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2: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河南蒙古族;那达慕;仪式;国家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穴2012?雪01-0020-06
Identity-building in the Ceremony and Celebration
and Presence of Country
--Taking Nadam of Henan Mongolians as an Example
Sarenna
Abstract:There is a special Mongolian ethnic group in the south of Yellow River in Qinghai province. They had gradually lost the cultural particularities of their self-nationality during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ibetans around more than 700 years, so they are often mistaken for "Tibetans". Since the 1980s, Henan Mongolians have begun to strengthen ethnic particularities and collect positive images by reconstructing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Mongo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policies. Taking their Nadam ceremon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recites the whole course of Nadam of Henan Mongolians, discusses how they have built and strengthened the consciousness of self-identity through the ceremony, and reveal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society and the country.
Key words: Henan Mongolians; Nadam; ceremony; country
本文所述的“河南”是指位于青海省东南部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该自治地方成立于1954年,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根据河南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全县人口为35596人,其中蒙古族33078人,约占总人口的92.93%。自1253年进驻该地以来,河南蒙古族在长达700多年的历史中,长期处于周围甘青藏族厚重的包围之中,他们出于生存的需要,逐渐采借藏族长期适应青藏高原环境而形成的民族文化,发生大规模的文化变迁现象,主要表现在丧失本民族语言而转说藏语、日常生活中穿戴藏族服饰、饮食和婚丧嫁娶等习惯也基本同于周围藏族。然而,进入1980年代以后,丧失本民族文化的河南蒙古族,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恢复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活动,以图通过重塑本民族特色,使其民族身份得以强化并“被认识和确认”。而在该县恢复蒙古族文化的诸多活动中,较为典型的是政府恢复和倡导的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本文以河南蒙古族的那达慕为例,试图通过民间传统仪式的复兴与再造过程,探讨在特定时空背景下族群身份如何得以建构和实践,并进一步揭示地方社会与族群、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
一、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再造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旦(阳历1月1日)、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或6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12月22日或23日)、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蒙古族旅游文化的特点蒙古族作为中国主要民族之一,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多数蒙古族聚集区内,蒙古族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特色。蒙古族的饮食有粮食、肉食和奶食,比如炒米、奶茶、奶渣、手把羊肉等。蒙古族的传统服装为蒙古袍,蒙古族的传统住房为蒙古包,蒙古族的交通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马奶节、“那达慕”大会(蒙古语表示娱乐、游艺)和新年(亦称白月)。蒙古族人民喜欢参加摔跤、骑马、射箭等竞技项目,演奏马头琴,跳蒙古族舞蹈等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蒙古族还注意将现代化元素与民族特色相融合,例如现在流行的新式蒙古袍既保留了传统蒙古袍的古朴特点,又洋溢着现代气息。蒙古包造型装饰、奔马雕塑和彩绘奔马图都体现出鲜明的草原文化风格。
(二)满族旅游文化的特点满族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满族民俗旅游形象可以定位为“雄风八旗,关外古韵,民俗之旅”。满族人主食以谷物为主,味道通常以甜、酸为主,面食以饽饽为主,萨琪玛是满族最有名的一种饽饽。此外还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满族包饭,用白菜叶或苏子叶包上大米、糯米或小米等,加上其他蔬菜,配鸡蛋炸酱或肉包好。满族人常吃猪肉,不吃狗肉。比较著名的菜有“大锅肉”、“白肉烫饭”、“白肉血肠”等。满族的传统服装为袍衫、马褂、靰鞡鞋。满族女子素有“一耳三钳”的习俗,即一个耳朵上扎三个耳孔。渔猎出身的满族人民酷爱各种体育项目,包括骑射、布库、猎鹰、冰嬉等。八角鼓是满族的原创曲艺,鼓身源自八旗军鼓,八角形状,以木为框,单面蒙着蟒皮,周围嵌着响铃,下端有装饰的穗儿,还有象征八旗的黄、白、红、蓝四种颜色。八角鼓的唱本以《西厢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等名著中的典故为主。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来源于汉族习俗的春节、端午节,还有满族文化固有的添仓节、绝粮日和颁金节等。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为添仓节,满族人将煮好的高粱米饭放在仓库中,上面插一只用秫秸编织的小马,象征着马驮粮食,丰衣足食。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六为绝粮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三为颁金节—满族的诞生之日。
二、蒙满旅游文化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作者在对蒙满旅游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由于民族文化差异及地域差异,蒙满旅游文化的英文资料有限,并且在译者的汉英翻译过程中很难实现对等的翻译,在语言、文化、交际层面难免会存在一些困难。
(一)语言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作者在搜集整理的资料中发现语言维层面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两种语言转换时出现的单词拼写错误、专有名词滥用、语法错误、格式错误、中式英语错译等方面。原文:Manchupayshighattentiontoetiquette.Theycherishingthetraditionofrespectingtheoldandlovingtheyoung.Theyworshipcows,andmagpies,maidsoftheHeavenlyGoddess.修订:Manchupayshighattentiontoetiquette.Theycherishthetraditionofrespectingtheoldandlov-ingtheyoung.Theyworshipcows,andmagpies,maidsoftheHeavenlyGoddess.此外,由于文化差异和译者理解的偏差,往往会出现一些词的误用。例如“大召庙”的翻译为“DazhaoTemple”或“DazhaoLamasery”。其中tem-ple指的是庙宇,寺院;神殿(abuildingusedfortheworshipofagodorgodsinsomereligions);lamasery指的是喇嘛庙(amonasteryoflamas)。众所周知,大召寺是闻名的喇嘛寺,所以地道的说法应为“DazhaoLamasery”。为了避免语言维层面的错误,要求译者不仅要了解蒙满文化,也要熟悉英语语言文化,了解两种不用文化的差异,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对于具有特殊民族特色的食物、乐器最好采用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法,使受众有直观形象的印象。例如满族特色食品萨其玛的通常翻译为saqima(akindofcandiedfritter);蒙古族独特的音乐形式呼麦Hoomii(throatmusic;onepersonproducesatleasttwosimultaneoustones.)
(二)文化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跨文化意识在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蒙满旅游文化具有各自明显的民族特色,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民族交流产生巨大的障碍。例如对于长春市皇宫博物院的翻译众说纷纭,作者认为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看,考虑到汉英文化的差异,不必将汉语的“伪”按照字面意义直译出来,比较恰当的说法为“ManchurianIm-perialPalaceMuseuminChangchun”。原文:为了方便箭术、满族人最典型的服装为长袍,在长袍外面常穿马褂。现代中国女式服装的旗袍和唐装就是由满族的长袍和马褂演变而来。译文:Duetotheconvenienceofarchery,robeisthemostrepresentativeclothingoftheManchupeople.Ontherobe,surcoatisusuallyworn.ModernChinesefemalesuitCheongsamandTangzhuangaredivertedfromManchurobeandsurcoat。原文:蒙古族旅游纪念品中的民间吉祥纹样———佛教八宝纹纪念品译文:MongolianFolkAuspiciousPatternsintheTouristSouvenirs–BuddhismBabao(EightTreas-ures)Pattern从下面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文化差异较明显时,应该如何恰当地处理。第一句中将满族传统服装长袍和马褂翻译成Manchurobeandsurcoat。第二句中八宝采用音译与意译结合的方式,有利于蒙满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应不断培养和运用跨文化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形成一种认知的标准—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使人们能够准确地进行交流。首先,译者应该注重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尤其注重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击现象。其次,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或体验目标语言的文化。最后,要从读者或听众的视角看问题,增强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文化层面上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交际维层面适应性选择转换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两种语言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基础层面的语言信息,具体的文化内涵之外,还要注重交际意图的体现。旅游文化宣传的目的是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和兴趣,传递信息,加强跨文化交际。在翻译“叶赫那拉”时,通常可以补充说明“SurnameofEmpressCixi”,但有些情况为了交际需要,可以适当地采用省译的方法,例如“叶赫那拉城”翻译成“OldTownofYehenala”,使游客最大程度减少误解,实现无障碍交际。再比如,某些情况下那达慕大会可以处理为“NadamFai”,不必指出“NadamFairheldonGegentalaGrassland(格根塔拉草原)”。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学校已经偏离了原有的办学宗旨,步入了趋同发展、丢掉特色的误区.本文从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蒙古族语言功能的弱化、高考招生政策及用人政策、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及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几个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特色;成因
中图分类号:G758 文献标识
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教育在蒙古族教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深远地影响了喀喇沁人的精神风貌,谱写了赤峰地区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近代化的新篇章.从其1902年建立的崇正学堂、1903年建立的毓正女学堂的课表看,既有对蒙文的学习,也有对汉语、日语的学习,这是用蒙语授课的开始.1977年,系统的蒙古语文授课退出小学教育,转变为加授蒙语.2000年,即使是在蒙古族中学,如锦山蒙古族中学、王爷府蒙古族中学也没有了加授蒙语文的教学.而与蒙古族息息相关的本土知识在课程设置中也很缺乏.这就意味着蒙古族文化在喀喇沁地区失去了学校教育的传承.蒙古族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偏离原有的办学宗旨,步入了趋同发展、丢掉特色的误区.本文就其成因进行分析.
1 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强大冲击,作为与汉地文化接触前沿的喀喇沁地区,几乎全盘接受了汉民族的文化模式,本民族的文化模式逐步丧失或淡化了,蒙古族文化氛围非常淡薄.为了进一步了解喀喇沁地区蒙古族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文化变迁的程度,笔者设计了两份问卷,分别对喀喇沁地区锦山蒙中的100名蒙古族学生,以及牛营子初级中学100名蒙古族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
1.1 对锦山蒙中学生的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84份.
图2所示,作为蒙族人,您是否感觉自己与汉族有什么不同?76.19%的同学感觉自己与汉族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23.81%的人感觉有不同.图1所示,作为蒙族人,您是否感到骄傲?感到骄傲的人占98.81%,没有感觉的是1.19%%.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学生感觉自己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还是为自己是蒙古族感到骄傲.
婚姻观指的是家庭成员对异族通婚的态度.郑杭生教授认为,“一个社会族际通婚的情况越多,表明各民族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小,族际关系越融洽.”[1]图3所示,在婚姻观上,98.81%的同学不会考虑民族,1.19%的同学会考虑民族,这说明喀喇沁地区蒙汉民族关系融洽,蒙汉文化融合程度之深.图4所示,您认为您所在的喀喇沁地区蒙古族文化氛围浓吗?有57.14%的人认为浓,5.95%的学生认为不浓,36.9% 的人认为还可以.
1.2 对牛营子初级中学蒙古族学生家长的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
图5所示,79.38%的家长认为蒙古族和汉族没有区别,20.62%的家长认为蒙古族和汉族有区别.这和在锦山蒙中做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图6所示,65.98%的家庭不谈论蒙古族文化,34.02%的家庭会谈论蒙古族文化.图7所示,63.92%的家庭不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不参加蒙古族的传统活动,36.08%的家庭会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参加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可见,绝大多数蒙古族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已经完全汉化.
图8所示,您认为喀喇沁地区,有蒙古族特色的生活吗?65%的人认为有,35%的人认为没有.这与锦山蒙中的调查结果也基本一致.但据笔者观察以及与一些蒙古族地区的对比,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文化氛围不浓,传统的蒙古族文化习俗活动很少举办.即使有些这样的节日,也更多地充斥了现代性或大众性的文化因素,人们感受到的都是现代化的生活氛围.之所以有很大一部人选择浓或还可以,可能是因为一个民族的成员即使是转用其它语言,也依然深深地眷恋着她的母文化,从中可以看出语言转换者对母文化的认同[2]90.也或许是对蒙古族文化氛围有误解,以为听听蒙语歌曲,或者是经营一些畜牧业就是蒙古族文化氛围.
从以上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与汉族在文化上的彼此接近和接纳.在社会变迁中,喀喇沁地区原有的蒙古族文化,已经难以发挥它们的功能了,更多的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对于这种现象,有学者分析:这是非主流文化的持有者逐渐向主流文化靠拢,以期获得主流文化所负载的特权和利益.[3]85-86也有学者认为,对民族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的并不是汉族文化,而是现代文化,很难说是哪一个具体民族的文化.[4]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基础和生长点,民族文化知识制约着民族教育的内容与水平.喀喇沁地区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使得学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缺乏认识,就难以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如石翠红所说:“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民族学校教育要么成为普通学校教育的翻版,要么仅存的民族特色也成了空中楼阁,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3]161而且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也制约着蒙语学习的效率.如果所在家庭和社区是双语环境,学习口语的负担就会得到减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的学习,就具有一定的基础,学习的负担会减轻一些.如果所在的家庭和社区没有第二语言环境,包括口语、文字、词汇、语法的学习负担就会增加.[8]所以,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使学生对蒙语的学习流于形式,并最终退出学校校园.这是喀喇沁地区制度化的蒙语文教育退出学校校园的重要原因.
2 蒙古族语言功能的弱化
蒙古语随着使用人口的减少,使用范围越来越小,使用功能也不断下降.根据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调查,喀喇沁旗总人口为333,605人,蒙古族人口为136,423人,其中只有802人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喀喇沁旗直属机关有蒙古族干部6,286人,使用蒙古族语言文字的干部却只有23人.[5]其中,这还有一个所谓“假蒙古族”的问题.就是说,算上“假蒙古族”,喀喇沁地区也是以汉族人口占多数.根据宝玉柱教授在喀喇沁地区的调查统计,喀喇沁旗蒙古族人口中,只有比例不到0.6%的人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如果减去学生顶报数和外来蒙古族人数,实际比例可能不到0.4%(500人左右).[2]90可见,喀喇沁地区蒙语被汉语替代的趋势已经形成,面临着濒危的境地.这是由于:一方面,蒙语接触现代科技信息较晚,蒙语文字储备的现代科技信息量较为有限,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与发展,所以学生倾向于学习汉语.另一方面,蒙古族学生是否选择蒙语文,受社会需求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蒙古语较汉语的社会功能而言,在更大的社会交往范围内,其功能发生障碍.
蒙古语功能的弱化是随着汉文化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逐渐弱化的.可以说,内地移民的大量涌入,使蒙古族社会日益转化为汉族社会,于是出现蒙古族社会的整个生存空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教育、交通、信息、媒体和所有市场,都被汉族和汉文化占领.蒙古族的生存环境、语言环境不断汉化,从而导致蒙古语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萎缩,使用范围越来越窄.[6]18-19这是蒙古语使用功能衰退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得承认语言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尽管我们说每个民族的语言是平等的.
学生在评价和选择时,比较的是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模式,以及所属的民族群体,而不是对语言符号的比较.[6]18-19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鼓励个体发展,这时蒙古语使用者的语言转用过程加快,必然会出现蒙古语功能弱化,学习使用者迅速减少的趋势.也就是说,哪种语言的社会功能强,就会对哪种语言持肯定的态度.在社会生活中,将汉语与蒙古语进行强烈地对比,反映了蒙古语和汉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实用价值,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蒙古语的选择.这“是在工具理性指导下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是在追逐‘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迷失”.[3]156“如果认为追赶现代化的步伐就是发展,能够享用现代科技改变生活中的面貌就是民族的进步,那么这只能说是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发展,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3]156
3 高考招生政策及就业政策挫伤了蒙古族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
3.1 从高考招生政策看
全国实行“3+X”前,学习加授蒙语文的考生不考外语,只是考蒙语文乙,这比外语简单得多,于是学习蒙古语成了很多蒙古族学生选择.全国实行“3+X”后,为积极推动蒙古族学生学好“三语”,外语被正式列为初、高中的必修课,成了高考必考的科目.近几年来,自治区对高考记分政策进行了几次调整,如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2004年起,外语开始记入总分,比例变化从04年的8:2,到06年的7:3,再到08年的5:5.外语成绩所占的比例是逐年增加,蒙语乙成绩所占的比例是逐年下降.这样加授蒙语的学生要比普通考生多学习一门课程,学习蒙语文就没有任何优势了.这些改革措施必然会挫伤蒙古族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随着学习蒙古语人数的减少,蒙古族学校也就面临着能否继续成为“民族学校”的问题.
3.2 从就业政策看
自治区是非常重视对蒙汉兼通人员的录用的.在就业政策上,是有明文规定的.如,2005年颁布的《蒙古语言文字条例》中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配备蒙汉兼通的工作人员.自治区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各级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保证蒙汉兼通的大中专毕业生占有一定比例,同时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招收蒙汉兼通人员.但是大多数就业政策缺乏操作性.如,尽管规定优先录用,但没有明确的录用比例,导致政策不能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约束.
事实证明:蒙古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基础在教育,关键在使用.[7]正是因为缺乏得力的政策,不能够保障蒙汉兼通人员的就业,于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不重视蒙语的风气,导致精通蒙语的蒙古族人数越来越少.这使蒙古族学生和家长对蒙古语的“用途”产生了怀疑,使学生对蒙古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降低.
4 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及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4.1 应试教育评价体系
直至2014年,在国家扶持地方文字政策的支持下,锦山蒙中、锦山蒙小又重新开设了蒙语课,但到目前也只是开设了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实质上就是为了获得国家经费的支持,并没有真正得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在问卷中当问到:您认为在您所属学校蒙语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图9所示,25%的同学选择了学校不重视,66.67%的学生选择了学生不重视,13.1%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水平低,39.29%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内容难,22.62% 的学生选择了教材不合理,22.62%的学生选择了学制不适.从当年的教师那了解到,目前锦山蒙中开设蒙语课的老师,是教化学的老师,并没有从字头开始进行系统地学习,只是教了一些蒙语歌.这样对学生来说,自然是学习内容难,教材不合理了.从中也能够看出,学校、教师对蒙语的不重视.
可见,在以高考升学率为单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下,民族语言、文化课是很难走进课堂的,即使走进课堂,因为都不是考试课,学生就会缺乏学习的动机,是很难得到学校以及师生的足够重视的.长此以往,蒙古族学校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很容易丢失.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需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大一统”课程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一种多元文化一体的理念,我国学校课程一直是以汉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课程模式.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基本一致.2000年以前,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基础上,开设蒙语文课,主要是对民族语言与文字的学习.其它课程主要照搬汉族地区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基本上都是人教版的教育标准课程实验教材,涉及蒙族生活习俗的较少,反映的主要是汉民族的经验、文化、历史、观点,对蒙古族本土知识的呈现非常有限.也就说,现阶段的蒙古族学校课程教材和汉族学校课程教材之间,大同小异或全部雷同,都是以现代学科体系为基础,只是使用的对象和地区不同.这就忽视了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学生家庭、社会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实际.这是笔者能够见证的.笔者在王爷府蒙古族中学学习了四年,并不知道贡桑诺尔布是谁,做了什么.这样一个在《世界名人传》里都有记载的人,我们在他当时办学堂的地方学习,却对他一点都不了解,从中也能够看出蒙古族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蒙古族本土知识的呈现.2000年后,加授蒙语课取消,课程设置都一样了.
综上所述,蒙古族文化氛围的缺失,使蒙古族学校教育失去了民族生活的支撑和浸润;蒙古语功能的弱化,又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高考招生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调整,又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蒙语的动机;单纯的“大一统”课程模式,使得课程设置很难有对民族知识的呈现,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又使民族文化很难真正走进课堂.这些原因造成了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危机.所以,要解决喀喇沁地区蒙古族学校教育的危机,也应该从丰富当地的蒙古族文化氛围,调整高考招生政策、就业政策,改变学校的评价体系,调整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入手.
——————————
参考文献:
〔1〕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0.
〔2〕宝玉柱.对内蒙古喀喇沁旗蒙古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3〕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2011(10).
〔4〕王希恩.论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8-16.
〔5〕统计数字由喀喇沁旗民委提供.
〔6〕宝玉柱.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关键词]肃北县;蒙古族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57-03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南、北两侧,是甘肃省重要的矿产品和畜牧业基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一、肃北县旅游资源特色
(一)地域辽阔,景观奇特
肃北县冰川、雪山、湖泊、草原、湿地、荒漠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叠,具有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境内南、北两山分布着大量的岩画、石窟壁画、城堡遗址和塞墙烽燧等文化古迹,南山地区山川重叠,峡谷纵横,造就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这里有雄伟壮丽的大雪山、象牙山、团结峰,有奔腾不息的党河、疏勒河、榆林河、石油河,有中国距城市最近的大型冰川透明梦柯冰川、雄浑壮阔的德勒诺尔天池(又称野马峰天池),还有幽深宁静的党河大峡谷、国家级甘肃省盐池湾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
(二)民族风情别致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蒙古族有“雪山蒙古族”之称,其服饰、饮食、住房、生活习俗独具特色,赛马、射击、摔跤等体育运动和民族歌舞久负盛名。其中,蒙古族服饰被甘肃省文化厅批准公布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
(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肃北县周边与1个国家、3个省区接壤,毗邻国际旅游名城敦煌,紧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嘉峪关。县城所在地党城湾镇距国道215线70公里,距敦煌116公里;北部马鬃山地区由桥马边防公路与国道312线相连距离154公里。境内乡乡通公路,交通便利。[2]
肃北县既有综合的自然景观,又有颇具特色的雪山蒙古族人文景观,这些都决定着本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前景。目前,以党河峡谷和透明梦柯冰川开发为重点的旅游业正在兴起。总投资2860万元的石包城至透明梦柯冰川公路也已通车,为冰川探险游、科考游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不久即将建成的游客接待中心更能满足广大游客的多方面需求。
二、肃北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肃北县虽然目前已确定了以党河峡谷休闲避暑、雪山蒙古民族风情、冰川探险和戈壁风光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思路,并初步形成了以党河峡谷生态游为龙头,以冰川开发、狩猎旅游为突破口,以自然风光游、民族风情游、登山探险游为补充的旅游开发格局,[3]但是旅游事业刚起步,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初始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广泛性,停留在表面,对游客缺乏吸引力,不能调动游客的参与热情。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景区内缺乏必要的基础配套设施,比如在透明梦柯冰川无通讯信号,没有高中档次的宾馆酒店,缺乏接待大规模旅客的能力。旅游景区间道路状况也不能完善。
肃北县在旅游开发中凸显的是自然景观,人文特色不明显。
三、肃北县旅游开发对策
(一)着力开发蒙古族文化旅游资源,构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不会解读现代人心,不能满足现代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任何旅游产品的开发都难以成功。”[4]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沙漠旅游、探险旅游是旅游市场未来需求的五大时尚旅游产品,民族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主流。[5]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格能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产生新鲜感,而新鲜感是现代旅游活动重要的动力之一。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把二者结合起来。比如对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要深层开发,这些民间节日独具民族特色,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原始信仰和自然崇拜的痕迹,有必要选取若干予以重点、深层次地开发,从而提高游客的参与性。许多节日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旅游产品应该使游客在传统节日的参与过程中,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仅仅看到尚存的美景,感受到回归自然的情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及彼,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善待自然、善待万物的环境伦理观念,从而在行动中能自觉地维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空间。
强化蒙古族民俗风情游设施,在相关的旅游景点景区增加民族特色服务。如建造蒙古族传统民居,进行民族歌舞表演等,也可以让旅游者在蒙古族同胞家中吃、住,亲身感受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歌舞表演才能。这就需要在通行较方便的重点地区,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村落作为接待点。首先,要做好住房硬件措施,因为民居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展现,一定要体现它的传统文化特点。这项工作要有长远打算,使这些居民点的住房及生活设施在保持蒙古族风格的前提下,逐年加以改造和修缮,使其达到较高的水平,并由此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其次,创造条件提高游客的参与热情。一是对蒙古族农牧民日常生活的参与,如让游客放牧、学做蒙古族特色饮食,酸奶、糌粑、熬奶茶等,使游客体会到别具一格的民族特色;二是让游客参与民族歌舞活动,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加之近几年草原旅游的持续升温,许多游客喜爱蒙古族歌舞,也可加以教唱。
要想做好这些,需于提高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比如加强本民族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歌舞表现能力等,需要组织一定的培训。
(二)积极开发游客市场
目前,肃北县旅游人数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从景区的接待能力和基础设施情况出发,可考虑提前开发高端消费者,以周边知名旅游城市敦煌、嘉峪关为平台,吸引国内外旅客。比如通过敦煌、嘉峪关、酒泉的旅行社吸引游客,这样既能提高知名度,又能从容接待。另外,在考虑开发高端旅游消费人群时尤其不能忽视本地区及邻近城市消费群体,要满足他们乡村游的需要。据有关部门统计,乡村游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首选的旅游形式,肃北县所在的酒泉地区有近百万人口,如果加上邻近的嘉峪关市,人口逾百万,这是不容忽视的潜在旅游消费人群。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原生异质文化的新鲜感,通过对当地农牧民日常生活的参观,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歌舞表现、民族工艺等,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需要。这样的旅游形式,还可以使当地人从中得到直接的经济收入,这就能促使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使那些由于社会时代变迁而失去了实用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也转化其生存方式和用途,继续传承下去,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双赢。
(三)做好景区景点建设工作
开发初期少投入,对景区不要进行盲目的投资和大的改动,在旅游景点特别多的主要景区,设立商店、餐厅、旅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招待点,以满足部分游客的多日旅游。同时,在旅客经常去的危险地段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必要的地方设立通讯设施。对于景区景点的建设必须考虑整体的协调和民众的崇拜心理,要合理规划,既要开发又要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应该加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充分挖掘和景区景点有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民族特色等,通过宣传手册、导游人员进行必要的宣传。对一些自然旅游资源要能够进行一定的科学解释。
(四)做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销售工作
肃北县蒙古族服饰已被甘肃省文化厅批准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另外,一些独特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可以开发成微型纪念品。本地区有麻黄、锁阳、雪莲、苁蓉、鹿茸、熊胆、豹骨、牛黄等名贵药材以及风格独特的手工艺品,这些都可以加以开发,使其成为旅游馈赠佳品。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注意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不能边开发边破坏,要防范白色污染,设置相应的垃圾收集设施,方便游客游玩。还要解决好景区内的放牧(比如透明梦柯冰川和石包城城堡遗址周围的放牧)、种地问题,例如对这一尚未开发的历史遗址要进行保护。在距离石包城古城堡不远的石包城镇有一座古建筑遗址,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周围的机动车修理厂、小餐馆等都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另外,景区的开发势必触动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特别是景区禁牧、禁种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部分百姓的经济收入,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百姓的利益,采取合适的方式予以补偿,换取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进而使之积极投入,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这应该是旅游开发的目的所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占有资料的优势办好政府公众信息网,较快地更新资料,进一步提升浏览人数,特别是增加互动论坛等,宣传本地民族民间文化、景区景点;与知名媒体合作,举办类似“玄奘之路”商务旅游的活动,提升本地区知名度。
总之,肃北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尤其是与汉族地区的主流文化相比体现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强烈差异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往探寻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少数民族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制度、丧葬习俗、、工艺、艺术等,都可以成为开展旅游业可利用的资源。在开发中要深入分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开发规划方案,避免出现国内有些民族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带来的民族文化的异化和伪民俗现象,导致游客锐减,影响当地的经济收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作为紧张、繁忙、喧嚣城市生活的调节剂,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会使越来越多的人在远离城市的农村、民族地区得到不同的生活体验,具有自然原生态、蒙古族风格、草原文化的肃北县将会成为各种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目的地,旅游业也会给本地区带来可观的收入。诚如一位民俗学家所言:“美好的大自然、淳朴而祥和的原初性民俗文化,以及能使人们纷乱的心灵归于平静的宗教生活,都是治疗‘现代都市文明病’、恢复被扭曲了的人性的最佳 ‘疗养院’。” [6]
[参考文献]
[1]迟巨贵,何端中,李宗绩.飞天故乡――酒泉导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走进肃北[EB/OL].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2008-04-22] /ReadNews.
[3]甘肃省旅游协会咨询中心,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R].2001.
七夕的起源七夕乞巧,最早起源于中国汉代,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远传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20xx年5月20日,七夕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洋节逐渐流行中国,部分商家和媒体联合炒作,宣传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为牛庆生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 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各民族七夕风俗习惯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
藏族风情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
维吾尔族服饰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饮酒风俗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2.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收集中秋月的诗词;
过程与方法:
能够主动探究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加深对多民族生活的了解和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中秋节的团圆意义,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难点:
理解中秋节的团圆意义,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课时准备】
蒙古族、广州等地中秋节活动图片
【课时预设】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解中秋
1.超市里最近有什么新变化?
2.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板书课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二、开开心心话中秋
1.关于中秋节,你都知道什么?
(1)生自由交流。
(2)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3)师小结: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古人对月亮有着自然的崇拜,月圆之夜会举行拜月活动。直至唐朝,人们更加重视拜月习俗 ,而且发现每年秋季第二个月中的月亮比平时的更大更圆更明亮,于是就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2.说了这么多关于中秋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说说我们的中秋节。
(1)你们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
三、增长见识赏中秋
今年中秋节,老师想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其它地方的中秋风俗,大家有没有兴趣?
情境一:乘坐校园巴士开启中秋之旅
第一站:蒙古草原
1.观察图片,了解蒙古族人中秋“追月”的习俗。
2.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银白色月光下人们跨上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用“追月”的方式来祈愿五谷丰登、幸福吉祥。
第二站:广州
1. 了解“树灯笼”的习俗;
(将灯笼高高挂在树上,寓示一年红红火火)
2. 了解广东潮汕地区“烧塔祈福”的习俗;
(用瓦片搭成塔,在塔内放放木柴将其点燃,祈盼年年稻谷丰收、家里红红火火,亲朋平平安安)
3. 了解佛山南庄“舞火龙”的习俗。
(在佛山南庄,流传了上百年的舞火龙,人们用这种方式祈愿年年都好,身体健康)
情境二:穿越古代了解中秋
1. 了解古人中秋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古人举行盛大的迎寒祭月活动,祈愿年年风调雨顺,家家和和美美,古时也有一些人由于追求事业、四处求学或戍守边关等人生际遇时常会有人客居他乡,于是在中秋之时他们选择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杜甫想念自已的弟弟发出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叹;张九龄望月怀远写出了“海上生明白 天涯共此时”的千古名句。)
2.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和月亮的古诗呢?
3.引导学生说关于中秋及月亮的古诗,让学生了解古人咏月
寄情的感情。
4.师小结:中秋之时各族人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过中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祈愿。人们通过拜月祭月来祈盼幸福、祈盼丰收、祈盼团圆。(板书)
四、情感升华悟中秋
1.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团圆过中秋,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1)父母在外打工不能回家;
(2)父母工作特殊不能按时回家。
2.你心里怨他们吗?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在异地他乡工作的辛苦,感受父母对家庭对儿女的爱。
2. 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祝福?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真诚的祝福,让他们理解中秋团圆的真正意义,进一步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热爱。
五、课堂总结感中秋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但是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为了大家的团圆,舍弃了自己的团圆,他们或许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友,亦或是我们身边的陌生人,不管他是谁,他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祝福的人。马上就要中秋节了,老师希望大家回家之后用自己最独特、最暖心的方式向你的家人、身边的亲友、你最尊敬的人送上自己的祝福。
六、课后活动拓中秋
中秋来临之际用自己最独特、最暖心的方式向你的家人、身边的亲友、你最尊敬的人送上自己的祝福。
【板书设计】
团团圆圆过中秋
----我们这样过中秋
团圆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