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28: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六年级体育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组合作学习,它是指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小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积极引导学习,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去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从而完成小组的共同目标,来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合作、情感和帮助,有效地解决问题,促进体育知识的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积极塑造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科学有效地进行分组、掌握方向给予引导、根据各小组的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以此进一步促进小学生体育方面的发展。
本文主要根据我自身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有效的分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科学、有效的分组是基础,也就是前提条件,因为只有这样积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才能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此,我们要做好有效分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开始前,对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兴趣与爱好、运动的技能、个体的差异性等有一定的摸底,然后,再根据这些差异性的一手材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在小组合作中应有的位置,真正发挥出其作用。根据全部的人数,可以进行4~6人为一小组。
2.在每一小组中选出一名组长,主要去负责安排本组的各项体育活动和体育练习,也可以经过每小组成员推选,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练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3.每一小组也可以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来鼓舞士气,激发各小组成员昂扬的斗志,从而更加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学习的开展。
二、有效地开展小组游戏活动,把快乐融入体育教学中
1.我们都知道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要利用游戏进行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通过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小游戏活动,来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在安排的游戏中要体会到趣味性,积极发挥出他们爱玩的天性,进行有效的游戏设计,让孩子在快乐,体验体育的魅力。
2.我们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式,把以教师为主导,积极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学生是体育活动的主体,积极去培养学生的兴趣性、操作性、技能性。例如,占领阵地的游戏,教师在操场上选一高地做小组间的阵地,就是去代表敌方的阵地。把学生分好小组后,游戏开始让各小组向敌方阵地进攻,但只能匍匐前进。进行各个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比赛哪个小组最先到达敌方的“阵地”,并把自己旗子插到敌方阵地,算是胜利。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下肢、上肢的攀爬力量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进行有效小组合作评估,促进发展
小组的合作学习所能发挥的作用大小,主要是这个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协调性。因此,在评估各个小组活动时,凝聚力是评估重要的参考。通过小组间的评估去发现问题,以此,更好地去学习体育,从而积极促使合作学习在学生的交流、协调、帮助中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渗透 德育 以学生为本
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个体,尊重他们,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科学地确定德育的层次。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
1. 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2.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3. 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4. 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5. 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一.内容中渗透
德育,既是体育与保健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与保健教学内容广泛,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把德育渗透在教学中。
体育锻炼运动量大,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常不愿参加,体育教师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常能使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自觉刻苦地参加锻炼;
体育与保健教学的规范化要求高,操作必须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通过提示、示范、讲解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体育与保健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使用教具面广,在组织学生搬放,使用运动器材的过程中,能直观而自然地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
体育与保健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通过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的创设,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就能取得明显的集体主义教育之功效;
体育教材可以结合许多事物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身处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模仿练习和运动,达到身体锻炼和陶冶情操的目的。等等。
下面是3则范例:
例1.在六年级教材《奥运会简介》教学时,结合现代奥运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让学生来分析讨论中国为何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以此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例2.在高年级在学习体育课堂常规,如体操项目练习时的保护与帮助;球类项目练习时的听哨音停、迅速归队,练习时的团队协作;体育课必须穿球鞋、运动裤,可防滑、防震、防伤害事故、提高成绩;爱护场地器材;测验时成绩如实登记等等,通过以后的课的学习,逐步得到巩固,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养成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良好习惯。
例.大地复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以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二.过程中渗透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几则范例。
例1: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例2:在掷垒球教学中,有几个学生的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作。就此,我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例3: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几个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并没批评他们,还还表扬了他们,以次让全部学生进行了创造练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评价中渗透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挫败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
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
2、言行避免粗暴;
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在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范例:六年级上篮球课时,一学生擅自将抢用低年级同学的篮球,任课教师及时制止时,该生竟然还用方言对该教师出言不逊、强词夺理,故意在低年级学生面前给该教师难堪,该教师为了不影响上课,下课后将这名学生找来谈话时,那为学生仍时强词夺理、态度极差。这时办公室另一位教师看处这位学生虽然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但为了面子仍故意不认错,便出面与这位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师:你是几年级几班的?
生:六(2)班的。
师:难怪!六年级学生师本校的最高年级,资格最老、知识面最广、能力最强、辩论水平也最高。请你把课上发生的情况再描述一遍好不好?
生:恩……(不作答)
师:知识多了,相信更懂道理、更知道明辨是非,是不是?
生:略点头!(脸开始变红)
师:我们来试想一下,如果六年级的同学都与你一样,情况会怎样?
生:(明显不好意思了)
师:你再冷静一下,想想这件事该如何处理才体现你平时做事、做人的原则?
生:(片刻,转向那位;老师)老师!我刚才太冲动了,很对不起,保证以后再不发生类似的事情,请你原谅!(并鞠了一躬)
教学中处处有生动的德育题材。如何捕捉鲜活的事例,如何把握身边的契机,以上的事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四.形象中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的过程。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规范板书——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
规范行为——举止大方,遇事得体;
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
体育教师言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学校体育》2002年4月刊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培养 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课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得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一至三年级为充分活动阶段,他们多选择游戏、跑步等技术简单、富有丰富趣味的活动。四至六年级为变化阶段,他们喜欢各类的球类运动,尤其是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这些项目要求掌握一些简单的动作技术。但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不够稳定,对呆板、单调的活动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兴趣就是喜欢爱好的情绪。学习兴趣,就是人们对学习产生喜欢、爱好的情绪。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原因,因而自控能力差,对新鲜事物敏感,易产生好奇心,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来诱发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绝不是一件十分简单、容易的事。
一、增强成功感,增强学生兴趣
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时,他们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体育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想法让学生获得成功。如教跨越式跳高时,首先让学生去想想,并说出什么动物能跳,什么动物跳得最高,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然后让学生模仿这些动物跳的方法。学生在模仿动物跳的时候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要想跳得高,不能像这些动物一样地跳,必须要有正确的动作技术。教师通过挂图,做示范动作,来引导学生模仿跳的动作。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用最简单、最容易跳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地跳过。学生在练习中获得成功,增强了跳高积极性,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乐教乐学,培养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欢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贯彻愉快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有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以及组织得法的体育游戏,用和蔼可亲的态度来感染学生,建立起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之情。如老鹰捉小鸡游戏,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教师只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尽情地去玩,因为这些游戏很适合他们玩。但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他们感到玩此游戏缺乏新颖性,就不愿做,这时就需要教师来调配了。教师可先讲有关鹰的生活习惯及动作,然后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教师扮演老鹰,找一高大的学生扮演母鸡,其余学生扮演小鸡,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开始了,学生玩得很投入,教师和学生玩成一片,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几个回合下来后,学生意犹未尽,此时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小组,放手让学生把游戏继续玩下去。在轻松的音乐中、在紧张刺激的游戏活动中,学生感到新颖、感到有趣。这样,教师充分信任、尊重学生,用乐教影响学生乐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让学生感到满足,提高兴趣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兴趣;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09-01
体育兴趣是指小学生对体育活动所产生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和他们的智力因素密切相连,也和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直接相关,贯穿于身心发展之始终。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影响因素要加以分析、研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学生的体育兴趣与体育课所存在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在学习动机中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卢梭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作为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赫尔巴特则认为,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引起兴趣。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多方面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社会和新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1.学生体育课兴趣的调查。我们通过对本校一至六年级各抽一个班(共6个教学班)的问卷和个别了解,调查了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结果是: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92.56%,不喜欢的学生占4.23%,无所谓的学生占3.21%。大多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喜欢体育课,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的增多,作业量逐渐加大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等原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淡化。一至三年级学生普遍喜欢体育课,四至五年级有所减少,六年级毕业班明显下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数只占年级学生数的85.8%)。
2.体育课喜欢与否的原因。在学生体育课的调查中,认为各种活动和比赛有趣味的占67.3%;认为有利于个人身体全面发展的占65%;认为教师的教学水平高、艺术性强,有吸引力的学生占75.8%;认为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将来终身受益的占51.8%;教师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严格要求学生的占68.5%。由此可见,学生除重视个人身体的全面发展外,也希望教师能严格要求并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及组织管理能力。
对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调查中,认为体育课枯燥乏味教法陈旧的占55%;认为教师态度不好、训人(教学艺术欠佳)的占37%,认为不会做动作,看不到自己进步(反馈不及时)占47.5%;认为教师管得太多、学生没有主动权(主体意识不强)的占43%。
不难看出,不少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和个性特征及现代教育理念缺乏了解,造成教学中“学生为本、学为主体”的根本宗旨不能落实,是影响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体育课应该尽快解决的问题。
3.学生希望的体育课
在“你希望体育教学从哪些方面改进”的调查中,希望体育课要结合学生特点,多安排游戏和比赛的占47.2%;希望教师组织教学、处理问题时间不要过长,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时间的占32.5%;希望教师不要有偏见和偏爱占29.1%;希望增加活动器材,增多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占26.6%;希望教师不要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要给学生主动权的占22.7%;教师不要训人和挖苦人的占16.6%。以上虽然只是学生的期望,却也能反映出体育教学的现状,如果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必能有助于改进体育教学现状,让体育课尽快与新课程标准接轨。
二、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从本性上说,少年儿童是喜欢体育的,是喜欢运动的。但是,调查结果却表明,不少学生上课时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时,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学习。
(一)教师的素养。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把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归究于场地、器材、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上,而很少从我们教师自身上找原因。在体育课上,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老师,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体育教师应当具备下列素养:
1.要有高尚的师德。对事业要忠诚。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也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2.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才能。首先,必须精通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体育课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系统的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和保健方面的知识。课堂上,教师应能用简明概要、生动形象和逻辑性强的语言进行讲解,以达到感染学生、激趣的效果,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劲头。
其次,体育教师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他们提出的问题广泛而又多样,因此,体育老师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1.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的基本内容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理念是应用于指导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纲领,其内容为使得所有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所有学生包括男同学和女同学、技术好和技术差、超常生和低常生、带残疾和非残疾等等;接受的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课程、运动比赛、娱乐活动、锻炼身体等等。
2. 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标准依据
美国的体育教育标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体育教学目标、合格体育课程标准、适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和学习活动机会规范标准。
(1)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的总体目标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接受过体育教育的人,这也正吻合了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对这个体育教学目标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六条内容标准,即有身体素质、有体育知识、有运动技能、有社会能力、有价值观念、有锻炼习惯;第二层次――四个年龄阶段,即学前至二年级、三年级至五年级、六年级至八年级、九年级至十二年级;第三层次――两大成果,即对学生的期待成果(例如,学前至二年级在运动技能方面掌握了基本移动技术动作)和其他若干期待成果(例如,学前至二年级在移动性身体活动中展现出协调跑、跳、滑动作)。
(2)合格体育课程
合格体育课程包含四要素:确保学生学习机会、采用多级测量评价、安排适宜教学内容、合理体育教学策略(包含所有学生、最多活动时间、及时评价反馈、最佳课时计划、适宜课堂管理、课后体育作业)。
(3)适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
适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包括5大类别、35个项目、68-70个标准、每一标准含2个方面内容。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适宜教学的5大类别,即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的测量评价、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大纲计划;第二个层次是适宜体育教学的标准,即课堂建立、练习组织、课堂安全、残疾学生、机会均等、学生多元、竞赛合作等;第三层次是适宜体育教学每一标准的2个方面,即适当教学和不当教学(例如,对待残疾学生,适宜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学生参与融合性身体活动,不当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学生观看其他人进行练习)。
(4)学习机会规范标准
学习性活动机会规范文件的类别包括10大类型、每类含不同标准、共80-82条。10大类型包括合格教师、大纲计划、健康安全、课堂人数、场地设施、器材物质、时间安排、科技手段、测试评价、课程评价。学习性活动机会规范标准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每一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间最大化。
3. 美国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宪法依据
从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中看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依据,美国宪法第十四条:每一美国公民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体育属于幸福范畴,每一美国公民都有参加体育的权利;参与体育须受教育,每一美国公民都应该接受体育教育;美国公民包含学生,每一美国学生都应该接受体育教育。
二、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最新模式
根据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美国提出了最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三元结构。
三元结构是由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部分组成,即体育教学包括常规体育教学、特殊体育教学和融合体育教学。
1. 三元结构――常规体育教学
常规体育教学是不系统考虑个案教学的传统体育教学。其主要特征是:学生能力相似、集体教学方案、同一体育课堂、相同体育活动、相似教学方法、统一学习目标、考虑差异水平、设有个案教学等。例如有氧教学采用的就是同一化教学,运动发现教学就考虑了学生差异水平,但并不要求个案教学计划。
2. 三元结构――特殊体育教学
特殊体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个案化的教学。其特征是:根据个人能力、确定不同课堂、选择不同活动、采用针对教法。例如某一学生肌肉萎缩不能站立,就要对这名学生进行力量练习的个案化教学。个案化教学的教学计划需由多人参加的法定会议制定,包括学生在校校长、常规体育教师、特殊体育教师、其它学科教师、学生家长兄妹、被测学生本人、学校医生护士等。
3. 三元结构――融合体育教学
融合体育教学起源于一个著名的布朗案例。事件:于1954年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州某一学校系统中的著名的布朗案例;问题:放在特殊学校的带有残疾的学生布朗,享有了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吗?辩论:布朗家庭律师认为没有享受同等受教育权利,但学校认为享受了;结果:美国最高法院认定该学校违背了每个人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1.它能开发学生智力
体育锻炼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其中也包含智力因素,综合了各种运动的特点,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兴奋和抑制高度集中,提高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灵活性和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体育合作游戏是运用体育手段,通过娱乐的方式调节神经、肌肉,达到增强兴奋度、转移注意力、消除疲劳的目的,所以体育合作游戏一定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缺乏趣味性的体育合作游戏难以形成有效的向心力,无法吸引游戏者的参与欲望。因此,在设计体育合作游戏时,首先,教师要考虑它的趣味性,于精、于巧、于奇上着力;其次,教师要具有鉴赏能力。目前,体育合作游戏教材的种类较多,各种体育合作游戏示例琳琅满目,教师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只有博采众长,灵活地选择和利用,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3.它符合体育教学要求
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颖的教学方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教学中,笔者结合体育合作游戏,把流行的定向越野、pala―pala操等作为练习方式。这样,既符合教学要求,也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时间与对象
笔者将六(1)、(2)班43名男生定为实验组,六(3)、(4)班41名男生定为对照组,然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答调查,并用一个月的时间采用分班教学,每周两节体育课、两节体锻课。实验组注重结合体育合作游戏教学,对照组则进行传统教学。
2.研究方法
笔者采用了两种研究方法:第一种,问卷调查法。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实验对象对体育课的态度等情况;第二种,数据统计法。统计与分析比较学生身体素质及其他相关数据。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结合体育合作游戏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74%的对照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超过10%的对照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超过90%的实验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只是个别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纪律、规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令,练习情绪较低,久而久之,便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结合体育合作游戏教学”则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过分严肃、死板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灵活,既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又深化了学生对体育理念的认识,了解了体育课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结合体育合作游戏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结合体育合作游戏教学”的教学理念符合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特点,抓住了学生好动的特点,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自觉锻炼的热情,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W”,而且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炼学生的意志奠定了基础。
3.“结合体育合作游戏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在对照班进行传统教学以来,笔者发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较低,教师在考核时也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绝对化标准,导致学生的测验成绩偏低;在实验班,教师结合体育合作游戏辅助教学,不仅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多样,而且学生的积极性普遍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各项测试结果都较好,优秀率甚至超过20%,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结合体育合作游戏辅助教学”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运行环境
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合作游戏辅助教学的动态操作平台,笔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1)沟通师生情感,营造宽松氛围
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源泉。因此,笔者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给予诚挚的关怀、支持和鼓励,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与信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进而使学生从心理上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
(2)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推陈出新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灵活运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增加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在教学方法上,笔者把音乐、体育、美术融于一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适当地引进音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其次,恰当地运用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最后,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和解剖运动技术,能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体育的美。
(3)师生角色换位,激发成就欲望
在教学中,笔者激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如让每个学生轮流做体育委员,负责场地、器材布置及准备活动的设计组织,以此培养学生的管理、组织和创新能力。对于体育技能好的学生,笔者更是让他们当小老师,组织体育活动。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为学生创造了展示风采的机会。
【摘 要】 在践行小学体育教学革新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大胆尝试体育课程游戏化的办法,做到在技术上重视点拨指导,在策略上貌似活动过程,在实践中激励学生踊跃参与,在反思总结中扬长避短,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特点,科学、合理、灵活地选择趣味无穷、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游戏方法,为开创启东小学体育教育新局面努力奋斗。本文作者与时俱进,畅谈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的良策,值得同仁予以高度关注和进一步商榷。
【关键词】 安全因素;合作努力;年龄特点;小学体育;课程游戏
课程游戏化虽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倡导的重要革新手段,但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渗透小游戏也是明智之举,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每一个教师善于把游戏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上,既能成功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又能激励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无穷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美妙境界。在践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化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安全因素,正确选择场地
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是顺利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要条件,具体主要抓住两大环节:
1.优先考虑学生的安全因素。不管什么游戏,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特点,而在你争我夺的过程中,学生都是不遗余力的,从而容易产生肌肤接触中的意外伤害事故。为了尽量避免出现人身伤害现象,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人身安全;否则,再好的游戏也是不值得推广的。
2.正确确定活动场地的规模。游戏一般在室外的操场上进行,但到底放在哪一个具置开展活动也是很讲究的,我们应该根据游戏活动所需的空间范围和参与者的数量决定场地大小;同时,学生具体的活动场地界线也要划分清楚,要求他们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假如教师采取赶鸭子的方式实施游戏活动,那就容易酿成一盘散沙的后果,场面往往很难控制。当然,所选场地要与教室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嘈杂的喧闹声会影响其它班级学生的学习。
二、创设群体游戏,培养合作能力
合理渗透体育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观念和合作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班集体,而群体游戏就是挖掘学生合作潜能的最佳途径。譬如,我在执教六年级的一堂篮球课时,当学生基本完成交换运球和原地左右手分别运球动作后,再按照男女性别分成五个学习小组,让他们进行小组间的运球比和传球接力比赛;在比赛中,由于学生密切配合,协调作战,即使没有取得优胜名次,心中还是乐滋滋的,运球技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根据年龄特点,尝试不同模式
游戏是一个大概念,其内涵包括高难度、中等难度和比较简单三种形式,到底采取何种形式还需要结合不同年龄段来确定,一般可以采取如下三种游戏模式:
1.适合高年级学生的游戏
处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强,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比较旺盛,学习兴趣也很广泛,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项目,以利学生协调发展综合活动能力。众所周知:男生喜欢对抗性的速度与力量都比较强的项目,而女学生胆子比较小,个子比较矮,腿也不如男孩子长,其步幅也较小。因此,在速度、力量扩张性难度较高的游戏中,男生比女孩要求高一点。当然,有些游戏项目男女生可以合理搭配后合作完成游戏任务。譬如,我在组织“校园定向马拉松比赛”游戏中,实现男女生搭配制,每一个小组人数相等,规模8-10人/组,每一个组长各拿一张校园内比赛示意图,当我大声宣布比赛开始时,各组成员迅速按照图示路线奔跑,争先恐后地向目的地前进;同时,各组照按组长手里的地图,在规定地点和顺序完成打点并回答问题,并以每组最后一名成员到达目的地的成绩进行汇总、评比,这种游戏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毅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适合中年级学生的游戏
三、四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和自我意识较强,擅长形象思维,在了解事物的过程中视觉功能占据主要地位,这些学生比较适合星火传递夹老鼠、攻城、割稻子、搓油条、等直观形象的趣味化游戏。譬如,我在组织“多人合作跑”游戏中,首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游戏规则,然后组织两人一组游戏:用一根粗红棉线绑住两个人相邻的两条腿,开展“两人三足”向前奔跑游戏;接着,按照三个人一组进行“三人四足”向前奔跑比赛,完成这一项目后,再依次进行“四人五足”、“六人七足”等游戏,最后评选出最佳小组。当然,在上述游戏比赛过程中,开始进行两人一组时,操作比较简单,随着人数的逐一提增,学生操作的难度也随之提升,他们即使遇到失败的经历,但心中还是美滋滋的。一旦发生出现失误现象,我及时予以技术性点拨,在学生反复纠正错误、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他们逐步悟出了活动经验:在两人以上的合作游戏中,只有学会团结协作,齐喊口令,动作一致,才能获得成功。
3.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