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技校生毕业总结

技校生毕业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8: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技校生毕业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技校生毕业总结

篇(1)

关键词:技校生 就业 心理素质 定位 规划 对策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使整个宏观层面的就业形势严峻,因此,如何结合就业市场需求、教学创新和学生自身特点等方面来提高技校毕业生整体素质,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这不仅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还关系到未来技校毕业生能否快速适应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

一、技校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

(一)自身素质差

1、适应能力差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孩子基本都属于独生子女,他们大都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关心和呵护下,生活中缺乏困难的历练,进入职业技校后,个性独立不足的弊端日益明显,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或怨天尤人。在做事或在就业的选择面前缺乏自信、精神不振,没有吃苦耐劳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精神。

2、职业能力水平不足

技校教育注重能力培养,从多方面锻炼同学们的专业能力、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而大多数入校的技校生在校期间往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面对充足的时间,流于玩乐享受,总是把学习任务及规章制度抛在身后,一旦走向工作,专业能力表现欠佳,个人表现自由散漫,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二)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定位不准确

1、市场用人机制日益成熟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分配工作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都实行供需见面、双项选择、择优录取等方式,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而且拥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

2、择业期望值高,定位不准确

一部分技校生缺乏对自我的客观、系统、科学认识,择业期望值过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再者不关注自己的技能与所提供的岗位是否匹配,轻视体力劳动,不愿意到基层尤其是不愿意到流水线上去工作,使就业渠道变窄,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观客的评价,缺乏长远职业规划,不能让理论知识很好的转变为实践经验,频繁跳槽,失去提升机会。

(三)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思想的相对滞后

目前,许多技校对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重视不够,留于表面,就业指导、就业教育对象仅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发几本就业指导书,做几场就业报告,做几份市场调查,而没有做到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早期化、经常化、专门化和全程化,使毕业生对自身和市场认识不全面,一走向社会,就出现“过敏”、“恐惧”、“溺水”等毕业即失业现象。

二、技校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加强技校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开设职校生心理素质教育辅导课程,其目的在于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生活环境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促进其个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成立技校生心理咨询中心,对恋爱受挫、专业受挫、生活受挫和自卑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指导,通过循循善诱,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努力实现自我排解困惑和解决心理障碍的教育目标。

2、技能上,努力让学生做到一专多能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这是目前职业发展的必行之路,现代技校要通过各种方途径,在职业院校中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同时选择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提高技校生学习热情,打造一专多能、多才多能的技校培养人才方案,提高技校生的就业水平。

(二)分析形势,降低期望值

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就业政策及学校制定的具体实施意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知识结构,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特长和潜能的职业。树立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艰苦奋斗,创业成才的观念,增强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竞争的观念。

(三)树立技校生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引导,做到未雨绸缪

1、通过职业指导核心课程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为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了解学生普遍关注的就业热点以及其就业心理和思想动态,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作经济与教育发展趋势、就业形势、择业技巧、艰苦创业、奋斗成才等报告或开设专题讲座,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择业决策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技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尽早开展,在新生入学时安排相应的课程,进行心理素质辅导,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把工作岗位与学习任务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为生存根本,把打造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做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使技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真正做到“前程无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省略2010年10月25日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6期

篇(2)

关键词:技校生 语文素养 兴趣为先 课堂教学 课外阅读 写作能力

“语文素养”是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许多技校老师对此有些陌生,有些不习惯。那么,什么是“素养”,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这里的“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习惯,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那么,对于技校生,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不少学生缺少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知道得太少,对世界文学的了解更是少得可怜;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容乐观;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字写得令人无法欣赏、请假条不能写得合乎要求、说话粗鲁、脏话连篇、感情淡漠麻木的学生不在少数。由此看来,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较低。学生语文素养不高,也直接导致学生职业素养的低下。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的缺失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及环境,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为此,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现就自己的一些体验抛砖引玉,浅显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提高教师自身语文素养

在语文课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的今天,对我们技校语文老师的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语文老师自己的功底。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老师就应该既要有良好的语感,又要有理性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因此,语文老师就要有语言功底、文学功底,有丰富的积累,有宽阔的视野,有良好的悟性。其次,在情感、态度上也应该有所发展。教师应该注重教材等文本内涵对学生的熏陶与潜移默化,并将此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技工院校语文课程尤其要重视执业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第三,语文老师应该有生活的情趣。老师自己对自己应宽容一些,既解放自己,也解放学生。在自己的工作以外,老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应该寻找生活的乐趣。一个有生活情趣的老师,其审美能力自然会高别人一筹,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就会派上用场。最后,就是要优化教学方法。一方面,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语文教学兴趣为先

技校生语文学习习惯不够好,语文基础较薄弱,语文素养不够高。要想改变这一面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语文是有用的,语文是有趣的,语文是有生命力的。而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只有让他们学会语文。为此,我们应当“授之以渔”,应当充分加以引导,注意在授课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厌学”为“爱学”、“乐学”、“会学”。如每当我新教一个班,第一节肯定是一堂口语交际课,目的就是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因为技校生新来到技校,面对陌生的老师、同学,新环境,再有住宿生远离家人,还有就是对前途的迷惘,难免会有一种落寞的情绪,所以第一堂课尤为重要,要给他们营造既严肃又活泼的氛围,让他们在和谐的气氛下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智慧的教师让学生长着一对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课堂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大课堂,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以及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夯实从业基础,并为顺利适应职业要求提供必要的条件。

如我在教莫泊桑的名篇《项链》时,为了唤起学生的共鸣,分析课文时我让学生谈谈对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是玛蒂尔德,遇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做,这样把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人可以有虚荣心,但应该适度,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虚荣心,使它成为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而不应使自己成为虚荣心的奴隶,让学生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四、丰富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为看课外书能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还有,课外书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读物,能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技校学生借阅的课外书普遍存在着品位不高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他们,以防他们走上歧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当然,我们对技校生也不必过于担心,对于他们看课外书,不必管得过严过细。教师尽可以在一方面鼓励、一方面引导的框架下放心地让学生去阅读。因为,技校生的总体素质虽然比普高生似乎要差些,但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已受过许多挫折,也见过一些世面,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和信任。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五、注重应用文教学,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要道》一文中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里虽然是针对大学毕业生而言,但在社会迅速变革的今天,学好应用文、写好应用文是时代对技校学生的要求。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加入一些实践课,无疑是一种让学生从单一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转化的有效途径。

如讲授求职面试交谈的技巧时,我先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相关案例,课堂上让他们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最后还进行一次模拟应聘。学生们热情高涨,表现不俗。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内容,让他们走出课堂,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自然而然的从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根据时代特点,根据技校生现状来搞好语文教学,真正发挥技校语文优势,从而切实提高技校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是我努力的方向。为此,我将不懈努力,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

篇(3)

[论文摘要]技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查找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是我们从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产生政策的调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企业对中级技术工人的要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对高级技工、技师的需求,更加迫切,这给从事技工教育的各类技工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受生源质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有个别的技校培养的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距离甚大,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技校生思想品德现状,讨论研究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技校生的需求。

一、技校生思想品德存在的不足

1.不良习惯多。现在的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他人想的少,为自己想的多,集体观念淡薄,生活上贪图安逸享乐,虚荣心极强。新生入学后,有的班级几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吸过烟、泡过网吧,还有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

2.对学习缺乏动力。许多技校生在初中时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对学习没一点兴趣,长期遭受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内心极度自卑。之所以选择技校,就以为上技校只是学技术,而不用学理论。

3.独立生活能力差。现在的技校生大多在80年代后期出生的独生子女,身上的“骄”、“娇”二气尤为明显。许多学生在家从未洗过衣服,从未叠过被子,从未打扫过卫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很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给学生正常学习带来极大不便。

4.个别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家庭存在问题,有的学生父母离异,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自幼养成倔强、孤僻的性格,爱走极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消除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将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技校生思想品德不良的原因

1.自身原因。这些学生在原毕业学校长期受歧视,思想上缺乏上进心,更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报自弃言行随时都能表现,胸无大志,思无远虑,自己就没有把自己放在有用人才上看。

2.社会原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显得相对滞后,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有些成年人价值观扭曲,这些都给正处于青春期的技校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3.家庭原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修养,不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能与孩子正常沟通,导致学生性格孤僻,言行不一,存在较大的性格缺陷。

4.学校原因。现在许多技校生虽然办学时间较长,但实习场地、活动场所都比较狭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习、活动的需要;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也显僵化,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知识层次的需求;有些教师缺乏现代教育管理经验,也影响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技校生思想品德现教育管理对策

针对技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了以下管理对策:

1.实施“以人为本”,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争创一流学校培养一流人才、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应实施“以人为本”,即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无论是教学、管理和服务,都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爱在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部环境,促进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教学上实行了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求学的需要,不断加大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理想的条件;在管理上注重调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以不同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同学们感到校园是无限温暖的,老师是可敬可亲的2.加强入学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每年新生入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新生活、新起点”教育,“新生活”即要求学生入校后要适应学校的寄宿要求,学会生活自理,性格方面要自立、自强,重新树起对学习的信心;“新起点”即学校无差生,对所有的新生都一视同仁,所有的新生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以重塑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

3.积极组织军训,加强学生的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

以军队的纪律规范学生,以军人的精神教育学生,以军人的作风感染学生是技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以军队一日生活制度和内务整理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4.实行值周制度,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和责任意识。

每个班每学期都要值周1-2次,学生值周既要负责教学楼、公寓楼和整个校园的卫生,又要负责维持各班的自习纪律,检查“两操”的出勤人数,与学生会一起,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重点是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强化责任意识。

5.进行法制安全宣传,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学校定期召开法制安全教育大会,对学生中出现的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提出批评,对各种安全隐患提醒学生注意。做到防微杜渐,常抓不懈,有效遏制了校园中违法乱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思想有障碍、行为有劣迹的学生则重点监控,定期找他们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进行疏导。

6.改革课程体系,进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学生基础较差,知识层次不一,为了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树立学习的信心,对基础课的教学采取分层次教学,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讲一点掌握一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讲深讲透,鼓励他们报考高职院校。

7.对学生管理实行综合学分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就学生的学习和日常操行赋予一定的学分,以学分的高低来反映学生的学习和遵章守纪情况,迫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分制每天一公示,每周一汇总,每月一总结,以此作为学生评先树优、推荐就业的依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遵章守纪的积极性。

8.建立班主任家访制度,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与家长及时沟通,密切合作,共同教育。教育的基础就是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并就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适当指导,避免出现“5+2=0”的现象。

9.加大推荐就业力度,转变学生学习态度

篇(4)

一、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小企业经营者及繁荣社会经济的需要。技校毕业生专业户、科技个体户,农场经营者都直接带动了周围群众致富,繁荣了社会经济。乡镇企业占了工业企业总数的90%,平均规模只有8人左右,作为技校毕业生如果具有创业能力,在哪里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技校生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就业高峰,每年将有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走向社会,农村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一大批职工已经下岗,国有企事业单位尚有大部分隐性失业人员。中小企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小企业将成为我国就业的一个增长点。解决就业问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技工教育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技校毕业生通过创业教育,毕业后或工作2~3年创办了小企业,不但空出了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而且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3.创业教育是培养个人全面素质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过去技工教育中没有强调学生创业素质培养,造成毕业生缺乏自主就业的心理准备和独立创业的能力。学生就业过分依赖家长和学校,即使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后,也很少表现出事业上开拓创新精神,企业对他们的评价是:“他们往往不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据对我校学生择业观的调查表明:67.8%的学生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和自身价值,缺乏事业心与责任感,进行创业教育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

4.加强创业教育是技校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世界上创造最有价值,因为唯有创造才会有世界的发展,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词是“try”(试),你也试试,我也试试,他也试试,试出了新思想,新方法。科技的日新月异,时代的飞速发展,就是在人类不断的“try”中实现的。在今天改革开放的年代,创业者的开拓精神、务实精神、奉献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否成功,都将成为社会赖以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因而,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同样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二、创业教育的方法

1.克服不良心理,培养创业意识

技工学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家长送来上技工学校的目的是学习一门专业技术,有些家长将技工学校当做不使孩子流向社会的看护所,这将弱化学生的责任,与创业意识不相符。部分学生在经历挫折后过低地估计自身的价值,对创业缺乏勇气和信心,即便胸怀大志,想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却担心社会经验不够,患得患失而放弃斗志。因此,在学校的政治课、班会课要将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放在第一位,通过介绍伟人和平凡劳动者立大志成大业的典型事例,并举办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让学生认清自己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正确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意识,树立战胜困难、开辟未来的信心。

2.寓教于学,教学结合

很难相信,对学习不感兴趣、怕苦畏难的人会勇敢地面对社会的挑战。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应落实在平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中,要把培养良好的创业品质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因为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工作和事业的态度。努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必然能使学生客观地、全面地、灵活地掌握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创事业作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3.提供创业途径,增强创业能力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 技校教育管理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18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空前跃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和家长们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致使技校生源质量仍未得到改善,学生素质仍偏低,不但学习能力不强,思想道德水平也达不到时代的要求,较前几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所以强化技工学校的教育管理,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搞好技工教育的根本。尽管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技校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 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技校教育管理的关键和灵魂,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校发展水平。因此,要想对技校进行创新教育管理,亟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首先,技校领导应该注重对老师思想教育以及市场教育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基本市场知识理论,并不断加深市场知识理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老师将市场知识理论使用到教学中的能力。其次,学校应鼓励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把市场经济的新理念、规律、知识、运作方式的内核引入教育过程,使教育与市场不脱节、不被动,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成本下降。最后,学校应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技校教学基地或引进企业,努力提高技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提高老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二 学校的管理必须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技校不同于其他高校,它主要是以教授技能为主的学校,因此,无论市场经济如何发展,技校始终要做到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这既是技校的教学宗旨,也是技校生存的关键。首先,技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目的,进入企业才是技工生存的前提,学生没有出路,技校也就没有出路。其次,技校应了解市场信息,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包括文化、技术、人品、类型以及工作时间、工作程度、企业管理等。再次,满足学生知识与技术需求,毕竟学生才是市场的直接消费者。因此,技校应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向学生提供关于市场信息以及就业知识,让学生不断地发展自身优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毕业时找到好的工作。

三 按市场需求创新技校管理

管理创新是技校不断发展的源泉,技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是关键。这里的管理创新主要包括:(1)管理观念创新。技校领导及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德立校。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开发。(2)管理方式创新。技校领导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开发。(3)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对学生的管理制约与鼓励机制,协调师生之间甚至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与约束。(4)管理文化创新。技校文化是技校在外的形象与标志,因此,技校应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校文化,加强技校市场经济文化建设,推动市场经济文化在技校中的普及。

四 总结

21世纪,企业急需具有复合型管理知识、现代管理技艺和动手能力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技校是培养这类实用性素质人才的基地,学生管理作为技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很多问题仍存在。技校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创新技校教育管理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罗文芳.浅论技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圈,2009(9)

篇(6)

一、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制定严格的班规,严格按班规办事。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技师院校的学生年龄大概在十六、七岁左右,可塑性非常强,因此,新生入学后,首先必须要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籍管理条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让学生熟记于心,形成“规矩”,使学生一入校就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然后根据本班情况,制定了严格的班规班纪,严格要求学生,一视同仁。便于对班级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从而使班级管理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

令人羡慕的技校就业形势,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与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技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全国平均90%以上的一次就业率足以让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们羡慕不已,更何况在许多地区,技校生的平均月薪要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在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尚无着落的时候,我院应届技校毕业生就早已落实好单位,而且已经开始享受工资和福利了。让他们一进入学校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那么学生的思想就相对稳定和安心在这里学习了。

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圆满完成班级的各项任务,班主任就必须充分依靠学生干部,调动全体同学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技校的班干部既要学习好,又要有责任心,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否则,只是学习成绩好,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我们班除了设立班长、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卫生委员、学习委员外还设有寝室长、小组长、课代表等,分工明确,职任到人,落实百分量化考核,基本上能让大多数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形成一个人人向上的班级氛围。每周一开班会,每周班会先由学生自己总结上一周的各自分管的情况,并推选一位本周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上台总结自己的情况,让他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下周给以改正,然后由我总结,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四、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级管理中还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二是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三是多到班上走动,包括寝室、课间操、食堂等,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为学生接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深入学生能及时发现不良的思想苗头,并把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五、班主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篇(7)

关键词:技工院校 学生特点 教育管理

随着技工院校招生几乎零门槛的设置和农村学生“免学费”等政策的推广实施,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做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笔者通过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一、目前技校生的特点

通过对笔者学校2010级模具中级和高级班的学生调查,笔者总结出目前技校生有如下特点:

1.基础薄弱,自卑感强

因为技工院校的学生主要由高考、中考落榜生,中途辍学,社会失业人员等构成。这些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作业中经常有错别字,简单的计算也容易出错。在中学时就被认为是“没有希望的”,长期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冷落,家长也对其失去信心,导致学生内心非常自卑。

2.学习意识差,功利性强

因为基础薄弱,所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不多,宿舍里书籍很少。作业不愿做,上课不愿听。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能力不强,但对技能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心里想着能快点学好一门专业技术,毕业后找到一份不是很辛苦又能挣到钱的工作。

3.心理问题多,行为习惯差

因受家庭及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学生普遍有倔强、孤僻、逆反、自控力差、易冲动、爱走极端;抽烟、打架、谈恋爱、上课玩手机、沉迷网游的现象很普遍;且自私、懒惰、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爱心和公德意识。

二、“三位一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

教育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管理是学校的发展之路,为此,应创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家长、老师和班主任相互协作的“三位一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该方法强调“以人为本”“协同管理”。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老师与班主任的相互协作和学校制度对学生的约束,共同将学生教育管理好。“三位一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如右图所示,其要点如下:

1.以学生为中心

因技校学生大多素质不高,学校首先要从严管理,制定的制度要严格执行,这样才能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尤其对一些严重违规的学生要及时处理。然后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学生对制度有自己的发言权,对绝大多数学生反对的制度应做适当的调整。当然学校制定的制度不能只针对学生,比如:学校的戒烟令,学生要执行,老师也应该遵守,甚至学院领导要做表率。学生在学校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学习困难时,有老师的辅导;思想困惑时,有班主任的谈心;家庭困难时,有学校的资助等等。

以学生为中心还强调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校园纠察队”、“卫生监督员”等,充分发挥“学生会”及学校社团组织的力量。同时班主任也要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三位一心”教育管理图

2.学生家长、老师和班主任相互协作

家庭和学校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所以家长应当积极转变观念,不能把学校当成托儿所,孩子放进来就不管了,应积极了解其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和熟悉学校的制度,配合老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1)班主任与家长的协作。班主任积极与家长联系,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和要求,班主任则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尤其是取得进步,获得奖励,以及受到处分、夜不归宿、情绪异常等情况。学生请假回家也需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努力建立相互信任、谅解、沟通的关系,学生也能感受到家长和班主任的关心,从而端正态度、树立信心、促进学习,改正陋习。

(2)老师与班主任的协作。老师和班主任也要相互协作。技校的学生除了理论学习还会参加实训。因为场地分散,班主任除了经常到实训场地查看外还需要和老师建立密切联系。老师要有班主任的联系方式,发现有缺勤的学生马上和班主任联系,让班主任及时得到消息,便于平时的考核,也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状况。对于一些经常旷课或者故意扰乱纪律的学生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再上报到学校进行处理。这样有利于帮助教师严肃纪律,能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3)老师与家长的协作。老师希望把学生教好,学生家长希望学生学好,但是学生基础差,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取得小进步、小成绩及时予以肯定,家长也要给予正面的回应,学生信心增强了,自卑的心理就逐渐消除了,学习积极性也会提高。可是很多时候学生们缺少表扬、缺少鼓励!所以不应该吝啬我们赞扬。家长也应该多对自己小孩的进步予以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