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7: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自然的语言课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篇(1)

1.视听结合,获得动植物所传递的季节气候变化的信息。

2.能留意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喜欢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3.在交流与分享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愿意向同伴学习。

活动准备

1.有关“电闪雷鸣、蚂蚁搬家、桃花盛开”的视频,“砸金蛋”课件。

2.自制绘本的材料:7张65cm×50cm的铅画纸(6张为背景:淡绿—春,深绿-夏,金色-秋,白色-冬,粉红-晴。淡蓝-雨。供孩子分类张贴景色画;1张为封面“大自然的语言”)。半张A4纸大小的彩色风景画,分别是:春的语言(桃花盛开,柳树发芽,蝌蚪欢游);夏的语言(荷花满塘,知了欢叫,彩虹高挂),秋的语言(稻穗金黄,桔子红了,树叶飘落);冬的语言(雪花飘飘,腊梅花开,青蛙冬眠),晴天的语言(云淡风轻,晚霞满天);雨天的语言(电闪雷鸣,蚂蚁搬家,蜻蜓低飞),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唤起经验

师:小朋友们好(嘴说),起立、坐下(做手势)。

提问:刚才,我用嘴说什么?用手“说”什么?

小结:我用手和嘴跟你们打招呼的话,就是“我的语言”。

过渡:世界上不仅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它说什么呢?

播放有关“电闪雷鸣、蚂蚁搬家、桃花盛开”的视频,引导幼儿边看边说,并模仿教师练习句式,比如“电闪雷鸣,这就是大自然在说:要下雨啦”。

小结: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让雷电、蚂蚁告诉我们:要下雨啦;托桃花告诉我们:春天到啦!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共制绘本,丰富经验

1.自主阅读风景画。

幼儿人手一张画,先自己读,再交换读或相互说说。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读对画、读准意、能表达、有句式”上的差异。

2.交流互学。

(1)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交流。选的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幼儿,是自主阅读中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孩子。

(2)提问:有没读懂的吗?

鼓励幼儿呈现问题。此处解决的策略是:先让孩子说说读懂什么、不懂什么,再让会的幼儿答题。教师要做的是从会的孩子身上提取他们观察、思考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学到读懂的技巧。

(3)师幼共制绘本。

A.出示6张背景图(事先贴在两块磁性黑板上),先让幼儿看明白每张图的意思。再提出操作要求:把手中的风景画贴到相应的背景图上。

B.幼儿分类贴画,然后逐类检查,集体纠错并总结。最后,加上封面“大自然的语言”,共同完成自制的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三、砸蛋游戏,追问经验

过渡:大自然的语言,真有趣。怎么读才能懂得更多呢?

1.打开课件。展示虚拟的“砸金蛋”场景:四个金蛋,单击其上部,会弹出用意不同的四道题:树木发芽图——这是什么季节?(会看细节)哪些图片说的是我们幼儿园的春天?(善于在身边寻找)先局部再全图呈现题:哪张是晴天?(必要时必须扩大看的范围)大树年轮图:大树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大自然的语言是很丰富的)

2.幼儿选号答题。答对,金花四溅;答错“啊哦”告知(点击金蛋下部即可)。

四、视听结合,提升经验

过渡语: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对我们有用吗?

篇(2)

【脚本设计】

【设计意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实践与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诱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四季》一课的教学时,我设计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并且力求做到如下四点。

1.利用课件激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情绪,主动求知,刚导入课文时,利用课件让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欣赏课文图片,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配乐,很快把学生带进了景色各异的四季,既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利用课件动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意境中去,在设计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把书中的语言文字转变为一个个动态画面,借助视听效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活课堂,使学生真切感受四季的美丽。通过对动画的欣赏,学生对四季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完整的感性认识。

进行各段教学时,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动画,引导学生比较四季,抠重点字、词,朗读句子,从而领悟精彩所在。此外通过优美画面的展示,同时配以悠扬的音乐,加之同学们有感情的齐读,把整个课堂带入了一个美的意境。

3.利用课件排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贵在得法。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部分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四季》课件设计中,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的排难功能。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利用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和“找朋友”,帮助学生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使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

在课文各段的教学中,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动画,让学生图文相结合,直观、形象地了解四个季节不同的特点,不需要教师讲解,疑难之处学生通过一看一读便明白了。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设计“拓展学习”这一部分,让学生模仿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4.利用课件审美。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在“图片资料”部分,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出现一幅幅美丽的四季图,让学生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了不同的美,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此外制作精美的课件本身就是美,在课件设计中,我结合《四季》一课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的审美特点,选择了颜色较鲜艳的黄色做主色,淡绿为背景色,以求达到整体上的美感。

此外,课件的制作本身就是教学思路的体现,可以利用课件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形成对知识的立体掌握。我在做本课课件时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思路展开,让课件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且体现出层递性。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生动、直观。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而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事物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唤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用课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例如:在“轴对称”这一课中,教学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走进大自然,参观著名的建筑,看看大自然的奇妙。”一边说一边播放白板课件,在投影仪上顿时出现了各种名建筑和大自然的风光。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有趣的画面所吸引,随着屏幕中的演示,我扮演导游的角色,为学生解说:在很久以前,古代的人类就非常聪明,他们能利用简单的物品做出一些漂亮的装饰品(课件出示图片)。慢慢地,这些装饰品被人们所了解,于是人们就仔细地研究着这些东西,古代的人类到底是根据了什么原理做出来的呢?后来人们发现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左右或者上下都是一样的。这种设计给人的感觉很好,于是人们就在建筑和生产中渐渐运用了这一特性。结果发现这些东西果真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美。通过我的讲解,与课件的配合,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视觉上感受到了这种建筑和物品的美。“那么到底它们是怎么样的图形呢?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如此导入新课,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冲动,迫切需要寻找问题的原因。教学开始,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走进大自然的情境,并且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有电子白板生动有趣的图像动态显示,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激发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

又如:在《元、角、分的换算》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这样一个动画情境:快要森林运动会了,小白兔对小灰兔说:“我们都没有运动服,怎么参加比赛呀?”小灰兔笑了笑,说:“没关系没关系,我们现在就回家拿钱,马上去大象服装店买吧。”于是,两只兔子都飞快地跑回了自己的家,拿着各自的钱同时来到了大象服装店里。“我要买运动服,阿姨。”两只兔子同时说出了口。营业员阿姨想了想说:“小白兔,小灰兔,真不好意思,适合你们的运动服就剩一套了,我该卖给谁呢?这样吧,一套服装15角,你们比赛数钱吧,谁又快又准确,我就卖给谁。”正当小灰兔着急地开始数的时候,小白兔已经数好了,它高兴地拿着运动服参加森林运动会去了。(出示小白兔数1张一元和5张一角,小灰兔正在数15张一角)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精讲细讲,突破重难点。

一节数学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握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教师如果只是枯燥的用语言讲述重难点,对于学生来说,既不具体又不形象,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在单纯的语言讲解中,很难将抽象的数学重难点生动化和形象化。而多媒体课件却可以满足学生需要,将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动态演示功能就可以把重难点内容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动态化,让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学习数学知识,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讲解,能做到把知识化难为易,把重点化理为实。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在讲“认识分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这一重难点,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西瓜,接着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分开,这样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份是半个西瓜。那么半个西瓜应该用数字多少来表示呢?课件出示动画: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半个就是取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1/2。接着出示1/2,利用卡通图案来表示分数每一部分。(小朋友们好,我叫一红,是1/2中的1;同理出示/和2)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我在这时为学生讲解每一个卡通人物对应部分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思。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被突破,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授重点内容完毕后,轻点鼠标,即可使讲授的内容再现,加以理解和巩固,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做练习,增加训练密度,增强教学效果。

篇(4)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语文课;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些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的过程,学生任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自主、合作、探究体现出学科的主旋律,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点做法:

1 转变教师观念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

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教师应具有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摆在教学改革的首要位置。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神坛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应是平等、互尊、互爱的关系。课堂气氛应是民主、愉快、和谐的,这是学生敢于参与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态度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不应该是盛气凌人的、生硬粗暴的、冷嘲热讽的态度。

我们要学习著名教育艺术家魏书生老师尊重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会学习。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的教育教学方法,因而他是成功的,他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强。所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是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前提。

2 激发学生兴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动力

2.1 利用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S版五年级上册阅读课《大自然的语言》时,我创设了录像(课件)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语言是人类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离开了语言,人与人之间就不能有效地交流,也不能好好地学习和生活。人类如此大自然也是如此,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你们想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语言吗?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感受大自然语言的神奇和魅力。”接着,我就开始放录像(课件)。录像一放完,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文中的十多种大自然语言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录像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大自然的神奇情境中去了,个个都跃跃欲试想去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2.2 利用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形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如在教学《海上日出》一课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创设情境,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巴金笔下的“海面”。通过画面展示,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一轮红日便冉冉升起。学生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亲身”到了海上,眼前出现那太阳将露出海面时天空的变化,它由浅蓝变红,范围慢慢扩大的壮观景象。随着语言文字的描绘,运用移情想象,学生把自己也想象成是在等候日出的作者。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美丽的情境中,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神奇和魅力。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无需教师分析,就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激发了学习的动机。

3 教给学生方法是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途径

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掌握,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否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等。小组合作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是前后桌四人组合,还可以按程度、性别组合等。而且各种组合方式应当交替使用,使学生能不带情绪地随机组合,教师要不时地做适当的调整,最终掌握方法,做到有效学习。

4 遵守规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行为,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注重造就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为了课堂教学形式的热热闹闹,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准备好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并在课堂教学上精心安排,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要合理分工,明确职务以及责任。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担负起自我责任,又要彼此撑持、密切共同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使命。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经由组内的交流、探讨,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孕育发生新的设法。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兴趣;能力培养

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以及内容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学生的知识来源局限于书本的内容以及教师的语言,部分知识枯燥而抽象,学生接受起来难度较大,这些问题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了十分消极的影响,阻碍了学生思维发散和想象能力,继而影响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现代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活跃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问题情境

课堂的导入有助于学生注意力回归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地理八年级上册《民族》这一节课的时候,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不足,对于民族方面的知识十分欠缺,如果此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单纯靠教师讲解或看课本内容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唤起学生积极主动探知的思维与想象十分不利。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首先就要从导入入手,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爱我中华》这首动听的歌曲作为课程的开始,调节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本节课程的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将相关视频和课本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随之也清晰呈现出来。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和关注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室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深入浅出、轻而易举地学习到“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课堂主动学习情境,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直观化

地理课程中的部分知识十分抽象和枯燥,这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日常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地理知识,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通过形象、直观、易于接受的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使许多难以描述和理解的知识点变得直观化、形象化,从而弥补了学生认知能力的不足。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教学课件,将课堂内外的知识结合起来,运用视频、动画等手段,创设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使用多媒体可以为教学节省大量课堂板书、绘图所消耗的时间,能让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向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讲授《自然灾害》这节课时,首先通过视频和图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学生产生了求知防范自然灾害知识的欲望,很自然地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通过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更适合学生,课堂知识更贴近生活,调动和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大大缩短了教师粉笔书写时间,留给学生更多时间来进行读书感悟,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增加了教学容量,最终提升了教学质量。

三、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者、也是参与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助于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课前让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师生共享知识。例如,在讲授《民族》这节课,课前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少数民族服饰、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成果展示,学生通过课堂了解到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习俗以及语言、文字、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在互相交流过程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内容也很丰富。相对于教师讲解学生听的局限,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地理教学的空间、时间和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能让学生在信息能力方面得到学习和锻炼。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清楚地展示地理版图、行政图、区域图等,通过地理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并且有助于学生制作绘制地图。例如,在讲解《中国行政区划》时,课前引导学生自制《中国行政区划图》,课堂中先收集学生的佳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优秀作品显示在屏幕上,引导大家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教学使学生脑海里显现出各区域划分界限,最后让学生加深记忆,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绘图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绘图水平和知识掌握水平。

四、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

篇(6)

摘要: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课文都饱含浓郁的感彩,生动描绘出自然、社会的各种形态。如果在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各种美好的情感,不去欣赏语言文字的美和各种形象美,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留下深刻印象,更难以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语文教学必然离不开审美教育,如何实施美育是本文探讨的主旨。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三:其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其二,让学生有一些文学素养,并逐步具备一些综合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其三,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的语文技能,即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

一、引领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一种艺术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电影、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自己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更透,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惟命是从的卑微者。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有了安全感,才会充满信心,思维才会活跃,才会向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美的感受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丁当,丁当”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那“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三、体会教材中的语言美

王力在《语言与文学》中说:“最好的文学作品是用最优美的语言写成的,语言修养是文学家的起码条件。”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要欣赏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最好的办法是有感情的朗读,或称“美读”。文学家苏轼就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比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此句轻快、迫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此句热闹、欢快。美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春色,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春意盎然跃出纸面,形成学生的立体思维,多方面地感知教材,从而感受春的美。

四、把握教材中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中的美,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体现的。形象美又分自然美、人物美等。前者如冯骥才的《珍珠鸟》描写了小鸟的生动可爱形象,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描写了苏州园林的园林之美等。自然美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珍爱,表现途径较简单,可以采用观看绘画作品、摄影作品、影视作品片段等途径来欣赏。而人物美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品行之美。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智解,曹操“伏骥千里”的博怀,柳宗元抨击“苛政猛于虎”的精神,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闻一多“拍案而起”的铮铮铁骨,朱自清不食“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等。教学中可凭借课文内容,紧紧抓住人物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通过分析评价,把文中的语言形象和由此产生的感知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体会作品中的形象美。

五、感受教材中的情感美

美育中的情感教育,涉及的就是审美情感。朱光潜先生认为,在审美情感中,“感”的对象是形象,感的方式是直觉,“情”的内蕴是具有普遍性的精神愉快。情感是关键。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别出心裁地把美育叫“情育”,足见感情对于美育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扪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像喜亦喜、像忧亦忧”,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诵读诗歌;教学

把诗引进课堂,诗歌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充满生活情趣的情节,琅琅上口的语言,深深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成了教育滋润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乐章。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大幅度的增加诗歌的容量,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创设情境、启迪诗思

学生的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诗歌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同样十分重要。闻一多说,既然是诗就得有“诗的艺术、诗的想象,诗的情感”。课前教师应有意识巧妙地创设富于激发性的情境,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即让学生迅速兴奋起来)。如,一个富有情趣的谜语、一幅优美的图画等,都能让学生兴奋起来,产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随即就要进行新课的学习——引读全诗。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你能把音乐拆成“碎片”来欣赏吗?诗歌也应该是这样的。因此课一开始的引读最好由老师或录音示范朗读,这样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这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被眼前美丽的景象、优美的音乐、诗化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住了,为下面感受意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学习中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

如片断一:《小河的歌》课一开始,我便播放课件:歌曲《猜猜我是谁》(背景是:一条蜿蜒的小河哗哗地向前流淌着,他穿越高山、平原、流向大海,他浇灌田野、麦苗、森林)

师:同学们喜欢刚才这首歌吗?(喜欢)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知道你们已经被美妙的歌声陶醉了。让我们来聆听小河的歌,老师范读这首诗歌。

就这样导课时课件的展示,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用心跟老师读起来。

二、真切体验,感受诗情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新诗歌教学需要激情,需要发现,需要陶醉。对诗歌图解式的分析、概念化的讲解,关注的只是知识的结果,忽略了建构的过程,无疑割断了诗歌内在的韵律,阻割了孩子们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无法实现诗歌教化作用。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读”走进生活,变静态的文本语言分析教学为动态的生活言语的感受学习。此时的读就已融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也就是学生对新知识重新建构并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而然触发诗情。

片断二:《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诗歌教学,先引导学生读,通过读明白诗歌中“大自然的语言”都有哪些?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公鸡打鸣,黄叶纷飞,乌云满天,电光闪闪等自然现象,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细细体验。此时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出各自不同的体验,可谓精彩纷呈,如“早雾晴,晚雾阴”“鱼儿吐泡,蜻蜓低飞,必下雨”。这其间,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他们的探索科学的欲望。紧接着,我让学生再次细读这首诗,他们读得可投入呢,有的还摇头晃脑,分明让人感到他们已入情入境了。

三、品味生活,赋予意象

意象是“有意义的形象”和“有形象的意义”的统一。所谓“意”指的是诗人由客观景物感发的主观情感、思想等。“象”指的是作家的主观情感对客观景物进行改造、创造出来的不同于原有的景物、情境的事物、物象、景象等,二者的和谐统一,相互交融就是意象。意象的获得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是诗歌的内涵,是诗歌的核心,生活的多义性使获得意象的途径异常宽阔。因此,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多角度地诠释,尊重学生独特感受,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经验世界去获得诗歌的意象。再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品读,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体验、情感进行吟诵。通过品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彼此心灵相通了。这样一来,就把课文的美与学生领悟到的美融合在一起。例如教学《生活是多么广阔》。

四、入情入境,形成诗悟

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表达出来一种意,一种情,一种韵,而不要落得太实,很多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不能分析。我很欣赏海外学人刘铭绍先生的读诗之法,读诗“除了复古,别无他法”,“复古之意,乃背诵也”。诗歌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记性,因此要让学生大量地诵读,这也是学诗歌的最好方法。也只有通过读,把诗歌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体会到诗之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如教学《小河的歌》,整堂课我以“读”贯穿始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进行初读,接着引导学生进行细读“为什么这是一条明亮的小河、快乐的、绿色的小河?”然后让学生再读,小河正唱着一曲什么之歌?学生的发言真出乎我的意料:小河正唱着一曲明亮之歌、快乐之歌、绿色之歌、奔跑之歌、欢乐之歌、奉献之歌、关心之歌、友爱之歌、丰收之歌、生命之歌……可见,学生已经把诗读进心里,读出诗歌意境。此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水到渠成,形成诗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