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6: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引言
生鲜农产品作为一类特殊的易腐易损农产品,包括新鲜的果蔬、奶制品、蛋类、肉类,鲜活的水产品和畜禽等六类农产品。在自然常温的环境中,由于生鲜农产品的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其产品的属性,包括新鲜度、营养价值、口感等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在采购、装卸、物流、销售等各环节中,容易造成数量损失和鲜活度降低。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和数量对时间的反应更加敏感,消费者需求波动性增强,时效性、保鲜性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手段,因此对生鲜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供应链必须以柔性的生产和管理为前提,在保证速度快与成本低的基础下,尽可能提高整个供应链周期中每个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压缩生鲜农产品从加工包装到运输储存及最终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及时地响应消费者需求以获得竞争优势。
TOC理论(The Theory of Constraint)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大师Dr・Eliyahum・Goldratt基于他早期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PT)上发展创立起来的。约束理论率先提出从企业全局的效率和利益角度出发,识别企业中的瓶颈环节,然后运用逻辑化、系统化的思维流程,使瓶颈产能最大化,从而使企业各环节同步、整体改善的生产运作管理方法[1]。目前,国内外对TOC理论以及TOC在生产运作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对于约束理论在快速响应中的运用研究不多,本文将TOC理论引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识别物流配送中的制约因素并加以突破,从而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力。
2.基于TOC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总体思路
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快速响应可降低库存量,加快库存周转率,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生鲜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通常都会出现瓶颈,进而影响供应链整体的协调运作。运用TOC管理方法构建一个从快速响应出发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时发现瓶颈,打破最薄弱环节,并对该环节进行充分利用,以平衡其他资源,最大化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基于TOC理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可归纳为:分析整个供应链各环节,找出影响快速响应的制约因素,即物流配送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然后消除这些制约因素,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依照TOC聚焦五步法:第一步是识别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约束,根据瓶颈识别算法,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约束; 第二步是最大限度地挖尽瓶颈和利用制约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三步是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其他活动服务于第二步中提出的各种措施,只有其他活动的配合,才有供应链效率的提高;第四步是打破瓶颈,此时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瓶颈已不再是企业的瓶颈;第五步是重返第一步,重新识别新的约束,持续改进。TOC理论最终就是要寻求顾客需求与企业能力的最佳配合, 对约束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余的环节相继地与这一环节同步。
3.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
生鲜农产品从田间采摘到运输配送至消费者手中,耗费的时间越长,新鲜度越低,其新鲜度决定了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好坏和价值高低。这里的新鲜度包含两种:一是随着流通时间的延长,缺失水分、活性降低,只是看起来不新鲜;二是随着温度、环境的变化,大范围损坏,发生腐烂变质。综上所述,为了描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本文定义一个随着运输配送时间变化的反映生鲜农产品质量的新鲜度因子θ, 0≤θ≤1。假设不考虑生产商田间采摘的过程,生产商打包装车时的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为1,在运输配送途中随时间的增加而递减,直至生鲜农产品全部腐烂, 生命结束, 新鲜度降为0。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函数为 ,其中T是生鲜农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t为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商到分销商至零售商的流通时间,且 。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函数关于流通时间求偏导:
, ,由图1看出,新鲜度因子θ是随着流通时间的延长而加速递减函数。
3.1找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瓶颈
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快速响应有利有弊,在成本投入较高后才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如图2所示,当响应不足 ( deficiency in response) 时,则不能达到快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水平,企业虽然只投入较少的成本却失去了更多的机会和利润;若响应过度 ( surplus in response),即响应能力超过恰当水平, 企业利润增加的同时会带来了成本激增的问题。因此,本文解决的就是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瓶颈问题――快速响应,探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响应能力,寻找最佳响应能力以避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响应不足和过度。
3.2最大限度利用瓶颈
生鲜农产品具有较强的易腐易损性,在生鲜农产品从生产地运输到消费者的各环节中,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发生变质,信息共享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瓶颈。因此,提高各环节的快速响应能力压缩流通时间,是增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掌握市场变化趋势、订单详情,提高供应链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速度、应变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持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3.3所有其他因素迁就上述决定
3.3.1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需求预测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味,更加青睐鲜活程度高的生鲜农产品,对物流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速响应能力必须以准确的需求预测为基础,否则反应越快、品种越多,库存积压问题也就越严重。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随时变化的消费需求,提高对市场环境复杂变化的应对能力必须摆脱落后的管理方式,对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和运作模式做出创新性的变革,实现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之间跨组织信息集成,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整体运作达到同步性和一致性,提高供应链系统内部的运作效率。
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受到购买意愿和收入水平的影响,企业既要抓住宏观经济形势,预测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积极采取措施拉动消费;同时加强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物流意识,指导农民关注生鲜农产品的市场动态,拓展思维;还需设计开发体验式APP,形成生产商、零应商、消费者等协同参与的交互式模式,当季时令蔬果、牲畜出栏率等数据;通过信息共享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并广泛收集消费者偏好,快速准确地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及时采集、传递产品信息,使供需无缝对接。从现在的产销环节逐渐向农民生产采摘环节集成,结合自身的经营管理战略和利益目标,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不断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
3.3.2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为提高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能力,必须加强核心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广泛普及物流信息技术。我国生鲜农产品的发展以个体企业为主,信息化基础和意识都非常薄弱,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应该从自身的战略定位和功能角度考虑,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路径,综合运用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标准化、信息化、集成化。
通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对生鲜农产品的各环节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全程质量跟踪,消费者通过扫描射频标签可以对生鲜农产品进行产地追溯,将实时的物流信息反馈给物流企业和消费者,以便企业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快速做出响应。将时间―温度指示器(TTI)安装在生鲜农产品上,能够实时反映出其所黏附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期间的温度变化过程,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掌控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同时,结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随时跟踪货运车辆,来解决合理调度车辆、实时监控车辆在途状况及生鲜农产品品质的问题,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快速运转。提升农产品物流园区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物流信息自动采集、数字化仓储、智能分拣、车辆调度优化、在途监控等关键信息技术的建设与普及,形成应变能力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通过上述物流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构建物流企业的内部信息网络,满足农民针对种植准备、仓储库存、上市时间、市场价格等全方位的信息需求,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3.3.3构建供应链物流网络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生产源头、物流企业、零售商、消费者整合,统筹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快速响应模式,组建成一个高效复杂、满足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物流网络。它使信息资源更加协调化,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对避免农民生产的风险、增加收入利润、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都具有重大意义,从而实现物流效率最大化。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协同,将大量分散的资源和单个企业的物流网络整合,有效解决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和供应链响应速度过慢的瓶颈。搭建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从价格、渠道、品质与服务等方面入手,结合市场趋势制定营销策略,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响应消费者需求。重点培养与壮大生鲜农产品核心企业、专业养殖农户,朝着“合作社+农户”、“农超对接”和“公司+基地”等模式转变,建立多种模式的物流配送体系,更加灵活快速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如VMI、田间超市直配、自提等补货策略。通过O2O模式实现联动发展,协调线上线下合作机制,增强供应链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应变能力。建立少数量、多批次的快速补货机制,缩短补货周期,从而降低库存、流通实体损耗和价值流失。
3.4提升瓶颈的效率
快速响应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获利能力和服务质量带来了明显的改善,如:销售额增加、库存降低、损耗减少、消费者满意度提高。设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响应收益函数为R=f(QRC),响应成本函数为C=f(QRC),净利润函数为P(QRC)=R-C。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递减法则,若不断加大对快速响应能力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响应成本随着响应能力的递增而递增,边际响应收益随着响应能力的递增而递减,所带来的利润就会下降。如图3所示,当边际响应成本等于边际响应收益时,即为最佳响应能力。
3.5 重返第一步, 别让惰性成了瓶颈, 即持续改善
约束理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应尽可能的缩短物流时间,保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提高快速响应能力,根据TOC五步法,总结出以上基于TOC理论的快速响应机制,如图4所示。
4.总结
本文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入手,分析系统中存在的最大瓶颈,运用TOC理论对其快速响应能力提出有效解决措施,加大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共享程度,寻求最佳响应能力,减少物流在途时间,将物流成本降到最低,增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只是就TOC对快速响应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快速响应能力的因素构成及评价指标;如何协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怎样合理布局网点,优化资源配置,使物流企业集散功能强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柔性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Goldratt E M, Cox J. The Goal: A Process of Ongoing Improvement[J]. Measuring Business Excellence, 1992, 56(5):351-355.
[2]李季芳.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思考[J]. 中国流通经济, 2007, 21(01):17-19.
[3]徐良培, 李淑华, 陶建平. 基于时间竞争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营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09期(9):2320-2324.
[4]崔南方, 易林华. 基于TOC理论的分销系统库存控制模型[J]. 工业工程, 2008, 第2期(2):133-137.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供应链 分析 策略
一、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及我国的消费特征变化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是以生鲜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禽、蛋、肉、奶制品、水产品等)为对象,围绕生鲜农产品这一经营核心,通过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控制,协调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户、农产品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利益诉求,从农资采购开始,完成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作业、收购运输、市场分销的一系列过程(见图所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链,而且还是一条生鲜农产品通过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的增值链。
图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示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生鲜农产品生产、购销模式正面临两方面的转变:一方面,随着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消费者在消费生鲜农产品的过程中形成着全新的消费观念,他们不但关注基本效用,如口味、成分、制作方法等,而且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另一方面,超市正在取代传统的农贸市场,成为农产品销售终端的主流模式。例如,在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农产品进入超市销售;在我国沿海地区,农贸市场正在逐步退出农产品零售环节。
在国际市场上,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量排名一直位居世界前几位,水产品、家禽、水果、蔬菜、花卉等劳动密集型的生鲜农产品出口额占据其中较大比例。我们能够依托供应链来进一步提升生鲜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其原因在于:对供应链的全程监控可以确保质量与安全,使其顺利地跨越“绿色壁垒”;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附加价值。目前在国际市场中,具备强大竞争力的生鲜农产品出口国家都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构建和发展我国的供应链体系非常紧迫。
二、我国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s)
(1)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泛的种植区域。居民消费需求一直非常旺盛,粮食消费量下降明显,动物性食品像牛羊肉、水产品、禽肉和蛋奶的消费量明显提高,食品结构变得更富营养、更为合理。
(2)新型的生鲜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正在生成,这种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市场交易型农业是一个巨大进步。特别是近几年,在生鲜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较好的企农利益分配方式,并主要以合同形式确定下来。
(3)大型核心企业已在供应链中起主导作用,而且会促进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的优化,例如北京的汇源、四川的通威、河南的双汇、上海的光明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供应链的实践表现。目前在城乡进行的产业格局调整,给龙头企业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劣势分析(Weaknesses)
(1)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涉及农、工、商三大产业,各节点在产业环境、战略起点、信息传递、物流系统等诸多方面所涉及的标准、原则存在着广泛的不一致性,不利于合作伙伴联盟的形成和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监控。这会使得我国部分省区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即使局部子链最优,却会在协调与集成时困难重重。
(2)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在农村普遍缺乏具有独立产权的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生产者是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无法充分掌握农产品流通中的全部信息,更不能根据这些信息安排生产,只能被动听从经销商或中间商的安排,无法完全介入供应链。
(3)供应链各主体之间信息流通不畅。从全国范围来看,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供应链各节点组织之间缺乏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
(4)生鲜农产品产销脱节和物流成本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供应链中产销脱节;二是农产品物流处于无序状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具有盲目性;三是缺乏市场营销概念,不重视向外信息,不重视商品包装,不重视品牌开发;四是信息不能快速传递,导致生鲜农产品在途损耗严重。
3.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加入WTO为我国农产品市场带来了巨大商机。加入WTO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我们一样可以享受多边的最惠国待遇,可以减少其他国家的非关税限制,我国生鲜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将更为广阔。部分国外资本的直接进入,也为我国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增加后劲。
(2)国内外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开放的国际市场拓展了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的需求空间。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均成双增长的态势,说明国际、国内市场对我们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扩大。
4.威胁分析(Threats)
(1)我国生产经营自身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长期以来,我们对农业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滞后,使得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巨大。生鲜农产品的运销成本过高,失去了价格的相对比较优势。
(2)国内外农业保护程度差异性过大。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给予农业很高的国内支持。按照《农产品协议》规定,美国国内支持总量(AMS)可达191亿美元,日本可达283亿美元,欧盟可达769亿美元,这些无疑会对我国的出口增加巨大压力。
(3)外贸面临绿色壁垒的严峻挑战。我们的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技术发展和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滞后。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因质量问题而被退货和索赔事件屡屡发生,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声誉及国际市场的开拓。
(4)生鲜农产品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全。批发市场物流设施、设备落后,储藏保鲜设施保鲜水平较低;由于保鲜设施跟不上,交易方式落后,农产品非标准化,只能即时现货交易;电子商务不足,信息化程度低;农贸市场作为现阶段主要的零售终端无法保证农产品安全,规模小、经营不规范,产品缺乏可追溯性。
三、我国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对策矩阵
根据上述的SWOT分析,可以建立战略选择矩阵分析对策表(如表1所示)。依据战略指导思想,借鉴国内外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的生鲜农产品产业应定位于可持续的中心多元化发展战略,具体概括为:
一是保持并发展主业优势,稳步发展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充分利用丰富的品种资源、耕地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达到整体稳步发展的目的;
二是积极发展相关产业。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强、联动能力强的作用,克服国内市场中的低端生鲜农产品供大于求、恶性竞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避免和减少市场波动的冲击和风险,积极开拓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表 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SWOT矩阵分析的主要对策
三是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供应链。转变和提升传统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方式,实现现代化的生产与管理,解决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达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凌宁波朱风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
[2]蒋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分析及其优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1期
[3]兰萍: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5年第12期
[4]李 莉:SWOT分析法在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战略选择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6年5月
[5]湖南工程学院经管系. 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物流系统模式探析[J].学术研究,2006年第4期
关键词:生鲜宅配;生鲜农产品;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服务商;契约协调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2-0151-09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由量的增加向质的提升转化,更加安全、环保、绿色、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鲜宅配模式的发展。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保存时间短、极易腐败的特点,且消费者对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有着个性化的需求,则生鲜电商对于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消费者配送需求的满足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自建冷链物流系统的高昂成本,多数生鲜电商企业通常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丈掏瓿上费者网购订单的配送;而物流服务商的在途保鲜投入会影响到生鲜农产品新鲜度,订单配送及时性、配送末端服务态度会影响消费者网购体验及满意度,并进一步影响其二次购买意愿,间接影响到生鲜电商企业的利润。由此,生鲜电商企业如何有效地促进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投入更多相应努力则凸显其重要性。同时,作为生鲜电商企业与消费者衔接的桥梁,物流服务商希望从生鲜电商企业那里获取更多的生鲜农产品订单配送量以增加其利润,那么如何给予生鲜电商企业适当的激励也值得探讨。鉴于此,本文研究生鲜宅配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
目前,关于生鲜宅配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的研究较为少见。多数文献主要从生鲜农产品配送路径优化、供应链整体优化、冷链物流、库存控制策略等方面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进行研究。而有关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相关文献中,较多文献关注于生鲜农产品供应商、零售商或生产商、分销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如文献[1-5]分别从考虑生鲜农产品实体及价值损耗、消费者效用、零售商保鲜能力有限或供应商保鲜动力不足、分销商保鲜努力水平影响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与数量、供应中断以及公平关切等角度,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或设计相关契约与激励机制,研究了供应商与零售商或分销商与生产商组成的二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也有部分文献研究了生鲜农产品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如文献[6-7]分别考虑随机需求下长时间运输影响农产品新鲜度及损耗率、在途控制成本、物联网环境,提出改进收益共享契约或利益共享与成本分担契约能够协调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解决多边效益问题,使各供应链主体达到共赢。
对于物流服务商参与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文献较少。文献[8]考虑市场需求为随机且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分销商决策有显著影响,给出了包括批发市场出清合同、批发价格折扣分享合同的激励机制,实现三级供应链协调;文献[9]通过构建生鲜农产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TPL服务商)以及零售商三方竞合博弈模型,对其三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进行了探讨。而有关生鲜农产品零售商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也相对较少。文献[10]主要考虑保鲜努力水平对零售商利润或系统整体利润的影响,并以成本分担与收入共享合同或两部定价契约激励物流服务商提高保鲜水平,实现生鲜农产品零售商或系统利润最大化;文献[11]研究了渠道权力结构下考虑第三方物流风险偏好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激励机制。并且,多数研究零售商与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协调问题的文献主要针对普通商品,如文献[12-13]分别通过设计成本共担合同、收入共享与成本共担合同或基于博弈论及委托理论建立第三方物流合同激励机制,以协调TPL服务提供商的物流服务水平、额外配送能力成本信息以及客户企业的产品库存,使供应链整体利润最优。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考虑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新鲜度以及物流服务商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同时影响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情形,应用契约理论、博弈论等研究生鲜宅配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之间相互激励与协调问题,以期找出双方协调机制以改善双方利润,实现系统整体利润最大化,促进双方长期密切合作。
二、问题描述:模式流程、模型变量、模型假设
(一)生鲜宅配模式流程
本文考虑生鲜电商、物流服务商、终端消费者组成的一个环形网络,生鲜电商企业通过线上平台生鲜农产品信息、展示商品,消费者线上浏览生鲜农产品商品信息、选择欲购买生鲜农产品、线上下单订购商品,在线支付货款;订单信息、货款支付信息传递至生鲜电商;生鲜电商通过物流服务商将生鲜农产品配送至消费者家中。参见图1。
图1 生鲜宅配模式流程图
(二)模型变量
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作为一个利润系统,各自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为网络生鲜农产品的需求者,其对生鲜农产品的订购量受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与新鲜度、物流服务商配送及时性与配送末端服务态度几个因素影响。因此,设模型变量及定义如下:
p1:生鲜电商企业单位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
c1:生鲜电商企业单位生鲜农产品成本;
p2:无数量折扣时物流服务商单位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价格;
c2:物流服务商单位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
Q: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订购量;
e1:物流服务商对生鲜农产品的保鲜努力水平;
e2:物流服务商对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
ε:物流服务商对生鲜电商企业单位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价格的数量折扣因子;
p3:有数量折扣时物流服务商单位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价格;
ω:生鲜电商企业的收益分享比例,0
μ:物流服务商分担物流服务成本比例,0
La:生鲜电商企业利润;
Lb:物流服务商利润;
Lm: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总利润。
(三)模型假设
假设1: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服务商均为理性,且风险偏好均为中性,合作过程中信息对称;物流服务商的保鲜努力水平及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可以提高,并且可以被度量。
假设2: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订购量Q=e2(a-bp1)+δθ,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订购量受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p1、新鲜度θ以及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水平e2的影响。a为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潜在订购量,b为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对订购量Q的影响系数,δ为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对订购量Q的影响系数;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受保鲜努力水平的影响,θ=e1θ0,θ0为消费者所能接受的生鲜农产品最低新鲜度。Q(p,e2=1,e1)=(a-bp1)+δθ表示物流服务商对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不变时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订购量,此时只受到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与新鲜度的影响;Q(p,e2>1,e1)=e2(a-bp1)+δθ表示物流服丈潭耘渌图笆毙浴⒎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提高时消费者对于生鲜农产品的订购量,此时受到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新鲜度以及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的影响,其中,e1>0,e21,a、b、δ、θ0均大于0且为常数。
假设3:保鲜成本与保鲜努力水平的函数关系式为C(e1)=[SX(]λe21[]2[SX)],e1>0,λ>0,且为常数,表示物流服务商保鲜努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保鲜成本的上升;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成本与物流服务努力水平的函数关系式为C(e2)=σ(e2-1)2,e21,σ>0且为常数,表示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其物流服务成本的增加;C(e1)、C(e2)均为凹函数,且边际成本递增。
假设4:参数满足以下关系p1>c1+p2,表示生鲜电商企业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大于其自身成本与物流配送价格之和。p2>p3>c2,表示物流服务商不提供配送价格数量折扣时,单位生鲜农产品的配送价格大于提供配送价格数量折扣时的配送价格,且大于其配送成本。
三、基本数学模型
(一)集中决策模型
集中决策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统一决策。此时,系统整体利润函数为:
(二)分散决策模型
分散决策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作为独立利益体并以自身利润最优进行决策。双方博弈过程:首先,物流服务商根据生鲜电商企业市场状况的了解向生鲜电商企业报出单位生鲜农产品配送价格p2,保鲜努力水平e1,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e2;然后,生鲜电商企业结合自身利润和行业水平对其所报单位生鲜农产品配送价格p2,保鲜努力水平e1,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e2进行分析,以判断所报单位生鲜农产品配送价格p2是否合理,保鲜努力水平e1以及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e2是否能满足自身要求;若接受,则双方达成协议,若拒绝,则物流服务商重新调整单位生鲜农产品配送价格p2报价,保鲜努力水平e1,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e2,直到双方协议达成或终止。
生鲜电商企业和物流服务商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命题3表明分散决策模式下物流服务商保鲜努力水平、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最优物流服务努力水平以及系统最大利润均小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保鲜努力水平、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最优物流服务努力水平以及系统最大利润。
四、契约协调模型
由命题1、命题2、命题3可知:由于随着物流服务商的保鲜努力水平以及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的提升,生鲜电商企业的利润也增加。因此,生鲜电商企业希望物流服务商提升上述努力水平以增加自身利润;然而,物流服务商上述努力水平提升则相应的物流成本会增加,会影响到其自身利润,如果生鲜电商企业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物流服务商则缺乏提升保鲜努力水平以及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的意愿。因此,引入成本共担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生鲜电商企业分担部分保鲜成本以及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成本,比例为1-μ;并分享部分收入给物流服务商予以激励,比例为1-ω;同时,作为生鲜电商企业的合作者,物流服务商希望从生鲜电商企业那里获得更多的生鲜农产品配送量并与其长期合作持续盈利,因此引入物流配送价格的数量折扣契约,即物流服务商对生鲜电商企业的配送价格与配送量Q满足一定的线性关系,Q相对越大,配送价格p2相对越小,并满足:p3=p2-εQ,ε>0,给生鲜电商企业予以一定的激励补偿。用此契约优化系统利润,以使系统利润最优,同时又有利于双方的紧密长期合作。
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配送价格的数量折扣契约下,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服务商利润函数分别为:
五、算例分析
假设消费者对生鲜电商企业生鲜农产品的订购量Q中,参数a=100,b=10,θ0-1,δ=10;生鲜电商企业单位生鲜农产品成本c1=2;无数量折扣时物流服务商单位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价格p2=2;物流服务商单位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c2=1;保鲜成本函数中参数λ=20、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成本函数中参数σ=10。
由表4知,在契约协调下,随着ω值的增大,ε值变小,表明生鲜电商企业分享给物流服务商的收入越少,则从物流服务商那里获得的单位生鲜农产品配送成本数量折扣量越少;随着ω值的增大,μ值变小,表明生鲜电商分享给物流服务商的收入越少,则需分享物流服务商更多的投入成本;当ω取值低于0.8311时,生鲜电商企业的利润小于无契约协调时的利润;当ω取值高于0.9834时,μ值小于0,不满足假设条件;当ω的取值在(0.8311,0.9834)内变化时,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服务的系统总利润最优,同时,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服务商的各自利润均分别大于无契约协调时各自利润,验证命题4,命题5,且随着契约参数ω的增大,生鲜电商企业的利润增加,物流服务商的利润减少,契约参数ω的取值取决于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谈判能力。若生鲜电商企业谈判能力较强,且想更大化自身利润,则ω的值会偏向0.9834,若物流服务商谈判能力较强,且想更大化自身利润,则ω的值会偏向0.8311。若双方想拥有更深度的合作,则双方会适度做出让步,均衡契约协调所带来的利润。
六、结论
本文运用博弈论、契约理论探讨了生鲜宅配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建立了无契约模式下的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模式模型,通过比较发现分散决策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价格高于集中决策模式,物流服务商的保鲜努力水平、配送及时性、服务态度的物流服务努力水平均、消费者订购量、系统利润均低于集中决策模式。通过设计物流配送成本数量折扣契约、成本共担以及收入共享的组合契约协调供应链,得出在契约参数ω、ε、μ满足一定条件下,该组合契约能够有效协调供应链,实现系统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组合契约的有效性。
本文研究对于生鲜宅配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激励与利益协调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新鲜度、提高物流服务商配送及时性与服务态度,提高消费者订购量,同时有助于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长期密切深度合作与最大化盈利。
本文主要针对消费者的确定性需求及消费者及时取货的情形,今后将进一步研究生鲜宅配模式下同时存在随机需求、消费者退货、未及时取货导致的逆向物流与二次配送情况下的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契约协调问题,此外,本文研究的为生鲜电商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今后将进一步探讨生鲜宅配模式下生鲜电商企业、物流服务商以及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契约协调问题。
参考文献:
[1] 冯颖,吴茜,余云龙.考虑实体损耗和价值损耗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4,33(6):282-286.
[2] 王磊,但斌.考虑零售商保鲜和消费者效用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J\].运筹与管理,2015,24(5):44-51.
[3] 王磊,但斌.考虑消费者效用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保鲜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5,29(1):200-205.
[4] Guohua Sun,Xiang Li.Research on th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Coordination with Supply Disruptions[J].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2013, Vol.2013,Article ID 416790,9 pages.
[5] Lei Yang,Kebing Chen,Guimei Ma.Optimal Decisions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for a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 Supply Chain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 & E-Service, Science & Technology,2014,7(5):63-78.
[6] 波,叶兵,张永旺.物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J].系统工程,2014,32(1):48-52.
[7] 侯玉梅,林梦楠.需求受服务努力影响的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性研究[J].系统工程,2014,32(1):48-52.
[8] Xiaoqiang Cai,JianChen,YongboXiao,XiaolinXu,GangYu.Fresh-produ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logistics outsourcing [J].Omeg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13,41(4):752-765.
[9] 冯颖,余云龙,张炎治,等.TPL 服务商参与决策的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协调机制[J].管理工程学报,2015,29(4):213-221.
[10]王禹.基于两部定价契约的生鲜农产品在线零售商与物流商协同博弈[J].物流技术,2015,34(1):136-138.
[11]Qing Wu,Yinping Mu,Yi Feng.Coordinating contracts for fresh product outsourcing logistics channels with power struc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5,160:99-105.
[12]Lin Jiang,Yong Wang.Logistics cost sharing in supply chains involving a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J].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16,24(1):1-24.
[13]丁斌,左琪,罗秋慧.信息共享下的在线零售商与物流提供商额外配送能力[J].系统工程,2014,32(4):1-6.
Coordinating Contract between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E-business Enterprise
and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An Analysis based on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Home Delivery Mode
XU Guang-shu, SONG Zi-long
(School of Logistics,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
【关键词】 生鲜电商 供应链模式 优劣势
一、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以电商平台为主体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B2C生鲜电商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兴事物,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也缺乏业内公认的成功模式。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B2C生鲜电商的供应链模式已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但其在生产、供给和销售等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鲜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旨在区分各类生鲜电商的供应链模式,分析其优劣势,并对B2C生鲜电商的经营与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B2C生鲜电商的发展现状
生鲜电商的概念来自于从事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界,生鲜即生鲜农产品,电商即电子商务企业,生鲜电商指代的就是从事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商务企业或其进行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网站平台。广义的生鲜电商包括B2B、B2C以及生鲜农产品企业、协会拥有的等仅供信息单向传递的网站。
目前,B2C生鲜电商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时间在2009年之前,该阶段的生鲜电商大多是从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中衍生出来的,如多利农庄、易果网和任我在线,主要集中于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一线城市,实行会员制高端有机农产品的小范围配送。第二阶段为快速扩张阶段,时间从2009―2011年,这个阶段的生鲜电商数量激增,如莆田网、中粮我买网、依谷网、正大天地、鲜直达、51摘菜网、武汉家事易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出现,并且采用了多样化的经营模式如生产外包、纵向一体化等。范围从原来的北京、上海扩大到武汉、广州、深圳、江苏等地。品种由原来的高端有机扩充了一般的农产品和进口农产品。第三阶段为稳步发展阶段,时间从2012年至今,在该阶段从事生鲜网购的电商已有几十家,在经过上一阶段的快速扩张之后,该阶段整个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在位企业开始将重心放在供应链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还有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综合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也开始进入该领域,如顺丰优选、亚马逊、淘宝、京东、1号店等,并且经营的范围和品种进一步扩大。
三、B2C生鲜电商供应链模式特点对比分析
本文根据B2C生鲜电商在生产、物流配送以及销售等环节的策略选择,将现有的B2C生鲜电商企业供应链模式分为以下四类。
1、生产外包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生产环节外包,物流、电商平台等环节均自营。这类企业一般从生鲜农产品基地、私人农场等生产商处采购生鲜农产品,然后送到自营的物流配送基地对产品进行加工、包装等,再由自有的配送车队、配送人员送货上门。
例如北京的鲜直达,在接到订单后鲜直达每天下午都会派冷鲜车从北方八个蔬菜基地采购新鲜蔬果,在夜晚将其运送到库房后经过分拣、包装和装载,再于第二天清晨通过专用三轮车将蔬果派送到消费者手中。产品从下单时到送货上门一般不超过24小时。
2、单一平台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生产和物流环节均采取外包形式,企业仅进行电商平台的运营和维护。这类企业从生鲜农产品基地、私人农场、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生产商处采购生鲜农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例如淘宝网,淘宝通过搭建淘宝生态农业频道电商平台,吸引农场主和商入驻,生产环节由农场和商负责。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淘宝网引入了具有有机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产品进行审核与实地监督,同时还对农场生鲜产品进行信息管理,根据销售量与评价对生鲜产品进行排名,择优在平台上进行推荐,生产商在接到订单后包装加工再由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3、纵向一体化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了产供销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这类企业通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负责农产品从种植、采摘、检验、加工、包装、到配送的全套工作,形成集农产品种植与采摘、分拣和加工、仓储和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最后以电子菜箱的方式配送,节约配送时间,保障生鲜农产品的鲜度。
例如51摘菜网,51摘菜网目前拥有自有加工车间5330平米、生产基地30亩、无公害农副产品基地2500亩,并自建了运输配送队伍,订单中的生鲜产品在采摘后经过检验、加工、包装后经专人配送到每户专属的电子菜箱中。
4、横向多元化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在于既从事生鲜产品的线上交易,同时也拥有自己的实体店铺。产品一般从生鲜农产品基地、私人农场等生产商处采购,然后送到自营的物流配送基地进行加工、包装等,再由自有的配送车队、配送人员进行配送,但不是送货上门,而是先送往实体店,再由消费者自取。
例如任我在线,接到订单后,任我在线首先从生产商处采购农产品并将其配送到自营的物流配送基地,然后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包装,再经由配送车队配送至任我在线在小区内开设的体验超市进行暂时保存,最后由消费者自提。同时任我在线的小区体验超市也进行生鲜产品的零售业务。此外,除了线上网站下单和线下实体店购买,任我在线还提供电话订购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四、生鲜电商供应链模式优劣势对比分析
1、生产外包模式优劣势
优势:(1)无生产成本,产品品类多样化。企业无需在产品生产方面投入过多精力和财力,这样可以避免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通过和供应商建立合作,企业可以根据需要拓展自己的产品品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有利于控制物流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电商企业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情况,这样有助于提高供应链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缩短交货期,保障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3)直接面对消费者,有利于形成品牌忠诚。电商企业自营的物流运作模式可以通过差异化、高效的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提高服务的附加值,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劣势:(1)生产商的选择和管理难度较大。该模式的电商首先要面临的是对生产商的选择问题,是选择生鲜农产品基地,还是私人农场。另外,如何管理数量庞大的农户,做好农户与消费者的对接等也是生鲜电商面临的难题。(2)生鲜产品品质不稳定,对产品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产品采购主要是靠采购人员根据经验决策,没有需求预测管理、需求计划管理,致使采购比较粗糙和随意;欠缺差异化的经营和促销手段,会不时出现同行恶性竞争现象。(3)物流设施投入较大,冷链物流技术与成本门槛较高。生鲜物流对保鲜、冷藏、通风等技术措施要求较高,电商企业必须进行较大投入才能将上述技术应用到配送车辆上,否则很容易导致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品质的下降和产品的损耗。此外,由于生鲜物流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在企业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其配送的区域范围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单一平台模式优劣势
优势:(1)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优势。电商企业可以有效发挥自身专业化特长和规模优势,为生鲜产品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对接平台,是商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枢纽。在此模式下,电商平台在整个生鲜产品供应链中承担着核心企业的角色。(2)降低生产和物流成本。由于采取生产和物流外包模式,电商企业无需在生产和物流环节投入,这对于刚进入生鲜市场的电商企业而言,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撤离,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劣势:(1)生产商管理难度较大,生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有效控制。(2)物流服务水平有差异,生鲜产品损耗大、退货风险高。由于物流采取外包模式,企业对物流环节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容易导致物流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普遍偏小,货品仓储和交易设施不够齐全,卫生环境差、服务水平达不到要求等诸多问题。在生鲜物流对保鲜、冷藏、通风等技术措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生鲜农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增加客户退货风险。
3、纵向一体化模式优劣势
优势:(1)产供销一体化,生鲜产品标准得以保障。电商企业参与生产产品生产、加工可以有效保障货源的质量稳定、数量充足和标准化,提高农生鲜产品的附加值和档次,延长产品销售期,达到增值、增效目的。(2)有利于控制物流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3)直接面对消费者,有利于形成品牌忠诚
劣势:(1)生产环节投入大、产品品类有限。企业需在生产环节投入较多精力和财力,导致企业优质资源的分散,同时如果电商企业的规模有限,加工和销售的能力有限,一旦产品销售不出去,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此外,由于受到资金等的限制,这类电商企业供应的产品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难以发货范围经济优势。(2)物流设施投入较大,冷链物流技术与成本门槛较高。
4、横向多元化模式优劣势
优势:(1)无生产成本,产品品类多样化。(2)有利于控制物流环节,提升供应链效率。(3)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规模经济优势,降低配送成本。
劣势:(1)生产商管理难度较大,生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控制。(2)要进行实体店选址、设计与管理,经营成本较高,且直接参与与蔬果店和超市的竞争。
五、提升B2C生鲜电商供应链管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1、产品方面: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产品品类进行有效差异化
产品品质是生鲜电商的生命线。无论是向农产品基地等生产商采购还是自己经营农场,最重要的是制定出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和各个环节的检验工作,消费者对于电商本身就存在信任度不够的问题,尤其在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时期,这对于走高端路线的有机农产品电商是一个机遇,但同时也考验着生鲜电商的对于货源严格管理的能力,尤其在生鲜的种植、采摘、检验、加工等环节上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保证货源质量的稳定,比如可以采用RFID技术将每一批次甚至单件产品追根溯源,让消费者放心,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2、物流与配送方面:进行合理的物流管理与配送设计
无论对于地域配送或者全国配送的生鲜电商,除了货源要保障之外,中间的配送时间和配送质量也十分关键。生鲜农产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新鲜,若没有高效的物流系统,即时保证即时采摘,经过物流配送之后也很难实现其价值。幸而冷链物流技术再不断创新,各地也在积极搭建物流配送中心和中转基地,为将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打好基础。因此选择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鲜电商要合理评价其物流服务的水平,对其物流配送活动实施监督,而选择自营物流的生鲜电商则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经营。
另外,因为生鲜电商决不止于蔬菜、水果,还有海产品、肉禽蛋等,不同的农产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如保鲜期、保鲜温度,加工的方式等等,因此在配送的方式上、配送包装、配送时间的选择和配送路线的安排上均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与实际的检验,如可以分产品大类设计配送区域,蔬菜水果等对保鲜水平要求较高的产品可以选择就近配送,对保鲜水平要求较低的产品可以对各产地的生产量进行调配,对供应链进行灵活的管理。
3、增值服务方面:灵活的销售方式与差异化服务相结合
在销售环节,农产品的销售应与农产品的生产和有效衔接。生鲜电商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销售方式的选择。生鲜电商虽然通过缩短供应链节约了一定的成本,但因为冷链物流的成本和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因而农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通过低价促销的方式进行销售难以为继。因此生鲜电商企业采取规模生产与规模销售的方式更有竞争力。目前比较好的方式包括会员制定期宅配(周卡、月卡、年卡等)、社区支持农业(CSA)、预售、团购等。
其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生鲜电商企业对于用户的吸引力很大程度在于服务的差异化,可对不同的目标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这样有利于树立电商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面向电子商务企业的大数据导入模式与企业价值增值研究”,编号:31541310825。)
【参考文献】
[1] 胡天石: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2] 赵洁、冯华:供应链管理下的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8).
[3] 侯玉梅、刘力卓、李明芳:河北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及其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12(3).
[4] 慧菲:农产品“触网”尚需迈过四道坎儿[N].中国税务报,2013-02-27.
[5] 李小飞: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
[6] 邢江波: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同城配送网络优化[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关键词: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3.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农产品经营模式的变化,农产品已经成为超市和大卖场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年《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消费者在大卖场和超市两个主要的渠道中,选购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大约70%的生鲜食品。同时,消费者一直都认为超市是最安全的购买场所,2009年通过对5,000名消费者的调查,消费者对超市的放心度、满意度都是最高的。但是,仍然有20.2%的城市消费者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形势“问题太多,令人失望”。超市农产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一、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
根据对北京市超市的走访调查,一般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分为供应链的选择、采购环节的控制、加工、配送环节的控制、内部控制几个环节。
(一)超市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选择。超市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是以供应链模式的选择为开端的。为提高进入超市的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超市目前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借助一套考核标准体系和程序来对不同农产品供应商的质量保障水平进行评价。
以家乐福超市为例,在选择供应商时,家乐福设有三道关卡:“证照检查”、“现场审核”和“产品检测”。在双方谈判之前,供应商必须提供其有效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所有的供应商都必须提供合格证件后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谈判环节。家乐福在中国始终坚持供应商审核制度,在正式合作前都需要接受家乐福的第二方审核,由家乐福区域食品安全经理和相关产品的采购负责人共同完成审核。通过第二方审核的供应商还将面临家乐福邀请的专业第三方审核公司的审核。进入家乐福之前,供应商的产品还将接受抽样验货,家乐福分布于全国的10个专业实验室将对产品做出科学的检测,检验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双方的合作。
(二)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采购环节决定着超市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收、验货环节的严格把关更是成为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各超市在收货环节都有一整套的流程,一般包括收验货程序、收货标准,包括卫生质量要求、分类分级要求、修剪要求、包装要求、保存要求,另外还包括不同种类的农产品的具体验货要求。
家乐福向中国区的供货商采购农产品时,也严格遵守了其全球统一的农产品采购标准和程序要求:一是定期调研,研究竞争对手所售农产品的价格与质量,以作为采购谈判的依据;二是收货检验。根据家乐福严格的验收货制度,农产品在进入超市前就要接受全面的质量检验,并必须符合其统一的农产品收货标准。
(三)加工配送环节的质量控制。在农产品物流中,配送环节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关键一环,连锁超市销售的食品中,生鲜农产品是最复杂和最容易在物流过程中引起质量问题的产品。
家乐福超市要求对于采购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必须遵照相关规章和流程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送到超市的各个门店中,生鲜农产品还应迅速送入冷冻、冷藏库内保存。由于家乐福没有自己的物流系统,对于冷冻冷藏农产品等高危食品,只能走供应商渠道。为保障供货不出问题,家乐福除了做好冷冻农产品的门店快速接收外,还会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其中心温度,对达不到温度要求的产品,家乐福将拒收,并作为不良信息进行记录,反馈给供应商。对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机构的供应商,家乐福也有相关的严格要求和进行相应的检测,并把检测结果反馈给供应商,从而为供应商选择第三方物流机构提供参考。此外,每隔两个月,家乐福中国区总部会派出专门的质检人员,对全国各分店包括采购环节在内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进行全面检查并评分。
(四)内部控制。农产品配送到门店,在出售前有一定的储存时间,需要严格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包括内部质量检测和库存控制。
1、内部质量控制。这一过程由6个环节组成:收货区质量控制(温度、新鲜度、产品证件)、冷链(温度控制)、清洁和消毒(专业清洁和消毒设备产品)、个人卫生(清洁的制服、干净的手、口罩和手套、健康证),标识(供应商信息、保存条件、保质期)、产品保质期(定期检查、及时将过期产品下架)。家乐福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在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方面做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同时,家乐福还通过外部的第三方公司加强农产品安全的监控和抽查。外部第三方公司会以“神秘顾客”等身份到各家店铺监测农产品安全,定期反馈给家乐福进行修正。
2、库存控制及缺货管理。库存控制和缺货管理均是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两个环节的目标是保证超市的一次订货量、订货频率适当,以确保农产品的新鲜度,并减少在超市的损耗。为实现库存控制及缺货管理的目标,家乐福的做法是要求配送中心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结合历史销售量,确定不同类别农产品的库存量。其中,肉类食品的库存量控制在能保证l~2天的销售量之内;水果为保证2天;蔬菜保证l天;鱼科则要求做到无库存,即当天卖不出去的就必须扔掉。对于各个门店,则要求依据电脑反映的销量来定货,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对门店当天没有销售完的生鲜农产品,只有达到家乐福存货标准的才可以在第二天继续销售,否则必须当天扔掉。
二、目前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超市农产品供应链监控薄弱。2009年的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显示,可能给超市食品带来危害的各项因素中,供应商和产品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素。据调查,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食品变质、有杂物异物、过期食品销售(包括赠品过期)、添加剂超标等,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连锁超市在食品安全供应链控制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如上提到的农药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的农副产品和生鲜食品,之所以会流入超市,实质上是对供应商的监控不力。有的超市为了不降低自己的毛利率,往往一味压低供货商的进价,而忽视对供货商所提供食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从而导致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而对于农超对接,大规模企业能够从源头进行监控,但是很多中小超市企业没有足够资金,也没有相应的人员配备,根本无法实现对小规模农户生产过程的监控,也很难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二)超市联营和租赁经营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加盟店对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力度不够。按照惯例,加盟店30%的货物由超市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另外70%可以自行采购。对于自购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超市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管,甚至可以说基本处下失控状态。联营和租赁部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于这部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超市也有待加强管理。其中,超市对承租者的货物销售一般会进行统一结算,但对其进货渠道却不可能进行有效控制。失去了对进货渠道的控制,也就失去了对农产品质量的控制权,从而难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三)冷链体系不完整。目前在我国,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调查显示,29.67%的超市拥有自己的冷藏车,36.26%的超市是由供货商自己的冷藏车为超市配送生鲜食品,而13.19%的超市由生鲜供货商自己寻找第三方物流,而5.395%的超市自己寻找第三方物流。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农产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农产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三、完善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路
(一)强化供应链管理。在现阶段,超市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强化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符合现代物流思想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农户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主体,个体商贩又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体,以点多面广、分散经营为特征的小农户生产、小商贩经营,如果缺乏必要的约束制度和激励机制,就难以满足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的需要,因而要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来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近几年江苏苏果、福建永辉等超市农产品经营的成功经验证明,“超市+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超市+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超市+行业协会+生产基地+农户”等供应链模式,可以实现生产、流通、零售环节的有效连接,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可以使生产者、经营者等供应链主体的行为符合超市要求,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利用契约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
(二)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根据农产品种类不同,可将其分为储存型、中转型、直送型和加工型四种商品类型。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不同的加工工艺和保存要求,对农产品的安全检测流程不同。(图1)
(三)构建生鲜农产品流通冷冻、冷藏保鲜链。超市要提高生鲜农产品经营的竞争力,必须着力建设生鲜农产品冷冻、冷藏保鲜供应链,使易腐、生鲜农产品从产地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即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之中,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不受损害,减少损耗,防止流通过程中变质和被污染。(图2)
生鲜农产品冷藏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和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在相关设备的支持下构成了生鲜农产品的安全保障体系。冷链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超市企业很难完成,需要物流企业支持和政府的补贴。
总之,超市农产品质量控制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力。农产品质量控制是关联整个供应链的系统问题,涉及众多行业、主体和区域,并受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态环境等,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消费观念等条件制约,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超市食品安全调查报告[R].2009.
[2]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R].2008.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45.03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农产品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状况给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影响到了我国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规范和净化农产品采购市场,保证市场上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正常供应,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现状
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加快,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用户的管理行为日趋复杂,对农产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为满足日益变化的个性化需求、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很多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地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注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 先进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4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企业管理已经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转向了企业外部的供应链管理,竞争也由低层次的价格战转向了高层次的战略选择和实施的竞争。一些先进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像VMI、JMI、CPFR等,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2 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机制逐步加强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的合作机制逐步增强。其重要原因是不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此外,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连接机制上,逐步形成按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实施办法,贸工商一条链管到底,以销促产的机制。
1.3 物流管理逐步完善
物流环节是生鲜农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的销费特征,强调新鲜和及时,其生鲜农产品的采购特点是数量少频率高,使得相应的物流技术特别是保鲜技术要求先进,而且管理精细化,近年来,先进的物流技术、管理逐步被引进并加以实施。
1.4 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
2014年,随着我国对农产品中的供应链管理观念的增强,相应的信息支撑体系得到逐步的建立。信息支撑体系最重要的特点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和信息平台。不仅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而且可实行对外Web 站点,客户通过浏览器能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提供动态的信息交互和信息服务。
2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农产品质量问题,屡见于媒体网络,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显示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不完善性。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通不畅,信息支撑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比较缓慢,造成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生产加工成本等无形中被加大。一是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二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系起来的网络,生产者不了解消费者需求,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2.2 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漏洞较多,安全体系不够完善
农产品供应链链条长,参与者多,不可控因素多,每个环节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农产品的最终质量。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够完善健全,参与者也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严重脱节,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和规范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准。
2.3 农产品物流专业化程度较低,物流过程中损耗严重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采用自营方式,第三方物流组织还不多;常温物流和自然物流是主要的物流形式,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形态物流为主,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鲜技术缺乏,农产品损耗大。很多企业因缺乏专业化运作意识,加上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使得农产品流通中损耗量大,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
2.4 农产品核心加工企业实力弱,供应链组织困难
我国农业核心企业数量较少且规模不大,因此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新构建供应链。虽然中国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世界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在市场的影响力、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服务上尚有较大差距。且加工企业对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与价格接受能力的信息了解不够,使得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产品积压、库存周转率低、库存占用资金量大。
3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策
3.1 大力发展核心企业,促进供应链主体间的互相协作
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培育农产品核心企业,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给予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重点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和管理组织能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配送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来建立农产品供应链,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有效衔接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的各组织,进行策略的制定、推行和协调工作。
3.2 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能力
新鲜是生鲜农产品的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构建基础设施设备标准化体系,进一步规划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仓储设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此外,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使用自己的物流服务设施设备为买卖双方企业提供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3.3 构建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
构建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在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传递,提高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保证各环节的便捷沟通。同时,农产品生产监管机构、检疫机构、市场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等信息平台,对农产品加工过程、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控,并可以从信息平台上农产品最新的国际、国内标准来指导生产。
3.4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监管,从源头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同时,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问题的追溯强化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责任,以保障农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水平。
3.5 协调农产品供应链各方利益,为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供应链运作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首先,市场要为农户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捷的程序,提供本土化的生产意见,逐步引导其供应链思想的形成;其次,要为加工厂家提供市场信息,联系供应商,加强加工厂家与供应商的进一步联系。此外,我国应借鉴国外优秀的物流管理经验,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物流人才,提高整体物流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注重对新技术的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耀燕.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建议[J].企业导报,2013(9):31-32.
[2]刘聘,谢铁军.随机产出与需求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J].物流技术,2013(7):281-284.
[3]陆长松.农产品供应链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5):32-35.
1农产品供应链的主体
农产品供应链涉及以下主体[3]: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农产品连锁超市、消费者。此外,政府在农产品供应链的形成和优化中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有必要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进行分析,故将其作为一类主体。几类主体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即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安全和价廉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大众(包括几类主体自身)对农产品的需求。但由于各个主体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使得农产品供应链上各环节并不连贯,各上下游主体之间并未形成为了各自增值而良性互动的协作式供应链体系,从而造成农产品供应链各个主体的利益未得到最大化实现。
1.1农户和农业合作社
链条的源头是农户,其利益诉求是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但由于其体量微小,使得其无法以对等的地位参与到农产品交易对手(农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和农产品连锁超市等)的价格谈判中,其博弈的结果经销商和农产品连锁超市通过压低价格而造成该主体整体利益被压缩。正由于个体农户这个“先天不足”的特点,农业合作社组织应运而生,农业合作社是把一定地域内农户按自愿的方式组织起来,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实现合作社内生产互助、技能学习交流、产品交易和市场开拓规模效益共享等,来发挥农产品生产者的合作优势和规模优势,加大其参与农产品定价权谈判的筹码。
1.2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经销商
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都是农产品进入连锁超市前的中间环节,其主要是通过提供适合农产品消费的半成品或制成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交易服务(农产品经销商)来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般来说,它们在与农产品连锁超市进行农产品交易活动中往往是以多对一的关系而存在,为避免不利的谈判地位或找寻更有利的交易机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们可能会选择背弃合约精神、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等背信弃义方式来求得短期利益最大化,这必然影响到供应链后端的农产品连锁超市及整个链条的正常发展。
1.3农产品超市
农产品连锁超市可实现农产品集和散的功能,通过统一采购配送、统一包装设计、统一经营方式和服务理念等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连锁超市由于市场占有率大,对农产品的需求交易(集合功能)和供应交易(销散功能)的作用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农产品的供应形态、特点和体量,从而可能造成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垄断性作用。
1.4消费者
链条的末端是消费者,消费者在农产品连锁超市购买农产品时,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年龄、文化层次和在超市消费农产品的频次和数量的差异,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是为了获得几类主体的共同利益诉求,即获得优质、安全和价廉的农产品。
1.5政府
政府的利益诉求主要在于维护正常的农产品市场秩序和保障安全卫生和合理价格的农产品的供应。此外,政府还承担着实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及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
2发展建议
2.1增强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实力,培养各类社区小型超市
增强农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实力和培养各类社区小型超市,使其更好地参与到大型连锁超市的博弈中,驱使大型连锁超市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控制农产品价格处在合理区间内。鼓励农户加入农业合作社,以维护自身权益。鼓励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经销商间进行信息共享,通过建立各种产供销的网上信息平台和消息渠道,帮助各方做好挑选谈判和交易工作。鼓励小型社区农产品超市的发展,使其展开与大型连锁超市的竞争。小型社区农产品超市体小,能够迅速随着市场变化调整自身经营策略。由于超市选址满足消费者就近消费的原则,小型社区农产品超市增加农产品经营的灵活性,可以起到抗衡大型连锁超市对农产品价格的垄断性影响,从而保障消费者和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益[4-5]。
2.2政府应为农户、农业合作社和社区农产品超市提供优惠政策
政府应该给予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运输配送、仓储包装与加工和在大中小城市社区农产品连锁超市布点经营的各种便利举措和优惠政策。农户和农业合作社涉足农产品连锁超市和农产品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是实现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由于农业相对于第二、三产业生产率偏低,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单靠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等生产活动无法达到平均收入水准,因此政府应该给予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产品运输配送、仓储包装与加工和在大中小城市社区农产品连锁超市布点经营的各种便利举措和优惠政策,实现农产品带给农户和农业合作社以整个供应价值链的增值收益。农业合作社直接进入大中小城市社区布点农产品连锁超市,能够实现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连锁超市利益相统一[6-7]。此外,以地域为组织单位的农业合作社所布点的农产品连锁超市彼此间展开竞争,由于对农产品的产地、品质规格成色等的标示,农产品连锁超市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和利益,会形成农业合作社和农户内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监督管控机制,从而能更好地做好农产品服务工作。
3参考文献
[1] 袁玉坤,孙严育,李崇光.农产品渠道终端选择的影响因素及选择群体的特征分析——以武汉居民生鲜农产品消费调查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46-52.
[2] 宾慕容,周发明.农产品超市连锁经营的问题及对策[J].作物研究,2006,20(2):174-177.
[3] 张静,傅新红,杨锦秀.蔬菜超市化经营及供应链参与者行为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6(1):103-105.
[4] 李慧娟,赵婷婷,张茂.基于农超对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8):394-395.
[5] 沈正舜.品牌塑造下农产品品牌推广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13880-13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