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数学论

小学数学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3: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数学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数学论

篇(1)

数学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没有思维的数学课堂就像没有绿色的森林,没有思维的参与和训练就不能说学习了数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不断思考、前进,再思考、再前进,在数学特有的曲折中体会数学的变化美。

一、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变化中锻炼思维

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不同的视角设置不同的情境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五年级)设计这样一个情境:教师拿出一幅多边形的图:“同学们,老师家需要进行装修,这是老师家客厅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我需要按照多大面积准备瓷砖呢?哪位同学可以帮老师想想办法?”这时候,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分成一个长为7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和一个长为4米、宽为3米的长方形,分别计算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和。有的学生分成长为6米、宽为4米的长方形和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这些方法仅仅是求多边形面积的方法之一。因此教师继续构建新的情境:“同学真聪明,帮老师解决了大难题。我还有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也能帮我想想办法。这是我儿子班级联欢会的彩旗(如图2所示),每个学生做3面,我需要给他准备多大面积的原材料呢?”

这时候,学生又展开新一轮讨论,有一名学生提出:可以补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大长方形,然后再减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至此,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就都得出了。

可见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情境,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探究体验,才能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破解谜题中锻炼思维

数学课堂就是由一个个问题连接而成的,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同时获得思维训练。

例如在讲解分数、百分数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找到数量对应的单位“1”,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系列问题。甲班有40人,乙班有50人。(1)甲班是乙班的几分之几?(2)乙班是甲班的几分之几?(3)甲班比乙班少几分之几?(4)乙班比甲班多几分之几?(5)甲班有40人,比乙班多1 / 5,乙班有多少人?(6)甲班有40人,乙班比甲班多1 / 4,乙班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不断变化数量对应的单位“1”,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思考解决,巩固判断单位“1”的方法。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我锻炼思维能力

现在的数学教学更注重于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设置开放性的试题,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也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极大地锻炼。

以“认识比”的复习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性试题“学校的桌子每张100元,椅子每把60元,请你说出课桌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题没有明确的问题,就是让学生去自己体会,学生只有把“比的认识”学扎实和学透彻,才能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列清楚,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判断,如,桌子和椅子的价格比是5∶3;椅子和桌子的价格比是3∶5;椅子价格是桌子价格的3 / 5,桌子价格是椅子价格的5 / 3,桌子价格占桌椅总价格的5 / 8,椅子占桌椅总价格的3 / 8,桌子比椅子贵2 / 3,椅子比桌子便宜2 / 5,等等。教师在学生总结完二者的关系后,继续提出新的问题“你能利用自己所列的关系,提出问题吗?你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吗?”

开放性问题能把问题的设计和问题的解决都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多种问题和多种答案中自由穿行,获得多向思维的训练和综合归纳能力的提高。

四、让学生在总结中发现数学规律,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规律往往隐藏在现象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拨开层层迷雾,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反思习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对于学生不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同,正方形的面积较大”这个知识点,可以出示这样一道题: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不同的长方形,他们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围的?学生会给出以下几种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量,提出:“你发现了这些数字的什么秘密?你能解开这些密码吗?”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所找到的图形面积逐渐增大,同时图形也越来越趋于正方形,从而可以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情况下,正方形面积较大。

篇(2)

摘 要: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无论是在教材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初中笛Ф匝生的认知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初中数学老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学习的过渡,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衔接问题

目前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在衔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很多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后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都在不断下降,不能有效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环境。对此,笔者分析了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异同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有效衔接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一、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异同点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更高,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多比较具体,如数的运算、图形的认知等,这些内容的难度较小,而初中数学的内容较为抽象,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如数的运算,不再是简单的整数运算,而是有理数的运算,还涉及函数和方程的学习,这对学生来说,有着更多的学习困难。除此之外,数学的教学内容也有较大的变化,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小学数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大的压缩,而初中数学内容则相反,有了较大的拓展,这也就意味着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跨度比以往更大,学习难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二、如何做好小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

(一)学习方法的衔接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学习效果的前提,初中的数学老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学习上多为被动,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去引导,初中则不一样,老师应当指导学生由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笔者建议,初中的数学老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预习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数学老师可以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研究,数学老师在课堂开始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不懂问题当堂提出来,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和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做到有的放矢去听讲,这样也就提高了课堂的听课效率。(2)培养学生良好倾听和做笔记的习惯。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在课堂上听课效率也普遍不高,很多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一时也没有改变过来,在课堂上听课还是存在较多的“分心”状况,老师虽然上课用心去讲,但是学生没有用心去听,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较低,因此,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让学生能够耐心听课,基于此,数学老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适当提出一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听课,还会促使学生动脑。除此之外,数学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是课下难免又会忘记。培养学生边听课边做笔记的习惯,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会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第二教材,笔记可以成为学生考前复习资料以及课后复习资料,起到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数学老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下都能带着问题对新学习到的知识点查缺补漏,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中的数学老师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外,还要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与初中的数学内容相比,小学数学相对简单一些,小学数学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运算以及对一些图形进行简单的认知,而初中数学则要复杂一些,无论是运算方面还是图形的认知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好有效的过渡,尽可能挖掘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并对此加以利用,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引入小学学习的“大小比较”这一节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比较温度、长度等内容,引入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小学的“感性认识”上获得更多的“理性认识”,指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本质问题,学会比较、对照,寻找学习方法,在新知识与旧知识点之间建立等量关系,从而达到顺利过渡的目的。

综上所述,重视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衔接问题,能够帮助小学毕业生顺利过渡到初中,快速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环境。因此,数学老师应当对此加以重视,对中小学的数学衔接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为学生铺平道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中小学数学之间的过渡,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玉梅.刍议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有效衔接[J].知识窗(教师版),2016(8):8-11.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师素养

学生在小学阶段经历了许多数学知识点的初始建立过程,这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这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全面而合理的素养结构。提高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确实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一提到教师培训、业务研讨,大家都想到数学教育的专业技能、专业方法和专业理念等方面的内容,而数学学科知识、个人数学实践知识受到冷落。“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位教师某方面素质的缺失,就会影响他全部能力的发挥。

1 要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就是小学数学老师的施教能力以及育人能力。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与育人能力,就成为当务之急。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讲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的比较多,而讲教师的成就动机和教师理想的比较少。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当一名小学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工作的激情,有一种教学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就动机。宋代著名学者张载说过:“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教师的志向越大,越是有梦想,就越有可能实现理想。我觉得,所有优秀的教师都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教学学风格。教材课本是一样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教师也是不一样的,所有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同一模式去教,那是不可想象的。

2 要有服务意识

我们口口声声称,我们是为了孩子,实际上,我们没有做到。在我们课堂上,在校园里,有多少老师想着我们是为了孩子?课堂里的学生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配合老师的表演而存在。像我们很多的公开课,学生不是在配合老师表演吗?配合老师事先写好的剧本,配合老师运转的模式,很少是真正为了孩子自身的发展。我们缺的是服务意识,缺的是从服务走向爱。

现代的教师工作复杂多样化,任务紧张化,对教学的要求高、压力大。小学数学教师想要胜任这份工作,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想法以及学习状态。随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节奏,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教师要按照自己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调配授课计划。从本质上而言,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所谓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职业的存在实际上是为了完成一种服务,服务于社会、家长与学生,或者更直接地说,是国家和家长出钱,教师为其服务的一种性质,人们只是在我们教师的工作过程中看到了其情感上的付出与贡献,才觉出教师这个团体的高尚。倘若我们倚仗着这个光荣高尚的头衔,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工作的本质,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轻则是名誉上的代价,重则影响的是一个孩子,一个人的一生。有时一个人才的造就,就在于一个教师的一念之间。

我们有了服务意识,就不会把学生家长当作臣仆一样呼来喝去,因为我们的衣食是他们提供的;有了服务意识,我们就不会看重优生歧视差生,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有了服务意识,就不会只要分数而不顾其他,因为我们的服务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有了服务意识,我们就会更自觉自愿地研究更好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更顺畅地完成教学任务。总之,有了服务意识,我们才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我们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我们的工作。

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教师,就是称职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就能得到学生的拥戴家长的满意。我认为,有没有服务意识,是区别一个教师能否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显著标志之一。

3 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培养

3.1 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当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从教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在教学技能、还是在专业知识上。《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等基本能力”。“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些虽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对数学教师数学能力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应当具有比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目标更高的能力水平。

篇(4)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内容的生活应用特性,在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多向学生展示具有生活浓郁“气息”的数学问题,通过声情并茂、真实生动的数学案例,激起学生的情感积极性,靠近学生内在情感“发展区”,将小学生吸引到问题解答活动中,主动探知成为自觉行动。如在“分数类应用题”问题课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分数知识过程中,对分数的数学意义和性质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但对其生活应用特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设置“小王看一本300页的书,第一天他看了整本书的二分之一,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请问小王此时没有看的部分占整本书的多少?”、“售货员王阿姨在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到60元,现在知道其中一件商品赚了20%,另一件则亏了20%,请问王阿姨卖出去的这两件商店是赚还是亏?说说其理由?”等生活性的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感知分数知识点方面的活动,获得对分数知识内容的深刻、深入认识,内在学习情感受到“调动”,主动参与解题的欲望得到“挖掘”,切实推进了此方面问题案例教学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生活性问题案例设置时,要贴近学生认知情况,切忌设置偏离和超越小学生认知实情的内容或案例。

二、抓住问题探究特性,开展解题探析指导活动

著名教育学家陈苏芹曾经指出:“问题是数学的‘精华’,应将问题解答方法讲解作为自身重任,坚持实践融于问题教学中,提高探究分析等学习能力。”众所周知,问题教学,不是为了解答问题,而是为了传授解题技能,“授之以渔”。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出,要把解答问题的技能传授作为问题案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环节,进行有效的实施和深入的开展。因此,在数学问题讲解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问题案例解答的探究特性,将问题案例讲解的过程变化为问题解答技能传授的过程,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功效,对解题方法运用、解题策略的设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讲解,提升小学生探析、解答问题的技能和素养。问题:有一根长为47米竹竿,全长的16插入土中,露出外面的部分占全长的几分之几,露出来的部分有多长?在上述问题案例解答中,教师采用“先探究(学生)———在探讨(师生)———再归纳(教师)”的三段式教学法,学生探究分析问题条件,认识到该问题设计意图是:“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需要运用的数学知识点是:“分数乘除法的知识”。师生进行互动探讨,教师带领交流讨论,学生进行解题,师生归纳总结。上述解题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师生探讨、教师指导等环节中,对该问题解答的方法和策略有了深刻掌握,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较好落实了新课改的目标要求。

三、抓住问题综合特性,培养综合解析问题思想

小学生处在学习能力发展的初始期,处于学习活动技能的积淀期。数学问题案例解答活动,为小学生良好学习技能的锻炼和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解析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时需要运用多种解题策略和思考方法,这就需要学生要有良好的综合解析问题的思想和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的运用问题案例的综合概括特性,设置综合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感知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化归转化思想的内容,逐渐养成和树立良好的综合分析解题思想策略。如在“路程类应用题”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置综合性的路程类应用题,要求学生借助于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解题分析活动,并有意识的向学生指出这一过程运用了“数形结合”解题思想。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数形结合思想有了初步感知和认识,对良好解题思想树立起到促进作用。

四、总结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 计算问题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11-01

无论是以前,现在还是将来,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显得十分重要,尤其是他们的计算能力。要知道,数学总的来说,就是分为几何与函数两个大部分。而这两个部分中,计算都贯穿着始终。学生的计算能力差会影响以后的发展。针对这些,本文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一方面,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过早的抹杀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被老师和家长要求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并不去考虑孩子是否真的能够接受这个方法。很多孩子都只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勉强记住了口诀。这样就导致孩子没办法进行正确有效的计算。众所周知,孩子们的世界大多是充满着幻想,有着奇异色彩的。而背诵这些极俱规律的口诀是与此相悖的。再加上在家里,家长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自然而然的,学生对计算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老师们的教学方案存在着问题。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们都是以极其枯燥乏味的方式讲解题目,传统的教育只是一味的灌输,小朋友有疑问教师也没能即使的进行生动有效的讲解。据笔者所知,在小学教育中,很多的小学数学老师的备课方案是按照之前相对统一的方式制定的,教案上要求掌握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课程通常都是安排得非常紧张,并不是“应地制宜”的根据当地学生的情况进行备课。

2 解决小学生计算问题方案的具体内容

2.1 根据学生自身制定教学方案

深入了解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必备功课。只有知道每个学生的特点,性格,兴趣……教师根这些所了解到的,得出的教学方案才是行之有效的,否则就是对牛弹琴。当然,想要了解每个学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了。学生们往往风格各异,以,需要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不适合放羊式政策,而有的学生则不适应紧缩性政策。对此,教师们可以制定出不同的方案,而后经过统一升华为一种方案。这样就可以针对大部分学生实施,再对小部分学生进行密切关注。然后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2.2 教学与放松交替进行

据研究表明,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最长为15分钟。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持续时间则少于15分钟。现代中国教育,中小学上课时间普遍长达45分钟,甚至50分钟。在一个封闭式教育学校当中,这样长时间的集中学习,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做到一直都在状态之中,更何况是小学生了。孩子是一种好奇心极重的生物,他们对周边的细小事物都特别好奇。[2]就比如,假设在教室里,15分钟过后,如果有一只蚂蚁在窗户上爬过,他们就会死死的盯着,就这样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那么老师的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改变。可以在课前讲一个小故事,以此来提高孩子们上课的兴趣。然后,在课间讲一些笑话,以此来放松孩子们因上课而紧绷的神经。课后,在布置作业的同时,提出一些脑筋急转弯给他们思考。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

2.3 激发学生勇于提问的能力

古有程门立雪,现有华罗庚寻师。可见,发现问题,并且勇于提出问题在现在的各种学习当中都特别重要。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性格开朗,活泼外向的。有些学生比较内向,性格内敛,不擅于与人交流。对此,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老师了解到学生的懂与不懂之处,找出解决方法。而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题,是因为学生本人不够自信,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笨的人,怕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所以,教师要做的首先是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要时常表扬学生,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这样他们就会尝试着去提问,久而久之,他们会对这些知识感兴趣,那么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2.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个人在宇宙中总是一个孤立,隔绝的主体。没有谁能够一直陪伴在谁的身边。总有人不断的死去,不断的离开,有人不断的出生,不断的到来。因为这些,学生得学会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老师和父母不会永远陪着他们,当然,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老师不会一直在他们身边。很多时候,学生都需要自己一个人,所以,他们要学会自主学习。比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己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练习。要做到这些,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帮助。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各小组,自己讨论,得出结论,自己讲解,同学订正。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5 加强课后巩固

俗话说得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光靠课间短短的45分钟当然是不够的,想要学好数学,提高计算能力,还需要课后的不断练习。课后练习很重要,就像一堵墙,不仅要每块砖小心,细致的堆叠,后面的加强巩固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根据课间对各个学生的优势和弱势,针对性的布置课外作业。[3]有目的性的提高当然要比盲目学要好得多,经过这样不断的学习加上课后的巩固,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3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时代对于人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对于人的提高,当然离不开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这些要求都离不开小学打下的基础,尤其是数学,这有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发展。当然,这些也要基于计算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要格外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摘要:所谓探究性学习,主要强调以学生已具备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为出发点,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自主应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合作讨论、深入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就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关于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性问题

一、前言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国家教学课程标准对探究性学习作了充分的说明,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的教学活动,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好的情境。设计好的教学提问,提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探索的学习状态当中,使得学生能够明确探索的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始。教师应该:

首先,教师引出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怎样才能够将数学教学内容更好的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内容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从而更好的激发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讨问题是教师的最主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上的重难点,不断尝试重组教材,设置一个能够衔接新旧知识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此时并不能够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其次,学生提出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需要教师来提出,学生对于问题缺乏较为深入的认识,只能是被动的接受。实际来讲,提出问题要远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得多。教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调查、研究等手段来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2.为学生创设探究氛围。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当中,将静态的知识结论逐渐转化为动态的探究对象,让学生去自己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经历知识的重建及其创造。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创设探究氛围,不断强化学生探究的体验,将数学学习与完善学生的情感紧密的结合起来。

3.联系实际,拓展探究空间。如今数学学习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事情,它需要具备开放性、大众性和社会性。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单一的探究学习逐渐的走向多维度的社会化探究教学中去,使得更多的学生在生活实际当中不断探索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留有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使学生将自身的心理处在一个不平静的状态,不断促进他们在课堂进一步探索问题,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效果。

4.多进行分享交流。学生在经过了艰苦的探究过程之后,获得了丰富的主观感受,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想要将自己探究的结果与同学、教师分享。这些是凝聚着学生探究辛苦的结果,虽然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小组或者班级内进行相互交流,从而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法,揭示规律,解决问题,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了解,使得学生分析思考其他同学的思路,并且作出判断。

三、探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1.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其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其二,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变“传授”为“探究”,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最后,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和应用。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2.进行有益的反思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实践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思,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思考、甚至争辩,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与成就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了“求两数相差多少”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迸行反思和评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谁的多?多多少?在学生反思的同时,也是巩固知识的过程,回顾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例题?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有所应用。实际上,学生不仅学到了两数之差的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另外,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知识的愉悦感、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信心。

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对学生学好数学是必须的,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形成良好的探究风气,将学生的探索活动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欲望,从而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和晓瑜.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之思考.科研平台.2012.01.

[2]孙芝平.基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探究.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3).

篇(7)

“先学后教”主要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每一位学生都拥有极强的自学能力,这是与生俱来的。当学生对自学能力有一定掌握后,就可以在自学的过程中运用原本积累的经验。作为教师,就要懂得“取舍”的涵义,敢于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由于农村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教学的重难点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情,教学生不会的、不懂的,教学生需要的。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坚决不教。比如,在“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中,学生一般都能够解答书本上的问题,如“56+40”和“40+56”,都可以轻松的计算出结果,还可以观察到两个计算式的结果。之后,可以要求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然后从中找出规律:加数的位置交换之后,其和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比教师直接讲解交换律的效果来得更佳。

二、精心预设,注重因材施教,“学教”合一

将“先学后教”模式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给予充分地重视。针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精心预设,做到因材施教。在对农村小学生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分析的前提下,处理好优等生与差生、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学推进的作用不可忽视。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陪同学生推导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在掌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推导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几个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先思考:第一,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同处、差异处在哪里?第二,在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之后,你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方式推导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吗?第三,a的三次方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在认真阅读教材之后,学生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就能够顺利的推导出答案。此外,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应的要求:优等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解决;差生则只需要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等待熟练之后,再尝试进行深入探索。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