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3: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乡低保提标工作总结

篇(1)

2012年全县民生行动计划涉及我局的共有4大项、15小项工作,为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我局领导班子几次召开会议,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特别是如何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和保障工作方面,做到了思路创新,措施有力,扎实推进。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

、城镇低保

二、农村低保

一是对农村低保档案进一步规范;二是对群众上访的事件进行及时处理,不合理的得到纠正。

三、慈善救助

“两节”慰问活动共使用善款16万元,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对全县10所高中的贫困学生进行救助,救助资金30万元,每名学生为300元。

四、老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按文件规定,已把各类优抚对象提标款足额发放到位。

五、村委会换届选举

参加了省里召开的全省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视频会议和省民政厅组织的此次换届选举培训班。在换届选举实施方案、会议召开、培训、宣传和人员方面做了前期准备。在换届选举的时间安排、“两委”换届选举的先后问题、无提名候选人和定岗选举试点和组织领导存在的问题上向县里提出了建议。

六、城乡医疗救助

正在起草制度《**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和《**县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待县里通过后下发。

七、救灾救济工作

为做好当前的救灾救济工作,下拨国家春夏荒补助款138万元。成立**县减灾委员会。对五保对象进行重新审核,规范五保档案。

常规工作

二、社会组织管理工作。

批准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民办养老机构方面

审批合格一家民办养老机构,联合消防和卫生对其它七家民办养机构进行安全检查,对不符合的下达整改通知单。

四、烈士陵园管理方面

“清明节”前,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和局属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县烈士陵园的卫生进行彻底清扫。

五、婚姻登记工作

严格执行《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没有为不到法定婚龄办理结婚手续的行为。一季度,共办理结婚登记3448对,离婚登记482对。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劝解下,有50对离婚当事人没办理离婚手续。

创新工作

一、农村贫困户住房改造工作

此项工作由发改局牵头,民政部门只负责贫困户的认定工作,目前还没有开展。

二、农村福利中心院办经济建设工作

正在实施开展“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创新年”活动。

篇(2)

20xx年,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全县财政工作目标,认真贯彻全省财政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县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规范管理,较好地落实了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

一、抓好预算,强化征管,社会保险基金稳步增长

20xx年,全县共完成五项保险费收入(本级征收)6235万元,比上年度的3044万元增长104.9%,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实现稳步较快增长;完成省定任务4635万元的134.5%,完成预算收入5640元的110.5%,实现了考核目标。实际工作中的主要措施是:

1、认真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求,我们按时完成了20xx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工作,做到了资料真实、数据准确、报送及时。20xx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为6874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5640万元。

2、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管力度,坚持扩面与征缴并重,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和督促地税和劳动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征收体制,提升服务水平,抓好基数核定和扩面征缴。我县自去年起就设立了社会保险费核定征缴大厅,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实行联合办公,方便了缴费人,提高了工作效率。

3、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活动,对单位和个人缴费情况进行抽查,并利用财政手段,对欠费单位由财政进行代扣代缴;对20xx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要求及时整改到位,有效地堵住了社保基金截留挪用和虚报冒领现象,促进了基金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二、筹措资金,保障民生,社保工作目标全面落实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我县积极筹集社会保障资金,逐年加大本级预算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确保省政府承诺的相关事实全面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问题。

1、筹集就业再就业资金749.58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配套94.58万元,帮助全县394名“4050”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749名;其中安排114万元,帮助3197户困难农户每户免费培训1人、转移就业1人;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资金100万元,为38位下岗人员担保小额贷款38万元,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2、落实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97.44万元,按要求及时做好测算、落实和划转工作。

3、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08.4万元,促使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全县27.1万农民参合,参保率达到85%。

4、落实城市低保资金115.71万元,其中低保配套资金63.05万元、低保提标资金27.18万元、价格补贴资金8.85万元、工作经费16.63万元,确保了8847名城市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全县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5、落实农村低保资金70.8万元,使得农村特困救助全面过渡到农村低保制度,全县1.25万贫困人口享受到低保待遇。

6、落实医疗保险资金458.31万元,保障了离休干部、伤残军人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

7、落实资金26.54万元,启动了城市低保对象医疗保险工作,全县8847名城镇低保对象全部参加了医疗保险。

8、筹集资金21.14万元,帮助全县国有困难企业和改制破产企业1057名退休人员一次性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9、筹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85万元,其中本级财政配套10万元,对605名符合条件对象实施了医疗救助。

10、落实卫生防疫经费33万元、血防经费14万元、艾滋病防治经费8.2万元、结核病防治经费7万元,落实财政卫生补助政策,支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助体系的建设,推动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严格政策,狠抓落实,资金使用取得明显效果

1、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我们制定了《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和程序管理使用再就业资金,做到审核手续齐备,拨付办法正确,资金专款专用;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对资金的使用实行跟踪检查,同时深入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现场检查,确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逐步建立健全再就业资金绩效考评机制和促进再就业的长效机制。一年来,落实职业培训补贴114.5万元,对2291人进行了再就业培训;落实职业介绍补贴40.5万元,对2699人实行了免费职业介绍;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36.8万元,对2450人实行免费技能鉴定;对2292人提供社会保险补贴238.7万元;对128人提供公益性岗位补贴69.1万元;对38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8万元;从而有 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和自主创业。

2、管好用好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项拨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的管理形式。县财政局设立了“通山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专户,专门核算全县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收入、拨付和结存情况;所有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统一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上级下拨的资金直接进入财政专户,资金使用和拨付实行“资金直达账户、财政直接支付”的管理办法。原迁移民直补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一卡直通;项目资金直达项目,实行乡级报账制管理。目前,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的原迁移民资金已全部直补到人,第一批新增移民扶持资金已全部落实到项目。

3、及时调整社保对象待遇标准,确保按政策落实到位。一是认真落实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调标政策,确保养老金按政策落实到位,按时足额发放;二是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各项价格补贴按时发放到人;三是残疾人、“三属三红”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军队退役人员等各类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按政策落实到位;四是企业军转干部和1953年底复员退伍人员生活补助按政策按标准发放到位;五是按政策提高了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城乡孤儿救助标准,并按时发放到对象手中。

四、立足实际,健全制度,社保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行。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于20xx年元月1日启动实施,全县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7.1万人,农民参合率为85%。全县筹集合作医疗基金1486.2万元,其中农民缴费406.76万元、县财政配套108.46万元、省财政补助434万元、中央财政补助537万元。20xx年,共有40698人次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得到医疗保险基金补偿885.2万元,其中:门诊补偿31366人次、金额113.1元,住院补偿9332人次、金额772.1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20xx年7月,我县农村特困救助全面过渡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严格政策,规范程序,着重抓好“三级评审”和“三审公示”,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全县享受农村低保的共有4647户、12510人,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的3.6%,人均月平补助30元,人平救助标准比原来提高了20.76元。其中:一类对象572户、952人,人均月平补助64.99元;二类对象1113户、2289人,人均月平补助40.99元;三类对象2962户、9269人,人均月平补助23.69元。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整体移交。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配合有关部门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职能和机构由民政部门成建制地移交到了劳动部门。在移交过程中,会同审计部门对农保基金进行了审计,对违规挪用的农保基金,按照“谁批准、谁挪用、谁负责归还”的原则,组织了整改和清理回收。目前,农村社会保险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经费落实,工作正常开展。

4、城乡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在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离休干部及伤残军人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启动了城市低保对象医疗保险和国有困难企业、改制破产企业退休人员一次性参加医疗保险工作。

5、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一是完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体系,重点对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特困优抚对象及因病致贫的人群中患重大病的人员实施救助;二是按时审核发放救灾、救济、抚恤等款项,重点帮助农村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的人群,解决好基本生活、子女上学、住房困难、受灾受困等问题;三是因地制宜支持农村福星工程建设,抓好农村福利院软硬件建设,切实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和保障水平。

五、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社会保障资金安全运行

1、社会保障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根据社保资金的性质设立了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和财政社会保障补助专户,对社会保险基金、合作医疗基金、就业再就业资金、低保资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救灾救济款等各项社会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2、社保资金分配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养老金、低保金、优抚资金、救助资金、五保供养资金、原迁移民直补资金、军转干部生活费等社保资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并上政务公开网公示,接受监督。

篇(3)

今年上半年,财政所在市财政局和街道党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财政工作要点和街道中心工作,以服务高效、群众满意为宗旨,科学谋划、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财政收支矛盾,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现了“双过半”目标。

1-6月份,街道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752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30902万元的56.72%,比去年同期15941万元,增收1588万元,同比增长9.96%。分部门情况如下:国税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12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183万元的51.67%,比去年同期完成1128万元,增收115万元,增长11.35%;地税本级财政收入完成1188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6493万元的44.87%,比去年同期完成12209万元,减少322万元,降低2.64%;财政收入完成4514万元,比去年同期完成2719万元增收179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2226万元的202.79%,增长66.02%。面对减收增支的巨大压力保工资、保运转,有效促进了街道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强化四项措施,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居三级协税护税网络,强化零散源社会化管理服务,加强与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财税征管的合力。二是继续完善对税源档案的管理,对前50名餐饮服务企业、辖区的房产开发项目及纳税前10名国税企业、10名地税企业,实行重点调度、分类排名、定期通报。三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工作业绩、奖惩措施挂钩,形成了“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四是大力培植财源,夯实增收基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运用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手段,服务街道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为财政收入增长寻找新的增长点。五是对辖区税源拉网式检查。

(二)继续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理财,保证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合理控制行政成本。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强力压缩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等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机关建设。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支出预算,努力压缩重点项目支出,一切为了保证工资、住房补贴按时足额发放与“三险一金”的及时交纳。

(三)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转变和问题整改作为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关键,真查真改、即知即改。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北辛财政所坚持以整改开局,从查摆问题入手,持续强化问题导向,敢于向问题宣战,将整改落实贯穿活动始终,推动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深入。一是查摆问题见真章。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面对面交流等多种方式,坚持“自己查、他人提、大家找”的思路和方法,全方位收集不同层次的意见、建议,收集“”方面的问题,认真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问题个人认领,撰写自我剖析材料,与问题面对面,切实将问题摆出来,确保查摆问题不走过场。二是整改问题出实招。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扎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问题的整改落实,坚持不定期检查制度。三是建章立制抓长效。完善所内各项管理制度、财政服务承诺内容、财政服务标准,推行“三零工作法”,所与每名同志都签订了《岗位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建设保证书》、《机关效能建设承诺书》,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工作作风,树立起财政干部新形象,努力把财政所建成为民理财的“服务部门”、依法行政的“法治部门”、实干有为的“责任部门”和公正廉洁的“阳光部门”。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由于房地产市场、餐饮行业也受到经济形势影响,我街道财政收入形势更为严峻,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支出压力更大、负担更重,为确保人员工资等钢性支出和街道党委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我们打算下步工作中:

(一)继续服从服务于街道经济发展,奋力壮大地方财源。积极组织收入,狠抓收入质量的提高,争取在完成全年任务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加强国地财组织协调,形成税收信息共享,强化调度分析,密切关注税收征管入库情况,抓大不放小,继续强化零散税源社会征管服务,确保财政收入实现均衡入库。二是全市税收大检查的东风,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进行全面检查,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完善税收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税收征管、协管部门工作积极性,继续做好社区协税、护税工作,促进收入增长。四是街道税务组建税收征管稽查队伍,做到每天沉到基层一线负责征管。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严格监督促规范,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二是加强财政管理各环节全过程监督,规范财政权力运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对建设资金的使用继续实行预算、招标、验收、监管和审计。三是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加大对资产使用、处置及收入的监管力度。四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扩大采购范围,提高采购的效率和透明度。五是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强会计监管,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篇(4)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城乡统筹,就业整体形势保持稳定

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国家各项就业政策精神,不断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规划和部署,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扶持手段,坚持推进城乡统筹,较好地克服了当前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保持了就业格局的总体稳定。

一是城镇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全市共筹集2.73亿元资金用于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政策的落实,政策拉动效应明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扩容提质步伐,积极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008年市职介中心收集空岗信息4.43万个,开展求职登记5.83万人次,达成意向1.98万人,介绍成功1.67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3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1.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

二是就业援助形成长效机制。以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为重点,不断完善帮扶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今年新增的138户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5503户农村贫困家庭实现转移就业,形成了“动态管理、政策扶持、源头控制、跟踪服务”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组织实施“对口援助扶持四川理县农民工”专项活动,妥善安置125名灾区务工人员。加大政府调控力度,深入挖掘公益性岗位,全市公益性岗位达8600个。积极探索推行政府、企业、社区与社会综合支持体系模式,通过重点帮扶、鼓励企业吸纳、发放就业困难对象缴费补贴、开发社区岗位等工作措施,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弱势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机制。

三是城乡统筹就业稳步推进。调整充实了全市就业领导小组,加强对城乡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民工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项目”实施城市,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通过开展“送培训下乡”、已就业农民工技能提升等活动,重点扶持“浏阳花木工”、“宁乡装配翻砂工”等劳务品牌,帮助他们稳定就业。进一步加强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春风行动”,深入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并不断完善农民工务工环境。全市新增农村转移就业8.12万人,转移就业总人数达69.5万人,人平年均收入达到9921元/人。

(二)坚持创业富民,职业培训工作稳步发展

根据市委、市政府 “科学发展、创业富民”的决策部署,我们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创业扶持等工作力度,劳动者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一是各项职业培训全面推进。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创业富民”战略目标,坚持市场化导向,不断完善多类型、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推行订单培训、委培等模式,提高再就业培训质量,努力实现岗位对接;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对已就业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活动,帮助他们稳定就业,对被征地农民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其自谋职业能力;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活动,大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和层次,举办各类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2008年全市共举办4大类22项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人数达1.1万人次;整合全市职业培训资源,深化技工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2008年,全市职业培训13.5万人,职业技能鉴定6.12万人。

二是创业带动就业硕果累累。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动创业富民加快建设创业之都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配套政策。加大创业培训力度,规范培训标准、丰富培训形式,并逐步将培训地点延伸到乡村、学校和社区。以国家创业示范基地为依托,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场地和政策扶持。健全创业培训指导中心,成立创业服务专家队伍和创业项目库,形成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后续追踪等一条龙创业扶持体系。今年全市创业培训4897人,其中2487人成功创业,带动1.08万人实现就业,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得到有效发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张小建副部长听取长沙工作汇报后,认为我们的经验值得推广。

(三)坚持政策创新,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今年,我市社会保险工作以两型社会和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为契机,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着力降低政策门槛,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不断提升能力建设,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健全。先后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办法等政策,解决了被征地农民、困难企业和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降低个人自付比例,提高大病支付限额,参保人员个人负担进一步降低。进一步调整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扩大参保范围,提高待遇水平,并对中小学生、幼儿参保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力促进了城镇居民医保工作进程。

二是扩面征缴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五险统一征缴体制,规范征缴流程,强化联动扩面,社保参保覆盖面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1万人、119万人、66万人、60万人和 73 万人,分别比上年新增16.83万人、12.5万人、10.6万人、7万人和12.4万人。全市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为66.2万人。2008年,全市全年社会保险费征缴总额达50亿元,比去年增长近10亿元,各项保险征缴基金数均创历史新高。完善基金监管制度和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强化基金运行系统建设和数据存储安全,确保了基金的安全稳定。

三是管理服务不断优化。根据国家新一轮连续三年调整养老金待遇的部署,认真组织实施2008年调待工作,全市企业养老金月人均达965.2元。为了建立养老金发放长效机制,方便企业退休人员就近领取养老金,我们改革过去委托一家金融机构养老金的方式,变为由离退休人员自主选择就近金融机构领取养老金。对于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开设网上银行支付系统,实现养老金网上发放。加强退休人员档案的集中管理,开展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达标活动,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7%。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的监管,开辟农民工工伤保险绿色窗口和通道,并投入3000余万元为全市19.7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开展免费健康体验。

(四)坚持和谐共赢,长效维权体制逐步健全

今年,我们认真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断完善法制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努力营建了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劳动关系进一步规范。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的实施,调整和充实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领导小组,积极引导和监督企业加强自主协调管理。为确保劳动合同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制定了各行业合同、集体合同和协议书范本,提供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考使用。2008年全市有1447户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目前全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总数已达2844户,涉及职工15.22万人。

二是监察执法体制不断规范。建立健全了劳动保障定期监察、劳动保障企业诚信评价、农民工工资保障金、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等制度。完善工资拖欠及劳资纠纷应急处理预案,积极开展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清欠等专项执法行动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建立主办监察员制度,聘请了一批兼职监察员和特约监察员,进一步充实了执法力量,规范了执法体制。2008年,全市共受理劳动监察举报投诉1904件,追回工资、押金3262万,有效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是劳动仲裁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流程,采取了庭前证据交换和质证,对个别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的案件实行独任仲裁员制度,庭审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裁决等措施。取消仲裁收费,建立庭审公示栏,仲裁办案效能全面提高。加大调解力度,坚持在立案和开庭审理前均先行调解,调解结案率达56%。制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应急预案,建立重大、特大、疑难劳动争议案件联合预防机制,较好应对了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急剧攀升(立案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75%)的严峻形势。2008年,全市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办理案件6308件,其中立案受理2760件。

(五)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加大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服务条件、拓宽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有效提升了劳动保障部门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

一是窗口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作为窗口服务能力建设的载体,长沙市人力资源市场顺利竣工并于11月17日正式面向公众服务。整个市场严格按照部里经办能力建设标准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涵盖了所有的劳动保障业务。其中一楼、二楼分别为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有职业介绍、社保经办和行政审批职能均可在这两层全部办理,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劳动保障管理服务逐步实现了由“点式服务”到“线式服务”的新跨越。

二是基层工作平台不断完善。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软件设施,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劳动保障基层平台承接了城镇居民医保、失业金申领认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就业援助、劳动维权等多项职能,工作重心不断下移。根据我市基层管理服务机构现状,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社保、医保、低保、住房”基层管理服务机构四网合一的决定,着力整合部门资源,完善社区服务,提高工作人员待遇。目前方案已由市编办呈报市委、市政府审议,即将启动实施。

三是金保工程建设实施顺利。我市是湖南省唯一的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城市。在2007年启用新的应用系统的基础上,2008年我们对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完善,保证了平稳运行。成立了专门的数据整理工作小组,对所有信息数据进行了全面校正整理,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重新改造了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网,强化了信息查询和网上业务经办功能,更加方便了群众。

二、2009年工作思路

2009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的发展思路,在政策、机制和体制创新方面作积极探索,稳定就业,保障民生,破解难题,实现全市劳动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积极谋划长远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统筹层次,进一步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进一步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中央为保增长、促发展,推出了4万亿投资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并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努力实现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的互动。进一步完善就业优惠政策,扩大受惠群体,延长受惠时间,积极发挥政策拉动效应。

三是大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抓住市委、市政府推进创业富民工作的机遇,加强创业培训和基地建设,完善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位一体的创业扶持体系,使自主创业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拉动就业的新增长点。

四是积极做好技能人才储备。按照部、省厅有关储备技能人才的工作部署,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做好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储备。

(二)创新完善政策机制

一是研究解决老工伤问题的政策措施。根据省厅有关文件精神,按照“人员逐步纳入,项目部分纳入,单位个人自愿纳入”的原则,采取用人单位、财政和工伤保险基金合理分担的办法,认真解决老工伤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对象拓宽到有长沙户籍、有创业意愿的全体劳动者,建立奖惩办法,理顺区县(市)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机制。将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全民创业。

三是调整完善医疗保险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解决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设置等待期等问题,对缴费年限较长和缴费基数较高的参保人员适当降低住院医疗费个人自付比例,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障待遇。

四是优化窗口管理服务。按照经办服务的新形势、新要求,对行政处室和经办机构的职能权限进行科学划分,合理调配好资源,不断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窗口管理服务建设,努力实现经办服务由“点式服务”到“线式服务”的转变。

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真正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六完善”,进一步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加强网上自助式服务,搭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平台,实现流程化管理。做好数据清理、整合,按要求完成业务数据的整理、采集、上报工作。

(三)全力保障民生民利

一是确保就业局势稳定。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积极开展就业普查,全面准确地掌握城乡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与街道、社区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就业援助范围,深入挖掘公益性岗位,建立覆盖所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实施重点工程就业服务计划,鼓励重点工程吸纳就业,实施承接产业转移就业服务计划,统筹开展就业服务。积极解决外出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特别计划,实行岗位补贴、职介补贴和培训补贴政策,提高农村学生、城镇贫困家庭子女和困难企业职工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以城镇失业人员、返乡人员、退役军人和大学生为重点,深入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探索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不断拓宽其在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等方面的用途。健全失业保险的预警和预防机制,切实增强失业调控能力。

二是确保社保征缴发放。进一步完善五险统一征缴模式,健全专、兼职稽核队伍,建立基金征缴激励机制,研究出台断档补缴人员缴费的新规定。完成养老金机构调整和调待工作,确保春节前发放到位。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一个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应保尽保。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明年所有农民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范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完善监管体系和内控制度,确保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