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数学期末总结

小学数学期末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1: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数学期末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数学期末总结

篇(1)

摘要:传统的复习模式往往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搞面面俱到的题海战术,结果是学生乏味,教师疲惫不堪。因此十二月份,数学课例研修设置了主题为:查漏补缺,形成知识网络;延伸拓展,发展创新思维——小学数学复习课的课例教学,以使我们的复习课更好的服务于素质教育,以完善和发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复习 现状 思考

一、对复习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通常,我们把数学课的基本类型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复习课也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新课标教材《数学》中,复习课约占总课时的15%,而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实施中,每个学期的期末大概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

长期以来,对复习课的研究、关注甚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复习课该如何体现“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适应新的要求?怎样上好复习课?其实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别重要的是把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我们大多数教师的观念里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回忆、再现、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如何上好复习课?有近一半的教师不愿意让听复习课,认为“不知道”如何上好复习课?对于复习课教学有很多的困惑,有时也想改变,但是迫于学期期末的考试,就只好一到复习就回归过去的“题海战术”、“灌输式教学”,新课改的理念在这里停滞。我们还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复习课就是记忆概念、公式、一遍遍重复做以前做过的题”,觉得“复习课没意思”。

二、重新认识复习课教学的特点、任务和功能

(一)、复习课的特点

一是“理”,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根成片”,达到提纲率领的目的。

二是“通”,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同时,弥补缺漏,消除疑惑,得到提高。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和功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和功能是什么,不同的理念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认为: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任务应该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温故知新,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上好复习课的关键

复习课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行复习课的创新教学,我们认为: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惯穿数学方法一条主线,构建数学知识的一个逻辑框架。首先要确定好习题课的教学目的,其次是要确定好主题和类型,第三是要精心选择习题,第四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再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能真正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进行修正。

确定教学目的--因为内容总是为目的服务的,对一节课而言,我们把教学目的缩小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实现。没有明确目标的做题,学生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确定主题和类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段落,我们就可以明确习题课的主题和类型了,习题课的一般类型有:1、单元习题课、2、章节习题课、3、总复习习题课、4、概念强化习题课、5、纠错习题课、6、方法归纳习题课、7、试卷分析习题课、8、知识结构整理习题课等等。

精心选择习题--习题千千万万,有难有易,就象散落的珍珠,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以及生源情况,围绕一个小主题,去精心筛选,然后再串成一条线,为主题服务。可以个个是简单题,可以是由易到难,也可以只由一个难题而展开。因此,我们要求数学教师胸中要有无数题,而且对每道题的结构了如指掌,落实到课上只有几道题的原因。

三、复习要注意的问题

(一)、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概念结构系统化

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复习中要允许学生质疑问

难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和评估反馈上。

(三)、复习中要总结知识,揭示规律,获得新鲜见解在复习中我通过总结以往的数学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新鲜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等新课标的理念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悦,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华章》2010年33期

[2]童维静,找回数学期末复习的灵动本色——高段数学期末有效复习之兵法视角《吉林教育》2011年19期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业;评价机制;素质教育

1.引言

素质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己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从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为适应素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国家教育部门从课程的内容、难度、课程教学模式、招生制度等方面作了很多改革,尤其是2002年,全国已普遍使用了新教材,国家教育部也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对评价也有新的要求。

学业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功能很多,主要有导向、鉴定和选拔、诊断、调节、激励以及发展的功能。一切评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上的,不同的标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结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标准,而缺乏与新课程标准目标一致的评价机制,必将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2学业评价概述

2.1评价目的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其学科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及科学品质的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激励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2.2研究进展

针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借鉴国外学业评价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国家也正在以全面测评素质为导向,积极探讨改革学业评价方式,近年来有关素质教育中学业评价机制的研究已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五年来教育、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方面的十余种刊物中,有关学业评价的研究很多,有些地方已经进行学业评价改革实践。据报道百万学生改变以往的成绩报告单,而使用《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让学生从分数堆里解脱出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初中历史和政治也尝试开卷、闭卷相结合方式并以等级方式评价学生学业成绩。

2.3评价功能

学生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目标,需要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监控和价值的判断。数学学业评价作为对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做出价值判断的手段,其功能如下。

(1)导向功能:为了使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目标,教师和学生必须以数学素质教育目标为准绳进行教与学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教育过程朝着目标指引的方向发展。(2)鉴定功能:通过评价,对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做出判断。(3)诊断功能:通过评价、调查、了解、验证数学教与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诊断问题存在的原因,为制度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依据。(4)调控功能:根据诊断出的问题,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程序以利于学生达到素质教育目标。(5)激励功能:评价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也会对人产生压力或动力,激励学生和教师不断朝着目标方向努力。

3小学数学学业评价机制的实施

3.1具体实施建议

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应注意多元化,对学生既要有统一要求,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根据这些要求,把对小学生数学学业的评价分为期末闭卷考试、听力测试、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四个方面。

(1)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是指学期末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统一出题,由学校组织学生统一考试,学校教师统一阅卷。简单地说就是过去学生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试卷为8开双页,卷面统计成绩为100分。对一些开放性的题,教师阅卷时可给予学生适当加分,但加分不计入统计,只作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鼓励和肯定。此项成绩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70%。

(2)听力测试

学校根据学段教学目标和本期教材口算的内容和要求,可由学校教导处或任课教师出20道口算题,在期末考试前一周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进行听算测试。具体做法是:教师念题三遍,学生听题后在听算单上填写出答案,听算结束,学校可组织教师统一(或任课教师自己)阅卷,正确的一道给0.5分,满分为10分。此项成绩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10%。

(3)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价应该从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否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习的行为是否规范,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书写是否符合要求等等。这部分也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10%(表1)。

(4)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各学校教学的实际,对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考查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进行。

此项成绩占小学生期末学业总成绩的10%。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时,要注意从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否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学习水平,是否能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等方面进行评价(表2)。

3.2改革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几点建议

(1)从评价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结构的复杂完整性,结合新数学大纲确定的目标,建立知识技能评价与能力方法、情感态度评价三结合的全面评价制度。改革单一的知识评价为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从基础知识、态度方法、思维品质、综合应用能力四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除知识测评外,还应考察其学习的态度、收集与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自学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活动所表现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创造能力等,评价中应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测评。

(2)从具体的评价操作上,可用全面反映学生学业情况的实作评价来补充单一的纸笔测试。实作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环境里,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评价方式。因为它能更全面的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的测评比单一纸笔测评更全面、更真实,可作为纸笔测试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具体评价时,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在等级记分制下附加评语性描述,评语应指出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状况、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就使学业考评从过去以分数形式的表征性评定转化为以等级制附加评语性描述的实质性评定,后者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从评价方式上应注意把形成性评价与总体性评价相结合,且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因为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鉴定,更是为了改进和发展,而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作用在于揭示问题,反馈信息以促进改进,使其向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它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4)评价原则,应实施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评价。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在鼓励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通过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培养学自主、自信的意识。

(5)现代教育评价更重视自我评价的功能,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时的角色互换,使学生达到自我完善,调动教与学的方向性和积极性。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明确和调整今后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调整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在心理上产生的不平衡状态,以防止产生对立情绪。

(6)配合评价改革,应积极开展对考试命题的研究,使试题为检测素质教育的目标服务。改革评价制度首先要改革试题,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导向性,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来制定考试命题,命题内容中突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降低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应结合具体知识注重考核掌握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7)评价最好采用“等级制+评语”的综合性评价,改革应试教育百分制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笔试、口试相结合,闭卷、半开卷、开卷相结合,百分制、等级制、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淡化考试,这将有利于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把目光从分数转向一些更有价值的活动中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8)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改革,应建立多样化的评估学生发展的体系,依据评估学生发展的参照体系,可采用“个人发展参照法、教育目标参照法、教育常模参照法”。成绩考试的评卷,应特别注意激励独创精神,对于新颖、独特富有创造性的独到解法应予以加分,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上,应强调个人的纵向比较,根据每个学生的进步状况来判断教育成果及与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比较。

参考文献

篇(3)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复习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学校比较关注的。复习课关键在于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加深,在复习课过程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教师关键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开展自我反思,进行系统的学习,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效结合,在进行概括与总结后,将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压缩。这样,学生通过对知识的不断反思,不但将之前的旧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复习,同时还发现了新的知识点,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领悟到新内容,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升华。本文主要研究高段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1.通过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完全是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生活中进行选材。首先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反复阅读,然后让学生对该题的解答方法进行反思,根据引出的方法进行解题。学生通过对同一问题不同解题方式进行反思后,对这种知识结构豁然开朗一新、牢记于心。

2.注重差异复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在进行复习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将知识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环节与学生对知识的不同接受程度统统纳入考虑范围内,并在教学中体现出差异化教学。所以,在进行复习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要满足一些接受事物较快的学生的需求,在选择复习题时要坚持由简单到烦琐、先易后难的原则,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由简到繁的系统;切忌大批量地布置复习题,在布置任务以及考核评r时应该具有针对性。此外,教师应该从多角度、多个答案出发,对复习题进行灵活设计,这样学生通过对习题进行反思,就可以有不同解题的选择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开发自己的思维,同时学生也能够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在复习三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过程中,以下题为例:桌子上放有卡片数小于30,被三个盒子所平分,最后多一张,问桌子上的卡片总数?在学生进行解答过程中,就会进行反思,如果三个盒子各放一张,就会多一张卡片,也就是:4÷3=1(盒)……1(张),如果将三个盒子各放两张最后余一张,就是:7÷3=2(盒)……1(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要求接受事物较慢的学生提交一种正确答案,对于水平居中的学生提交答案数量应在三个以上,而对于快速接受知识的学生,要求其找出所有答案。

3.注重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复习时可将学生已经了然于心的知识点跳过,重点复习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部分。经过反复练习,不断让学生对所欠缺的知识点进行反思,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应注意,所选内容应该具有规律性、逻辑性,同时还要保持各个知识点的联系,而且在出题时应该从基础出发,选择比较综合的题型,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在解题时自己找到相应的方法与相关规律。通过一个问题解出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启发。

4.通过教师合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反思能力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精力,而且需要较大的知识量。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反思放在首位;营造反思氛围,将学生的反思能力引导出来,让学生知道反思可以及时改错,发现知识新亮点,从而提升复习效率。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反思,让学生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恰当的环境引发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而解决其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复习课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已学知识,而是对已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篇(4)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教师》中的《如何上好解决问题课》,还学习了《教师博览》的《一位年轻校长对青年教师的十条建议》一文,让全组教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组织教师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论文的撰写正是我们组的弱项,因此,加强论文撰写方面的培训已经成为我们组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星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撰写,既要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也要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因此,教师认真撰写教学反思,期中交流是每位教师都有丰富的内容,大家互换教学反思本,即检查又互学。并有多篇反思上传到校园网上发表。

篇(5)

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开学初制定的各项教研计划,坚持以数学教学课堂和多媒体教学为主阵地,认真贯彻落实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抓好各年级的课堂常规教育,逐步探索各年级数学教学新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体组员共同努力下,踏踏实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校数学教学质量得到稳步上升,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教研工作,主要从以下几各方面谈起:

一、发挥群体优势,以教学为中心,力求常规和创新有机结合

本组14位数学教师,思想态度端正、对工作兢兢业业,平时能积极学习、深钻教材。这学期,我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每位教师都有严谨、扎实、高效的良好教风,并努力培养学生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能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能认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注重教法与学法的指导,及时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过程,尽可能的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越性,并依据自己的教学感受做好教学后记。对作业能严格要求,认真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效果明显,大家能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学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每个月都要根据《三小课堂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辅导学生和学生的作业等教学常规进行自查和教研组的互查。本学期教研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公开教学1节或以上,听课20节或以上,教学反思20节或以上。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本学期以来,我校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规范备课管理,加大有计划的随堂听课,辅以学业质量检测进行评价反馈。

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我组开通数学教研博客,加大教师的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同时教师公开课都能采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自觉地、经常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并能利用网络上网了解教学信息。对于测试与反馈,依照教学规划与实际教学效果,合理组织各种形式的测试与训练,教师能有计划地组织单元测查,并且能密切关注优秀率和及格率,做好每次测试后的分析与讲评。

三、共同关注学困生的发展

对学困生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交流中,老师谈得最多的是对学困生采取了哪些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更多的关注学困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目的的教育,再教给他们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们在平时对学困生辅导的时候,能注意进行分层辅导,对不同的学困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和辅导不同的内容,给不同的学困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以此来激励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的活动

1、骨干教师上数学展示课。

2、年轻教师上数学汇报课。

3、三小庆“元旦”数学比赛活动。

4、派年轻教师外出学习。

5、选送优秀教师参加“”联盟和联盟的教研活动。

6、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学区的第二届教坛新秀评选。

五、取得的成绩和前进的方向

一学期来,通过全体数学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组老师分别在市“领雁”工程展示汇报会和市小学数学教研组长会议上座专题讲座;我们组、、三位老师入围学区教坛新秀第二阶段比赛;我们组老师的课题在市立项;我们组、两位老师分别在联盟和“”联盟开出两堂精彩的公开课。

但我们组在教师获奖情况还远远不够,课题研究工作也远远不够。

六、存在的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今后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使大家的教学艺术进一步得到提高。

2、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把加强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3、营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待于提高。

4、教师课件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强检查和督促。

5、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中青年教师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识。

篇(6)

相对于上网查询,各种教育杂志和教辅资料中的相关文章与题目,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但与网络相比,需要教师更多的平时积累。

查阅资料,吸收教育专家与同行的先进经验与教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石与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但是,就目前的教研活动与研究来看,人们虽然认识到查阅资料的重要性,却很少关注对资料的整理、利用与再开发。

公开课上,我们展示的大多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是教师的教学情况。对于前期所做的工作,所积累起来的资料我们最多用“这位教师在上本节课前进行了认真地准备,学习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就算了事了。至于他到底做了哪些准备,有哪些资料值得深入地学习与研究?我们并没有去进行深究。

同时,作为执教者,也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提炼的意识,自己化在查阅资料上的大量的时间,无非就是为了上出一堂好的课。当本次活动结束之后,所获得的资料也就随之被删除或封存于电脑的“文件夹”中。更不用说结合自己的教学进一步收集资料了。大大降低了自己的劳动价值。

基于以上所认识,笔者自任教研员以来,就有了“构建小学数学课例资料库”的设想,并努力付诸于实践,让教师意识到“上公开课”的过程,是构建“小学数学课例资料库”的过程。而构建“资料库”又成为拓展教研课、公开课的价值的重要举措。

一、 小学数学课例资料库的主要内容

“课例资料库”是以某一节课或某一个知识板块为主题,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资料。分成以下三块。

一是本体性资料,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及其形成的历史。小学的数学知识是比较浅显的,但同时也是非常深刻的,如“数”与“数字”的涵义不同,“圆”与“圆形”的意义有别。并且,正因为其浅显,所以早就被人们发现并应用。如四则计算中的各种符号,“圆,一中同长也”这样的表达,饱含了先人们探究数学规律的智慧,反映了数学形成的轨迹。对于这些资料的积累与学习,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与理解数学,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从中可以生发出教学的灵感。本体性资料,也包括收集与创编的相关数学习题。

二是实践性资料,指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操作性资料、教学案例(包括视频案例)和相关的经验性文章等。这一部分资料在课例资料中是最丰富的。教师在收集时,要精心研读,更要有所取舍。如对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内容与各种版本的教材编排,我们要认真钻研,从中揣摩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对于网络中的各种课例,要审视批判,不生搬硬套。对于视频课件,除了要分析其教学流程,更要关注细节,学习他们在“教学现场”的教育机制。

三是教育理论资料,指与本节课的教学相适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文摘。对于这部分理论的收集,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教育学、心理学专著中的相关概念与操作策略;另一个方面相关的论文或摘要。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不要求教师进行整篇文章的录入或下载,而是要求取其与本课例有直接指导价值的节选。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与指导价值。

以上三个部分构成了课例资料的三个维度,它对应于教师知识体系中的三个方面:即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因此,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资料的逐步积累,是教师完善自身数学教学知识结构的重要手段。

要求教师从某一个知识点入手,吸取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吸取教训进行反思,这样的一种研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操作性很强,更具实效。

二、构建《小学数学课例资料库》的活动流程

《资料库》的丰富与完善,需要有一个组织性强的团队,更需要有一套可以操作的活动流程。经过近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总结了以下三个阶段的活动流程。

1、第一阶段——确定课例内容与人员。每学期末的备课会议之前,召开各片的年级教研大组长会议,由教研员公布本学期研究的重点课例,各片年级组长根据自己组内的骨干教师情况,选择一至两个课例作为本学期自己组内的研究课例。

以片为单位确定课例组织,有利于组员间的交流。同时,这一个组织又是专题性的,当本次课例活动结束,则本组织也随之解散,这些成员所经历的教育研究形式,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也可以带动本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区域内形成自己的教研文化。

2、第二阶段——制订研究方案并实施。各教研组长组织自己组内的三至五名骨干教师组成课例研究小组,制订出课件研究方案,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前期资料收集、整理与反思。可以由执教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要收集的内容同前面所提到的三点对应。

教学构思与反复磨课。请各位组员学习了经过整理的资料之后,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出一个或几个课堂教学初步方案,指定一位或几位组员进行具体设计与实践。并在组内成员一起磨课,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请教研员参与或其他的教育名师指点。

课堂教学展示与评价。指最后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区内外展示,听取其它各组成员的批评与建议。

实践后案例资料的整理与推广。把前面三个项目的实践过程,进行整理,按本体性资料、实践性资料与教育理论资料这样三块内容,再进一步进行整理与加工,编辑成三个板块若干个小节的课例专题资料,交教研室。

3、第三阶段——资料共享与再实践。课件资料交教研室后,由教研员会同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再审核,遴选出优秀的案例资料入编《萧山区小学数学课例资料库》。

为了让其他教师分享讲座主持者的收集成果,我们以下面几种形式进行推广

(1)优秀入选课件资料的负责人在备课会议及其它各种场合中介绍心得或专题讲座。

(2)优秀课例资料网络评比。经本人同意后,把初评的优秀案例资料挂于《萧山区小学数学网站》专栏中,供区内的教师学习并参与点评。

(3)在网络点评中,发现有一些好的思路与想法的,由原负责组进行再整理与再实践。

三、本项目活动的长远目标

围绕这一项实践,分别开展了三次教研活动,先后有五位教师分别对《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植树问题》、《圆的认识》、《可能性的大小》、《单位进率的疏理(自编教材)》这五节课进行的研究与展示。积累了近20万字的文本资料与10则视频案例。也为同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达成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1、活动内容编辑成为《萧山区小数学课例资料库》。教师积累的丰富、具有深度的数学课例 资料需要加以传递,建立数学课例资料库能够将同伴的智慧的结晶、以及丰富的成果保存下来,为不断充实教师队伍的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系统的参考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师查阅资料的时间,实现课例资料价值的最大化。

篇(7)

画面二:某小学生一年级上学时每天都早早起床,满怀憧憬地背着书包去上学。到了三年级,一到上学时间就愁眉苦脸,对学习提不起任何兴趣。

画面三:大学生王某从小学到大学一贯学习成绩优秀,参加工作后却处处不尽如人意,不会与人合作,同事关系紧张,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不能融合,找不到用武之地,上司不赏识等等。

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数学评价的实质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指出,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体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生长,它应该贯穿并且合理引导个体从简单的自我中心意识到复杂的个体社会角色意识的发展认识。

新课标中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强调了数学学习的评价应着力关注学习的过程,及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因此,应转变原来的单一评价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促使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和谐达成。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实践等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用一张薄薄的试卷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习的好坏,而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学习的质量,暴露出传统评价方式的片面性、不适应性。这种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是课程目标整体实现的瓶颈所在,不能有效凸显教育的功能和目的。基于此,本人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为纲目,以游戏为载体,以生活为依托,以活动方式代替笔试形式,既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这一显性的能力,又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后续“再学习”等隐性的能力,开展“数学与生活”游园活动,姑且称之为“活动式的检验”,尝试探索低年级数学评价新方式。活动设计如下:

一、活动总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学生本学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辨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再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活动设计安排

本次数学游园分成上下两场。第一场是“快乐游园”,它包括5个小活动,分别是:清清鱼塘、幸福超市、健身中心、化装舞会、Happy time。第二场是数学大擂台,全体学生每人分一张“闯关卡”,先参加第一场活动,闯过5关的学生才能获得第二场数学擂台的打擂权。

1.第一场“快乐游园”

本场“快乐游园”共分为5个独立的小活动,这5个小活动主要检测的是本学期数学知识的5个方面:计算、分类、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认识时间。本场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的顺序。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1)活动一:清清鱼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在“数与代数”方面要求学生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减法和进位加法,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会比较数的大小。因此,本环节创设鱼塘钓鱼的情境,将混合运算的算式写在小鱼的身上,共设计12组算式,每组5题,得数分别为“1-12”。在每个鱼桶上写上得数的范围要求(如,“小于8”,“大于9”)。学生要对算式进行快速的估算或精算,然后再判断是否符合要求。限时1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钓得最多的前8名学生“闯关成功”。

(2)活动二:幸福超市

本学期教材安排了“分类”这个重要知识,要求根据物品的共同特性进行分类和整理。因此,我们设计了学生最熟悉的超市情境,通过两人合作,角色扮演货柜整理员,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通过整理超市柜台,提高学生的分类整理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两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每次12人,俩人一组合作完成,最先整理完的前三组“闯关成功”。

(3)活动三:健身房中心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这节课,要求学生会辨别“前后、左右、上下”这几个方向。因此,设计了“健身房”情境,让学生在运动中按要求摆放体育器材,提高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前后、左右、上下的辨析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方位感。每次12人,排成一排,先跳绳10下,然后跑到对面把各种体育用品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完成举手表示,前6个“闯关成功”。

(4)活动四:化装舞会

教材在“空间与图形”方面编排了“认识图形”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分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立体图形,了解各个图形的特征。因此,我们设计了化装舞会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舞动,戴上蒙眼的面具,摸出对应的生活物体。强化学生对立体图形辨析能力,强化图形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限时1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摸到最多的前8人“闯关成功”。

(5)活动五:Happy time

本册教材安排了“认识钟表”这课,要求学生会认“整时”和“半时”。因此,设计了“快乐时间”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根据时间卡拨时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整时和半时的认知能力,会拨时间,学会珍惜时间。每次12人,从左边拿时间卡,跑到右边拨出相应的时间,把时间卡摆在钟面的下面。再返回拿时间卡,再拨时间,以此类推。完成后举手示意,前6名“闯关成功”。

2.第二场:数学擂台

本环节是针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整合,对前面5个活动不能检测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也是对闯过5关的学生进行“再提升”。同时,本环节是整个数学评价活动的部分,为前面连续闯过5关的学生提供一个更高的平台,并将分散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对学生进行激励,对活动进行总结。同时通过这个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竞争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数学擂台第一轮:过关斩将。通过选择AB来进行淘汰。

(2)数学擂台第二轮:车轮战。先抽号码,按序回答,答对过关,答错淘汰。

(3)数学擂台第三轮:巅峰对决。对决双方选择“特别权”(求助或回避),选择号码,按序回答,答对答题权转给对方,答错淘汰。当答案不确定时,可以使用一次“特别权”,最后赛出本年度的最佳擂主。

三、通过“活动式评价”促进数学期末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1.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会更有意义。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其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方法、判断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目的。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知识最终要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卷面检测很难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为学生提供现实的生活场景让他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创设了“清清鱼塘”“幸福超市”“健身中心”“化装舞会”“Happy time”这五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尝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此丰富了情境载体的多彩,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从而实现了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2.促进合作能力的提升

古人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说明了“人和”的重要。特别在当今社会更需要有合作的意识,更需要合作的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分工精细,而人的智力、知识面却总是有限的。

新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学生的合作能力如何?在现实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如何发挥?这是传统的评价方法检测不到的。因而,我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检测内容要求,加入两人合作的活动环节,考查和锻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如,在“幸福超市”这个环节,我设计两人一组,合作对超市的物品进行分类,每组负责一个柜台种类,最先完成的前三组通关成功。通过目标激励,促使学生必须与同伴进行协商分工,互相配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

3.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与情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总是影响着学习者的态度,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的不同反过来又会使学习者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学习过程。

新课标在情感态度方面提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游戏是最好的载体。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放松心情,反应敏捷,充满激情、热爱挑战,有助于思维的再爆发。因此我立足于生活场景,设计游戏竞赛规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如,“化装舞会”,每个参加舞会的同学要戴上蒙眼的面具,随机选择一个写有立体图形的篮子,随着舞曲的节奏,摸对应的图形,在规定的时间内,摸对最多的前三名通关成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很快摸出所需的立体图形,这样的活动充满欢愉、智慧、喜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以游戏促进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内化。

4.促进策略的优化选择

检验能力的最高标准就是“有效应用”。“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哪一条是最快最便捷的呢?对策略优化选择是有效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受环境、条件、主体的心理素质、知识储备、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清清鱼塘”,每只小鱼身上都写有一道混合运算的算式,活动规则是:每个学生手拿钓鱼竿,钓符合鱼桶要求的得数范围的小鱼,在规定的时间内数量最多的前三名通关成功。通过活动,我发现,有的学生对眼前的75条小鱼,逐一口算,符合要求的才去钓。有的先进行有选择的估算,然后再精算。有的由于胆子小,只在原地钓,不懂得改变位置等。不同的个体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不同,结果自然也不同,很多平时计算很棒的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却不是最出色的,这说明策略的优化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梳理和反思学生的探究过程,以交流促生成,使活动还原为数学化过程,在思维的张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