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0 13:18: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师范生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教育研究意识现状
师范生的科研意识主要指的是他们在主观上有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愿望,包括对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发现与探究,其主要体现在学生论文的选题上,教育研究类论文的数量,往往体现出该院(系)整体师范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但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逐年下滑的同时,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严重偏离培养“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目标。以韩山师范学院生物学系为例,本文对近三届(2010届-2012届)师范类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情况作了简单统计:近三届的师范类毕业生总共有340人,在论文选题上选取教育研究类的共有25人,占三届师范生比例的7.35%。因此,从整体而言,其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还是相当薄弱,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不善于发现与探究,缺乏对教育研究的兴趣与愿望。
1.2教育研究素质现状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及时发现、科学分析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有收集资料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创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师范生,缺乏作为一名未来教师所必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表现在有的论文中心论题不突出,论文结构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逻辑层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缺少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资料,没有宽阔的资料收集来源,且引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
2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强教育研究类论文指导
尽管不少高师院校十分强调要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励并加强师范毕业生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致在选题上,一边倒的全是学科专业研究类课题,严重缺乏学科教育研究类课题。其主要原因有:1)学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经费只有区区几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没有),要对师范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训练,的确有点困难;2)传统的高等师范院校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上存在着重基础知识教学、轻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现象;3)在校师范生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盲目地进行教学研究,容易出现脱离实际,流于资料堆砌的现象,而进行学科专业类毕业论文,他们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再将同类例文的数据修改并将其注释略作改动,即可成为自己的毕业论文;4)在高师院校中,老师缺少面对中学的专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大多数的教学改革课题都是针对高校课程,学生参与度不高;5)许多老师带学生做毕业论文,所给的课题基本都是该教师的专业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项目中的子课题,学生所做的研究有利于他们的课题研究,故而大多数老师不愿带学生做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显然,传统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基础教育对“教育研究型”师范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学院应以培养“教育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及时地调整培养模式,特别是在毕业论文上,应加入、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指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努力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养,为其从教后的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基础,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
3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针对毕业论文是对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培养途径。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改革,以达到提高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学系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毕业论文方向内容改革
扩大师范生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加强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鼓励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同时,予以一定的要求。对有能力带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老师做出硬性规定,规定其至少带4位学生做教育研究类课题,而对每届师范毕业生硬规定至少要有50%的学生做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有的学生要考研,因此其毕业论文方向可选学科专业类的)。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面对中学的教育研究类课题,自主发现问题并作出选题方向,尽可能满足自身作为一名未来教师的需要。
3.2毕业论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毕业论文绝大多数是学科专业类论文,因此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这种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无法满足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应拓展毕业论文方式方法。师范生在撰写毕业期间,应积极地走出实验室,到教学一线去开展毕业论文,学校为此应该多与中小学合作,建立长久的见习实习联系,让学生能在做毕业论文时,有学校可去、有对象可研究,学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开展研究。鼓励学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中开展毕业论文,实习中或见习的学生就是师范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对象(在我们从业之前)。在见习、实习等教学实践环节中,将课堂所学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此作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果形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撰写论文之外,还可以将制作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教具作为毕业论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数的说明。优秀的课件、教案或教具,不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内涵,更是学生对课程深入了解与剖析的体现,只有具有较好较强教育研究素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展开思维,制作出新课标改革下适用于面向新时代学生中学课程教学的课件、教案、教具。因此,应鼓励学生针对中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制作相关优秀课件、教案、教具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的成果。对毕业论文成果是课件、教案形式的,应以一定章节的课程量制作。而教具应是以某一知识框架内的所有相关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质的要求下,对量进行一定要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给学生逃避进行其他繁难毕业论文提供便利或途径。
3.3毕业论文考核方式改革
针对毕业论文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毕业论文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学生完成初步的毕业论文初稿后,经指导老师审查,再进行相应的修改。而以非论文形式作为成果的毕业论文,也由指导老师审查,以及有经验的教师或相关人员给予意见后,做出完善和修改。对于学科专业的毕业论文应由学科的资深教授组织团队进行审核,再给予评价;而教育研究类的论文应由从事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进行审核并给予评价。从而确定优秀毕业论文的选取与确立。除此之外,在答辩方面,对每种形式毕业论文的答辩,应由相应资深教授主持并当任答辩审核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毕业论出审核考察并给予建议和补充,尤其是教育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更应如此,学生可通过老师们所提的问题和所给的建议作进一步的探究,不至于因为毕业论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对教育研究的进行。
3.4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进传统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院到系再到导师,再由导师到学生,建立“院-系-导师-学生”四者于一体的管理模式,相邻两者相互监督,导师应定期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指正,学生应多向导师请教与探讨。每篇毕业论文,导师应不低于10次指导次数,做毕业论文期间师生见面不低于10次。学院(系)应对参与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的学生给予经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给予发挥,为学生联系中学以便开展研究。对教育研究类毕业论文在政策上也应有所倾斜,放宽学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优秀毕业论文名额和奖励,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研究类课题作为毕业论文,为其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作铺垫。
关键词:师范生;实践能力;三导师制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这为师范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鉴于此,我校在借鉴世界各国推行导师制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师范教育的发展实际,在本科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中创设“三导师制”。该制度除了具有传统导师制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等优势之外,还能缓解高校师资结构性短缺,建构“德智合一”的育人机制,畅通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沟通的渠道等,对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育人水平成效显著。
一、“三导师制”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现行教育体系中,由于课程开设不合理,理论与实践缺乏沟通与整合,实践教学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大学扩招后学生日常教学班额扩大,师生比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不足等弊端,使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严重不足,效率低下,导致师范生入职后职业道德意识淡薄、职业技能缺失,严重制约其职后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上述弊端,我校创设了“三导师制”。所谓“三导师制”,即在实行辅导员制的同时,学校安排三位有教育经验的校内外专业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担任本科生的导师,以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品德养成等方面尤其是教育实践能力训练进行个别指导的制度。其基本思路及培养目标如下:
基本思路:在大学四年中,学校安排由校内专任教师、省(市、区)中小学教研员和实习基地的中小学教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担负师范生指导职责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三位导师在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针对学生专业发展中的不同问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其中,校内专任教师担任师范生的专业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术专业能力。主要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督促完成学业,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思想中的困惑和问题,引导其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术能力。其指导贯穿学生大学四年。教研员担任师范生教学综合技能导师,侧重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培养其综合的、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中小学教师担任实践指导教师,侧重于指导学生进行各项基本的教师岗位实践技能训练,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指导其形成并提高基本的教育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三导师制”力图充分发挥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个别指导优势,以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的教育形态,多元的导师组织,以增强师范生“乐教、适教、善教”的能力,实现师生共进的发展目标。通过不断增强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在师范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中推行“三导师制”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存在的诸如师生比例失调,缺乏有效的导师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我校在“三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构建了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1. 制定严格的导师遴选机制
选聘合适的、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决定“三导师制”实施成效第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机制。
首先,明确导师的任职资格。应聘请有责任心、有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在思想作风上,要求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能为人师表,志愿担任导师。在业务上,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治学严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其次,规范导师的选聘程序。(1)各院(系)推荐、学校确定名单后,在专门网页上连同导师基本情况的介绍统一向学生公布,并接受学生咨询。(2)各院(系)召开学生动员会,介绍实施“三导师制”的指导思想、操作程序等,并组织学生积极选报导师。(3)师生举行见面会,实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研究兴趣选报导师选择志愿,每人限报三个志愿。导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领域要求选择学生。学校作最终调整后,确定每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名单。(4)由学校统一聘任并颁发导师聘书。导师的任期一般为四年。从导师进入的时间来看,专业导师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全程,教研员导师和基地学校实践导师是在大学三年级开始,在学生已基本修完基础课程,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开始启动。
2. 明确导师职责及工作要求
为了使每位导师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学校拟定“导师职责(试行)”,发至每位导师,并专门召开了全体导师会议,集体确定目标责任书,并在会上对“责任书”上有关“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培养任务”逐条做出解释。要求导师要对学生全面负责,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对学生成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三导师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中各负其责,共同担负起引领学生专业成长的职责。
(1)学校专业导师。主要负责师范生大学四年的专业引领,协助制定学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担任实习高校指导教师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其主要的工作方式有:第一,专业引领。通过个别辅导,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兴趣及各学科专业的学习研究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团队,指导学生参与教师在研课题研究。同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第二,实践指导。为师范生在校内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自主修炼和模拟训练提供咨询辅导;在学生实习、见习阶段,担任高校一方的实习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第三,心灵辅导。在大学四年里,专业导师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心态调适等工作,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惑,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教研员综合实践技能导师。我校充分利用湖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设在学校的优势,积极推动省、市、区教研员参与师范生培养工作。为此,聘任中小学教研员担任师范生教师专业综合技能实践导师。其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学科教改前沿动态的通识讲座,教师实践技能训练与指导,专题考试培训,教师专业成长指导等,为学生从准教师向合格教师的转化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助推作用。其工作方式有:第一,通识讲座。师范生入学之初,教研员对全体师范专业的新生进行教师职业理想、职业信念教育,增强师范生的专业自豪感,坚定教育职业信念。每学期之初,教研员为师范生开设基础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学论、教改前沿动态的通识讲座。学期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技能授课。师范生实习之前,教研员进行实习前的动员,为师范生普及中小学实践教学基础知识。大学四年级,定期为师范生举办教师资格考试与教师编制考试考前专题辅导和培训等。第二,听课评课。在学生实习之前和实习过程中,教研员深入模拟课堂和实习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指导,包括对师范生的说课、所上模拟课(试讲课)和实习课进行现场指导、点评、示范以及微格教学分析,同组其他师范生全程参与,以让师范生能够准确掌握上课的基本常规和要领,了解自身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第三,教研观摩。教研员在组织省、市、区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学科教研活动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观摩和亲身参与,以让师范生尽早接触中小学教师学科教研活动。第四,教师专业引领。教研员一般被称为“教师的教师”。教研员的引领是中小学教师走向成熟和成为骨干教师的重要的外部条件。因此,在指导过程中,要求教研员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帮助师范生制定初步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组织同组学生一起针对每个学生的专业基础进行评估,以明确学生努力修炼的方向,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为其入职后快速走向成熟奠定基础。
(3)基地学校中小学实践导师。主要负责向学生介绍中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帮助学生获得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体验,指导学生授课及开展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以让习得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在方式上,主要采取“请进来” 和“走出去”两种。“请进来”,即不定期邀请基地学校实践导师到师范院校为师范生举办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以及担任师范生专业技能竞赛的指导教师和评委,进行现场点评和辅导。“走出去”,即我校师范生到实习基地学校进行见习、实习,接受实习基地学校指导教师手把手的亲身示范和现场指导,以让实习生掌握基本的教育实践操作,培养基本的教育实践能力。
在导师指导期间,师范生和导师之间保持经常性联系,除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指导之外,导师还可通过电话、网络视屏会议、QQ等媒介和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全程助推学生专业成长。此外,要求导师在开展工作前要认真制定指导工作计划;日常指导导师应填写“师范导师工作记录簿”;学期结束要做好书面工作总结,并提出导师工作改进建议。
3. 建立导师工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当前,由于各高校对导师的工作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实施。为保证导师制的实施质量,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导师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实行严格考核。为此,学校设计了两份考核表,一份发给各位导师,一份发至每位同学。一方面,依据“导师职责”,对导师在每一学期的工作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另一方面,对其所指导的学生成长状况,特别是学生实习水平和论文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以侧面测评导师的工作质量。其次,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学校根据导师指导的学生数及工作量给予导师相应的指导经费,并进行适当奖罚。对本校的专业导师和省教研员导师,按照其所指导学生数量和质量测算成教学工作量,按学校有关规定计酬。并把本科生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重要条件。对于校外的教研员和中小学实践导师,则在规定一个基本报酬的基础上实行浮动薪酬制,导师津贴直接与工作数量与质量挂钩。再次,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师范生导师工作大会。会前就导师制的实施情况向全体师生征询建议,并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在会上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
论文摘要:教师职业技能是师范生今后从事教师职业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这种职业技能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对高师生加强训练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师院校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还存在诸多不足。要保证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分析其存在不足的原因和探索其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其未来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它应具备教师职业技能的特殊性。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是指就读师范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今后从事和胜任教师职业所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这种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是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和各类教育工作者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项目,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加强这种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及其意义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是语言文字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规范正确的文字表述能力。它以教师口语(含普通话和外语口语)和“三笔字”为主要内容,这是对师范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最起码、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二是计算机运用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运用能力。这是21世纪教育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条件下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三是教学工作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开展教学组织等工作的技巧和能力。主要包括课前的备课技能、课堂的上课技能、课后的辅导技能等三个方面。四是班主任工作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开展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工作的技巧和能力。主要包括集体教育的技能,个别教育的技能,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技能,制定、实施、检查和评价班主任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学生操评的技能等四个方面。五是其它工作技能,即师范生应具备的其它有关的教师工作的技巧和能力。如文艺技能,体育技能,教研技能(课题申报、实验研究、社会调查、论文撰写等技能)。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意义
从师范生个人角度看,它是提高师范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迎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师范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很多,教师职业技能是其应具备的专业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但技能是一种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的技巧和能力,它必须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过系统地加以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师范生只有接受系统地锻炼和培养,才能把这种技能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同时,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亚待解决教师的适应问题,教师能否适应与教师的教育素养、学科素养等因素息息相关,而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正是教师教育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只有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才能为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好基础。另外,近年来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一名“准教师臂的师范毕业生,要想在就业市场中找到位置,就必须具备过硬的能力和素质,而这一切又离不开其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从师范院校角度看,它是体现师范院校办学特点、促进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主要体现为以塑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和其它各类教育工作者为中心任务,而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谓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不论是体现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还是促进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都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看,它是培养大批新型的合格教师的必然要求。培养和造就大批新型的合格教师是我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新型的合格教师必须是一名德才兼备的教育教学能手,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用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方法武装「自己,具备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要培养这种新型的合格教师,必须让其在大学阶段系统地接受师范教育,进行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技能培训。这就要求高师院校以高度责任感的战略眼光来认识提高师范生素质的重要性和突出师范特点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必然性。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并没有完全引起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具体实施培养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重学科专业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导致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不够系统、规范和完整,强化训练软弱无力以致出现相当部分师范毕业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二是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导致师范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脱节,出现了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如有的师范毕业生在校时专业学习成绩优秀,但走上教师岗位后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教学,出现了忙于课前写教案、课上背教案、课后理教案,以及教态不自然、板书不规范、提问无目的、点评不到位、表达无条理、多媒体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等教学技巧和能力问题。三是重应试考试轻技能自主训练。专业学习和测试与技能训练对师范生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师范生还认为只要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以致平时只重视应付考试而不注重技能的自主训练,使之难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技能。四是重个性发展轻技能的全面培养。有些学生过于注重培养自己的个性,若有一技之长就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忽视其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总之,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师范生得不到系统、规范和完整地职业技能培养,给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了困难,也给促进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带来了阻碍。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培养目标体系相对模糊。这可以从许多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还没有制定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完整的具体实施技能培养目标体系和实施细则而得到说明。正因如此,导致许多院校在技能培养中存在缺乏依据和标准,出现技能培养不够系统、规范和连贯以及主观性、随意性的现象。二是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许多院校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为开展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制度体系。如《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证书制度》还未出台,《教师口语和“三笔字’训练与考核制度》《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与考核制度》《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制度》《演讲与口才、体育裁判知识等文体特长项目的技能训练与考核制度》《计算机培训与考核制度》《教育见习和实习制度》《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或创作)制度》等都还不够健全、规范和完善。三是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就目前高师院校主要担负师范生技能培养重任的“中教法”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而言,普遍存在着教师学历学位偏低、职称偏低、科研成果偏少,以及教师积极性不高、学校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范生技能培养的质量。四是经费支持相对不足。以我校师范生教育实习为例,学校按每生一定比例将经费专项划拨至学院,学院再将经费统筹用于实习点联系几实习学校指导,实习生住宿,来回车票,制作实习简报、板报、材料等有关实习活动。由于经费不足,有些活动并不能很好地落实,而几年前实施的与中学实行“教育实习基地”定点挂牌制度,也因经费问题使该项制度的运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承担教育实习重任的教师纵然有责任、能力和信心搞好教育实习工作,也会因经费问题而力不从心。
三、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一)明确技能培养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师院校应根据师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确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在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培养模式、经费支持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实施,形成一个明确而又科学的技能培养目标体系,保证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实践教学角度看,要保证目标的实现必须积极构建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说,一是基础实践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公益劳动、英语实践、计算机实践等;二是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语言文字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等;三是综合实践环节,包括文体实践活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或创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四是创新实践环节,包括课外科技立项、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挑战杯赛、学生科研论文、科技小发明等。在构建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以下建设。一是“一个基地”,即教育见习和实习基地。搞好与中学的定点挂靠或共建基地建设,为师范生提供岗前技能实践的锻炼平台,把师范生所学的知识“带出去”和中学的教学经验、教改实践“引进来”。二是“两个中心”,即中学学科教育及信息资料研究中心和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测试中心。建设好这两个中心,能为师范生了解和把握中学学科教育和教改的基本情况和规律,为师范生技能培养提供信息资源和组织上的保障。三是“三个教室”,即微格教室、cai课件制作室及中学理科实验室。搞好“三室建设”,能为师范生提供教学技能训练、教学课件研制、中学相关实验操作和研究等条件,为师范生将来从教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健全完善制度,组织措施得力
高师院校应根据教育部《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这是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基本保障。当前,在师范学科专业教育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考核制度,保证了专业教育的顺利进行。然而,与之相比,在师范生技能培养方面却显得重视不够,如课时不足、训练不系统、考核不规范等问题。师范生技能培养急需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来保障实施。如建立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和证书制度,制定一系列内容具体、标准统一、便于操作、执行有效的技能培训量化标准和实施细则,详细规定师范生每一年应达到的技能水平,并进行相应的严格培训和考核,向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师范生颁发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或等级证书,从而促进师范生自觉训练,保证技能培养目标的实现。只有从制度上做出规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技能培养存在的不足。当然,由于师范生技能培养不像专业课那样便于操作和考核,所以,学校务必考虑这种技能培养的特殊性,要专门成立院校领导班子、安排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并通过建立健全校、院、系等各级组织以保证这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
(三)优化教师结构,保证经费到位
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技能培养始终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实施,教师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之人”,对师范生技能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技能培养中,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根据师范专业和学科特点,制订出相应的师资培养和引进计划,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教育资源整合等手段和途径,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一支思想端正、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为保证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学校还必须根据师范专业和学科特点的情况,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所形成的那一套教师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制度,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此外,学校还应根据师范生技能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项教学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师范生技能培训与考核等相关费用。只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才能确保技能培训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
时光荏苒,光阴飞逝。蓦然回首,已是华师第四个年头了。依稀记得当年的懵懂小伙,仰望华师校门的情景。木棉又到一年艳红之际,忽觉今年的花愈发之红愈发之烈。难忘母校培育之情,“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将永远铭记于心。孔子像前,走过的一批批华师人不会忘记曾经唱过的校歌“浇灌红花数十年,培育英才万万千,建设祖国锦绣河山,华师儿女奋勇当先……”难忘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之恩。第一次走进教科院,还是一个连专业都分不清的无知者,而今四年过去我们专业知识已经过硬。这都得益于教科老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作为教科学生我们自豪。
感谢我的导师陈启山!是他引领我走向了学术的殿堂,是他引领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开阔了视野,深邃了思想,丰富了知识。尤其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老师更是不敢稍微懈怠。从论文选题开始,老师便倾入了大量的心血。得益于老师的启发我选择了研究沉没成本效应。虽然在这片浩瀚海洋之中,我只是一个三岁小孩。但有老师在前面拨云撩雾,使我看着茫茫大海不再惧怕。论文的实验设计、撰写、修改直至最后的付梓,都离不开老师的付出。不敢辜负老师殷殷期盼,只好时刻督促自己,起航,搏击中流。老师的治学态度、为人风格、生活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令我钦佩之至。
感谢教科院的老师!是你们的在讲台上挥汗如雨,才有我今日之成。老师教诲之音,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老师严谨之学,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谢陈彩琦老师、任旭明老师、曲琛老师、张敏强老师、王才康老师、田丽丽老师、张积家老师、何先友老师、王瑞明老师、黄喜珊老师、唐红波老师、王玲老师、郑雪老师、王穗萍老师、张卫老师、陈筱洁老师、郑希付老师、迟毓凯老师、李小建老师、黄学超老师等等!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要感谢军选办的所有领导、干事、老师的关怀!感谢所有在一起生活、一起训练的战友们!永远能够记住东11大家在一起的笑声!
感谢07心师的所有同学!曾经一起学习、一起欢乐,大学的时光有你们陪伴,一生无悔。感谢208舍友,大家默默相互搀扶,一起营造了一个美好温馨的家!
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其课程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师人才培养质量。二十一世纪,“教师教育走向开放性……教师教育的专业化”[1]。北师大中文学科在制定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方案时,努力遵循新的教育理念,充分研究学校修订教学计划的总指导精神,对两方面信息进行调研,一是对北京市重点中学一线优秀教师关于新型中学教师培养的标准与要求调研;,二是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广泛征集教师建议。基于以上认识构建中文学科课程设计体系。
(一)课程设计模块的构建
我校中文学科免费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定位于“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坚实的专业基础,能引领中国中学语文教育改革方向的高水平中学语文教师”;定位于“培养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综合素质优良、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有较强中文教学实践能力与拓展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乐教适教的汉语言文学基础教育高级专门人才”;定位于“培养新型中学语文教育人才和教育专家”。围绕以上3点定位,设置课程,其三大模块课程类别及学分比例为:“通识教育课程(26℅)”、“专业教育课程(54℅)”“教师教育课程(20℅)”,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包含“文学类方向课”、“语言类方向课”和“师范类专业方向课”。第一学年以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为主;第二学年学习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三学年以实践性较强教师教育课程为主,同时修读学科专业选修课;第四学年开展教育实践课程,包含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其中教师教育类课程中的“职业信仰与养成教育”课程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学习。上述分析可见,该课程体系既注重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又注重教师教育技能培养,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
(二)实践性教学的加强
“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掌握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就需要有教育的技能与技巧。这种技能与技巧要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习应用才能获得。”[2]我校中文学科课程设计顺应这种先进教师培养理念,加强实践性教学,突破传统师范生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加强体现在实践性课程大幅度增加、学时加长以及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灵活多样。
1、实践性课程包含:(1)公共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应用、数理统计;(2)教育类课程,如: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教学思想解读、教师语言艺术、教师媒介素养概论和职业信念与养成等;(3)学科专业类课程:语文课程设计、语文教材研究,以及与中学教学联系密切的中文学科师范类10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教材均基于对中学语文课程进行调研,参考中学语文所选篇目编写,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导读、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等。这些课程无论从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还是学科深层次把握上均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导意义;(4)第二课堂活动、环节,如书法竞赛、教师教育技能大赛、支教活动等,这对提高师范生教育技能水平,提升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2、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的加长
现代教育理念表明,“教师职业有其自身特点,其职业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职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职业方式也与其他行业不同。”[3]教师职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专门职业训练,师范生是未来中学教师,为加快师范生角色的转变,在职前培养过程中,我们加长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时间。大三见习,大四在中学实习。通过加长见习、实习时间,拓展师范生的实习内容,进而增强其在校期间的实践经验与个体经验。在实习前见习,形成“实践一反思一成长”的循环模式;再次,为增强师范生对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以教育实习为主、见习为辅,开展教育调查研究,不断增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比重,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增强各种能力。这一环节在免费师范生课程改革中表现尤为明显,也是免费师范生课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3、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随着社会进步,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技术提高,我校中文学科免费教育师范生的培养,注重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学上,如“微格教学”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培养中,应用于教育类课程、学科教学法课程及学科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上。该方法也是目前各国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如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模拟教学、调查报告、小组辩论、演讲、课题设计等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考核。这都是注重实践性教学体现。
二、中文学科免费教育师范生与传统师范生课程设计比较
我校中文学科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注重学生宽厚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教师教育技能的训练、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与传统师范生培养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一)二者均注重中文学科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
“教师的专业性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我们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创新时代,也是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因此对教师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4]教师专业化包含“教师掌握较高的专门(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体系”[5]中文学科,无论是传统师范生还是免费师范生培养都应必须牢固掌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传统师范生专业学科课程占所有课程学分的64%,免费师范生则占54%。这是我们课程设计的基础——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免费师范生课程设计既传承传统师范生课程的优良积淀,又充分吸收当前学术领域前沿的成果,将传统师范生教材内容中至今仍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保留下来,形成新的体系。
(二)免费师范生更加注重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
“教师专业化体现在既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体系,又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需要经过“临床”实习。”[6]为培养21世纪师资,北师大中文学科免费师范生课程设计更加注重教育技能的培养,教育调查、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大幅度增加。其教师教育课程较传统师范生多60%,有极大提高,这与世界发达国家优秀教师培养水平更加接近。
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其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方式更灵活多样,在这方面传统师范生的培养显得更单一些;注重免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有关教师教育技能比赛、支教活动等“第二课堂”的开设,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进而提升了师范生一毕业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教师岗位的相关工作能力。这也是较传统师范生培养不同之处,也是注重教师教育技能培养的体现。
(三)免费师范生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中文学科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以“能力、素质培养”为宗旨,建立了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包含:一是独立的教学实践环节,如社会实践、教育调查、见习、实习;二是贯穿理论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训练,包括学科技能、教育技能;三是“第二课堂”社会的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体现了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锻炼免费师范生的岗位技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技能的需求。
综上所述,免费教育师范生课程体系优于传统师范生之处有三:1、加强教育类课程,重视教育实践活动,教师教育课程数量多,而且细、精、透;2、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3、授课、考核、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教育技能的培养;4、课程设计体现教师教师职业专业化。
三、我国高等师范与各国高等师范课程体系比较
为更好了解发达国家师范课程体系,笔者按照师范生课程结构列表如下,数据来源我国研究成果及法国本科培养教学手册[7][8][9][10]:
上述可见,我国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较传统师范生接近发达国家师资培养水平,特点是:
第一,教师的学科专业培养和教师的职业训练并重;
第二,加强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以及教育实习、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三,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高;
第四,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教育实习,尤其是法国,实习时间长。
各国教师的职前培养方案把教师培养专业化,符合教师是专业性职业特点,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
四、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基于对中文学科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近4年动态追踪实践研究,以及对其课程设计体系进行多方位比较分析,笔者对我国免费教育师范生培养提出如下思考:
第一、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免费师范生培养重点、难点,也是课程改革重点部分,因而对授课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科专业老师如果教师教育水平一般,又怎样培养高水平免费师范生?
第二,免费师范生的毕业论文多撰写学科专业领域内容,缺少对基础教育的深层次研究或教育实习阶段发现问题的探讨,不利于学生教师教育技能、综合素质培养;
所谓“全实践”就是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这种“全实践”的课程理念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突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1]一种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观念需先行,特别是在知识和方法的取舍上,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全实践”理念以既有课程为前提,作为新的课程群的整合基础,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实践”理念的关照下“,全实践”课程的整合变为可能。“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群落。因此,我们引入了课程群的概念。所谓课程群是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而以某门课程为基础,由3至6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子课程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2]“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群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小学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全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3]全方位的融通和整合是“全实践”课程群建设的途径,也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发展的有利途径。
二“、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性质
实践证明,完善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实效。鉴于当前存在的实习课程管理不足等问题,我们建议构建全程性、系统化、分阶段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
(一)全程性
全程性是建设实践课程群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在实践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具体的、不间断的实践科目,才能保证实践课程的连续性。复杂性科学中的融贯论告诉我们,要坚持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4]。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微观来考虑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应设置哪些,还要从宏观综合上考虑实践课程的全程性。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全程性实习课程应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实践课程安排,包括第一、二学期每学期至少两次教育见习或者教育活动;第三、四学期每个月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五、六学期每周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七学期开始教育实习,在校内实习一个月,即教育实习的准备阶段,在实习单位实习两个月,同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及研究工作。如玉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全程性的教育实习模式,成效显著。
(二)系统性
系统性是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性质,也是贯穿“全实践”理念课程始终的基本原则。系统论认为人们综观全局、立足整体,把整体与部分、系统整体与周围环境辩证地统一起来[5],从而为系统地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基于全程性,再将各种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进行系统安排,对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因此,在安排全程性教育见习实习工作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考虑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的系统性。除了安排师范生必修的公共课与必修课外,可适当开设如下课程来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例如,在第一、二学期安排如何听课评课的讲座或专门开设“课堂研究”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专门研究小学教材的小学教材解读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各科教学策略课程;第六学期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等等。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保证了教育实习全程性的有效实施。
(三)阶段性
全程性、系统化的实习课程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阶段进行的。实习课程内容的实施是由简单到复杂,实习时间由短期到长期分阶段进行,只有在成功完成了上一阶段的实习课程与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实践课程群的系统性和全程性,更要注意课程实施的阶段性。首先,这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的。刚步入大一的的学生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完成角色的转换,直到大二或者大三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继续进行角色转换,以免造成学生的角色冲突,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其次,这是由实践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课程的开设意义并不大。而且实践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其基础阶段上的,没有前期的教育见习作为准备期,也就很难较好地实现良好的实习。
三“、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群模块
对基于“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可具体分为5个模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协同作用,达成小学教育专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培养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识实践课程模块
认识性实践课程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以及亲身体验获取对教育各种现象的认识的实践过程。认识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期更好地进行相应的高层次的实践训练;最重要的是认识性实践课程模块的设置遵循了认知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循序渐进发展的。因此,可以在第一、二、三学期进行认识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小学教师职业意识。如聘请优秀小学校长、优秀小学教师到校开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小学去观察学校的各种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二)管理实践课程模块
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管理实践课程模块的确立有其充分的存在价值。第三、四、五学期进行专业性实践,配合开设教学与课程论、小学德育原理、班级管理等课程。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当教师的助手,或是听课、指导小学生课外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更深刻地体会教师职业。
(三)教学实践课程模块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师范生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甚至部分师范院校把教学实践作为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全部。教学实践固然是最重要的,也直接关乎师范生就业,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实践融入整个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群当中,保证教学实践的全程性、系统性和阶段性,那么教学实践课程模块则会在有序的实践课程群中实现,学生的教学技能也会随着整个实践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而得以保证。因此,除在第六、七学期继续第三、四、五学期的实践内容外,应配合学科教学法课,训练学生进行备课、评课教学实践,和微格教学训练。
引言
教育实践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高等师范生的教育素质具有独特价值。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课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堂教学实践(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和专业技能课等)、课外活动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等。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师范生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和教学,循序渐进地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使之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基本技能,有良好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代教师。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稳定的师范教育实践模式。但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对教师专业特性理解的加深,现行高等师范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和实施模式与培养专业化教师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就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1改革的必要性
1.1我国传统教育实践模式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针对师范生的培养问题做了大量改革及其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几十年不变的实践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它已不能适应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以教育实习为例,其实践形式单一,时间短而集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高等师范化学专业只顾及高校自身因素,与中学教育实际脱节,4大基础化学实验(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等实验课程)只注重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不重视联系中学化学实验实际,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制约了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1.2教育实践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必须密切关注新的基础课程标准,因此,大力加强长期以来处于弱势的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是当前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2改革方案及实施计划
我们秉持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办学宗旨,开展了一项与重点中学协作、对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研究,旨在探索一条有中学优秀教师全程参与的、培养师范生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及素质的新路子。我们的研究密切关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在高等师范化学专业教育中全程渗透新课程标准理念,以高等师范化学实验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突破口,通过与重点中学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中学化学师资。
2.1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与重点中学优秀教师协作,指导培养在校生教育教学能力。在高等师范化学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全程渗透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从大学1年级的入学教育,到日常安排的教育见习,直到4年级的教育实习,以及最后的就业指导等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协作教师的指导作用。2)与中学优秀教师合作,以高等师范化学各实验课程为依托,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掌握中学化学教师从教的科学研究方法。
2.2改革目标改革要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联合培养,让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明确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优秀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树立主动培养意识。2)探索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3)总结高等师范教育专业与中学联合培养的经验,建立基础教育新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为高等师范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为高等师范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服务基础教育,带动基础教育发展的办学路子。
2.3具体实施方案
2.3.1构建连续性的教育实践模式大学1年级,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从化学师范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首先邀请与我们合作的中学(新乡市22中,新乡市10中、新乡市1中等)教师来我校给学生介绍基础教育改革情况,然后,我们带领学生到合作中学,考察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培养他们热爱教师职业、教育事业、学生,为人师表等良好职业意识。在这一年里,与合作学校一起按计划、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定期举办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新课改理念(如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角色行为变化、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等)。从第2学期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中学去进行教育见习。将师范生分到中学的各个班级中,让中学的班主任指导师范生学当教师的助手,指导中学生的课外活动,了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学习如何组织课外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大学2年级和大学3年级是师范生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从大学2年级开始,对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强化训练。我们将化学专业的师范生分成若干个教学实践强化训练小组,每个小组配备由我们和中学化学教师联合组成的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小组指导教师)小组,每一小组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师范生的校内化学教学技能训练、暑期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一包到底。在大学2年级的第2学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校内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说课”与“试教”(模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每位学生选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中的2个课题进行准备。准备2个课题内容的说课(每节10~15min),2个课题内容的试教(每课45min)。在“说课”与“试教”前,首先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对教学的具体要求;然后,要钻研教材内容,分析吃透教材,了解中学教师在讲述本课时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认知准备和认知发展准备;最后,合理地选择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小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每位学生修改、完成2课时的说课稿和规范的讲课教案,并指导学生说课和试教。最后,小组指导教师评教、打成绩。平时说课试教训练成绩占教育实成绩的20%。通过“试说”、“试教”活动,可以培养师范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素质,同时,能够帮助师范生理清课堂教学思路,把握教学目标,用好教学手段;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进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其将来从教打下坚实基础。在大学2年级的的暑假安排暑期实习活动。暑期实习任务及要求:1)师范生自已联系实习中学进行实习,内容包括:联系实习指导教师,听指导教师讲课,了解相应教学进度,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规范的教案,完成讲课等实习工作。在教学实习的同时,见习班主任工作,调查中学教学现状等,并撰写调查报告。2)暑期实习结束后,每位学生交一份盖有实习学校公章的“暑期实习鉴定表”和实习讲课教案及中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暑期实习成绩占教育实习成绩的10%。通过暑期实习活动,师范生尝试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来培养教育教学能力。师范生在暑期实习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理论问题和自己实际教学技能上的不足,并将这些问题带回学校。大学3年级返校后,师范生要一边完成专业课的学习任务,一边全面总结暑期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并将带回的问题结合教育科学和化学专业理论,与小组指导教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在这一年里,在教学实践强化训练、暑期实习以及中学教学见习的基础上,在小组指导教师的协作指导下,师范生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到中学每人讲课1-2课时。小组指导教师从备课(写教案)、试讲、课堂授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进行指导,评教,总结经验教训。通过联合培养,在大学的前3年中,师范生学到了许多实际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已基本学会与中学生交往,掌握了一些班级管理技能技巧,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过程,使师范生能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了教育技能水平。大学4年级的第1学期,师范生按教学实践强化训练小组,由指导教师带队,进入中学指导教师所在的中学和班级,进行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通过教育实习,他们能够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学校生活等。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已基本达到中学教师的能力和要求。大学4年级第2学期,小组指导教师引导师范生对中学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情境和教学个案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形成科学的理论观点,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完成教育教学类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
2.3.2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和科研能力我们与中学优秀教师合作,以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和专业技能等课程为依托,将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师范生掌握中学化学教师从教的科学研究方法。传统的化学专业实验课存在以下问题:1)4大基础化学实验(无机、分析、有机和物理化学实验)和中教化学实验研究这5门实验课的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现象,这既浪费了人力物力,也影响了教学质量。2)“验证性实验”内容比例太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较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要点:1)加强基础技能训练型实验教学,重视传授实验的基本方法。2)压缩验证性实验教学内容,结合中学化学教材,增加研究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其方法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写明实验原理、目的,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控制用量。3)增加绿色实验。以绿色化学实验的概念和微型化学实验技术为切入点,开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从平时做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1)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素质。让学生选报各门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小组,在实验教学中,让兴趣小组的同学参与实验准备的全过程。兴趣小组成员定期更换;对学生进行实验员岗位工作培训。通过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2)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注重平时技能训练。为了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对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实验考核成绩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期末成绩占40%~50%,平时成绩占60%~50%。期末成绩包括笔试和实验技能操作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根据每次的实验成绩评定,每次实验成绩由1)课前预习(占20%)、2)实验纪律(占10%)、3)实验操作(占20%)、4)实验记录(占10%)、5)卫生整理(占10%)、6)实验报告(30%)等部分构成,鼓励学生思索、归纳和总结,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探索精神。
3改革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通过化学专业教育实践模式改革,加强了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学教学的联系,通过合作培养,做到了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零间隙”,毕业生上岗“零过渡”。把最优秀的毕业生输送到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用他们的先进教育理念辐射、带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教师的专业素质,缩短师范生的就业适应时间。该项研究另一特点是高校与中学的互利。师范生以教师的身份进入中学,参与中学教师的日常工作并接受他们的指导,培养了师范生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师范生可以协助中学教师批改作业、参与学生管理等;定期举行的师范生、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可启发中学教师的教学思路;中学教师参与高校教师的课题研究,可以培养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该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探索出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本着互利的原则,在中学建立长期的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基础教育新型师资的培养模式,为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经验,为高校师范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应服务对象、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办学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