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实训报告

大学生实训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3: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实训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实训报告

篇(1)

实训即将结束,至于总体的感觉只能用八个字来概括“虽然辛苦,但很充实”。

由于选择了钳工,便不得不与锉刀打交道。从第一天的安全教育到拿起锉刀进行“实战演练”,看似简单,其实它是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过渡,是理论衔接于实践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又是一个相对很难的适应性的开始。

一开始,弯着腰,躬着背累得满头大汗,不时地手上还会出现一些红色的“图案”。但回头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则感觉与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就感觉越来越烦躁。被老师发现后,经过耐心的讲解,才知道自己的加工的姿势和部位均有错误之处。经过调整以后才算慢慢进入了状态。但还是漏洞百出,一会儿忘记尺寸公差的控制,一会儿又忘记了平面度、垂直度的协调。每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总是悄悄地来到身边进行正确地指导。使这样的错误在心中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就这样完成了第一个零件。当拿到老师那里检测时,好多错误的地方经老师分析后才恍然大悟。但每次的分析指导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依次完成了第二件,第三件……。每一次都有进步,但每一次都仍有错误,只不过错误越来越少而已。这则说明我的钳工正在一步步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使我又多了一份自信。从这一点,我真正地向老师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从简单地阿拉伯数字和方块字这么多年的理论学习,一直到现在的公差,制图专业课程,无一不是在课堂中渡过的,当真正拿出图纸、材料和工具让我们去加工时,才感觉到手足无措,并不像课堂三讲的那么容易,那么简单。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需要头脑和一双手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加工水平。

时间看似漫长,其实也很短暂。其间有休息时师生共同的开怀大笑,也有工作时严肃的面孔。每天的五个小时很快的就过去了。直到下班时才感觉到累,但内心却充实了许多。虽然每天只有五个小时,但它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氛围,工作环境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篇(2)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对会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会计知识水平的提高。虽然我们已经历了会计模拟实验的磨砺,但那毕竟只是个虚拟的业务处理程序,其与实际的业务操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会计模拟实验所替代不了的,是要我们走出去才能学到的。

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为我们的实际执业注明框架、指明方向、提供相应的方法论,真正的执业技巧是要我们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慢慢汲取的。而针对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不可纯粹地以本为本,而应在遵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地加以修改。这就将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原则性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如课本上及会计模拟实验中都要求将记帐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帐凭证三类凭证,但我所在的卓越公司就根据自身业务相对简单的特点考虑,而将三类记帐凭证都统一为一种类型的记帐凭证。

更重要的是,我在此次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与便捷性。由于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电算化理论的普及,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已采用电算化记帐。这就要求我们能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很好地相结合起来,一旦熟练掌握了会计的电算化技术,那将大大地简化会计帐目的处理程序,从而最终将会计人员从烦琐的手工记帐工作中解放出来。只要企业实现了电算化,企业的会计人员只需将每笔业务的相应会计分录输入电脑之中,之后电脑便会自动生成记帐凭证、明细帐、总帐以及报表会计资料,从而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提高了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

篇(3)

一、必要性

1.职业教育理念发展的要求

目前,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办校规模越来越大,招生数量也与日俱增,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也数以万计的增加,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各种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现象日益突出,导致大学生过剩。鉴于此,教育部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培养管理、生产、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因此,职业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实习实训就成为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社会人才需求转变

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知识型人才逐渐被能力型人才取代。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具备实践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人才要适应现代社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实习实训教育,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有效机制,建立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大学新教育体系,确保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3.实习实训有利于大学生发展

大学生长期在学校接受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对社会和职业发展知之甚少,这样通过实习实训教学实践,能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在大学生参与的实习实训中,不仅打开了大学生的眼界和视野,重新审视和观察世界;还积累了职业经验,对提高职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十分有利。另外,通过实习实训,还能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为以后的职业积累宝贵经验。

二、实施建议与策略

1.树立重视实习实训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中,实习实训观念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对待,对实习实训抱有应付心理,导致实习实训效果不佳。因此,对学生进行实习实训观教育十分必要。在学生入学后就开设实习实训相关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尽早树立起实习实训观念。在实习实训开始前,还要对学生加强岗前培训,使学生清楚认识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的不同之处,从而通过实习实训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断提升、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实习实训结束后,要求大学生总结实习实训报告,探讨实习实训心得和体会,对实习实训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2.建设规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

规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无疑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具有突出意义。建设规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首先要发挥学校的作用,学校应加强与实习部门的合作协商,建立合作契约关系,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其次,学校和实习基地双方之间,均挑选专业的实习实训辅导人员,成立专门的实习实训辅导小组,指导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对大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和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有序开展。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对实习实训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清晰,完善教学计划,并与实习实训基地达成协议,切实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实施。

3.培养理论和实践目标下的“双师型”人才

在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理论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实践是专业知识的延伸,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实习实训实践,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实习实训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传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切实解决大学生实习实训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和困惑。高校在重视课堂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把实践培养能力融入到实习实训指导中,努力构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双师型”人才,切实促进实习实训成效充分发挥。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创业创新;校内创业实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88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发动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是重要力量,要为他们实现梦想和自身价值“铺路搭桥”。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国务院总理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双创”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被视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突破口。上海、山东、江苏、天津已要求地方本科高校整体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教育部和财务部制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建立并完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目的

1.1 为培养创业创新型人才提供发展空间

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实习基地,为实践操作提供的实践环境,为推动全民创业创造条件,以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培养学生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1.2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训练场所

高校大学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学生借助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开展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项目,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等。

1.3 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和技能水平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提供了完整的实践活动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参与管理运营实训项目,专业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优化师资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2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制度不完善

高校在土地征购、占地建筑面积、设备数量上下功夫,忽略系统科学规划、指导教师的配备、教材的开发、管理制度的完善、运行机制的建立、基地文化建设等软环境。造成硬件环境过硬、软件环境太软的问题,硬、软件环境不能很好地匹配,不利于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转,不利于实训基地功能的充分发挥。

2.2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设备浪费

部分高校由于学校升级提高设备生均值、完成政府拨款任务、专业建设项目结项、科研教研项目结题等原因。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不够细致的情况下,匆匆上报,在较短时间内盲目投入大量资金购置设备。由于所购设备的质量或功能与学校的需要有差异、实训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整体素质跟不上等原因,设备安装调试后就束之高阁,成了“展览品”或“文物”,造成资金利用不当、设备浪费。

2.3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项目发挥得不充分

高校教师本身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重,而且很多缺乏在产业一线从业的经历,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也不能很好指导学生。企业要完成生产任务,无暇参与指导学校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对基地建设的质量和功能的发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创业知识不足,创业意识不强,校内实训基地的项目随着学生毕业很多就没有坚持下来。教师、企业、学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产学研项目发挥得不充分。

2.4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教师队伍薄弱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设备建设是基础,而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则是更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效果。师资队伍培养与实训基地建设不同步,先购买设备再培训教师。重视校内师资的培养,忽略校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的聘用。注重实训室硬件管理人员的培养,忽视理论课教师对实训的指导作用。没有专职校内实训基地教师,基本上是专业教师牺牲时间、精力免费给学生做创业指导。

2.5 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企业积极性不高

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大部分靠个人感情或校友关系维系,一旦人员有所变动,则合作关系也受到影响。有时候高校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企业合作的高校可能有很多所,导致企业不愿意在单个学校持续投入。目前很多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落实,企业也更倾向于把实训基地放在企业,而不是创办校内实训基地。

3 武汉商学院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实践

武汉商学院获批为湖北省第一批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之一,学校强化实践教学,开设大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性课程,按照企业需要和岗位需求培养人才,与企业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目前已经形成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茶语心啡茶餐厅、武商量贩实训超市等有代表性校内创业实训基地,旨在打造创业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激发创业精神,汇聚创业资源,弘扬创业文化,提高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为学校更好地转型发展提供条件。

3.1 借助创业创新项目促进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发展

学校从2014年开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鼓励学生以团队为基础申请和建设项目,每个团队一般由3―5名学生组成,1―2名相关学科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对于市级以上项目由市级以上财政专项资金资助,学校配套支持;校级项目由学校资助。给予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奖学金评定优先权,给予指导教师教学工作量补助和相应的科研分。“停这儿”武汉停车指南APP开发与应用、茶语心啡餐饮管理有限公司6个获批教育部201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二维码技术O2O校园应用研究、武汉市城市圈中心城市仓储资源调研等14项获批湖北省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O2O电子商务模式背景下高校健身俱乐部运行与推广方式研究、菜鸟驿站――打造校园O2O一体化服务等6项获批湖北省2015年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

3.2 形成代表性的创业实训基地

武汉商学院・武汉光彩创业学院首个大学生创业基地――茶语心啡茶餐厅由武汉光彩基金、学校、学生三方组成的创业实体中,学生创业团队股份占到一定比例,按照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学校提供场地支持,光彩会大学生创业专家咨询团专家为茶餐厅提供义务管理咨询服,日常经营管理均由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负责。其融创业、实训为一体,通过创业平台的搭建,为学生创业提供实践机会,积累一定的创业经验,提高创业成功率,并为全校的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2012年阿里巴巴集团与武汉商学院共建武汉商学院-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实训室位于商贸物流学院506,分为会议室、创业实训室、菜鸟驿站。会议室主要是学生开会和开展培训,创业实训室主要是优质项目团队的运营,菜鸟驿站是学校、阿里巴巴集团、快递公司和学生共建合作的项目。2013年11月获批武汉商学院优秀实训室二等奖。天猫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训基地2012年4月份投入使用,孵化了菜鸟驿站、戴尔“课戴表”的电脑项目、“俺家多肉”的绿色小盆栽项目、商院一购的校园O2O项目、淘宝代购项目、云客服平台项目以及“停哪儿APP开发与应用”创业创新项目。

学校与武商量贩连锁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武商量贩实训超市校园店,学校提供场地、设备、人员,企业提供商品资源和技术支持,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超市为商品学、市场营销等课程提供实训场所,学生组团队自主经营,学生参与产品进货、上架、促销、销售、售后多个环节。

3.3 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促进校内创业实训基地项目发展

邀请中国创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暨义乌工商学院院长贾少华教授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创业思维和创业实践”讲座,从创业从自我雇佣开始、创业从模仿开始、创业不需要专业、人人皆能创业、创业实践是创业能力获得的途径、创业机会无处不在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邀请武汉市青年创业青桐计划进校园,武汉易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武汉市首届大学生创业先锋余聪为学生分享了创业经历。邀请湖北盛天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赖春林、武汉麦肯盖登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陵枝等武汉市“双十佳”代表做“艰苦创业诚信立业”演讲。邀请武汉青年创业中心主任、武汉市创业导师张福宏举行“大学生创业如何起步”主题讲座。由学校和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主办,武汉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等承办的SYB系统创业培训在武汉商学院茶语心啡创业吧举办,14支创业团队35名在校大学生参加了为期3天的活动。学校与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主办、武汉大学生创新创办俱乐部举办的“你就是我寻找的创业精英”沙龙活动。

3.4 多种形式和措施促进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设立武汉商学院・武汉光彩创业学院,该学院是我国首家在高校单独开设的专业性大学生创业培训学院,主要针对现代服务业,培养培训技术技能型应用型经营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创业者等三方面专业人才。

举行校内创业实训比赛,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室成立时,电商专业曾举办天猫创业实训比赛,选拔优秀的团队优先入住天猫实训室,通过天猫创业实训基地孵化支持相关创业项目。

成立校创新创业俱乐部,由学校招就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共同建设,各院系参加,以“放飞创业梦想,激发创业精神,汇聚创业资源,弘扬创业文化”为宗旨的创业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鼓励优秀的创业学生做交流和培训。

4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议和措施

4.1 各部门重视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招就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各院系等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高校从学校层面制定实施各项创业教育政策和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制度,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场地、设备的硬件建设严格把控,防止设备浪费。学工处和团委鼓励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招就处开展各种措施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创业活动。教务处每年对创业团队进行考评,并将学生创业团队的考核结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考核体系中,设立各类自主创业奖学金,将学生创业与专业学分挂钩。各院系负责校内创业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安排相应的教师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真正让产学研项目落到实处。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和教师全力投入各司其职,让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发挥应用的作用。

4.2 多样化的活动和措施促进创业实训基地发展

组织开展校内、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创业比赛,将校内创业实训基地作为创业活动的试验场和演习所,激发学生创业欲望,增强创业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重点校内实训基地不断加大在人、财、物和政策上的支持和投入,设立专项学生创业基金,对学生科技发明、自主创业给予专项资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论坛,邀请知名企业家和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出台政策扶持创业型社团,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和学生组织,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学生创业意识的增长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4.3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师资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对大学生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效仿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聘请创业者、风险投资家、有创业经验或者是企业董事,以短期讲学、参与案例讨论、参加创业论坛等方式参与学校的创业实训基地项目,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创业教育的理论结合。学校根据发展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专门从事创业教育中坚力量的培养与提高,积极创造条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他们参加国内外相关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创业教育动态,学习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先进经验。选拔中青年骨干教师定期分批到大型企业生产一线锻炼或到条件好的实训基地进修学习,直接参与生产管理与经营,使创业教师增加创业实践经验和成功的经历。还可以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和高技能人才、企业领导等担任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建立利益驱动机制促使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对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课时补助,按照相应的报酬标准予以奖励。

参考文献

[1]叶景明.我国民办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6).

[2]王军胜.创业型大学视角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5).

[3]刘虎.研究生创业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6).

篇(5)

【关键词】本科院校 会计实践 教学课程模式 改革与创新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与时俱进,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我们一直致力于会计学精品实践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原开设的课程是“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excel表格在会计中的应用”四门课在四个学期分别开设,属于“1+1+1+1”的模式,目前已不能满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应该作出以下改革:

一、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在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这一实训是将“基础会计”课程所学的理论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其内容包括:数码字的书写;点钞技能与真伪识别;珠算与计算器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错账更正、对账与结账;财务报告的编制;资料的装订与归档,共八项单项训练,每项实训4课时,共预计32课时,历时8周完成。

二、出纳实务实训

在完成“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后,随即开设“出纳实务实训”。作为刚刚离校的大学生,很少能够直接进入企业财务核心的,大多数新晋成员要从收银员或出纳员做起,所以我们开设出纳实务实训,帮助同学掌握出纳基础技能,加强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课程内容包括:出纳基础知识;现金业务处理能力;银行业务处理能力;出纳账簿与出纳报告;生产性实训练习,共四个单项实训和一个综合实训,共预计32课时,可在第二学期第9周到第16周开设,历时8周完成。同时一学期先后开展两项实训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也有利于减轻学生期末压力。

三、中级财务会计实验

对“中级财务会计”课时进行调整,调整为12周结课,第13周到第16周增加“中级财务会计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历时4周,16学时。会计的生产性实训课程,都要完成由建账、处理凭证、登记账簿、出具报告、资料归档的全部核算过程,只是具体业务内容有所区别,所以可以取消中级财务会计实训,只在理论课程教授完成以后,即时进行相关业务内容的实验课。

四、成本会计实验

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调整,12周结课,第13周到第16周增加“成本会计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历时4周,16学时。成本的核算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刚刚离校的大学生,不可能直接从事成本核算的工作,一般要有出纳、财务会计方面开始锻炼,所以, 48课时的理论,再加上16课时的实验课程练习,完全可以满足毕业生的知识积累的需要,更多的练习可以留到工作中去。

五、会计综合实训

在完成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相关实验、实训的课程后,开设“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周4学时,16周,共64学时。本实训提供某一企业12月份的全部业务,由同学完成手工做账的全过程,包括账簿的开设;会计凭证的处理;账簿日常登记与结算;成本核算;期末的会计处理;期末的对账与结账;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资料的整理与保管等等的,涉及到会计人员动手操作的各项工作的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由会计学学习与研究的学生角色向企业从业的会计角色转变。

六、会计电算化实训

引进最新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软件,在手工实践课程后,学生们已经能够全面系统的了解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流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通过用友软件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们在走出学校时,就能够满足大中型企业的需求,熟练应用财务软件。当前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大同小异,学会了一种软件,其他的财务软件也会很容易上手。课程周4学时,16周,共64学时。在第五学期开设。

七、纳税申报实训

企业税收是企业财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我们开设“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以一些简单的实例,帮助学生了解纳税申报的内容与流程等。内容涵盖增值税、消费税、附加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六大主要税种,以某企业为例,完成一次单项的纳税申报流程,旨在使同学们认识和了解这一工作,有利于到了工作岗位后在实践中的的继续学习。课程周4学时,6周,共24学时。在第六学期其中6周开设,配合沙盘课程安排具体时间。

八、ERP沙盘模拟实训

篇(6)

【关键词】电子设计大赛 大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20-03

知识经济需要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研究如何依托电子设计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电子设计大赛的开展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的预期目标

一是以电子信息学科为依托,进行机构调整与课程的整合、优化。二是调整实训教学模式,创建一流的电子实训课程体系。三是建立四个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是组织课题成员和系部教师参加全国、全区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力争获得一等奖以检验课题的实战效果。

二、本研究课题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我们走访了多家兄弟院校,听取了一些电子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毕业生讨论与座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的教学模式和实训室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培养21世纪所需的电子类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模式过时。实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教学中只考虑完成一种实训项目,没有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分层次教学。二是实训课效率低。实训内容陈旧,实训设备落后,尤其缺乏现代现代化水平的教材、仪器和相应软硬件设备。三是管理封闭。课程之间的联系、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障碍,设备利用率不高。四是陈旧的考核手段不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创造性。五是理论教学脱离实际。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第一,成立电子设计竞赛领导小组,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领导小组成员从组长到指导教师分工职责明确,管理规范。

第二,针对当前高职电子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建立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个梯度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并由此形成一整套基于问题驱动的电子技能训练的方法与课程体系;建立现代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模拟企业工作环境,配备现代化的电子仪器设备,制定开放的管理制度,提供自主命题、自主研究、自主讨论的空间;利用电子协会和电子课外科技活动中心,设立创新设计奖,吸引大批学生参加业余电子产品制作活动,形成广泛的群体基础,通过层层选拔,层层培训,培养拔尖人才;不定期邀请校内外电子专家、教授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拓展学生视野;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电子实训》培训教材,增加以设计性、系统性为主的实训内容,将反映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实到实训教材和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功能,提高他们应用新技术、新器件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过程

(一)现代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在分析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大家明确了项目的目标:通过改革,探索和建立适合现代电子技术实训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实训室成为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之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通过改革,编写与完善一些实训教学的新教材;培养和锻炼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此基础上,确定本项目对现代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的思路:

1 全面修订本学科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对课程改革的思路,应对本学科教学计划和实训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教学内容的更新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减轻学生负担;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门数,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提出实训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按基础、综合应用、提高创新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组织实训教学,将实训课分为基础实训、综合应用实训和创新实训三种类型。压缩原有大量验证性的基础实训的比例,增加以设计性、系统性为主的实训内容,将反映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实到实训教材和教学环节中。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功能,提高他们应用新技术、新器件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贯彻“基本要求、需求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要求,即对大部分学生的教学执行基本教学大纲的要求,对部分学有余力、有进一步需求的学生,创造各种条件进行培养,以满足他们的创新要求。

3 改进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基础实训以教为主导,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综合应用实训教师与学生并重,教师着重指导;创新实训以学生为主。

4 改革实训考核体制。将实训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在项目实施期间将电子系现有十几个验室改建成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并向全校相关院系师生开放。

(二)参赛队员选拔方式。我们面向全院学生发动宣传,正确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自由报名。由于场地可容纳人数有限,一般参加培训的竞赛学生组数计划为32组,每组3人,同时为了保证参赛选手的可持续性,我们规定每年都有部分一年级的新生加入,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持续培养。参赛队员一般有如下选拔方式:

1 在学院统一报名,经过笔试、面试两个环节选拔。

2 任课教师、辅导员推荐部分优秀的学生,工作小组三名以上成员考核通过。

3 学生提交个人作品自荐,工作小组三名以上成员考核通过。

通过以上方式的筛选,学生中的优秀创新型人才有了展现的机会。

(三)阶段性的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内容与课时实施计划。根据大赛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能力培养的规律要求,培训内容采用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个梯度层次的实训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的电子设计与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

第一阶段是基础性学习。由全体指导教师在课余时间对选拔的参赛队员进行集中辅导授课,强化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二阶段是设计性实训。由全体指导教师在课余时间对参赛学生进行分方向类别的专项训练,大致分为电源电路类、功放类、可控放大与滤波器类、仪器类、智能小车和其他运动控制类,使每组学生初步掌握两个方向类别的电子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阶段是综合性实训。主要是用历年的竞赛真题来训练参赛学生,并按照相同的要求在三夜四天的时间内完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潜力和检验训练的成果,并找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四阶段是产品开发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产品,以此检验学生的技术思维路线、创新思维方法、专利策略意识等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能力。培训的项目安排和课时安排见表1。

经过以上训练,学生的个人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参加大赛时能够从容面对并且取得非常好的成绩。

(四)制定考核评价方法与奖励方法。考核评价方法分为训练过程的考核评价和竞赛过程的考核评价两部分。训练过程的考核评价由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电子竞赛组委会的工作小组制定标准和执行,包括日常工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和项目作品考核三部分内容,其考核结果相当于一门专业课程的成绩,有相应的学分,具体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竞赛过程的考核评价按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规定的办法和标准执行。奖励方法按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奖励的相关文件执行。

四、电子设计大赛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果

第一,开展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促进了电子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推动了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科学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类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电子设计大赛所采用的基础性学习、设计性实训、综合性实训、产品开发训练四个梯度层次的基于任务驱动的电子技能训练的方法,已经推广应用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课题组组织编写了《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教程》、《电子工艺实训教程》、《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维修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电子类系列规划教材,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课题组努力将电子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融入教材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职业过程的训练。该系列教材在国内高职院校使用了三年,发行量超过3万套,使用效果明显,学生受益匪浅。

第四,课题的研究成果带动了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团队被确定为自治区教学团队;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11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评为自治区优势专业。

第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参加的六届电子设计大赛中,有3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4人获得省级一等奖,获二等奖24人次、三等奖达198人次,这些学生正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项目成员发表相关论文6篇,出版相关教材6部,获自治区电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人。获自治区级优秀组织奖2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篇(7)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教育 变革

The Change and Innovation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NI Dazhao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college career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but also college students obtain vocational skills 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mployability. Based on self-learning theory and the "Delors Report" presented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autonomy" concept rich and innovative ideas of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rich educational content to guide students' employment, current employment guidance department universities need to re-examine their own positioning and realistic features college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relying on its own strengths and social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hus opening new work situation.

Key words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education; reform

1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从近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就业能力低下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在用人选才时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大学生自主开展创业活动也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商业意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是胜任工作、解决问题的根本,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所学的课本知识。有学者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概括为:学习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低下、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脱钩、创新能力欠缺(车凤岚,2011)。正是由于教学内容的陈旧、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导致高校就业教育名存实亡。因此,对高校就业教育课程进行创新,首先就是教育理念的创新,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动员起来,参与进去,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

2 “自主性提高就业能力”理念的实践和探索

自主学习理论研究专家Zimmerman提出:“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程宏宇,2010)。我国学者庞维国(2001)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总之,自主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然后监控、调节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认知、动机和行为,以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了“四个学会”,又称为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报告认为:教育仅从数量上去满足那种无止境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适,因为新世纪将为信息的流通、储存和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手段,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具有适应变革的能力,使之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够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

本研究根据“自主学习理论”、“德洛尔报告”的理论指导,提出了“自主性提高就业能力”的理念。本研究认为此理念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并通过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和“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对这一理念的效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检验。“自主性提高就业能力”理念的基本内容是:大学生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方面能够自主学习、自觉成长、自我管理,同时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和活动执行,实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能提高、想提高、会提高、坚持提高。其中,有效的活动设计和执行主要通过在学生中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开展一系列锻炼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活动来实现,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能够自主性地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可以说,“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既是“自主性提高就业能力”理念的实践,也对此理念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和检验。同时,随着信息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自主性提高就业能力”理念的传播和扩散也需要借助于“AISAS模式”。

3 AISAS模式下就业教育的分享与传播

AISAS模式是由电通公司针对互联网与无线应用时代消费者生活形态的变化,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AISAS模式认为营销方式正从传统的AIDMA营销法则(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逐渐向含有网络特质的AISAS发展: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引起兴趣―Search进行搜索―Action购买行动―Share人人分享。全新的营销法则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向用户进行单向的理念灌输。

那么,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来说,数字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主动参与成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对老师而言,“卖点已死,买点当立”,老师认为的重要内容学生可能早已烂熟于胸,因此就业教育课程需要着力研究大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大学生就业课程进行优化设计,引导学生去主动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就业课程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保证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参与和创造。

对于目前高校落后的创业教育来说,KAB、SYB、YBC等创业教育课程还是陌生的,而且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计划的限制,较短的时间内很难在高校全面引入创业教育。而对于大学生来说,KAB、SYB、YBC等创业教育课程又是他们亟需的,那么在这种矛盾之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正好可以发挥其在科技文化活动方面的长处,通过短期培训、竞赛活动和演讲报告的形式引入KAB、SYB、YBC等创业教育课程,而后可以根据AISAS模式创新传播方式,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和持续效果。比如通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邀请创业教育培训专家组织专场培训、开办短期学生创业精英培训班等方式引入创业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引导和组织大学生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广泛传播,从而发挥“以点带面”的传播效应。

4 社会组织引导下的校企互动与合作

当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不能将视野局限在校园内部的平台建设和活动开展,还应该积极探索与社会组织互动合作的新途径。本研究根据负责人所在学院各专业学生培养需要,通过学院与豫宛商会及其会员企业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就业实践创新平台”是基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高校和企业联合建立培训和实践平台,其建设的重点是围绕如何通过高校引导下的企业组织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最终实现顺利就业来进行。“就业实践创新平台”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商会及其会员企业和高校对学生联合开展就业指导;二是商会利用创新平台将学生作为储备干部进行职业实训和创业实训;三是商会根据企业的职位需求将学生人才向企业输送。

4.1 “就业实践创新平台”面上的互动:走出去和引进来

“就业实践创新平台”面上的互动主要通过建立让学生走出去的实习基地和将企业家引进来的“企业家大讲堂”来实现。

(1)实习基地建设。“就业实践创新平台”通过商会确定若干家优秀企业作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根据学校各专业学生发展和教学需要,制定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实习计划,按照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要求,推荐相关学生到实习基地企业参加实习活动。

(2)“企业家大讲堂”计划。“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定期邀请商会及其会员企业的企业家到学校开展就业报告和专题培训,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到商会及其会员企业实习和就业。

(3)共同发展计划。当然,“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并不是一味要求企业付出,还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和实习任务的同时,通过“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帮助实习基地单位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等,促进高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4.2 “就业实践创新平台”点上的合作:特训营与实验班

“就业实践创新平台”还计划通过特训营和实验班的形式打造校企合作的新亮点。具体来说,特训营主要通过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有利平台,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习基地企业进行特训,与企业家建立一对一导师定向辅导制度,培养一批优秀的符合当前企业需要的实践型就业精英。实验班是指在高校里面,根据企业的需要选择部分优秀学生,定制若干课程,由企业和高校共同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在实习基地、特训营和实验班进展顺利的情况下,“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将会与商会和学校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与探索,包括全面联合开展职业能力实训、商务礼仪培训、办公技能培训、职前培训、建立企业发展基金等形式打造品牌化的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并争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

总之,学生自主性的作用尽管重要,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方能保持长期性,同时还需将学生推向企业进行实训才能实现最终目标效果。为了实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高校就业指导教育需要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和“就业实践创新平台”实践支持等多方联动,才能保证就业指导教育变革和创新的实施效果。

项目来源:郑州航院2014年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研究”(zhjy14―43);郑州航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郑州航空港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2014021003);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社科联2014年度专项调研课题“当前青年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社会支持研究”(048)

参考文献

[1] 车凤岚.基于就业力视角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