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2: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乍一问,很多人都会语塞:“哎妈呀,我也不知道呀!”
时间去哪儿了,也是科学家永远追崇的课题,很多科研团队发现了时间的奥秘。
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用多个实验告诉大家:支配所有人的时间,从未有人触碰过的时间,就在那儿。
理论物理学家:
时间从脑子里“漏掉”了
“您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的理论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先生,做过一个实验。
他请街上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们,随机做了一个测试:用自己的方式,预测1分钟时间,再跟实验人员的码表核对。
结果是:年轻人算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1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1分钟后,才觉得这是1分钟的容量。所以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感受:上了年纪之后,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
科学家证明,“时间如白驹过隙”这种体验,并不是飘渺的第六感,而是实实在在受到身体器官控制的――人体内有一只计时器,即便你脱离时钟,仍然能感觉到时间在走。
美国杜克大学脑神经科学教授华伦梅克带领团队,做了一项研究:
他们请被试人员躺进光电子扫描器中,将一些计算时间的问题抛给他们,观察他的脑区的活动状态。团队发现,每个人的大脑里,有一个“秒表”在起作用。
大脑的前面部位,是“秒表”的工作区域,细胞以有规律的方式跳动着,如钟表一样的“滴答滴”,进行神经化学反应 。
这个过程在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持续进行,幻化成我们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停地流逝。
那个1分钟的实验表明,随着年纪的增长,大脑内部的时钟变慢了,也就是“滴答滴”的节奏,渐行渐远了。
心理学家:
时间确实可以“多”出来
那么我们想知道,我们可以让时间慢一点走吗?好消息是,科学家认为这是肯定的。
心理学家验证了:让时间变慢,我们有可能控制它。
心理学家大卫・伊格尔曼博士,进行了一项冒险实验。前来做志愿者的,是一个叫杰西的青年。
科学家们制作了一个感知计时器,电子屏幕上,数字在规律地、非常快地“闪”,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大脑没法确定这上面的数字。杰西站在平地上的时候看,“它快得无法辨认。”
然后,杰西从33米高处自由落体,这个高度,相当于12层楼高。他的胸前,绑着大卫的计时器,屏幕上的数字一直在跳动。
杰西第一次坠落到弹力网上后,他告诉大卫,他看到了计时器上的数字,是56,事实上数字是50,已经非常接近正确答案。
大卫的推测是:只有时间变慢了,人才能辨别出计时器上快速闪动的数字。
为了证实杰西的时间真的变慢了,大卫建议小伙子再来一跳。
好吧。青年又坠落了一回,这一次他仍然能够看到数字,他读到的是96,事实上计时器上的数字是98。“8”和“6”的造型就差了一点点,这至少说明,杰西的时间,已经慢到可以几乎正确地看到数字。
最近,江苏太仓市商标注册部门传出新鲜事,该市浏河镇已专门请商标事务所设计了“江尾海头第一镇”商标标识,并已经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注册申请,以镇政府名义注册商标,这在苏州还是第一家。而以地理优势注册商标更是鲜见。
据介绍,浏河镇早在600年前就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商埠,素有“六国码头”之称,明代航海家郑和就是从这里出海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鉴于浏河镇地处长江与东海的交汇点,该镇就打起“江尾海头第一镇”的品牌。
浏河镇党委书记张连兴说,有紧邻上海的优势,出过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等名人,还有很多古迹,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的开展,将为该镇大发展带来机遇。
奥本海默(1904-1967),美国原子物理学家,原子弹计划负责人,20世纪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之一。他带领他的科学团队为美国成功研制了原子弹,但他的成就永久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也改变了他的命运。“就像希腊反叛之神普罗米修斯从宙斯那里盗取火种带给人类一样,奥本海默带给人类原子能之火。当他试图要收回这把火,当他警告我们这把火很危险时,当权者就像宙斯一样恼羞成怒地惩罚了他。”由凯·波德(Kai Bird)和马丁·J·舍温共同撰写的奥本海默传记《美国的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成功与悲剧》(American Prometheus: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2005年出版,2006年获得“普利茨传记奖”。
关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著述有很多,为什么《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一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并成为未来传记文学的标准?它的非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它同时也是一个年代的历史描述。以往对奥本海默的研究一般只关注某一个侧面:奥本海默及其科学家团队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从原子弹的研制全程对其进行历史的研究;从政治角度考量麦卡锡主义对奥本海默的迫害;从道德角度探讨原子弹给人类和奥本海默本人带来的悲剧;从表层上关注奥本海默的一些个人情况,如相貌、生活作风和傲慢性格,而《美国的普罗米修斯》涵盖了有关奥本海默的方方面面:天才的童年,20世纪30年代激进的政治活动,曼哈顿计划负责人,政治上的衰败,每一页都展现出这位总是“招惹”麻烦的科学家的个性。为了收集资料,马丁·舍温花了近20年时间调阅美国及海外的档案中数以千计的电话记录及私人信件,近万页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卷宗,并与奥本海默的亲戚、朋友、同事进行了近百次访谈,后期又用了五年时间与凯·波德共同执笔才成就这部巨著。作者从奥本海默的童年一直追踪到他去世,从各个侧面描绘了人物的基本性格,生动勾画出了一位杰出的、充满抱负的、复杂的、有缺点的人物形象,并对他的政见及其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进行了认真的评判和审视。书中记录了美国政府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进行原子弹研制的全过程,杜鲁门总统战后匆忙做出的未公开的决定:扩大军备竞赛,原子弹爆炸前后奥本海默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所承受的痛苦,全面展示了他的大起大落,因而被称为“首部全面传记”。《美国的普罗米修斯》从政治、社会、科学和心理角度全方位地解释了奥本海默一生的辉煌与悲剧,奥本海默的卓越以及由此引起的悲剧使人们对于科学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洞察,他的一生同时也展现了美国的变化,他的个人遭际已经成为探讨科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范例。
奥本海默有着一幅异于常人的外表:头颅就像一个一碰即碎的蛋壳,后脑勺很大,脖子很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古埃及的木乃伊;眼睛异常的蓝,带有一种警觉而又冷冷的目光,看上去炯炯有神,但又露出冷峻清苦,这种目光只有在泰国猫身上才能找到;从正面看,似乎很英俊,从侧面看,又像是个傻瓜。奥本海默兴趣特别广泛,在哈佛大学做科学研究的同时,大量阅读托斯托夫斯基、普鲁斯特以及艾略特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他喜欢写爱情诗,还做风景油画,甚至研究梵语原文的薄伽梵歌,拥有一段强烈的苦行僧经历。他会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希腊语、梵文,还是一个老练的骑手和水手,因此,作者称他为“多产的浅薄的涉猎者”。兴趣过泛使他没有足够的耐心沿着一个专一的方向深入下去,“结果往往是,他打开了一扇门,别的人走进去并有了重大发现。”“黑洞”研究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拥有异于常人的才华,当其他物理学家的论不下去时,他总能给人以灵感和启发,帮助人家完成论文,但是他过于广泛的兴趣使他没能超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保罗·迪拉克(Paul Dirac),也从未获得诺贝尔奖。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出类拔萃,而自己又无法实现,因而不可避免地感到悲哀。
奥本海默性格的多重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人生,作者娴熟地揭示了奥本海默撕扯的分裂性格,莎士比亚悲剧中主角的所有缺点他都有:雄心勃勃,傲慢,嫉妒,精神宣泄,同情,恐怖,优柔寡断。正是“英雄般”的成就和“背叛”的后果构成了奥本海默经典的悲剧。他的个性像一个“具有截然不同的两极的一个磁体”,一方面,热情似火,极具说服力,有时甚至让人为之着迷,另一方面,又极度傲慢,为人尖刻,让人畏惧,不能容忍一点点委屈。他是一个行为古怪、性格内向、我行我素的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恒久的朋友。他从小就很敏感,很孤独,有忧郁症倾向,“我是一个冷淡而又善良的小男孩”。1923年,时年19岁的他给先前的中学老师写道:“我辛苦劳作,写下了无数的论文、笔记、诗歌、故事和垃圾;我去数学图书馆读书,去哲学图书馆……,我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室制造恶臭,……读希腊文,失礼失言,书桌里找信件,希望自己死了。”由此读者可以窥见他性格中的混乱、多重性以及矛盾性,实际上,奥本海默承受着“极度忧郁的折磨”,好多年都徘徊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他在剑桥大学做研究期间(1925-1926),变得越来越消沉忧虑,更为糟糕的是,身体上的崩溃和情绪上的失控时不时地出现。他是个工作狂,但他在实验方面的无能遭到了导师的斥骂,为了报复,他竟然把一个带毒的苹果放在了导师的桌上。最后校方迫使他去看精神病医生,他被诊断为精神病的早期表现,没希望救治。奥本海默后来告诉他的朋友费格斯说,他的疾病实际上是由他实验方面的无能和“非常优秀”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之后他去了父亲的故乡德国,在哥廷根大学,他遇到了量子力学的领军人物马克斯·博恩(Max Born),并和其他两位物理学领域的巨人保罗·迪拉克(Paul Dirac)以及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一起进行量子力学研究,这正是奥本海默求之不得的,也是医好他精神苦痛的良方。在那里只待了短短的9个月,折磨他的病魔就消失了,情感上,他变得非常自信,学术上,他的兴趣也集中了,发表了不少优秀的研究论文,拿到了博士学位。1927年回到美国时,奥本海默已经是美国最热门的物理学领域的一颗冉冉新星。
他的绝顶聪明获得了一大批本身也异常聪明的科学家对他的尊敬和赞赏,当美国政府在新墨西哥州的荒野地带设立基地研制核武器时,这位美国物理学界的顶尖人物理所当然地成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负责人。为了可怕的知识而将灵魂出卖,奥本海默做了浮士德(欧洲中世纪传说中的人物,为获得知识和权力,向魔鬼出卖自己的灵魂)式的交易,把大杀伤力武器制造推向了顶峰。
在一个百花盛开的公园旁边,耸立着一座宫殿式的建筑,对着大门是圆柱大厅,大厅后面有假山、喷泉、回廊和花园。花园右侧是一座别致的建筑,这里有卧室、书房、实验室、客厅、健身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就居住在这里。
一天,一个年轻人突然闯进了玻尔的住所。他是丹麦反法西斯组织派来给玻尔传达紧急消息的。他神情慌张地告诉玻尔:“占领丹麦的德国盖世太保已把你列入了他们的‘黑名单’中,并正准备逮捕你。根据丹麦地下工作者的安排,你必须在今天晚上乘小船离开哥本哈根。”
玻尔接到消息后,便开始紧张地整理行装,衣服、书籍、笔记、日常生活用品他都准备妥当。临行前,他恋恋不舍地望着他住了多年的房子,目光落在了一个华丽的小盒上。玻尔打开盒盖,一枚亮闪闪的金质奖章呈现在他眼前,并把他带回到21年前的往事中……
那时,他在“原子结构和辐射”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玻尔来说,这枚奖章同他的生命一样宝贵。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珍贵纪念品,而且是祖国和人民的骄傲和自豪,所以,绝不能让金质奖章落入法西斯匪徒手中。但是,如果把它随身带走,那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一旦检查出来,将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这件事使他左右为难,最后,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秘藏。可是藏到哪里才能万无一失呢?正当他苦苦思索的时候,保姆走过来整理实验台上的瓶瓶罐罐,玻尔的目光也同时被吸引到这些化学试剂瓶上。突然,他眼睛一亮,脑海里闪过一个绝妙主意:用实验台上那瓶“王水”帮忙。于是,他立即动手,把金质奖章放入“王水”瓶内。只见闪闪发光的奖章体积越来越小,最后完全溶解消失了,而那瓶“王水”看上去依然晶莹透明。玻尔小心地把这瓶“王水”放置在实验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然后趁着漆黑的夜幕踏上了漫长的逃亡之路。当德国法西斯匪徒扑进他的实验室时,他已坐在了接应的小船上。小船在汹涌的波涛中颠簸着,经过一夜的航行,终于在瑞典海岸登陆。之后途经英国到达美国,最终逃脱了盖世太保的魔爪。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玻尔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当他走进实验室时,一眼便看到留在敌人眼皮底下的那瓶“王水”安然无恙。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块铜块放进“王水”瓶内,很快,奇迹发生了:铜块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而瓶底却出现了一小块黄金。这就是两年前溶于其中的那枚奖章的全部金子。玻尔在征得诺贝尔基金会的同意后,请人把这些金子重新铸成与原来一模一样的奖章。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的无穷智慧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一、摒弃表象的错误经验,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物理现象普遍存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在学习各种物理知识之前,头脑中已形成由物理现象所产生的各种观念,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直接影响物理概念的正确建立。如“相对运动与静止”“匀加速运动”“动量守恒”等物理概念与模型的建立时,学生受生活经验的表象影响,造成思维障碍,经常得出错误的结论,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思维偏离正确的轨迹。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突破表象,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联系中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去伪存真,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物理现象和问题。
二、将具象抽离,寻找隐蔽的实质
物理现象常涉及众多因素,有些是“显因素”,有些是“隐因素”,学生容易忽视隐因素,事实上许多“隐因素”才是物理问题的关键所在。如健身公园中的铁质双杠和木椅,在长时间太阳光暴晒下,是否温度一样高?相当多的学生都说铁质双杠的温度高。这种错误的结论的实质是学生忽略“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隐形条件,仅凭生活中的经验――人体感觉的冷热程度来判断。把生活具象和抽象的物理概念相混淆。实际物理问题的实质往往是隐蔽在具象之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由表及里,寻找物理现象的本质,找出与物理问题相关联的物理概念,并用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能对物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
三、激发兴趣,夯实基础知识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可能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培养学生发现物理问题的习惯,激发学习物理兴趣尤为重要。教学中不仅要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还可制造一些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探究“蒸发制冷”这一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发给每位学生一支温度计,让学生用用浸有乙醚的棉花团裹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现象。学生惊奇发现温度计的度数急剧下降到0度以下,这一巨变让学生兴奋,急于探究其缘由。远比强调学生要认真学习有效得多。课外活动中多组织一些实用物理兴趣小组,如摄影、无线电、航模小组,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加深了物理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任何科学知识的学习,除了兴趣之外,一定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在传统教学中所强调的“双基”教学和训练非常重要,切不可轻视。在教学中应力求精讲、巧练、学透、活用,既减轻了学习负担,改变苦教苦练的题海战术,又有了好效果。
四、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一种以智慧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等要素构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继承以往教学优点的同时,一定要打破老框框,摆脱习惯性思维的缺陷,突破思维定式。如在“提问―讨论―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上“与众不同”,在平常作业时,要求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批改作业时,不只满足学生的标准答案和完整的解题步骤,而对那些有独到见解的想法和答案,即使不够成熟,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育;道德修养;高尚情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50-01
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触动人的情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作用于人的心灵,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音乐教育是对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也就是说,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作用的最基本的概括。
一、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作用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高尚的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纯净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人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人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培养人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磅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在培养高尚情感方面的作用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尚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了形象思维能力,在情景中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给欣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化人的作用。
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们的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们总是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来歌唱伟大的祖国、美丽的家乡、真挚的情感、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精神,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则是听众与艺术家们的心灵沟通,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和强化欣赏者同样的美好的感情。所以说,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多欣赏好的音乐作品,能培养人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热爱大自然、热爱人间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感。
三、音乐教育在提高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
音乐的形式是美的, “美”是音乐的灵魂。音乐通过刺激人类的审美感观,能迅速影响人类情绪、调节情感,引起听者共鸣。情绪感官随着音乐的节奏起伏而发生变化,这种情感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必然阶段。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音乐家在自然、社会、人的心灵与情感世界发现美的东西,便进行审美创造和表现,欣赏者则对音乐家的审美创造进行欣赏、理解、感悟,美的心灵、美的情趣、审美的能力就在这种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并发展起来。正像柏拉图所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贝多芬说:“音乐尽管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反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受过这种良好的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弃;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良好的音乐教育,自然可以使人从中获得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能力,也一定可以激发人创造美的能力可以说,音乐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音乐教育在发展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
优雅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音乐教育对人的情感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处处是创作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力是人的天赋,人类智慧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创造力。
而音乐教育是创造力发展的一大沃土,心动、多思,情感体验。音乐教育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释放心境、畅想空间的思维、迸发灵感。
【关键词】 科幻电影;“时间坐标”;“意义坐标”;表征意义;深层实现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元年概念:时间坐标非意义坐标
科幻电影是基于电影类型的一种分类。学界对“科幻”的定义一直不乏论争,为避免“泛科幻”甚至“伪科幻”过度模糊类型边界,一般定义科幻片为:以科幻元素为题材,以科学幻想性情景为背景,拥有以基本科学逻辑为支撑的脉络,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片。在世界范围内,科幻最初以科幻文学的形式产生并逐渐推广,科幻电影更因影像表现力和大众号召力,将科幻热度与影响力提升至新高度,进一步拓宽了此题材的受众基础。早在1902年,法国导演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可被视为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太空旅行记》、《海底两万里》等科幻题材影片延续着相关创作。随着好莱坞异军突起,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科幻片类型逐渐确立,并趋向成熟。从早期的《化身博士》到“科学怪人系列”,到《2001太空漫游》、《黑客帝国》,再到近年的《星球大战》系列、《星际穿越》等等,美国科幻文学、科幻电影成为世界科幻之标杆,二者相辅相成,美国科幻文化已然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在中国,科幻热潮也并非朝夕,实际却存在着严重的供需断层。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小说乏善可陈,电影一度无迹可寻,长期处于近乎停滞状态,依靠好莱坞科幻大片填补需求缺口。一方面是好莱坞科幻片的大卖,一方面是本土科幻片的难产,好莱坞科幻片之成功,突出了高科技时代科幻的巨大市场潜质,却更反衬了中国科幻的疲软,再次提醒中国电影市场科幻类型的长期空白。从中国科幻的发展及现状观之,可见本土科幻电影的长期空白并非“无欲”,而是一种源于无能的尴尬沉默。2015年,以《三体》等科幻文学改编电影正式投拍、中影启动《超新星纪元》等多部科幻大电影项目为标志,中国首批科幻电影创作集中展开,2015年因此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中国科幻电影长期缺失,使得本土科幻片项目集中萌芽具标志性意义,“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说透露着业界的关注与期待,但质疑声不绝。此前,以《母亲》、《流浪北京》、《甲方乙方》等代表作作为起点支撑,类似作品相继出现,相关类型在后续发展中更呈现出积极上升的发展态势,由此,“独立电影元年”、“贺岁片元年”意义达成,概念延续至今。目前,“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却仅仅是一个“前置概念”,作为“静态坐标”而存在:由于大部分作品尚未成型,后续发展态势实际无从谈及。诚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闫安所言,所谓元年应为“一种类型片正在走强,在之后几年也有比较多的作品跟进,有持续性,从而形成了相对成系统的类型片整体。但对于科幻片而言,现在大家熟知的作品都还在制作中,今年过去后会怎么样,现在还看不出来,从文学作品到电影创作上也没有看到可供大规模持续发展的依据”(1)。应该说,就本土科幻片投拍客观事实而言,在狭义时间概念上,建立“时间坐标”以纪念科幻电影类型在中国的开创性意义,“元年”之谓无可厚非,而在意义层面“元年”却相去甚远。
标志性的开端是否足以延伸出符合内在意义的坐标轴以及值得关注的后续动态?“制作热”能否换来“观影热”,未见真容的首批作品中能否出现实力佳作,堪当中国科幻片“奠基之作”重任?能否将现象热潮转化为对本土科幻片的信心和认同,实现本土科幻片供需链条的良性循环,最终建立起成熟的本土科幻片类型和与之对应的稳定市场?如是种种尚属未知,挑战却属必然,从这一层面上,如今无论何种论断似乎都为时尚早。“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要真正成为实至名归的“意义坐标”,现象名词到内部实现相距几何尚难定论。“元年”提出之价值在于意义层面的唤醒与发展之道的探寻。由“元年”这一时间起点,可以开启对本土科幻电影创作的关注,引发业内的重视与集中探讨,对上述问题进行脉络梳理。结合实践动态进行策略研究,将眼光聚焦于整个类型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意义实现层面,旨在对中国科幻电影历史空白、起步阶段将面临的风险及后续发展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及策略探讨。若首轮尝试完成,经历行业大浪淘沙后,“元年”之谓得以保留,方可宣告意义层面元年成立。而当下,寻求实现“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意义坐标”之法,才是当下“时间坐标”建立的价值所在。
二、一步险棋:中国科幻难产缘由与开局之险
科幻电影在本土产生之迟正是基于其难度风险,也提示着“元年”之后,前路必然并非坦途。总体而言,中国科幻片难产在于本土文化特质影响下的先天性缺陷,以及源于科幻特殊性带来的高风险系数。
(一)根源劣势:“科学意识”的先天性薄弱
就思想根源而言,西方科学意识与中国人文意识的根本不同决定了科幻难于从中国诞生。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文士哲人的思考多集中于修身齐家,传统使得人文情怀深埋,长期影响着国人对世界的认知。文人掌握话语权,科技与研发停留在功用层,科学不受重视,科学意识难以形成、普及。西方文化中科学启蒙作为重要一环,更早致力于宇宙等未知领域的探索。最为年轻的美国或恰因历史单薄,反将目光更多集中在现代科技的探寻,解决问题的逻辑回环和科学意识形成主导。基于不同文化培植下的思维模式差异,及与之对应的成长、教育环境,中美分别形意识主导下的“文化教育”――中式传统教化影响下耳濡目染,和科学意识主导下的“科学教育”――侧重科学思维、创造力启蒙。此差异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中国诞生了人文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神怪故事等,欧美超现实主义创作中科幻文化则成为重要组成。
中国科学基础先天薄弱,科幻情结不具备孕育土壤,这决定了科幻在中国的“舶来”身份,本土科幻的形成是一个接受融合的意识重构过程。科幻世界观的建构为偏西式思维的产物,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造成中国本土科幻创作存在先天不足,它们虽不足以最终决定中国科幻存亡,但植根于思想层的文化背景、大众科幻意识的薄弱,与科幻在中国的接受、传播和本土科幻兴起的迟滞、科幻创造力不足等,有着必然的因果关联。欧美科幻的传入对中国产生了直接启蒙,引发中国科幻热潮并触发科幻创作,而面临的首层难题是思维转换及本土化建构:科学意识、逻辑能力、想象力等超出创作本身的“科幻思维”要求对创作群体考验巨大;跳出西方理念、世界观建立的科幻规则,科幻故事的“本土化”实现难上加难。
(二)创作、技术、资本的“科幻特殊性”
中国本土科幻创作的瓶颈,在文学阶段已引发诸多思考,创作是本土科幻面对的最为基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尽管本土科幻文学已有起色,刘慈欣作为科幻文学创作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以其《三体》系列作品为代表掀起本土“科幻”风暴,中国科幻产业热萌芽,最终触发科幻文学改编科幻电影,催生此次科幻电影元年。然而,置于科幻类型大命题之下,如今本土科幻太过单薄,少数派终究不可能真正支撑起中国科幻。科幻影片项目以大热科幻文学改编为主,以刘慈欣作品主挑大梁,而刘慈欣的可复制性偏弱,一位作家制作难以支撑中国科幻片产业链条的延续。必须承认,中国的科幻原创力远未达标,后续科幻创作是否能持续跟进尚难确定,尤其当科幻拓展至电影,原创力问题得不到解决,科幻电影更难以为继。作为“科幻”与“电影”的双重舶来品,科幻的基因缺陷等起点劣势自然过渡到电影中,不仅“先天的不利”引发创作之难,同时,科幻类型的特殊性带来一系列后天限制,决定科幻电影对创作、技术、资本等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创作难加实现难的高难度系数、科幻题材与技术资本高度捆绑带来的超高风险、市场不成熟与受众包容度偏低增大失败几率等等,如是都加剧了我国本土科幻片起步阶段的难度。
当下,少数成功的科幻文学已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蓝本,即便科幻剧本原创压力被稍适缓解,且不论资源不足的实际隐患,单就科幻文学跨文本改编而言,相较普通文学其面临更多挑战。除去文学到电影跨文本过程中需作出的必然取舍,科幻的现实可行性成为影响最大的考量标准之一。科幻文学不受现实可能性制约,在特定的科学逻辑中叙述天马行空,电影影像虽能增强科幻的表现力,却并不如文学般随心所欲,其设想却并非能全部实现,构想的复杂性、思维的发散性自然受到限制。在影像呈现的现实考量下,原作建构的奇幻世界观或将因此折损,实现难度增大改编难度,对科幻电影的呈现边界做出了限制。同时,从现有改编观之,科幻文学往往存宏大构想带来“鸿篇巨制”改编难问题:如长篇科幻文学《三体》长达三部,大量的文字改编工作是一大考验,其篇幅带来的改编难度在此次影片筹备阶段可见一斑。《三体》电影版为分系列展开,如今进行的仅为第一部制作。而长远观之,文学改编仅为科幻电影的一大来源,未来科幻电影创作可能更多依赖原创,这意味着对科幻作家的影像思维书写和电影工作者的科幻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无疑又是一轮新的挑战。
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电影构想实现的过程越发依赖技术支持,科幻题材则将技术门槛进一步提高,技术难度是科幻题材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中国在电影前后期技术中并不占优势,诸如CG特技等大量依赖欧美技术团队支持,而对技术的熟悉度实际上与构想的提出和实现存在直接关联,科幻电影尤其如此。自然,当前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在突飞猛进,而更为被动的限制在于技术需求必然要付出高成本,高资本要求使得科幻片带着与生俱来的超强商业属性,这决定其发展的被动性。此外,高投入类型应为成熟电影市场下,创作、技术、资本全面跟进催生的产物,如好莱坞科幻,基于其市场的成熟稳定,其足以具备高成本科幻题材摄制的实力,市场包容性与风险承受力完备,使得科幻类型获得萌芽机会。
而现今,中国的电影工业成熟度远未达标,电影产业尚未拥有足量资本支撑,科幻类型面临高投入高风险系数,却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受力。正在筹拍的由刘兴和小说改编的作品《超新星纪元》、《流浪地球》和《微纪元》,预计成本分别为6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和4000万美元,它们的投入虽然在国产电影摄制的大环境下并不算低,但置于好莱坞大片语境下,对于科幻这一自带“大片属性”的类型资本而言却并不太多。《三体》宣称将无上限追加成本,然而就先期投入与风险评估下,实际上限也不会太高。科幻特技与资本关联之密切,是无奈却也是现实,尤其中国未掌握成熟的核心技术,不仅带来创作难度限制呈现效果,也进一步加大了资本投入压力。在本土科幻电影起步阶段,无法对呈现效果与商业回馈作出可靠预判,投入与实现效果的必然关联下,节制资本的简单尝试无法实现。巨大风险与可见的实现难度下,比起小成本电影的安全易赢,科幻电影自非此阶段商业模式下的“聪明之选”。就观演关系而言,国内科幻电影观众审美水平的建立,是基于好莱坞成熟科幻片水平培养而来,所以对本土科幻片的期待值与低包容性也会成我国科幻电影面临的巨大压力。首批作品的成败直接关乎观众的信心与科幻影片创作的信心。基于中国科幻电影起步阶段的水平,结合观众好莱坞培育出的高审美期待,一旦首轮尝试表现不佳,对本土科幻片的后续创作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基础薄弱加难度壁垒,国内科幻低起点难以匹配高期待、高投入,高现实风险与低投机可能之下,一般性尝试望而却步,中国科幻电影长期陷入需求创作而鲜有尝试的恶性循环。
三、本土科幻类型先河:值得冒险的开局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意义的真正实现颇具难度,其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发展也面临一系列可预见性风险,初次尝试乃值得冒险的开局。此次集中涌现具有填补类型空白的开创性意义,除了里程碑的标志性,其更具尝试性价值。
从科幻大类型概念出发,科幻是一种思维的发散,有助于想象的延伸、世界观的拓展。所谓“硬科幻”更强调科学逻辑的建构,故而科幻创作者中不乏科学家等理论基础夯实的人群,甚至通过科幻构想与理论结合,寻求研究的前沿课题。最初的科幻构想中,有为数不少的成为现实研发的指导方向,对现实创造做出启发。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潜水艇成为现实,一定意义上,科幻有着先见性意义,甚至与科学理论的研究互为指导。《星际穿越》邀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吉普・索恩作为科学顾问,视觉呈现黑洞模型,为目前为止表现天体物理学最为精准的影片。(2)索恩和《星际穿越》视效小组通过影片筹备中的实践积累,撰写天文物理学界和电脑制图界相关技术论文,“通过快速旋转黑洞发现了一些与引力透镜有关的东西,是此前从未见过的”(2)。此外,科幻对大众科学意识的培养、兴趣的启迪意义更无需赘言。科幻电影发挥影像的力量将科幻影响力推至新高度,实现了影像表现和功能的外延拓展。
回到中国的科幻片创作,之于本土电影创作与受众,这是一种新型尝试与选择。科幻题材实现了国产电影表现外延的拓展、旧空间的突破、表现元素及视角的拓宽。欧美科幻大热的影响从文学拓展到电影,类型的细化关联受众的争取,有助于增大受众群及科幻类型影响力,改善中国科学意识相对缺失、科学思维贫瘠的旧貌,有利于国民科幻热情的建立、科幻意识的培养和科幻类型的普及,也反向促进了科幻的发展,甚至影响对科学的探寻和追求。在科技浪潮下,本土创作是对创作者与观众的双重启蒙,改变以往根植于传统的单一神怪思维,对中国科幻意识、科学精神的再启蒙,借助影像将科学精神进行视觉化梳理。
同时,在先天劣势与后天实现难度及市场尚未成熟的多重因素制约下,本土科幻长期以来未能出现,但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以付诸实践性尝试为开端,唯有真正开启现实实践,创作难题与技术难度才能被真正展开,从而面对并予以解决。在技术层面,事实上如《星球大战》等大片的特效团队BsseFX公司本部设于中国,承担了《画皮》等国产片的特效呈现,本土“洋团队”对于先期借助国外团队先进技术实现科幻构想颇具便利。同时中国的技术团队水平日益提高,其间不乏佳作,科幻片发展与技术水平的更大的价值在于科幻元年的开启将科幻提上议程,在模式、技术引进及实践过程中探索,基于时间尝试为技术的提升等方面问题提供了可能。
元年的时间坐标到意义的实现探寻过程,是元年提出的真正价值所在,尽管会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难度与挑战,以及与生俱来的超高风险系数制约,但中国所谓IP热之后,科幻文学能催生新的创作热情令人欣喜,这的确是值得冒险的有力开局。
四、元年之警与路向何方
尽管本土科幻电影的尝试极具价值,但在机遇与风险并存下必须正视,所谓“科幻电影元年”的出现为商业资本催生而出的必然,而非创作成熟应运而生的自然。资本助力而非实力召唤的“引产儿”,必然更加问题重重。
首先,科幻创作尚不成熟,而当下基于文学热触发科幻片创作第一春,电影以原有文学资源为基础,容易忽略我国科幻原创力的实际缺失。创作力薄弱是问题之核,也是最难解决的难题。必须警惕科幻伪繁荣,要思考科幻文学资源被用尽后,后续创作在何处?此外,由于科幻电影极强的商业属性,科幻电影与生俱来的“大片”特性,使得资本控制下的妥协与坚守成为其面临的一大考验。高投入加剧对回馈的期待性、目的性,更易倾向商业需求,从而在创作中作出让步,忽略内在深度的思考,湮没其原本创作,最终浮于表面,甚至走入迎合的极端。加之中国对科幻的理解一度存在误区,“泛科幻”的广义概念下,科幻电影的创作更容易忽略以科学逻辑为核心的科幻内核,最终走入“伪科幻”的岔路。同时,高技术要求下,技术驾驭与内容权衡在发展尚未成熟阶段更易沦为技术奴隶,陷入“炫技”的极端。科幻不能舍弃科学逻辑和精神内核,在创作中寻求科学精神、哲学内涵甚至人性意义的探索,应作为终极内在要义。此外,观众的不包容与院线商业化考量下,科幻片的早期尝试缺乏外部支持,自身劣势加之环境的苛刻,使得科幻片的成长压力巨大。
科幻元年的提出让上述问题被正视、思考,要在问题萌芽中发现可行之道,梳理未来路在何方。中国科幻电影如何更好地创作发展?好莱坞成熟的科幻类型模式提供了内容启迪,更在创作模式上给予了借鉴。在美国,科学家等专业人士参与科幻创作,朱迪福斯特的《接触未来》,全程由卡尔萨根担任科学顾问,诸如此类,对于提高科幻创作整体水准功不可没。在成熟的好莱坞科幻片体系中,科学顾问成为创作的核心要员,科学家参与电影摄制也成为科幻电影质量的一大保证,与此同时,科幻电影创作甚至与科学研究形成成熟度的互利模式。《星际穿越》请到著名物理学家吉普・索恩担任科学顾问,根据其给出的数学数据,最终实现黑洞及相关理论的视觉呈现,是现今为止,天体物理学界最贴近、精准的模型。索恩对电影团队进行指导,电影摄制则对其研究做出辅助,可见科幻电影发展成熟,甚至进入“反哺”科学研究的新阶段。此外,以好莱坞航空题材科幻为代表,美国宇航局介入摄制,与科学顾问协同助力科幻电影,以确保科学、精准。由此可见,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除在创作、拍摄中要注重电影的观赏性,更应注重与科学权威资源的结合,同样需要相关专业技术部门参与指导。如刘慈欣所言,中国科幻大片难产源于“缺少对科幻概念的认识,以及情怀”。所以,真正的科幻要把握科学元素之核,实现电影产业与科幻专业、内在深度的结合,将产业链、科学链甚至思想情怀链条作衔接。作为观众,对于尚在襁褓的中国科幻片应给予一定的耐心与包容;行业层面,要予以专业关注引导、院线适当保护等倾向性扶植,给这一薄弱的新兴类型以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意义实现非一日之功,一种长期缺失的新类型不可能一日大热,只有在发展中探寻生存之道,科幻类型成型、成熟才指日可待。
注释:
(1)参见《国产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吗》,《中国科学报》2015年2月28日。
(2)参见《真实再现黑洞:恒星光线环绕穹界》,新浪科技・科学探索,http://.cn/d/2014-11-06/09269766316.shtml。
参考文献:
[1]基普・索恩.星际穿越[M].苟利军,王岚,李然,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2]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吴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3]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从梅里爱到美国科幻电影的理论启示[J].当代电影,1998(5).
[4]赵伦,温晓红.中国电影需要编织自己的“科幻梦”――由好莱坞科幻电影引发的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8).
[5]祝季冬.近十年美国科幻电影的哲学诉求[D].西南大学,2012.
[6]马闻达.中国科幻类型电影现状成因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