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8: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1)

关键词:教学模式;探究模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虽然当下很多人已经把“高效课堂”“卓越课堂”喊得山响,但更多的一线教师仍在思考:我们究竟该怎样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特别是面对目前各种流行的教学模式,我们究竟该作什么样的选择?面对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我们究竟该有什么样的作为?本文拟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一些粗浅思考。

一、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模式的讨论、学习借鉴及其构建,可以说是从未停止。就以本轮国家课程改革以来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为例,我们就看到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有:李吉林的情境教学、郭思乐的生本课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轰轰烈烈的洋思模式、杜郎口模式、东庐模式……

事实上,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我国更是有许多传承着优良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从教学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教学模式的建构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导学法”、“诵读法”、“质疑法”、“情境法”……从不同方面诠释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并且,随着教学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每一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广和应用的过程都会有一大批的践行者和追随者,借鉴、学习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是很多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和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为何没有好的收益

“我按照×××教学模式教学,怎么没有什么效果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疑问。的确,我们看到新课程理念逐步渗透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虽关注了教学模式(方法)的建立,但缺乏对教学模式很好的理解和研究,不十分清楚各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意图,习惯不加思考地继承别人的方法或作风,甚至盲目地执行上级的指令,教学模式表面上繁荣,但没有带来教学上的效益。这里面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中国地域辽阔,教学条件、教师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对于不同地域的许多一线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他们渴望学习借鉴他人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又常常苦于不知道自己借鉴教学模式要解决什么问题,它的主导思想是什么?运用这个教学模式产生的效果和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哪些?等等都知之甚少,这样一来,学习他人的教学模式就成了走形式、贴标签。如导学案教学模式当下比较热,可许多教师不知道该教学模式的真正立意,而把它演化成了习题案,甚至是一课三案(课前、课上、课后),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违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初衷。据我了解有一些优秀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渴望建立适合自己本土的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劳动有个性化色彩,这对于他们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无疑是一道壁垒,靠个人的力量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更困难。从教学本义上来讲,教学过程的复杂多变,特别是学生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我们不可能采用单一的甚至有些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各发展并不平衡,在对一些教学模式的借鉴和接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邯郸学步”等不良现象。

三、一线教师要着力构建校本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虽然教学形势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但是,不管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如何变化,也不管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发展因素和学习倾向,有些过程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生。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并且,所有的别人的教学模式我们都只能是借鉴,不能机械模仿,更不能全盘复制。一线教师要将研究的视角聚焦在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中来思考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作这样一些思考:

我所构建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我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之处?可以如何弥补?

我所构建的教学模式适合什么类型的学生?

我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质量有什么影响?…………

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为例,它的基本模型是:拓展延伸,平等对话,合作探究,自主研读,激疑生疑,深读启思,精读领悟,初读感知。

我们都知道,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主要以“读”为基本形式和途径,那么,其“探究”也应以“读”为基点,围绕“读”而展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按照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课文的不同程度,划分为“初读、精读、深读”三个阶段,由“创设情境、激疑生疑、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平等对话、拓展延伸”六个环节构成。一般而言,六个环节是逐步生成的,具有一定的序列性,但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模式要求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去阅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去收集、分析、处理与文本阅读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始终置于一种主动探究的状态,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采用好探究模式,我们应注意教会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自已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重新定位,同时注重开发课程资源,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既以教材为主要凭借,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身,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展、延伸。

当然,这一教学模式并非适合于所有课文及所有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对于一些知识性的说明文章、抒情性的诗歌或相对而言比较浅显的课文,这一模式不一定适用。即便是适合采用这一模式学习的课文,对于年龄较小的中、低年级学生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也只能逐步培养、逐步展开。同时,在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进行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信息传递快的优势,将没有探究价值的知识和和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探究模式和其它教学模式一样,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限制,需要和其它教学模式互相交叉使用,互相补充,互相取长补短,融合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探究教学的课堂才有生命和活力!

篇(2)

一、模式的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

通过各种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拉近语言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让沉寂的语言成为鲜活的生活。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录像、动画片、学生表演等多种方式,以活动为载体,设疑激趣,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探索知识,教师分层指导,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观察、阅读、思考、尝试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去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提供给学生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最初教师的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经验来记忆字,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3.合作交流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包括同桌互帮式、四人小组研讨式、多人小组写作式和全班合作式等,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和探究搭建舞台。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安排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在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讨论中所提出的疑问,以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发展多向思维。师生关系应是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教师要善于运用诱导的语言,紧扣目标,引导学生逐层深化,激活学生的思路。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可以依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将两个阶段合起来进行。

二、模式的教学策略

1.氛围和谐的策略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应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要与学生互动,要用商量的口吻和学生对话,要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评价学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获取成就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

2.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是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不单是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可采取:①联系学生原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②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3.交流合作策略

首先,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提出讨论、交流的内容和要求并加以有效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在讨论中逐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再去纠正错误。

其次,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加强生生之间、群体之间的交流,可扩大参与面,组织组间交流、互查、竞赛讨论等。

三、教学模式的评价

1.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一教学模式,特点是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闪现学生个性

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闪现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策略,能表达出不拘泥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尝试多向思维,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3.凸现学生创新性

在学习中,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有竞争意识。

4.体现合作成功

这一模式,通过“学习共同体”实现人与人的沟通,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在相互表达、交流、评价、吸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5.构建了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多向的思维交流,师生互动,教师能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篇(3)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其存在的弊端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1)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甚至出现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不一致的情况。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某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课文语言的技巧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未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珍惜和热爱,仅仅对小女孩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所以学生不能够完全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课堂缺少互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灌输性地传播知识,机械性地要求学生掌握。如教学《悯农》一诗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掌握字词的理解,以及理解写作的背景和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而没有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农民伯伯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及,缺少一种情境展示的渲染。

(3)课堂的实践问题牵掣着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重视知识的培养、课程的安排、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加强,却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设计了教学的问题和答案,仅仅照本宣科地教会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没有鼓励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不高,难以真正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1.教学目标的设置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设置清晰而集中的教学目标:(1)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研究教材的精髓内容,搞清楚教材所传递的信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学生每个阶段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预先设置适合学生课堂学习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将教学目标具体化。(2)教学目标集中化。也就是说,教学目标要体现出教材内容的整合能力,既要囊括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也要体现语文教材的教育特色,旨在让学生的学习达到较佳的效果,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3)教学目标的体现环节是课堂。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通过发挥语言魅力和应用动作神态等,掌握课堂的焦点,让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尤其是针对那些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教学的每个环节环环相扣。(4)为了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在备课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前一天,要给每个学生布置好作业,提前做好课本预习,如生字的学习、课后题的思考、课文的朗诵等。

2.课堂互动活动的设计

课堂互动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当家作主”,从以往被动型的学习状态,蜕变成主动型的课堂主人翁。譬如,故事类型的课文是学生学习交际能力和提高理解能力的重点部分,因为此类课文内容生动,而且蕴含的信息量高。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课文,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角色,模拟故事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课文的生字和重点词句。待课文内容讲授完毕之后,可播放课文对应的电视剧片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周瑜、诸葛亮、鲁肃和曹操等角色,模仿故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性格等,让学生的课文学习融入实践体会环节,提高理解和接受知识的效率。总之,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

3.课堂实践的发挥

课堂的实践的发挥是让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

首先,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其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增强。

其次,要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提出质疑,以供师生共讨。一方面是通过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精神气;另一方面是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小练笔,并在练笔过程中熟悉字形和辨析字义,并主动找出课文中尚未理解透彻的地方,然后提出质疑并通过讨论进行解决。

篇(4)

一、“五步”自主学习法的含义

“五步”自主学习法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认真进行自我学习或与同伴互助,将学习成果与他人分享,正确评价学习结果并能做出自我总结的过程和能力,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一种创新性的学习。即课堂45分钟包括五个层次:定向――自学――展示――检测――升华。

二、“五步”自主学习法的要求

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做学生的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欣赏者,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总结、升华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1)据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分组,原则上组内要有一对一合作伙伴。(2)组长是本组内最有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的一位同学。(3)教师要从管理、组织、检查、评价这四方面做好组长的培训工作。(4)小组评价机制要创新。能促进小组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让评价变为课堂的一剂美味调料。

3.做好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布置:(1)前置性作业要求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任务要细化。(2)前置性作业要在每堂新授课之前布置,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3)每次前置性作业做到有布置就有收回,有收回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评价。4.认真备课:教师要按照自主学习法的“五步”,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课堂容量大,节奏快。5.每节课都要出示学习目标。6.注重当堂检测,注重当堂整理与升华:当堂内容当堂检测,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学会整理,并将学习延伸到生活,达到能力的提升。

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第一步:定向

所谓定向,是指学习活动前对一堂课的目标取向。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要切实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要深入钻研,细细分析,进行合理的取舍。

就小学语文而言,教师需要对不同课文类型(精读和略读)和不同体裁的课文目标进行合理的取舍。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要么目标定得太多,不能实现预期,要么目标确定出现偏差。通常情况下,诗歌、散文、故事往往侧重于情感目标,在读中感悟文字中的价值取向,接受审美熏陶;而说明性、科技介绍文章更在乎其理性的把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形成科学精神;作为显性目标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应当作为每一课时的硬任务给予有效落实;像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等隐性目标是需要长期地抓落实。

教学目标的定向取舍,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师生共同制定完成。取舍性地确定好教学目标后,师生还得进一步加强目标意识,这堂课究竟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落实哪些教学目标,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按照“五步自主学习法”开展活动,以保证目标的高效达成。

第二步:自学

自学包括课前的“先学”和课堂上的自学。

(一)课前的“先学”

课前的“先学”,即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也叫前置性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有准备的进入课堂。

什么样的前置性作业是有效的?1、能够使学困生感到有兴趣,优等生感到有挑战性,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发现的快乐。2、能够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3、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便于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拓展视野,增长知识;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前置性作业,以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

如何落实前置性作业的检查

1、老师在布置完前置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让他们的劳动有所做也要有所用。2、对认真完成的个人和小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3、检查的方法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小组的意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二)课堂上的自学

教师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凡是学生能学懂的知识坚决不讲。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一般放在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交流之前。都说“没有独立思考的讨论如无源之水”,离开学生独立思考的讨论是没有一定深度的,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的。

第三步:展示

小组交流之后,各个小组要对自己的讨论学习成果在全班进行展示。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

需要强调的是生本课堂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感悟,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这一环节少不了老师的引领作用。

第四步:检测

在理论上,检测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很好的检测就没有高效的学习。在这里,我们探究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当堂检测。当堂检测是语文课堂中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单一检测和综合检测两大类。单一检测是针对一项知识或技能,比如字词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操练,以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目的。而综合检测是针对学习目标,采取一定策略组织的问题的组合。比如语段分析及检测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

当堂检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精心设计,确定最基本最重要的为检测内容,并计算检测的时间,坚决避免随意性,争取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一分一秒的教学时间,保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测作业。2、检测的方式要多样、实效,以保证检测的高效。如自测法,同桌互查法,小组内相互检测、批阅,小组之间开展竞争等。3、教师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调控,使得教与学同步。

第五步:升华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升华拓展尤为重要。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在什么时候升华拓展呢? 在品词学句处升华拓展;在问题生成处升华拓展;在情境迁移中升华拓展;在文本空白处升华拓展;在发掘主旨处升华拓展。

篇(5)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反思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观念的更新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地显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探究、自主”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被教师所引用。然而,通过多次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反思。随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提出,鼓励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对问题进行思考,这些更好地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但是,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强调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又不是对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就成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二、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同时,对于教学要加强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加强教学理念的树立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我们要加强对改革方向的明确,要想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就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树立。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我们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新课标中,我们要加强对“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课程资源”这些基本的教学理念的理解,从而更加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中,首先就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真正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平等的位置,努力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研究课本,一起讨论,老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非主导的地位,让学生有大胆发言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应学的知识,在精神上也是一种愉悦地享受。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新教材的把握,加强新教法的探索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之后,还要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与把握,从而更好地加强对新教法的探索。在小学语文中,新教材可以用“新、宽、活、实”这四个字来形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的把握,根据新课标提出了要求,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依托教材,更好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融汇贯彻到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做教材的使用者,又要成为新教材的建设者。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跟风,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要多样化,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制定。而不同教师,在课程教学也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就更需要寻求适合学生自身,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好的教学模式,但不能照抄照搬,可以把各种优秀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在适当的环节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使得课程改革更加深入。

篇(6)

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发展了自身的大众化特点,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上的需求。目前,教育新形势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步被引入到学校的教育章程之中,基于这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在教育新形势的背景下正在展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实行人本管理的课堂管理方法

所谓的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学生本身是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学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校在实行人本管理时,首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学生开展一些良性的活动,并且通过这些活动,以较小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际效果,达到完善学生品格、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对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想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主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课堂,增添小组讨论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语文课堂辩论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投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来。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指导学生学习为重点,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最新的现实生活案例,在教学方式上引领学生学习。同时在课上多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充分活跃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把学生放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要想改变传统单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展热点话题讨论,并组织小学语文小组讨论会,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多选取贴近生活的小学语文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地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严谨教学风格,幽默和轻松的氛围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可以运用多媒体数学,例如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篇(7)

因此,构建小学课堂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智力、情感以及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最早源于20世纪上半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影响教学效能的运动,并受到世界各国关于教学效能的关注,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有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系统性的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满足社会或个人对教育价值需求的活动。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提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小学生全面发展,使小学生的行为、认知及情感等全面参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小学生智力、情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是起着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此外,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要注重教学教育效能,实现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情操,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转化适宜小学生理解的课堂表达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较弱,如果小学语文课堂采用成人的教学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小学生就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教师所讲的课文,使小学生逐渐厌学,甚至弃学。小学生通常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能将小学生带入故事的情境中,使小学生深刻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在故事中能有效学习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学,转化成适宜小学生理解的课堂表达方式,使小学生能理解课堂中教师所讲的课文,并且喜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重点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