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2: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文明课程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

篇(1)

从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高校作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是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将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的研究,为不断优化和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相关概念的研究

1.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方创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这四大范畴。”[1]这主要从教育内容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并未提出确切概念。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2]这是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概念,是站在全社会的视角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杨志华、严耕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新型人才而展开的教育。”[3]这是狭义的概念,专指高等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与本文的研究相契合,因此本文以此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

2.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概念

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辞海》中对路径进行过界定,即道路和门径,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路径就是途径和方法的总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可以理解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为培养大学生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鲜明的生态文明意识、端正的生态文明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技能、强烈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感而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地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和途径的总和。这是狭义的概念,专指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刚刚兴起,各方面条件还不完善,现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第一,理论教学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在课程设置方面,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必修性,很多学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王康认为:“高校在普遍缺乏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情况下,应开设公共必修课,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力度则尤为重要。”[4]同时还有学者提出要建立生态文明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李昌祖、屠佳认为:“应该尽快普及生态环境课程,不仅要把生态文明课程作为基础性必修课,而且要把这种思想贯穿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之中,把相关内容的学习渗透到各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吴明红、严耕认为:“目前全国高校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条件尚未成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开设选修课程。”[6]总之,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各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模式将是今后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趋势。在教师资源设置上,要积极引进专门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实现教师素质的专业化。在教学方法上,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是生态文明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而现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往往以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所以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肖克艳、金鸣娟认为:“通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在课程教学中设置生态文明议题,提高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7]饶世权、鞠廷英则具体阐述了“通过建构以理论教学、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模拟活动和论文构成有机联系的‘五个一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8]从现阶段的研究状况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校园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途径。李昌祖、屠佳认为“在校园文化中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并指出编制生态校园的标准体系以加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5]建设优美的高校生态文明环境,大力开展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

第三,大众传媒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尤其对90后大学生来说多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运用大众传媒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段海超认为:“要抓住网络这一主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或在校园网里设置美丽校园栏目,定期美丽校园建设的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9]李张容则进一步指出:“大众传媒作为生态文明教育载体的重要作用,提倡要扩大网络平台的宣传性教育。”[10]

第四,在管理载体建设上,为了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应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管理体制。姜树萍、赵宇燕等认为:“应该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确保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有序开展。”[11]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不断加强,成立专门的教育管理部门将是大势所趋。刘春兰、王淑英认为“要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习惯的养成从而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12]吴青林、董杜斌则进一步提出:“应该完善教育制度的约束性,发挥教育制度的显性和隐性的育人功能。”[13]同时,班主任、辅导员作为管理载体的基层工作人员和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群体,应该积极发挥他们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张月提出“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德育职能。”[14]

第五,大学生环保社团作为大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吴明红、严耕认为“应该充分依托大学生环保社团如‘山诺会’、‘绿手指环境保护者协会’等组织,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6]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学生环保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得到锻炼,为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结论及其展望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大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87-02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目标

1.增进生态文化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是体现人们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哲学范畴,从狭义上讲,生态意识是指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型认知意识和价值行为取向[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行为受观念、思想和意识支配和指导,而观念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和学习实现的。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态观念和意识的缺乏,往往导致一些破坏生态和谐的行为。人们在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培育生态文明主体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优化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把深层的理性认识与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往往理性思维会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接受的日常教育和自我学习程度不一致,以及个人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的不同,从而个体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层次不一,各有不同的。因此,提高个体非理性因素,优化个体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生态保护意识上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意志和信念;通过不断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使得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相符合,进而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

3.促进生态文明知行转化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以教育者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2]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依赖于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是有目的地将社会所要求的生态价值观念灌输给其社会成员,并通过社会成员自身的内化,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既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要求个体将内在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实现知与行的转化。知于行是相互统一的,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这为知行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1.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系统普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感性化和表面化的倾向。由于对现状缺乏认识,使他们不能清楚意识到生态恶化的事实,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并且应当使之自觉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现状的教育,是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2.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是根据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形成起来的,是生态文明的哲学世界观。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然界按照人的意识进行过度的改造,没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但同时也招来了自然界对我们的强大报复。要改变这种“以人为主”的错误生态观念就必须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善待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3.生态价值观教育

与传统生态价值观即以人为中心的单一经济价值观相对应,一种新型生态价值观要形成。从以人的价值衡量尺度,向大自然索取财富,转化为理解大自然价值的双重属性。传统的价值观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要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要落实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不是仅仅追求经济价值,而是要追求经济、精神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4.生态伦理观教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都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3]。从生态伦理观看来,生态文明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以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为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以更加明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各方面,要以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作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遵循适变,简约和平衡的原则。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实施

1.开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在高校必修课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专题以及相关法律的规范与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和法制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而且也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编写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归类梳理以及比较分析,同时编写提纲应按照学生的认识心理与教材编写原则进行认真的讨论、仔细的推敲。在内容上,应当把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文明、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整合在这个教科书中集中的体现,表现出综合课程的理念。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作为地方以及学校的教材地编写,要能很好地与当地生态的整体发展主题同步,在教材建设上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

3.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要做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一套相应的、完整的生态文明课程评价体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定期对被评课程进行评价判断。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主体具大的广泛性。评价的参与人员要尽量来自不同的主体,既包括理论课教师,也包括相关课程专家、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其次,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环节进行评价。最后,评价方式实现的多样性。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情况区别对待,灵活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延伸

1.提高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应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作为校方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运用校方各方面优势资源以及管理权力,将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办公室,使其拥有专业的机构部门处理校园内部的生态文化问题,以及及时传达上级的精神和指示。其次,校方应善于利用各种环保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自己动手编撰宣传资料,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度,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环保专家定期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敏锐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本身,要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主动学习生态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将爱护生态环境融入到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

2.注重日常实践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普遍性。从而让课程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施环节上,应当充分开发校园生的丰富资源。首先,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引导大学生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生活资料的环保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性和主体性,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知道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中主动融入和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最后,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假期调查,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公。在大学生的时间中能不断接受教育,进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积极引导包括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宣传活动与各种传媒影响,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报刊文摘、影视传媒、网络媒介等活动途径,普及对生态文明法制、生态文明科学、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等的理论认知,以强化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二是要完善各方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协调工作,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政府可加大对生态文明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高质量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场所,如主题公园或者展览馆等,同时大学生对生态园区进行调研,可安排专门校车进行接送,相关接待地区应实行免门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安排人员进行相关讲解与指导。此外,不同校区之间可加强交流,针对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共享共建,从而建立起校园之间的联合基地,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孙丽,孙大为.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路琳,翟栋.德育过程中的文化整合[J].郑州大学学报,2010(3).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05-01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标,现有的教学体系中不乏相关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内容,如二年级的《让家园更美好》、四年级的《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五年级的《不堪重负的地球》、六年级的《只有一个地球》等内容,从而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传播与生活体验平台。

一、亲近自然,感受和谐之美

自然是陶冶学生品德和情操的最好去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正是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学生开始领略与体验自然的生态之美。例如,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失时机地安排了“春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的收获”“秋游去”等教学内容,这些教学模块的设置为孩子们走进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教师要了解教材的特点,带领学生到自然中去习得知识。如在“走进春天”这一单元主题教学活动中,可组织开展“找春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郊游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学会欣赏春天的景色,激发爱春天、爱家乡的情感。然后,进行“话春天”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在欣赏充满生机的大好春色之余,抒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从而感受自然的美。又如,在“秋天”相关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引入到一片金黄、处处充满收获的场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相机、思维甚至是歌声去记忆、感知、体验美丽的秋色,让学生与自然交融,从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大自然的欲望。

二、动手作业,加深体验与感悟

正如法国著名教育家涂尔干所说的那样:“情感是一种心理力量,没有它道德内化就难以实现。”知识的传递与素质的提升不仅仅依靠课堂,生活与实践应该成为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只有走入生活、亲身体验,才能形成最为深刻的感悟。对此,教师可以多布置与动手实践相关的作业。与语文、数学等知识性教学学科不同的是,品德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延伸,以引导学生加深自身的体验与认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可先在课堂上播放《我们的生存环境》《从一滴水说起》等视频资料,然后引导学生搜集材料、总结生活经验,进行节约用水的比赛活动。这样,学生会在相关的比赛活动中想出用淘米水清洗碗筷、随手关闭水龙头等节约用水的办法。这时,教师再号召学生当“节水小卫士”,向周围的人广泛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知行合一,组织实践活动

知行合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其生活性、活动性的内在要求。只有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将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才能让学生学得扎实。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有一道小小鸿沟,需要实践把这道鸿沟填满。”由此可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模块的教育,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在的思想与意识。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不堪重负的地球》章节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对周边的厂矿企业进行“三废”污染社会调查,并且组织成立“小学生绿色行动宣传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街头公益行动、倡议书签名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篇(4)

“生态旅游学”是20世纪末人类在面临生存环境危机时,为维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应时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学和生态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

目前,传统大众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国内许多旅游区或风景名胜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者纷纷开展了生态旅游实践探索,结合传统生态学理论基础,创新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生态旅游学”的兴起不仅有助于促进自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农林院校学生的“生态旅游学”学习不仅有利于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目前,许多农林高校学生缺乏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其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应用能力也相对薄弱。因此,给农林高校学生上好“生态旅游学”这门课对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识课教育是高校课程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成为21世纪中国大学本科教学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然而目前通识性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仍不成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有专业特色的通识性教育课程体系也十分缺乏。因此,农林类高校开设“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生态旅游学通识性教育课程体系特点、课程教学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提出通识性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以期为“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二、教学大纲的修订

在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吸取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习的目的,全面构架课程的体系结构;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内容,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教材,结合生态旅游学研究文献和最新进展修订教学大纲,细化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突出课程的重难点。尤其是突出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与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的载体――生态旅游环境等章节的学习。在掌握生态旅游理论基础及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了解生态旅游系统主体、客体、载体及媒体的要求及管理思想。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探讨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促使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和注重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者。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生态旅游学”是一门尚未成熟,正在发展中的边缘交叉学科。其发展与当今旅游业的现状有着密切联系。学习“生态旅游学”可以拓展农林高校学生的视野,也可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社会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入相关事实和案例,动态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要加强学习者的生态伦理教育,倡导学习者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以及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理念。

其次,教学过程中应将生物学、地理学和哲学的专业知识融合进去,多使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与章节要进行细致的修改。如在杨桂华著的《生态旅游学》教材的基础上添加生态环境伦理、生态体验等内容,同时对旧有的课程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突出当今生态旅游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可以在授课时将整个授课内容划分成4个部分来衔接。生态旅游的基础知识――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的客体――生态旅游的载体和媒体。同时,还可以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内容,以便农林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时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可以以多媒体为载体,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具体包括以下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模拟旅游活动的要求及过程,诱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能够将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进而深化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如生态旅游者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模拟现实的生态旅游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去思考生态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2.案例教学

在“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经典案例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经典的案例来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增强知识的阐释性,增添课堂教学生气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者可以从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中搜集一些相关的案例,也可以引用自己亲身实践的案例来现身说法。比如,介绍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环节时,可以就地取材,以安徽省西递宏村的生态旅游发展经历为案例,讲解现今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开发经验。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教师应确定相应的教学思路,以确保学生能高效率地开展自主讨论和分析。

3.分组讨论式教学

在“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相互合作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程的热点环节运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可以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以1~2个开放性论文题目的方式来展开讨论,可以组织学生以4~5人为一组在课余时问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由每一组推选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并组织全班同学集中讨论、总结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就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评价、分析和归纳。分组讨论式教学可以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4.实践教学

在“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或旅行活动来进行。学生将成为生态旅游的践行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可以与生态环境直接接触,切身感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现状。

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将课程基础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实践能力。实行实践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带到不同的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了解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以及游客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学生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为后续的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课程考核方式创新

通识性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考核模式多种多样。通常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包括作业、实验、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学术报告等,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占总分的50%到70%)。通识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估。要求学生十分认真地对待每次作业,独立完成课程学习环节。学生可以从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的课程知识,但杜绝作弊、抄袭等不良的现象。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客观地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为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六、小结

“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编修和制合乎实际的课程教学大纲、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要理论结合实际,通过“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的开展来培养旅游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媒体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环境容量、生态旅游业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从而确保“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吕永龙.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自然资源学报,1998(1).

[2]杨鸿雁.《生态旅游》课程教学改革谈[J].教育文化论坛,2014,6(4):92-94.

[3]杨载田,邱国锋,何清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当代中国旅游地理创新探索[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5(1):57-61.

[4]冯 凌.新形势下生态旅游教学实践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256-257.

[5]梁林梅.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以N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5(5):11.

[6]胡远珍.通识性的专业教育:新闻教学改革新思维[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26(3):60-63.

[7]丁玉娟,鲁小波,郭 迪,等.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生态旅游课程的环境教育作用探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篇(5)

一、和谐

1.人的自身的和谐

在社会生态之中,人的关系构成无非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我们首先关注人的自身的和谐性、完整性,这是因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读过黄振宇校长对师生的演讲稿,深深感受到黄校长和泗洪中学的老师们对新人的一种渴盼。比如,黄校长对新生寄语:“我希望你们做一个文明的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做一个博爱的人,向每一个人伸出温暖的手;做一个勤奋的人,严谨认真地对待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做一个开朗的人,畅所欲言地交流心中的体会;做一个乐观的人,忘却曾经的伤痛,笑对每一个黎明!”比如,黄校长每次演讲都有明确的主题,可见他特别地关注幸福、感恩、宽容、共进、谦和、敬畏、团队、规范、自主、梦想,思考人的价值观、个性发展、公民素养、责任、创新等等。他正是在演讲中,把自己对“新人”形象不断的思考表述出来,于是就有了泗洪中学校本的“全人”形象。他提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概念,他的演讲都是充满热情、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性。他的演讲又是结合学校的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的。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教养教育、孝道教育、礼仪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六大系列教育活动,其中以“感恩心、宽容心、敬畏心、谦和心”为主题的“四心”教育,包括“感恩主题班会,算算一笔亲情账,给妈妈一封信”等相关活动,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洪中人的心中,感恩是一种境界,是对别人所给予关心帮助的良知回应;宽容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是善于补人之过、容人之短所体现出的一种人格魅力;谦和是待人处世时的谦虚和蔼,是有修养地审视自己和有涵养地看待别人;敬畏是对道德、法律、权威的一种景仰、敬重和畏惧的心态。德育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通过一次次的耳提面命,通过一项项的相应重点工作的开展,这样的“全人”是在生机勃勃地生长的。难能可贵的还在于:第一,即使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中,泗洪中学也是把人格养成放在核心位置上的。比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品德的培养,并且明确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表现为:明确的目标追求、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的探究、积极的进取、聆听的专注、规范的计算、流畅的表达、高效的意识(限时)、独立的精神、合作的能力等。可见,“人格健全”的目标是落地生根的。第二,泗洪中学的“全人”培养并不是千人一面“一刀切”。学校明确提出“宜文则文、宜理则理、宜艺则艺、宜体则体、宜飞(飞行员)则飞”,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需要,分层分类,“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第三,“全人”目标的落实,并不是控制式、灌输型,而是恪守“自我规划、自觉修养、自我磨砺、自我管理、自主实践”,这种自主发展的模式形成了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的和谐,深刻体现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人与他人的和谐

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泗洪中学“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是以学生成长为内核的。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泗洪中学提出“教师的信心就是学生的信心”“教师的行为带动学生的行为”“教师的发展召唤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能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成为学生获得教养的途径。其次,要求教师明确自己的生态位置,真正进入角色。比如“导演”角色,教会学生学,而不是代替学生学;“配角”角色,不能“抢戏”,要把“舞台”让给学生;“编剧”“剧务”角色,写好“剧本”做好服务。第三,加强团队建设。倡导同学之间、同行之间、师生之间,人人敬业,各负其责,相互信任,及时补位,从而形成协作共进的组织文化。第四,与社会互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家校通网络平台,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成立家长委员会,积极参与学校的办学管理,监督学校的办学行为;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巴赫金曾指出:“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4页)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就有了一种新的关系构成,不仅仅是一种环境氛围,也成为学生主体成长的一种方式。

3.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教育涉及人类的生存、生活、生长,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泗洪中学倡导“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校园。先后投资近千万元,用于绿化环保建设,使校园在3~4年内实现绿地面积达60%以上。在校园绿化建设中,学校注重生态多样性的保护,校园中,木本植物就达200多种,做到针叶树与阔叶树相结合、木本与草本相结合、景观树木与乡土树木相结合,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注意对乡土树种的保护,重视校园苗木的配置繁育,建立了苗圃基地;利用校园内的自生苗木培植了香樟林和枇杷园;学校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绿化,高一学生栽植“理想树”,高三学生栽植“感恩树”,各班级认领绿地,在泗洪中学校园中常有校友赠送母校的树木。校园绿化环境优美,引来近30种鸟儿驻足,使得校园四季有绿,有花,有鸟鸣。学校借助地方资源移栽了近百种乡土树木和湿地植被进校园,让整个校园成为乡土树种的保护园,成为湿地景观体验园,成为生态奥秘探索的科普园,成为师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乐园。学校利用紧邻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优势,注重生态教育的学科渗透、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课程组织,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教育经验。学校拥有木化石馆、文史民俗馆、大气采样仪、气象园、洪泽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料室、县野生动物伤病救护中心等生态教学资源,并争取上级经费480万元,自筹经费127万元,构建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先后完善了地质生态园、生态教育体验中心、气象园、生态科技馆等项目建设;在县环保局的支持下,学校建成了生态环保实验室。在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支持下,还建设了校外生态教育课程基地。在学科教学中突出生态教育,如地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关注温室效应与节能减排、水体污染及治理、大气污染与治理等环境问题;历史、政治等学科在渗透生态文明的同时,还积极开设生态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学校开发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把校园古树名木编入校本教材《诗话校园》,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了解周围树木的自然特性,在爱树、爱草的同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校还组织编写了“环保,让我们一起行动”“洪泽湖鸟类”“洪泽湖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

二、稳定

1.完整的学校文化体系

在多年的学校文化建设中,泗洪中学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学校文化体系。其特色在于:(1)理念与实践呼应。在核心理念上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突出全人发展过程;通过德育、教学和各项活动,在实践体系建构方面坚持“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始终,把人格养成落到实处。(2)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同行。在整体的制度设计中,有着一系列制度,着眼于教师和管理队伍的未来发展。可以说,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泗洪中学每一个教职工是了然于胸的。而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表现又在于怎样引领学生发展。(3)当下与未来连接。生态伦理的重要内涵,就是现实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是协调的。泗洪中学要分数但不唯分数,要现实但更看重现实孕育的美好未来。他们提出生态文化就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黄振宇校长在“做一名幸福的洪中人”的演讲中提到,幸福的教育就在于在当下的幸福生活中准备未来的幸福生活。这才是教育的本义,这才是成长的本义。身处苏北的“洪中人”,其努力是难能可贵的。(4)宏观、中观、微观的融通。洪中的学校文化体系有宏观的架构,有中观的制度,也有微观的操作规范。比如宏观层次有对教学和学习的要求,中观层面提出建设生态课堂,微观层次就教学常规提出闯好“五关”的要求:备课关,针对学情,强化课前的有效准备;上课关,针对自主,强化课中的体验接受;训练关,针对分层,强化知能的巩固迁移;辅导关,针对差异,强化及时的培优补差;反思关,针对问题,强化有效的总结归纳。宏观层次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观层次具体项目制度的要求,都得到了具体的全面的落实。(5)精神文化与物质建设有机结合。泗洪中学的学校文化可视化程度很高,校园景点如立雪桥、栖云廊、弘毅路、惜春园、惜水铭、澄心亭、致一亭、里仁桥、集萃廊、观隅园、知微亭、得趣园等,其言说的内容寓于其中。

2.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

泗洪中学的生态文明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的体现,他们创造了生态课堂的基本模式:

观察这个操作模式,我们不难发现:(1)生态课堂强调整体性。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环境、课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链”。(2)生态课堂强调体验性。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首先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他总结出六种学习方式的效益:通过“听讲”,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者“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因此,生态课堂强调学生最大程度地去体验学习。(3)生态课堂强调共生性。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动,教师在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塑造学生的同时,学生也以相应的方式在教师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印迹。生态课堂就是要激励各个要素,形成有机整体。(4)生态课堂强调多元性。课堂面对着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差异的学生以及必将呈现的有差异的发展,就必然是多元性的。生态课堂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些对课堂教学和生态教育的深刻理解,通过可操作的模式,就能比较稳定地客观地表达出来。

3.良好品质的养成

泗洪中学倡导培养学生14种永恒品质:(1)快乐:开朗乐观,幽默风趣,热爱自然与生活。(2)仁慈:心地善良,同情别人的不幸,乐于助人,富于爱心。(3)正直:诚实,守信用,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4)勤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做家务和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5)俭朴:爱惜公物和自己的学习用品,不挑吃不挑穿,不浪费粮食和水、电。(6)智慧:学习认真刻苦,积极思考,有钻研精神。(7)恒心:做事善始善终,不怕苦不怕累,不受外界干扰。(8)刻苦: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事稳重踏实。(9)勇敢:不怕困难,不畏,有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10)合群:个人关系融洽,平等相处,团结互助,重视友谊。(11)孝顺:尊老爱幼,听从父母教导,关心家人。(12)礼貌:语言文明,举止得体,待人接物彬彬有礼。(13)忠诚: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14)信仰:有远大的理想和近期的奋斗目标,做事没有盲目性。围绕这些良好品质的养成,学校以核心价值观为引导,鼓励学生向上、向前;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学生树立言行举止的规范意识;以主题活动为平台,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建构认知;以生态环境为凭借,创造春风化雨的育人情境。文化育人,让大部分学生逐步形成“乐观向上、合群互助、斯文有礼、文质彬彬”的良好形象。

三、美丽

1.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交相融合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绿色,一直是泗洪中学校园的主旋律,绿化面积高达60%,校园内种有常绿树种香樟、龙柏、女贞、广玉兰、白玉兰等百余种名贵古树,更种有合欢、银杏、杜仲、黄连木、木瓜等数十种大树名木。如诗如画的校园,四季常绿,鸟语花香。在这样一个令人流连的校园里学习、工作,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学校多年来坚持“关爱生态,呵护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主题,利用校园良好的植被资源,介绍植被生态习性,为每一棵树挂上树牌,介绍树木的习性、功用,让自然体现人文性。在整体建筑布局上以“绿色生态校园”为理念,融科学、合理和优美为一体。浅白建筑群与碧波绿树、自由的雀鸟与莘莘学子相映成趣,景观设计与自然造化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绿树红花青草碧水之间,人文景观如画龙点睛,彰显学校精神文化。如南大门,就有全国著名书法家高惠敏的手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在引导师生自主励志、学而不辍。校内景点“栖云廊”,“栖云”,取意廊架之上,紫藤花盛开如云朵飘栖之状。在“栖云”牌旁,刻有诗歌“花为云海绿如波,济川泛舟意若何;寒窗寻梦作蝶舞,学苑得道可逍遥”。借用“庄周化蝶”的典故,表现了莘莘学子追求真理、勤奋向学的境界。廊内有“清静有为”壁刻一块,廊角有一石,刻有“闻道”二字,这些都意在弘扬传统文化,注重文化熏陶,发挥育人功能。该校路道的命名,也渗透着文化的育人气息:“弘毅路”,名出《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行健路”,名源《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有春晖路、行思路、润德路等等,寓含深意,引领师生迈步校园,且行且思,悟而有得。这些建筑与自然风景融合,共同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优美的环境。

2.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篇(6)

关键词:生态意识;行为;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7203

1 引言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明,都是通过意识和行为构成,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快速的发展让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设全社会正确的生态意识。所谓生态意识,就是指在人与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作为生态主题的任何人和人类社会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2014年环保部首次了我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2]。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依然有所欠缺,远远不能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在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这便反映出树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要跳开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2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

文章通过在网络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1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基本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3个方向出发,综合考量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1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8.6%。被调查人群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其他九类学科。为了尽量减少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2.1 基本知识

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究竟是对自然的直接义务还是对人的间接义务,自然物有没有道德权利,有没有享有道德关怀的资格,是否可以成为道德共同体中的一员,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生态观,这两种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一直处于争论状态[4]。从调查中发现,约有一半的同学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其中有65%的同学支持非人类中心主义。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还做的不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生态知识还较为欠缺。

2.2 生态意识

在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目,列举一些现实问题,从而看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不同取向。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普遍有较为正确的认识,80%的同学能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同时我们还是要注意,有12%的同学选择保护生态平衡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这也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只关注了表面,没有深刻的思考。

关于如何看待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学生基本都持有正确的观点。有57%的同学认为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然。如“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你的态度是什么?”39%的同学选择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54%的同学认为选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较大的保护,仅有7%的学生认为以经济发展为重。这说明,大学生对我国的生态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大多数同学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也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可以看出一些同学的生态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即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又不足够重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意识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生态意识也没有深入人心。

2.3 生态行为

在研究大学生生态行为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薄弱。在“家用空调中一般都含有氟利昂,但是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你的看法是什么”?由图3得出,只有67%的同学选择尽量少使用,还有8%的同学选择该用就用,环境问题政府会管。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不能以自身的行为支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被动。比如“去年玉林狗肉节在争议中开幕,许多爱狗人士要求政府取消狗肉节,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有54%的同学认为这是当地习俗,不能接受的可以不去吃,还有8%的同学认为无可厚非。这表明大学生虽然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意识,却很少能自觉主动地将生态意识转化为行动。

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是对于生态保护的实践性还比较低,存在“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的困境。一些同学只关注宏观上的口号和观念,却没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同学只能关注到身边的环境保护问题,却没有长远可持续的观念,忽视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可以总结高了解、低实践。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但是当自身的需求和保护环境的需要相冲突时,还是会产生犹豫甚至放弃。这体现出生态意识不能自觉主动的转化为生态行为,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不能统一、“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这些现状更加反映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重要性。

3 大学生生态意识与行为欠缺的原因

3.1 经济利益制约

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意识的一大因素。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相互对立和冲突的方面,又存在相互交叉和统一的方面。当这两种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人类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对自然的损害也是对自身的损害,例如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这是直接危害自然界利益的行为,也是直接损害人的利益的行为。保护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人的利益[5]。

要树立可持续意识,首先要明确两个关系的问题:首先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愈发强烈,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缺乏危机意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3.2 生态教育薄弱

以前的学校教育受到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对生态意识的教育少之甚少,只是注重身边的生态保护,而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系统的生态意识,学校缺乏对生态意识的养成的系统性;生态教育的形式单一,大多停留在书本,采取简单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实践性教育,缺乏多样性、普及性;高校生态意识的相关课程也少之又少,往往只有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建设,却没有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去。

3.3 生态宣传单一

正如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曲格平教授指出的:“环境保护靠宣传教育起家,也要靠宣传教育发展。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程度以及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宣教的深度和广度。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政策顺利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的前提,使得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由被动、自发变为自觉行动,这远超出任何事后治理的项目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6]”。我国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往往是通过报纸、广电、网络等媒体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逐渐唤起和自觉培养生态意识,而社会上缺乏相应的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意识不能深入人心。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生态教育的课程建设

高校是生态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生态意识的培养融入到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中,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做好生态意识的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7]。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8]。要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利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生态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4.2 培养大学生消费意识

培养生态意识是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生态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

消费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教育的实践过程。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培养节约意识,拒绝铺张浪费,节约自然资源。②寻求产出和消耗的平衡,使人类的实际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持在平衡水平。树立生态消费观,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减少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大学生正确消费意识的树立,是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4.3 转变宣传教育模式

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是普及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公众喜爱的言语或形式,致力于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促进生态教育的普遍开展。

在信息传播渠道方面,要变化公共信息的宣传形式,调整宣传内容,拓宽平台,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准确的沟通。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反馈市民的投诉、在线互动、环境监测等。这就需要加强与电信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沟通,通过手机上网、开通环保微博微信、APP等方式进行宣传、交流、研究。提高互动性、信息透明度、及时性和高效性。从大众的角度,从舆论集中的问题中捕获话题,让更多的媒体使用当下流行的、人们喜爱的方式报道宣传,让生态文明的宣传更贴近百姓,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以改善生态教育的宣传模式。

重视环保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和主流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教育,创新节日纪念日的生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并增加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宣传以及对健康合理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宣传。

4.4 发展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它是现代文明成果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缺乏生态意识,也就是缺乏生态文化。因此,不断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必须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树立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出更多含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努力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3).

[2]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

[3]李建勋,钟革封.高校生态实践教育的意义与实施途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6~148.

[4]于 冰.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910):90~92.

[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8~4,47.

篇(7)

目前我国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污染浪费严重,安全风险等方面的问题。面对国内外绿色发展趋势及我国会展业日益凸显的问题,我国会展业迫切需要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的绿色发展道路。

德国工程师汉斯史蒂格发明八棱柱并成功地应用于展览搭建以来,改写了用钢木材料进行展台搭建历史,展位搭建时间长,展会结束后撤展浪费严重,不利环保的历史,揭开了世界展览行业崭新的一页。世界各展览业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绿色展具系统的开发创新。

1.绿色展具系统的开发创新,首先要了解绿色环保展具优点

(1)安全。集群式活动,第一点便是确保公众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展会是正常性集群式活动的典范,不管是政府、场馆、组委会、展商还是观众,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传统的木结构特装展位大量使用木材和易燃的粘合剂,很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木结构展位材料笨重,近年来木结构展位倒塌事件屡有发生。绿色环保展具大多以铝合金构件,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而且绿色环保展具轻巧,比木结构展位大大降低了对人身的伤害。

(2)经济。在这里是指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绿色环保展具和传统钢木结构比,有很多经济优势:

布展时间周期决定场租时间的长短,现在展会对布展时间要求越来越短,绿色环保展具铝合金材料轻便、灵活多变的结构方便拆装,大大缩短了搭建周期,降低人工。而且绿色环保展具便于储运,利于异地搭建。

由于木结构循环利用率的低,木结构展位制作费用比较高,而绿色环保展具,是可循环可再利用展具,虽然前期投入较高,但后期参展平均成本大幅降低。

如果你如果看过展会撤展现场必定会了解了,展会中大多的废弃物是在展台搭建和拆除时产生的。而绿色环保展具在布展撤展期间产生的垃圾相对于木结构来说是相当的少。

(3)绿色环保低碳,绿色环保展具,是可循环可再利用低污染展具,绿色环保展具组装成展位后结束可以按模块解体归仓。而木结构采用的是不可再生的木材资源,而且木结构一般在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甲醛苯等,对参展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2.其次,绿色展具系统的开发创新的重要性

面对未来,尽管中国市场近年来会展业发展迅速,但是和国外水平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德国作为会展业大国,绿色展具使用率高达80%-90%,而在我国绿色展具的使用率不到10%。中国绿色环保展具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为推动我国展览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研究绿色展具系统势在必行。

(1)总结展览业发达国家的展具系统设计经验,缩短我国展览业与发达国家展览业的差距。研究世界著名的大型展具系统公司,如:奥克坦姆、司马、BeMatrix、Burkhardt、Leitner等产品特性,总结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对我国展具的开发设计具有借鉴意义,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提高展示设计专业人及参展商企业自觉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目前,展示设计专业人士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不够强,设计起到的更多的是商业目的性的作用。因此,让设计师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至关重要,设计师在提出概念之时就应该考虑到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使设计不再仅受制于“商业利益”,设计师应向参展商企业人员倡导绿色展具系统设计的优势及意义,使设计侧重于大众的利益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这才展示设计师努力的方向和责任。

(3)深入研究国内展具系统应用的实际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国内展具系统设计应用问题,作为科研课题做详尽的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空白,没用将展具系统的研究。正确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展开非常系统调研工作,统计各类数据和实例,深入研究展具系统在国内应用的关键点在哪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可行性方案。

(4)有助于高校明确展示设计教学的发展方向,强化展具系统设计课程在展示设计教学体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国的绿色展具发展处起步阶段,专门开设绿色展具设计课程的院校非常少,现有进行展具设计方向理论研究的专业文献也非常少。

(5)有助于展具系统生产企业打破核心技术的壁垒,开发研制我国独立专利知识产权的展具系统,从而打造国际展具品牌。为打造国际展具品牌,可通过深入研究展具系统生产企业的发展历程、专利产品的创新点等,与企业设计研发人员共同探讨如何设计超越国际展具系统设计水平的发展策略。

(6)丰富和完善我国展览展示材料研究体系。当前,我国展览研究的专业人士非常少,对于展具系统设计方面的总结调研也是空白。因此,通过绿色展具系统的研究将填补国内的展览展材料体系的示空白,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我国展览展示材料研究体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