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网络意识

网络意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06 16:01: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意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网络意识

篇(1)

1.思想上要杜绝

许多人在思想认识上,就是喜欢贪图小便宜,所以,会在接收到这样的电信电话或者是短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是天大的幸运,被利益冲昏了头脑,自然就会上当受骗。建议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相信什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2.身份信息防泄

有一部分人喜欢在ATM机上抽钱后,把小票拿到,但是,看一看就扔掉了,这给一些电信诈骗者提供了相当好的条件。因此,在个人身份信息或者是家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上,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要在取钱的时候,相信外人,最好只求助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3.核对真实信息

如果你在接到了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时候,记得,一定要仔细核对真实的信息。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打电话给当事人,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如果当事人的电话无法接通,则可以向当事人身边的朋友或者是同事或者是其他的家人征求意见。人多力量大,自然会挡住诈骗者。

4.耐心辨别真伪

如果你个人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是找家里人商量一下,当然,千万不要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最好是辨别一下真伪,如果有银行发来的,你可以拨打银行的服务热线咨询一下,如果是其他的地方,你可以查一下网络,看一下,其到底是真假,现在网上有好多公布了的假信息等。

5. 树立正确态度

遇到恐吓一类的信息或者是电话的话,不要惊慌,在个人没有做这些事情前,根本不必担心他们所谓的恐吓或者是法院的传票等。如果担心害怕的话,你就故意让对方向你提供证据,你把这些证据收集好,到相关的部门进行举报。

篇(2)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职教师;信息意识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1

一、网络时代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

1.网络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

随着联入因特网的学校和图书馆的增多,用户使用的信息资源会以几何级数增加,教师和学生能从因特网上获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将极大地丰富,通过万维网,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从多如牛毛的网站中查找到有关的各种知识,或用于课堂教学,或完成作业。这种资源的获取远比传统的上图书馆查找要方便、快捷得多。虽然由于“信息爆炸”难免会迷失方向,但一些优秀的搜索引擎可以为教师和学生领航,尽可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2.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发展,学习环境呈现多元化趋势。借助于高校校园网及多媒体网络教室实现了网络化课堂教学,发挥了群体教学模式的优点,改变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环境,让图、文、声并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完善的教学监控系统可以科学地组织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整个教学活动。随着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时交互式远程授课已成为现实,它可以实现网上教学,为不同地域的教师和学生营造无围墙的“大课堂”,让他们自由地共享网络这一环境,学生和学生之间就可以就某一课题展开讨论和学习,相互交换信息。也可利用浏览器进行个别化主题学习,教师只提供学习主题,如做成一个网页,从而提供了一个图文声并茂、虚拟现实的、又兼具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的学习环境,这在网络时代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互式教学方式。

3.教师地位发生了变化

在信息时代的教育环境中,由于更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学习者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转变,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而是被认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网络合作学习的环境下,教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引导和促进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想。

二、网络时代高职教师应具备信息意识

网络时代,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管理和运用。同样重要的信息,有的人善于抓住,有的人却漠然视之。这是由于各人的信息意识强弱不同。信息技能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意识的提高。

所谓信息意识,简单地说,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有无信息意识决定着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而信息意识的强烈与否对能否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对文献获取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

信息意识含有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面。信息认知是指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了解和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性的认知;信息情感是指人们多次从多方面感受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持久、稳定的、反映本质的需求关系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相对持久、相对稳定,而不是那种即时产生的情绪;信息行为倾向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欲表现出来的行为趋向,是信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

三、增强教师信息意识的有效途径

1.营造良好的信息软环境

信息软环境主要是指全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作为以及与学科课程相适应的各项活动。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必须强调在具有责任心、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诚实品质等方面的前提下。良好的信息技术运用氛围是增强教师信息意识的有利条件,数字化的校园教学管理是学校的无形资产,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和运用氛围,有助于增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意识。

2.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增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目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水平不容乐观,首先,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会使用计算机或使用有关软件最简单的课件,更谈不上掌握网络教育技术等。其次,由于受教师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等制约,即使能制作课件、能够使用现信息技术的教师,所制作的课件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也只突出了感官显示功能,如动态演示、声音播放等。而人机交互、计算机自动推理等功能却无法开展,这使得现代信息技术用来从事教学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对教师进行培训要实行三步走:第一步:要进行理念培养,使教师获取丰富的相关信息,增加对IT的了解,具有正确的认识和必备的信心;第二步要进行行动培训,使教师具有信息与传播工具的能力和信息文化的知识素养;第三步要进行教学法培训,理解应用IT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并能够付诸实施。当然,培训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培训人员突出不同培训重点,提高课程的效率,增强教师的信心。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高教领域带来一场新的革命,使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能力成为21世纪高校教师必备能力。高校教师正面临着深层次的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尽快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去,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作为教育部门来说,应为高校教师新能力的实现提供有效地措施和途径,以保证高校教师的这种新能力的实现及信息意识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韩灵.《我国网络化信息服务发展对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02

[2]陈喜乐.《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厦门大学,2006

篇(3)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交际当中的交流规则和价值观层面的跨文化意识,分析了网络跨文化交际的发展方向,旨在引导网络交际者积极使用英语交流,进而为更快更多地接受和掌握全球先进科技文化奠定基础。论文研究的创新思想主要体现在:从中英网络交际中揭示网络语言演变的规律;从哲学和价值观层面,以网络虚拟世界为视角探寻网络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对Virginia Shea的网际“交通规则”和网络礼仪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升华与更新。

互联网通过不同的宗教、民族、性别和经验的人群的多样性形成并迅速发展起各自独特的文化,可以说互联网就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各种观点和想法的大熔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六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11 100万。18~35岁用户占66%。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五次调查结果显示,用户获取、浏览的大陆中文网站占所有信息的比例为82.6%,用户获取、浏览的大陆英文网站信息占所有信息的比例为4.7%;用户获取、浏览的大陆以外的中文网站占所有信息的比例为7.0%,用户获取、浏览的大陆以外的英文网站信息的比例为5.6%。我们关注的这些数据表明,网络交际业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18~35岁正是大学到研究生以及中青年从业者。这些用户基本上都有六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因此,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使用网络进行英语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网络交际工具及其网络语言分析

1.1 网络交际工具的日新月异

互联网同时标志着一种特殊的交际途径的诞生,该交际途径既可以是异步的(如使用Email等),也可以是同步的(如进行在线聊天等);既包括单向交流(如浏览网页等),又包括双向交流(如人与人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使用即时通讯既是同步的又是双向的交流。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s)最常用的有ICQ、QQ、MSN、Yahoo、网易泡泡(POPO)、阿里巴巴贸易通(Alitalk)等等。整个虚拟系统(Virtual Systems)的互动,新的即时通讯器层出不穷,应有尽有,如最近的UC、UU等。这种网络交流是与各族、各地文化密切相关,相互制约的。

1.2 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

中文网络用语通常是由于键盘和汉字输入法的不利性导致的语言变体,其构成途径有:①词语、数字谐音。如“5555”像是哭泣的声音。由于网民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②使用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略。如DD指弟弟,MM指妹妹或漂亮美眉,流浪GG指流浪侠义哥哥,轻舞飞扬JJ指迪厅姐姐。其他如TMD,PMP,NND,SB,NB,WBD,等看似骂人,其实是表示网哥们关系非同一般。③使用表情符号。这主要来自电脑键盘以及即时通讯器。^_^形似微笑,:(代表生气了,:)表示高兴。这类符号经过键盘输入的人性化显得更加形象,例如,只要在紫光输入法中输入haha立马就见^_^符号,在英文输入法下一按“:”和“)”立马出现“:)”欣喜头像。在QQ面板输入“苹果”就会弹出其图形。国外有专门网站如My Way等提供超大范围的表情符号,可以用在即时通讯和电子邮件中。

可是,当我们放眼世界置身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我们不得不稍作收敛,将上述①和②中的汉语网络用语抛弃殆尽,改成相应的英文同音词和英语缩略语。然后进一步发展上述③中的人性共性表情符号。这样,我们就可以通用lol表示Laugh OutLoudly,“笑死我了”,a/s/l表示Age/Sex/Location表示问你的年龄,性别和处所(国籍),btw表示ByThe Way,“顺便提一下”,brb表示Be Right Back, “马上回来”。

这些常用的表情符号代表了丰富的内涵,这些属于副语言范畴。毕继万(1999:45)对副语言给出了定义:副语言(Paralanguage)又称伴随语言,一般指的是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而广义上讲,副语言还包括体态动作、面部表情、甚至某些书写符号及言语交际情景。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中,只有35%的信息是靠语言行为传递的,其余的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et al, 1998)。

2 网络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分析

从中西网络跨文化交流中有共性的中西文化(思想、观念)的差异突显在这几点:①西方人一般都要有;中国人却大多数不知道信仰有什么用处或者直接把当成迷信而拒之于千里之外。②西方人一般将时间视为串联式单线推进的;中国人通常将时间分为多线并联式向前发展;③西方人相对直爽,敢于直陈事实;中国人大多数含蓄,在事实面前过于谨慎。④西方人在虚拟世界一般不掩饰自己的年龄、性别和国籍等个人资料;而中国人在虚拟世界里普遍会进行乔装打扮。

使用ICQ和OICQ时,在一台电脑上是不可以同时打开多个ICQ面板的,而OICQ则可以在一台电脑上同时打开多个面板分别以不同角色与多人交流。他们认为时间应该按行动目标进行分段任务安排。另外,西方人只要了解到对方没有,基本上都会进行方面的介绍,并且会强调宗教不是迷信而是引领人发现快乐和目的的学问。

在网络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能力如何,与一个人的跨文化意识程度及跨文化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贾玉新(1997:274-275)认为,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提出之后,似乎人们都以固定的方式进行交际。这是以牺牲文化差异为代价,寻求普遍性的做法,对于跨文化交际来讲,文化差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交际当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懂得礼貌,注意“面子”问题。Scollon,Ron和Scollon,Suzanne Wong(1995:35)认为,“Face is the negotiated public image, mutually granted each other by participants in a communicative event.(面子是交际事件中的参与者所相互给予的、相互偕同的公共意象。)”有了这个认识,才能自觉的运用礼貌策略进行妥当的交流。Hall(1976)提出了强交际环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和弱交际环境文化的概念,在强交际环境文化中,如中国、日本,集体主义高于个体/个人主义,环境因素让人们崇尚和谐的社会关系。而在弱环境文化中,如德国、美国,个体/个人主义高于集体主义,个人奋斗让人们崇尚对抗,竞争,人们直言快语。中西文化都曾有过自己的一段互不往来的发展史,各自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行为系统和价值观念。胡文仲(1999:168)强调说:“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和为贵”思想以及整体式的形象方块汉字造成了整体思维;西方文化注重逻辑推理的科学实证论和强调个体奋斗的二元论形成了个体思维。这正是中西文化发生冲突的哲学根源所在。我们谈到跨文化意识,最要紧的首先就是要从哲学根源上找到中西文化的差异,建构起求同探异的多文化意识,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本着平等的观念进行跨文化交际。

3 跨文化网络交际的未来展望

如果说互联网是真正的多文化媒体,鼓励人们积极使用互联网表达自己是绝对重要的。惟一保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消费者又是信息生产者的办法就是主动使用互联网。互联网为在亚洲广泛使用英语提供了一个优势。在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如香港,新加坡,印度等),英语已经长期地被用做一种全国通用语,这为多文化社会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样,互联网应用于英语教学是当然,更是必然。英语教学的本质就是交际。互联网为网络交际提供了运作平台,从而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要求教师和学生第一要务地掌握信息技术,之后就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逐步提高。如何最佳地利用这一工具在整个亚洲地区乃至全球进行交际和文化传播是一大重要的创造性分析课题,解决这一课题本身就离不开虚拟网络会议的各个参与者。

[参考文献]

[1] Samovar,L. A., Porter,R. E. & Stefani,L.A.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

[2] Scollon, R. & Scollon, S. W.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3]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4)

论文摘要:虚拟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二重化了现实世界,使原本单一的现实世界分化为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使青年大学生原本不定型的世界观受到冲击。更新观念,培养和增强网络意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全新的世界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大学生面对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感到迷茫或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时候,他们对虚拟世界还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对其本质还不够了解,以至对世界观的现代形态没能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得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和冲击,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全新的世界观,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人们已经习惯了传统意义上的世界观:它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外在世界之间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今天,我们去定位全新世界观的研究对象,它依然是整个世界以及人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然而,整个世界以及外在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对象世界是单一的现实世界,而虚拟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使单一的现实世界不再单一,而变为二重化的世界,即:真实的现实世界(即真实世界)和虚拟的现实世界(即虚拟世界)。对象世界的变化要求人们的观念形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赋予世界观以全新的内容和意义,我们需要在真实世界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也需要在虚拟世界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全新、科学世界观的树立有赖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虚拟世界的本质,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系。

虚拟首先是一种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同其它技术一样,虚拟技术在本质上是一个中介系统,当然这种中介系统和传统的中介系统有所不同,“传统的中介不能派生和创设客体,而只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而虚拟技术这种中介系统其本身就能展现为一个虚拟现实,它派生和创设着虚拟客体,若没有虚拟技术,就不可能有虚拟客体。”

凭借虚拟技术创设的虚拟客体构成了虚拟世界两极对立中的一极,它和虚拟世界中的主体共同构筑着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的电子空间里存在着两类客体:一类是对真实事物的模拟。这是人们借助于虚拟技术所进行的“重建”或“再造”,使得人类历史中的过往“现实”、微观世界中的分子结构形态、人类不可能进入的微小世界(如人体器官内部)、平时不能到达的危险环境以及常态条件下不能展示的社会历史事件和人类活动的未来前景等等得以在虚拟空间中“真实存在”。一类是虚构。虚构的事物是建立在真实世界中主体幻想基础之上的。

虚拟世界中的客体和真实世界中的客体有很大的区别。真实世界中的客体在成为客体之前,它首先是一种实存,是一种尚未同主体发生任何关系的、但自身已经实际存在着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东西,一旦它和主体作为对立的两极而出现时,它便进入了主体的活动范围,成为主体的对象即客体。虚拟世界中的客体则不同,它在成为客体之前是“无”,它的出现,完全借助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技术水平,是主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技术水平的结合。因此,虚拟世界中的客体归根到底是由主体赋予的,是主体借助于虚拟技术对真实世界中客体的某些属性的复制和创造。

主体的对象(即客体)世界被二重化为了真实客体和虚拟客体,使人们有必要去思考与之相对应的主体是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现实的客体世界所发生的分化相对应,主体也发生了分化,由过去单一的现实主体而二重化为真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同虚拟客体是真实客体的虚拟化一样,虚拟主体也是真实主体的虚拟化,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完全虚拟的数字化存在。当真实主体面对的客体是人类无力涉及的危险领域或不可能的可能性时,他会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完全虚拟的数字化存在出现在虚拟世界的主体舞台上,去认识和把握虚拟客体;另一种,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是真实主体根据自己的愿望赋予自身以虚拟的人格,主体把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以某种面目来表现自己,这类主体所面对的客体大多是有“生命”的人。虚拟世界为主体塑造形象或者改变扮相提供了舞台,这是真实世界所不具有的,这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所指认的“人格面具”普遍化,并且在多元化交往中构造无数的“网络面具”。

然而,虚拟世界无论多么精彩,虚拟主体无论如何更能尽情地表现自己的个性,虚拟世界及虚拟主体最终是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主体所制约、所规范的。因此,虚拟主体与真实主体是一个主体的两种不同的身份,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结、相互映照的,而不应该是相互异化的两个不同的主体。

虚拟客体和虚拟主体共同构筑了虚拟世界,虚拟世界的出现使原本单一的现实世界不再单一,而分化为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而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个人来讲,虚拟世界的出现拓展了他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他们的客体范围。

虚拟世界的出现,使大学生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他们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更为复杂。在这个世界中,真假难辨,虚实难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抓好。

1.增强教育主体的网络阵地意识,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许多高校有效地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

如东北大学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党委宣传部“视点网”、团委“先锋网”和学生处“学生信息网”为代表的一批思想教育类网站。西北工业大学积极抢占网上阵地,逐步形成了“管、导、建”相结合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他们还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表现之一:在网络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大学生的助建助管作用。先后有数千名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参与了网站的制作、管理与维护,在活跃思维、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学生自身的政治素质也得到提高,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表现之二: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分别设立自己富有特色的网页,网页的创设过程是他们不断加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立发挥了重要教育功能,并取得显著成果。

首先,它能有效地加大教育的信息量,及时收集和迅速传播教育思想和信息,提高了教育的时效性。

其次,它为教育主、客体提供了平等、自由、及时的思想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了亲和力和说服力,更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思想政治教育不再象以往那样显得十分被动,而具有了某种主动的色彩,这种主动性也有益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再次,它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使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当某一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网络便成了反映师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我们密切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中得以解决。

第四,它有助于各领域、各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联系与沟通,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冲破一校的限制,形成教育合力。

第五,坚持管理、引导和教育的三位一体。以管促教,以导促教,全力出击。

2.增强教育客体的网络中介意识和网络主体意识

教育客体网络意识的核心是网络中介意识,它是网络意识的根本,亦可称为网络本质意识。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网络中介意识,为学生揭示网络的本质。它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系统的一个要素,是主体接受客体信息赖以借助的手段和工具,它兼具主、客体双重特征。对于客体来说,中介传递着主体的作用;对于主体来说,中介又传递着客体的作用,它应当在主、客体之“外”来为主体服务,人应当是网络的主体,人在左右网络使其为自身的需要服务,而非网络是主体,人成为它的奴隶,为它所左右。

网络主体意识是网络中介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强调网络的中介意识,强调网络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并非意味着力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网络是完全游离于主体(人)之外的。恰恰相反,网络从一开始就具有“属人”的性质,它是主体人创造、为人的活动服务的。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主为我意识的培养。通过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自主为我意识,使他们能独立、自主地支配网络为他们提供的信息,能相对有效地区分合法的和非法的、有益的和有害的、有用的和无用的、真实的和虚假的信息;同时,能够真正意识到网络是“为我”的。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需求观,明确知道自己应当需要什么?通过网络应当获得什么?应当成为支配网络的主体,而非网络的奴隶。

篇(5)

【关键词】网络;公民意识;公民权利意识

2012年2月17日,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了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乌坎事件、郭美美风波、温州动车事件位列前三位。评审团专家指出,2011年的十大公民社会事件反映出,公民开始多途径、多角度地参与社会建设。

在这十大事件中,由网络开始而迅速扩大其影响力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的事件就有多起,例如在温州动车事件中,网民对事件的强烈关注,既显示出社会对于生命的敬重与悲悯,更彰显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借助网络平台传达理性诉求,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小悦悦事件——2011年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随着视频在网上的疯狂传阅,引起了整个社会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及对社会良知的呼唤,在谴责社会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公民”良心的反思。上述事件都表明了在网络普及的现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促进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和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

一、公民、公民权利与公民权利意识

公民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民主城邦时代,其原意为“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外乡人),他们参与城邦公共管理事务,同时承担守卫城邦的责任。亚里士多德说:“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政权机构的人们。”不能以从事贱业为生而行动有碍善德的工匠和商贩为公民,忙于田畴的人们也不能作为理想城邦的公民。”所以最早时期,公民的概念是相当狭隘的。而在现代社会,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照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个人。例如,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公民权利是为公民所拥有、为政府所保障的合法权利。公民权利分为四类: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公民权利是社会成员的个体自主和自由在法律上的反映,是国家对公民所承诺和维护的权利,是一种社会所认可的赋予公民个体可做或可不做的自由,包括依照宪法和法律所享有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我国也在《宪法》中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权利意识就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理解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何种手段予以不就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构成了公民意识和宪法精神的核心。因此可推知公民权利意识便是指公民对于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认知、主张和要求的意识,以及对他人认知、主张、要求的社会评价。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公民认识和理解依法享有的权利及其价值;二是公民掌握如何有效行使与捍卫这些权利的方式;三是公民自觉地行使公民权利的行为规约于法律规范之中,以免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权利。

二、网络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网络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主要是由网络自身的特征和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独特性来体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的广泛性与开放性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

在网络出现以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由传统的言传、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等传统传播方式。网络的出现打开了一个新的信息传递的平台,网路偶的开放性和广泛性也使其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之一,打破了传统媒体时期的信息垄断,使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知情权。

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从媒体到受众的单向方式,网络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而出现,它所具有的同步性、“解空间化”、海量性的特点,克服了传统媒体时代线性传播的劣势,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传播技术于一身,在第一时间内为受众提供海量及时全面的信息,既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又保证了信息的持久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的知情权。

(二)网络的匿名性增强了公民的话语权

传统的媒体方式是一种单向性的,缺乏互动的传递方式,而网络的互动性是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人民的交流,使大家在网络平台上各抒己见。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具有匿名性,这种去身份化的特性使得公民能够抛开自己的社会角色、真是身份,毫无顾忌的表述自己的权利和意见。

在网络中,公民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权利得到了真正的实现,网络的民主化和匿名化,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来。在这个公共空间里公民可以自由平等地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网络媒体刚好做到了这一点,它不再是权威话语、精英话语的领域,任何人无论是弱势群体还是边缘群体都具备了平等的发表自我看法的话语权。

(三)网络促进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公民实现自我权利的过程就是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过程,网络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和其便捷性已经充分引起了国家对于这一媒体渠道的重视和利用。公众通过网络了解到大量的信息,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自发的聚集而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例如2008年网民支持奥运,声讨敌对势力抵制奥运的行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

网络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为其政治表达提供了顺畅的平台,更为其政治参与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与动力。及时广泛互动式的网民参政言论和行为,以其前所未有的活跃、快捷和尖锐性,显示出愈来愈大且呈不断增强之势的辐射力、冲击力和深层振荡力。

三、网络在构建公民权利意识中面临的问题

网络提供了一个开放、平等、自由的公共话语空间,为政府和大众的互动提供了一个平台,而这必将对我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公民意识的建构带来新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看到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在构建公民权利意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网络言论的非理性

一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人们可以用虚假的身份在网上消息、表达观点和看法,但是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匿名性使人们脱离了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角色,让其一同脱掉了责任感。一些不负责任的假消息,在网上肆意谩骂,对别人进行恶意攻击,利用网络行骗等行为层出不穷。无论是自由无度还是责任无意识行为都是“过度”的公民意识,这些行为不仅是网民个人成长的不利因素,也对网络大环境带来了恶性的影响,对网民公民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阻碍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环境鱼龙混杂,并不是所有网民都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水平。在现实中,每个公民都有借助网络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但因网民的职业、教育水平、经济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由表达的能力,网络中,我国网民对诸如网络话语的表达、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上都会因为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有所不同。

篇(6)

1.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吸引学生的眼睛”。“好奇”是青少年的天性,青少年那种猎奇的心理会驱使他“寻求新奇”,去“打破砂锅问到底”。网络世界是个“五彩缤纷”的“社会”。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根据青少年的需要,去捕捉适合青少年的“东西”。当每个青少年被你“巧妙”设计的教学情境和内容所“吸引”的时候,也会在情境中很自然地产生一个又一个“疑问”。比如,有位老师、执教“网上购书”。先设计了一个生活中购物情境:晓涵同学到书店购书。购书程序学生都对答如流。那么我们如果要在Internet上购书也是这样做的吗?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来了。诸如:网上书店也能像书店一样选择吗?书有新华书店多吗?能打开看吗?价格贵吗?会不会上当受骗?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神秘地说:“那我们就去‘看看’,体验一下网络购书的奥秘吧!”然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走进”了网上书店“邀游”、购物。学生的好奇心驱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网络中,也乐在其中。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网上购物”的真本领。

2.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营造活动的情境”。哪个青少年不“好动”,这是由青少年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我们根据青少年好动的特点有效地加以引导和规范。当然决不是压制。压制就会使青少年失去“灵感”、失去“创造性”、失去“童趣”。把握青少年“好动”的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情境,学生必将“因动而疑”,“因动而学”,“因动而创”。

3.满足学生好玩的心理,“激发创造的灵感”。学生“好玩”是因为他们能从玩中找到快乐,那我们就根据青少年这一特点让他们在老师“预设”。的情境中尽情地“玩一把”。在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创造力的游戏中有很多优秀的游戏。青少年本身是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青少年遇到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其实,只要引导得好,坏事也会变好事。所以,我们一些网络(电脑)教师要设计一些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游戏。给青少年一个“自由”的空间,让青少年的灵感得以“常生”。

4.满足学生好试的心理,“提供体验的机会”。勇于尝试,敢于接受挑战,不放过哪怕百分之一的机会。是一个强者的素质。现代社会需要的不光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还需要那些有勇气和毅力的人。“好尝试”是发现的基础。在探究过程中就会有问题产生。网络资源丰富,筛选健康的“精神食粮”,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会让学生在网络“跌打滚爬”中生发问题意识,从而达到“会问”。比如:教学《铺地砖》,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先让学生上网查找“理想中的地砖”。然后,我引导学生把地砖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电脑上排列出来。结果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然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问题都解决了。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有了体验的机会,才发现了“铺地砖”也是很有学问的。既要考虑到美观,还要考虑到经济、实用。长了不少见识。所以说,数学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

篇(7)

网络空间安全,英文名称为“Cybersecurity”,最恰当是译为“赛伯空间安全”,通俗点译为“网络空间安全”。这与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和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是完全不同层面的概念。名称中所谓的“网络空间”,是指与现实世界的空间对应的全新虚拟空间。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网络空间安全,不是指这个国家的网络安全,而是指这个国家在网络空间中的安全!

正确的网络空间安全,与谬误的网络安全(或者信息安全)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包含的范畴之外,最核心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网络时代的视角,一个是工业时代的视角。一个是互联网的新思维模式,一个是传统的旧思维模式。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是两种范式的差异,才是概念差异的根源。

两种范式究竟有什么根本差异?互联网范式和传统范式不同的根本在于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不同。相比于现实空间,网络空间以光速运行,不存在边界,而且无摩擦。我们形象地把现实空间的范式称为大教堂范式,网络空间的范式称为大集市范式。前者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我们整个的社会运行体系都是基于大教堂范式;后者是正在形成中的新空间,与我们的现实和经验相比,很多规制是头脚倒置的。两种思维模式,常常是两种世界观和两种规律:比如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集中式与自组织,控制式与动员式。我们以工业时代的传统范式去应对美国网络时代的新型范式,轻者说是牛头马嘴,重者说是鸡蛋碰石头。

由于局限于传统范式的网络安全观,将信息和网络当做问题的主体,所以我们的安全事务和视野长期分散在工信部、安全部、公安部等部委之中。而事实上,网络空间安全,对应的是现实空间的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现实空间的安全主要建立在四大能力之上,就是国家的政治能力、经济能力、文化能力和军事能力;也就是表现为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军事安全。所以,相对应的,网络空间安全是建立在一个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政治能力、经济能力、文化能力和军事能力上的。也就是说,网络空间安全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军事安全。这些安全问题岂是我们传统工业时代设置的一个部门能够胜任的。只有完成最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将网络空间安全提升到与现实空间安全同等高度,甚至更高的高度上来制定战略、寻找对策,才可能找到方法,让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网络空间的四大安全问题,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军事安全可以简单归结为三个战场,一个是政治和文化为主体的舆论战,一个是产业和经济为主体的市场战,还有一个是军事为主体的信息战。舆论战是正常时期的主战场,信息战是战争时期的主战场,而市场战是正常时期和非常时期都依赖的基础。舆论战比试的是网络空间的认同与动员能力,也就是网络空间政治与文化能力的较量,包括价值观、话语权、公共外交和社会动员等。市场战比试的是网络空间的标准、建设、运行与服务能力。也就是网络空间经济能力和产业能力的较量,包括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信息战比试的是网络空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攻防能力,也就是网络空间军事能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