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27: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客房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该报告对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三、四星级酒店进行了调查,72家酒店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连锁酒店占65%,单体酒店占35%,它们的客房数在25间-392间之间。
至于数字营销策略方面,32%的酒店并未制定在线营销策略或数字策略。
但即使是那些已经建立了数字策略的酒店,它们对数字渠道对收益产生的实际影响仍然持怀疑态度。很多酒店也没有计划在下一年向社会媒体等渠道投入资源。
实际上只有12%的受访酒店把社会媒体包含到其渠道管理策略当中,这一数据表明了酒店对社会媒体对提升实际每间可用客房收益(revPAR)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很多酒店把每间可用客房收益视作其中一项关键业绩指标。
一家位于巴黎的四星级酒店(82间客房)表示:
“我们目前还无法对社会媒体进行追踪,该渠道必须创造销售业务,这样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收入来源。当社会媒体渠道最终能带来一定量的业务时,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管理,因此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还不需要通过该渠道来进行销售。”
看来酒店推迟制定在线营销策略的原因与OTA主导在线分销领域有关。
受访的收益管理经理对他们是否能提升价格一致性原则和增加直接预订量感到担忧,价格一致性原则使顾客在各种渠道都能获得相同的价格,而直接预订量的增加可以抵消由OTA佣金费用带来的预订总收入的减少。
另一家巴黎酒店(旗下拥有几个品牌)评论道:
“OTA的规模日益扩大,它们所拥有的强大力量使我们无法与之抗衡,因此我们正试着寻找其它方法来与访客进行沟通,并提升酒店在网络上的曝光度。我们当然需要在OTA的网站上进行显示,我们也需要与它们在库存和价格一致性等方面达成一致。”
尽管酒店希望减弱OTA的力量以及吸引访客直接通过酒店品牌网站预订,但一些酒店忽略了来自社会媒体的潜在导入流量,或者说它们并不了解内容丰富的社会媒体策略能真正地将在线访客转化为顾客(在他们使用OTA网站进行搜索之前)。
如果酒店能在顾客的决策流程之前或期间创建他们所重视的内容,那它们就有机会利用评论、照片、视频和目的地相关的内容来吸引顾客使用酒店网站的预订引擎。
社会媒体也许无法持续为酒店创造大量直接预订,也就是说消费者也许不想在酒店的Facebook页面上预订其客房,但酒店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让潜在顾客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这些内容。
上述结果似乎与之前公布的一些有关在线渠道的报告结果稍微有点不同,最近公布的一份信息图表显示,对旅游公司而言,在网络上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形象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数据能引发一些思考:
50%的受访旅游公司承认,社会媒体创造了一定量的直接预订。
33%的受访者在使用社会媒体后改变了他们的酒店选择。
10%的受访者在使用社会媒体后改变了他们的度假村选择。
看来EHL调查报告中提到的33%的受访酒店很可能不包含在以上提到的50%的受访旅游公司当中(后者承认社会媒体创造了一定量的直接预订)。这主要取决于酒店的目标顾客以及他们在哪个阶段做出决策。
一些酒店希望通过企业预订量来持续创造收入,它们需要借助线下渠道来获得这些大客户。另一些酒店专注于B2C策略,它们则必须利用那些顾客经常使用的渠道,也就是社会媒体。
以上所有酒店都需要非常关注旅游消费者的“旅行生命周期”,并分析它们应如何参与到上述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
最具影响力的一项调查结果也许是:很多同样持怀疑态度的受访酒店认为未来数字营销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尽管它们还没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
如果对不具备任何数字营销策略的32%的受访酒店以及认为数字营销渠道(手机、社会媒体或互联网)具有潜力的72%的酒店进行对比,那将会是非常有趣的。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xcex”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年三季度全省限上贸易企业景气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进入三季度,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跨省旅游市场放开,“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的持续助推,商贸企业经营形势持续向好。全省417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延续上季度增长趋势,双指数全面回升,接近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一、批发和零售业持续发力
批发和零售业“双指数”均运行在120以上的“较为景气”区间,生产经营方面表现出商品销售速度加快、业务预定量增加、盈利增加等向好态势。
(一)批发业回升步伐加快
三季度,批发业“双指数”显著提升,接近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企业景气指数为127,较上季度提高10.6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7.2,较上季度提高11.9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批发企业经营稳步回升,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高于上半年0.2个百分点。
1.商品销售价格略有上涨
受调查的114家批发企业中,15.8%的企业商品销售价格比上季度上涨,所占比例较二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71.9%的企业商品销售价格与上季度持平,较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12.3%的企业商品销售价格下跌,较二季度降低6个百分点。
2.业务预订量增加
三季度调查结果显示,7.9%的批发企业接到了高于正常水平的业务预订量,较二季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79.0%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处于正常水平,较二季度提高了11.2个百分点;13.2%的批发企业接到低于正常水平业务预订量,较二季度降低13.8个百分点。
3.企业盈利情况好转
三季度,29.0%的批发企业盈利增加,较二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57.0%的企业盈利持平,较二季度上升3.1个百分点;14.0%的企业盈利减少,较二季度降低了8.6个百分点。业务量是影响企业盈利情况的主要因素。
(二)零售业超去年同期水平
三季度,零售业“双指数”迅速上扬,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企业景气指数为121.2,较二季度提高20.1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5.8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3.8,较二季度上升19.4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5个百分点。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2个百分点。
1.商品销售增速加快
受调查的178家零售企业中,33.2%的企业销售增速加快,较二季度上升6.9个百分点;13.5%的企业商品销售增速减慢,较二季度降低11.6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商品销售增速会加快的企业占比29.2%,较二季度提高13.6个百分点。
2.业务预订量增加
三季度,7.3%的零售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高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73.6%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处于正常水平,高于二季度14.9个百分点;19.1%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低于正常水平,较二季度大幅降低17.2个百分点。
3.资金周转情况有所好转
调查显示,74.2%的企业资金周转基本正常,较二季度提升7.7个百分点;6.7%的企业资金充裕,较二季度提升0.5个百分点;19.1%的企业资金紧张,较二季度降低8.3个百分点。银行贷款仍是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来源。
二、住宿和餐饮业显勃勃生机
随着7月份跨省旅游逐步恢复,住宿餐饮市场重获生机,住宿和餐饮业三季度景气指数呈现强力攀升态势,生产经营方面表现出客房入住率上升、预定量增加、盈利增加、资金状况好转等积极态势,餐饮业整体情况好于住宿业。
(一)住宿业“双指数”深“V”反弹
三季度,住宿业“双指数”提升迅速,双指数运行在“相对景气”区间。企业景气指数为114.1,较二季度上升33.7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2.5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7.8,较二季度上升37.4个百分点,超过去年同期6.9个百分点。住宿业企业经营有所回暖,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30.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3.9个百分点。
1.住宿业量价齐升
受调查的54家住宿业企业中,9.3%的住宿企业接到的业务预订量高于正常水平,51.9%的企业接到的业务预定量处于正常水平,分别高于二季度9.3、16个百分点。14.8%的客房单价比上季度提高,所占比例较二季度提高9.1个百分点。
2.业务量增速加快
调查结果显示,与二季度相比,55.6%的住宿企业业务量增速加快,所占比例较上季度提高了14.1个百分点;9.3%的企业业务量增速减慢,较上季度降低了5.8个百分点。
3.客房入住率大幅提高
三季度,18.5%的住宿企业客房入住率80%以上,所占比例较二季度上升了14.7个百分点;55.6%的企业客房入住率达50-80%,较二季度提高19.7个百分点;25.9%的企业客房入住率50%以下,较二季度大幅降低34.5个百分点。
4.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调查显示,22.2%的住宿企业资金紧张,较二季度大幅降低19.3个百分点;74.1%的企业资金基本正常,较二季度提高17.5个百分点。
(二)餐饮业“双指数”迅速提升
三季度,餐饮业“双指数”大幅提升,企业景气指数为124.5,较二季度上升37.2个百分点,超过去年同期17.1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4.8,较二季度上升34.1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7.7个百分点。餐饮企业经营加速上升,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1.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2个百分点。
1.业务量和业务预定量增速双上升
受调查的71家餐饮企业中,与上季度相比,54.9%的企业业务量增速加快,所占比例较二季度上升16.9个百分点;4.2%的企业业务量增速减慢,较二季度降低8.5个百分点。本季度接到业务预定量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8.5%,处于正常水平的占77.5%,分别高于二季度2.9、28.2个百分点。
2.企业盈利增加
本季度盈利比上季度增加的餐饮企业占42.3%,较二季度提高7.1个百分点;盈利减少的企业占7.0%,较二季度降低11.3个百分点。业务量是影响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
3.资金紧张企业减少
三季度调查显示,19.7%的餐饮企业资金紧张,较上季度降低15.5个百分点;80.3%的企业资金周转基本正常,较上季度提高15.5个百分点。工资等刚性支出较多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最主要原因,占比71.4%,较上季度增加19.4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加
受信心提振和市场回暖影响,商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有所回升。86.9%的批发企业、80.9%的零售企业、63%的住宿企业和80.3%的餐饮企业下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去年同期增加或持平,较二季度分别提升了8.6、5.5、13.9和19.7个百分点。商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增加充分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本行业和本企业经营企稳增长的信心。
四、双“减”需引起关注
认为本季度税费负担比上季度降低的批零住餐企业均有所减少。与上季度相比,仅3.5%的批发企业、6.7%的零售企业、11.1%的住宿企业和12.7%的餐饮企业认为税费负担降低,分别低于二季度13、14.5、9.7和7个百分点。
摘要:作为新兴的经济型酒店,它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并在短时期内,经济型酒店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非理性的投资和大规模的扩张为经济型酒店带来了负面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物业成本大幅增加、入住率下滑、投资收益下降等方面。所以,立足于经济型酒店发展中的这些问题,对经济型酒店出现泡沫的深层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市场应对策略,对经济型酒店走出困境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对策分析
1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概况
1.1经济型酒店的含义
经济型酒店在国外被称为“床和早餐饭店”。简单来说,它的模式是在保留了星级酒店的客房设施水平的基础上,简化会议、娱乐、餐饮等附加功能,通过统一的品牌、设施、连锁化经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人员配备,从而为人们提供性价比高于星级酒店的一种标准化酒店服务。
(2)经济型酒店发展概况。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方针导致满足入境旅游者的高星级酒店大规模发展,而满足国内旅游者需求的经济型酒店发展滞后,经济型酒店和高星级酒店的比例是1:73。综观我国经济型酒店短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4。(1)起步阶段(1997年-2001年)。1997年2月锦江集团推出了第一家名为“锦江之星”的经济型酒店。(2)全面兴起阶段(2002年-现今)。如家快捷、莫泰168等国内品牌的迅速崛起引起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速八、宜必思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相继进驻,出现了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国际化竞争的局面。
商务部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的《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5指出,截至2006年底,我国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已达100家,已开业店数超过1000家,与2005年相比市场高速增长,品牌数及市场供应量均翻了一番。
1.2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泡沫
(1)经济型酒店泡沫的经济学阐释。
经济学的泡沫指某种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与预期相关的过度投机行为、规范失灵、诈骗行为和道德风险等都可能成为导致泡沫现象的原因。经济型酒店过热的投资已经导致经济型酒店价格出现上涨趋势,这与经济型酒店的本质要求是相悖的。
(2)理性看待经济型酒店的“泡沫”。
①经济型酒店的投资热潮及投资风险
目前,国内外知名的餐饮酒店集团和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以及风险投资都对经济型酒店表现出巨大兴趣,这是是造成经济型酒店过热的原因之一。中国饭店协会《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透露,2007年国内经济型酒店经营状况继续下滑。统计显示,近期此类酒店的平均门市价下降119元,平均出租率下降7%。
②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的本质分析
经济型酒店投资过热确实造成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泡沫,但并非马上破灭而令人恐惧。随着投资规模的加大,泡沫越来越大,但现在仅是一种威胁的现状。因此,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将该泡沫逐步压缩到最小化,并最终实现柔性破灭。虽然投资过热带来了供给过剩、竞争加剧以及和入住率的下降,但就整个中国来看经济型酒店的需求还没有充分得到满足。
2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的成因
2.1定位模糊不清,无差异化优势
现有的经济型酒店有不少是从原来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招待所改造而来的,它们在装修后就直接换上商务经济型酒店的招牌,盲目追求市场时尚,而迷失了定位方向。经济型酒店需要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具体的瞄准学生群体、商务人群、司机客源等某个细分市场,进而展开深化的特色服务,创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缺乏清晰定位造成的同质竞争的关键原因在于行业发展不成熟。
2.2管理水平有限,服务能力较低
经济型酒店多采用加盟连锁形式,这些加盟酒店原本效率低下,管理混乱,为了应对竞争和盈利才决定依托知名品牌加盟连锁经营,但加盟后,仍不能短期内适应统一化、标准化管理。比如酒店员工缺乏全面的培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较低,而经济型酒店要求员工是“全面手”,能胜任多个岗位。
2.3物业成本偏高,利润率受影响
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经济型酒店的物业成本比2006年增加了40%。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型酒店急于通过扩张规模吸引投资,人为抬高了物业价格。如今,原本每天每平米不足1元的租金标准被抬高到2.0元/m2,又从2.0元/m2跳到2.4元/m2,不少经济型酒店在保本的基础上稍有营收就会将物业收入囊中。致使成本偏高直接使利润受到影响,《2007年经济型酒店调查报告》显示6,2006年经济型酒店的平均门市价格从2005年的328元/天下降到2006年的208元/天,出租率从89%下降到了82.4%。
2.4规模扩张过快,人才储备不足
大规模扩张的同时,人才匮乏也成为经济型酒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快速扩张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而传统星级酒店的从业人员,很难适应经济型酒店复合型工作要求。国外的经济型酒店的员工要求是一人多职,一人多岗,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经济型酒店客房与服务人员配备比是1:0.3。这对酒店管理、财务、标准化服务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2.5行业标准空缺,竞争格局无序
传统的观点认为经济型酒店是指二星级酒店、一星级酒店、社会旅馆、招待所等住宿设施。而对经济型酒店的标准还没有权威的严格界定,致使经济型酒店遍地开花,鱼龙混杂,竞争无序。“经济型饭店”本身是一个舶来的业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中国旅游市场的明晰化,需要市场中的领导型品牌所赋与的旅游者认知程度,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标准引导,当然,也需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参与讨论。经济型酒店在国内还是一个有待于在实践中发展的业态概念,有必要在现实发展中给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3全面而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
3.1理性投资避免过热,差异化的策略
经济型酒店发展泡沫存在的关键在于缺乏理性的投资分析和同质化的定位,而且,差异化的定位和经营深入不够。进行差异化经营首先要有准确的市场细分和定位,随着住宿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细分化,在中国住宿市场的多元结构中,经济型酒店的产品也必然更加多样,并以其经济、现代、个性的特色,开创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新时期。例如青年旅社定位于自助旅游者,而如家则定位于商务旅行者,不同的定位使得他们在酒店设施配备和服务项目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3.2多方合作拓宽渠道,维护客户关系
激烈的竞争促使合作联盟和共赢显得日趋重要。既有强强联合,也有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合作,国外的酒店集团品牌凭借资金、品牌、规模等优势多采用并购的形式。此外,经济型酒店之前大多委托旅行社带客人,或与携程旅行网签订合作协议以寻找客源,但这样做的弊端是合作的同时,也失去了每间房几十元的中间费用利润。为此,他们导入了自订房信息系统,把所有连锁酒店联网进行动态管理,并推出相关优惠措施和客户计划以增强房客的粘性。对于单体的经济型酒店则可以通过网络预订平台寻找客源,并且费用远低于携程网。
3.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校企联合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投资规模,中国的经济型酒店需要尽早弥补人力资源的短板。国外经济型酒店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成熟的发展模式、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储备。所以,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以尽快实现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的标准化、统一化、专业化。另一方面,目前高校的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刚刚起步,教学方案、理论研究和师资方面还亟待完善。可以通过完善“管理培训生”人才培养机制,储备新生力量,推动校企联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经济型酒店人才的培养。
3.4谨慎选取扩张模式,综合比较权衡
经济型酒店的特征是规模化复制和扩张,只有快速的规模化才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但对于区域经济型酒店,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单店经营和规模化扩张。采用特许加盟方式,能便于迅速扩张,但是,这就要在管理力和控制力上做出牺牲,甚至会因对加盟店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给品牌带来风险。采取直营连锁模式,虽然管理和品牌的控制力得到强化,并保有合理的利润空间,但又势必要以牺牲发展速度为代价。所以,要综合考虑权衡而选择合适的模式。
3.5节省成本提升服务,增强盈利水平
经济型酒店一大特点就是在战略发展和市场定位清晰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节省成本和费用,并使各项工作尽可能地标准化以利于扩张时的复制。提升服务要坚持价值创新的战略行动,即企业通过剔除和减少产业竞争所比拼的元素而节省成本,又通过增加和创造产业从未提供的元素提升买方价值。随着时间的延续,优越的价值带来高销售额,成就规模经济,从而使成本进一步降低。
2012年注定是个亏损的年份——中国经济型酒店正在作别黄金十年,由于人工及物业成本的飙升、行业高速扩张对利润的挤压、以及由低端品牌向高端延伸的艰难,经济型酒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问题。
美好时光或已过去
忙了一天,回到酒店,冲个澡后,舒舒服服地睡上一晚,早晨起来还有一顿丰富的早餐,费用不过一天一二百元,经济型酒店的价廉物美得到了以商务人士为主的普通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成为它能够如同雨后春笋般壮大的主要动力。
“辉煌啊!那个时候的日子真的是很好过。”一位经营者回忆着前几年经济型酒店经营的盛况,很是陶醉,“前面客人的退房手续还没办好,后面就有人排队在等了,旺季时客房的入住率可以保持在100%。”
事实上,由于早早受到资本市场青睐的企业,拿着募集来的资金,中国经济型酒店只用了10年时间,就在国内开出了近万家门店——数据显示,自2003 年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来,行业门店数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72%,创造了全球同行神话。
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
中国经济型酒店当初的快速崛起,是利用了城市高星级酒店价格太高,而普通社会旅店又无法满足商务客群需要的市场空白。但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空间所剩不多,规模扩张已经遇到了瓶颈,此外,主题型、精品型旅游饭店也抢走了不少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空间。
经济型酒店往往只能在经济发达、人口流动快、密度高、交通方便、市政设施成熟的城市或地区生存。经济落后的地区很难诞生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酒店。
在发达地区,10年前,经济型酒店在很多城市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10年后,此类酒店早已遍布大街小巷,“产能”过剩了。所以经济型酒店目前面临的危局是全方位的。除了受营运成本的上扬,还受市场竞争太过激烈等因素影响。
任何市场的发展都不是无休止的,热钱涌动的也不都是机会,风险同样与生俱来。众多城市经济型酒店入住率从2007年开始的逐年下跌也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竞争也日渐白热化。
目前国内前五大巨头中已经有如家、7天、汉庭及锦江之星等四家分别在纳斯达克、纽交所及港交所上市,留给后来者的吸金空间相对较小。
长远来看,中国住宿业市场会因经济型酒店的冲击而彻底改变结构,但对经济型酒店内部来说,伴随其成长的将是不同程度的整合和残酷的兼并。
亏损阴影袭来
如家快捷酒店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在刚刚公布的一季报中,这家国内最大的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以-1.03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身陷亏损泥潭。
其实如家的财务亏损早有先兆,整个2011财年,如家净利润就已下降了2.3%。在业内人士看来,如家亏损的原因是行业性的——人工及物业成本的飙升,给经济型连锁酒店带来巨大的经营压力。另外,品牌低端及行业高速扩张也导致酒店的客房价格难以提升。
同时,国际国内逐步走弱的经济环境,也让整体消费受到抑制。
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投资一家100间客房的快捷酒店需要800万元,之后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水、电、气,再加上人工及其它各项开销,一个月费用大概在30万元左右。按这样的支出来计算,如果入住率不能达到80%就很难生存下去,只有开一天亏一天,还不如关了。
如家的亏损原因更多是行业性的,整个经济型酒店业正处在一个盈利下滑的拐点上。从这个角度看,如家的亏损不仅可能不可避免,而且可能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如家的主要竞争对手汉庭,同样遭遇了盈利大幅下滑的尴尬。7天是三家中唯一年净利润同比上升的,但增幅也有限。
“中国的经济型酒店正在遭遇盈利瓶颈,”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严明航表示,“从大的环境来看,国际国内的经济正处于下滑周期,消费意愿和能力出现萎缩。其次,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上涨,致使毛利率下降。”
这种盈利下滑的趋势还将持续。如家一季度的客房入住率还在89%,但到今年的第4个月,这项数据已经下滑到82%—85%。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物业租赁价格与10年前相比已有天壤之别,现在一个房间的租赁成本大约在180元左右,而房间的价格才在150—200多元之间,随着如家、汉庭等企业物业续租高峰的来临,相应企业的物业成本支出将大幅攀升,企业的承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
中国饭店协会之前的《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显示,新开业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投资额比以往增长了18%,物业租赁成本平均上涨29%,其中上海、北京地区的增长甚至超过了40%。
另外,店长平均年薪上涨24%,但营收增幅则仅为11%,由此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投资回收期延长,需要5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资的单店比例从48%上升到了66%,1—3年即可收回投资的比例仅为10%。而经济型酒店投资原本的特点就是投资较少,回报较快。
进军高端行吗
除了大力拓展加盟店,如家等经济型酒店应对危局的另一项举措,是进入中高端市场,通过提升酒店的品牌价值来提升盈利能力。
2011年11月, 如家宣布将在国内新开3—4家定位中高端商务酒店的和颐酒店,并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和颐酒店的规模扩大到50家。
此举标志着,如家已完成针对中小商务人士的如家快捷、针对年轻时尚人士的莫泰168以及针对中高端商务人士的和颐酒店的多品牌布局。和颐酒店的硬件标准与四星级酒店相当, 客房价格依房型在400—700元之间,未来如家将加大对该品牌的推广。
据业内人士估算,和颐酒店这般中档酒店的投资规模,往往在同等规模的经济酒店两倍以上。而如今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新开一家如家酒店的前期投入已达700万—800万元。
如家进军高端的行动并不为业界所看好。因为低端向高端品牌渗透的成功概率不是特别高。一方面,如家之前建立了自己的低端品牌效应,如果向高端进军,消费者心理可能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向高端品牌渗透就可能涉及开发新产品和新渠道,这对公司现金流状况、企业融资能力、企业偿债能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如家的竞争对手汉庭,显然已经意识到了其中的难度,最近正在网络上公开征集集团的新名称。据悉,未来“汉庭”仅会以经济型快捷酒店的品牌名称存在,酒店集团不会再叫汉庭。汉庭此举的目的,正是为了在未来进军中高端酒店市场时,避免消费者将其四、五星级酒店品牌与其低端品牌联想在一起。
1997年,锦江之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拓了中国经济连锁酒店的先河;2006年10月26日,如家快捷酒店(以下简称如家)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就了业界的神话。经过数年的征战,中国经济型、中档商务型连锁酒店(以下简称连锁酒店)渐成群雄逐鹿之势:根据2007年4月商业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与中国饭店协会的《2007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提供的估测数据,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住宿业市场上共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型饭店连锁品牌近100家(其中已开业店数在5家以上或已开业客房数在500间以上的连锁品牌近40家),开业店数已超过1000家,开业客房数已超过10万间。
同属酒店行业,经济型、商务型连锁酒店2006年前10名品牌中已有6个品牌的单店数、客房数出现了100%以上(或将近100%)的增长,大大超出普通酒店的发展速度及盈利情况,充分发挥出这一定位及连锁模式带来的优越性。经济型、商务型连锁酒店也成为连锁行业内及其耀眼的“新星”。
连锁酒店业突飞猛进式的蓬勃发展令人们意识到这种模式强大力量的同时,该行业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诸多困惑:如何把持直营和特许加盟的尺度?这类连锁酒店的发展是否存在过热现象?行业发展的方向又在哪里?
千亿蛋糕
2001年的一天,时任携程旅行网总裁的季琦偶尔看到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抱怨说,在携程旅游网上预订的宾馆价格偏贵。本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洞开了季琦的“商眼”。饭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一般是与其星级高低正相关的,但是季琦发现了一个异常现象:在由携程旅行网提供客房预订服务的全部酒店中,平均客房出租率为70%-80%,而两家没有经过任何星级评定的连锁式经营酒店――“锦江之星和新亚之星”,却能够取得90%以上的出租率,甚至经常爆满。经过实地考察,季琦发现,锦江之星和新亚之星在经营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采取连锁式运营;布局在经济发达城市;选址在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地段,不像星级酒店那样附设大量休闲场所和服务设施,而是充分利用酒店附近已经成熟的社区服务网络;酒店硬件环境不追求奢华和排场,但是安全卫生,服务到位;平均客房价在200元以内。
这就是如家快捷酒店的起源,同时也开启了经济型、商务型连锁酒店喷薄而出的闸门:如家之后,定位于经济型连锁酒店的“莫泰”、“7天”、“七斗星”,力图打造商务型中档连锁酒店的“汉庭”等相继涌入市场。据初步估计,迄今我国经济型、中档商务酒店连锁品牌近100个,开业店面已经超过1000家。同时,世界著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陆续进入中国,如雅高集团的宜必思(Ibis)、方程式1(Formula 1),温德姆集团(原为圣达特集团)的速8(Super 8)、天天客栈(Days Inn),洲际集团的假日快捷(Holiday Inn Express)等,都纷纷瞄准了亚洲市场。
经济型酒店,正是现代酒店业适应需求变化的产物,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新的酒店业态,经过发达国家的兴起和演变,逐渐成为中国的行业热潮。资料显示,在欧美国家,经济型酒店的数量占酒店总数的90%以上,市场份额在70%左右。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现在中国酒店住宿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据此推算,被星级酒店与社会旅馆夹在中间的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空间约在1000亿元左右。
市场需求的继续看好,市场供应量的翻番,资金供应的激增,企业管理的进步,经济型酒店不仅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和多数省份,而且呈现出了丰富的业态层次,在品牌创新上也不断地探索与突破,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好兆头。
直营还是加盟
连锁酒店飞速发展,直营还是加盟成为每一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事实上就是对“资金压力”与“管理难度”进行权衡的结果。
国内的经营者一度认为,直营店模式对资金和管理成本的要求都很高,会影响到开店速度;而特许加盟,虽然可以提高开店速度,但其对市场环境和管理能力的要求很高,一旦对质量的控制出现问题,反而会拖累整个品牌,而发展直营店的做法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品牌的主要方向。
其实,以特许加盟方式扩张可以减轻企业迅速膨胀带来的资金压力。在国际上,经济型酒店的扩张就主要依赖于特许加盟。如家在扩张初期主要以直营店为主,只有少量的特许加盟,因此大多数门店都需要如家真金白银的投入。经过四年多的快速发展,如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逐步发挥出连锁酒店品牌优势。在经济型酒店刚刚起飞的今天,如果不能迅速扩张,很可能错失先机。如家的品牌已足够强大,管理也是适当的,特许加盟完全可以巩固品牌。同时,随着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的杀入,速度上升为竞胜的关键驱动要素。如家终于按捺不住,从2006年下半年起,开始积极发展特许加盟扩张模式,谋求先机。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分众传媒就是赢在速度上,先发制人,异军突起,一举成为户外视频传媒的最大赢家。对此,如家首席执行官孙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输出首先需要有一个强势的品牌,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真正强势的品牌。这个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首先要摸索出成熟的运营、管理、服务模式,建立一个行业性的游戏规则,才有机会建立权威的、能得到市场认可的品牌。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些。”汉庭酒店常务副总裁陈军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汉庭并不抗拒加盟,但是速度不能建立在低质量的基础上。”
饱和?
“连锁规模”的特性决定了经济型酒店市场所能容纳的品牌是有限的。2006年中国经济型酒店的连锁品牌近100家,开业店数已超过1000家,后进入者还能获得投资方的青睐吗?
到目前经济型酒店排行榜的前五强中,除了排位第四的速8由于采用“加盟”连锁模式而没有直接与风投资本挂钩外,排位第一到第三的如家、锦江、莫泰,排位第五的7天都获得了风险投资。如家作为经济型酒店的的典型代表,成熟运作模式和在中国市场的良好口碑成为其成功上市的根本。而摩根大通之所以向莫泰投资2000万美元,显然也是看到了锦江“国字头”的体制将会影响其发展和扩张,并为同处上海的莫泰留下了发展空间。作为几个品牌中“最年轻”的7天,能获得华平千万美元的风投则得益于其高效的管理控制力。
获得风投的酒店都各有“杀手锏”,其他的连锁酒店行业是否还能获得风险投资?市场中对“饱和度”的判断是有所不同的。
一方面,从一些经济型酒店入住率的部分下降,有分析师认为中国经济型酒店当前已经饱和。某些地方连锁酒店出现入住率下滑,这有品牌、服务的问题,也有当地客源量的问题,还有价格竞争力的问题。如家首席执行官孙坚认为,经济型酒店市场虽然目前看来潜力很大,但是还是有泡沫存在的,“现在很多人认为只要是经济型酒店就盈利,其实大家太过于乐观,很多人没有分析市场就盲目投资,这非常危险。”汉庭常务副总裁陈军也表示,连锁经济型、商务型酒店的局部过热是存在的。比如说有的酒店为求速度,为获得物业争相抬高租价,这或许就高出合理价格区间,这时“过热”就产生了。
但陈军提供的另一组数据却显示了极大的市场空间。他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最大的连锁酒店开业店数不过200家左右,而美国几家最大的酒店集团的酒店数量可以达到5000-6000家,这意味着中国巨大的市场存量尚未释放。他还表示,经营连锁酒店就像一场马拉松竞跑,先跑出400米并不意味能获得最后的胜算,后进入市场者只要在各方面把握机会,找到独特之处仍然有机会。孙坚也认为,目前很多经济型酒店是靠市场在推着走的,并不是酒店自身做的有多好,而是市场需求很大。眼下市场上品牌的整合能力还不够强,这说明市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简而言之,连锁酒店的“饱和”或“过热”都只是出现在局部,市场仍有机会,只是太多的竞争者,市场已不如前几年那样“遍地黄金”了,是否能获得投资机会则要看连锁酒店个体的实力和过人之处。较难出现大规模的投资风潮。
整合
事实上孙坚提到的“整合”正点中了这一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
《2006-2007年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兼并(并购)重组决策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兼并重组将呈现如下几大趋势:第一,中国经济型酒店已成了众多资本关注的目标,海外资本期望能在中国寻觅到更多经济连锁酒店投资机会。第二,通过品牌进行规模扩张和兼并重组是经济型酒店连锁行业的一大趋势。对于经济型酒店来说,只有在若干个知名品牌的旗下聚集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群,才可以说经济型酒店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业态。就全国市场而言,企业间还尚未出现重大的品牌收购交易,品牌并购似乎还未到来。第三,通过跨区域的兼并重组建立全国性的大型连锁酒店。连锁化、客源系统的连锁化、标准化是支撑连锁化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第四,发展领先的经济型酒店通过上市融资,获得资金后,进一步通过并购来实现快速扩张。
【关键词】高星级酒店;亲子游;客人行为;优化对策
在过去的几年,酒店行业已逐渐进入调整期,受宏观形势等因素影响,酒店市场处于低迷的状态。各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纷纷进行目标市场转型及销售策略转变,其中不少高星级酒店将目光转投至亲子游市场。亲子游市场作为酒店的一个细分市场得到发展,一些酒店也已推出其亲子游项目,但对其亲子游的产品设计、市场推广及未来发展仍存在不少困惑。本文以杭州某高星级酒店为例,对目前酒店的亲子游产品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客人的行为特点,为高星级酒店的亲子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优化对策。
1 亲子游的内涵界定
在旅游理论方面,对亲子游这一旅游形式的深入研究比较少,对亲子游内涵也没有形成明确的界定。现有研究倾向于将亲子游界定为是兼具家庭旅游和儿童旅游属性的一种放松身心、开阔视野、增进亲子感情的旅游形式,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参加人员为父母与未成年孩子,从家庭结构上来看,参加主体多为核心家庭。一方面,亲子游是家庭旅游的一部分,具有家庭旅游的基本属性,但是亲子游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性质的家庭旅游,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如亲子游中父母和孩子的特殊身份和关系决定了旅游决策的倾向性,孩子的能力与需要是父母做出旅游决策时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亲子游的主体之一“子”的旅游需求和儿童旅游需求的阶段性特征是一致的,但二者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组织上却具有一定的差异。儿童是儿童旅游中的绝对主体,只需考虑儿童游客的特殊旅游需要和安全性。而亲子游具有更强的统筹性,除了考虑孩子的需求,也要兼顾父母的旅游安排,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还要有利于突出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交流和亲子互动。
2 高星级酒店亲子游市场的客人行为
根据美国一项休闲旅游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的1600个美国成年人中,有57%认为孩子对选择旅游目的地有影响。基于以上原因,在分析高星级酒店亲子游市场客人的行为特征时,主要根据亲子游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子”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来考虑。我们把高星级酒店亲子游产品分为五个阶段:孕期亲子游、婴幼儿亲子游、学前期亲子游、儿童期亲子游及青春期亲子游。
参与高星级酒店孕期亲子游产品的对象主要是孕期的母亲和作为陪伴者的父亲。这一阶段的客人对安全系数要求很高,喜欢温和的活动形式,亲子游产品应照顾孕妇的心情,给予孕妇积极健康、愉悦的引导。
高星级酒店婴幼儿亲子游产品的参加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及其父母。这一阶段的客人对安全、卫生、环境等要素要求极高,希望亲子游产品能缓解父母在兼顾工作和照顾孩子过程中感到的压力和疲惫,喜欢精致型的方案。
高星级酒店学前期亲子游产品以学龄前幼儿(4至6岁)及其父母作为产品的主要参与对象。这一阶段的客人希望高星级酒店的亲子游产品能满足该阶段孩子的好奇心和激情,在参与酒店亲子游产品时注重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与联系,活动过程中需要很多游戏,父母大多是以伙伴的形式出现,对高星级酒店亲子游产品的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要求极高。
而儿童(6至12岁)及其父母是高星级酒店儿童期亲子游产品的主要参加对象。这一阶段的客人希望酒店亲子游产品是能寓教于乐的,喜欢运动型的、轻松的活动,希望在亲子游活动过程中能插入“认知”的过程,使孩子能在亲子游活动中学习到知识和技能,丰富知识面,留下有价值、值得回味的记忆。
高星级酒店亲子游产品的最后一个阶段是青春期亲子游,参加对象主要是青春期的少年(13至18岁)及其父母。这一阶段的客人重视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心理,希望通过特别的酒店亲子游活动增加家庭中父母和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使双方在酒店体验亲子游产品的过程中感悟亲情、学会包容和缩小代沟。该阶段客人消费的酒店产品以孩子为主导,喜欢猎奇、探险之类的项目。
3 高星级酒店亲子游产品的现状
随着近两年宏观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以及国际国内品牌的酒店数量不断上升,造成酒店业外有行业寒冬,内有激烈竞争。各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纷纷进行目标市场的转型,有不少酒店表示家庭游市场将会成为未来的重点市场,会不断针对家庭出游推出更为丰富、个性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随着湖南卫视的亲子真人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热播,旅游和教育跨界合作的亲子游成为了社会热议话题。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亲子旅游成为一种流行的积极生活方式和家庭教育途径。尤其是年轻一代父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成长。而酒店是其出行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鉴于以上背景信息,杭州某高星级酒店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亲子游市场,设计了包括儿童沙龙俱乐部、快乐小厨师、亲子农场、桃源星主播、跑跑卡丁车、临湖漫趣等亲子游项目,和周边湘湖景区游览项目、杭州乐园、烂苹果乐园、极地海洋公园进行打包开发,推出精品家庭游览路线。酒店的亲子游产品在易游游、周末去哪儿、都市快报等有诸多报道,节假日预订极其火爆。2014年酒店亲子游客户营收占到总收入的5%,但从宾客满意度调查,及OTA的反馈来看,酒店的服务、硬件设施仍存在不足,在产品细节和特色上有较多提升空间。
4 高星级酒店亲子游市场的优化对策
4.1 加强酒店亲子游产品安全性、针对性和创新性
高星级酒店在设计亲子游产品时应考虑到孩子好动、好奇心较强、自身保卫意识不强等心理特点,酒店对亲子游产品的环境、项目和设施等的要求更为细化,需要从用材、活动环节设计等角度重新审核其亲子项目的安全因素,例如玩具选用无毒塑胶、婴儿图画书等选用布书、运动设施等无菱角设计。
此外,酒店的设施设备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设置家庭功能模块,例如餐饮方面,餐厅有专门为孩子设计的儿童菜单,自助餐台有儿童餐区,有儿童餐具和儿童座椅;客房方面有婴儿床及儿童床租借服务;康乐方面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设计的娱乐设施,如泳池儿童区放置滑梯等。同时,以“主题+体验”的形式提升亲子项目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抓住儿童求新求异特性,设计多变的亲子产品,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加强客户粘性。
4.2 邀请忠诚客人的参与并提供体验消费机会
每个高星级酒店都有自己的忠诚客人,并且有专门的客户管理团队在维护与这些忠诚客人的关系。在酒店开展亲子游项目时,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挑选适合参与亲子游产品的客户资源,发送邀请函,邀请其参加亲子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酒店与忠诚客人的互动,另一方面也会加深忠诚客户对酒店的归属感。
除了邀请高星级酒店忠诚客人的参与之外,酒店还可以邀请体验专家和目标客户群来酒店参加亲子产品的体验活动。通过这部分客人的真实体验报告或日记,在公开平台上展示,供其它客人参考。从客人的角度来解析活动的内容、过程、意义、性价比等方面,比酒店单方面的宣传更具有代表性,亲子游市场的接受程度也更高。
4.3 注重酒店亲子游产品多种渠道和媒体的推广
根据问卷调查报告的结果,预订亲子产品渠道B2C渠道(OTA)占了37%,B2B(其它第三方渠道)渠道占27%,官网及酒店自媒体占24%,其它渠道(酒店电话预订、前台WALK IN等、亲子旅游网站、亲子俱乐部、游学组织等等专业机构)占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渠道推广已成为主流。
因此,高星级酒店在推广亲子游产品方面,如果不考虑佣金费用问题的话,可以将其亲子游产品交给在市场覆盖范围有着绝对优势的大型OTA像携程、艺龙、淘宝之类的平台去展示、销售。由于近年新崛起的去哪儿比价搜索平台的走热,给了酒店在第三方平台销售的另一渠道B2B更多展示机会,因此,高星级酒店在将产品分销给OTA的同时,也可以将产品重新打造交给B2B渠道,谋取其它渠道的产量份额。
此外,高星级酒店还可以通过酒店官网、微信、微博之类的渠道来推广亲子游产品,吸引酒店自己的忠实客源,并且不用受费用等约束,可以根据亲子产品的特点来设计推广的强度、频率和方式,更好地体现推广的灵活性。
而高星级酒店电话预订和前台直接入住等渠道的推广也不容忽视,酒店的预订部是酒店产品直接销售的最重要部门。预订员在接到家庭客户电话时,可将亲子产品信息直接传递给客户,并可以在电话中利用销售技巧推销产品,比在平台上的展示多了互动性和及时性。前台在接待WALK IN的客人时,如果有家庭入住,推广亲子产品成功率同样很高,因为其针对性占了绝对优势。因此,高星级酒店人力资源部和营销部门需加强酒店亲子产品的产品知识及推广技巧培训。
【参考文献】
[1]陈春燕,李娴.成都市亲子游产品的设计及促销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1).
[2]李t.以天域度假酒店为例论亲子游[J].四川大学导报(教学研究),2013(25).
[3]郭磊,胡道华.城市核心家庭旅游行为分析[J].商业时代,2012(8).
[4]张红.有关亲子游产品及其开发的几点思考[J].旅游研究,2010,12,2(4).
[5]文佳.亲子产品的设计方法研究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9,10.
关键词:建设模拟酒店;体验式教学;应用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0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28
1 . 前言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酒店行业急需人才的市场背景下,高职高专行业英语课程《宾馆英语》设置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酒店工作情境中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场地实习和酒店工作岗位准备好可输出人才。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课堂交际情境对酒店工作场景的真实再现,笔者在商务英语10班《宾馆英语》教学中以模拟酒店建设任务贯穿教学始终,采用创设情境、设置任务、师生合作、具体经历、共同体验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本文以10班《宾馆英语》“建设模拟酒店”的教学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践反思、问卷调查和对比分析,重点探讨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教学效果。
2 . 研究背景
随着2002年《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贾国栋,2002)系列教材的出版,体验式教学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笔者于2013年2月22日在中国期刊网上以题名“体验英语”搜索到156篇研究文章,以“体验式英语教学”为题名搜索到45篇论文,这些论文分别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对大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索,可是对于高职高专语境下的体验式教学应用研究不足十篇。陈小睿介绍了体验式教学活动的一般流程及其应用策略(陈小睿,2009),郑茂娇(2009)探讨了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原则以及具体实施策略但并没有将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分开考察。胥冰(2007)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等职业学校互动体验式英语教学研究――以兴安盟农牧学校为例》较系统地研究了中等职业学校兴安盟农牧学校实施的背景和详情。实际上,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其行业英语课程和现实工作岗位联系紧密,与体验式教学理念尤为契合。因此,在行业英语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思路,不仅值得尝试,更值得认真研究。
3 .《宾馆英语》体验式教学――建设模拟酒店
3 . 1 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宏观上,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库伯(David kolb)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体验式学习理论将学习看作“一个基于体验的不断延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主体通过“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践”,以螺旋式上升的动态过程,处理“主体与客体、具体体验与抽象概念等矛盾统一体之间的关系”(王海啸,2010),创造知识、培养适应现实世界的应用能力。体验式学习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将学习者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强调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化的学习风格,强调合作式学习,强调课堂交际情境对校外社会现实的再现”(王海啸,2010)。秉承体验式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成为“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沟通”的体验活动(胥冰,2007)。
微观上,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属于外语教学法中的自觉实践法。自觉实践法主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和自觉性原则,把外语思维和外语交际既作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又作为基本手段,是一种兼取各家之长的综合法和折衷法。本研究中的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体验为核心,通过一个动态的建设“模拟酒店”的过程,以酒店工作情境下外语交际为目的和手段,师生共同交流、协作、参与具体体验,创造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形式。
3 . 2 课程设计
立足于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10班《宾馆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围绕“建设模拟酒店”这一核心任务线索展开。“建设模拟酒店”是以全班参与、相互协作的形式,通过视、听材料,用语言、图像、视频等手段共同构建出一家虚拟酒店,模拟现实酒店的运营状态,用英语处理酒店日常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宾馆英语》的教学就是用英语语言模拟建构出酒店的日常运行过程。本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教学大纲、一成不变的书本,而是在师生共同建造的酒店里,进行工作体验,语言交流,反思总结,能力提升的过程。
“建设模拟酒店”贯穿于课程始终,伴随酒店基础知识的呈现,由教师引导,学生则是主要参与者,是语言活动和情感体验的主体,主要分为四大步骤:
(1)酒店初步设计和包装:酒店名称,级别,位置,特色,标志,外观,内在结构等基本框架的确立。
(2)管理团队及员工招聘:确定酒店管理人员和每个部门主要工作人员,由人事部负责制订好员工名单公示。
(3)酒店日常事物处理和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模拟演练。
(4)酒店工作汇演和年度总结。
3 . 3 实施策略
基于库伯(David kolb)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如下图所示),在模拟酒店建设过程中,学习主体通过酒店英语使用的“具体体验”后“观察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归纳总结”,内化习得知识结构和技能,最终实现在现实酒店中相应岗位上英语的“主动运用”(Kolb, 1984)。
3.3.1 以现实为蓝本,以影视为参照,师生共同设计模拟酒店
模拟酒店并非凭空而造,需要建立在对现实酒店外在和内在清晰认知的基础上。首先,在实施本课程教学前,教师在本市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轮岗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前,带学生分组去酒店进行了观摩。师生对星级酒店的具体结构和日常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实习报告与学生分享,并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分组合作完成一份星级酒店调查报告。此外,教师节选英剧《巴比伦饭店》里的相关介绍和工作场景与学生一起观摩学习。
通过这一系列的直接和间接体验,教师通过介绍知识点和设置任务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其中,10班师生共同完成了酒店的初步建设任务,酒店名称为Sulivan(苏利文),四星级商务酒店,出于英语交流和情境创设的需要,参考现实酒店部门设置,确立苏利文酒店的5个部门实体,即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体部和人事部,每个部门工作人员配置完毕,并用英语作为会议语言召开了第一次工作晨会。
3.3.2 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协同合作,情境体验
教学也是一种体验。作为教学体验的主体,教师应秉承体验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体验中心,创设能再现真实工作情境的课堂交际情境,既能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又能锻炼个体之间的合作能力。根据现实中客人入住酒店的过程,从前厅部开始,每个部门进行1~2周的以任务为导向,以使用英语完成工作项目的具体体验和课堂演练。教师在每次演练前,设计规定性任务情境,在每次演练中,则和其他同学客串客人角色,考验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规定性任务情境与酒店日常工作场景相呼应,例如,前厅部接受电话预定,接待过路客,客房部提供盥洗服务等。而临时起意或蓄意挑刺的客串客人,则考验了酒店相关工作人员的应急口语水平和处理能力。这样,随着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模拟酒店框架的初步建设完毕,10班每位学习主体均在酒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酒店的日常工作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协同合作共同体验学习与交流的乐趣,同时带动了苏利文酒店的日常运转。
3.3.3 采用录像录音进行观摩总结,反思反馈
评价与反思始终贯穿于模拟酒店建设的全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观摩录像,相互评价总结,既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学过程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手段。每次课堂的情境演练,教师均有录像录音,课后师生观摩反思,并在第二次课上共同讨论总结得失,形成反馈意见。通过视频前后对比,笔者发现,前厅部和客房部第二周演练时,门童、行李生、接待员和客房服务员在处理日常工作时,自信心和口语流利程度都有明显提高。在最后的汇演中,前厅部的表现也最活跃,这不仅真实体现了前厅部作为苏利文酒店窗口的作用,更与现实酒店各部门的表现相契合。
4 . 课程教学评价
笔者在商务英语09班未实施模拟酒店建设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而是在讲授主体内容相同的前提下,采取了讲练结合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了客观地评价10班《宾馆英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以及成效,以09班为参照,采用了定量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4 . 1 定量对比分析
09班和10班的《宾馆英语》教学知识目标相同,教学主体内容相同,在期末同等试卷的检测下,卷面成绩归档如下:
如上表,09班和10班期末卷面成绩在分数段上看,有两个显著区别。其一,09班60分以下为2人,占班级总人数的5.26%,而10班无人不及格。其二,10班高分段人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09班。
4 . 2 问卷调查
上述对比分析只能片面反映出静态的教学结果,不能合理评估教学过程。为弥补这一不足,笔者采用了问卷、访谈的方式,在过程中追踪建设模拟酒店的教学模式对10班《宾馆英语》教学的影响。
无记名问卷在期末进行,主要分为选择型和开放型两大类问题,内容涉及自评和他评。选择型问题采用四选一的形式,答案A、B、C、D分别代表从程度最高到程度最低的递减,如A为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22份有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如表二所示。
从选择题型的问卷统计来看,10班中有85%以上的同学认为已熟悉酒店工作流程,95%以上的同学树立起在酒店情景中使用英语的信心,100%的同学享受学习过程。这进一步印证了教师的教学观察记录,即随着模拟酒店建设的推进,学生的参与积极度,口语流利程度倍增,使得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愈发频繁愉快。
问卷调查中的开放型问题为:
Q7 你在模拟酒店建设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体验?
Q8 你认为自己从本课程中获得了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Q9 给你印象最深的酒店员工/客人是哪一位?为什么?
Q10 如果你是这门课的教师,你会如何去做?
这四个问题相当于笔头访谈,目的在于进一步与学习主体沟通,获得一手的反馈资料。Q7从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出发,补充教师从试卷、课堂观察得到的反馈信息。Q8在于为学习主体提出反思的问题,该题的问卷结果与表二中Q2,Q6相呼应,即大部分都认同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在酒店情景中使用英语的信心,但有5位学生认为自己仍缺乏专业词汇,酒店工作环境中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足。Q9的回答主要集中在酒店工作中担任前台接待,行李生以及比较会挑刺、口语流畅的一位住店客人三人之间。Q10目的在于从侧面获得学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尤其是不足的客观评价。
5 . 结束语――在访谈中结束和开始
本研究以10班《宾馆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建设模拟酒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体验式教学理念在高职高专《宾馆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和教学效果。由于教师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的组成部分,本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录影进行课堂观察,并使用定量分析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和问卷调查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尽量保证研究的客观性。由第四部分的综合评价可见,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在增强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应用的自信心,增强应用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在10班《宾馆英语》教学结束后的第二学期,笔者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选择了10班5位同学作了访谈。这5位同学都是对问卷中Q7~Q10回答得很详细,其中还有一位是问题Q9中被评价的令全班印象最深刻的前台接待员Tony。在访谈中,其他四位同学和问卷调查中提及Tony的同学一样,对他的评价主要有,“口语流利”“思维敏捷”“礼仪周到”等,而Tony的自评是因为有课堂上的成功体验,他口语表达的信心提高,并促使他在课内外积极补充词汇,而信心增强和词汇储备增加又增强了临场应变能力。针对Q10的问题,大家提出的补充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何确保“情境设置的仿真性”以及如何把握“教师干预和参与”的度等问题,这也让笔者进一步反思实践模式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这次访谈中既是该研究的结束,也是新的研究的开始。期待借此拙文,引出体验式教学理念在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更有建树的研究。
参考文献
Kolb,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4.
陈小睿.浅谈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贾国栋.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王海啸.体验式外语学习的教学原则[J].中国外语,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