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3: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专业实践性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保障机制
目前,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是培养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在我国目前一千多所全日制公立大学中,有近九百所学校设置了会计专业,在校大学生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学习会计专业或相近专业。无疑,会计专业成了管理类的热门专业,受到办学机构和学生的追捧。越是这样的热门专业就越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越是要注重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不容回避的是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未能达到社会的要求,用人单位抱怨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能委以重任。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这无疑与其在校接受的实践教学有关。因此,如何拓宽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是提高我国会计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内高校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从各地人才交流会、毕业生招聘会和互联网上的人才需求信息中都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这种普遍要求,即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验或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等。很多招聘单位认为,我国会计专业的大学生理论知识基本上达到专业培养目标,但他们的实践能力普遍很弱。可见,对于会计专业人员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社会迫切需要重视和加强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传统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而且仅仅停留在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上,这种实践性教学与新时期要求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
二、我国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会计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启发性、实用性等特点,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起到亲验实际会计业务、规范基本操作技能的作用。目前我国传统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的模拟实验。
1.校内模拟实验。校内模拟实验主要有《簿记能力训练》、《会计实务能力训练》、《成本会计能力训练》、《财务管理能力训练》、《纳税会计能力训练》、《会计报表分析》、《审计学案例分析》、《会计与审计电算化能力训练》、《会计综合能力训练》等。这些实践课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完成:(1)通过实物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在基础会计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接触到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相关知识。教材上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都是印刷在教材上的简化表格,与真实的账表存在一定的差距。(2)多媒体演示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用电脑制作音像、图片、文字等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直观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快乐地接受所学知识。多媒体演示教学可以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也可以制作专门的演示课件(包括企业情景和人物情景)在专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压缩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节约教学资源,大大提高教学效果。(3)校内模拟实务操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这就要求会计专业学生既要掌握传统的手工账的操作,还要熟悉在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账务处理。①传统手工账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手工账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学一般分两步进行。首先进行分步模拟实习,教师要安排好分步实验的项目、内容,明确实验的重点与难点。待主要会计业务都完成分步实验之后,进入会计实践教学的第二个步骤,进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的目的是通过对一个生产企业、一个会计期间整个会计循环过程的会计核算,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会计操作技能。 学校通过开设手工会计实验课程,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会计事项为依据,以会计核算业务、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作为模拟实验对象,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填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等,使学生更加直观真实地会计业务的来龙去脉。规范的手工模拟实习,要有一套内容完整、业务真实的实习资料,还要有出纳、成本、固定资产、工资、总账等岗位,还应建立起与此相联系的职能部门,如银行岗位、税务岗位等,明确各岗位责任制。在实践教学中,应该让所有学生都能到相应岗位去锻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实习的全面性,增强学生适应各岗位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通过复制若干个企业某年12月份发生的全部会计业务的所有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将这些资料复印装订成若干份,并装订成与实际资料一样形式,将学生分为2~4人一组,模拟各种岗位,进行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②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原有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已逐步为计算机和商用软件所取代,而会计的管理、决策、预测等高层次职能也日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很多会计专业院校,为适应这种变化,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电算化》课程。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和一些财务软件开发企业协调,获得了软件公司的支持和赞助,给学校机房装上企业版的财务软件。学生利用教师编制的模拟上机资料或者从企业获得的真实资料,在计算机里模拟企业的会计流程,实现建立账套、设计会计科目、编制记账凭证、编制报表等实践过程。学生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如同置身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验目的。利用会计核算软件教学,能全面、形象地介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电算化的应用是多媒体实践教学的延续,老师可以先进行多媒体演示,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全面的了解企业的操作程序,而且简单快捷。另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更加接近企业的实务,学生在全面掌握这些技巧后,在业务能力上达到了学校和企业间的无缝对接。
2.校外实习基地在会计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会计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专业,仅仅通过在学校里的模拟试验不能完全满足会计教学的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在校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最终检验的标准还是进入企业中实习的结果,学校内部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就成为我国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在公司、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会计学专业实习基地或者实践创新基地,并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教学评估体系,提高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课外专业性实践机会。通过实习基地的建立,教师可以很方便地组织实习小组(3~5人为宜)定期到企业的财务会计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请现场的财务负责人讲解企业或事务所里发生的各项业务。此外还可以邀请实务界精英来校讲学,增加学生知识面,开阔视野。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在会计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发展方向并不相同。有的学校倾向于在事务所建立实习基地,有的学校则倾向于在工业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由于院校的学科背景不同,同样是会计专业其实习基地建设的行业选择也不尽相同。总之,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要加大对学生实习方向的选择,尽量使会计学实习基地和今后学生就业的行业联系起来。当然,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这种完善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也一定会随着学校进一步发展而更加完善。
三、会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会计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除了上述的一些途径以外,保障措施也尤为重要。保障措施是否有力直接影响会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好坏,这些保障措施包括:
1.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经验的多寡和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很多教师从校门到校门,博士毕业或者硕士毕业、发表过一定层次的学术论文,便顺利地当上了会计专业的老师。他们从未从事过实际业务,很难具备相应的能力,无法从事实践课的教学。针对高校教师这种脱离实际的现状,各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和交流机制。
我国法务会计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现代会计只注重如何用特有的专业术语来表达复杂的经济行为,而现代审计又只注重财务报表是否按公认会计准则编制,并也用相同的专业名词来解释他们的审计工作,这就使普通公众难以理解这些用复杂会计、审计语言表达的经济行为,从而为进一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经益增加了障碍。因此,如何在复杂的会计、审计语言与法律之间架设一座沟通的桥梁,便成为当务之急。法务会计的应运而生,解决了复杂的会计语言与法律之间的沟通问题,为妥善处理与会计有关的法律问题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工具。法务会计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
(一)企业、事业单位。该领域中的法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使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行为符合国家现行法律,在遵守或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寻求本单位的最大财务利益,并能运用法律的武器进行交涉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二)社会服务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都是法务会计应用的重要部门。在这些机构中,活跃着一批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考试、考核并具有资产评估、税务、证券评估等资格的法务会计人员,他们依据各种法定经济标准和规范,通过检查、分析、认定之后所出具的报告自然具有法律效应。
(三)司法机关及国家审计部门。司法机关的司法会计也是法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会计在侦查、审理
交易纠纷、贪污受贿等经济案件时,都要涉及被审查单位的会计资料及会计人员。这就要求司法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法律,还要有会计、审计知识,才能胜任。国家审计机关和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也应该是既熟知国家、企业内部有关审计法律,又懂会计、审计的法务会(审计)人才。
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
从事法务会计的人员必须具有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有效地进行财务调查。这不仅包括会计知识,而且包括经营知识和法律意识。具有这些技术,法务会计人员才能够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并对舞弊以及白领犯罪调查的财务方面进行作证。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要求法务会计人员对刑事案件中的舞弊或者民事案件中的财务损失进行量化。因此,法务会计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至少应包含以下七类:会计、审计、知识;辨别舞弊的技能;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人的心理和动机的理解力;调查的精神状态和职业批判的怀疑精神;沟通技术;对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的掌握等。
从事法务会计的人员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独立敬业精神。法务会计人员必须在行使其职能时保持客观、公允、真实、合理、合法。这就要求其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洞察力。除此以外,自律、保密、定期接受后续教育、合理收费、公平竞争等方面也是从业人员不可或缺的素质。独立与保密是密切相关的,也是从业者综合素质的体现。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需要,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既精通会计又熟悉相关法律,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有独立敬业精神的法务会计人才。
(一)设置法务会计专业
目前,在国家教委会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有经济法、会计学、审计学等相关专业,但尚未有法务会计专业。国家教委应尽快组织法务会计本科专业的申报,鼓励那
些已开设了会计学、审计学、经济法专业的高校积极申报法务会计专业。
1.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法务会计专业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如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审计、法理学、法律伦理、司法会计、经济法、税务会计或税法、国际税收(法)、民法、刑法、犯罪学、逻辑学、心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证据调查学等。
法务会计专业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专业需要设置的选修课,如: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证券投资、税务会计、审计实务、保险法、劳动法、仲裁法、金融法、破产法、刑事诉讼实务、民事诉讼法实务、经济法案件侦查等;另一类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适应能力和提高其文化修养而设立的校内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这类课程涉及领域较为广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2.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安排。实践性环节是培养高质量法务会计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性环节可分为不定期实践性环节和定期实践性环节两个部分。不定期实践性环节,主要是配合理论课程进行的案例调查 、案例讨论、模拟法庭辩论、专题研究报告等;定期实践性环节,是在学生学完了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在本科第三学年安排专业实习、第四学年安排毕业实习和做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过程中,将学生分别安排到法院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际工作锻炼。其间,学生应在律师和注册会计师的指导下,参与一到两个经济案件的调查、取证、审理和撰写报告工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毕业论文阶段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法务会计的某个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最后撰写一份1.2万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3.教学改革与创新。本专业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应强调对学生分析能力、合作与研究精神的培养。课程侧重财务法律管理技能、财务决策、金融调查创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内容。授课方式采用理论讲解、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案例式的教学创新立足于财务金融与法律会计交叉领域,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以及与业界专家的研讨和案例模拟分析,达到理论扎实、业务熟练的实战目的。
在课程之外,本专业还应设计大量应用性课题的讲座,内容紧扣法律和会计领域的前沿动态,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投融资犯罪领域和会计审查领域内的发展状况。如刑事诉讼实务、仲裁法、金融法和金融犯罪调查、税
法和税法犯罪调查、破产法和破产管理人制度、电子商务欺诈和计算机犯罪、刑事诉讼实务、民事诉讼法实务、公司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法律与公证实务、经济法案件侦查等。
法务会计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同时涉及会计、审计、法律、管理、金融等多个领域。法务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就像一个二层的大蛋糕;最大的底层是坚实的会计专业背景;中层部分是包括审计、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欺诈调查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小的上层部分是对法律环境的基本了解;蛋糕最上面的糖果则代表较强的沟通技巧,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面向21世纪的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熟练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较多相关知识的应用型、通用型专业人才。
(二)加快研究型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
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法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几乎是空白,应尽快设置法务会计专业硕士点,或在现有会计学专业、法学专业硕士点以及会计学专业博士点上设置法务会计研究方向。对于报考法务会计专业研究生的学生要有资格限制要求具备会计学专业或法学专业学士学位,在职报考的学生要求具备律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这些研究生在读期间除了学习有关法务会计专业研究型的理论课程外,主要从事法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通过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或通过两年左右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使学生对法务会计的某个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初步具备专门从事法务会计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作为业务骨干尽快地充实到法务会计教学、研究和实务工作第一线,以推动我国法务会计工作的开展。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鉴于中职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就业的困难形势,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及加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变得极为迫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中、初级实用型会计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会计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改变会计教育观念,加强和改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办好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实践性教学是实现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特征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等特点。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会计教育的重要特征,离开了实践性,什么技能、技巧、运用能力、操作能力等等,就无从谈起。作为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新的会计环境,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技能高手、管理高手。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会计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实践性教学的好与坏,是影响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环节,是中职会计专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
尽管中职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中初级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看,培养出的人才,在实践技能方面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甚至引起用人单位强烈不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尚未转变。在会计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模式,过度的重视会计知识的灌输,强调会计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面对接受直接会计经验为目的.强调按照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会计教学强调会计知识的实践性、需求性和应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会计操作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
(二)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实践性课时偏少受过去计划经济和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会计课程的教学计划上仍偏重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数偏低。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用什么学什么”。理论教学的任务是传授从事相应职业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基本的知识.能为技能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以够用为度。然而传统的会计专业在教学计划上仍重视理论性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不能满足专业应用技能的培养要求。
(三)在会计实践技能的训练方式上,采用封闭式训练很多学校都配有专业的会计模拟实验室.采用封潞式的训练形式。即按着教学进度计划,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然后期中、期末或基础理论全部学习完毕后,利用一段时间在教室或模拟实验室完成所谓的实践技能训练,造成会计专业理论与会计实际严重脱节,结果是既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又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光。
(四)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教师队伍的现状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大部分是普通高校毕业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历,自身动手能力不强,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只有“纸上谈兵”传授一些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中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有效的落实。
三、改进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要获得良好的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而当前的情况是,大多数中职会计专业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综合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提高会计教学水平的关键。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实习.建立教师实践基地。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运用已学知识等能力。比如,可以由教师限定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或者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或者阅读后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引导等方式,达到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经济业务,如企业债券,可先让同学们讨论、分析、比较,最后教师参与,从而让学生分清区别和联系,正确处理经济业务。对学生记忆方法的指导,一是将教材中抽象说法具体形象化;二是将难记的概念进行分解,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三)加强会计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中职会计教育院校应该建立一个会计实习基地,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既获得感性认识,又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实践能力。要让学生了解实践操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实践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实践操作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将书本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指导老师根据实践操作的情况及实验报告评定学生成绩并记入档案。组织会计实践教育,应贯彻以下原则:(1)教学实践性原则。通过对某一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实践,可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2)教学直观性、形象性原则。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技能和技巧,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3)教学系统性、一贯性原则。会计实践可以让学生从操作上把所学的知识回顾一遍,达到对会计核算各种方法的系统、连续地运用。
(四)改革课程设置将“双证”培训带入教学之中,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来说,学生除要取得会计专业的中专学历证书外,还要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而在此之前必须取得“财会电算化合格”证书或者“珠算五级”证书。这就意味着“双证”,即“学历证书”和“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上财会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因此,从事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学的学校,必须白上而下高度重视“双证”的教学与培训工作,加强对“双证”教学的思想认识,集中时间、人力、精力做好“双证”的教学,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取得教育部门颁布发的学历证书和财政部门颁发的“财会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为他们一毕业即到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做了良好的准备。
一、会计论文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论文摘要: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本文对当前会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加强会计实践教育的重要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会计实践教育的基本策略。
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创造灵感。不仅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需要。
一、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从会计专业背景看
会计专业是一个成熟的管理类专业,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量较大,并且开办会计专业的院校也非常多。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由一般高职院校所培养的面向基层,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根据市场调查与分析:高校、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机构,会计高职毕业生基本没有需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金融企业的会计人员总量已经饱和,优化人员结构给应届毕业生留下的空间很小;而未来十五年,民营经济将实现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既懂核算、又懂管理的会计人才,给会计专业毕业生开拓了较大的就业空间。因此,一般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都应“以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办出特色和以岗位群设置为依据,办出专业特色”为指导思想,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主要面向中小城市的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从事日常业务核算与管理工作,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知识、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突出了以下特点:
(1)去向明确,主要面向中小城市各类企业;
(2)职责明确,强调应用的重要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3)高职特色,强调针对专业的通识教育,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专业特色,强调符合社会经济实际需要和会计专业的职业特征。这一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相比,突出了对学生适应目标岗位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从专业的实践教学背景看
会计学科是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很强。但在我国目前的会计教育中,实践教学普遍重视不够。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是:没有规范或较为正规的会计仿真实验室。会计工作是企业单位的非常特殊的岗位。该岗位的工作“产品真实、规范、准确及合法与否,不仅关系到每个会计的个体利益,还关系到整个投资人、债权人以及国家的利益,岗位责任重大。
二、加强会计实践教育的重要条件
1.领导重视是关键
目前,实验资料的完备、设备设施的齐全、利用度的高低等,已成为会计专业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若高校各级领导能够高度重视会计实践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会计实用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能够切实加强对会计实践教育的投入;能够对其建设和发展,拥有长远的观念并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经常研究;能够利用各种方式,加大会计实践教育的宣传力度,就一定能为会计实践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教师重视是基础
动员最广泛的教师参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推进会计实践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欠缺,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通过敬业爱岗,不断地提高思想水平和觉悟;二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不断地钻研业务、改革教学方法、参与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业务素质;三是要求教师加强有关计算机网络领域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 加强会计实践教育的基本策略
1.改进实践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
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理论教学活动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自己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反过去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从而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2.要建立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实践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实践教学本身的质量。但如何考核实践教学质量,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可以说,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办法是引导学生进行怎样实验的指挥棒。目前,各高职院校的会计实验考核办法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即以会计专业的某些规范,验证其做法和结果符不符合这些规范,然后给出成绩。验证性考核办法是基础,不能取消,但也只应在单元实验且是基本方法、基本实验中采用,其他的应多采用设计型、分析报告型撰写等形式进行考核。
3.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会计教学中,老师对学生是否听课、效果如何并不是很关心。现状是,大部分学生朝气蓬勃,开朗外向,喜欢与人交流,善于表现自己。但由于以前的基础差,底子薄,大部分学生又缺乏学习主动性,致使他们中有些同学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和学生交流,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善于动之以情,既做他们的老师,又做他们的朋友,通过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问题,再耐心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实践性教学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着比课堂演示教学的优越性,它是财会专业学生实践理论知识的最佳途径。而只有这样,才能与时具进,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实用型会计人才,才能在当前的改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海云.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4
[2]陆萍.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会计之友,2008;8
首先,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而科研训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催化剂,科研能力的提升同时伴随着专业素质的提高。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两个基本要素。会计专业理论体系科学,知识结构严谨,本科教学中非常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一整套会计专业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会计知识。然后在自身固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重组和再构建。通过科研训练,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前沿性、高端性的科学研究,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自主探索,使课堂上的会计理论知识得到灵活应用。同时,一个科研课题往往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项目的实施过程更是一个探索发现的再创造过程,有利于学生开拓学术视野,巩固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使会计专业技能更为娴熟,从而增强其就业或继续深造的基础竞争力。
其次,科研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科研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和实践性,对学生要求较高。会计专业学生在科研实践中,要参与课题选择、文献收集、信息筛选、课题设计、数据分析、结论提取、科研报告撰写等过程。课题选择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极具挑战性。文献收集与信息筛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多种检索工具和检索技巧,并对海量信息加以选择、提炼,实现信息增值,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课题设计、数据分析以及结论提取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探索阶段尤其强调创新和实践的理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也有很大帮助。科研报告等的撰写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规范化论文书写格式的能力。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都是团队努力的成果,期间,学生的人际交往、集体意识、协作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第三,科研能力培养更符合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等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会计专业人才,这表明高校会计教育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的艰巨任务,而基于科研能力视角的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正是适应社会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与意识的措施。每一个科研项目的提出与实施都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勤于思考,大胆假设与尝试,不拘泥于传统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也不能盲目套用国内外已有的科研课题,因而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顺应时展的新要求,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会计专业是理论性严谨、实践性要求高的应用型学科,探索基于科研能力视角的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而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培养机制、教学方式、学生科研项目、考核体系以及培养环境等角度对会计专业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优化培养机制,开设专门的研究体系课程。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他们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高校应优化培养机制,教研结合,开设专门的研究体系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针对大一新生整体可以开设科研动员大会,并定期开展科研小组讨论课程。在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的指导下,让一年级学生尽早接触前沿的科学研究,为他们灌输创新的意识,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以往的应试思维,并激发他们潜在的科研热情。其次,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开展中、高级研讨课程。中、高级研讨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将会计专业主修课程与其他领域的课程(包括管理类综合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等)相整合起来的综合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撑。同时,可以开设信息检索、写作、探究推理等方法论课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科研方法,为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最后,在大四学年可以结合毕业论文开设专门的研究课程,形成导师指导下的分课题、分项目的科学研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科研能力,同时也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会计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贯彻“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授业解惑,而在于启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传统的“授―受”关系,与学生建立新型的民主互动关系。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专题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分组课题式等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是指针对某一会计专业科研命题,通过陈述、探究、反思、互动等过程,在阐述知识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讨论式教学类似于“头脑风暴法”,对广泛的科研难题进行群体的开放式讨论教学,教师并不提供标准答案,只是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引导大家进行开放式的思考和讨论。案例式教学是指以典型的商业管理的真实情景或事件为案例,让学生自行准备材料并分组讨论,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当然成功的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很高,耗时较多,因而案例选择要精当和适度。分组课题式教学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根据会计学科内容进行自由选题,然后自主进行探索研究,最后撰写总结报告,并进行课堂报告与讨论。
第三,开发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校应积极开发特别为学生科研而开展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方案并开展研究,同时以循环赛制的形式鼓励和督促他们全程参与,并选拔出优秀的学生科研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在奖学金评比、各类评优评先以及保送研究生等方面都可以优先考虑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显著的学生。比较典型的学生科研项目包括清华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以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可以参考这些竞赛项目开发更多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同时根据各院系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学生科研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科研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术讲座、科研讨论以及读书报告等课外科研活动。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在配备指导教师进行辅导的同时,尝试与研究生进行互动科研的模式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并鼓励他们跨专业、跨院校组队参与课内、课外科研竞赛,积极探索学术问题,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研活动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会计专业 会计工作 素养教育 企业
一、加强会计专业学生业务能力的措施
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必须要在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注重实践性教学; 教师师资的科学构建和在考证和教学相结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更着重实践性教学。
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实用性人才,能够更加实用于日常会计工作,而不是研究性人才,所以应该以“理论够用,实操为主”的原则来安排课程。
1.校内实验课程的安排。校内实践操作的相关内容很多,例如: 会计手工实验操作、会计电算化关于用友软件的应用、编制凭证、编制报表、识别假钞等业务实验。可以提前将会计知识基础打牢。
2.校外实习。在校期间多给学生在大一到大三暑假内安排或提供一些短暂的会计工作实习机会,以便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马上加以应用,更加掌握知识,还了解会计人员将来要处的实际业务环境, 以便在学习理论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第二次校外实习就是大四了,要让学生初试牛刀,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发现会计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站在实际的角度去面对工作,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即将到来的会计工作。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了实践性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为以后更好的胜任会计工作做准备。也为会计行业注入了新鲜优秀的能量。
(二)教师师资力量的构建。
毫无置疑,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是学生的楷模, 要培养学生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得要先具备高素质、高水平。 学校必须要打造一批年轻的双师型教师,这不仅仅是要具备教师证和其他的专业技能证, 更重要的是要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有夯实的实践经验以及扎实的教学能力, 既能担任教师又能担任会计专业技术人员, 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将知识、 能力、 专业技术以及工作作风和做事态度融为一体, 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清晰知道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对会计行业充满热情,对会计工作充满信心。 在教师的带动下发展学生的专业应用素质和专业道德水平, 有利于学生成为优秀的会计工作人员。
(三)多设置考证班以增加学生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会计工作,他们需要会计人员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会计师证等相关证书。然而学习相关知识需要一个系统的课程,学校就要为学生开设考证课程,以便大家学习考证去的相关证书。 在课程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考试做题,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随机应变,更要教会学生形成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能力, 进行综合财务分析的能力, 研读并体会政策法规的能力。不仅要钻研学习, 又要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在考试中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创新的能力。这些证书将对他们毕业后产生很大的影响,可以作为他们的“敲门砖”,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施展自己的会计能力。
二、促进会计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为了促进会计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 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成为一个健康的会计人员。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没有了一切。本科学生经过常年累月的学习和考证,身体上容易产生许多疾病,比如: 颈椎病,就是学生和会计人员通见得职业病,就是因为平时做账过久导致,本科院校要针对这些常见疾病做好预防并寻找一些解决办法,增加体育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素质,多开展“爱体育”活动。有一个的体魄,才会做好会计工作。
(二)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会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选择会计专业越来越普遍, 加上学生学习强度的提高,许多学生在学习力不从心并感
莫大压力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当别人超过自己就会害怕,就会着急,一旦出现挫折就感到受挫难受。这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心理产生问题, 导致人容易崩溃,容易消沉。本科院校要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 及时有效疏导学生的困境和心理压力, 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 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面对工作,面对美好的人生。
(三)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本科校园中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给学生一些很好的引导作用。严谨的校风校纪,教师的教诲,让我们逐渐培养自己的优秀品格,在与老师或者与同学朋友之间都有了正确良好的交往方式。 多开展一些活动,多增加一些渠道来加强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全和发展, 同时一个交往能力很强的人,在会计工作中也会表现的更加优秀和突出,更加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
三、结论及展望
为了培养合格的全面的会计专业人才, 本文认为上面提到两个大的方面中的六个措施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和实践相结合; 会计专业的教师一定要作好楷模, 最好是由一些有一定从业经验的教师担任; 为了将来学生找到好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关证书的考取, 以考促学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身体和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合格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丽红.论对会计人才素质的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
[2]郭志杰.会计人员道德浅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