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美术兴趣小组

初中美术兴趣小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7 15:06: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美术兴趣小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美术兴趣小组

篇(1)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学习心理 自我指导

下面就美术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心理及自我指导方面谈谈以下几点:

一、兴趣是老师,享受艺术创造之乐

初中阶段的美术兴趣活动,既没有低年级为了家长培养全才的目标而被动学习的任务,也没有高中阶段为了美术高考这条捷径而拼搏的功利性,一切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那就造成这一阶段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比较茫然,学习美术究竟为了什么?考试不考,升学不用,缺少了动力与热情,甚至会出现活动缺席、敷衍了事的现象,所以,活动中不在于传道授业有多少,而是大有必要先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绘画可以描绘眼之所见,心之所想,装点生活,甚至发挥想象抒写未来;习字可以净化心灵,神韵流动,与天地齐舞,美术活动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使得好多学生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二、学习方法正确,将终生受益

兴趣班的学生,大多受过良好的技能培训,有着一定的基本功,但是往往缺乏目标与计划,有的还在长期学习中养成了不良的习惯,造成学习效率低下,进步缓慢,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活动的时间较少,教师不可能对于技法的传授做到面面俱到,应针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使其能正确的有计划的进行训练,达到最佳的自我学习的效果。

书法小组因每个学生的师承不同,学习过程相对自由一些,但是他们在临习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拿出字帖就对临,没有其他的学习方法。首先要他们养成读帖的好习惯,在书写前先将帖的内容细致地观察几分钟,做到下笔前心中有数,在平时没有太多时间临帖的情况下就多读读帖吧,这个过程可对书法的章法、神韵等增加理解,一旦临写就能做到手眼协调,提升了书写的技法。还要他们学会背临,练习了多遍的字帖要尝试默写,并能在今后遇到这类字能灵活运用,就能避免临习与应用的脱节,长期积累后创作效果就更明显了。

三、眼高手低,是好还是坏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眼”与“手”不一致的现象,即欣赏水平与艺术修养得到了大幅提高,而自己的绘画书法水平却没有达到相应的层次,眼高手低会让兴趣小组的学生们产生困惑,这种现象究竟是好还是坏,该如何对待呢?美术的学习是一个训练心手相应的过程,要知道只有眼界高了,才能指导自己的学习,认识到不足和前进的方向,相反如果出现眼低手高才是糟糕的情况,那样只会夜郎自大,不思进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对优秀作品的学习欣赏,提高学生的眼界,比如你一直认为这位同学的画画得低俗空洞,那位同学的字写得僵板无力,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甚至以为自己已经画(写)得很漂亮了,这种眼低之下的“手”是无论如何也进步不了的。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欣赏教学,让他们理解什么才是好的作品,逐步提高他们的眼界,使其很自然地认识到自己的手低,知道了不足就会向好的方向改进,才会提升他们的技法水准。当然,“眼”与“手”的差距不宜过大,当学生的欣赏水平远高于技法水平的时候,就会让他们的自信心大大受挫,影响了学习的动机。因此,在活动中对于欣赏学习和技法训练要相辅相成,合理安排,教育学生眼界一定要高,眼高手低是美术学习中很正常的过程,让他们的“眼”始终领先于“手”一步之遥,从而进入“眼”越高“手”也高的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四、原地踏步,“高原现象”如何克服

人在到达高原后,会因气压低、缺氧而出现身体不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也会觉得自己的技能技法停滞不前,虽然也很努力,但老是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这就是“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心理学上的进步停顿期,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一开始进步很快,信心百倍,但下面一段时间却感觉一直没什么进步,有时候还觉得水平下降了,使得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自信心明显不足,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成为了学习美术的障碍,这时就要靠老师正确的引导,查找、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渡过心理上的这道难关。

篇(2)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兴趣;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38-0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到,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因之一。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于学生在对事物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完善人格培养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想方设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中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接受他们的不同兴趣,承认他们掌握知识能力的不同。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兴趣与课堂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三、鼓励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经历实践与再创造的过程。美术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每年9月10日教师节,学生们给老师送贺卡表示敬意。我就在教师节前,设计了一节手工制作课,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剪刀、卡纸等工具材料。一上课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图,如:喜欢什么风格的,平面型、双面型还是立体型的?喜欢什么图案,卡通的还是风景的?从个人兴趣出发,目的是做出独特的个性卡片。接着交代注意事项,如:构思立体结构时,切开后起支架作用的形不能设计的太纤细,要使之具有稳固性,切开部分的长度要适合贺卡直立后倾斜的角度。插口的宽度大小要合适,如何把握好轻重等等。整节课学生们每个人都以极大的热情制作着。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也极具人性化。

四、组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教师应坚持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并把小组学习活动看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技能、技巧训练,让他们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一下几方面的训练:练钢笔字、毛笔字;素描、简笔画、手工制作,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素描主要是进行造型能力的训练,辅导学生写生石膏,以便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再辅导学生静物写生素描。开展简笔画活动,这是为了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的一个好办法,也就是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也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五、建立多元的评价,巩固学习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美术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主观臆断,对于分数低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兴趣下降,因此建立多元的评价系统十分必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但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观察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及其作画思路、创新想法,善于激发学生智慧潜能,使其正视自我、树立信心,身心和谐发展。美术老师要打破一个标准的常规,重视学生的创作个性,对学生新奇的想法观点给予肯定鼓励,激励学生大胆想象。

总之,利用好“激趣手段”,我们就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美术的学习兴趣,把意志慢慢提升到情(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引发出来,让他们主动地去学,我们的美术教学就更容易的开展了,取的效果也就更明显了,从而为培育更多的美术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芳.浅谈初中美术教学[J],中华少年2013(33)

篇(3)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审美

1.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美术教育能通过审美教育来提升学生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艺术创造力和鉴赏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美术能鼓舞他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如今的他们正在向青年过渡,心理、生理处于发育阶段,求知欲强、可塑性大,此刻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能促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2)初中美术课堂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品德,并有效地促进其智力的良好发展。审美教育教会了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正确地引导他们保持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各种丰富多彩的绘画语言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创造力,进一步辅助他们的智力发育。

(3)为孩子们未来的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愈来愈好,人们对美的要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美术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譬如,要盖一栋大楼,要考虑到外观、造型、颜色搭配、装潢、布局等,完全离不开美术。还有很多产品都是靠精美的包装来吸引消费者,这就要求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

2.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状。多年从事初中美术教育的我,发现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有这样一个规律:初一时带着对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还算浓厚,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组织的活动,构思出来的作品种类也还新颖独特;初二开始就出现了学生不准备材料、不带课本的情况;到了初三,由于课时比较紧,老师学生都很懈怠。这样看来它无异于自由课,完全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的初衷。

(2)存在的问题。我们是从传统的美术教育过渡来的,还没有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众所周知,传统的美术课在教学方面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把美术教育仅仅局限在狭隘有限的书本知识上,脱离了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我感觉不仅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还可能泯灭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最终阻碍我们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也误了孩子们的一生。

3.解决办法

(1)美术学习要从以学习单纯的技能为目的提升到以学习美术文化为目的的层面。我们的美术教学需要加入一定的文化氛围来增加其内涵,使得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来加深对历史的了解,提升艺术鉴赏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很好的人文精神。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关系,既要重视教师的教,也得重视学生的学。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关注师生间情感上的交流。

(3)鼓励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让他们将美术与生活经验进行紧密巧妙的联系,争取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实地探究的技巧和能力。

4.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作为老师的我们有责任并且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变革,以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力军,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进而自己动手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最好是他们能自主参与学习。美术课是对初中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方式。国家、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美术,我真心地希望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上取得突出的成绩,还能轻松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加强反思,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突破教学方式。譬如:①向学生展示教师整理搜集的资料,如画册、幻灯片、光碟等。②通过声音、图像、音乐等方式刺激学生的神经,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③通过形象有趣的素材,使他们摆脱枯燥乏味的课堂。我个人认为,必须利用大量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教学示范、放映,才能让他们对美好的事物得到感性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在艺术熏陶中提高自己对方方面面的认识。

5.结语

作为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把美术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向往美好的孩子们,因为初中美术教育有助于孩子们规划美好的人生蓝图,点亮他们的心灵之灯,所以,美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吕夏兰. 新理念下的初中美术有效教学探究[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2(1).

篇(4)

关键词:美术课;人教版初中美术;教学实践

美术是以直观形象感人的视觉艺术,以美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并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美术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美育,不可掉以轻心。利用好现行的人教版美术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的课程标准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的课程标准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这些标准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例如,在八年级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造型・表现)”中对造型要素进行讲解时,可以把学生带到装潢精美的住房内去讲解这些造型要素: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美学,加深对美学的理解。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与旧教材相比,教材能与生活紧密相连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2课《校园环境标识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走出学校,到公园、展览馆、广场、街道等场所实地观察环境标识设计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这样的课后拓展,使美术课教学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环境标识设计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不仅使美术走进了生活,而且将德育寓于美育当中。

三、教材根据美术新课标标准划分出不同的学习区域

教材根据美术新课标标准划分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学习区域。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标准突出授课重点。“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造型・表现”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结合《富春山居图》的欣赏,介绍文人画产生的历史及其特点、对中国美术的影响。以欣赏徐渭、陈洪绶和石涛的作品为重点,进一步了解这些注重主观表现的有创造性的文人画在丰富和发展传统美术上的贡献。结合宋瓷、明清建筑和民间年画的欣赏,进一步扩展欣赏领域并为树立更加全面的美术文化观点奠定基础。美术欣赏评述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突出地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述水平,与此同时,力求提高学生兴趣。

四、人教版的教材没有为学生制订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

人教版的教材没有为学生制订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是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要求以及奖励,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美术教育的内容存在一种技术化倾向

美术教育的内容存在一种技术化倾向,即过于强调让学生获得美术的知识和技能,重“技巧”轻“审美”,把美术学习视作单纯的技术性学习。在美术课上,教师过多地重视纠正学生的明暗、透视等技术化问题,而不追求对美术审美能力的感悟、对创造规律的自由运用,不能做到美术审美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步培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重视美术技术的同时,不放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逐渐减退

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剪纸等,到了初二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不带书本,教师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到了初三、初四,有些学校则取消美术课,但在学生看来,它无异于是一节自由课。这一问题说到家,还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问题。教师应该学会怎样去激发学习任务较重的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可以设计以历史故事导入,以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美术作品的兴趣,结合课本欣赏图片,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审美话题。通过实验对比,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其感悟生活以及领悟知识的能力在逐渐提升,由此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关注美术的教材内涵、课堂教学、教学手段、课型等方面,再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获得美术的基本技能,发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对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一、落实常规教学工作,加强集体备课。

本学期在学校教学管理部的统一部署下,本各课组协调同科教师做到了:制定教学计划一致,安排教学进度同步,规范实施教学流程,统一评价标准,常规教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疑点,能够在集体备课时相互交流,共商对策,促进教学业务的提高。

二、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在学校教研室的统一要求下,本组围绕“美术课堂习作表现形式的新探索”为主题开展了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如:开展了“以油画棒替代水彩颜料进行色彩训练”的小课题研究,开展了“指导学生以KD板材料制作油印版画的新探索”和“水墨画技法教学的探究”为小课题的研究。二是承担了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指定的“水墨画技法教学专题研讨”系列活动,如:尹文涛老师在3月13日的全市“水墨画技法教学集体备课”活动中,作了《对初中美术课程实施国画教学的探讨》的中心发言;4月10日随教研员送教下乡,在中学上了一堂国画技法课;5月15日全市性的“国画技法教学专题研讨活动”在我校进行,再次向全市美术教师展示了一堂《中国山水画技法》观摩课,得到了市教研员等老师们的好评。三是及时组织本组教师跨学科进行了听汇报课研讨,通过参加跨学科听课学习,扩宽教学视野,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培养美术尖子。

本组以《中小学艺术教育纲要》为指导,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美术潜能,展示学生的才艺,使学生学有所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老师们定时定点按计划对学生进行美术基本技能和创作技能的培训辅导,完成了小组活动的计划,也达到了“通过一年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技法和基本技能;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术表现与创作能力,有较高质量的作品在校园内以及各级赛事中展示。”的预期目标。实践证明,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好评。

四、天道酬勤,成绩显着。

本学期美术组教师积极进取,全面展示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

篇(6)

    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新特点

    针对性强,注重学生反馈

    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满堂灌,给所有学生所讲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学生只需要听懂教师的讲解,并能进行简单的绘画,能应付考试即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学教学针对性越来越强,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针对性制作下一步的教学方案。

    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更强

    大部分学校开展美术教学的同时都改变了以往重理论知识,而轻实践的教学倾向,更加注重学生实际绘画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部分教师在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之前,会鼓励学生凭借自己对事物的直观印象,先创造一幅绘画作品,而这个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然后给给学生讲解一些需要注意的知识。

    注重基础绘画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当前,很多教师都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之上不再以自身为主导,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再局限于课堂的讲解,而是将学生带出去,去观察社会、体会生活,或者走进大自然,感受美好的风光。

    加强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措施

    强调学生基础绘画创作的主题性与主观性

    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在自主自由性的基础上需要强调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基础绘画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绘画技巧之后,可以自由的发挥,但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创作的热情紧紧围绕在需要表达的“主题性”上。例如:表现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心理感受与视觉印象,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与点拨,提示学生其中应该具备哪些“色彩”,需要使用什么样的“线条”,注意有什么“点”、有什么“面”等等。通常普通的学生所体现的绘画弱点在于写实造型的基本功方面,其实普通的学生依然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因此,身为美术辅导教师,需要从纯化的美术基础语言形式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抽象化”的艺术自由表现,努力追求以表达审美心理与情绪感受的“意象”审美的主要境界。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能力,注重求新求异

    基础绘画必然属于一个创作的过程中,而初中美术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进行启发、引导与鼓励,进而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教师若是不加以指点,学生可能不会注意到物体的表象,因此,美术教师应该重视这个方面,适当的进行引导,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感性的认识,这对于学生绘画创作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认知特征,其绘画的造型一般具有随意性、游戏性、装饰性与一定的象征意义。学生掌握基础的线条绘画技能,就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对物体进行创作,充分利用不同的线进行排列组合,加强学生对物体装饰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画自己熟悉的动物,教师可以用一只蜗牛作为观察对象,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随之,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来观察蜗牛壳上的花纹,并在观察的过程适当点拨学生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线条来对蜗牛壳子进行装饰,学生对蜗牛这类动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兴趣,因此在具体绘画的过程中,想象更加大胆,不仅创作了不同花纹的蜗牛杯壳,有些学生还同时添加了其他不同的景色,让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充满了生命了。

    创意无限,精彩无限

    每个人都会有创意,而且现在的学生由于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例如:互联网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创意则是更多,关键在于如何被挖掘出来,尤其是在指定的主题下实现与众不同的“创意”,并通过绘画充分展现出来,这才是非常困难环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绘画基础知识学习充分结合起来,请学生以“灯泡”与“书籍”进行创意练习。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图片资料,有效解决学生对图像把握较弱的问题。基于“灯泡练习”来讲,还相对简单一些,可以在原有的造型上进行天马行空的改变或者添加,让灯泡原有的形象更加有趣即可;而关于“书籍”创意联系就相对比较难,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书籍”的形象进行解读,尤其要将书籍的本身含义与延伸意义表达出来,书中的形象不仅可以局部也可以整体,可以单一也不可以多元化,通过与其他形象的组合产生有主题的作品,并添加适当的背景让作品的效果更加饱满,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的作品都能较好的通过“书”的相信表达自己的创意。讨论与展示的环节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了解到基础绘画也可以是自由发挥的,其实画的像与不像真的不重要,创意才能真正带来创作的激情,亲身感受到绘画的趣味性。

    三、校内外文化活动中的绘画开展形式

篇(7)

本文从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初中美术学科的存在价值,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 心理特点,初中美术学科的课时设置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诸方面,对初中美术教育 的目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不同于现行《教学大纲》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认为对初中美术 教育应作全面实际的了解,对初中美术教育目的应作科学准确的定位,并设想了一些根据教 育目的的调整而改变的方法。

教育目的,或曰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问题,是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必将制约、影响着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操作。本文论述的 是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论述该目的之前,让我们对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受众进行一番了 解。

美术教育的涉及面相当广泛。如以年龄分段,有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 育,大学美术教育,直至老年美术教育等等;如以教育场所的不同来区别,则可分为学校美 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等等。应该承认,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场所的美术 教育目的的定是各不相同。本文涉及的美术教育的受众是: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 中的全体学生,年龄在十二岁至十五岁之间,学习形式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

初中美术教育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九二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 用》是如此表述的:"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 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育学》又作了如此诠释:美术教育的目的分为一般目 的和具体目的,一般目的中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具体目的则包括:提高学 生 美术"双基"水平,提高学生美术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教育部体育 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美术教学学》,P49~52,高等教育出版社。

看了以上这些文字,一个基本感觉就是:上述教育目的内容繁杂,目标繁多,多头平行,条 理不清。可以想象,有关专家学者在制定初中美术教育目的时,太想面面俱到,恨不能穷尽 有 史以来出现过的所有的关于美术的教育目的。于是乎,这个教育目的的字里行间,处处与历 史 上曾有过的如技能教育、审美教育、情操教育、能力教育、个性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目的 论一一暗合,真不愧为集美术教育目的之大成。遗憾的是,这教育目的只是出自一些人的想 当然耳,它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初中阶段美术学科的特点,与学校的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尚有不 少差距。

教育目的应该体现学科特点,联系实际,准确明了,切实可行。本文认为,初中美术教育应 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 别美等能力为主要目的。

原因如下:

应该看到,初中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这从近年来国 家对有关美术教育的师资培训、设施添置的投入不断加大可得到印证,这也令从事美术教育 的教师感到些许的欣慰。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制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 育作为首选,语、数、外等应试学科可谓是重中之重,是学生竭尽全力学习的内容。可以断 定,此种状况在相当的时间里不会改变。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被不 少人视作"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在这些人眼内,所谓美术教育的价值、功用,仅 仅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甚至连这样的程度都尚未达到。当然,也有极少数初中学校的极少 数班把美术学科作为"特色",但其办学目的直指升学,其教学目的与正常意义上的初中美 术教育目的不可同日而语,此应另当别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在学校美术教育遭遇冷落的同时,整个社会对美的追求却是日甚一日 ,这种追求已浸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冷热相对,形成强烈反差,而初中美术教育就在 这样的无奈和夹缝中自得其乐地生存。

面对尴尬境况,要实施、完成《大纲》中提出的如此众多的教育目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 是学生的学,都很难与实际情况合拍。与其泛泛而谈地广提目的,不如实实在在地明确主要 方向,增强教与学的可操作性。

现行的教育模式,在西方已延续了数百年,在我国亦有百年以上历史,其间,各门学科的设 立,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都能体现三学科独特的存在价值。那么, 美术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它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又在哪里?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 一个重要问题。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认为,美术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并可锻炼、培养种种 非智力因素。这些人通常会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为例,说他既是艺术大师 ,又在物理、医学方面有所建树;并还会把爱因斯坦擅拉小提琴作为佐证。殊不知,此说已 步入误区,其错误就在于忽略了美术学科的特点,用各门学科的共性来取代美术学科的个性 。试问,现代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哪一门学科不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智力?有哪一门学科不 需要具备非智力因素?

相信每一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实践的教师都有如此经验;绝大多数主课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 ,其美术学习成绩也不错;反之,一些美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却不一定是全面发展的学 生。我们大家还都知道,各级各类美术院校及美术专业每年在招收学生时,其文化考试分数 线之低,总能令人瞠目结舌。这种局面的形成已非一年半载,以至于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某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报考理想学校无望,便在临考之前求助于美术教师,看能否帮忙突 击辅导一下,且到美术门类的学校试试,觉得那里是可以投机一把地方。

以上种种现象从不同的侧面说明:美术学科对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并没有 什么超乎寻常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美术学科的主要价值所在。

据说,在美术专业入学文化考试的分数线问题上曾有过争论,结果大概不了了之。不管怎么 说,为了开发大脑的左半球,却导致大脑右半球的萎缩,总是令人遗憾的事。

自有美术教育以来,中外学者在研究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儿 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从涂鸦期到写实期的转变。研究表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 少年儿童,由于心理发育的原因,绝大多数人会进入一个被称之为"高原期"的阶段,在这 个阶段,儿童对自己的绘画自惭形秽,不断产生抑制情绪,进而丧失了动手作画的兴趣。这 时候,学生对美术作业取的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很少有积极的参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甚至 不能完成作业,更有极个别学生出现抵触、厌恶的情绪。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 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这等情况,不少教师经过努力,想改变或者改善这样的局面,但总是收效 甚 微,究其原因,就是违背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规律。规律之所以叫规律,就是不以人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一定要初中学生完成相当数量的美术作业,特别是绘画作业,非但 不能达到目的,相反,只会增加教师和学生彼此的痛苦,得不偿失。顺应规律,才是明智的选择。

根据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整个初中阶段从六年级至九年级,四年共有一百四十 四节课时可用于美术科目的学习。对应《大纲》规定的各种目的,极其有限的课时愈显微不 足道。面对众多教育目的,其他姑且不论,仅"双基"教学而言,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为基础知识?何为基本技能?"双基"要达到何种程度?《大纲》没有明确界定。从我们所 能看到的教材中,都包括有绘画、工艺设计与雕塑三大板块,具体区分,各板块又都包含了 大量内容。就以基本技能而言,视觉艺术的不同种类何止数十种。倘若有位精通各种技法的 教师,光是将这些技能讲解,演示一遍,一百多课时不知够用否?更惶论让学生"较熟练地 "掌握某一种技能了。美术课上,比比皆是的状况往往是学生将教材工具铺陈开来,还没动 手涂抹几下,下课铃声已响,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操作的连贯性或多或少地打了折扣。 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这是素质教育的初衷,也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曾几何 时,家长热衷于送孩子参加各类美术学习班,潜意识中或许还希望孩子能出息成美术专门人 才。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不可能、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专职画家。在物质 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要求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能培养出具有审美意识和能 力的社会成员。哪怕他们画不好一根线条,涂不好一块颜色。

在新的世纪,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融入审美的要素,可 以这样讲,感受美,鉴赏美,审视美的能力,是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育应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为主要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目标指向审美能力,并不排斥诸如"双基"、"观察"、想象、创 造"等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理顺其中的主从关系。在众多关系中,审美能力是纲!其他能力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审美能力是皮,其他能力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论是 绘画、工艺或雕塑的教学,只不过是提高审美能力的载体,诸等能力的培养应当视为达到审 美目的的手段和媒介。其实,仔细想想,即使在专业性极强的美术院校,学生在具备了一定 的美术能力后,他们制作出来的各类美术作品,还不是为了表达其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 美价值么?

教育目的的调整当会增强美术教学的可操作性。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教学内容应向欣赏部分 倾斜,要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美的规律的基础知识、在八、九年级,可以完 整地学习史外美术史,结合欣赏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必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当前的美术评价,过多地看重学生的技能,其实应该淡化技能方面的要求。教育以审美为目 的,令美术成绩的评定也有了一个抓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绘画作业不再是评价的唯一 依据,考核可以更多地以试卷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