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5:26: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铁路货运员季度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铁路运输 交通需求 发展趋势.
引言.
人类文明一路发展至今,伴随着生产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又催生了不同地区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需要,交通的需求由此产生。随着十九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完善,困扰陆地交通运输的动力问题得到了革命性的解决,汽车、火车成为了路上交通的新霸主,水路运输亦得到了拓展,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支撑起了大宗货物运输的骨架。工业革命后,技术的发展进步、汽油机、柴油机及石油工业的发展又催生了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新兴交通方式。逐步构成了现在覆盖海陆空的立体交通格局。
回顾交通方式发展的演变过程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的需求不断提高,速度、运量成为新交通方式不断追求的目标。水运特别是远洋运输更加注重效率、超大型原油运输船舶、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发展使水运载运能力和效率大大提升;大型宽体式客机使得航空运输的速度与运距优势更加体现出来,在长途客运和高附加值快捷货物运输方面优势更加确立;陆路运输方面公路、铁路相互竞争态势加剧,公路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灵活性,铁路则在速度、载重量等方面寻求发展,在陆路大宗货物及中长途运输领域巩固优势地位。
步入 21 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交通需求发展迅猛,产生了大量新的交通运输组织方式,多式联运、专项运输取得了长足发展,以铁路运输为例,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逐步向联合运输方式演变,公路、地方铁路、专用线集运,大能力专用铁路承运、港口疏解的煤炭集运模式成为了西煤东运的主要方式,大秦线年运量突破 4 亿吨,朔黄、候日通道等突破亿吨,在运量大幅增长的背后是煤炭集中、运输、疏解一体化联运组织方式的完善。繁忙干线迅速建成与之平行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主要干线形成四线客货通道,客运专线发挥了高速度、大能力、高正点率的优势,成为我国铁路收入增长的新动力,短短十几年间使得我国铁路客运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一跃成为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在建里程、技术装备水平最高的客运专线系统,这背后是客货分线、专线专用组织模式的成功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在总结过去数十年运输发展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业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分析,以利于合理布局运输资源、发展运输产品,促进铁路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 国民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交通需求的变化.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依托巨额内部基础建设投资,经济危机冲击影响不显著,而且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又促进了大宗货物如煤炭、水泥等的运输需求,借中央政府 4 万亿投资的东风,房地产业等迅速崛起,带动了钢材、水泥、建筑装饰材料等的需求,间接刺激了铁矿石、煤炭、焦炭等物资的运输市场。不过过分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步入 2013 年后开始显出了其弊端:房地产过热,大量空房闲置、高企房价与居民收入脱节、资金大量涌入基础建设,工业生产等投资放缓。受到基础投资减弱的影响,钢铁、煤炭、水泥等基础建设材料市场受到严重冲击,股市也连遭重挫。这种依靠投资维持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为维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将资金投入更多的引导向工业生产行业,将由基础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向依托工业生产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速会适当放缓,这一系列变化会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新的影响,下面将从货运及客运两方面进行影响论证。
1.1 货运需求变化.
铁路货运长久以来依托大宗货物运输市场。大宗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历来是铁路货运的强项,目前在铁路承运的货物中,能源、冶炼、建材等大宗物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仅钢煤木油四大类能源、原材料物资就占铁路货运总量的 3/4,其中煤炭运输已经达到铁路货运量的二分之一,全国煤炭产量的六成以上由铁路调运。大宗物资的货运需求将持续旺盛,也为铁路货运的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大宗货物运输有如下特点:
(1) 运量大、运距长.
一般说来包括在大宗货物运输范畴内的煤炭、钢铁、石油等均是运输需求量大、运距长的货物,这类货物通常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相距距离长,跨越不同的地理区域,同时生产量及需求量都较大。
(2) 货源相对稳定.
大宗货物需求长期稳定在一定的浮动范围内,如煤炭生产企业及消费地点在十年范围内的波动及变化并不明显,对于运输计划性很强的铁路运输而言,这种稳定性带来了运输组织上的便利。
(3) 集疏运环节联系紧密.
由于大宗货物自身的特点,单独依靠铁路进行包括集运、疏解在内的整体运输过程困难很大,其中一般需要依托公路、地方铁路、厂企自备线、港口等各个环节进行集疏运的整体协调。
由于铁路货物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路网分布广等特点,煤炭、石油、矿石、钢铁等大宗物资运输普遍采用铁路运输 , 过去二十年内因线路能力限制,国铁逐步增开直达列车、取消摘挂及小运转列车,间接放弃了中短途货运市场及小批量的零担货运市场。随着经济发展转型,2013 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7.7%,一季度全社会共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 98.7 亿吨和 41056 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8.9% 和6.3%。其中,铁路货运量、周转量下降 1.1%、1.3% 。近期出现铁路运量持续下降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是由于铁路长期固守大宗货物运输,忽略、放弃了中短途运输及零担货物运输,而这两部分市场被公路运输占据后中小货源的汇集过程也导向了公路运输,同时铁路运输受计划性制约,运输灵活性较差,部分高附加值货物转向航空运输,铁路没有抓住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未来一段时期内大宗货物运输仍可能处在需求低点,快递物流业需求增长迅猛,货物运输市场对实效及运输准时性的需求将逐步提高。
1.2 客运需求变化.
我国铁路在中长途旅客运输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旅客对于出行便捷度及送达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铁路中短途运输市场受到公路运输的极大冲击,中长途客运市场受到航空发展的挤压。
旅客对出行需求的要求考虑旅行时间、旅行舒适度、旅行时段、旅行成本等四方面:
(1) 旅行时间.
除观光旅行外,通常旅客对于旅行时间的要求越短越好。狭义的旅行时间为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的运行时间,广义的旅行时间包括乘坐交通工具、进站候车 / 候机、不同交通工具之间中转时间。对于高端旅客,对旅行时间的敏感度已经超过对旅行成本的敏感度,乘客要求在经济可承受范围内尽量缩短旅行时间,时间成本将越发高涨。
(2) 旅行舒适度.
乘客对旅行舒适度的需求体现在对出行坐席选择的上,对普速列车而言,中长途旅客越来越多的选择卧铺旅行,大部分客流较好的中长途旅客列车卧铺销售情况远好于硬座,高铁由于旅行时间较短,二等座仍是旅行出行的首选,但已有部分商务旅客选择价格较高的一等、特等坐席,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促使乘客选择舒适度更好的出行方式及席位。
(3) 旅行时段.
在运输市场发展初期,由于运力资源的限制,旅客对出行时段的选择较少,旅客出行首先要求能走得了,再根据车次、航班的出发时间安排自身行程。运输资源的丰富使得乘客在出行时段上的选择增多,城际客流可能选择早晚出行高峰期出行,以期充分利用一天内的时间,运距稍长的乘客可能选择傍晚出行,清晨到达的“夕发朝至”时间段出行。
(4) 旅行成本.
对收入较低的旅客而言,出行成本对出行决策的影响是排在首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会影响到出行成本对于旅客出行选择的决策影响。随着收入增长,旅行成本对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影响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2. 铁路运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铁路货运发展趋势.
大宗货物发送量的下降以及物流业的持续发展,铁路部门为保持自身市场份额、拓展新的运输市场应做出相应的应对。2013 年 6 月份,铁路总公司推出了以“实货制”为核心的货运体制改革,迈开了货运改革的第一步,标志着铁路货运组织从计划性向市场性的转变。针对运输市场的变化,未来铁路货运组织应朝着巩固重点客户、恢复零担承运、积极开展快捷运输的方向发展。
(1) 巩固重点客户.
对货源长期稳定的重点客户,与其积极沟通,做好运输计划,巩固大客户群体,构建铁路货源的主要框架。
(2) 恢复零担承运.
因为既有线能力长期紧张,铁道部逐渐减少了零担货物的承运,摘挂列车的开行也逐渐取消。随着客运专线的投入使用,既有线能力得到部分释放,而且铁路货物承运量的下降使得线路及站场能力有所虚糜,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恢复零担货物的承运及摘挂列车的开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货物发送量,扩大货运市场范围。
(3) 积极开展快捷运输.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业的兴起使得物流快递行业有了迅猛的发展,新时期物流快递对运输方式的需求是快速并且尽可能准时,传统货物列车组织方式受到铁路运输计划性、通过能力、站场能力等的限制,很难满足物流快递业的需求,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承担了绝大部分快递物流的输送工作,在客运专线成网运营、既有线能力得到释放、线路及装备条件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利用高速铁路区间确认列车的开行以及既有线开行特快行包专列承接快递物流业务,能有效利用铁路设备能力,扩大运输服务市场范围,在铁路货运量下降期是对铁路货运市场的扩展与补充。
2.2 铁路客运发展趋势.
未来高速铁路成网运营后,我国将基本形成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为骨干、既有线及高标准客货混跑线路为补充的快速客运网络,旅客对于安全、便捷、快速、正点的需求将促使铁路客运更加面向市场,突出重点,形成品牌。高速铁路面向高层次客流、商务客流,普速列车面对中低层次客流,在合理运行距离内继续推广夕发朝至列车等。综合考虑,新时期内铁路客运发展应朝向品牌化、差异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 品牌化.
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品牌效应愈发明显的社会,作为企业,铁路部门也应树立自身独特的服务品牌,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客流选择铁路作为出行方式。品牌的树立应突出自身特色,明确服务目标及群体。在深度挖掘中国高速铁路(CRH)的品牌效应基础上,积极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假日列车品牌、夕发朝至品牌等运输品牌,积极拓展以商务客流为主的高铁高端客流群体,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推广品牌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
(2) 差异化.
针对同一线路上不同等级列车采取差异化运费,旅速高、硬件设施好的列车应与旅速低、硬件设施差的列车采取差异化收费策略,逐步将原有的固定运费率向浮动运费率转变,以便更加合理的利用运输资源,增加运输收入。
(3) 精细化.
努力提高旅客列车正点率,在保证设备运用效率的前提下减轻主要客运站候车人员压力,针对客流量交大的车站逐步有计划的进行改造,明确信息提示牌、问讯处等信息咨询处所及职责;若采取浮动票价制需对现有售票系统进行完善,以便乘客能够明确余票及票价信息,合理安排行程。
铁路客运改革是一个面对市场化的复杂过程,铁路作为一个承担部分公益性运输的企业,过分强调市场化、利益主体虽然有利于自身发展,但会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需针对市场需求及客流构成进行完善的调研分析,合理制定运输策略、完善铁路运输部门与旅客及社会的信息共享平台,使我国的铁路客运网络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安全、便捷、载运量大的优势,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添砖加瓦。
3. 总结.
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对运输产品的新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铁路部门应明确自我优势及不足,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客运专线、新建线路新增运能及既有线释放运能,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艳艳 , 陈韬 . 铁路大宗货物运输物流化发展的探索 [J]. 铁道货运 ,12,2008:8-10.
[2] 何 华 武 . 中 国 铁 路 发 展 与 科 技 创 新 [J]. 铁 道 工 程 学报 ,2007(7):1-11.
[3] 李雪梅 , 阎玮 .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铁路发展趋势分析 [J]. 中国铁道科学 ,2011,32(1):127-129.
[4] 陈 京 亮 . 铁 路 发 展 现 代 物 流 的 市 场 定 位 [J]. 中 国 铁路 ,2013(2):36-38.
关键词:管理;保养;铁路机械
供火车等交通工具行驶的轨道称之为铁路,铁路运输属于陆上运输方式,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机车牵引列车行走。工业创新与现代技术的集成是为现代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室国家工业的支柱和基石,同时也标志着国家制造业的水平。伴随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需求也发生较大改变,要有好的售后服务、高的自动化程度、美观的外形、合理的价格、方便使用、高档的质量、快捷的更新、品种多样等等,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机械制造技术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对机械产品的保养方法给予重视。
1.铁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全局意识
在对铁路线路进行设计时,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建设施工对运输生产的干扰,以及尽量减少运营后的养护、维修费用。与这些发达国家不同,我国设计铁路的思想较为落后,一直以来持有节约初期投资的思想,在管理、施工、设计等环节上缺乏统一的监控和协调,再加上注重工期,因此,致使刚投入运营的新线路就面临着需要维修的局面,因互相之间严重缺乏必要的协作和沟通,从而对线路的产出造成直接的影响,且增加了后期成本。由于缺乏利用、分析、总结经验资料,在实际养护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是再次维修的隐患加大了,且没有使工作量减少,在进行工作时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对于行车而言,由于技术参数的变化会对此产生影响,最大程度上降低线路大修后,往往由于现场监控水平与施工时间的限制,铁路养护部门在施工后,其技术指标与原有指标反差较大,而这种反差必定影响倒后续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严重的情况还会干扰铁路行车。
1.2.缺乏协作意识
供电、线桥、电务等工作都参与了铁路养护工作,长期以来,铁路养护部门工作队伍工作状态基本为独立的,其多为多个工作对的组成。伴随铁路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和货运量的不断加大,对综合养修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需要多个工作对的协同与配合,养护部门所面临的是逐渐被压缩的工作时间。但目前影响养护工作进度的问题较多,例如:相关人员没有形成协作意识、专业工作队伍之间严重缺乏沟通信息的能力、知识技能水平和人员配置等的欠缺等等。
1.3.有待提高工作积极性
铁路部门由于传统体制问题,导致很多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下降、缺乏学习积极性、工作效率不高、认同感和责任心不足、工作中职责不清、吃大锅饭等等。在这样的状况下引进机械作业,无法充分发挥出人力与机械的效能。另外,我国铁路养护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而铁路大部分处于露天状态,因此,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工作人员进行作业,工作条件的艰苦也是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的原因之一。员工无法获得有效激励,人力资源制度落后,因此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4.不及时保养
为片面追求施工生产任务,而吃设备、拼设备、使设备带病作业,这样最容易损坏设备。为了眼前的效益而没有及时保养设备,造成过早报废。
2.铁路机械机械保养有效办法
在使用机械的过程中,应从人的立场为出发点,从而确保机械的安全性,在此,我们提出几点有效措施。
2.1.建立机械设备管理体制
应按照规定配备足够的车辆操作人员,且操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定机定人制度,并熟悉所使用的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及设备的性能特点,能够胜任工作。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标准、要求,来使用机械,禁止超负荷运载;在使用机械设备期间应做好日常的保养,中修、小修等维护保养工作应定时进行,禁止机械或设备带病运转。
2.2.完善维修保养制度
机械维护应尽量将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应将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贯彻其中。应制定定期保养和日常保养制度,操作人员应做好班前的检查、并做好记录,机械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好交接班记录,为了确保油路畅通,应定期更换、添加油。按照1、2、3级维修保养制度进行工程机械的保养。1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配合,操作人员为主。每月对工程机械做一次保养,保养须按照要求、标准进行,运输车辆每行走两千公里应进行一次1级保养。2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每季度做一次2级保养,二级保养为每行走七千公里的运输车辆。3级保养,运输车辆没行走五万公里进行3级保养,工程机械每年进行一次3级保养。
2.3.特种设备安检工作
与人身、财产安全相关的载人、承压设备的总成为特种设备,与一般的设备相比,在生产的过程中,特种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因此,为了确保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应定期对其进行巡检与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公共设施与机械设备受到损失。
2.4.机械报废机制的建立
例如:老旧机械设备、严重影响安全的机械设备等主要生产机械设备因事故或意外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坏,经过技术鉴定和验证,无法修复,可予以报废。机械设备未到报废期限却提前报废的,其折旧费用应属于部门费用;而达到报废期限却还在使用的生产机械,可以增加维修费用予以对待。
2.5.做好调配工作
任何机械都有着自身的技术标准、要求,因其受到自身结构、性能的影响,因此,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机械磨损、充分发挥出机械的效率,应严格依照规定使用机械。要对机械设备不同需求进行掌握,解决保养与使用的冲突,做好使用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3.结束语
确保企业正常生产运转的前提、基础就是加强维护、保养铁路机械设备。在维修与保养中,应紧抓预防性和科学性,要加强操作人员之间的配合,还需要领导的重视,以管理为辅、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机械维护保养,增强忧患意识,实现持之以恒的管理,从而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康熊,王卫东,刘金朝. 基于RAMS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状态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铁道科学,2013(2).
[2]曹艳梅,夏禾,王昆鹏,孔丹丹. 紧邻既有铁路桥基础施工对行车影响的预评估[J]. 铁道学报,2013(3).
关键词:重载列车;铁路专用线;运输组织
中图分类号:U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084-02
0 引言
大同——准格尔电气化铁路是一条连接大秦铁路的煤炭运输干线,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托电铁路运输公司专用线(一下简称托电铁路)与大准铁路相接,随着大准线点岱沟车站至二道河车站二线的建成以及大准铁路线万吨级重载列车的开行,对托电铁路开行万吨列车提出新的要求。按照万吨重载列车开行条件,托电铁路的线路站场技术装备、运输组织管理模式等与万吨级重载列车顺利开行的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笔者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托电铁路部分开行组合式万吨重载列车是可行的方案,但需要按照组合万吨列车的要求,进一步分析托电专用线线路、战场、机车车辆以及“信联闭”方面的技术问题,分析各工种协调配合的组织管理问题等,并重点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采取一边实验一边改进,在开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造设施设备,完善组织管理模式,不失为托电铁路万吨重载列车开行的有效方式。
1 机务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重载列车重量大大超过普通列车,要保障万吨列车的运行,不仅需要牵引机车具有足够的牵引能力、较高的制动力、良好的控制功能、较低的轮轨动力作用及较高的运用可靠性,还需要合理安排机车运用方案。托电铁路下行重车方向上坡坡度9‰,下坡坡度17‰,如果采用组合式重载列车牵引1万吨,编组120辆左右,则列车的爬坡动力和下坡制动力是托电铁路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积极借鉴已有线路开行万吨列车的经验外,如何合理安排机车编挂方案,以保障万吨列车经过“卡脖子”区段的牵引动力和制动力的问题是关键问题。对策建议:
①确定万吨组合式重载列车的机车摘卦方案。托电铁路“卡脖子”区段在二道河至王玉营区间,线路长度43km,采用DF4型内燃机车牵引。首先需要按照相关牵引计算理论,计算万吨组合重载列车在“卡脖子”区段的运行阻力,包括: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特别是坡道附加阻力和曲线附加阻力,然后根据列车运行总阻力确定出重载列车需要的牵引力,与目前拟采用的2台DF4+2台DF4机车牵引动力比较,从而确定补机需求数量。如果牵引力不能保证列车在9‰上坡路段顺利前行,根据牵引动力的差距,确定从二道河至王玉营站的补机加挂与摘机方案。
②解决好万吨重载列车的制动问题。由于万吨重载列车是多机牵引,要结合实际计算列车在长大下坡地段在惰行条件下列车下坡地段,在规定距离内停车所需要的制动力,并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测试列车在长大下坡地段的空气制动性能、同步操控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计算列车在下坡地段的调速能力以及列车内部的冲动参数,建议采用重载列车动力分布无线重联控制技术,实现多机车同步操作,以提高机车的控制水平,为最终开通万吨列车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③合理安排机车交路,特别是补机摘挂方案。在科学计算和综合测试基础上,确立补机加挂和摘机地点和作业方法,采用长短交路配合的方法安排机车交流。可以采取从二道河车站到终点站大唐电厂之间采取本务机车长交路,在二道河与王玉营车站之间采用补机短交路的方法安排机车交路,既可以确保重载列车安全运行,又可提高机车运用效率。
2 线路站场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重载列车不仅要求线路有较强的承载力和持久力,对于轨道的平顺性和坡度要求也比较高。目前,托电铁路重型钢轨数量不足、轨下基础薄弱、线路稳定性差,线路本身需要认真组织治理。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开行万吨重载列车,托电铁路专用线线路方面的关键问题是小曲线半径(最小曲线半径为500m)地段的线路稳定性问题。从站场方面看,主要问题是王玉营车站车站到发线有效长不足和二道河车站如何保障组合重载列车的挂补机的摘挂作业的顺利实施问题。对策建议:
①加强困难地段线路稳定性。除了对现有线路进行有计划的综合改造之外,托电公司近期重点需进行曲线、道岔地锚或横向阻力器的安设,确保线路稳固。随着重载列车数量的增加,远期考虑必须进一步改善铁路路基,提高线路的平顺性,减缓线路的限制坡度,加大最小曲线半径,铺设无缝钢轨等,特别是成段的69型轨枕要尽快下线,实现轨道重型化。
②确定列车分解站作业组织与改造方案。万吨重载列车的组合站在大准线的二道河车站,二道河车站具备组合列车的条件,但重载列车分解站拟设在王玉莹车站,王玉营车站近期可以采用站外停车,采用引导接车方法,将组合列车分解后接入站内不同线路。远期,王玉莹车站应延长1~2股道站线到发线至1250m~1700m,使得线路有效长度应能满足列车牵引长度的要求,证重载列车的停靠作业。
③确定补机加挂站作业组织与改造方案。确定二道河车站为加挂补机站,近期,可以采取设立固定“机车停车位置”标的方法满足加挂机车要求。“机车停车位置”标的设置应满足列车尾部进入接车股道后,尾部最后一辆车距接车线末端警冲标长度满足2台DF4补机停放和安全距离。远期需在到发线两端应设置机待线,要本着优化运输组织和机车交路的原则,以保障补机摘挂站到发线有效长满足列车长度。
3 运输组织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组织方法与普通列车有很大区别,在普通列车与万吨组合重载列车混跑的线路上,对运输组织管理模式及方法要求更高。目前,托电铁路拟采取组合式万吨列车与普通列车混合开行方案,随着整体设备技术改造的完善和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逐渐加大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比例。因此,存在着万吨列车与5000吨列车混合的运输组织模式,特别是托电铁路车站联锁存在电锁器联锁、6502电气集中联锁、计算机联锁三种方式。如何加强运输组织,实现在多种列车运行模式、多种信号、联锁和闭塞方式公用的条件下,实现多工种协调配合,完成运输任务,是万吨级重载列车开行的关键问题。对策建议:
①周密确定工作方案,保障多工种协调配合。首先从日班计划入手,合理组织季度、月度施工计划,整合相关项目,实现改造与维修的协调统一。在日常工作中,调度部们除了认真落实计划,加强组织管理外,要设置专人负责管理重载列车,使其车流、机车、到发线及运行组织紧密衔接。其次要尽可能采取多部门协调作业的方法,减少对同一系统、同一区段设备维护的相互干扰,确保各种列车的正点运行。
②合理确定重载列车与非重载列车数量、结构。万吨列车的开行,可以大大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减少线路压力,为线路升级改造提高条件。根据大唐发电厂用煤的季节性规律,结合货流、车流集结情况,技术作业过程及到发线、调车机车、牵引机车等具体条件,制定重载列车与非重载列车在数量上的合理比例,前期每日可以开行1列组合式重载列车,在繁忙时间每日安排2列重载列车,在完成相关改造和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建议全部开行重载列车,从而为干线铁路提高更有力的运输保障。
③改进行车指挥系统,以适应货运重载化的发展。首先结合重载列车运行实验数据,积极借鉴既有线路万吨组合重载列车运行经验,认真修改和补充现有的规程、规范、规则和其它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做好各种设备故障预案。与此同时,在万吨重载列车试运行前期,要安排技术人员添乘列车,保障各种方案及制度的实施,并收集列车运行数据,为多部门协调完善相关方案提供依据。
4 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关键是保证安全畅通,针对托电铁路采用内燃机车牵引、长大坡道地段、多种列车混跑的托电铁路现状,笔者认为,重载列车运行初期的相关准备工作任务繁重,除了解决好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外,还应结合托电铁路实际,重点从规章制度建设、职工业务培训和施工作业组织等方面加强管理。对策建议:
①制定万吨重载列车运行组织方案和有关工作制度。要结合托电万吨重载列车运行实际,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影响运输效率、限制万吨列车开行的规章要新建和修改,对编制列车运行图、干部职工培训、落实列尾装置、制定作业办法、修改《站细》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借鉴铁路万吨列车经验,制定托电铁路开行万吨重载列车试运行行车组织方案、安全保证措施、技术作业标准、车机联控办法、应急处理办法等,形成比较完整的万吨列车开行制度体系。
②加强各工种相关人员培训。首先组织有关站段领导、技术人员学习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经验,通过学习讨论,深刻领会开行万吨列车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组织环节和关键因素,为重载列车开行提供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对行车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掌握开行万吨重载列车的作业方法、标准等,做到应知应会,加强对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技能演练,对列车分部运行、合并运行、补机摘挂及返回等情况下的运输组织程序和管理模式加强预演,确保相关工种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岗位技能。
③系统安排专用线施工内容,组织好“共用天窗”。在重载列车开行前期,线路设备改造任务量大,对线路运行干扰较大,为了提高效率,保障运能。托电铁路要按照“重点施工为主、其他施工为辅、维修天窗套用施工天窗”的原则,安排好上下行天窗时间,实现维护与改造的同步进行、实现多工种在同一天窗条件下的协作施工,切实提高天窗利用率。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线路质量和行车安全,建议配备大修换轨排设备、大型清筛机和配套的维修机械、钢轨探伤车、轨道检查车等,实现养路机械化。
参考文献:
[1]王帅,安中正,白晶等.万吨重载列车的平稳操纵[J].机车电传动,2005(6).
[2]铁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机车操纵规程[K].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关键词]系统化方法;项目管理;固定资产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B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齐轨道装备公司)是中国铁路货车研发、制造的骨干企业,“十二五”期间,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巩固提升既有技术优势,改变基础设施和装备保障能力落后难以支撑重载快捷技术发展、难以提升研发中试需求的现状,公司突出战略引领,抓住中国北车上市机遇,实施了新一轮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及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实施的背景
项目是公司适应铁路货运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对铁路运输更高要求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铁路货运已经进入重载、快捷时代,对中国铁路货运而言,比肩美国的重载运输和欧洲的快捷运输,我国在产品研发制造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发展趋势要求货车制造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发手段及制造保证能力,为中国铁路货车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就现状而言,当前公司固定资产设施厂房陈旧老化,本部90%以上的厂房为50、60年代的建筑,很多厂房的结构强度、跨度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有些属于超期服役,已不能满足大型工装设备安装,难以支撑企业生产制造、品质提升、流程理顺、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需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系统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企业。
公司按照“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制造技术、提高企业规模效应、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实现领跑货车目标”的战略定位,目标是建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铁路货车研发试验、整车组装制造及关键部件制造基地,适应铁路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企业核心业务拓展创造更为有利条件。
(二)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是中国北车上市融资的重点募投项目。项目获得中国北车立项批复,获得环保、安全等专项批复和省、市发改委备案,是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黑龙江省“双百工程”。项目是齐轨道装备公司“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体打包项目,下含起重机新厂房、仓储物流中心库等21个子工程项目,规划投资20亿元,其中工程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项目起始日期为2010年3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结合生产实际原则,每年完成若干子项目,总体建设周期5年。
项目的投资额度、建设规模、时间跨度在整个铁路货车制造行业内前所未有,厂房结构形式、大型设备基础施工以及大批量设备安装调试的复杂难度在区域内尚无经验可借鉴,项目具有较强的行业特性和属性,不同于一般的地产项目管理。项目建设内容复杂、子项目较多且分散、新建与旧有改造同步进行,涉及的专业技术面广,对技术、质量及项目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实现每个子项目的设计纲领及建设目标,管理幅度大,管理难度高,需要系统谋划,稳步推进。
二、公司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过于职能化
公司既有组织架构属于典型的直线职能制,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过多,带来的业务流程过长,计划、协调、指挥、控制难度较大,各部门各管一段、各管一块,不能形成制度合力、流程合力,同时管理职能存在着重叠或缺位的矛盾,经营层次低,管理粗放,特别是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以及人、财、物的调配上束缚较多,缺乏自主性,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形成最佳协同氛围和工作机制,不利于项目实施。
(二)项目资源要素管理过于分散
公司工艺、规划、设计、工程组织等专业及人员配置较为齐全,归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各方相对独立,工作方式各不相同。虽然各参与方都为同一个项目服务,但各方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存在行政化的管理割裂,使各类生产要素不能充分流动起来,同时也增加了内部信息沟成本。以致工程管理中的质量、进度、成本目标责任主体完全分离,加之部门分立,价值工程观念意识淡薄,其结果是标准难以落实,建设工期、建设成本难以控制。
(三)项目管理方式落后
公司工程管理还没有与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接轨,未建立起项目管理的整体化流程,一些项目实施上虽然也成立领导机构或推进组,但往往分工不明确,任务不具体,时间不细化,监督控制过程不连续,问题处理方式方法不系统,尚未形成体系式或支撑性的管理流程。工程的管理上还未引入第三方监管,完全依赖于自身管理。在工期管理上,仍侧重于合同工期约束,未制定严格的工期控制标准。成本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成本估算、核算、结算还未综合运用弹性或强制纠偏手段进行精细管理。既有条块式的质量管理运营体系对项目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也很难实施有效的管控,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缺乏制度约束,不适应规模项目管理。
三、基于系统化方法应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主要对策措施
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将项目管理理论、项目的行业特性、项目资源及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范围相结合,才能实现项目管理的价值创造。
(一)进行管理资源整合,建立项目流程、机制,形成项目工作合力
1.建立项目法人领导下的项目管理实施团队
按照D BB模式进行矩阵制组织设计,变职能式管理为项目法人领导下的项目团队负责制。成立跨职能部门的项目组织团队,强化各部门矩阵式管理和协同,减少管理层次,在企业法人与项目团队之间建立项目主导、矩阵管理、目标导向、团队配合、过程管控的工作联系。用系统思维,在工期、成本、质量、风险、合同、对外报建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使各项管理要素环环相接、实时受控,有效发挥项目管理职能,项目管理围绕对内、对外“两条工作主线”同步推进落实开展21个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工作。一条主线是对外做好工程报批、报建、招投标、政策争取、档案归档及产权办理等工作,为项目早开工、及早投入使用争取时间上的主动。另一条主线是对内做好项目的组织推进,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的管控,以及成本造价管理、项目验收等工作。
2.明确职责及任务分工
在统一项目目标的指导下,组织项目团队成员参与工作分解(WBS)过程,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了解整个项目内容,实施任务矩阵管理。项目部按照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原则对21个子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管理、资金控制、设备安装调试、政策争取等进行管控,负责项目总计划、专项计划、资金计划编制以及项目变更审批,制定工程招标、施工计划和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计划等并组织实施,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程信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项目报建、工程量清单编制、装备采购、工程招标、施工图设计组织、施工方案审查、施工预算、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图像资料档案等管理,保证项目的技术、经济、环保指标的先进性。
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及标准
以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制定了《工程管理办法》、《公司技改项目招标管理办法》,取消了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流转的技术联系单,统一为技术通知单,并围绕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工艺变更、施工方案审批、图纸会审、现场经济签证等工作内容,进行了重新明确和流程固化。以流程图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工程管理中的计划任务书流转、合同、变更签证、付款管理等工作事项。建立项目责任矩阵,明晰任务流程。项目管理流程按照“项目一任务一事件”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进行工作部署和资源分配。项目实施中所有涉及的信息按照“事件一任务一项目”的方式,自下而上地进行汇总和数据化传递。严格履行招标程序标准。所有21个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选用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为保证工程既定管理目标,严格实施总包负责制。
(二)以目标为导向,坚守项目管理原则,形成项目目标支撑体系
1.建立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投资、进度、质量控制以及合同、安全、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三控三管一协调”任务,形成项目目标管理体系。
工期进度:强化里程碑计划目标管理,实施与计划关键节点偏差15天为优秀,偏差25天为良好。
工程质量:设计交付质量合格率100%,设计错误导致的变更低于5%痪施精品工程战略,确保项目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品率达95%以上,杜绝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造价按照“预算保概算,结算保预算”的原则,项目造价与设计概算偏差率-10%为优秀,-5%为良好。
HSE(Health、Safety、Environm ent)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健全,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杜绝重大火灾、设备、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杜绝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生产安全事件,“三违”行为处理率100%;
2.坚持的管理原则
标准体系覆盖原则:严格执行《黑龙江省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时将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覆盖到工程过程管控之中。
持续改进原则对于每个子工程项目的里程碑节点,都要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教训借鉴。
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原则:目标管理按照目标设定、分解、落实、执行、评价和修正的思路进行逻辑推演,同时对目标过程控制执行PDCA循环。
集权加分权原则:集权式与分权式组织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在分权模式中,行动、解决问题的速度较快。公司层面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资金筹用、项目后评价组织等进行集权决策,而对项目的招投标、工期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等分权给项目团队负责。
全过程成本管理原则:综合考虑与分析影响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索,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决策、计划、核算、控制等达到降成本、提高项目管理效益的目的。
(三)强化计划牵动,突出系统化工具方法应用,确保项目工期目标
1.总分目标结合的工期控制
实施工期目标导向,分级目标管理的五级网络工期控制计划。一级网络计划为公司级的里程碑进度计划,是公司项目的总体安排。二级网络计划为项目团队控制性计划,是里程碑计划的分解和保证性计划。三级网络计划为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工程详细施工总进度计划,须经项目团队与监理单位批准。四级网络计划为施工单位的执行性月滚动作业计划,是对三级计划的进一步分解,并作为施工单位内部施工和监理工程师评价进度的依据。五级网络计划为土建、钢构、公用工程等专业分包的专项实施计划,执行周滚动作业,由监理工程师监督落实。
2.做好计划跟踪控制
实施周例会制度,总结上周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计划落实情况,安排下周计划,对其实施周检查、月考核、总目标控制的办法,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项目实施中,如果实际进度与目标计划有差异时,由项目部决定是否纠偏,并提出未来项目总体控制要求。同时,利用经济手段,顺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并进行经济处罚。
3.系统化工具方法在项目工期管理的优化应用
通过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和关键路径(PDM)等一系列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平衡优化资源,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突出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保证工期目标。按照关键路径法、关键链计划和缓冲区管理,平衡相关任务逻辑关系和资源约束关系,最后根据其实际工程量对比施工单位资源调度计划,对关键工序的起止时间及持续时间进行合理压缩,缩短关键线路,减少总工期安排。在总进度计划的审核上,还要看工序的平行、搭接、立体交叉作业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误工、怠工现象。此外,部分工序可从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缩短工期安排。
(四)强化标准落实,严格过程控制,确保项目质量目标
1.健全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为明确工程质量责任,保证21个子工程的工程质量,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尝试建立了符合制造企业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文件和控制程序,使参建各方明确质量责任与目标,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监督参建各方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改进措施,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按照体系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明确施工各部门、人员职责,减少施工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明确造成的推诿现象,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强化施工质量规划审批。工程开工前,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要针对项目的特定条件编写项目施工质量规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及公司项目部审批,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
2.严格贯彻质量控制标准
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建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系列以及双方合同、协议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要求,强化勘察、设计、建设项目负责人以及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贯彻落实。建立评审标准,严格执行设计质量内审制、专业之间会审会签制,改变设计审核、图纸会审走过场,专业间相互撞车以及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并在合同中进行明确。开工前各施工单位必须有经项目部审查批准的分段或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否则施工方不能开工执行下步工序。落实监督检查标准,坚持样板引路,采取封样、样板墙、样板构件等方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关,通过施工自检、互检、交接检、监理平行检、建设抽检、省市质量监督站强检,确保工程质量受控。
3.强化实施过程管控
分析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从施工角度出发,事前强化人、材料、方法、设备、环境五大因素的管控,降低或避免施工质量风险。过程中的基坑施工、砌体、装饰工程等关键工序管理严格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所有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项目部现场代表检查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抓好工序和物料检查,做好质量通病的预防控制,控制方法主要是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厂房钢结构的制作过程中,项目部、监理单位要赴厂家进行监造封样把关,钢结构入场时执行入场二次检验,监督施工单位履行工序验收手续,对出现的质量隐患或事故者将予以停工整改并进行经济考核。
(五)对立项目管理以成本管控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强化项目成本费用控制
1.强化费用计划与费用支出平衡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都贯穿着投资控制和管理。公司21个子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国北车上市融资及公司部分配套资金,公司设立财务专用账户,对项目建设资金实施专款专用。项目部对整体项目的费用计划、资金筹措、工程款支付、降本增效等进行总体控制。每季度项目部要进行项目财务分析,提出资金投入数量,分析投向、投入时间的合理性。在项目资金的支付上,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需项目参与方严格按合同相关条款,提出付款计划,并由监理单位和项目部结合项目实际进度进行审核。
2.严格控制工程量变更
在建设项目整个周期内,将工程变更控制在计划范围内,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关键。尽量避免频繁的工程变更带来的投资失控,杜绝低价中标后可能存在的高额工程变更、索赔现象发生。一是控制设计深度不够引起的工程变更,这就要求设计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二是有效控制项目范围。通过工艺设计、规划设计、设计院、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系统评审、综合决策把关进行工程变更控制,避免因设计更改导致的工程费用增加。三是提高施工的符图性,施工单位不得随意更改工程施工图,降低项目部在工程费用控制方面的风险。
3.强化降本增效方法手段应用
一、充分肯定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一手狠抓经济发展、一手狠抓“三创一办”,努力克服特大旱灾、强制性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测算,前三季度GDP完成783.64亿元,增长13.3%,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比全省12.5%的增速高0.8个百分点,比全国10.6%的增速高2.7个百分点。刚才,市政府党组对前三季度的工作作了很好的总结。我再点一下比较突出的四个方面:
一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强力推进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起点低、欠账多,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这几年,我们坚持多修路、快修路、修好路,继去年建成“一环五路”之后,今年全面开工建设“两路二环”,目前征地拆迁基本完成,正在全面紧张施工,已完成总投资的33%。其他市政道路建设进展顺利。据统计,我市3年来投入道路建设的资金有260亿元,相当于过去15年市政道路建设投资的总和。可以说,在修路方面,市委、市政府投入了血本。最近,市里又对加快盐沙路、富源路延伸段、东站路、桐荫路前期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奋战两年、确保2012年全面建成“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城市骨干路网的目标。届时,人均道路面积将达到10平方米以上,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市域快速铁路网目前已交付土地3250亩,拨付资金10亿元,完成投资9.5亿元。前几天,我到改貌铁路货运中心、贵开线、永久线等施工现场去看,热气腾腾,形势喜人。城市轻轨月获国家批复,现在建设进展顺利。如果“十二五”期间能顺利建成市域快速铁路网、轻轨1号线和2号线一期,轨道交通将迈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龙洞堡机场改扩建工程月开工,将于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锦涛总书记要求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可以肯定,通过3到5年的努力,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实现历史性跨越。这样,不但能为我市下一步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且能为黔中经济区的发育成长、进一步发挥在全省的“火车头”作用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振兴工业经济取得明显效果
去年,针对工业增速趋缓、结构欠优、后劲不足等问题,我们召开了全市振兴工业经济大会,提出“大调整、大开放、大实干”的思路,制定了6个重点产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成立了6个重点产业招商工作组和港澳招商工作组开展专职、专业招商,规划建设小河—孟关、麦架—沙文等九大工业园区。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项目建设上,中铝公司拟在清镇投资建设100万吨氧化铝和40万吨电解铝项目,并与我市合资建设15万吨铝板、带、箔项目,铝资源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即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卷烟厂异地搬迁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新厂将形成年制丝150万箱、卷包100万箱的产能。园区建设上,龙洞堡食品工业园月日正式开工建设,并创新开发模式,由南明区与中天城投集团共同成立了园区建设公司,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后期开发建设、运营等工作。发展指标上,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较好统一。速度方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7.2亿元,增长15.5%,增速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效益方面,前8个月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93.38%,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2.6%,利润总额增长38.2%,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4%,利润总额增长52.3%;产销率明显好转,月份达到99.45%。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产品产值增长34.9%,高于工业总产值增幅18.2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业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近年来增速较快的行业继续向好,前三季度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000万人次,相当于全市总人口的7倍多,增长20.31%,旅游总收入329.7亿元,增长41.19%。会展、物流等新兴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新的亮点。会展业方面,各种研讨会、培训班和企业年会明显增多,七八月份三星级以上酒店有45%以上的客人为商务会议客人;特别是成功举办了生态文明会议,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制定了《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会展办,明确了把建成“中国夏季会展名城”的目标;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加快,年底将全面投入使用。物流业方面,被国家列为“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西南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正在规划建设的金阳物流园区成了外来投资者的“香饽饽”,穗黔、浪莎、波司登、全城、苏宁、雨润等企业争相入驻。金融业“引银入筑”形势也很好。
四是“三创一办”广泛、深入推进
自今年月全面启动以来,我们牢牢把握“三创一办”惠民生这个精髓,大力唱响“我参与、我受益、我快乐”的主旋律,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不懈地强力推进创办活动,尽心竭力高标准地改善民生。比如,为了给市民提供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背街小巷全面整治工作,修整路面、消除死角、清运垃圾,使得楼群院落的市容环境有了较大改变;在完成升级改造农贸市场的基础上,拟将五里冲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体搬迁至花溪石板镇;在成功清退占道马路市场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门前三包”执法检查,加大进城道路机械化清扫力度;在加快垃圾处理场站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已回收废塑料等生活性可回收垃圾645.4吨;新庄污水处理厂、清镇朱家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建成投入试运行。比如,为了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我们继续深入实施中心城区“畅通工程”,在坚持前一阶段一系列缓堵措施的基础上,近期又新建了百花大道轮胎厂人行天桥、新添大道茶店小学人行天桥、解放路和南厂路人行天桥等一批过街设施。比如,为了切实提高市民的安全感,我们持续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并重点强化了预防犯罪的措施,建设了城市数字化监控系统,新增5000个视频监控探头,对易发案路段实行24小时监控;在中心城区设立了300余个治安卡点,建立了治安卡点街面防控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110刑事警情量下降20%以上。同时,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就业、拓宽社会保障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廉租房建设等涉及民生的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讲,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的工作亮点很多,包括农业农村工作、财政税收工作、改革开放工作、党的建设工作等等,也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月日,栗书记和赵省长在考察时,对市道路建设、产业发展、“六有”民生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三创一办”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当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刚才市政府党组的汇报已经很全面,我不再一一列举。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创造更多的工作亮点。
二、全力冲刺70天,确保完成“三个千亿元”目标
今年,市委常委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下半年工作,提出必须狠抓重点、攻克难点,全力冲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月,市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提出要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GDP总量超过1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目标,攻坚克难,全面提速增效,千方百计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那么,从当前的情况看,“三个千亿元”的目标能否实现呢?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只完成了682.02亿元,工业总产值只完成了760.57亿元,要实现目标任务,最后一个季度每天要平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工业产值2.7亿元,任务非常艰巨。现在离年终只有70天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这70天的客观环境并不宽松。一方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和经济增长目标的矛盾非常突出。节能减排是必须完成的硬指标,没有回旋的余地,这对我市高耗能企业影响很大,比如贵铝、开磷等。另一方面,国家调整宏观政策。一是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影响投资的较快增长,一些项目不能按时开工;二是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增加了项目融资难度,影响项目建设进度。昨天央行宣布加息,这是三年来的首次。因此,在剩下的70天里,必须下更大的力气,以更加扎实的工作,超过平均进度,才有可能完成“三个千亿元”的目标。要打足提前量,把工作做实,绝不能到12月份才采取临时救急办法。这里,我强调四个重点。
第一,要狠抓固定资产投资
月日,市委、市政府花了一天时间,专题研究固定资产投资提速增效问题,对落实项目用地、拓宽资金渠道、改善投资环境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对落实情况进行一一梳理、一一检查、一一督促。目前我市投资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产业投资比重低、增速慢。在投资的三大主要组成部分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71.98亿元,增长31.4%,占39.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5.91亿元,增长40%,占31.7%;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40.45亿元,增长11.1%,仅占20.1%。产业投资不足、尤其是工业投资不足是我市投资结构不合理的一个突出方面,不仅降低了投资效益,而且削弱了经济发展后劲。说实话,在抓基本建设投资上,我们的办法相对比较多,可以财政担保银行贷款、BT、BOT等等,但在抓产业投资方面,路子就窄得多。从近期看,要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推动产业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加快产业投资;从长远看,要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形态,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也必须大幅度提高产业投资的比重。请市政府认真研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杠杆作用,切实补齐产业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这块“短板”。
二是区(市、县)投资进度慢。完成目标任务80%以上的只有南明区和乌当区,而花溪区、开阳县、清镇市分别只完成50.8%、55.03%、51.45%,其中花溪区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4.3%,开阳县仅增长4.7%。请相关区(市、县)回去以后立即专题研究部署,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第二,要狠抓工业生产要素调度
现在,“十一五”节能减排攻坚战已经到了最后时刻,按照国家的要求,省经信委、省物价局、省三电办已对省内部分超能耗企业实施每度电加收0.05元的惩罚性电价,我市14户企业属于首批加价企业,息烽磷矿、合力化工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因电力成本过高已于本月全面停产,其他部分企业生产不同程度受挫。如何既完成好节能减排任务,又努力使企业生产进度不受影响,这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相关领导和部门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要积极加强与省有关部门的对接和协调,尽最大努力争取在原材料供应、电力供应、运力保障、排放指标等方面得到支持,使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创造更多产值。同时,要发挥政府部门联系面广、信息渠道多的优势,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销活动,帮助企业搞好产销衔接,提高产销率,缩短资本周转期。
第三,要狠抓“项目大推进年”活动
抓基本建设也好,抓工业、服务业也好,都必须落实到项目上。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抓项目的理念,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一切着眼项目、一切服从项目、一切服务项目。刚才,市委常委会已经研究了成立工业、服务业重大项目服务工作队的方案。之所以采取服务队的方式,就是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大家都负起责任。显然,就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子,主要还是靠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是推动工作的有效形式。我和袁周同志带头,尽快下到联系的项目去,直接面对基层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其他市领导也要盯住不放,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推动、亲自督查。服务队的各位负责人是市委、市政府授权去服务的,如果在服务的项目中遇到困难和问题,都有权拍板解决,各个部门要服从他们的拍板。到一定时候,市委、市政府要开会听取各个服务队的汇报,服务的项目在推进中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解决不了,提到市委、市政府的会上来研究解决。
今天,省长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讲,要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要搞审批型政府。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好像不审批就显示不出自己单位的存在、自己角色的存在。最近,在省里制定支持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文件的过程中,我们竭尽全力找省里放权,如果要到权之后紧紧拽在手里,不用来尽心竭力为基层服务、为项目服务,那就违背了省里放权的初衷,支持政策就发挥不了作用,经济发展还是搞不上去。如果真的那样,就有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让其他市(州、地)笑话。我相信各个部门领导班子的觉悟、素质都没问题,关键是要强化具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执行力。
第四,要狠抓“三创一办”巩固提高工作
前面,我强调了几个方面的经济工作,希望大家对“三创一办”工作也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狠狠地抓、抓出更大的成效。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发生了较大变化,成绩来之不易。但必须深刻认识到,改善人的素质、提高市民文明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果我们不注意维持和巩固,前一阶段花费的大量精力、付出的巨大辛苦就可能付诸东流,取得的良好局面一夜之间就可能毁掉。上个月,我在突击检查“三创一办”工作的时候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有的部门、有的单位工作有所松懈,有的干部特别是少数基层工作人员责任心下降、执行力弱化,导致脏乱差现象在有些地方、有些方面出现了反弹、回潮。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希望各级、各有关责任部门、各有关责任单位忠于职守、尽心尽责,采取有力措施,坚持不懈地把“三创一办”工作向纵深推进。各区(市、县)的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就是专职干“三创一办”的,特别是卫生局、环保局、文明办、城管局、交警支队、街道办事处、社区等,市委、市政府并没有给你们分配招商引资任务啊!你们的职责就是城市管理,干不好“三创一办”就是你们的失职,就要被问责。我提醒大家,不要以为现在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工作抓得紧,就放松“三创一办”了,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情。
关于做好今年的工作,我还想特别强调一个意思,就是各位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准、抓透。抓而不紧,抓而不准,抓而不透,等于不抓。抓紧,就是要决而立行,定下来的事情要立即行动、雷厉风行,不能推诿扯皮、疲沓拖拉;抓准,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不能事倍功半甚至忙而无功;抓透,就是要一抓到底,抓深抓细,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三、吃透中央和省委的最新精神,抓紧制定完善我市“十二五”规划
为了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做了大量工作,建议、纲要都在紧锣密鼓的起草当中。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经召开,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我们要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最新精神,对“十二五”规划进行调整、充实、深化和提升。前不久,我先后主持召开了加快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工业、服务业发展等专题会议,进行了重点市政道路建设、市域快速铁路网建设等调研活动。袁同志主持召开了一系列座谈会,对打造百亿元企业和千亿元产业提出了思路和措施。要把相关要求体现在规划之中。在这里,我再讲几个原则性的问题。
第一,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的宏观形势和发展潮流
五中全会强调,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也是我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宏观大背景。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因而采取了一系列的关税政策、汇率政策,力图减少进口,推动美元贬值,拉动本国内需。韩国、日本等国政府为维护本国的利益,纷纷出手干预汇市。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际贸易、汇率方面的争端不会消停。只有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绿色、低碳、环保、循环产业,才能避免低层次、同质化竞争,在国际经贸的博弈中赢得主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趋势,趋利避害,乘势而为,在加速发展中加快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第二,要科学设定主要经济指标
书记要求市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同时不能瞎空喊、脱离实际。我们要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据了解,省里初步确定“十二五”期末全省GDP确保完成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最近这段时期,市里组织了认真测算,总的原则是“保五争四”,即确保五年、力争四年实现GDP在年基础上翻一番、超过2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翻一番、超过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保五”作为规划目标,“争四”作为工作目标。这样做,既体现了积极进取,又留有一定余地。同时,在研究经济指标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好人均收入等民生指标,以体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关键词:绿色化;体制机制;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绿色城市
一、绿色化的内涵――是一种象征用语,它包括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复苏、绿色网络等等丰富内容
关于绿色经济的定义,世界社会到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绿色经济又称环保经济,主要指的是防治污染,使传统的工业经济与自然界的循环相互协调,对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和技术、产品提出绿色的环保标准。绿色经济主要包括开发清洁煤和碳捕捉技术、生物能源、建设有机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发展“碳交易”、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保服务以及发展以低碳绿色城市为重心的节能交通和节能建筑等方面。从经济与环境和谐的角度考虑,绿色经济是以传统的产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目标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形式。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物质的适度消费和层次消费,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的双满足)、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再认识和总结的结果,是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线路。
二、广东发展绿色化成为应对危机的举措
(一)实施“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战略
当危机初露端倪时,2007年12月广东主政者先危机而动,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鲜明地从解放思想出发,以国际视野为坐标,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广东科学发展。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推进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改革。着手进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自主创新和推进“双转移”等一系列重大部署。2008年书记发出严重警告:“如果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金融危机是落后传统发展模式之危,是科学发展模式之机。”2008年6月,颁布《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以“三促进一保持”为统揽谋篇布局,加大力度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初步走出“保增长与调结构”辩证统一的科学发展之路。2009年1-11月,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122.03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11月单月增幅更是达到22.4%;而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5%。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的提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出口的短板。第一、二、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30.48亿元、13579.37亿元和11508.23亿元,分别增长4.3%、6.5%和11.7%。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4∶53.0∶41.6调整为5.0∶51.4∶43.6,第一、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广东省统计局称,其中服务业贡献率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较好地发挥“稳定器”的作用。2009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同期的37.2%上升为55.9%,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是拉动广东GDP增长的主动力”。
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广东拿下的金牌含金量也在逐渐提升。在广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布局架构中,一些新兴战略性产业异军突起,包括新兴显示器件、新能源、新光源、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这些产业之星,将为广东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奠定基础。随着佛山、广州、深圳相继逐鹿液晶电视模组项目,广东又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模组制造基地。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深圳比亚迪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广州也与日本的汽车巨头们合作,签署了推进电动汽车示范项目谅解备忘录,意欲引导未来低能耗、零排放汽车发展新潮流。通用电气也与广州能源研究所联手,推进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发展3G等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方面,未来5年,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广东的投资总额将达到1750亿元。
(二)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
2008年底,在广东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务院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珠三角“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为广东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以科学发展促率先突围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北部,韶关谋划打造粤北中心城市,成为珠三角服务内地的“桥头堡”。近日,赣韶铁路动工开建,这条国家一级电气化铁路通车后,将大大缩短珠三角与粤西北及湘赣的时空距离,极大地延长珠三角往北辐射的半径。
西部,湛江港于2009年成为我国西南沿海港口群唯一的亿吨大港,进一步强化了作为大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地位。2010年3月开工的茂湛铁路,将与广茂线一起构成粤西与珠三角的快速客货运干线。如此一来,珠三角联手粤西,将极大地增强与大西南及环北部湾经济圈的经济联系,为抢占珠三角在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区的中枢地位加重砝码。
东部,2009年动工的厦深铁路把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起来,将打造东南沿海3小时经济圈。在新的战略态势下,处于两大经济高地中间“低洼”地带的粤东正借势雄起,揭阳在2009年经济增速位列全省第二,2010年3月又引来中石油斥巨资建设2000万吨/年的炼油项目,已初显强劲势头。借由从低谷奋起的粤东,珠三角将打通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联系,并进而借道携手长三角。
广东2010年深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首先是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稳定合理增长,全年初步安排重点项目280项、投资3800亿元人民币。到2012年,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450公里、地铁约400公里、铁路约1700公里;疏浚内河航道约1400公里;新增1300万千瓦装机容量。全力支持并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和省内机场改扩建。
广东将推进城镇化,拓展内需增长空间。其中,要启动对旧城镇、旧厂房和旧村庄改造,建设宜居宜业城乡。2012年,全省将启动100个城中村改造和21个旧城镇改造示范点;到2012年,完成200个城中村和21个旧城镇改造。
广东从2010年起,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多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同时,各市将规划建设城市绿道与社区绿道,与6条区域绿道相联通,形成贯通珠三角城市和乡村的多层级绿道网络系统。2012年后引导珠三角绿道网向省内东西北地区延伸。
(三)担当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试验田
广东从教育、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民生问题入手,率先在全国出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据测算,2009-2020年,全省将投入相关财政资金超过2万亿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将覆盖到农民和外来人口,如此全面的范围创了一个纪录”,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研究员郑梓桢表示,到2020年这一系列目标实现后,广东基本公共服务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9年颁布的《广东省征收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家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后,按实际征收土地面积得10%或15%,作为征地安置另行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的建设用地。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规定各地征地补偿的最低价格,以保障失地农民得到相对合理的征地补偿。广东此次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了第四、五类地区的标准,缩小了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广东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省份,因此我们要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缩小与高标准地区的差距。综合考虑近期就业状况、工资水平、物价增长、社保水平等因素制定。目前广东最低工资标准略高于江苏、北京。
三、对广东发展绿色化的一些建议
(一)把绿色经济产业发展融入发展规划体系
在“十二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重点领域、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中体现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标准要求。
(二)完善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从解决绿色经济发展与财税体制的矛盾入手,运用预算投入、财政贴息、财政补助、政府采购、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励各市场主体主动节能。以绿色财政税收激励机制为依托,把节能降耗、综合运用、环保这些约束性指标列入考核标准,鼓励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在企业生产方式转型中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继续推进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差别电价、阶梯式水价调节和生态补偿机制,开征环境税,逐步使环境污染企业合理负担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加大污染产业的经济赔偿额度或行政处罚力度。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例如,成立专门的环保基金,用于环保事业以及对环境污染重大事件的受害人进行赔偿。建立“绿色信贷体系”。为进一步落实“绿色信贷”计划,尽快建立一套可行的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指导目录以及长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三)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
发展绿色工业,从企业层面看,应施行清洁生产,采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开展审核,从源头上减少废物的排放。对造纸、纺织、食品、皮革、陶瓷、电池等主要传统产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进行改造,以降低能耗和环境负荷。以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重点发展生产业,这将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例如,汽车金融服务业就促进了汽车、会展、物流等传统产业的发展。从园区层面推进企业入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生产方式。从社区层面充分回收利用废旧资源,避免垃圾围城。积极推进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综合利用农林剩余物作为饲料、肥料、培养料等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卫生状况,保障食品安全。
(四)积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根据产品是否有市场前景,带动是否强来科学选择战略新兴产业,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开辟“弯道超车”之路。“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已基本成为主流观点。清洁煤及碳捕捉技术可以大量减少煤炭使用中产生和排放的温室气体,预计在技术成熟后将会在煤炭及相关行业得到大规模应用。环保产业主要领域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辐射环保建设及能力建设。
(五)建设低碳绿色城市
把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各类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倡导适宜装饰,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倡导屋顶绿化,推进低碳城市发展,例如,福建厦门市拥有60多家节能灯和配套生产企业,目前,LED夜景工程已遍布5个行政区,400多栋高楼大厦、景观地带、繁华商业街区的LED夜景,已形成了六大LED夜景特色区,厦门市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因此降低了。基于汽车进入家庭的现实,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一是运用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网络;二是保留和开辟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以及公交专用道;三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实现整体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综上所述,广东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必须抓住机遇,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广东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眼点,进行大力推动。
参考文献:
1、王可炜.论技术创新与我省传统产业的再发展[J].广东科技,2008(7).
2、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出版社,2003.
3、珠三角都市圈走笔内与外从有限空间到宽广天地[DB/OL].南方网,2009(3).
4、王育德,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5、徐惠喜.绿色经济: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N].经济日报,2009-09-10.
6、“结构蝶变”广东率先突围[DB/OL].中广网,2010(1).
关键词:销售费用 采购费用 费用控制
一 销售费用控制
1销售费用预算: 销售费用预算通常是一个公司最早要确定的预算项目,是公司营运的重要控制工具。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公司单纯依靠某个产品或者服务来维持公司的经营发展,通过预算可以看出公司当年度的预期盈利,通常一年一次用财务指标来表达。也可做好后几年的滚动预算,滚动预算并不用太详尽,只是对大致的盈利进行趋势性预测而已。
销售费用预算是协调各个部门工作重点的重要工具。预算涉及到生产、供应、研发、财务等相关工作。预算中的销售数据要求生产部门匹配合理的资源;供应部门满足生产任务所需的材料、包装甚至设备等;财务部门需确保资金流不至于出现缺口等等。若出现相关部门和预算不协调时,必须及时讨论解决问题。
2销售费用的控制措施:有了科学而合理的销售费用预算外,还得对销售费用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2.1划定销售费用范围:我们目前的财政制度和企业的实践中,一般的销售费用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构成。如设有销售机构的企业其独立销售机构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均列入销售费用。
2.2制定销售费用定额:销售费用定额是指在计划期内,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取得一定数额的销售收入所花费的最低费用。
2.3选择费用承包模式:合理的降低销售费用可以选择承包方式来达到一定的效果,其一是销售人员负担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如国内采用制的保险公司就是这一模式),但该模式不适合开拓较远的市场;其二是销售人员承担销售过程中产生的业务费用,差旅费实报实销,开支较大,该模式适合产品销售面较广的企业。灵活运用,可达到有效降低销售费用的效果,又能有效的开拓市场。
2.4选用合适的宣传方式,降低高额的广告费用:根据自身的产品特色、适用对象、销售地域、媒体的影响度、费用开支大小来选定适合的媒体进行广宣,既能扩大宣传效果,又能有效降低费用。
2.5选择合理的产品包装,降低销售费用:根据不同产品、不同消费者、不同的运输装卸方式等,在不增加费用又能扩大功能的前提下来选择适合的产品包装。
2.6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降低运杂费用: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铁路运输货运量大、费用低、连续性强,但是机动性差;汽运机动性强、便捷,但运量小、费用高也是其不可忽视的缺点。根据产品特点、运输时间、地域、运费和产品价值的比值来选择“及时、安全、准确、经济”的运输方式。
3销售费用统一管理、对口使用:销售费用是服务于整个销售流程的,管理部门应该做到统一调度和平衡使用,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保证必要的支出。统一管理(从销售费用的由来到开支,都由销售费用管理部门来管理)要做到两个统一,其一是费用的调度、分配要统一,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防止各个销售单元分配不均,影响到销售工作的进展;其二是费用开支要统一,服从于国家的相关财政法规制度和企业的财务制度,防止非销售费用进入产品的销售成本。
4严格审核,加强检查:在费用发生前进行合法性审核有利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再次确认费用开支的合理性;在费用发生后进行凭证审核,对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可堵住销售费用开支中的漏洞,防止销售费用被不当利用。
检查其一是否符合国家的财经纪律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检查费用是否有乱用滥用的现象发生。对于严重违纪的,要即时认真查处;检查其二是实际发生的销售费用和预算的销售费用是否一致,作好余额记录,方便检查工作,也方便合理安排余额的使用;检查其三是实际发生的销售费用是否和规定开支、开支标准是否相符。
二、采购费用的控制
企业的采购成本不单指物资的采购的价格成本,还包含了采购部门管理成本和物资仓储成本等。
1制度化的采购管理:企业有一套严格而健全的采购制度是控制采购成本的重要工具。采购管理标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1采购计划管理标准:对企业所需物资计划的申报进行控制。对计划物资的分类、申报程序、各职能部门采购权限的审批以及采购周期做出明文规定,无计划的一律不予采购,从申报程序中控制采购数量,做到精简节约、不浪费。
1.2物资采购管理规定 :对采购周期过长的物资在采购时的决策管理 、 采购管理 、 价格监督、 质量验收、 资金支付等进行规范。采购人员对计划所下达的物资数量、规格、质量、价格进行监督把关。 每月末及时反馈计划的执行情况。
1.3物资供应合同签订与管理制度:设置专人管理对物资供应合同的形成、签订、管理形成制度;对每一份进行登记并编号,定期对有序整理,归档,及时反馈履约及变更情况。
1.4物资仓储管理规定 :仓管人员协助采购人员对采购物资清点数量,检查外观,配合不同的物资验收职能部门进行数量和质量入库验收,并对库内物资进行妥善保管和有序发放,并分月度、 季度, 按类按序盘点仓库物资,同时清点帐内积压以及报废物资。
2采购成本的影响因素:不同性质的物资,其控制采购成本应采用不同的策略,一般可以从一下几点入手:
2.1分清所采购物资是一次性采购还是需要连续性采购的。连续性采购的物资采购成本远远大于一次性采购物资,其成本相对一次性采购的物资来说,更易于驾驭。若采购的形式有所变化时,采购的策略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2.2分清所采购物质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每一种采购物资都有生命周期。弄清生命周期,在与供应商谈判过程中,可以获得较为优惠的价格优势。
2.3分清所采购物资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对影响较小的物资,对供应商报价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采购的价格。对影响较大的物资(如机械设备等)需要高额资金投入,则需要进行价值分析,分析供应商提供的成本结构,计算TCO(总体拥有成本)。
2.4战略性采购,企业在对大宗物资进行采购时。是非常重要的持续性采购。 采购方通常希望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关系, 这样就需要分析供应商的详细成本资料,找出其中可以改善的部分,对照目标成本,分析产品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结构。
有时候, 实际采购性质情况的区分可能也不是完全像以上所示那么一致, 但采购部门通常可 以使用一种以上的策略,组合使用来达到控制采购成本的目的。
3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如果要控制好采购成本。 与采购人 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密切相关。 建议从以下几点加强个人基本素质 :
3.1 正确的心态:要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采购人员需做到对得起企业,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3.2娴熟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所负责的业务范围要熟悉,全面的业务知识。对所采购物资的清楚认知以及相关同类产品的了解将有助于采购成本的控制。
3.3实时的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和库存总结市场规律,对物资的价格涨跌能提前预测并能制定相关的采购策略。
3.4 供应商的优胜劣汰。维持正常的供应体系,保障原有物资的供给,同时为了不让所需物资供应受到限制,应以最大限度开发和引进新的实力供应商。
3.5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保障物资供应的过程就是不断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人员不断沟通和协调的过程, 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销售费用和采购成本的控制是贯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只有不断优化相应的制度和加强管理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永续经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