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2 13:23: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学交流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丰富的学习资源--让教学涂上生活的本色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挖掘身边素材,让学生轻松学习。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教师充分挖掘了学生熟悉的物品作为学习的资源,例如:出示“恐龙、鲸鱼、轮船、直升飞机”等大宗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用原来的千克作单位太小了,必须要用一个大的计量单位来表示,那就是“吨”;再出示“鸡蛋、奶牛、纯净水、绵羊”等小宗物品的重量,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估算或计算,深刻理解1吨的概念,最后再出示一组吨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马路的承载量、起重机的额定载重量、电梯的载重量等,把数学活动和生活应用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教者在尊重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和改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求最佳切入口,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用。
2.运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二、亲历过程,主动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亲近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描述,明确了小学数学的内涵,即数学是一种过程。数学的学习,应努力让学生亲历这一完整的过程。
然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偏重于学生“眼看、心记、耳听”的现象,孤立、机械地强化抽象概括,狭隘、生涩地解读方法理论,忽视了小学生“操作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建构”的认知规律,使数学逐渐变成一门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课程。以前在教学“吨的认识”时,我们一般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袋大米重25千克,请学生算一算4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接着就得出1吨=1000千克,随后的任务就是做很多的巩固练习。从中显现出来的教学方式为:单纯观察----机械记忆----克隆模仿,这是典型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1吨是个既重又抽象的概念,如何能让学生在头脑中正确建立1吨的观念?本课可谓独具匠心。教师让学生亲历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触摸数学鲜活生动的生命脉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中,通过学生的“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活动,1吨的大小在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中生成。
1、充分感知,建立表象
相互之间很少有交流及学习的机会,着学期深入各学院都在忙本院的事情。针对学院之间存在此情况,文旅学院成教学生会决定与各兄弟学院举办一次座谈会,以加强学院与学院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之间的解,增进兄弟学院之间的情谊,创建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此我举办此次座谈会。
二、活动主题:集结智慧,畅享情谊
三、活动宗旨:
让三院的学生会成员分享一下各自好的学习方法和生活及工作经验,借助榜样的力量见贤思齐,能够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进行规划,更好、更充实地渡过大学生活;在了解借鉴中增加工作经验以便更好的服务学生会。
活动内容:学习经验介绍、自由交流、互动环节
四、活动安排:
a.邀请三个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团及学习部全体成员和各部门的部长及所属成员1—2位出席座谈会;
b.各学院成员代表一起准备座谈会上所需的食物和水;
c..现场摄影:覃
d.采购:林、蒋、孔、刘;
座位安排:苏、李、房、左、王
f.分别在座谈会上讲述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以及在学生会日常管理方法;
g.希望各成员记录好座谈会上的相关记录,如有问题可在发言人发言完毕后提出,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h..各学院学生会主席作总结(张、谢、余)
五、主办单位:文旅学院成教分团委学生会学习部
六、活动对象:文旅学院成教团总支学生会、数学学院成教团总支学生会、外国语学院成教团总支学生会
七、活动目的:
a.通过举办此次座谈会,促进三个学院在学习、生活、工作上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沟通是友谊的桥梁,让我们通过沟通了解彼此,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b.学生会是学院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学生会的管理,凝聚学生会成员的团队精神,为学院树立良好形象。
八、活动具体情况
1、活动时间:11月19日(晚7:30-10:00)
2、活动地点:第二文科综合楼0817教室
3、活动指导:张、孔、刘
4、活动策划:蒋、左、房、王
5、活动流程:
a.座谈会由主持。由发言,给予学生会学习、生活、工作上的一些建议和学习的方法,再由主席和代表总结学习经验以及谈谈在学生会学习、生活上的一些感受。
b.整个活动采用互动的形式,三个学院的成员可以自由的提问,旨在使座谈会达到一种和谐、热烈的气氛。最后由三个学院的成员代表发言。
一、课堂收获
1、x老师的课堂——高瞻远瞩 目标导向
教研员x老师能够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大胆地走在课型研讨的前列,真正的为一线教师做好了研讨和研究的示范。
(1)注重分层教学,全员受益。
整节课中,贯穿了跳读、泛读、精读、展示等环节,所有的环节不仅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阅读,快乐阅读并在阅读中提升能力。
跳读——初读课文,抓住关键,关注潜能生。在跳读环节中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文中的人物、职业、交通工具,这个环节是阅读文本的基础,班级的潜能生基本能完成,对于提升潜能生的学习信心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泛读——再读课文,抓住重点,关注中等生。在泛读环节中,就文本中的两个主要人物Alice 和Ann不同时间段开展的活动进行摘录,让学生紧扣文本重点短语,对于中等生来说难易程度适当。
精读——深入阅读,紧扣文本,全员参与。在这个环节中,两人一组结合共同阅读文本,对短文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展示——语言输出,能力提升,关注优生。在口语展示环节,让学生通过复述课文,再次巩固文本,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英语能力,对于班级的优生来说是个很好地提升。
(2)注重文本阅读,专注阅读素养提升。
阅读课的关键在于“读”,本节课中设置了个人读、两人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除此之外,在本节课的Post-reading环节中设计了句型转换、文化渗透等知识,让我深切的意识到一节课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文本教学,而更应该是对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有效性甚至是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注重是十点的灵活运用,更应注重拓展和延伸。如果学生在学习完文本后能根据本节课的阅读内容主题展开谈论和交流,那我们就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注重细节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注重对学生语音、语调的培养和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任务,x老师有意识的去要求学生观看视频,模仿语音、语调,这就大大避免了学生看视频的无目的性,让学生能够更专注。课前的Free talk 如果在教学中也能坚持,也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在整堂课前教师通过先复述课文,确保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配上了简要的文字和图片,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x老师的课堂——活泼生动 稳扎稳打
x老师的课堂更是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情,她能抓住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对话活动和角色扮演,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她从短语入手,在操练短语中扎实所学知识,为整片文本的阅读做好铺垫,同时整节课堂中关注到了学生的书写,学练结合,让学生边学边写,是一节非常扎实的常态课。但我感觉整堂课的容量较小,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知识汲取,建议能够加大课堂的容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提升。
二、对阅读课的思索
1、文本是基础,扎实是前提。
一切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都是在扎实掌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细心体会每句话的含义,再到文本的阅读和深入理解。
2、要提升能力,拓展是关键。
注重阅读素养的提升远远比单纯教学文本重要,在教学时,一方面要关注到学生语音、语调、词汇的训练,同时更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自主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文本内容后,适当的设计拓展环节,加深对文本的巩固,更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3、要关注个体,分层有必要。
大家好!
今天,我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工作体会,感到万分荣幸,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机会。
回顾自己这二十年来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而灵活的教学方法。总之一句话,要想取得好成绩,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成绩和平时心血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以下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批评指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知识,更需要关爱,关爱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责任,作为老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敬业的精神、全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做到爱生如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学生虽小,但他们都有着一颗敏感而真诚的心,只要你真心关爱他们,他们一定会有令你惊喜的回报。“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他们才会信任你,向着你引导的方向发展。
多年来,我学会激励自卑的学生,点拨后进的学生,暗示自负的学生,发现特殊的学生,服务每一个学生,关爱所有的学生,用心去与学生交流,用爱去抚慰心灵,构建师生平等,关系和谐,共同进步的求知家园。
二、狠抓课堂教学,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
现在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既要求减轻负担,又要求提高教育质量,这就要求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效率,我通常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备课。
大家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包括三方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我总是提前翻阅各种材料、教师用书、学习资料及以往的相应试题,对于哪些是重点难点,哪些知识点扩展到什么程度,会以什么形式出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知识储备情况,这样可以避免起点太高,学生听不懂,或起点太低,学生感到无聊的情况。备教法。每一级每个班学生特点各不相同,所以我非常注重仔细研究学生,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导入新课,用学生易于掌握的方法讲解新知,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组织课堂活动。
2、用激情带动学生,焕发课堂活力。
我要求自己在备好课的基础上,每节课都满怀热情地走进教室,哪怕身体不适、满心烦恼,在站上讲台,面向学生的那一刻,我都会面带笑容,精神抖擞,讲课时也是充满激情,抑扬顿挫。因为快乐的情绪可以传染,如果你把快乐的情绪、积极地心态传染给学生,他的学习效率可能会成倍增长。
3、关注每个学生,提高课堂凝聚力。
讲课时,我的视线遍布每个角落,始终用眼光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动作和眼神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并且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久而久之,每个学生都会感到老师一直在关注我,从而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4 、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能持续十五到二十分钟。如果仍然是“一张嘴,一支笔,从课首讲到课尾。”的教学模式,就会出现“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少讲多练。少讲并不意味着粗略讲解,一带而过。初中生的接受能力还是有限,对于重难点的知识,我会根据学生特点细致的讲解,多举例,多操练,讲一点,练一点,讲练结合,让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参与活动。讲得太粗太快,学生跟不上,学不会,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失去学习兴趣。俗话说“庄稼齐了才打粮”,只照顾尖子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才会取得好成绩。〖1〗
5、教法灵活,降低学习难度。
英语学科知识点多而杂,致使部分学生因记不住而失去兴趣。我会经常教学生一些顺口溜来帮助记忆,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提高兴趣。比如在初一,有些学生在学了冠词、物主代词后在名词前乱加一气,我就编了句顺口溜“有了某人的,不加aanthe ”,不仅初一适用,初二学了形容词比较等级后,也不会再出现my the best friend这样的错误。再比如各国人变复数,我教他们“中日友好是一致,英法联盟a变e,其他一律加s”。即使编不出顺口溜,我也尽量使用易于记忆的方法进行知识归纳。如系动词,我归纳为“五个起来三个变”,一下记住八个系动词。
三、经常查漏补缺,及时抓弱补偏
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还要指导、督促学生搞好课外复习,防止知识的遗忘,并经常进行检查测试,多批多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并在下一步的教学中继续加以渗透,穿插复习。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耐心讲解,明确要求,基础知识,跟踪检查,人人过关。
学困生主要存在的是思想问题,所以首先要做思想工作,多用激励性语言,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进行表扬鼓励,肯定其成绩,提出进一步要求,引导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
有一年接初四,从乡下转来一名学生,总成绩在班里四十名左右,是升学的边缘生。我一看他的成绩,数理化很好,英语只有二十几分,于是我找他谈话,给他分析了升学情况和他的现实情况,告诉他:“你只要把英语提上一点点,哪怕只考六十几分,你就有把握考上高中,这一年,你应该在保持数理化的优势的基础上,向英语方面倾斜一下,多下点功夫,虽然你基础太差,但我向你保证,只要你这一年按我说的一步步做好,明年中考,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他真的很信任我,每天很努力地学,一开始他默十个单词能错九个,我经常鼓励他,教给他发音规律、记单词的方法,他的词汇量慢慢多了起来。学短语句子时,他的困难就更大了,毕竟基础太差,他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写不出来,看到他沮丧的样子,我一次次地鼓励他,并给他缩小范围,让他背最重点的,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他就很高兴的学着。期中考试结束了,他的成绩没有多大起色,我看他很沮丧,又想放弃的样子,就又找他谈:“你只努力了两个月的时间,而其他同学是积累了三年,两个月想补上三年的知识,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努力现在不能马上见效,只要你不放弃,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期末考试就会有惊喜的”。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艰难地努力着。期末考试,考了60多分,这对于他的基础而言,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我狠狠地表扬了他,向他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他现在已经有了信心,学习劲头更足了。中考时,竟然考出了90多分的好成绩。当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这么大的飞跃,他确实聪明勤奋,但如果我们对每个学困生都多一些鼓励,多一份耐心,多几次辅导,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有进步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成功。
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临一场艰难的变革和阵痛,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抓好备课组工作,深化课堂改革理念,充分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宣传和学习工作。
()我校下发了新的课程标准,做到各备课组人手一册,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仔细研读,深入学习,真正掌握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提出的具体要求,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体会文章在备课组活动时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杜绝凭经验教学现象,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教师,也必须严格遵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教学,变“经验型”教师为“研究性”教师。
()大部分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教学测试内容都在教案中具体得到体现,已经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一体化;各学科选派骨干教师轮流外出培训和听课,把专家学者的经验带回学校,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时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与全组教师研讨学习;加强各备课组与我省名校的交流,本学期,我校组织不少备课组我校赴我省一些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听课、评课,深刻地了解了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进程、思路与实践情况。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教研活动时间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了对调,重点抓好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每周花节课时间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蹲点行政,深化备课组活动,即各备课组每周固定时间在各会议室开展备课组活动,各组提前确定主备课人,在备课活动时进行汇报和交流,同时,行政领导蹲点各备课组,听取备课组活动情况,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同时,各备课组还确立了名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人员,不定期向全校开设公开课,吸引全校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写好评课稿。优化过程管理,进行教研组专项调研
学校为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在采用等级备课组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加强了过程性管理。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都要利用一周的时间备课组进行专项调研,对备课组如何围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的活动进行过程性调研。调研后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把各备课组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各备课组活动的特色等调研情况进行通报,使各个备课组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借鉴其他备课组的经验,克服存在的不足,提高备课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调研,各备课组能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差距,从而明确后阶段努力的方向。
其次,我校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把“三主一目的”作为一堂好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质疑为主轴、以效果为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表现是我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看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是否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教师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情感体念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是否会质疑,质疑的质量如何。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我校开展听课和评课时,注意观察参与课堂的学生是否是大多数,提问是否涉及到学生的各个层面;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是否有保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深层次的问题,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够主动质疑的姿态参与。
()我们看教师,主要是看教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课程标准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在教学中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启发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的一定的学习环境,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注意适时赞赏各类学生,提供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思考、质疑和发问。课堂教学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创造,只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愿意去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创造,和学生一起去合作,变“辛苦型”教师为“研究型”教师,我们的课堂就可以长出灵动的翅膀!
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关注每一堂课的同时,还时刻注意到一堂课的外延,即一堂课结束结束之后,学生能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学习热情、兴趣,提高自信心;从学习中得到快乐,逐渐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逐步形成各种质疑的习惯和科学价值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再次,强调教师个人发展,促进教师群体建设,从而加快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以培养名师带学科组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我校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人。他们在各自的学科组内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群体,起了很好的辐射带动效应,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无形地使同学科的教师受益,促进了整体队伍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学校在此基础上对备课组、教研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力争在近期内多推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名师”。使教研组内形成人人争做“名师”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求各备课组的市级教学骨干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每学期开设示范课,在课堂教学“民主化、科学化、活动化、素质化”上做文章,提出示范课必须体现课堂教学改革,体现“明、精、活、实”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名教师的个人展示,备课组的的专题讨论,教师的积极钻研,相互间的听课和评课等手段,使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堂,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转眼间,做班主任工作快三年了,虽然这几年一直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应该说我还是一个刚刚入门的初学者,经验谈不上,但是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还是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下面就将这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谈谈关于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1、三种收获。魏书生老师曾说“当老师不当班主任,是亏了”,因为当班主任有三种收获。第一、收获各类人才。作为国防班的班主任,我们肩负着为部队输送合格兵生的任务,家长把孩子送给我们,学校把一个班级交给我们,我们就得承担起这一重任。第二、收获真挚的感情。我们收获的情感总是最真诚的。第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班主任的工作是有创造性的,这也是它的魅力之所在。
2、身教胜于严教。班主任是所有授课老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他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就对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班主任应当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我所说的学习不仅指专业课程方面,更重要的是指对信息的获得、对日新月异的形势的把握上。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其次,班主任要有爱心。这种爱,不单指对学生的关心、照顾,还包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犯错误学生的惩罚教育与对问题学生的包容上。并且,这种爱应体现在具体的事情上而不是仅仅表现在口头上。有时,这种爱更多的体现在同情心和责任心上。第三,班主任应当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爱憎分明,敢于和学生真诚面对。当我们和学生的灵魂坦诚相对的时候,师生间的距离自然就缩短了。
接下来我再谈一谈班级管理的体会:
其次,在思想上和学校保持一致,上下一心,形成教育的合力。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直接“土壤”,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对全面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起着保障作用。
比如:咱们学校政教处为了抓好校风建设,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这个校园纪律对学生安全、卫生、言行举止等方面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每天学校各处室都将对各班进行以上方面的监督、纠察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班级考核,每个学期这些考核成绩还将影响到班主任的工作量化成绩。
再次,要有自己的治班理念和治班方略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导。要当好办主任,应该有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我的治班理念就是:“以情治班,共建一个温馨的家;平等对话,自主管理;严爱结合,恩威并施”。
在空暇时间,我看到了任小艾老师的教育理念。我觉得任老师总结出来的“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和“六法”对于我们年轻班主任来讲,真是一套治理班级的好方法。我在治理班级时也适度的采用了这些方略。
“一则”就是一条教育原则:充分尊重学生!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
“二感”就是作班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对于你的本职工作你要有责任感,对教育的事业你要有使命感。 〖1〗
“三言”就是三句话: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班主任;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最大的成功与快乐就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四通”就是通晓班主任工作、通晓学科教学、通晓相关知识、通晓教育科研。
“五心”就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有爱心。)
信心(要想获得成功,你先要有信心,有信心你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脚踏实地的实就成功了。)、专心(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恒心(教师必须持之以恒的做你的工作,不能够半途而废。)和虚心(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个向别人学习的心态。)。
“六法”则是:优良环境的感召法、虚功实做的导行法、捕捉兴奋的磁性法、抓住时机的攻心法、三位一体的互融法和自我教育的内驱法。
四、要增强班级凝聚力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班集体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学生成长的摇蓝。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如何把班集体这个家庭管理好,使其成为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有正确舆论、有旺盛士气的集体?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学习风气影响最为强烈,一个班级如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学习上就很容易形成奋发向上、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些,增强班级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仅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
1、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要密切配合,及时交流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课程的增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开始明朗起来。由于对某门学科的教师的偏见或者对某一学科成绩较差,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对这一学科甚至授课教师产生厌烦,造成上课不专心听讲、捣乱,影响旁人学习,容易形成后进生,慢慢就会与班级大集体脱离,这种学生的增多,注会分散班级凝聚力,影响班级的学习氛围。因而,作为班主任的我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任课教师也主动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课堂纪律及时反馈给我,使我能全面、细致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教育引导。在学期评优方面,我也征求任课教师和班委的意见,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让先进的学生真正得到表扬、消除学生在评先等方面由于利害冲突而影响团结,从而影响班级凝聚力。
2、组织和培养一个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号召力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队伍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自己的组织,班干部的工作组织能力对增强班级凝聚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都是从学生中选举出来的,一般各方面素质较好,能遵纪守法,个人表率作用强,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他们在班里起着“榜样”的作用。因此,我注重组织和培养班委的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在班级中形成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团体。这样在工作中,我只要掌握和管理好“核心”——班委会,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把全班同学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就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我推荐、民主选举与科学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选拔成立一个具有很强战斗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班委会组织。同时,打破班干部终身制的局限,实行班干部考核制,对那些表现突出的班干部予以奖励,对那些不能适应班级发展形势,不能领导同学进行学习和生活上革命的班干部予以辞聘。
3、重视榜样的力量,不拘一格树标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为了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在班里开展了创星活动,有篮球之星,小歌星,劳动之星,创作之星等等,使学生各方面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从此你不再孤单......”这是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中的几句歌词。《让世界充满爱》是我们经常给学生听的一首歌。每当和同学们一起听这首歌时,我们的心中都会升腾起一种庄严:爱无限。师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作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都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地前进。许多学生在跟我交谈的时候都说“我能成为老师您的学生,是多么地幸运和自豪呀,听到这写些话,我也深深的感到自豪和骄傲。是爱感化着一个个学生,是爱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天天向上,爱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但它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
4、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激发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课外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校在教学之外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课外活动大都是室外活动,趣味性强,有的比赛活动还带有较强竞赛性,深受学生的喜爱,组织这一类活动时,在强调教育意义、锻炼目的的同时,特别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荣誉面前,要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通过种种事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形成“顾大局、识大体”的思想,培养奉献精神,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5、要使班级有较强的凝聚力,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要特别关爱。作为“一家之长”,我们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班主任爱护班级,关心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学生生病,你上去亲切地关心几句。人们常说“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这件事,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学生心中定会无比地感动。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叫范曰森,由于他经常生病,所以一直在家休养。通过学校的安排我们对其进行了家访,我们的到来,使孩子受宠若惊。这事家长很感激,孩子也始终记在心里后来他曾跟我谈道:“老师,谢谢你们……。听了他谈的那些话,我深深的被感动了。尽管我认为是这是班主任应该做的,但他却不这么认为,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些事使我深深地懂得,只要我们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我想没有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6、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都能使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班主任才能在教育中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五、班主任要学会与家长交往的艺术
为了能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班主任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学生家长有各种类型,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与各类家长沟通,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如:表扬要中肯,建议要语气婉转,耐心地听家长说话,诚恳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了解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期望水平,价值观念等,从而帮助我们进一步诊断学生问题之所在。
首先要善于倾听。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与家长交谈时,我们千万不要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剥夺家长讲话的机会,与家长沟通时要饶有兴趣地倾听,并善于捕捉机会,反“客”为“主”,反听为说;要多用开放式提问,尽量少用封闭式提问等等,等家长说完后再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平等商讨,求得家长对自己工作的理解、认同,建立起友好的合作关系。
其次,家访中,要尊重家长。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再次,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说话的分寸。有些学生在学校做了错事之后往往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我们在学生家长情绪激动时不要针锋相对,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第四,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有时我们与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因此,班主任应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
六、安全教育重于泰山,时刻不容松懈
作为班主任,我很注意充分利用班会、班务会、晨检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楼梯的以及加强h1n1防控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防火防盗意识教育,加强突发事故处理方法的教育和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的教育,坚决贯彻执行学校的安全首视责任制。
关键词 信息沟 高职英语 听说教学
“信息沟”(information gap), 也称信息差,是指人们在了解和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也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才产生了一系列为达到“信息平衡”所进行的交流和传递的“言语活动”,是交际双方进行语言交流的原动力。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们给予学生们不同片段的信息,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这些不完整的信息,以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这也正是交际法教学的核心部分。“信息沟”的绝对性、永恒性、再生迅速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使得英语交流过程中达到信息平衡至出现新的不平衡,产生新的交际活动。
1 “信息沟”的应用原则
(1)交际性原则是语言教学法中最根本的、带有指导性的原则。“信息沟”是交际的基础、诱因和出发点。在英语课堂中,要真正贯彻交际性原则,就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信息沟”活动。(2)任务型教学法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是语言交际教学的发展。在英语课堂中,要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借助“信息沟”活动,使学生真实参与“做中学”。这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3)“信息沟”活动的材料要把握得当。在众多语言教材中,大多仍然是突出语言的各项技能,与课堂教学活动有些差距。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做到对教材的补充和二次设计工作,所设计的“信息沟”活动练习难度不能太大,但广度可以宽泛一些,帮助建立学生的交际自信心。同时,尽量将语言的各项技能结合起来,综合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2 “信息沟”的应用策略
以“英语听说”课程为例,如何利用“信息沟”活动,提高语言交际的能力。
2.1 错格填充法(filling in different blanks)
错格填充法为听说课中常用的“信息沟”活动之一,即教师设计同一张表格内容,但其中的空格是交错不同的,但两张表格拼起来就是完整的信息。
在上听说课之前,教师必须对听力材料非常熟悉,并设计出一张表格练习,但分成A/B两组,A/B两组的练习完全不一样。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将两组练习分别发给学生。在播放完之后,教师不要报答案,而是安排两组学生互相交流,在“信息沟”的过程中实现听的练习、说的交际,激发学生讨论交流,避免传统听力课先听材料后报答案的做法。
2.2 口头拼板阅读法(oral jigsaw reading)
口头拼板阅读法为英语教学中典型的“信息沟”活动,即巧妙地将听说练习与阅读结合起来,可以是阅读一段文字,也可以是看一副图片,然后将各自的信息讲述给其他学生听,最后以听的形式巩固加深印象。
在听说练习之前,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得到文字或图片呈现的部分信息,然后同一小组的每个成员要将自己对视觉部分的信息理解,再说给其他成员听。通过共同分享个人所获得的信息,以拼板成一个完整的内容,最后教师播放听力材料,加深学生刚才练习的材料,这样也使学生有兴趣交流,更关键的是促使学生愿意去听,加强“听”的注意力。
2.3 采访调查法(interviewing and surveying)
采访调查法常用在听说课的导入环节中,即教师为激发学生对主体听力材料中的兴趣,设计了一些简单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互相采访调查,这是一项开放型的听说练习。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设计出一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互相采访,要求至少问5个同学,老师进行监督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太注重语言的准确度,只要求学生说出关键点就可。待学生对这一话题有了熟悉感之后,再来播放听力材料,这时便会发现轻松容易多了,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也没有了。
2.4 观点差活动(opinion gap)
观点差活动在英语各类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方法,常常用在复习巩固环节,即指交际双方就某一话题或某一观点存在不同看法,因此就产生了交际需要。
在复习巩固环节中,教师就听力材料延伸出某一话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或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模拟成辩论赛形式。这一活动并无观点对错之分,旨在发表观点,传递看法,使学生在观点差活动中交流并提升自己的听说交际能力。
2.5 复述法(retelling)
复述法一般用于听完材料之后,即就某一听力材料进行口头复述,可以选择不同的重点,通过交流活动,补充自己未知的信息。在大概听懂听力材料之后,教师布置大家尽可能复述原文信息。如果材料信息量大,则可给学生规定不同的听力重点。之后,让大家组成4人小组,分享信息,补充信息。
3 “信息沟”的注意问题
(1)多样性。“信息沟”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的任务形式,而且要兼顾所有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都能参与到信息交流活动中。(2)趣味性。“信息沟”活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教材,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他们说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信息交流活动中。(3)开放性。“信息沟”活动的设计应采用“开放性”任务。可以事先告诉学生,答案没有正误,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信息交流活动中。(4)挑战性。“信息沟”活动的设计应符合“二语习得”理论。根据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向“最近发展区”靠近。
王初明认为,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沟”的存在与否是判别教学中是否把外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判断学生能否通过教学掌握新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使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尺度之一。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在交流中获取各种信息,而“信息沟”的存在正是交流的原动力。因此,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信息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听说的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高等教育出版,2006(12).
[2] 王初明.信息沟与课堂教学中的厌倦情绪[J].现代外语,19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