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中自我分析总结

高中自我分析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8 15:27: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中自我分析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中自我分析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贯穿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尤其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教学策略,逐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使学生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一、鼓励学生反思总结

反思总结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我学习状况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数学思维流向进行监控,使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加清晰、正确的判断,为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参考.鼓励学生反思总结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因此,高中教学实践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总结主要从课堂反思总结与试卷反思总结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课堂结束前的5分钟,要求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明确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仍未搞清,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审视,明确学习的强项与短板,促进其有针对性加以弥补.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测试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对试卷内容进行反思总结,明确试题难度以及自己求解中存在的不足,分析解题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圆锥曲线知识点测试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通过反思总结得出:解题出错的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晰所致,如,椭圆、双曲线焦点在x轴还是y轴搞混淆、在计算双曲线相关参数时,使用椭圆相关计算公式.部分学生解题出错主要因为自己审题马虎,将代入计算的数值看错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以及测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体现着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

二、创造良好教学氛围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传统教学法有所不同,应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如此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并提高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一方面,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及学习行为,不断鼓励学生,调动学生质疑、反思的积极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做好铺垫.

创造良好教学氛围时如何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尤为关键,要求教师注重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了解其关注的话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与陌生感,使其在学习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及不同见解.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不同见解进行肯定,提高其提出不同见解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不等式知识点后,教师可讲解如下试题: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学生提出的解法非常正确,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简单,此时教师应肯定学生的想法,要求其他学生向该学生学习,这样一来,当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就会敢于质疑,积极思考,长此以往学生便养成利用批判性思维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多种教学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亦是如此,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消除数学学习的枯燥感,逐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在其中融入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运用批判性思维的习惯.

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一题多解教学法,通过一题多解,巩固学生所学的同时,拓宽学生解题思路,使其更加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提升,为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与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篇(2)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③电视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上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三基”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到提优补差。主要措施是:平时练习层次化,单元结束考查制度化,做到章节会,单元清。

篇(3)

一、关于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原因的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是全新的,还面临着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听说过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一开始也的确是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难度增加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这样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的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因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归纳总结得全面,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应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我们主要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还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以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篇(4)

关键词:现状;试卷评讲课;基本要求;模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9(S)-0021-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试卷评讲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巩固知识、反馈教学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物理教师必须重视物理试卷评讲,改革高中物理试卷评讲课的模式。

1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教学的现状

从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少的课堂是讲评方式单调,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重试卷答案的了解,轻学生答卷情况的把握、分析和讲评教案的形成,缺少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缺少生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就题论题,重结果,轻过程,缺少知识网络的建构:重解题模式和应试技巧,轻物理思维培养,缺少方法总结归纳、问题的变化和拓展;重批评责备,轻鼓励激发,缺少对学生在情感上的引导和学习动力的激发;重整体讲解,轻个别指导,缺少差异帮助;重课上讲解,轻课后的针对性训练,缺少矫正、补偿和巩固的连续性等。究其原因,是对试卷讲评课的性质和功能、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等方面的认识和研究不足。

2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想提高讲评课教学的实效,就必须在讲评课教学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诊断和补偿、矫正和巩固、优化和拓展、激励和强化是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上的通病与典型错误剖析、解题的基本方法与典型思路的归纳、问题的拓展探究以及巩固性训练是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内容:关注差异,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和教师主导性是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方式:引导、激励和及时反馈是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评价方式。

3

高中物理试卷评讲课模式的变革

3.1教师认真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教学不仅需要把握时效性,而且更需要认真和充分地进行教学设计。不少的讲评课都是在试卷批改后匆忙进行教学,由于讲评课的备课不充分,教学中教师只能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效果低下。因此,教师只有充分把握考试情况:包括统计各题的错误率: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根据出现的典型错误揣摩学生的答题思路,分析哪些是知识性失分或者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或者是个别现象,分析错误原因;有没有独创性的解法,必要时课前与相关同学沟通,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等等。教师只有坚持关注全面、以学定教、认真备课、用足够的时间优化教学设计,才能保证讲评课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2学生认真自评,发挥主体作用

试卷评讲课之前,要将改好的试卷发给学生先认真自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自我矫正模糊知识和补偿遗漏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发放试卷后,学生由于懊悔引发的自我分析和矫正的欲望此时最强烈,他们通过自我反思能够发现和解决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于班级中只有极少数学生发生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方面的错误,利用学生主动矫正的积极心理,改变教师告知和讲解的方式,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查阅教材、资料,矫正模糊知识、补偿遗漏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改进认知结构,完善知识网络体系。在试卷讲评课之前要提供答案,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尤其给慢智型的学生以思考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3.3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解决疑难

物理试卷评讲课可以利用学生差异资源进行小组合作,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交流解题思路,矫正、巩固技能。每次考试中总会发生以下现象:部分基础题发生错误的情况比较分散,涉及的人也比较多,学生自我纠正有困难,集中讲评的针对性也不强,浪费学生的不少学习时间。因此,可以利用学生差异资源进行小组合作,组内讨论、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交流解题思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说明自己的见解与认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帮助他人纠正错误认知、矫正错误技能的同时,不仅增强针对性,提高效率,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得到了增强。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学生差异资源进行小组合作的实践中,会出现少数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帮助别人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或者出现少数成绩较差的学生羞于暴露自己的问题等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活动之前进行调查了解,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活动中及时指导,使相应的活动真正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3.4教师归纳拓展,发挥主导作用

物理试卷评讲课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挖掘试题内涵,师生共同探究拓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帮助指导学生试卷分析。分析试卷考查的主要的和次要的知识点、综合能力体现、解题关键和题眼、答题主要步骤和方法,并归纳总结出一定的答题模式:更重要的是教师立足于常规错误、典型错误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辨析、寻找错因,提高学生纠错和防错的能力;立足于基本解题方法与典型思路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开拓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立足于综合题的分析和解决,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理思想方法的认识:立足于一题多问、多变、多解,师生共同探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物理能力。

3.5师生反思总结,跟踪训练巩固

篇(5)

下面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新生学习数学产生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目前,“九年制义务教育”新课改教材,其教学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压缩和删减,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学生掌握比较方便。教材内容“浅、少、易”,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每一新知识的引入都与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具体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虽然“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是家长的愿望、升学的压力以及学校之间、班级之间的竞争,驱使初中数学教学普遍执行的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即“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要求”,有的甚至在执行中考必考的要求。我们看到了初中新课程带来的普及性教育成果,也看到了中考“指挥棒”选的数学成绩,每个学生几乎都是三位数,校校之间、班班之间平均分差距也不大。高中教材内容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比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进入高中以后,“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内容多,课时少,例题和练习简单,习题、复习参考题特别是B组题难度大,题目偏、怪、难,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下降、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做,长时间不解决问题,学生成绩下滑,教师将无法继续开展有效的教学。可以发现,高一学生对高中学习的适应不是很理想,入学和统考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扩大。

2.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但高中数学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少,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高中教学中往往会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倾向于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了学习障碍,影响到数学的学习。

其次,我们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习数学的“困难期”。

1.做好准备工作

要给学生指出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要放慢起始进度,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二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要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开始教师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怎样阅读教材、怎样明确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教师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篇(6)

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层面分析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总算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学法上的差异。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常见题多,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教材的原因

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引入的新知识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

相对而言,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加之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只有七十多课时,使得数学课时吃紧,因而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从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抓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是实施好高中新课程的第一步。因此我们要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帮助学生渡过学习数学“困难期”的对策。

二、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搞好入学的思想动员教育,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其次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首先,教师要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来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其次,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的大纲和教材,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要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和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5.重视专题教学

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快初高中的衔接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在多方面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都可以借助于电脑课件来完成。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有关性质时,通过电脑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过程,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印象也就特别的深刻。

五、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以分数为主要指标来评价学生,这是长期以来数学教师评价学生的共性,但是课程改革在评价体系的要求上与传统评价理念有一些不同。每个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要学会多看学生的优点,以客观鼓励为主;要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的不同,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数学;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的动态发展。教师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某个学生的某个层面上,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适当的激励方式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估的标准,以便学生们了解自己的进步,让他们朝着自己计划的目标前进,当然也应该及时提供给学生具体的、真实的反馈。

篇(7)

【关键词】原因,环境,教材,课时,学法,措施

1.初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

1.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每年高考的平均分也就只有五六十分,并且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实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函数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还有一部分因为考不上重点高中而到普通高中就读,心理的压力更大,自己也觉得自己没有出息,于是从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投入,态度上也不端正,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1.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及解题的技巧,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其次,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受高考的限制,高中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且有加深的趋势。再次,内容不连贯,有些内容初中已经没有了到了高中又要经常用,如一元二次不等式,致使学生顾此失彼,无从下手。

1.3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练得熟,学生只要死记就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搞好初高中衔接的措施

2.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2优化课堂教学,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度,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进而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为此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具体措施有三:①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②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③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③网络知识的反馈和落实。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及时收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为及时矫上学生的错误,调整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提供依据。知识落实的思路为:以落实“三基”为中心,实行分层落实,做好培优补差。

参考文献

[1]赵振威.《中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