎石夹粉质黏土为主。岩芯呈碎块、短柱状,长度约8-15cm,裂隙较发育。 400
3 中-弱风化灰岩 - 厚层状构造,结构部分或未破坏,局部含有被粉质黏土充填的溶穴。 1000-2000
1.3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大于30米),可不考虑对基础设计施工的影响。
2、地基基础方案选择
本场地岩溶发育一般,未发现大的空洞式溶洞,但场地内基岩面埋藏深度和强风化灰岩、小溶穴、溶洞分布极不均匀,这对于有效控制拟建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极为不利,需要选择合理的地基基础型式和地基处理方案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发生。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在灰岩地区基础方案可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但本场地基岩面起伏太大,局部出露,局部埋深达10米,且基岩面呈石牙状分布,极不规律,桩端持力层不好控制,若采用钻孔灌注桩,需每桩设置勘探孔进行勘察验证,经济、工期等因素上不尽合理,而且浅层地基土局部夹有大块孤石,个别直径大于5米,施工成孔有一定困难。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黄土、杂填土等地基,特别是处理非均匀回填地基,具有地基加固明显,施工工期短,节省工程投资等诸多优点。强夯处理后的地基密实性、均匀性、承载力均可得到显著提高。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期、经济等因素,对大面积填方区、覆盖层厚度较大非填方区均可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
本工程场地面积较大,且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最大高差约50m,存在较大面积的填方及挖方区,且本场地完整基岩面起伏较大,灰岩破碎带分布不均,对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不好控制。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特征及各建筑物设计标高,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为原则,最终建议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强夯法不仅施工效果好、而且可以就近取材,保持场地本身的土石方挖填平衡,大幅度节约投资,还大大缩短了工期,为工业项目的投产运营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3、社会及经济效益
1)本工程所建议的强夯法地基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异常情况,经检测,处理后的地基土均匀性、承载力等均能满足设计要求,竣工后经过3年多的使用,业主反映良好,通过对建筑物沉降观察,沉降及变形量均满足规范要求,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本工程若采用钻孔灌注桩,保守估计工期在8个月左右,而采用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周期较短,实际完成地基处理只用4个月,大大缩短了工期,施工完成后,从现场反馈回的信息表明,工期,质量等都得到了保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本工程建议采用的强夯法地基处理,工程投入较小,保守估算,与钻孔灌注桩比较,节约成本在4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
灰岩边坡场地不能盲目的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而提供没有针对性的地基基础方案,而应该根据不同工程、不同场地地层条件,精勘细测、科学分析比较,最终得出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本工程针对灰岩山区边坡场地的具体场地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依据有关规范和已有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强夯处理填土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案,既可达到所需承载力要求,又能保持场地本身的土石方挖填平衡,可显著的节约投资和缩短工期,该方案在类似的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及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字:古建筑文化;中式建筑;民族建筑;特点;风格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建筑是人类为居住和相关社会活动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器物。建筑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载体。世界文化的交融给建筑刻上了外来文化的痕迹,但这种痕迹不能替代建筑的本土特征。建筑是多元的,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建筑的民族化和地域化。
一、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中、晚五个历史阶段,在封建奴隶社会时期,木构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主流,随着公元5世纪左右建筑技术的长足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而后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则以江南的苏州、扬州等地最为兴盛,名园佳作不胜枚举。此外,在明清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存的著名建筑有的“布达拉宫”、日喀则的“札时伦布寺”,以及云南傣族的“缅寺”、贵州侗族的“风雨桥”等等,形成了各族建筑群芳吐艳、异彩纷呈的现象。
二、关于我国古建筑的特征表述
以汉民族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自古以来就以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而称颂于世。这种建筑风格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和鲜明而一贯的特征:它以木构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这种结构方式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形式和外观造型,常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抬梁式”的木构架结构体系。
由建筑单体的外部造型特征看,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由: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组面。台基―由砖石砌成,承托着整座房屋,一方面起保护木柱不受雨水和潮气侵蚀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与柱的侧脚、墙的收分相结合增架建筑物的稳定感,使其显得庄严雄伟。如故宫太和殿及天坛祈年殿的台基,前者显示了皇宫难以企及的尊贵;后者则表现了祈天建筑的高耸云霄、与天相通的气度。
架设于台基之上的屋身,一般采取明间略大,两侧面阔递减的方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使外观取得了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在较为重要的建筑物上,在其屋身和屋顶的交接部分设置有一种称为“斗拱”的构件,称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斗拱”,实际上是用短木块,木枋所组成的一种悬挑结构,主要起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和减小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明清时期斗拱逐渐蜕化,成了柱网与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屋顶部分是中国古典建筑最具特色的造型要素之一,它不仅为建筑特在美观上增加了不少神韵,而且也对其性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屋顶的形式归纳起来有五种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和硬山顶。
在建筑色彩运用上,中国建筑也是极富特色 。最突出的表现使用原色及大面积的色块对比与烘托。以故宫太和殿为例,蓝蓝的天幕上映印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顶,这正是建筑物与环境色调的对比,烘托出建筑物壮美的屋顶轮廓。檐下运用青绿色调的彩画,它们在深深的阴影下同阳光下暖色调的黄琉璃瓦顶、红色柱身、墙面和门窗形式对比,使建筑物的色彩效果格外的响亮夺目。素洁的玉石栏杆和台基又与富丽堂皇的柱梁颜色形成对比,烘托出建筑物的圣洁,并使其与地面有一个协调的过渡。
中国古典建筑由于主要为木结构,故单体建筑的体量一般不可能很大,因此除了利用高隆的地势,巨大的台基的烘托及向高层发展外,更常采用的是借助于建筑群体组合取得宏伟壮丽的艺术效果。通常是利用一系列紧凑的院落的递进,富有层次和秩序的将空间画卷随时间顺序展开,强化了古建筑的艺术感染力。
三、我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小议
风格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一个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不同时代的特征和文化背景反应在建筑装饰中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艺可以形成建筑装饰的独特风格,甚至是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也可以形成建筑装饰的不同的风格等等。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
具体而言,中式风格主要包括的内容: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演绎;一是在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中式风格并不是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提炼,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体现。中式风格在设计上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同时摒弃原有空间布局中等级、尊卑等封建思想,给传统家居文化注入了新的气息。
要把握好现代中式风格的设计,与设计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设计功底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多方位的知识累积,需要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了解及对当代社会时尚元素的敏感有效结合在一起,并使之相得益彰、水融方可。两者细入后都是一门甚至数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前者包括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古典建筑、儒家、佛家、道家、绘画书法、园林、风水……等等知识的融会贯通;后者包括现代及西方建筑、美术,对生活的理解和现代生活各项流程的熟知、对流行元素的敏锐和理解,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在继承优秀传统,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四、结束语
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朵奇葩,它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至20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规则,并传播影响到东亚等邻近国家。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建筑传统文化非常丰厚的民族,继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光荣的历史责任。
参考资料:
[1] 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意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王贵祥;;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基址规模问题探讨[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2012年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建筑的冲击,通过探索地域建筑的创作因素,结合时展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地域建筑。
建筑,是一棵树,它们植根于这片土地,从这片土地上吸取养分,如果它与这片土地割裂开的话,实际上它的生命力也就跟着消失了。世界上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棵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年更替新的枝叶,年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这就是我对地域建筑的理解,她就是一棵有生命力的树。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人们前所未有的被拉近,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文化的冲击,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开始出现趋同化现象。旅行在城市建筑中的人们开始疑惑,我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一个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每个城市都应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片街区、一栋建筑、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闲。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没有归属感的全球化的现代建筑,城市失去记忆,就像失去记忆的人一样苍白和迷茫。如同一棵大树被无情的砍伐,然后随意的嫁接新的枝条。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创作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环境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种资源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采光、通风、形体空间等。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 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她是作为人类抵挡风雨的遮蔽物出现的,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巢居或者穴居,都是有同类性质的建筑形式。后来由于自然气候、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方物质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发展之路。比如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产生了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我们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生长这旺盛的树木,他们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举一个尊重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例子,马来西亚建筑师在创作中注意结合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创造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特别是杨经文成功地运用生物气候学进行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注重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遮阳格片、外墙绿化系统等防晒、隔热、通风等措施,节约能源,并保持了地区特色
又如汶川水磨新城的规划,以教育、人居、旅游为主,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型城镇。依河发展的水磨新城,由于地形条件的制约,规划区一山临水,呈现出山水城市形态。
合理依据当地资源进行建筑创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现阶段国情,即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我们应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建筑创作方式。
地域建筑创作最适宜的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又适当引入适宜技术,三是利用最新理论和最近科技来设计。我们应在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技术来创造经济节能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成本,高技术来刻意追求绿色建筑的标准。
例如,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了报道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又例如简单、适用、有效、经济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设计。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包括遮阳、自然采光、中庭和边庭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高性能保温、水池替代冷却塔、地道风等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在设计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适宜技术,降低材料与技术成本。
以人为本,关注时展进行建筑创作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将停滞不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而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
以人为本,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心里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对老百姓的追求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实际上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的建筑。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人提出想要体会古代的唐诗宋词的韵味,就要用陕西话去读,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建筑创作中没有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合的话,在建筑创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虽然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 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对地方建筑形式提取与变形, 传承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 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 将高耸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 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综上四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异,由宏观到细节,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尊重生活,强调品质,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