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2: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

篇(1)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主要是杭州地区高校的学生。包括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2)研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手机使用的一般情况,个人生活状态和手机使用心理3个方面。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5份,有效率为95.5%。问卷题型为等级性选择题。

结果与分析

(1)问卷一般情况:在955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年龄在18~24岁,其中男性为370人,占39.7%,女性为585人,占61.3%。手机拥有率高达98.95%,近一半的受调查者(49.74%)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使用手机的。

(2)手机使用基本情况上:57.59%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作用非常大,是离不开的;71.2%的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大的吸引力“方便与他人沟通”。受调查者认为手机最主要的三项作用分别是:通话(85.86%),短消息(85.34%),上网(52.36%)。

(3)在手机消费方面:大部分的受调查者表示(79.06%)从未换过手机或要用坏才换手机;而在选择手机方面53.93%的受调查者选择1000——1500价位的机型,62.83%的选择国产品牌;92.76%的受调查者每月话费在100元以下,仍有39.27%的受调查者觉得花费消费太多,占了生活费好一部分。

(4)在手机依赖症候的问题上,我们一共设计了13个相关问题,选项A-B-C-D的给分分别是4-3-2-1分,涉及了调查者手机使用情况、手机对生理、心理影响情况:受调查者中,平均每天使用手机3小时以上的占45.55%。有35.08%的受调查者每月的短信量在200——400条,每月短信量在800条以上的有21.47%。有65.45%的受调查者在教室里会将手机调成震动;在上课时收到短消息,有33.51%的受调查者会忍不住掏出来看看,有46.07%的选择视具体情况而定;当问及与人聊天时是否会因短信而打断聊天,有60.73%的受调查者选择视情况而定;被问及是否会有发短信发到手指发麻这个问题时,有6.81%的受调查者表示“经常有”,27.75%的表示“偶尔会;被问及是否存在长期使用手机后会出现头晕,恶心,精神不振等现象时,有.81%的受调查者选择“经常会”;被问及是否手机没带在身上时就会出现缺乏安全感,焦虑,暴躁等情绪时,有47.12%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其中有10.99%的表示“感觉强烈”;被问及是否一段时间手机没响就会感到不适,并下意识的查看手机时,只有30.37%的受调查者表示“无感受,无行为”,其余的69.63%均会表现出“有感受”或者“有行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达到了23.56%;当问及是否会出现手机响了的错觉时,“有此错觉”的占到了55.5%,“经常有此错觉”的占到了11.52%;有49.74%的受调查者偶尔会有写字时突然忘记了写法,需要用手机的拼音查了后才知道该如何写,经常有的占8.38%;46.07的受调查者表示自己只能记住5个以内的电话号码,记住10个以下的占到了72.77%;在被问及是否有发短信时可以侃侃而谈,但面对面时却无话可讲的情况时,60.21%的受调查者选择“有”。对手机依赖症了解情况:有40.31%的受调查者听说过“手机依赖症”,而被问及在大学生中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症时,有62.83%的受调查者表示“存在”。在13个相关问题中,最高得分为46分,最低得分为14分,平均为31.8分。得分≥39分者,即每题的平均分达到3分,我们认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手机依赖症状,共有146人得分≥36分,占到受调查者的15.29%。在全部调查中,而各项超出平均分的分别有819人,即有519人有偶尔出现手机依赖相关症状的现象,占总数的85.76%。

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了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依赖症的表现。这必须充分引起学校的重视,手机依赖不但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更有可能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甚至是心理疾病,所以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我们看到,在手机使用的礼仪方面,比原来提高不少,说明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还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控制网络成瘾方面也有许多对校方而言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参考借鉴。建议如下:超级秘书网

(1)制定相应的校纪校规控制手机过度使用;

(2)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知晓“手机依赖”的危害,并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3)鼓励学生与朋友联系多采用其他方式,如书信往来,直接见面等,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

(4)适当参加有益的身心活动,加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5)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途径,并引入相关检测量表,为一些症状明显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当依赖症比较严重时,应当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情况恶化;

篇(2)

关于2017年市场调查报告一

一、调查方案

(一) 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销售商和手机制造商提供参考,同时为大学生对手机消费市场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 调查对象:在校生

(三) 调查程序:

1. 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 进行网络聊天调查。随机和各大学的学生相互聊天并让他们填写调查表;

3. 根据回收网络问卷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根据样本的购买场所、价格及牌子、月消费分布状况的均值、方差等分布的数字特征,推断大学生总体手机月消费分布的相应参数;

(2) 根据各个同学对手机功能的不同要求,对手机市场进行分析;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

打扰一下,帮我填一个表可以吗?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手机消费的需求,我特地展开了此次的调查活动,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帮我完成这份市场调查.,将您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您目前拥有手机吗? ( )

a.有 b.没有

2.您的手机牌子是什么?

a.诺基亚 b.摩托罗拉 c.三星 d.索尼爱立信  e.cect f.夏新 g.其他( )

3.您购买手机的场所是?

a.商场 b.专卖店 c.网上订购 d.其他( )

4.您喜欢的手机牌子是什么?

a.诺基亚 b.摩托罗拉 c.三星 d.其他()

5.购买手机, 您认为合适的价位是多少?

a.5001000元 b.10001500元 c.1500xx元 d..xx元以上

6.您购买手机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什么?

a.发短信 b.打电话 c.打游戏  d.其他

7.您购买手机首先考虑的问题是?

a.外形 b.功能 c.价格 d.品牌 e.其他

8.若您要更换手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您最想使用下列哪种类型的手机:

a.智能手机 b.拍照手机   c.音乐手机   d.普通手机

9.您的手机主要用来?

a.打电话 b.发信息 c.玩游戏 d.上网

10.您现在或曾经使用哪些手机功能?

a.文字短信  b.彩信  c.手机摄影 d.无线上网e.下载游戏  f.ems

11.您将来会尝试使用哪些手机业务与手机功能?

a.文字短信   b.彩信   c.彩铃  d.手机广播信息   e.手机摄影   f.手机报纸  g.手机小说   h.手机电影/电视   i.游戏   k.gprs   l.手机交友

12.您觉得手机对你的生活来说:

a.很重要 b.比较重要 c.一般 d.比较不重要 e.一点都不重要

13.您作为顾客,希不希望厂家配送配套的手机套、手机链?

a.希望 b.不希望

14.您希望手机厂商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a.校内维修    b.学生专卖店 c.手机专卖店

15.请简单描述您理想中的手机

第二部分 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个很广阔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

(一)根据学生手机市场份额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在学生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品牌中,学生市场份额偏高的品牌有诺基亚36%、摩托罗拉18%、三星25%等,这几个品牌无一例外都是主要以低端机冲击市场,目前国产品牌在学生市场中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二)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作为学生我对这个群体做了一些了解,对于我们共同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手机市场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发产品或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才能够抢占市场。下面我们就来对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1. 学生消费群的普遍特点:

1) 没有经济收入;

2) 追逐时尚、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和注重个性张扬;

4) 学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相互间信息交流很快易受同学、朋友的影响。

5) 品牌意识强烈,喜爱名牌产品;

(二)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准则和特点

通过调查大学生购买手机主要考虑因素是时尚个性化款式、功能、价格、品牌等,这也成为学生购买手机的四个基本准则。在调查中表明,大学生选择手机时最看重的是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占65%;但大学生也并非一味追求外表漂亮,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位,占50%;其次看重的是价格,而较少看重的是品牌,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比较看重实际的。

关于2017年市场调查报告二

在线国际商报讯 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近日研究报告称,本土品牌正在主导中国广告市场,它们在电视和平面媒体上的广告投入远远超过国外消费品巨头。

就在中国市场的广告支出而言,中国品牌在前10名中占据8席。5年前该趋势逐渐显现,本土公司开始对营销和推广投入巨资。

宝洁公司旗下护肤品牌之一玉兰油,排在中国市场广告支出榜首位,共投入人民币16亿元。排行榜的另一外资品牌为宝洁公司的飘柔洗发水,排名第10位。

然而根据该调查,排行榜中的其他品牌都是中国品牌,诸如青岛健特生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脑白金,该品牌去年广告支出为人民币15亿元。国内主要移动电话运营商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以人民币13亿元的广告支出排在第5位。

该调查没有包括诸如售点促销和户外广告牌等其他形式的广告投放,也没有考虑广告客户按常规从媒体公司获得的折扣。

专家表示,许多国外公司的广告投放更为集中。它们的许多成功都来源于对细分市场的专注。

但是,他指出许多当地品牌运营良好是因为相对于国外公司而言国内品牌拥有更为广泛的分销网络。国内品牌在广告上投入巨资是因为它试图将自己的产品由分销主导转为品牌主导。

篇(3)

【关键词】青少年;手机;依赖

近些年来,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促使手机从最初的奢侈品演化为大众消费品并正在向生活必需品的趋势发展。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用户数已突破11亿户,与此同时,青少年群体的手机拥有率不断上升。早在2004年,澳大利亚16~24岁青少年中使用手机的人已超过93%,而国内青少年手机用户总量也在飞速增长。手机的使用除了给人们带来便利外也引发了不少问题,手机依赖便是其中一种,并且这一问题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而日趋严重,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之一。

青少年手机用户相较于其他群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手机依赖现象较为突出且受其影响较大,非常值得作为对象去研究和探讨。了解青少年群体的手机依赖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关心爱护这一群体,促进青少年顺利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本文试图就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便对此感兴趣研究者可以较为了解而全面地了解本领域内最新学术成果。

一、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概念界定

(一)青少年的概念界定

青少年手机依赖实际上包含两个概念,即青少年和手机依赖。关于青少年的定义很多,为了讨论方便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本文采用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少年概念,将一部分18岁以上的青年人划归到这一范畴中,即14~25岁。

(二)国内外文献中关于手机依赖的概念界定

手机依赖(Mobile Phone Dependency),又称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问题性手机使用(Problematic Cellular Phone Use)、过度使用手机(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是一种使用手机过度的异常行为,国内也有人称之为 “手机焦虑症”或“手机依赖综合症”,这些概念内涵基本一致,但范畴略有差异。目前手机依赖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公认定义,学者们多从医学、传播学、社会学角度加以描述或界定,不同学者的界定的手机依赖诊断标准或特征指标也不尽相同。

国外学者目前多以描述性症状为主判断是否存在手机依赖情况。如以Walsh为代表的很多人都认为手机依赖的本质是技术成瘾,将其临床症状作为手机依赖的指示特征。还有一种观点从“软瘾”角度解释过度依赖手机现象,“软瘾”(soft addition)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 Judith Wright 提出,它是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情绪,如果过度执行或出于错误动机而为之,都可能成为“软瘾”。这从另一个层面上解释了手机依赖现象,而非直接把它看作心理疾病。

国内学者当前对于手机依赖有三种不同的概念界定方式,分别从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种角度入手。

第一种从医学角度出发,如韩登亮、齐志斐结合手机综合症的精神病学标准,将其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再如师建国将其界定为个体因使用手机行为失控而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这一概念被他人采用频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们都认为手机依赖会导致省生理、心理出现问题或相关功能受损,前者强调手机的过度使用,但是“过度”的该如何定义测量没有提出明确的标准;后者则认为手机依赖属于行为失控,虽然在其研究中提出了九种具体的诊断标准,可以让人通过症状自测是否具有依赖症,可行性较强,但是这些症状间的关系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二种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将手机依赖看作一种心理疾病。徐华等人在“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的框架下研究手机依赖,认为手机依赖与通常意义上的成瘾行为一样,虽然可能并不直接涉及具有具体生物效应的物质,但是反常地从事这类活动会导致个体痛苦受到伤害。这类也是国内相关研究目前的主流观点之一,譬如梁娜和梁烁在 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中也将手机依赖看作心理疾病。

第三种是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将其看作一种社会现象而非病理现象,这种在目前的研究领域并不属于主流,宫佳奇等认为,“手机依赖”应该被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非心理疾病,并分析得出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主要是对其通讯工具功能的依赖。

本文认为第三种角度更适合去研究,将手机依赖看作一种社会现象能够避免先入为主的负面判断,有利于研究者更加客观地去分析手机依赖现象。

二、青少年手机依赖情况的研究概况

手机依赖是近十多年来兴起的课题,目前,相关研究在学术界属于起步阶段,整体文献总量较少,但是自08年以后对这方面的关注有升温趋势,青少年手机依赖是其中较受关注的一个主体。

(一)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最早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2001年,是一项关于手机用户使用情况和主观症状的医学研究。随后日本、韩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地的学者均进行相关调研。

日本学者通过对本土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调研,发现在缺乏交际渠道的情况下,手机成为青少年与社会接触的中介,初中生使用手机的短信功能远超过电话功能,KIYOKO等人认为手机对初中生的心理、社交和健康影响应当被进一步关注以预防手机依赖。

韩国的W.K.Park以成瘾心理模型为依据, 编制了韩国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并得出对手机过度依赖的行为与惯例动机(RitualisticMotives)具有相关性。

芬兰的Leena, K等人通过对2001年的芬兰全国性的青少年健康与生活方式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际样本数为3485,调查对象为14~16岁的芬兰青少年),研究过度使用手机行为与吸烟、酗酒等已知健康风险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过度使用手机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健康风险行为对健康的影响一致。这是早期样本数最大的一次相关研究分析,但并不是针对手机依赖现象的专门性调研。

澳大利亚的Walsh等学者在2007年分别以32名青少年为对象进行了手机正面影响研究和以946名青少年为对象的手机负面影响研究,这种对照研究方法较为新颖,更利于理解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

发达国家学者较早地研究这一领域与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手机应用技术普及更早且更为成熟有关。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手机依赖的成因分析与对青少年个体身心健康的影响上,极少有研究着眼与该现象的社会性或群体性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与此同时,国内手机依赖相关的文献总量相当少,06 年以前这一问题乏人问津,08年以后特别是11年以来的研究较多,近几年来连续呈环比上升趋势,但总量仍然较少。当下,国内的青少年手机依赖研究多数从心理学、医学、传播学、社会学角度切入分析,主要对象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只有少数研究以中学生和高职生为对象。这与我国实际国情有关,08年以前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到了大学阶段才拥有自己的手机,而这几年手机用户低龄化发展加快,手机与互联网联系愈发紧密,因而引发的手机依赖问题更为突出,故而中学生群体手机依赖现象亟需关注。

(三)如何看待手机依赖现象

对于是否存在手机依赖现象,国内外研究基本已达成共识,当前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较为普遍,并呈现上升趋势。总体而言,国外青少年手机依赖行为出现更早,而国内此类现象在这几年有逐渐加重趋势。袁潇和风笑天认为手机已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国内青少年与国外青少年的手机使用行为一致性大于差异性。

但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倾向。第一种是否定态度,认为手机依赖只会带来负面影响,是病态的,需要尽快化解医治,这是国内目前学者的主流想法。这种态度主要是从医学角度入手,将手机依赖看作一种病症或成瘾行为,对青少年身心危害较大。

第二种对此持乐观态度,属于少数派观点,认为手机依赖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可以向良性依赖引导。唐玉认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并非对手机本身的依赖,更多的是对于其功能的依赖,具有合理性成分,不能将其看作病症。郑晓娜与辛斌认为虽然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会愈来愈强,但是手机的良性影响也不该忽视,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使用风气。

三、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方式

由于手机依赖涉及到依赖者的心理问题,所以常规的问卷形式有时很难反映出真实的依赖情况,所以国内外一般通过问卷和量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目前手机依赖研究没有统一固定的测量方案。对于手机依赖情况的测量,国内外有不少学者按照自己对手机使用成瘾行为的理解,编制测量工具用以诊断手机成瘾。

目前较具代表性的量表有Bianchi和Phillips 的《手机问题使用量表》(MPPUS)、Billieux等制作的《手机问题使用问卷》(PMPUQ)等。MPPUS是目前最早且流传度较广的手机依赖相关量表,包含 27个项目,涉及耐受性、阶段性等五方面,后来被美、日等多个国家的相关研究所借鉴。

我国的徐华等在《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 IV)和物质依赖与行为成瘾的相关资料基础上,经过前测和探讨, 编制了行为( 心理) 耐受性、行为( 心理) 戒断性、社会功能和生理反应等四个维度的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共13 道问卷条目,具有一定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被一些国内学者所借鉴。

国内一些研究者在做相关研究时也曾自编量表或问卷,但在文献里并没有具体介绍问卷的构造原理,缺乏信度、效度,如谢书铭的杭州市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此处不再具体说明。

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人群,量表应该有所调整,目前虽然手机依赖量表的制定日趋成熟,但是并没有代表性较好的针对中学生的量表,而伴随着手机在青少年尤其是较低年龄段中的普及,中学生手机用户群体应该是下一阶段本领域需要研究的重点人群,应该及早调整或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

四、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很多,成因复杂,目前研究成果中形成共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孤独感和人格因素。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抑郁程度、其他成瘾行为(如酗酒、烟瘾、网络成瘾行为等)、经济条件、城乡差异、对手机的认识程度等。

W.K.Park发现孤独感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孤独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孤独与手机使用强度负相关性显著。国内刘红等人的研究与其结论相一致,青少年容易因为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孤独感,从而通过使用手机来满足情感上的支持和满足。

个体的孤独感与社交情况紧密相关,就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过多或过少的社交情况都可能导致手机依赖现象的发生,前者可能会过分依赖手机对外交往功能,后者可能沉溺于玩手机以排遣寂寞,弥补社交不足导致的空虚无聊。

虽然学者普遍认同人格因素与手机依赖的产生有关联,但是具体观点并不一致。手机作为青少年的个人通讯工具,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代表着使用者的个性与喜好,所以其使用程度与使用者的个性有较大的关联性。王碧英认为具有外向活泼、热衷交际等人格特征的人更易造成手机依赖。而Bianchi在澳洲调研发现手机依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内外向、自尊心、精神质、年龄、性别,其中内向性格、较低的自尊心、神经质较高易导致手机依赖。洪艳萍与肖小琴的结论与其一致,其结论为精神质与手机依赖呈现正相关,即高精神质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强。精神质得分高的人一般性格较孤僻、人际关系不融洽甚至不合群, 封闭自我以及缺乏自信。

手机依赖行为还与其他成瘾行为或健康风险行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韩国一项调查发现网络成瘾与手机依赖具有正相关性。 国内也有学者发现手机依赖者与网络成瘾者可能基于大致相同的人格基础。芬兰的Leena, K等人研究发现,芬兰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行为与已知的抽烟、酗酒等健康风险行为在不同性别中都具有较强相关性,但是不同性别的相关性情况有差异。青少年的手机使用频率和强度随着其他健康风险行为频率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手机使用频率会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手机使用行为与其他健康风险行为是可替代关系;而在经济条件较为宽裕时,手机依赖现象与其他健康风险行为的发生概率提升。

台湾的一项以10191名平均年龄为14.6岁的青少年为对象的相关研究显示,在排除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等干扰性影响因素后,具有显著抑郁倾向的青少年符合多项问题性手机使用特征的概率更大,更容易形成手机依赖。

相关调查还发现青少年手机依赖程度与其父母对手机态度和城乡差异、对手机辐射危害的意识程度有关。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的手机依赖情况与父母长时间使用手机的态度及行为呈现显著正相关。而杜立操和熊少清研究发现,城乡差异对青少年手机依赖有影响,来自城市、城镇的大学生更易形成手机依赖,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与钟爱程度普遍高于比农村大学生。胡欣欣等在大学生手机依赖分析及应对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人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一个原因是对手机辐射认识十分不足,约 68%的人认为手机辐射有伤害但不大。

此外,陈庆宾等在《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研究述评》中将影响因素概括为人格因素、使用动机和态度两方面。王薇则认为影响因素应为性格年龄、个体特质、社会交往三个方面。

综上所述,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当前的研究尚不够成熟,究竟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随着时间发展各因素有无变化、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还有待后续研究者继续发掘。

五、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的争议和不足

(一)青少年中手机依赖人群比例问题,各项调查相关结论差距较大

一方面,国内面向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调查通常结论都是存在较高的手机依赖率。如宫佳奇与任玮在《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中指出,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率为76.5%。黄时华等的调查显示,广州市大学本科生手机依赖率为26.1%。李源晖等的调研指出在校大学生约29.0%(186/642)有手机依赖现象。虽然整体青少年手机依赖率较高,但是有些调查结果差异较大。

另一方面,王小辉面向中学生的调查结果却与这些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他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少数中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15.36%)。西班牙一项针对1327名13~17岁青少年的手机依赖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依赖率为20%。台湾学者以当地上万名12~19岁青少年作为对象的相关调查分析显示,其中具有问题性手机使用症状的青少年占总体比例为48.9%。

这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青少年可以分为14~18岁的少年及18~25岁的青年两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手机使用情况有较大差异;二是研究者在调研过程中制定的手机依赖的衡量标准不一样,由此得出的调研结果差异较大;三是调研的样本缺乏典型性,调研的样本不具代表性,样本量过小与范围过窄等都会导致结论差异很大。此外,时空差异对青少年手机依赖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调研地点的区域差异程度与调研时间的不同对调查结果也有影响,例如近几年青少年手机普及率迅速攀升,整体上手机依赖现象更为明显。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去验证,尤其是国内对少年阶段手机依赖情况关注太少,缺乏参照物。

(二)个人基本特征(性别、年级)是否对手机依赖有影响尚有争议

国内多项调查显示,性别和年级对手机依赖并无显著影响,如胥鉴霖等在河海大学做的手机依赖调查,宫佳奇等对兰州大学生做的手机依赖调查。而另一些调查中性别却与手机依赖程度有联系,如Bianchi在澳洲做的调研显示性别有影响;Mercedes在马德里做的针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女性手机依赖者是男性的两倍;而李源晖等在安徽省大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显示,男生36.7%的手机依赖率远高于女生的手机依赖率(22.4%)。

形成这种局面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地域差异较大、调查角度不同、样本中性别比重不同都可能对结论产生影响,这也需要学者们采用控制变量等方法继续深入研究。

(三)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当前,关于青少年手机依赖情况的研究并不够深入,国内很多研究结论不可复制性高,所得结论不具有一般性和普遍运用意义;国外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较少,可能关注热度有所下降。

国内研究者在做这方面研究时,抽样方法选择上不如国外严谨,没有注意到样本群体的同质性过高或过低;调查样本量过小,目前国内研究的调查样本多是在某地乃至某校局部小规模调查,却冠以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如孙玲等的《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中选取的抽样对象仅有130人且都是宁夏大学学生,完全不能代表全国大学生群体,得出的结论就很容易以偏概全,与真实情况不相符,甚至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国内外目前相关研究中也缺乏长期持续性的追踪研究,纵向研究很少,而国内相关领域基本没有纵向的实地调查,譬如青少年手机依赖现象影响因素随时间发展的变化等情况很少有人关注,但实际上这类纵向研究有助于把握青少年手机依赖情况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趋势,值得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挖掘。国内大多数调研都是横向的小范围研究,也很少有采用对照实验、控制变量法等方法的调查,这导致大多数研究成果的可信度较低。

综上所述,研究者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譬如将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方法有机统一起来,横向与纵向调查相结合;还可以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进行探索,规避研究角度单一导致看问题片面的缺陷,在未来对青少年手机依赖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Bianchi, A. & Phillips, J. G. 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5,8(1).

[2] Billieux,J. ,Vander, L. M., & Lucien, R.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Actual and Problematic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2008(22).

[3] Ha, J. H., Chin, B. & Park, D. H..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8,11(6).

[4] Kiyoko, K. &Hitomi, S. Impact of the Mobile Phone on Junior High-School Students’ Friendships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2005(2).

[5] Leena, K., Tomi, L. &Arja, R. Intensity of mobile phone use and health compromising behaviours —how i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nected to health-related lifestyle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5(28).

[6] Mercedes, S. M. & Otero, 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ell Phone Use in Adolescents in the Community of Madrid (Spain).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9,12(2).

[7] Sandstorm, M, et al. Mobile phone use and subjective symptoms. Comparison of symptoms experienced by users of analogue and digital mobile phones. Occupational Medicine,2001,51(1).

[8] Park, W. K. 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Korean Soc Journalism Commun Stud,2003,47(2).

[9] Walsh, S. P., White, K. M. & Young, R. M. Young and Connected: Psychological Influences of Mobile Phone Use amongst Australian Youth. Proceedings Mobile Media 2007.

[10] Walsh, S. P., White, K. M. & Young, R. M. Over -connected?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stralian youth and their mobile phon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8,31(1).

[11] Yen, C. F., etal.Symptoms of problematic cellular phone use,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s in Southern Taiwan.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9,32.

[12] 陈庆宾,江志玉.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研究述评[J]. 科技信息,2011(33).

[13] 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25(7).

[14] 葛续华,祝卓宏.青少年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成人依恋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3.

[15] 宫佳奇,任玮.兰州市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分析[J].新闻世界,2009(10).

[16]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

[17] 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雷玉菊.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

[18] 洪艳萍,肖小琴.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

[19] 胡欣欣,俞丽玲,林竹,王丽霞,谢丹彤.大学生手机依赖分析及应对[J].科协论坛,2012(3).

[20] 李源晖,马翠荣,许艳,周青,孙程,房雨婷,姚应水等.安徽省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相关分析[J].中国校医,2013,27(6).

[21] 李止庸.国内外“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综述[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论坛暨中韩商品科学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

[22] 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

[23] 刘斌,于瀛.大学生软瘾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

[24] 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心理卫生评估,2012,26(1).

[25] 刘妍,李培,周春香,崔涵.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的调查及矫治——以驻苏锡常高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6).

[26] 孙玲,汤效禹.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31(5).

[27] 唐玉.兰州市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世界,2009(1).

[28] 王碧英,高日光.当代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J].理论与创新,2004(3).

[29] 王小波.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与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2012.

[30] 王薇. 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11.

[31] 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

[32] 谢书铭,颜美艳.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管理版),2009.

[33] 胥鉴霖,王泗通.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探究——以 HH 大学 J 校区为例[J].电子测试,2013,14(7).

[34] 许颖,苏少冰,林丹华.父母因素、抵制效能感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4.

[35] 袁潇,风笑天.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青年研究,2011.

[36] 赵艳.数字技术对社会沟通的殖民化——以“手机焦虑症”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0).

篇(4)

(1.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探讨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手机强迫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量表(FDA)对某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Statistics Base 17.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间的相关性。结果:200份问卷中,收回问卷189份,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91.01%。在有效的172份问卷中,中重度手机强迫症81.98%(141/172),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无差异。手机强迫症者社会支持所得总分为(36.9235±4.7293),客观支持分为( 7.3235 ± 1.92647) ,主观支持均分为( 21.5412 ±3.36552 ) ,对支持利用度分为(7.8588 ±1.53579),与中国常模比较得分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手机强迫症者与家庭功能量表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三个因子呈显著相关,其中以家庭沟通为主要因素。存在手机强迫症的大学生家庭功能在上述四个方面低于正常使用手机的大学生。 结论: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率较高,性别、年龄、专业和社会支持与手机强迫症倾向无密切关系,家庭功能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手机强迫症状况。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会支持;家庭功能

基金项目:2013年皖南医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WK2013S27);2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4000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南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项目(皖教秘科[2013]1号)。

作者简介:陈婉莹(1991—),女,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201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近年来,随着通用技术的发展进而通讯设备的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拥有手机和使用手机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也是信息时代的象征。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健康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青少年易于接受新事物而心理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到负面影响。国内外专家认为部分人对手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依赖[5-8],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情绪化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言语低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并将此称为手机强迫症[18-19]。但手机强迫症在国内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也不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强迫症的报道更少。其中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研究,对手机强迫症心理、社会及家庭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对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指导学生健康使用手机,预防手机强迫症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安徽地区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9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91.01%。其中男生48人(27.9%),女生124人(72.1%);一年级33人(19.2%),二年级78人(45.3%),三年级59人(34.3%),四年级2人(1.2%)。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0个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正式调查前选取20人进行预调查以修改完善调查表,删除多余条目,修改易误解的条目,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手机使用情况、社会支持情况及家庭功能情况等。

1.3手机强迫症诊断标准

参照Young问卷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40-60分为轻度网络成瘾;60-80分为中度网络成瘾;80-100分为重度网络成瘾[25];以及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教授关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描述,并结合相关研究,来判定手机强迫症倾向。

1.4社会支持量表(SSRS)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6],该量表共10 个条目,记录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支持越好。

1.5家庭功能量表(FAD)

采用刘培毅、何慕陶修订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FAD )中文版[26]。该量表测定家庭系统6个方面的功能: 问题解决、家庭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 问题解决:得分越低的家庭,其问题解决能力越好,反之,则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差。家庭沟通:得分越低,家庭的信息交流越清楚、直接。角色分工: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成员完成家庭任务越好。情感反应: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氛围越和谐。情感投入: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成员间相互关注的程度越高。行为控制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成员应对问题的能力越强。

1.6统计分析

有效问卷经核实后统一编码,双重录入便检错,建立EPDATA数据库。数值变量资料以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已百分比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手机强迫症状况

在调查的172份有效问卷中,有98.8%(170/172)的学生存在手机强迫症状况,其中无手机强迫症者2人(2/172=1.2%),且均为女生,轻度手机强迫症者有29人(29/172=16.9%),中度手机强迫症者127人(127/172=73.8%),重度手机强迫症者14人(14/172=8.1%)。本研究以中、重度手机强迫症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女生有中、重度手机强迫症状况者人101人(101/125=80.80%),男生有中、重度手机强迫症者40人(40/47=85.11%),非参数检验统计量Mann-Whitney U 为2839.5,P=0.545。一年级33人(33/172=19.2%),二年级78人(45.3%),三年级59人(34.3%),四年级2人(1.2%),P=0.164>0.05。各专业间方差分析得F=1.995,P=0.037>0.01。综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学生手机强迫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年级专业手机强迫症程度率的比较

2.2社会支持(SSRS)与手机强迫症的关系

手机依赖者社会支持所得总分为(36.9235±4.7293),客观支持分为( 7.3235 ± 1.92647) ,主观支持均分为( 21.5412 ±3.36552 ) ,对支持利用度分为(7.8588 ±1.53579),[15]与中国常模总分(34.56 ± 3.73)比较得分偏高 。而相关分析得社会支持与手机强迫症间无相关关系。结果见表2。

2.3家庭功能量表(FAD)与手机强迫症间的关系

家庭功能量表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三个因素与手机强迫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果见表3。

2.4家庭功能量表对手机强迫症的多元回归分析

将家庭功能量表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3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因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3个因子与手机强迫症相关不显著,故在回归分析是预测变量不包含着3项因子)采用Enter进入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3家庭功能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间的相关性(r值)

结果表明,以家庭功能的3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总体效应显著(F = 23.235, P<0.01),其中家庭沟通与手机强迫症的关系最为密切。

3讨论

3.1某高校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状况

手机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由此而导致的手机强迫症也已经出现流行趋势。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存在手机强迫症状况,其中中度手机强迫症者所占比例最大。该研究发现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手指酸软不灵活、头晕头痛和失眠等,严重者会导致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同时研究还显示性别、年级和专业对手机的强迫症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手机强迫症存在普遍现象。因而,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3.2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人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每个个体都希望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来降低压力感、提高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而如何获取社会的支持,每个个体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手机作为获取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工具,有手机强迫症的大学生往往会大量使用手机短信、微信或电话等来维系与家人、朋友、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无手机强迫症的大学生更喜欢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其获取社会支持的手段便更加多样化。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支持网络更为稳定、健康。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大学生的手机强迫症与社会支持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或者其他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剔除其他干扰因素后进一步研究。

3.3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研究表明家庭功能量表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3个因子与手机强迫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存在手机强迫症倾向的学生家庭内的沟通与交流、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家庭成员彼此间的情感反应都存在功能发挥不良的问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家庭沟通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关系最为密切。

沟通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在家庭中子女能否对父母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意思,父母能否让子女表达看法并合理接受。沟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家庭成员越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越是愿意与外界和环境接触,环境适应力越好,越是能够融入到自然和生活环境中,那么对手机等媒介的依赖程度就会大大降低。若在家庭中形成不善于沟通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将直接会影响大学生与同学、朋友、老师等的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想法和情绪的关注,而只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与他人和外界直接的接触,那么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便会大大提高。沟通作为家庭功能量表的第一个分析因子,其在家庭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也进一步表明,家庭沟通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关系最为密切。

角色即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状况,如有父母、子女等角色,其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也会有所不同,父母作为家庭的主体力量,他们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教育扶养下一代,因而其角色的行为对家庭中的孩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父母们若是能很好的完成角色的任务、承担角色的责任,对子女的行为方式的培养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大学生的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就会得到很好的缓解;反之,则会加强大学生的手机强迫症状况。

情感反应即评价家庭成员对刺激的情感反应程度,包括生理、行为和心理的反应。当家庭环境中存在某些不和谐的情况时,如父母之间的争吵、打闹等都会引起孩子敏感心理的产生,他们便会更多的沉浸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不愿与外界接触、交流,因此会更多的依赖于手机。

因而在家庭生活中这3个方面的功能需要家长和子女通过彼此间的互动和深度交流来实现,相关研究发现,父母的适度卷入对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 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易于使初中生网络成瘾。由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本研究可推断,家庭功能是影响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社会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沟通、角色和情感反应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显著相关,以家庭沟通为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手机强迫症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大学生中显现,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改善家庭功能状况至关重要。因而学校、社会,尤其是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认识到手机强迫症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手机使用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1]D IXIT S, SHUKLA H, BHAGWAT A, et a l. A Study to Evaluat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mong Students of a Medical College and Associated Hospital of Central India [J].Indian J Community Med, 2010,35 (2):339-341.

[2]SANCH EZ-MARTNEZ M, OTERO 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ellphone use in adolescents in the comm unity of Mad rid ( Spain) [J].C y b er psycho l Behave, 2009,12(2):131-137.

[3]HA JH, CH IN B, PARK D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 [J].C y be r psychol Behave,2008,11(6):783- 784.

[4]HALAYEM S, NOU IRA O, BOURGOU S, e t a l. The mobile: a new addiction upon adolescents[J].Tun is M ed,2010,88(8):593-596.

[5]王芳,李然,路雅,等.山西大学本科生手机依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1-384.

[6]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7]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99-101.

[8]冯晓平.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3):152-154.

[9]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10]书铭,颜美艳.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管理版,2009(z1):49-50

[11]毕玉,苏文亮,孙雅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70-172

[12]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25.

[13]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14]刘荣星.大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0(12).

[15]刘翯,杨东泉,宋雁鸿,阮俊,郑万明,周媛,张开菊,赵红,汪菊琳.400名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报,2011(10).

[16]王小辉.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7]陆润泽,孔青,张慧,等.泰安市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泰安:泰山学院学报,2013.

[18]黄裕华,邱奕文,李芬芳.某校大学生手机强迫心理状态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校医期刊,2011.

[19]谢冰,大学生强迫症与现况调查及SAPAP3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0]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21]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

[22]刘翯,杨东泉,宋雁鸿,阮俊,郑万明,周媛,张开菊,赵红,汪菊琳.400名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报,2011(10).

[23]雷雳,李宏利.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36(4):86-90.

[24]邹云飞,邹云青,姚应水.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调查[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

[25]刘惠军,樊励方,国雪利.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9,7(7)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低头族;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4-02

一、学生“低头族”调查情况统计

据中国少先队事业中心最新的关于: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而且17.5%的未成年人早在6岁之前就已经和网络有亲密接触。北京市妇联也在近日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邢台报告》中公布4~6岁的幼童中,约有一半以上会上网,且乐此不疲,将近有八成以上的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所以有调查宣称:六成以上的人群因为低头成为习惯,慢慢有了双下巴。因为在低头时,我们脖子承受的压力是平常的3倍,脖子的肌肉一向都是垂直生长的状态。长时间或者过度低头的不良习惯,导致脂肪溢出下颚,积日渐深后,定型出双下巴,颈部松弛提早约五年,而且容易产生皱纹。

针对当前同学们使用手机的情况,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对校园内的同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我们随机抽取了20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由于时间原因,未收回5份),收集他们对于“低头族”相关问题的看法。问卷数据处理结果如下:

问题一:通过调查显示本次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

A:男性26% B:女性74%

问题二:通过调查“你身边的低头族多吗?”显示

A:很多60% B:一般30% C:较少10%

问题三:通过调查是否认为自己是低头族显示

A:是53% B:不是47%

问题四:通过调查那种情况下使用手机频率最高显示

A:学习时5% B:就餐时6%

C:睡觉前58% D:其他空余时间31%

问题五:通过调查一天中玩手机所用的时间数显示

A:1-2小时26.5% B:2-3小时25.5%

C:3-4小时26.5% D:4小时以上21.5%

问题六:通过调查上课玩手机原因显示

A:习惯性的17.8% B:老师上课没吸引45.6%

C:偶尔处理短信或其他信息17.8%

D:其他18.8%

问题七:通过调查“手机对学习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显示

A:占用大量时间23%

B:导致学习缺乏严重性17.6%

C:导致学习缺乏专注度38.9%

D:能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6.5%

E:帮助我放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8.3% F:其他5.6%

问题八:通过调查“与朋友家人聚在一起时是否只顾玩手机”显示

A:经常玩9.5% B:偶尔玩71.6%

C:从不玩18.9%

问题九:通过调查您会为了玩手机而忽略你身边的朋友吗?显示

A:经常8.3% B:偶尔41.7%

C:极少33.3% D:从不16.7%

问题十:通过调查“您在大约多少时间范围内离开手机会感到情绪不安、焦虑现象?”显示

A:1小时以内19% B:1-2小时11%

C:3-4小时19% D:4小时以上51%

问题十一:通过调查“吸引你“低头”的是以下哪方面需求”显示

A:资讯信息(新闻、导航、美食、旅游、天气...)23.1%

B:娱乐休闲(游戏、音乐、体育、摄影、视频)27.6%

C:社交(微博、微信、QQ、人人、陌陌、)32.7%

D:工作学习(词典、电子书、教育、外语)14.1%

E:其他2.5%

问题十二:通过调查显示“请问你知道以下哪些“低头族”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显示

A:眼部肉群过度使用无法放松,出现干眼、眼睛酸痛、头痛、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26.1%

B:会使拇指过劳,发生手指肌腱炎7.4%

C:皱纹的产生几率会增加30%,而且更容易产生双下巴10.6%

D: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显得日渐缺失18.4%

E:脑部过度刺激,会注意力不集中13.4%

F:浪费时间24.1%

二、调查结果剖析

1.大部分同学对“低头族’现象是有所了解的。而且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就是“低头族”中的一员,这说明“低头族”现象充分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高职院校在校生使用手机大多是社交和娱乐休闲,而学习在其中占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因此低头玩手机大多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和别人聊天或者消磨时间,睡觉前玩手机的比例超过了一半,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授课缺乏新意,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激起学生兴趣,而且在一天中学生玩手机的时间普遍偏长,同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手机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着重要的位置,在没有手机在身边超过四个小时,学生普遍会感到不安,这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3.对手机如此高频率长时间的使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手机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淡忘了周围。学生在手机上谈天说地,却给了身边的人一个低头的背影;学生在论坛上畅所欲言,却不愿当众发表意见;学生宁愿在说说上发心情,也不愿对身边的人说。加强交流,不仅可以通过低头玩手机,面对面的交流胜于任何方式。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低头族”现象将越来越普遍,并且学生们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危害都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对这种现象态度倾向于一般化,当了解这种现象的危害后,大多数人表示以后会考虑抬头或者坚决抬头,并对这种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抬头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

三、原因分析与解决建议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结合采访中收集到的信息,课题组总结出危害并提出解决提案如下:

(一)低头现象的原因分析

1.攀比心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需要去消费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更注重消费物品的象征价值,手机在各种场合常常代表着身份。所以很多学生对品牌手机趋之若鹜!

2.舒缓压力的需要。更多的时候是这个原因,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家迫切需要寻找一种适合的休闲放松方式在合适的地方放松,而手机便以其独特的优势当仁不让地成为校园内缓解压力的首选。

3.孤独感。正值花样年华的同学们在大学生活缺少了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远离故园,心中的那份孤独寂寞和忧伤无法排解,须臾不离的手机自然而然成了同学们派遣的对象,时日渐久,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性。

4.同学们缺乏学习目标,感觉迷惘,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原动力和兴趣,因此在课堂上上课不专心,提不起兴趣。

(二)低头现象的解决建议

1.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低头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在校生普遍认为自己使用手机的频率已经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强化大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精神教育,倡导合理消费观念,帮助大学生消除攀比消费心理,形成符合实际的消费理念。

2.高职院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等,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感受大学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范媛媛.高校校园低头族现状研究[J].高教研究,2015,(3).

[2]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1).

[3]李昌镐.韩国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14,(02).

[4]唐洪森.思想政治理论课“低头症”现象及其化解途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08).

[5]张岱年,程已删.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段子秀.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现状研究及建设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6).

[8]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03).

[9]朱悦凯.大学生手机依赖症情况的研究综述[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手机媒体 大学生 恋爱心理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媒介,被称为“第五媒体”。进入 3G时代以来,随着手机报纸、手机电视和手机广播等传播形式的出现,手机媒体已成为传播能力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最为便捷的大众媒体之一。[1]当代大学生是追求时髦、走在时尚潮流前沿的一代,手机已成为他们最为普遍的交流工具,它可以很方便地维系情感、浏览新闻、微信语音等等。手机的便捷、即时性已改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如交流方式、表达的内容,交往的距离,使得他们随时保持联系,关注彼此。在这样的信息社会背景下,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特殊的一种人际“恋爱”影响尤为严重,分析手机媒体的具体特点,挖掘手机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各种影响,以便使大学生认清使用手机方式进行恋爱对自己学业、心理、生理的各方面影响,保持理性使用手机。

一、大学生群体中的手机媒体特点分析

1.普及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多。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到2012年底我国的手机用户人数达到了10.91亿,手机普及率为81%。对比网络使用,截止2012年11月,中国网民人数为5.68亿,从使用的人数来看手机已是网络人数的2倍。2003年北京市70%大学生拥有手机,[2]2006年,南京市94.6%的大学生在使用手机。[3]经调研,目前西安高校的大学生手机使用率早已达到100%,[4]手机的使用几乎网罗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

2.便携、功能强大

手机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并且内容丰富功能强大可以随时观看视频、听音乐、接通听话,语音留言同时它的各种模式如铃声、振动、静音,满足学生们在不同场合的使用。它的视、听、说各种功能满足了学生们娱乐、聊天、学习的各种需求。有研究表明不同人格状态的学生偏好不同的手机功能,如孤独者偏好打电话,社交焦虑者偏好发短信。

3.加速社会化

现代社会知识的获得已不只是来自书本、课堂等传统的方式,手机的方便快捷,可以使学生们很快地获得流行词语,感知外界社会的变化。自从有了手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大学这个环境学生们不仅要增长知识、才能也需要培养与人交往、表达自我的能力。手机可以避免性格内向的学生与人面对面交流时的胆怯,学会表达自己。当心情压抑时不受时间距离的限制向好友宣泄。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影响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大学生由于年龄小、人生阅历浅等固有的特点使得他们这一群体在对待爱情问题时表现的盲从、易冲动、快速、幻想性。手机作为一种比较方便的交流工具在加强大学生情侣之间了解,维系情感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将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业、心理发展、情绪的稳定等。

1.正面的积极促进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著名的爱情三角理论,他认为爱情是由热情、亲密和承诺三个基本成分组成。大学生情侣在相识初期可以使用手机传递爱意,点燃爱情的花火,当双方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有意愿在现实中交往后,发手机短信表达情感相当于过去的情书功能,交流的越深爱的成分也会越来越加重。斯滕伯格的热情内容虽然是行为上的占有、情绪上的陷入,但通过手机这种通讯工具可以时时刻刻地传达爱意,让对方感受到彼此的热情。亲密也可以在手机使用中体现出来,因大部分大学生大多远离父母情感上孤独、落寞。手机可以让情侣之间彼此时刻体会到关心和支持,拉近彼此的距离,吃饭、问候只需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有过喜欢对方但苦于不敢表白,有了手机可以避免当面表白的尴尬,手机恋爱方式可以保护性格内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不至于因对方拒绝就怀恨在心,或引起自卑、胆怯等负面情绪。

2.负面的消极影响

手机交往是一种虚拟的人与人通过机器的互动形式。爱情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责任。手机在加深情侣间认识的同时也淡化了爱情中的责任意识。情侣之间的打电话发短息,一方或许在苦苦等待对方的回复,而另一方却可以借口说是忙或者没有看到信息而忽视另一方的感受,等待短信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并且大学生的情感本来就很脆弱,耐挫性差,如若因手机误会彼此造成矛盾加深,吵架、各种胡乱的猜测,势必会影响双方的学习,造成多疑、焦虑等负面的不健康情绪,严重时还会影响寝室其他人的休息等等问题;爱情是需要一个不断认识由浅到深的过程,如果大学生之间刚开始就是通过手机这种形式交往,那么长期使用手机将会给经济来源不能自理的大学生们造成严重的经济压力,并且经常使用手机将会辐射他们的身体。躺着翻看短信会加剧视力的下降等等健康问题。

手机是一种很方便的交流工具但是对于身心还不成熟的大学生频繁使用、依赖它作为恋爱的工具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手机作为一种通话的工具,学生之间的深层次交往还是需要在现实中面对面相互了解,顺畅表达自己。爱情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爱情也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大学生应当以学业为主,在成就学业的同时,通过合理、适度的交流工具发展爱情。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手机媒体报告:手机媒体影响与发展趋势.[EB/OL].[2009-02-17].http://.cn/i/2009-02-17/17562832301.shtml.

[2]杜婷,金笙.北京市高校大学生手机调查报告[J].统计教育,2004(02):58-61.

篇(7)

关键词: 中职学生 手机使用 合理使用

一、关于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的调查问卷分析

1.学生手机使用的普及度高。

本次调查覆盖我校2个专业,08、09级2个年级中部分班级,共10个,发出问卷321份,收回有效问卷304份。其中95%的问卷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研得到结果。内容由学生本人完成,结果较为真实可信。

调查表明,被调查学生中,93%的学生拥有手机。其中拥有1部手机的占78%,拥有过2―3部手机的学生占18%,拥有3部以上的占4%。82%的学生手机是父母购买的,16%的学生手机是亲友馈赠的,只有2%学生的手机是自己打工攒钱购买的。

2.学生对手机的使用缺乏正确的分析和控制能力。

(1)学生在手机上的花费过多,容易造成攀比现象。

调查显示,73%的学生手机购买价格在1000―2000元,11%的在2000―3000元,甚至有少部分同学的手机超过了3000元。

在手机月消费数额这栏,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100元左右,只有8%的学生能把手机的月消费控制在50元以下。

(2)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现象很普遍。

在调查问卷中,52%的一年级学生选择了在课堂上偷偷使用手机,二年级学生中的人数比例上升到83%。

(3)学生使用手机中娱乐功能占大多数。

在手机的各个功能选项中,学生使用最多的五个选项分别为:发短信,聊QQ,打电话,上网,听歌。其中近90%的学生将“发短信”放在了第一位,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被称为“拇指一族”①。

(4)学生手机的联络对象以同学朋友为主,极少与家长、老师联系。

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联系对象的排名依次是:同学、朋友、网友、父母、老师。近50%的学生在“是否会主动打电话给父母、老师”栏中选择“否”,只有5%的学生会在“节假日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祝福家人或老师”。

3.学生对手机高度依赖,影响了他们的实际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

在这次的调查中有一道题是:“如果走失,你如何找到方向?”53%的学生选择打电话问朋友或家人,21%的人选择用手机上网查询,只有8%的学生选择问路人,至于自己看影子辨识方向的选择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日常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更是明显,在“一小时内翻看手机的次数中”近90%的学生选择了10次左右,也就意味着每隔5分钟左右他们就要看一次手机。

二、中职学生不合理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

手机作为新科技的代表产品,起初它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进行通讯,然而这并不能满足人们,人们不断研发,手机的样式、品种、功能越来越多,因此,也越来越勾起人们对其的购买欲。

学生无法合理利用手机的原因首先在于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学生经历了中考的磨难之后已经是脱了一层皮,家长自然会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希望孩子能开心,因此手机不仅成为了“大学生”的入学“三大件”,而且成为了中学生的必备品。现在不少职校学生都住校,家长为了方便通讯,便给孩子买了手机。给学生买手机无非就是希望可以时时监督学生,给学生安一个“遥控器”,家长希望全程监控学生,不管他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都能时时掌握。如果学生出了事情,也可以及时和家里取得联系。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不要跑到网吧去游戏,玩玩手机也没有什么。手机越来越时尚,这一点不能忽视,学生们已经将手机当作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富贵的标志,但这又预示了什么?很多职校学生追潮逐流,自然不会放过手机这一象征,于是校园中掀起一波“攀比风”,一些人在比谁的手机好,最新款、最贵,以此来显示自己家财万贯。很多老师都说:学生的手机现在比他们的都好。更令人无奈的是一些学生们为了攀比,为了跟上“潮流”,不停地更新手机,一天一个样,一周全都换。甚至没有手机的学生会成为被鄙视的对象,导致心理不平衡,吵着闹着向家长要手机。家长们出于对孩子的爱只得给买,却不知买手机要钱,换手机也要钱,养手机也要钱,学生自己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却不断地增加家庭的负担。这些父母本身的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职业学校的课业负担没有普通高中那么重,学生的课余时间也相对较多。我校封闭式的管理让很多学生没有办法自由外出,因此选择用手机打发时间成了他们的最大爱好。职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应具有更强的专业技能和交流能力,但是课余时间全被手机占用,他们本应具有的素质已经被消磨殆尽。以前学者研究的结果显示:短信的隐蔽性和自由的特点,避免了直接交流的尴尬;其价格便宜,符合学生的消费观念;它的多种形式(包括声音、图片、彩信等形式)更是满足了学生的口味。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拇指一族”。聊QQ、“偷菜”、赛车,这些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却在一点点蚕食着学生的自控力。

其次,在日常教学中对职校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指导不够。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都不令人满意,充满好奇心,缺乏自控能力。但是一些家长和教师没有正确地疏导这种好奇心,反而粗暴地对孩子进行制止。由于孩子叛逆心理,不愿意和家长、老师交流,因此手机短信聊天、上网就成了学生与同龄人交流的最便捷手段。上课时老师在讲台的口干舌燥抵不过手机短信的提示音,上课期间铃声接二连三地响起,严重阻碍了公共秩序,老师不得不停下指责一番。于是有不少学生开始耍小聪明,不再接电话,却是在桌子下不停地敲打手机上的键盘,无声无息的,一堂课就可以在聊天里轻松度过,虽然没有影响课堂,却让自己白白地浪费了一堂课,浪费了父母的心血,浪费了自己的光阴。学生在网络聊天时轻信他人,被人骗取钱财的事例已不鲜见。更有甚者,个别学生互相攀比手机是否高档,造成打架、偷窃事件。由于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并没有在日常教育(例如德育课)中将学生的是非观、金钱观等方面与合理利用手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合理使用手机的建议

1.家长应树立对手机的正确认识,从行动上做好榜样。

手机本身的存在并没有错误,如果学生能够合理使用手机,就能给学习生活带来很多帮助。学生手机具备闹钟、课程表、短信息、简单的通讯功能就可以了。至于上网、移动QQ、聊天室等功能完全是不需要的。家长应就手机问题和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方面的过多干预,往往会让孩子对家长的行为感到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孩子就因此认为父母不相信自己,甚而发展到在生活中怀疑一切。因此,对于孩子使用手机,家长应该采取引导的方式,教他们学会文明使用手机,上课时关闭手机,必要时才开机与家长或同学联系。若孩子自控能力很薄弱,家长可以适当关闭一些手机功能,帮助他们戒除“手机依赖症”②。

2.学校应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合理使用手机”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我们要用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及质量互变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手机,将“合理使用手机”的观点贯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及班级学校活动中。首先帮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正确看待手机的作用。帮学生分析校园内手机盛行的原因、危害,然后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变课堂内玩手机为课余的联系,变非正常的频繁联系为正常的偶尔联系,变影响学习的玩乐联系为帮助学习的讨论联系。其次,帮助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生活,逐步戒除“手机依赖症”。要让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学习阶段对整个人生发展的重要性,职业学校学习的特殊性,从而使他们集中精力好好学习,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让学生理解现在不应带手机不等于一直不能带,在校不能带不等于假期和将来走向社会不能带。鼓励学生假期勤工俭学,自己赚取下学期的手机费,这样既能让孩子磨练自己的意志,又能让他们知道钱来之不易,从而约束自己随意打电话的行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因此根治学生校园带手机问题要从人人、时时、事事抓起,要持之以恒,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马虎大意、听之任之。

3.学校应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手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但目前已存在的校园“手机依赖症”族,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手机虽然便于孩子和家长联络,但学校和家庭在对中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应通过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学校不提倡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原则上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确有特殊情况需使用手机的学生,在父母双方签名同意后,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校方有权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获准携带手机的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学生手机管理规定》,从携带手机到校之日起,到班主任处登记并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班主任核实后上报学生处备案。若学生上课开机,或在上课期间、课间、就寝时间使用手机,班主任、任课老师、宿舍管理人员等可扣留其手机交德育处,由德育处联系家长领回,并取消其校内使用手机的资格。当然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长期严格执行该规定,一旦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尽管中职学生依赖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但是只要老师、家长与全社会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学生滥用手机的弊端,家长、学生通力配合,全校上下齐抓共管,一个安全和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就一定会出现。

注释:

①拇指一族:喜用手机发短信进行交流的人群。

②手机依赖症: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表现为对手机的过于依赖,交流多依靠手机完成。

参考文献:

[1]郭耀邦.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调整.教育与职业,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