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2: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产社会实践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地产社会实践总结

篇(1)

【关键词】广告策划营销;企业形象推广

社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方向,应该是我们广告专业的办学方向。在教学中贯穿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就是要结合社会任务,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2011年我院新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把房地产项目的实践技能作为广告与艺术设计专业整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告策划已成为房地产市场营销的客观要求。房地产广告市场是一块“香馍馍”,正是这种以适应中求发展的思路,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房地产策划、推广、实时型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同时,房地产项目的实践技能作为检验学生设计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把我院广告专业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为学生拓宽就业道路。

1.房地产项目教学的内容

房地产广告作为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包括楼书、房地产广告策划及设计,楼盘包装,CI战略及设计等,几乎囊括了广告课程的主要研究领域。

1.1其中,房地产广告是我院广告专业实践的主要项目,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1)促销广告。大多数的房地产广告属于此类型,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传达所销售楼盘的有关信息,吸引客户前来购买。

(2)形象广告。以树立开发商、楼盘的品牌形象并期望给人留下整体、长久印象为广告目的所在。

(3)观念广告。以倡导全新生活方式和居住时尚为广告目的。传播一种在繁忙紧张工作之余,去郊外居所里享受轻松生活的新观念。

(4)公关广告。通过以软性广告的形式出现。

1.2根据营销战略的需要,我们将以上几种广告类型结合起来考虑,组合运用和策划。

(1)要适合目标受众的利益需要。在进行广告策划时应使策划观念符合社会变革和人们居住需求变化的需要。

(2)要有创新性,策划要富有创意。

(3)要有实用性。策划符合营销战略的总体要求,具有成本低、见效快和可操作的特点。

(4)阶段性。策划围绕房地产营销的全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2.房地产项目教学的方法

2.1方法之一,是带着课题去进行参观实习。设计与商业发展是同步的,商业越发展,就越需要大量的设计,通过参观,使学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使得学生能够紧随时代风格,适合销售,教师应该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前瞻性,牢牢把握时代风格运用新视觉引导学生不断创造,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实践。通过实习,目的是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大知识面,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取得感性认识;通过专业设计知识及模拟工作实际岗位的学习,初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树立设计专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全局观念和市场经济概念,从而实现由学生向岗位任职的过渡。实习的目标是,主要任务是掌握各类房地产方案设计的程序及方法、房地产广告策划、营销、制作的程序及方法;掌握专业软件的应用;掌握后期印刷、制作的技能等。

2.2方法之二,导入房地产企业CI设计,统一企业形象:

(1)包括标志设计――通过对房地产企业形象的正确定位,围绕企业MI进行标志设计。

(2)VI的基础项目设计――能够深入分析每项设计形式和作用,把握塑造鲜明个性的房地产企业形象的视觉表现能力。

(3)VI设计手册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版面设计,能够很好的展现企业视觉项目;独立完整的制定一套VI手册。

2.3方法之三:借助广告公司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将企业经营需求和实践主题联系在一起,根据方案需要确定实际工作的内容,做用人单位急需的,以及符合用人单位需求从而构成最佳设计等等,这是以社会实践带动学习的。如学生自己联系中型或大型广告和房地产设计公司;按实践指导书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立足岗位,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如专题项目:海亮广场的房地产总体策划实施方案。技能训练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讲授名家楼盘、教师范图、学生优秀作业等,这是为了给学生提供学习典范。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课题,借助社会实践亲身体验行业的运作,缩短他们走上社会后的磨合期。并利用所学知识及时解决工作上的难题。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应初步了解房地产策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承担实习单位分配的设计工作、广告策划营销、文案、企业形象设计、排版印刷装订等相关工作。对所从事工作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认识深度,达到能力目标要求。然后再通过直接间接承揽设计,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后进行社会实践整理完善工作。主要完成实习日记、总结报告、实习成果的整理。

3.综上所述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广告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从学校――企业,再从企业――学校”,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多方位的设计,不受形式感的束缚和影响,在广阔的功能空间中寻找自己最合理的创造设计,这种做法既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可以有效的加强创造性和可行性的结合,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希望这门课程能够给予广告专业其他课程一个指导性和纲领性的意义。我们在去年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得到院系的一致好评。当然,这只是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与探索,还尚无更多、更深的体会可谈,为此,今后的广告专业教学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进一步拓展思路,开创更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篇(2)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篇(3)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篇(4)

一、土地管理文化体系的构建

以“土地法学”课程为例,不应从纯法理学的角度来组织教学,而应该以土地管理的具体工作为导向,分析每项法律、制度、政策产生的背景、实施状况,要让学生明白在“土地法学”这门课中,包含了土地管理的文化,如土地产权保护文化、耕地保护文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科学合理规划文化、可持续利用文化。

(一)土地产权保护文化

土地产权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权属主体不清,权责不明导致的矛盾与纠纷层出不穷,可见土地产权保护非常重要,尤其是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在“土地法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物权法》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土地产权的保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土地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的认同感,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碰到与土地产权相关的问题时,切实保护产权人的利益。同时也要让学生加强产权保护政策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推进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耕地保护文化

耕地保护意义重大,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保护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耕地数量保护;二是耕地质量保护;三是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国划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耕地的数量,还要保证这18亿亩耕地的质量及生态环境。数量保护是基础,质量保护是关键,生态环境保护是升华。如何加强耕地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并且把耕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开展。但这些基本上都是通过行政的手段来推动的,耕地保护观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强调土地管理工作中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清楚了解保护耕地不仅是耕地数量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耕地质量的保护及耕地生态环境建设。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当今土地管理工作的主题,并且已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升到了优先战略的高度。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面临着禀赋的差异和供给的瓶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剧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控,大量的优质耕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呈现高度粗放趋势。在农村,耕地粗放利用、撂荒及非农建设现象也层出不穷。粗放利用的背后是制度的缺失,归根到底,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的缺失。因此,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文化的理解与认同非常重要,这是推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要真正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就应切实执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减少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

(四)科学规划文化

目前,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接近尾声,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坚持了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严格遵循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坚持“双保”方针,体现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思想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但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多种矛盾与冲突,尤其是在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干预,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但在修编过程中,对规划目标的平衡也是科学性的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应体现科学性,但是其执行必须是严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权威性。因此,科学合理地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严肃认真地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一种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才能确保土地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

(五)可持续利用文化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土地利用管理的最高目标。要做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做好前述四方面的工作,即要加强土地产权保护,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具体来看,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经济效益可持续、社会效益可持续及生态效益可持续。这三种效益同时贯穿于土地产权保护、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土地利用科学规划之中。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相对比较宏观,统领土地管理的各项文化,是属于更高层次的文化。

二、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途径

土地管理文化的传播可以贯穿整个专业课教育的始终,除了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播外,还可以由有学生向学生传播、由学生向外界传播。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包括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活动,从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效果来看,这四个途径是逐渐递进的。

(一)案例教学

教师在“土地法学”的课堂上向学生传播土地管理文化,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采用案例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方便教师对其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提炼,同时也便于教师对土地管理文化的总结。另外,采用案例教学,其教学的过程相对比较生动,学生很快就能接受。教师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将其中蕴含的土地管理文化传授给学生,可以将土地管理文化更加具象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土地管理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这些案例可以是文字性的,也可以是视频、音频类的。

(二)情景模拟

课堂的案例教学是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基础阶段,是对具体土地管理文化的认知层面,而课堂情景模拟则是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理解层面。学生通过自编自演情景剧,加深对土地管理文化的认知,逐渐上升到理解层面,同时也是土地管理文化开始向外传播的阶段,主要是在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传播。在这个阶段,还需要教师的继续指导与点评,及时纠正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出现的认知与理解偏差,进一步加深对土地管理文化的理解。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主题多与土地征收、农村土地流转、耕地保护及土地违法调处相关。

(三)校园文化推动

土地管理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能够很好地推动其传播。例如,在中国地质大学,地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土地文化及土地管理文化成为了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地学文化传播的平台来推动土地管理文化的传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使土地管理文化在校园内进行传播,这是土地管理文化向外传播的阶段,同时也是逐步认可相关土地管理文化的阶段。“土地日”宣传活动成为了“土地法学”课程宣传土地管理文化重要的阵地。结合每年“土地日”的主题,通过举办学术报告会、张贴宣传海报、条幅签名、咨询解答等方式来宣传“土地日”的主题,将国家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融入到宣传活动中,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意识,增强学生对《土地管理法》的了解。这个过程就是土地管理文化传播的过程,对于参与活动的学生而言,也是土地管理文化认同的过程。

篇(5)

关键词:高端技能型;估价员;高职教育升级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72-02

2011年9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该《意见》将高等职业教育定为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强调要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培养出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空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2013年9月4日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共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在校生人数达9642267人,预计毕业生数为3231125人。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核心竞争力不足。目前,国内公办高职院校大多是在本世纪初由中专学校升格,办学历史大多在十年左右,而部分民办高职办学时间可能更短,教学方法和办学理论还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学生的操作技能比不上中职或技校生,而理论水平比本科生差一大截,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在就业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2.院校间同质化竞争趋于激烈。当前,许多家长基于功利思想,引导学生报考热门、薪酬高的专业。而部分高校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从经济利益出发,对部分热门专业敞开招生,导致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部分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较低。以广西为例,开设有工程造价专业的高职院校达18所,更有少量学校师资力量根本不具备开设条件为了短期利益也在招生。

3.重专业建设而轻学科建设。许多高校一方面受学制和学时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就业导向思想,偏重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过于专门化,致使知识面不宽;另外,由于过于重专业建设,致使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重岗位操作技能培养而轻综合素质培养。为了能和企业“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各显神通,非常重视岗位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校中厂”的形式,“教室与车间”、“教学与生产”、“教师与技师”及“学生与徒弟”四个一体化的专业建设。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许多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所放松,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软实力欠缺,学生忠诚度低,适应性不强,承压能力弱,最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

5.招生和就业压力逐年递增。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普通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方面逐年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0~14岁人口数量逐年下降,未来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压力渐增。2013年8月28日,海南日报刊文“海南高职院校招生惨淡,最高缺额超80%”,由此可见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压力巨大。而在就业方面,部分用人单位或行业用人理念存在偏差,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的倾向,使得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空间压缩,就业压力加大。如房地产开发企业一般要求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高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毕业生在房开企业就业的微乎其微。

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思路

在2013年3月17日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总理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概念。2013年8月29日,主持召开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中,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用好“人口红利”,更加注重依靠“人才红利”。必须一靠教育、二靠科技。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须顺应形势打造“高职教育升级版”。高职教育升级版应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同时兼顾终身教育理念、人格本位教育理念来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以有效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主要思路有以下几点:

1.优化教学课程结构,使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均衡。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各行业经营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产品升级换代速度极快。因此,在课程设计方面必须优化,改变现在偏专业而轻学科的现状,使高职毕业生能掌握“综合知识+技能”,能够在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中能够顺应环境,持续发展。

2.坚持不懈抓师资队伍和配套设施建设。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极大影响教学质量,通常师资力量是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一是努力提升教师学历;二是加强培训,适时更新先进教学理念;三是加强专业实践,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配套设施方面需要持续加大投入,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增加硬件配套设施。

3.在继续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专业调查公司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将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能力,分别是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前面四类能力可归为软实力。而根据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对2013届84456名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影响个人竞争力的因素中,选择社会实践和实习经验的学生比例为40.74%;沟通表达能力的为22.45%;社会关系最重要的占14.49%;专业知识仅占7.84%,排名最低的是外表及形象,仅占1.54%。因此,在高职学生的软实力培养方面,必须千方百计,加大力气抓紧、抓实。

三、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教学实践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在多数高职院校众多专业中处于弱势专业,虽然就业率高,但离职率也较高。近几年来,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高端技能型房地产专业人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进行了以下教学改革实践:

1.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早在2004年,管理工程系就成立了专业教学委员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来自行业专家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公司、房地产评估公司、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建筑施工企业等相关企业技术骨干。各专业委员分别从不同就业岗位,针对性地提出课程设置及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教学团队结合未来学生发展所需具备的素质要求,完善房地产专业课程体系,并修订新的教学计划,努力使得开设的课程能够涵盖用人单位各岗位的要求,又有利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能自主学习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多种形式提升师资专业水平。房地产专业团队所有专业教师都有研究生学历,理论基础扎实,且大部分教师具备企业工作背景,为与生产企业一线不断线,学院、系部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作为年终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另外,2012年学院还启动了“双百工程”(即在“十二五”期间,100名教师下企业、基层,100名企业专家、能工巧匠进课堂)。一系列的促进措施,使房地产团队专业教师理论过硬,实际操作熟练,“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

3.加大投入,夯实硬件基础。在院、系两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房地产估价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室及房地产营销“工作室”式实训室先后建立起来。“理实一体化”教室按“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厂式”的教学环境,设置有大课桌,满足学生分小组讨论的需要;配备有电脑桌椅,满足学生上机操作的需要,配备投影仪和教师机,满足学生成果展示和教师讲解和点评的需要;“工作室”式房地产营销实训室以模拟房地产居间工作环境进行建设。实训室中不仅有计算机可进行房地产居间软件系统的实操演练,还设置有房地产项目沙盘和户型模型,同时仿真楼盘售楼部设计设有接待区和洽谈区,可进行房地产营销实训,最大限度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的工作情景。这一系列的硬件基础的完善,为提高教学质量,贴近工作实际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多种途径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对毕业生的后期跟踪回访得到的信息显示,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及压力承受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以上的这些能力许多学者也将其归为软实力,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有以下思路:一是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二是聘请行业专家做讲座并进行交流;三是组织内容丰富的技能大赛,如公文写作大赛、演进比赛,礼仪风采大赛等,这些大赛极大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的;四是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五是鼓励学生节假日兼职及寒暑假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联系实习单位,让学生提前熟悉将来就业岗位的要求,认识自己能力上的欠缺并加以完善自己。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和持续完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水平还是在综合素质方面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根据麦可思《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年)》中数据,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7%,月平均收入为2915元,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6%,愿意推荐母校的比例也为96%。以上数据说明近几年的教学改革试验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目标。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各高职院校都还在积极探索和完善,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善于总结经验并交流、共享,在坚持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学生软实习的培养。只有这样,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为祖国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早日高质量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版”。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软实力培养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2,(4).

[2]张丽红,张国祥.“四位一体化”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价值工程,2013,(24).

[3]王振洪.高职如何打造“中国教育升级版”[N].光明日报,2013-11-21.

篇(6)

1.1教师实践培养能力不足从现实来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使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此,实践能力指导教师也必然是具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的专职教师。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职的实践教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地引进用工单位的工程师加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理论课程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锻炼,进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教学方向。

1.2用工单位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聘任的大量实践教师大多只会做不会讲,更难以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另外,由于企业技巧熟练的老员工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去,因而这些人所在的建筑工地也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珍贵的企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完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应当从建立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五个方面实施完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2.1建立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缺失的问题。按照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激励制度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并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以鼓励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首先可以改革学生奖学金制度,提高实践能力考核在奖学金评比的比重;其次,通过举办建筑实践科研立项、实践能力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要把学生实践能力,纳入学生学分积累制度,为高职院校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使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能力指导教师也必然是具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的专职教师。对此,高职院校应当在教育法规的范畴内,按照“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深化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并从用工单位中选取一批有资历、有经验、有素质的建筑工程师聘用为临时制的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地加强理论课程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通过派遣制的形式,把理论课程教师“送出去”,安排他们到用工单位挂职锻炼,进而提升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2.3健全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通过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来完善。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建筑项目实训、实务综合类实践与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三个环节。首先,在建筑项目实训环节,可以采用“师徒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即由教师开出实践技能项目,学生根据具体开出的项目选择培训教师,利用每天的课余实践完成实践项目,逐步提升实践能力。其次,在实务综合类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学习建筑综合事务要点,总结经验,并定期开展总结汇报。最后,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可以以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类社团为载体,通过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4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原有的教学方案,高职院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岗位实习往往都是分别进行集中培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目的性,但往往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欠缺动手能力的培养,或是在生产第一线中又忽视了理论性的思考与经验的体系化总结。对此高职院校应当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此外,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也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建筑项目施工的器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头脑中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体系。

2.5创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从现实来看,建立用工单位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实习基地,是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性步骤。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必须具备多样化的功能,既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的实践基地,也要有砌体结构等各种典型建筑结构的实践基地。同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可以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首先要通过两年的在校理论学习与基本能力培养,且通过考核后,再于次年由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建筑用工单位进行为其一年实地的岗位实习。

3结论

篇(7)

一、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经济管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1. 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经济管理素质的现状长期以来, 建筑工程专业尤其是本科, 教学方向主要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 专业课的设置偏重结构理论, 专业方向较单一, 毕业生毕业后去向主要为高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等。然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层次的不断提高, 以及市场需求发展的需要, 毕业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转向建筑施工单位, 大部分毕业生要从事施工管理工作。然而, 目前高等教育中工程技术教育与经济管理教育相分离, 就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而言, 有关经济管理基本知识的课程设置相对较少, 在其它学科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中, 也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导致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 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在进行项目的决策和设计, 进行施工组织和工程项目管理时, 不知该如何考虑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 不能有效地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计划管理。2. 经济管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因此在建筑活动中加强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与应用, 实现最佳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等综合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目前建筑工程具体进行中所需的人才现状来看, 建筑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显重要, 如目前本行业中需要大量工程管理和施工工程师、建设监理师、工程造价师、工程预算师、物业估价师、建设咨询师和物业管理工程师等等, 都需要掌握本课程中的许多相关的专业知识: 工程经济、建筑工程定额和概预算、招投标等等。另外, 还需要掌握一些与其它专业相关的课目,如: 投资经济、经济法规、投资预测、资产评估和工程财务等等。而单纯的土木专业的传统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的需要。一座桥梁, 一幢高层建筑物, 都是可以运用设计手段和施工技术来完成的, 但是, 如何在各个阶段实现最优化, 在保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 如何有效地组织与管理, 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前不久, 国家奥委会提出节俭办奥运会的要求, 对一些在建和未建的奥运会场馆项目重新进行了方案设计、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估。删减项目中的不必要功能, 停建一些不必要的工程。可见, 切实可行地培养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 加快建筑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是符合21 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的。

二、建筑经济管理课程改革建议1. 教材的编撰目前, 建筑工程专业经济管理课程往往是汇编一本涉及专业面广的教材, 其均有跨学科多方位的知识内涵, 但都缜密有致而生动不足。如“工程概预算”“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监理”以及“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等等, 一一罗列其中作为一个章节, 其中的每一章几乎都是一本教材的缩写。这种不深不透、面面俱到的做法, 不仅使学生学得缺乏一种真实感而难以理解, 而且使教师也难以驾驭教学。教材的编撰应当具备对学习者的诱导和启发, 虽不应有“生动性”的要求, 但也不应理论和现实脱节。可否渗入部分实际性的内容, 如当代成功企业的理性思维和精辟论述、增设一些小型案例分析, 如: 小型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案、或零星工程的概预算、做一些住房贷款利率计算等等。目前我国正处在蓬勃建设的高峰期, 为“建筑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吸收其中的养分, 才能使本课程的教材更加实用, 更加完善, 更符合时代的特点。2. 实施互动参与式教学互动参与式教学是把对市场的模拟, 严峻地摆到学生面前,超前地把学生推向模拟市场的场景中, 对于提升学生规范行为和理性的运作无疑是必要的。其破除了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观,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学习观。在课程教学中强调教师与教师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互动参与式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双方的距离。参与过程中, 启迪参与者的强烈个人意识, 由浅而深地阐发出个人正确的理念, 促使非理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化, 从而使其自主地积极投入其中。组织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对于建筑工程类学生适用, 而且普遍适用于所有学科。3. 加强实习的仿真训练把学校向社会开放, 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以把握社会的变化, 减少滞后性, 使学生在实习中体验未来职业的环境, 进入将来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增加师生社会实践的课时, 提高社会实践的时间效能比, 从而不仅使社会实践在学生了解和适应社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且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接受新的信息, 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 还应扩大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已有实习基地往往是为了满足《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而设置的, 从教改的发展趋势看, 还应增加一些新的校外基地。如:装饰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或经营公司、建设监理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等。这样, 学生增加了专业实践的机会, 也扩大了学校及教师与社会及建筑各行业的联系面, 一定会给教学带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4. 论文或设计自由选题针对本课程专业性强的章节, 如房地产管理、房地产评估、建设工程管理、建筑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招投标内容编写、国际工程管理、物业管理等等。布置一些研究型的论文或设计,改变以往那种由教师组题、限题的方法, 提倡并鼓励学生自选论题, 自设大纲, 让学生自主地对命题开展研究。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 与同学讨论等方法和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有问题可思考, 有方法可推敲,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 提高设计(论文) 质量的效果。

三、教学体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的总体素质, 是制约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技能水平高标准。因此该课程教师除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当具备如下素质:1. 课程开发意识增强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 使其实现从单纯的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制者的角色转变, 提高其课程开发能力和相关技术, 才能使教师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以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2. 信息收集、整理和应用的能力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21 世纪文盲的概念将发生根本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或不会检索、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人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新文盲特征。这就为教师在此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3. 市场参与的能力教授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师应走出书斋, 迈入企业, 加入市场参与, 以市场动态为导向来有效地组织不断改革、创新的专业教学, 及时地向学生传输市场形态, 从而使学生具备紧迫感、责任感, 带着充足的竞争意识走入社会, 而不再茫然无备地在复杂的市场问题面前束手无策。小结建筑经济管理在我国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而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它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经济管理学科体系, 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总结, 排除发展中的障碍, 让管理科学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