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6 08:02: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灌溉工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存在漏洞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设计时,应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求为标准,同时结合各个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就我国现有的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来看,部分设计者对于老旧的勘察资料过于依赖,但农村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过于陈旧电费勘察资料已经不适合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作为参考资料了,对工程区水质情况掌握度不够,势必会影响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化设计。光凭经验来对工程设计,这样的方式只会衍生出更多的缺陷设计。
1.2农作物种植不合理节水灌溉工程在投入使用后,人们的种植观念也停留在传统的春季种玉米,秋季种小麦的种植方式上,一些部门虽有宣传高效农业生产的理念,但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不够,无法在宣传资料中掌握透高效农业生产的方法。此时需派专人在基层进行指导,重视宣传与推广,优化种植结构,更新农民的种植观念,发挥出节水灌溉工程的做大效用,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
1.3节水灌溉工程忽视使用管理一些部门在设计之初和施工阶段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领导部门或是施工都给予了全方位的考虑和分析,促使节水灌溉工程成功建设完毕,但在工程进入使用阶段,就出现了无人管理的尴尬局面,这种现象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是相当普遍的。工程使用管理的忽视致使节水灌溉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就一再降低自身效用,最终无法正常使用,一些优秀的工程设计也在此埋没。
2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
2.1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较为缺乏的国家,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需要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者在设计之初,对当地的水资源情况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应遵循“总体控制,配额合理”的原则,使水资源的浪费降到最低,将水资源利用到最需要的部分。在节水灌溉工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做到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将水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配置。
2.2注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设一般来说,节水灌溉工程得到了良好的规划,在投入使用后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水利工程建设。由此可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建设人员在施工阶段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灌溉技术、工程选址等问题都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优先考虑水资源匮乏地区;二是示范工程应选择能够发挥最佳效果的地区;三是应优先考虑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和多类农作物种植地区,以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发挥出辅助农业生产的最大化效果。
2.3更新与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下,各项先进的技术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以往的高校节水灌溉技术已经不适应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所以不断更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尤为重要的。目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利用生物科技上实施的调控灌溉技术,另一种是利用3S技术来实现高效节水灌溉。还有许多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但无论是那种技术都大大提高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效用,推动着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致力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者还要不断更新与引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结论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探讨
我国地域广阔,土地类型、气候条件等类型多样,而且不同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同,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农业的发展中,为满足各地区农田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催生了各种节水技术。目前,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常见的节水技术包括微灌、移动式灌溉、喷灌和雨水集蓄利用[1-2]。每种灌溉技术的操作方法、资本投入、适用地形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而要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采用节水技术,必须要掌握各节水技术的特点,才能够灵活运用。现主要对节水技术进行分析,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1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节水技术的作用
1.1 优化灌区资源
我国一直以来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受到广大农民以及我国政府共同关注和重视。由于我国土地类型多样,灌溉条件差异大。我国农业用水比较紧张,可用于灌溉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中,了解和掌握各灌溉节水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众多灌溉技术中,不同的灌溉技术其节水效果、维护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灌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需要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从灌溉技术的引入、推广、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因地制宜优化灌区的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果和节水效果。
1.2 节约农业用水
虽然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能够解决一些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但由于工业用水占用大量的水资源,导致农业用水形式比较紧张。加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调取的农业用水也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在满足农田灌溉的同时,节约农业用水显得十分重要。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节水技术,结合当地农作物的需水情况、季节特点、灌溉周期等进行灌溉,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
2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节水技术分析
2.1 微灌技术分析
微灌技术实际上是喷灌技术的改良,是一种比喷灌技术更能节约水资源的灌溉方法。按照灌溉的方式,微灌还可以分成渗灌、滴灌、小管涌流灌等多种方式。微灌技术可以精准地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水量来输送水资源,比喷灌技术节水效果更好。而且在农田生产中,微灌技术的增产效果比喷灌增产效果好。但是微灌技术在农田中的应用不算广泛,主要是受到微灌技术本身的限制。一方面是微灌技术应用的设备多而且复杂,其主要由首部枢纽、灌水器等构成,安装布置中人工成本投入大,管理不方便。另一方面微灌技术容易堵,灌溉时水质要好,管理困难,而且技术设备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
2.2 喷灌技术分析
在节水灌溉技术中,喷灌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人们对该节水灌溉技术接受度高。喷灌技术通常是将喷头固定在田间,并适当增加水压,使水均匀喷洒在农田中。由于喷灌技术采用管道输水,输水过程不会导致水资源流失。加上灌溉时喷洒比较均匀,能够有效较少灌溉用水量。因此,喷灌技术比传统的漫灌模式更能节约水资源。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喷灌技术节水效率可超过30%,水资源利用率可超过60%。喷灌技术铺设管道时,土地资源占用少,而且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人工成本投入。除此以外,喷灌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中,喷灌技术是农民比较认可和广泛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喷灌技术容易受到大风的影响导致喷灌不均匀,喷灌的设备也比较昂贵,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喷灌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应用。
2.3 移动式灌溉技术分析
移动式灌溉技术也就是农民常用的步行式灌溉技术,该技术的动力源主要来源于电力,并借助于一些农用机械来完成农田灌溉。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灌溉条件差异大,农田灌溉中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较多。在灌溉时,很多灌溉技术并不适用于一些较小规模的灌区。步行式灌溉技术设备成本低,并能够应用于多种地形的灌溉。因此,在某些小规模的灌区中,应用步行式灌溉技术增产效果好、投入成本少、经济效益高,应用十分广泛。
但步行式灌溉技术尽可用于小规模农田中小型农作物的灌溉,大规模的农田以及中高型农作物则不适用。
2.4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分析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建设储水设施,集蓄雨水。并配套建设集水渠道、输水通道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这一灌溉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一方面是该技术可以应用在干旱、半干旱等地区,尤其是水资源不丰富而且输送水资源不方便的缺水地区。另一方面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可以避免灌区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也有很大的缺陷,导致其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应用中受限。其不足之处主要是建设成本高、投入大,增加农民的负担。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相关基础设施一旦建成,通常可以长期利用,从远期来看,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较符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田灌溉。
3 节水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
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很多节水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比较成熟。但受限于我国多种地形差异以及气候条件,灌溉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适用的节水技术有所不同。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应用节水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到该技术的经济效益。对于集约化管理的农田,灌溉需求量大,农田规模大,管理成本高。在节水技术方面,应该考虑到该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灌溉效果,确保灌溉满足需求。通常会采用喷灌技术、滴灌技术等。但如果是比较分散的、小规模的农田,产量小,如果采用成本高的节水灌溉技术,将会导致该农田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必须要掌握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几种节水技术的价格成本,综合考虑到农田的经济效益、灌溉需求等,来选择最适宜的灌溉技术。另外,移动式灌溉技术应用比较广泛,说明其对于农民来说比较实用,因此,应该加大研发该灌溉技术,对该技术进行改良,提高灌溉的经济效益。
3.2 因地制宜用节水技术
我国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类型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节水技术的应用不能一刀切,而是针对该地区的特点来进行,因地制宜采用节水技术[3]。例如要根据农作物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节水技术。例如在种植马铃薯的农田里,可以采用喷灌技术来灌溉,其节水量比田畦种植中灌溉用水节约了5/6。例如在吉林地区,可以采用移动式灌溉技术、喷灌技术等。而在黑龙江,则可以采用微灌技术。在西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当地水资源缺乏,可以采用集蓄雨水利用技术来实现灌溉。
4 结束语
受到我国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灌溉条件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灌溉条件下,应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合的节水技术。在应用节水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其应用的经济效益,尽可能提高用水效益,增加增产幅度,从而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2):196.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0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计标准
河流的径流量是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的,农田种植面积和作物种类等也是不断的在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灌溉用水量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不同年份来水量和用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规模,也就需要有一个灌溉设计标准为依据,以便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一般来说灌溉设计标准要以灌区水源来水情况、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农业发展要求和当地经济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再综合考虑加以合理确定。灌溉设计标准是表示灌溉水源对于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设计标准高,意味着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也高。因此,它直接影响着灌溉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来说,灌溉设计的标准有两种: 一是灌溉设计保证率,二是抗旱天数。
1.1 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指的是某个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期间, 灌溉用水得到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就表示某工程在100年内有80年能满足全灌区的灌溉用水要求,其余20年不能完全保证,有缺水现象。P=80%就是这个灌区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因此,在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时,设计方必须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情况,来确定灌溉工程的规模,特别是当地水源状况和作物种类。在水源缺乏地区和以旱作物为主的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可以取50~80%,在水源丰富地区和以水稻为主的地区,可取70~95%。
1.2 抗旱天数
所谓抗旱天数,就是以灌溉设施,如小水库、塘坝等的供水能力为依据,以连续无雨( “连续无雨”,不是指抗旱期内绝对无雨,而是指降雨量很少,一般将日降雨量小于日蒸发量的情况都当作无雨处理) 的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为标准。例如灌溉设施可以满足连续80 天的作物灌溉用水,则该灌溉设施的灌溉设计标准为抗旱80 天。抗旱时间应规定为当地主要作物需水要求迫切的灌溉时期。抗旱天数的确定,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来确定,在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水方式的设计
取水方式的设计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水源,决定其取水方式的设计方向。一般来说灌溉的水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流取水灌溉;二是提水取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取水设计要针对这两种类型进行设计。以下主要对自流取水灌溉进行介绍。自流取水灌溉:以河流作为水源时,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无坝取水;二是有坝取水。在设计时, 为了保证自流灌溉的水位高程, 开渠建闸引水的地点要选河流上游水位较高地点, 引水口地点的选择决定了取水方案的设计,包括建设成本的投入。因为引水口的不同决定了需要修建的水干渠长度不同,所要增加的土石方工程量, 以及沿程水头损失和水量损失以及各类建筑物数量也各有不同。
2.1 无坝取水
在设计时无坝取水的渠首,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类。但是考虑到不建闸的引水口, 那在洪水期间不能控制流量,渠道易被洪水冲毁,农田会被淹没等情况。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设建闸控制的方案。通过把进水闸的中心线与河道水流方向的夹角(叫引水角),设计为锐角(30°~45°),保证入渠的水流平稳,而且引水量也大,又可以减轻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
往往很大。在无泉水或者无水库等调蓄工程条件下,修建固定引水坝投资大效益低。在山区采取什么样的引水灌溉方式就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 无坝引水; 山区;灌溉
Abstract: mountain valley to build irrigation works, due to complex terrain, land scattered rivers are mostly seasonal rivers, water flow rarely. Storm and Flood are often large. In the Conditions of no springs or no reservoir storage project, the construction of dams investment in fixed cited the low cost-effectivenes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hoose what kind of irrigation in the mountains.Key words: diversion dam; mountain; irrigation
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山区河谷地段修建灌溉工程, 因地形复杂,地块分散 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流量很少。暴雨洪水往往很大。在无泉水或者无水库等调蓄工程条件下。修建固定引水坝投资大效益低。
据统计修建一条1米高的雍水坝灌溉面积300―1000亩。需投资10―20万元 ,若计入由所抬高水位护地护坝投资则成倍增加,虽然工程使用机会不多,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却不少。在山区采取什么样的引水灌溉方式就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山区地形地貌的考察,从经济实用的角度来讲,最适合的莫过于临时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下面笔者就针对山区的灌溉工程的要求和无坝引水的特点,简单的论证无坝引水在山区的应用。
一、引水方式选择的依据
山区发展水利事业与平原地区相比,难度要大得多,如地块分散 ,地形复杂,施工条件困难投资效益低等,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平原地区的经验往往是不太适用的。 山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采用何种引水方式是关系到经济与安全的大问题,应慎重对待, 山区河谷地段修建灌溉工程 ,因地形复杂,地块分散,故常采用多口引水形式,但由于各村耕地相交错 ,河滩与河槽的高差不大,引水工程在村与村之间交叉,水利、土地纠纷时有发生因此,一般水源不足的地区不宜采用固定坝引水方式 ,避免洪水造成大的淹没损失,并减少村与村之间的矛盾。
山区河流一般是季节性河流,平时河道清水流量很小或无水,而降暴雨后则洪水又往往很大。故在无泉水无水库等调蓄工程的条件下, 修建固定引水坝使用的机会不多。且山区灌溉渠系的引水口常常需因地制宜 ,十分分散 ,数量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无坝引水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二、无坝引水的特点和布置方式
所谓的无坝引水是指河道的水位和流量能够满足取水要求,无需建坝抬高水位的引水枢纽。一般由进水阀、冲沙闸和导流堤组成。
进水阀用来控制进入干渠的流量,并防止底砂进入干渠。冲沙阀用来冲刷淤积在进水阀前的泥沙,通过它的泄水造成人工环流,使河道主流方向固定,同时在洪水期间宣泄多余水量。导流堤用来引导水流顺畅地进入进水阀,洪水期间部分水量从导流堤上溢流。
进水阀和冲沙阀总是紧靠在一起的,它们在渠首工程中的相互位置一般有两种布置方式:
面排沙,侧面引水。当河流水量大,含沙多,除保证本灌区的灌溉用水外,还有足够的流量冲沙或还需要分水给下游灌区时,常布置成这种形式。其泄水方向和主流方向一致,进水阀的轴线和主线成一锐角,一般为30度―40度,以减轻洪水对进水阀的冲击力,而冲沙阀择能有效地冲掉沉积在渠首的沙石。
②正面引水,侧面排沙。当河道水量少,灌溉面积大时,布置成这种形式可以增大进水流量。进水阀的轴线与主流方向一致,而冲沙阀与主流流向成较大角度(接近90度)。这时常有较多的沙石进入渠道中,必须加大干渠纵坡,并沿渠线布置适当的冲沙阀。导流堤的布置从泄水阀开始向上游河道延伸到接近主流,使主流沿导流堤入渠。导流堤与主流的夹角以10度―30度为宜。过大时如果遇到洪水,堤容易被冲毁而影响引水;过小则将增加倒流堤长度,增大工程量。
无坝引水一般只修一个取水口,称单手制。而在河岸及河床不稳定或水源含沙较多的情况下,可采用多首制引水。枢纽施工较简单,能就地取材,对地质条件要求不高,适宜于河流水源丰富,水位、流量均能满足灌溉用水要求的河流下游或平原地区采用。
三、无坝引水具体应用
无坝取水因为工程简单、投资省钱,生效快而获得普遍采用。可是这种取水工程受河流中水流要素转变的影响较大,在水量及水位有充实保证的河流上才可采用。否则,取水保证率较低。此外,这种取水口四周河段的河床演变对这种取水口的正常运用影响极年夜。因为这些特点,在规划设计无坝取水口时,要合适下列要求:
①河流主流经常接近取水口;
②在浇灌期内,取水口前须维持需要的水位,以保证引进设计流量;
③防止推移泥沙进入渠道。对含沙量较年夜的河流,还应尽可能节制进入河流的悬移质含沙量。
1、无坝取水口位置
按照经验无坝取水口的位置,最好选择在弯道凹岸极点的下流、离弯道起点距离为河宽的4~5倍的处所。实现正面取水或者在河床全有岩石出露的处所取水。可是,跟着河床的不竭降低,有些无坝取水口也取不到水,不能知足用水要求,其中相当一部门无坝取水口已改建或待改建为有坝取水口。以往在一些改建工程中常以工程量巨细以及施工难易作为方案优选的方针。在选择河段及坝轴线时,考虑重点集中在坝区地质前提、建筑物安插前提和施工前提较好的位置,而对河势则不够正视,甚至不予考虑[]。因为对有坝渠首抬高上游水位,改变原有的河流的水流输沙前提,引起河流转变熟悉不充实,致使工程运行若干年后,进水口的主流道堵塞、淤死。此外,枢纽安插不合理、设计及运用不妥等都可能带来一些难以措置或解救的问题。为了达到工程要求,对分歧的河段可以作出分别的河势规划;合理进行建筑物安插,并辅以需要的河床整治;在打点运用中,周全考虑,合理调水调沙,可以取得精采的改建下场。
关键词:策勒县;农业灌溉工程;节水模式;概况;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213-01
1 策勒县农业灌溉节水概况
策勒县人均含水量少,并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大多水资源集中在策勒县的南部和中部,北边为沙漠,水资源紧缺。夏季水资源占总水资源的76.3%,而春季水资源仅占全年径流量7.9%。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两条河流,分别是策勒河和怒水河。这两条河流的年径流均不到3.2亿立方米,境内其他河流的年径流量更小。策勒县地区的泉水年径流也较低,但是其分布均匀,可以弥补冬春季河流水资源紧缺的现象。受制于策勒县本身的地形地势和水资源情况,在农业灌溉方面还没有大范围推广节水措施,只有较少地区实施喷灌等节水方式。
2 策勒县农业灌溉工程节水模式的提出
农业是策勒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把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是发展农业,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由于策勒县本身水资源短缺,因此做农业灌溉的节水工作是确保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策勒县经济的重点。节水工程的实施需要一套完整的体系,其中管理机构与节水灌溉工程是这个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科学地去利用这个体系,提高对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灌溉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由于生态破坏与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给农业的生产和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做好策勒县农业灌溉节水工程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必经之路。
3 策勒县农业灌溉工程节水模式的发展
加强策勒县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力宣传推广高效节水思想,直接关系到策勒县农业的产量质量和策勒县经济的发展。节水措施是在水资源短缺和干旱地区提高农作物质量,提高农民产量,解决水源不足,提高灌溉利用率最主要的措施。
3.1 因地制宜推广综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由于策勒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对比较偏僻,人们缺乏科学节水灌溉思想,因此因地制宜推广综合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发展节水模式重要的一步,只有思想做到位了,才有动力去实施。思想要做好,但是也要有的放矢,比如说策勒县南部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农业灌溉面积就应该相应地加大,同时让上游居住的人民不要污染水资源;在北边的沙漠地区,我们可以种植一些需水量较少的农作物。总之,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节水方式,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使农作物成L得到水源保障。
3.2 充分利用3S信息管理技术
3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三项技术。3S技术在国外农业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有效的成果。为实现农业灌溉的现代化与智能化,使农业节水灌溉更加高效,在策勒县内也应大力推广使用3S信息管理技术,其可以有效检测水里的成分与水资源的利用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让我们对灌区的水资源进行远程控制和检测,对于灌区情况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进行参数分析,可以实现精细灌溉,减少弃水。
3.3 微灌节水技术
微灌节水技术是利用管道和灌溉区的灌水器,科学合理地输送农作物所需的水和营养,又被称为局部灌溉。微灌节水技术主要包括四种形式,分别是地表滴灌、地下滴灌、涌泉灌和微喷灌。这四种微灌技术各有自己的优缺点,要根据当地情况合理地选取。微灌技术具有省水、省工、节能、灌水均匀、增产和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等有目共睹的优点,但是它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其相比其他的灌溉技术相比投资成本较高,并且整个系统中某一部分受损,整个系统都不能正常使用。
3.4 喷灌节水技术
喷灌节水技术就是利用地下埋管或者地上管道,将有压水资源引用到灌溉区,然后在灌溉区的农作物生长区域有相应的喷管,根据农作物的用水需求,合理地进行喷灌。喷灌节水技术可以使农作物均匀地吸水,并且节水系统所占的灌溉面积少,所需的人力少,基本上在任何地形地势的情况下都能使用。但是喷灌节水技术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节水系统设备的前期投入大,且受风力的影响大,安装整个系统设备所需的技术水平高。喷灌技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利弊,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合理地选取喷灌节水技术。
4 结语
策勒县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的用水量占总水资源的70%左右,所以合理的节水技术关系到整个策勒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有效确保节水技术给策勒县人民带来理想的效益,我们不仅要大力宣传灌溉节水的思想,还应该将节水技术落到实处,实现整个策勒县农作物灌溉的统筹管理;合理科学地安排区域的节水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采取节水措施,实现整个策勒县水资源的有效调度,使水资源得到最高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爱国.关于发展节水灌溉的方向与对策思考[J].中国水利,2011(6).
[2]李海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思考[J].北京农业,2012(21).
街堆水库建设规模为小⑴型,水库总库容为136万m3,最大坝高41.5m,工程的任务为灌溉及供水。灌区范围包括3个乡镇及沿线村寨,灌溉面积4430亩,灌溉年用水量145.85万m3。供水包括3个乡镇,乡镇所在地7300人年,用水量44.47万m3;沿线村寨15761人,年需水量120.36万m3;下放生态水量84.5万m3;总需水量为395.18万m3。按2015年1季度物价水平计算,可行性研究阶段总投资为18359.5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4353.10万元(包括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费用为4487.73万元),移民、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专项投资4006.43万元。
2经济评价
2.1经济评价依据
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1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618-2013);批复的街堆供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议书;收集到的当地有关经济指标及其他有关专业设计资料。
2.2计算原则
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是指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指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前提下,从项目角度,计算项目范围内的财务费用和收益,分析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对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如国民经济评价合理,而无财务收入或财务收入较少时,可只进行财务分析计算,不进行财务指标计算,提出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资金的来源即可。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原则上都使用影子价格;应当采用当前国家规定的8%的社会折现率。水利建设项目的项目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年运行费和更新改造费。特别指出,用于供水灌溉的水库,由于使用年限较长,中途需更新设备。更新改造费为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的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等一次性更新改造费用,在经济寿命期满前完成投入。财务评价应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采用财务价格进行。水利建设项目的财务支出包括建设项目总投资、年运行费、更新改造投资、流动资金和税金等。更新改造投资包括运行期内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及工程设施等需要更新和拓展项目的投资费用。水利建设项目的计算期,包括建设期、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期。正常运行期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或按以下规定研究确定:防洪、治涝、灌溉、城镇供水等工程为30~50年。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运行期确定为50年(含运行初期),建设期为两年,基准点为建设期第一年年初,计算期末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2.3资金计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工期为2年,采用工程投资的分年度投资估算结果如表1所示,基本预备费最后一年使用。
2.4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包含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的周转资金,参照类似项目,可按年运行费的10%计,约为28万元,计划财政资金预留,建设期末投入,形成流动资产,计算期末一次收回。
2.5税金计算
(1)销售税金及附加:该工程中向乡镇供水部分,需交纳的增值税率为13%、工程所在地为农村,故城建税率为增值税的1%、教育附加税率为增值税的3%。环境生态用水、农田灌溉(含人畜饮水)免税。年税率计算结果为13.52%。(2)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政策,该工程税率为25%,并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享受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
3国民经济评价
3.1国民经济评价计算方法
(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应以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效益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is)表示,当(EIRRis)时,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其计算公式为:∑nt=1(B-C)t(1+EIRR)-t=0式中:B—年效益(万元);C—年费用(万元);n—计算期(年);t—计算期各年的序号,基准点的序号为0;(B-C)t—第t年的净效益(万元)。
(2)经济净现值(ENPV)应以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计算期初的现值之和表示,当经济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其计算公式为:ENPV=∑nt=1(B-C)t(1+is)-t(3)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应以项目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表示,当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或等于1.0时,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其计算公式为:EBCR=∑nt=1Bt(1+is)-t∑nt=1Ct(1+is)-t式中:Bt—第t年的效益(万元);Ct—第t年的费用(万元)。(4)投资回收期(Pt)应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累计等于零时所需要的时间(以年计)表示,从建设开始年起算。如果从运行开始年起算,应予说明。其计算公式为:∑nt=1(CI-CO)t=0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3.2费用估算
(1)年运行费:包括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修理费、职工薪酬、管理费、水资源费、其它费用、固定资产保险费。年运行费合计281.72万元。
(2)总成本费用:工程总成本包含年运行费、折旧费、摊销费和财务费用。工程总成本579.37万元。水库工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按50年计,净残值率取固定资产原值的5%,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则每年应提取的折旧费297.65万元。摊销费和财务费用为零,因为没有专利和资金汇兑发生。
3.3影子投资
(1)投资调整。根据工程概算静态投资18359.53万元进行调整。剔出利润、税金、利息等内部转移支付的费用、用影子价格对材料费进行调整。本阶段经测算,国民经济评价中工程影子投资额按概算总投资的90%计算,即调整后的国民经济评价投资为16523.5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13829.73万元。
(2)年运行费调整。根据工程总成本费用579.37万元进行调整。剔出折旧费、利息净支出及水资源费、固定资产保险费等,并采用影子价格代替财务价格。考虑运行管理人员中60%为技术人员,40%为普通人员,影子薪酬为24.88万元,则经济评价的年运行费为238.36万元。
(3)更新改造费用调整。根据工程更新改造费用4487.73万元进行调整。剔出利润、税金、利息等内部转移支付的费用、用影子价格对材料费进行调整。本阶段经测算,国民经济评价中设备更新改造影子投资额按概算总投资的90%计算,即调整后的国民经济评价设备更新投资为4038.95万元,在工程运行第26年时投入。
3.4工程效益
工程效益包括灌溉效益、乡镇供水效益及农村供水效益,共2174.36万元。
(1)灌溉效益。工程设计灌溉面积4430亩,其中改善水田3530亩,改善旱地900亩。改善田每亩平均增产水稻160kg,油菜子60kg;改善旱地每亩平均增产玉米180kg,小麦180kg。根据贵州省物价局的物价信息计价,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取0.45,灌溉效益204.92万元。
(2)乡镇供水效益。计划年向3个乡镇供水64.93万m3,综合当地具体情况和考虑地区规划年(2030年)影子水价按当地水价的1.2倍计,为2.46元/m3,则年供水效益为223.69万元。
(3)沿线村寨供水效益:1)健康效益,将解决19个沿线自然村寨,共计15761人、8728头大牲畜、30728头小牲畜、86522只禽类的用水需求。工程健康效益主要是指受益群众、大小牲畜等每年可减少的医药卫生支出以及因病减少工作而产生的经济收益,经测算为707.71万元。2)取水节约劳动力效益,当地农村人畜饮用水主要靠小溪径流解决,平均取水距离0.8km,经测算,平均每年每人需取水人工费用约500元,则工程节约劳动力效益为788.05万元。
3.5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该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结果经计算,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9.41%>8%;经济净现值:ENPV=2452(万元)>0;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138>1;静态投资回收年限11.82年(含建设期)。综合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各主要指标均大于规范要求,国民经济效益合理。
3.6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
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计算用投资增减10%与效益增减10%两种方案与基本方案进行比较。从投资增减与效益增减对比分析得知,效益指标的敏感性较大,故工程建成后应提高其综合效益,设计确定的基本方案合理。
4财务评价
4.1财务收益
财务收益包括灌溉收益、农村供水收益及乡镇供水收益,共261.59万元。
(1)灌溉收益,根据预测的农业灌溉水价0.17元/m3,农田灌溉财务收益为24.79万元。
(2)乡镇供水财务收益,根据预测的原水水价2.05元/m3,工程计划年向乡镇供水44.47万m3,则乡镇供水财务收益为91.16万元。
(3)沿线村寨供水财务收益,根据预测的农村供水原水水价1.21元/m3,工程计划年向村寨供水120.36万m3,则农村供水财务收益为145.64万元。
4.2财务总成本和运行成本
根据公式:财务总成本=折旧费+年运行费+利息,计算如下:工程折旧年限按50年计,净残值率取5%,按平均年限法计算,则每年应提取的折旧费为297.65万元。年运行费由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福利、住房公积金、修理费、水资源费(乡镇供水为0.04元/m3,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免费)等组成,计算为281.72万元。贷款利息为0,所以财务总成本为579.37万元。运行成本为281.72万元。乡镇供水为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税率分别为6%、0.3%、0.06%。环境生态用水、农田灌溉及农村人饮免税,年营业税金及附加费为26.2万元。根据财务利润测算公式,工程财务利润=财务收益-总成本-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结果为-330.10万元。
4.3财务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评价,以及资金来源
4.3.1水价分析按设计水平年,预测工程灌溉及供水成本水价计算。从现状水价和设计水平年预测水价上分析,财务收益中灌溉、农村人饮、乡镇人饮的水价是合理的。
4.3.2收支分析项目财务收入主要是灌溉及供水,各子项的收支情况。
.3.3结果分析从财务收支情况看,水库正常运行年份,总财务收入大于运行成本,工程能够维持自身运行,且推荐水价均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故项目具备财务生存能力,项目收益能够保证自身整体正常运行;总财务收入小于总成本,说明不具备盈利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因为本工程运行期无利润收入,所以只进行上述财务分析计算,并提出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资金的来源即可。
4.3.4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资金的来源为维持项目正常运行,年运行费由项目财务收入支付,但无力支付工程折旧费;另外,通过“以水养水”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养殖、旅游及菜篮子工程等相关产业,可以适当增加财务收入。
4.4测算偿债能力
按工程建设资金向银行贷款7000万元(约占总投资40%),余额向国家申请支持的筹资方案进行测算。考虑按运行期第25年(银行贷款最长年限)偿还全部贷款,则推算水价分别为灌溉供水5.5元/m3、农村供水10.0元/m3,乡镇供水17.0元/m3,企业才有获利机会,但此水价明显高于当地农村及乡镇居民所能承受的能力,所以工程建设资金除国家无偿支持外,其余需由当地政府自筹。
5结语
【关键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生态环境
焉耆县以高效节水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以高效节水与抗旱相结合、以高效节水与地下水开发相结合、以高效节水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等为一体,把握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带动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基本情况
我们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并举的农业县。近年,唯一的地表水灌溉水源开都河进入枯水期,来水量明显减少,用水指标逐年下调,加之无坝引水,用水保证率低,形成了“春旱、夏洪、秋缺水”的局面,水量指标严重不足与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开展高效节水工程迫在眉睫。仅2008年就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使全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8万亩,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主要做法
2.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广力度
为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步伐,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通过考察和学习,制定下发了《焉耆县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目标任务。同时,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力度,2009年投入高效节水资金1200万元,用3-4年的时间在全县完成3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通过广泛发展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将我县的灌溉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全县用水指标短缺问题。
2.2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营造良好氛围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首先是农民的观念问题。通过采取宣传、示范、引导等措施,反复宣传和引导村民走合作种植和节水灌溉之路。以种植工业番茄为主的“裕民”专业合作社为典型,为合作社新打配套机井2眼,并以个人名义筹措资金10万元,作为滴灌工程的前期投入资金和增收保证金,并承诺采用滴灌工程亩产不增加的,筹措资金不予退还。此举使农民看到了政府及水利部门的决心和信心,消除了以往的顾虑,农民的干劲也调动了起来。当年,该合作社2000亩工业番茄就取得了大丰收,从以往的6吨/亩提高到8吨/亩,每亩收入达3680元,农民不但将10万元前期投入资金和增收保证金予以返还,并扩大了专业合作社的规模,由原来的53户扩大到了204户。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带动,开启了高效节水灌溉新征程。
2.3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农民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
为加快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步伐,坚持 “以政策为保障,以技术为推动”的原则,采取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和补助的发展模式,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凡农民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00亩以上的,耕地以条田为单位,且连片统一种植的滴灌工程,除自治区、自治州高效节水补助资金以外,我县在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补助,一是没有建设机电井的,争取项目资金在其滴灌项目区内配套1眼机井,提供首部系统1套,再给予50元/亩的补助资金;二是利用现有水源地机井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县财政补助改造机井费用,提供首部系统1套;三是基本农户自筹资金打井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免费对井房进行改造,并补助固定式首部系统1套,再给予100元/亩补助资金。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调动了农民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快速发展。
2.4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
一是利用机井建设项目,开展机井改造,完善配套设施。二是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引导农民积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自筹资金新打机井。三是大力推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覆盖面。
3.取得的成效
一是可以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问题。按照“一个允许”和“三个不得”的原则,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动了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农作物的集中连片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可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依托,共同发展。
三是可以解决农业发展资金贷款难的问题。以往金融机构向小而散的农户发放农业生产贷款,不但运行成本高,风险也很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行土地合作经营以后,合作社作为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金融机构可放心发放贷款,有效解决了农业发展资金贷款难的问题。
四是可以解决盐碱地治理的问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盐渍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
五是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合理有效保护。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节约出来的水资源将通过开都河直接进入博斯腾湖,同时也减少了向博斯腾湖的碱水排放量,以焉耆盆地农田排水含盐量每升2克计算每年可减少20万吨盐排入博斯腾湖,有效保护了博斯腾湖的水质,达到了降低地下水水位,改良土地盐渍化程度的目的,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