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4: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体现爱国思想的诗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体现爱国思想的诗

篇(1)

关键词:古诗词 爱国主义 文学主题

引言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诗歌传统历史悠久,在古诗词的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都是诗词的重要主题。我国诗坛以及词坛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们留下的作品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爱国主义思想表达的是一种对祖国的热爱忠诚,是牵绊着每一个国人最真挚的感情。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诗人以及词人为国家的统一、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使用文学之笔表达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外国侵略,表达了中国人民骨子里拥有的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久而久之,这种精神便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形成了爱国主义传统。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现代教育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古诗词的解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诗词主旨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一、古典诗词的爱国主义主题

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歌作品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更表达了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前途的关切之情。同时,在面对国家出现危难时会挺身而出亲身参与到斗争中,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给诗人以及词人很多的创作灵感,他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往往都会以祖国的山水为基础,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祖国的山水也赋予了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好像亲身游览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河流一样,从而建立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表达对国家以及民族前途的关切

爱国主义诗人和词人在创作时,往往将国家以及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民族的发展,都是与自身的命运有紧密联系的,国家的前途就是自己的前途。因此在诗歌中表达对国家以及民族的一种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表达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国家遭遇危难之时也是诗人和词人进行创作的高峰之时,当国家遭受外来国家的侵略时,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以及词人不仅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愤慨,还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陆游、辛弃疾,不仅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词作,更是亲身投入到战斗之中,与金国对抗,为国立功。

二、爱国主义诗词解读

爱国主义一直都是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一)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萌芽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有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比如:《无衣》、《载驰》、《六月》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是《无衣》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了秦国人民希望可以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诗歌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十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发展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七雄纷争,我国的大片土地上仍然弥漫着一种刀光剑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文学达到了顶峰,当时著名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是屈原。他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也热爱祖国的山河以及其他百姓,但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遭到了排挤,最后被流放到沅湘,他的治国抱负得不到相应的施展,却一直在与黑暗的势力斗争。这才出现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著名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气节。在屈原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敢于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我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现象,在这种相互混战的局面下,建安诗派的出现对诗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建安诗歌抒发了诗人们渴望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建安七子的爱国情怀以及抱负得到了深刻的展现。比如曹植在《白马篇》中刻画了一个武艺高超、性情豪迈的游侠形象,他身上的那种爱国激情也是曹植身上的爱国情怀的体现。

发展到唐代之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强盛的国力对我国的文学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太平盛世之下,越来越多的诗人开始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描绘,表现出一种豪迈的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李白就描写了许多关于祖国山水的篇章,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秀美的江山,看到充满了激情的生活。同时在边塞诗人的笔下也可以看到爱国主义情怀,他们的爱国主义则是一种豪迈的杀敌必胜的情怀,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将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这些诗句中都彰显了豪迈的斗志以及豪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唐朝也开始衰落,在这个时期,则出现了另一批忧国忧民的诗人,很多诗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治国的理念以及抱负,比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体现了他的政治抱负,“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则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杜甫与李白同为唐代诗人,但是由于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在诗作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很大不同。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一种直面人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体现,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等等。

我国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深化是在宋朝时期。宋词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爱国主义在宋词作品中有十分深刻的体现。苏轼、陆游、辛弃疾等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他们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著名作品。在这个时代中也出现了很多爱国主义将士,他们不仅能在沙场上奋勇杀敌,也能在文坛上挥墨而作。其中陆游和辛弃疾的词作,是宋代爱国主义诗歌中的杰出代表。

三、诗词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延续至今,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都有古诗词的身影。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单纯地是作者的情怀以及思想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分析,对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心理进行剖析,有助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进行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待国家以及民族具有责任感。比如辛弃疾的词作对典故的运用是一个最大的特点,他所运用的典故,都与内心的情感是有很大关联的,他是用典故在讲述自己的人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辛弃疾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词人,对于一些涉及到朝廷和政治的话题,很多时候不能直接描绘,因此只好隐晦地采用典故来表达内心世界。在对古诗词进行解析时,需要对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从创作中得到灵感,便于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古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古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反映,也是对自己的人生的真实写照。只有对古诗词进行深刻的分析,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传递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剑南诗万篇,半洒神州泪”――试论陆游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8).

篇(2)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她是一位诗词文赋兼擅,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女作家。可惜,其诗文散佚太多,欲窥豹一斑者不可得,历来学者鲜有提及。然而学者对其诗评价却极高,称她的诗可和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比肩。

    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了苦难。尚18岁,和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期间,夫妇俩诗词酬唱,生活舒心适意。此时,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幸福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李清照甜蜜宁静的生活使之诗词风格意境愉快。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恩爱却短暂分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此时多创作表达相思夫君之词。靖康之难是李清照的人生转折,她家破夫亡,受尽灾难和折磨。南渡后,她遗留下来的诗多是这以后所作,仅存诗近20首。这些诗文“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往昔美满自由生活的回忆,体现了李清照不图偏安,志图报国的士大夫情怀。

    靖康之难前,《分得知字》为李清照和诗友在一起分韵作诗所成。《感怀》作于宣和三年,是在和赵明诚屏居之后,赵明诚出仕时所作,表现了夫妻二人的共同理想和正直廉洁的品格。《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了唐朝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通过总结历史教训,表现了李清照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借古讽今,揭示当朝政治危机,不难看出李清照赤忱的爱国之心。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于建炎三年,1129年,随夫乘舟出芜湖,沿江而上至乌江县,创作了千古流传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讽刺了宋朝统治者偏安偷生。《咏史》是借古嘲今,斥责了由金人扶持的伪齐、伪楚政权,对于在民族危难之际保持民族气节的人士给予赞扬和肯定。李清照于杭州所作五篇帖子系应酬后宫,是歌功颂德之作。《偶成》于赵明诚去世后所作,诗中抚今忆昔,从“十五年前花月下”到“安得情怀似往昔”,表达了诗人对亡夫思念哀悼之情。作《题八咏楼》时,李清照在金华避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她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她强烈的忧国之心。同时作的《钓台》,“臣舰只缘因利往”形象地刻画了受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形象,“往来有愧先生德”,是对汉隐士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李清照于病中越发思乡,作《春残》以抒发思乡之情,“春残何事苦思乡”可见她思乡之切、之苦。《晓梦》是唯一一首记梦诗,全诗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寻求解脱苦闷的心情。《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中,李清照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原百姓的关切怀念。《断句七则》描述了诗人南渡以后的生活和时时感伤。

    在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诗篇中,其中《诗和张文潜二首》是一首为数不多的和诗佳作,诗作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过人之识和高超文艺。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自唐以来,人们多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即史家也不例外。而李清照的这两首和作,不附和歌颂中兴大业,也不同于即景抚今吊古、感叹百年兴废,而是着重解析天宝的历史根源,昭示安史之乱后皇室内部斗争的深化,从总结历史教训方面拓展诗作意蕴,其中不乏警句“夏商有鉴当渠成,简策汗青今具在”、“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见出诗人有超人的识度,应该说没有深刻的历史反思是难以做到的。

    在宋代,几乎没有哪一位诗人没有写过和韵次韵之作。但是和韵之作,因受原唱思路、用韵的限制,一般不轻易写好,所以和韵之篇少有名作。有关这两首和诗,人们评价不一。有认为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鹿革脯矣”。也有认为二诗“未为佳作”,不过基本都承认“出妇人亦不易”。

    从这两首诗来看,应该说写的比较直白,但也应看到两诗写得非常流畅恢廓,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浑然一体。而且诗作采摭了唐末以来的正史、野史笔记传说,融化了大量历史掌故,写来蕴含深远,显示出诗人深广的文化素养。而且诗人有时作诗用险韵,即以她和张文潜的这两首诗来看,实际不是和韵,而是次韵。即完全按照原诗的韵字和次序。以次韵之作,完全按照张文潜的原诗的韵字和次序,受到的限制可想而知,且受张文潜思路的限制,能写到如此不能不让人佩服其诗艺之高超。

    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而且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史带论的。一个文人要想证实自己有识见、有思想,他不是要在哲学中作抽象的思索,而是要在具体史实的褒贬中体现才力。在这里史和诗有着血缘关系,钱谦益说摘要:“诗之义不能不本于史。”李清照在和诗中回顾了具体史实,但就在这种回顾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识见。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诗词的最大特征是摘要:“言有尽而意无穷”。李清照和诗虽行文较直白,跳跃性不是太大,但其笔力还是凝练的。关键是她没有人云亦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感受,且识见卓越,不能说没有自己的意境。尤其是两首诗的结尾用典,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细细琢磨又觉得很微妙、含蓄又透彻,完全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由此不难看出,她的诗多有哲理感悟、爱国抗敌的大夫情感。所以,爱国主义精神是李清照诗文创作的亮点。

    李清照在她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诗作中,生动地展示了她的情感历程和生命历程摘要:崇尚高洁之志;爱国抗敌之思想;针砭时弊之情感。这些诗大多和民族兴亡直接有关,几乎没有一首是感叹个人得失,际遇不平的,充分展示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难得的政治胸怀、民族气节、宏伟气概。而这些诗歌的创作也无不体现其艺术价值之高。

篇(3)

关键词 诗经 民族精神 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from the "Book of Songs"

LIU Yingying

(Guang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 "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most famous poems in ancient China; people st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t. "The book of songs" contribution not only to promote the creation of poetry and literature development, but its heritage of culture temperament and spirit of our nation, we become the cultural wealth of valuable.

Key words the book of songs; the national spirit; realism

《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部杰作,是汉语文学史上最早、最大的一部诗歌总集,代表着我国先秦文明的集大成的成果。《诗经》的主要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记录、收集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全面,为我国古典文学与传统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源头。此外,《诗经》集中展示了先秦时期中国人民的朴素情感与真挚精神,为我们民族特质的延续和进步提供了范例。

1 《诗经》展现了浪漫开明、大度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

《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堪称是先秦民间文化的发端之作,在古代乃至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都是独特而崇高的。《诗经》中的爱情诗盛行一时,对后世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以爱情诗为代表的《诗经》诗歌为人民集中展现了我国先民对自然、生活与未来的热爱,这是一种浪漫开明的精神和气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此外,《诗经》的很多诗篇大气磅礴,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先河,为构筑汉民族大度包容、气象万千的民族气魄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从这点来说,《诗经》为我们民族的气息找到了发源点,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诗经》中的名篇《国风・秦风・蒹葭》一诗,集中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浪漫爱情、淳朴情感的向往和憧憬,也从一个侧面投射出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 《诗经》集中表现了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民族主义情怀

《诗经》之所以伟大绝不仅仅先于那些浪漫主义的爱情诗歌,更重要的是因为《诗经》具备一种人文主义、爱国主义的情怀,可以激励更多的仁人志士为振兴民族和国家为竭力奋斗。在《诗经》305篇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运用讽刺手法对封建主义制度、腐朽官员、不良现象的影射,也可以看到对穷苦百姓、下层民众的同情与怜悯。所以,《诗经》中包含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夹杂其中的民族情绪和爱国主义情怀令人动容。在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进程中,《诗经》应运而生,到了春秋时期《诗经》基本成书,所以《诗经》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显示出浓烈的时代特征,也彰显了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特质。

《诗经》中蕴含的朴素的卫国情绪与宗国情感,是那个时期的人们精神特质的依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熔炉。一方面,《诗经》中的爱国情感可以表现为对本国、本地的保护,对别国的抵御和战争;另一方面,《诗经》中以保家卫国、忧国忧民为题材的诗歌屡见不鲜,集中体现了我国民族发展早期民间爱国精神的变迁。所以,《诗经》的诗歌是现实主义主导下的创造,是民间文学的变化的产物,根植于那个时代、那种文化。

例如,《国风・邶风・击鼓》就表现了那个时期的人们为了保家卫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其中的“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等诗句,就表现了男人为了参加保卫国家的战争为放弃家庭、妻子的场景,场面感人至深、让人潸然泪下。所以,《诗经》中类似的内容集中体现的爱国情怀是时至今日都值得发扬和传颂的。

3 《诗经》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感与精神

《诗经》是先秦时期民间文明的展示,其中着力渲染了具备神话传说色彩的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人类的发展状况等。《诗经》为人们的展示的则是一种自然属性下人的主导地位,引申开来可以视为中华民族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今天,我们强调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的时候,《诗经》中的人性化色彩仍然放射着光芒。很明显,《诗经》中的大部分诗篇都已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感变化、日常劳作、爱情婚姻等为主要线索,其贯穿始终的就是“人性化”要素。也就是说,将人的生命、生活与成长作为诗歌创造的主要方向,是《诗经》的集中贡献,也折射出浓郁的现实主义气息。对于其他对于的古代文明,比如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罗马的宗教文化等,我国的《诗经》始终以人的事务为创造主线,显示出了我们民族的人本主义气质与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提倡以人为本,着重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与精神动力,这与几千年前的《诗经》精神似曾相识,体现了伟大的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延续。

比如,《国风・卫风・氓》以现实主义的手法集中鞭挞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毒害和侵蚀,展示了弃妇爱情婚姻的悲剧场景,至今读来都让人思绪波动。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其中的“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体现了女主人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痛苦轮回;“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则是借桑叶的陨落碍事女主人的心情低沉与情绪的失落,其中的真挚情绪让人感动。类似的诗句比比皆是,集中体现了《诗经》始终关注人的情感与生活,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与写真主义的诗歌作品,为中华民族人性化精神的延续提供了可参照的蓝本。在今天,我们宣扬《诗经》的人文主义精神,就是要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依据。

4 《诗经》体现了积德行善、弘扬正义的民族精神

《诗经》具备浓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同时也充满“正能量”,这一点恐怕是毋庸置疑的。首先,《诗经》对那些带领族人迁移定居、开发事业、抵御自然灾害,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祖先、民族首领等给予了热烈的歌颂。如《大雅》中的《生民》歌颂了后稷的诞生和发明农业、定居邵地、开创祭礼的丰功伟绩,《公刘》记述了公刘带领周人自邵迁幽、开始定居并发展农业的事迹。这些诗篇都把弘扬社会正义、展示民间劳动人民的能力作为主要对象,是民族伟大精神的发源点。

其次,《诗经》对现实生活中本领超群的能人及种种社会美德大加赞扬,如《卫风・淇奥》赞扬卫武公年过九十仍严于自律、善纳人谏;《豳风・狼跋》赞扬公孙的宽厚与仁爱;《风・定之方中》赞美卫文公大兴农业、克勤克俭的美德……

综上所述,《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产物,也继承和延续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精神,这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殷达兰.《诗经》中的乡土情韵[J].文学教育(下),2009(1).

篇(4)

一、“诗香盈校和合能谐”学校文化的内涵解读

乡贤陆游的诗人情怀和爱国精神,折射出的思想可以成为不可多得的教育元素,成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教育资源。通过诵读陆游诗词,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最终达成学生“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发展态势。因此,诗文诵读、诗香盈校应该成为学校办学文化的“根”。

“和合”语出《管子-幼官》第八篇:“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其意指民众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和谐融合、亲密无间、同心协力,为共同的事业努力奋斗。由于和合,所以师生素质提升,内涵创新,在原有基础上,自信进取的师生就能用自己的智慧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来。那么,“和合”应该成为当前学校办学文化的“魂”,因为,学校发展和则生,和则兴。

二、学校主题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诗意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追求。诗的本意是真,诗的意境是情。在学校核心文化中,我们追求着一种与人真心、赋予真情的智慧启迪、唯美追求。在共同解读学校内涵文化的过程中,彼此丰富,共同完善。我们认为:学校的品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每个生命都受到尊重,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可以拥有自信、宽容和人格完整;学校的品质不在于硬件的豪华,而在于淡淡的书香弥漫,随处可以从目光所及处学习到知识、品行,在与人相处中感受彼此拥有的美好。学校品质既在于学科成绩中体现的基础和习惯,也在于操场上奔跑的速度、优美动听的歌声、劳动中灵巧的双手,还在于辩论中卓有见地的思想、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和不畏挫折的超越。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营造诗意氛围,涵养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氛围是笼罩在校园内的特殊的文化气氛和健康向上的情调。诗意的校园是美丽的,美丽的校园才有诗意。学校努力为构建“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人育环境,环境育人”的诗意环境而默默耕耘。放眼四顾,学校布局错落有致,疏朗有别,校园绿化与建筑浑然一体,处处移步景异,典雅优美,宛如天然图画。古朴典雅的大型“陆游长廊”壁画,色彩斑斓具有创意的“小诗林”,充满童趣童真的“绍兴童谣阁”,明理导行的“弟子规”栏,以纪念陆游为特色的少先队队室、温馨舒适的教师“悦读吧”,每个教室黑板上固定的“赏诗园”,长廊中学生的陆游诗词配画作品的展示等等,让校园内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是风景、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资源、一砖一瓦都体现引导和熏陶,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经典诗词是一种高尚的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学生浸染在经典诗词的浓厚氛围中,必将终身受益,而城西小学也将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园、诗园、乐园。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探讨诗意教学,享受育美经历

1.“诗意”课堂呼唤富有诗意的教师

学校鼓励教师用诗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云门大讲堂”陆游早年在云门草堂读书。在这个幽静优美的环境中陆游生活、读书、思考,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云门大讲堂”得名于此,意在这个讲堂可以成为大家提升素养的讲堂,研修互动的平台。“诗意校园,诗化教育”主题论坛和“亲近陆游亲近诗意”的专家讲座等等活动,让老师们对“诗意校园,诗化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1)青年教师诗歌队

诵诗不应该是一种单纯的教学任务,而是教师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与分享。在青年教师诗歌队的组建过程中,学校邀请专家开展经典诗词的知识培训,从古体诗歌到现代诗歌,从诗歌韵律知识到诗歌创作技巧等多方面进行讲解,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2)诗歌创作大赛

“鉴湖·陆游·城西”主题诗歌创作比赛,让老师们更深刻地体会作为一名“诗人”的幸福,作为一名新城西人的快乐。“稽山竞秀,镜湖汇流;这里的阳光,照亮每一颗童心,这里的雨露,滋润每一个天真。哦,城西——你是我可爱的校园!捧读剑南,走近放翁,这里的空气洋溢着诗的芬芳,这里的尘埃弥漫着画的淋漓。哦,城西——你是我向往的乐园!”这是教师对城西小学深深的眷恋!“陆游!你的豪情,国人谁不赞颂?你的精神,世人深深敬重!人已去,诗全在,万数诗篇,留待后人尽畅游!留传千古,传颂千古!城西!你的美丽,我们谁不陶醉?你的诗韵,师生久久徜徉!校长在,诗长留,诗住城西,只等我们尽情歌唱!传承百年!香飘百年!”这更是教师对爱国诗人陆游的纪念和敬仰。

此外,学校通过开辟教师“悦”读吧,评比十佳诗香教师,进行教师诗歌诵读展示,在学校网站开辟“文阁诗苑”栏目等形式,让教师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做有墨香、书香、诗香的教师。

篇(5)

关键词:陆游 诗论 评说 工夫在诗外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不但是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的诗论家,他对诗歌的论述颇多,把陆游的诗论加以整理评价,挖掘其现实意义,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悲愤出诗人

陆游生当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时代,金人节节进逼,南宋政权掌握在主和派秦桧手中,打击主战派,屈辱投降。岳飞惨遭冤死,宗泽、韩世忠等名将忠臣得不到重用。陆游一生始终坚持抗金主张,在仕途上也不断受到当权的和议派排斥和打击,他非常悲愤,心底里痛苦的呐喊,于是发为慷慨激昂的诗歌,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在《澹斋居士诗序》中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苏武、李陵、陶潜、谢灵运、杜甫、李白,激于不能自己,故其诗为百代法。”陆游认为诗人伤时感事,悲愤难忍,“激于不能自己”,才借歌倾诉出来。他曾说:“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这些苍凉激越之音,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写道:“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言者,其皆有不得已有乎!”陆游的诗论自然和前人有师承的关系,然而更主要的是当时许多爱国志士惨遭杀戮或遭排挤,“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他自己恢复中原的愿望不得实现,国势危殆,诗人悲愤异常,所以发为这种诗论。

主和派苟且偷生,不以恢复中原为念,而中国北部论陷区的遗民,则饱受金人的荼毒。“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中,渴望南宋王朝收复失地,解除他们的痛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代表遗民的愿望写出来的。然而,结果是“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而今袖手看?”陆游的悲愤既有爱国主义的激情,也有忠君的因素,但他反侵略和压迫的呼声,对人民的高度同情值得肯定。

二、善养气者出好诗

陆游一贯主张文以气为主,没有“气识卑陋,而文词超然”的。他在《方德亨诗集序》中写道:“诗岂易言哉?才得之天,而气者我之所自养。有才矣,气不足以御之,于富贵,移于贫贱,得不偿失,荣不盖愧,诗由此出,而欲追古人之逸驾、讵可得哉?”诗人认为那些患得患失,思想庸俗的人,没有高的思想境界,没有卓然独立的气概,就写不出好诗来。他十分赞美方德亨“晚愈不遭而气逾全,观其诗可知其所养也。”他在《次韵杨伯子主簿见赠》一诗中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宴坐》一诗中,他说:“周流惟一气,天地与人同。”都说明正气的养成对诗歌有很大的影响。

他在《上辛给事书》中写道:“某束发好文,才短识近,不足以望作者之篱,然知文之不容伪也,故务重其身而养其气。”陆游主张培养不屈不挠之正气,敢于反抗庸俗,蔑视富贵功名,遭受逆境而不变节,具有独立高尚的人格,有此等胸襟的人才能写出好诗。

孔子说过“志气塞乎天地”的话。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可见养气之说,始于孔孟。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辙的观点对陆游有很大影响。陆游看到南宋一些士大夫慑于权奸威势,对外苟且偷安,畏敌如虎。不振作其气,便不足以救亡图存,而死气沉沉,正气不足,也不能写出好诗。所以,他大声疾呼,并付诸实践,他的感情是壮怀激烈的。他在《放翁自赞》中咏道:“野鹤驾九天之风,涧松傲万木之春。”诗人以野鹤、涧松自比,自有一股傲气。骨气要从艰苦的生活中锻炼出来,他的《感兴》曰:“艰苦外奋尝,愤郁中不平……感慨发奇节,涵养出正声。”在《周益公文集序》中,陆游也认为要成就一个人才,必“使之磨砻龃龉,濒于寒饿,以发其藏。”在生活道路上,不经过许多曲折与磨难,便不能养成坚强的战斗意志。他要培养的人物,是敢于反抗权奸,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正气人物。他自己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三、文变染世情

陆游说:“诗首国风,无非变者。虽周公之豳亦变也。”他认为不但声乐在变,器乐在变,内容在变,体裁、形式也在变。还指出:“风雅颂之后,为骚、为赋……千余年后,乃有倚声制辞。”作品是时代的产物,文学创作要密切结合时代。南齐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他列举历代文变之后说:“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这是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依存的客观法则。不懂这一法则的作家,其作品就会背离时代。

我国历史上屈原、司马迁、杜甫等人都是深谙“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的文变家。正直的作家,能根据时代的盛衰而上动下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站在世态的前面。好则歌颂之,如:文武之盛德;否则暴露之,如:对幽厉之昏愦、平王之微弱。作者的笔有匡扶神稷的责任。

陆游对文变的深刻认识,不但使他终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伟大的爱国诗人,而且对形成他明快、豪爽、雄健而自由的独特诗风,亦不无关系。陆游的时代,是金人南侵的时代,是一个民族压迫、奴役另一民族的时代。这时候被压迫的民族,理应紧急动员起来,上下一心,抵御外侮。陆游就是这一时代的旗帜,他中年入蜀,曾任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他身着戎装,往来阵地,斗志昂扬;考察南郑地形,积极谋划出击敌人,有时亲自参加前线的战争,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坚持不渝地主张抗击入侵之敌,恢复中原。他关心祖国的统一,心系人民的安危。反映在他的作品里,多是“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的豪言壮语。他在74岁高龄时作的题为《暮春》的诗中说:“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他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泪”的词句和岳飞的“空悲切”的愤激之辞,同样是高昂的时代音符。

四、文贵自得

陆游在《颐庵居士集序》中说:“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所谓自得就是有独特感受且发自肺腑,抒写真情实感。当一个诗人,在喜怒忧悯、安顺颐乐的感召下,就有可能发生创作冲动,写出穷情详切,旨远言近、耐人品味,富于感染力的诗歌。钟嵘在《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一个诗人要写出读者太息流涕,感同身受的作品,除作家应具有的文字修养外,最主要的就是陆游说的“在有自得处”了。若没有真正的自得,只是为诗而诗,最多只能哗众取宠于一时,结果“初悦,可人意。熟味之,使人不满”了。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当“国破家亡”之时,“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这使忧国忧民的陆游寝食难安,以至于在临终之际,还发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遗恨。陆游的有自得体现在诗歌中,就是把自己炽热的爱国情感,铸成长枪大戟刺向敌人。

陆游用什么方法达到“有自得”?他曾有诗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他主张的“有自得”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认真读书不遗余力;二是实践,也就是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有自得”是创作的源头之一,也是灵感之源,否则就不可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陆游说:“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必有是实,才有是文……动天地,开金石,其胸中之妙,充实洋溢,而后发现于外,气全力馀,中正闲博,是岂可容一毫之伪于其间哉!”这里的“胸中之妙”,说穿了就是“自得处”。正因为发其自得,才能有金石之声。陆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等诗句,就是他“有自得”的表现,就是他广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结果。

真正“有自得”,才能创新意立新说。陆游曾说:“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因此他“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愧色”。自从“四十从戎住南郑”,经历了丰富多采的军旅生活以后,他才达到“诗家三昧忽在前,屈贾在眼元历历”的境界。大有“从心所欲不逾距”之势,可见“有自得”是多么的重要。

五、工夫在诗外

陆游在给儿子的诗中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诗外”是什么?一是自己的生活实践,就是对自然和社会的实际感受。从这些触发得来的思想感情,才是真实的,写出来的诗,才是真诗。二是个人修养,即养气。也就是说要做好诗人,首先,必须做一个正真的人,做一个有正气的人,然后才能做好一首一首的诗。他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对诗歌创作的感发作用:“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把创作的视野从书本引向广阔的生活实践,主张诗人直接感受生活,抒写生活,开拓题材,掌握真正的创作方法。他对学诗也很有心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告诉我们写诗一定要“躬行”,有了纸上所得,还须经过一番实践活动方能心领神会,功力俱全。他在《上辛给事书》中说:“天下岂有器识卑陋,而文词超然者哉?”明确告诉我们,宽宏的度量与精湛的才干,是靠生活与实践磨炼出来的。陆游把人生阅历、生活感受当作学诗的重要途径之一,把实践活动看作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归入“诗法”范畴,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找到了理论依据、创作源泉,这是陆游诗论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他对现实主义诗论的重大贡献。

陆游“诗外工夫”之语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创作积累。他之所以强调诗人的实践活动,是为了杜绝诗坛上片面讲究形式技巧,专从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拾人牙慧的恶习,为人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创作道路。“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诗人告诉我们,只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才能写出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个性的诗篇。陆游一生奔波劳顿,常在山水间旅行,既增长见识,又陶冶情性。他在《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感叹道:“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没有亲身的生命体验,诗人发不出这么深沉的感叹。

“工夫在诗外”的诗论主张,使诗歌创作从单纯的技法中解放出来,面向生活,直接从生活的土壤中获得创作素材,这显然比江西诗派以流为源的创作法则要高明得多。他的诗外工夫揭示了诗歌创作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渊源关系,在诗论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陆游的诗论,可谓博大精深,发人深思,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其价值之大和现实意义之深,可立千秋而永存,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

[2].陆游:《渭南文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6。

[3].刘勰:《文心雕龙》,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1 古诗朗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形象,利于激发正义感、爱国情

中国古典诗词中那一首首抒情诗,抒写了诗人的爱国思想,那字里行间挺立着一个个不屈的民族灵魂,铸造了中国的辉煌,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是我们为之自豪的民族之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浓浓的爱国热情。

在朗读《将进酒》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欣赏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那种坚贞不屈、满腔热血的豪迈情感;在诵读《满江红》时,我们要带领学生感受民族英雄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在品读《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时,我们要让学生体味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那种撼人心魄的爱国之情。

解读古诗歌中的这些形象,可以使学生激情澎湃,增强正义感和责任心,从而内化为报国热情。

2 古诗诵读教学能够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助其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古典诗歌讲究韵律、讲究情感的抒发,富有音乐美和人情美。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把握节奏感,领悟作者的情感很重要,作者恰恰是通过诗中的节奏来抒发其情感的。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对其能真正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若学生只是一味的背诵,不去把握诗歌的节奏感和诗歌本身蕴含的情感,想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在特质,那是很困难的。

所以,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在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这一环节大下苦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教师作示范朗读或播放音频材料,以此来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掌握节奏。其次,教师带领学生放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读出意蕴。再次,灵活变动诵读方式,可采用范读、齐读、听读、背读、自由读、配乐读等。最后,让学生相互交流诵读后对诗歌本身的理解。

抓好诵读教学,不仅使学生能领略到诗人的丰富情感,而且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 古诗细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之养成多揣摩、多联想的习惯

古典诗歌意蕴充沛,情感跌宕,思想跳跃,多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等手法。在学习的过程中若不去联想,恐怕难以领悟其意境、意趣,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即把全部混乱的记忆,照其相似处或时间和空间方面的相近点进行分类概括,从而达到理解某事物的目的。对此,我们应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使其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让学生进入到一种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审美共鸣境界。

例如,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一种雄浑豪放的情感,一种欲有所为而不能为的感慨,短短的二十二个字,展现的是诗人报国无门、英雄无用的愤懑和怅惘。要读懂这样的诗歌,就需要结合作品及作者的经历加以合理的超时空联想,分析诗歌的意蕴和情感,并联想与之相类似的其他作者作品,从而形成一种对这一类题材的诗的概括性理解。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对这一类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思和意蕴有更深把握。

4 古诗品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领悟古人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人文情怀

我国古代诗文言简意赅、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流露出孔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则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在有生之年要有所作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探索态度和对人生顿悟的愉悦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反应了苏轼悟透人生的洒脱、旷达性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则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些情感,无不蕴藏着博大的人文精神,无不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

篇(7)

一、正面引导法。教材中的史实,无不处处体现着爱国主义思想,因而在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意阐发“渗透点”,充分开拓“渗透面”,联系学生实际,从正面予以指导。比如在教《鸦片的输入和禁烟运动》这一课时,根据林则徐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林则徐销烟的爱国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定意志并联系当前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贩毒、吸毒的不良社会现实,使学生加深对鸦片等危害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立志捍卫我中华的爱国激情。

二、潜移默化法。讲授祖国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文化,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美化灵魂,并用来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美丽山河,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这种渗透是在学生阅读教材,教师讲解教材时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进行的,比如在讲述《封建文化高峰》一课时,那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发达的科技、兴盛的宗教、光耀千古的诗篇、五彩缤纷的艺术成就……无一不令学生陶醉于祖国的壮美,无一不令学生神往立志再创中华辉煌。这不正是潜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吗?

三、逆向反启法。教材中涉及到众多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民族英雄亦有民族败类,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交给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教对中国的危害”一课时,耆英、伊里布等人在《》签订过程中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向英人屈膝乞和,丧失民族气节的行经,是逆向学生爱国教育的极好教材,通过教学应启发学生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这屈辱的序幕,即由《》的签订正式拉开,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自立自强,振兴中华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