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6:00: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楼宇智能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的健康发展,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步加快,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楼宇的智能化成为了自动控制领域内又一个新的亮点。但是从我国涉足楼宇智能化这一行业开始到现在,国内将近80%的高层楼宇智能化工程是采用国外的监控组态软件做上位平台。本人从事楼宇智能化工程将近8年,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外的软件(如EXCEL5000、WINCC等)在使用的时间上比国内的软件长,它的稳定性和功能要优于国内的软件;二是国外的软件都有自己的硬件集成产品,它的软硬件能够很好的结合,而楼宇的智能化工程存在高投入的风险(一般占到土建成本的5%左右),所以国内软件在高层楼宇的智能化工程上很少被采用。但是实际上由于楼宇智能化系统属于一个滞后系统,控制精度不象过程控制那样要求很高。从工程成本方面考虑,在与开发商达成采用国产软硬件打造国内智能化楼宇工程的共识后,我公司向开发商提出了下面的解决方案。
本案例分析中的交通大厦位于广东省某市中心,楼高24层,建筑面积为40000平米,在主楼两侧各有3层高的裙楼,楼主体为中心对称结构。其交通指挥中心位于顶楼,5至23层为办公室,4层为餐厅,1至3层为集中办证营业大厅。地下分三层;一层为拥有26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二层为机电设备间,三层为战时防空所,平时为杂物储藏室。
交通大厦的主要功能:
集中管理市区内的机动车量;
对发生重大交通故障和车辆高峰时的路段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一.交通大厦的系统集成模式
在国内对整个智能大厦的集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目前大型公共建筑BMS系统集成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模式:
1.以接点方式进行系统集成、2.以串行通讯方式进行集成、3.以建筑自控系统BA为平台进行系统集成、4.基于子系统平等方式进行系统集成。第一种集成方式是系统集成最初的手段,现在BMS集成当中很少应用;第二种方式由于采用串行通信在通信速度上过慢;第三种集成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BAS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缺少向上开放的能力,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设备和接口软件局限于特定产品因此系统集成能力有限,并且维护、升级成本过高。BAS与BMS捆绑过紧一旦BAS出现故障,BMS也就宣告瘫痪,失去正常工作能力,不能管理和监控仍正常工作的子系统。
针对用户提出的使用要求和遵照系统集成的5大原则,我公司采用了基于子系统平等的集成方式。
整个交通大厦按用户提出的功能要求可集成为并行的两层结构。由交通大楼的OA和CN构成综合通信平台,交通信息通信,报警系统等组成的综合业务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由与楼宇管理相关的系统如:BA、FA、SA等单独构成基于楼宇物业管理的楼宇管理系统(BMS)。集成后的系统如下图所示,其中OA的5个子系统与CN的6个子系统由MAS协调管理,BA的7个子系统和物业管理网络由BMS管理,两者的数据库可以根据权限与需求互联。
二.交通大厦布线系统
整个大厦中的MAS系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作为传输介质的子系统(超5类和6类混合布线结构)。
1.根据用户需求分析,交通大厦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配电设备监控、机电设备监控、火灾报警、有线电视、保安自动化、广播音响、信息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等子系统。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可支持以上各种子系统的信号传输,几乎覆盖所有的弱电系统。但在实际应用中,设备监控系统主干网络拓扑结构一般为总线型,而综合布线为星型拓扑结构,该系统如采用综合布线则双绞线长度要增加许多;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缆可以传输射频信号,但要增加适配器,系统可靠性降低,其投资也比同轴电缆贵;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传输如采用UTP,其屏蔽性能比同轴电缆差,采用FTP,其价格比同轴电缆贵,且电源线也要另外敷设;火灾报警系统主要为总线型结构,也存在上述原因,且目前有关规范规定火灾报警线路不能和其它线路共用和共管敷设,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更不适合采用综合布线;广播音响系统输出电压为70~120V,如采用综合布线就存在电缆过电压的问题,这部分系统也不适合采用综合布线。所以,最适合采用综合布线传输介质的系统是MAS(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
2.综合布线设计等级
综合布线设计等级分为基本型、增强型、综合型。结合用户对语音和数据设备使用的需求,并考虑未来10~15年的发展,本大楼采用综合型设计等级,用光缆和UTP混合组网。
3.水平工作区及设备间连接设备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选用超五类产品,能支持100Mbps以太网、1Gbps以太网的要求,并支持到桌面的550MHz宽带视频传输的需要,并为未来的升级提供了方便。由于数据传送的瓶颈主要在数据共享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因此,水平工作区及管理间的连接设备采用超五类产品。另外,还在每层楼中设置少量光纤到桌面的信息点,其主要分布在综合会议室,指挥中心,网络中心及重点办公室。此方案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投资最少但同时要保证用户性能的系统,即网络成本要求比网络带宽更重要的场合。
方案二:选用传输频带更宽、传输速度更快等传输质量更好的六类产品,同样在每层楼中设置少量光纤到桌面的信息点。六类布线的带宽和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五类电缆的指标(能支持1.2G/2.4GbpsATM以及1.0Gbps千兆以太网的应用,数据传输速率比五类电缆快5--6倍)。六类布线与基于光纤媒介的垂直干线一起使用,为高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超前性,特别适用于未来网络的扩展及升级,减少维护费用,但缺点是价格较高,本方案投资比方案一多35%、约增加180万元。
经与甲方对实际需求和工程造价的进一步商讨,在本系统中采用超5类和6类混合布线的结构。
4.数据垂直干线方案
由于各楼层采用了速率较快的网络交换机,这些不断增加的网络负载超出了大对数双绞线的容量范围,为支持千兆以太网及未来更高数据速率的应用,数据垂直干线采用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光耦合率高,纤芯对准要求相对宽松;当弯曲半径大于其直径的10倍时不影响信号的传输,是符合IEEE802.5FDDI和EIA/TIA568标准的主干传输线缆;能够支持大楼内超过100m传输距离的计算机网络和需要高带宽的高速网络传输应用,确保目前和今后网络系统的需求。
语音系统:虽然现在语音系统已不仅仅是传统的电话业务,还有ISDN等多种业务,但是采用超五类大对数铜缆已完全可以满足未来10~15年通信技术的要求。因此,语音垂直干线采用超五类大对数铜缆。
5.信息点配置
信息点配置主要依据综合布线设计规范、业主对语音和数据终端设备需求及考虑一定信息点预留量来确定。
参考国内部分交通管理大楼综合布线信息点使用情况,指挥中心办公用房、1—3楼办公大厅为5~6个信息点/10m2,网络中心为7~8个信息点/10m2,一般办公场所为3~4个信息点/10m2,对于该楼内目前用途不明的区域,根据其具置,分别按基本型设置和增强型设置。本楼共约5896个信息点。其中语音点2531个,数据点3365个,光纤到桌面点156个。
6.主要设备配置
目前,国内外生产综合布线的产品型号较多,主要分为三大派系产品:欧洲,北美、中国内地及台湾产品。甲方在我公司推荐的设备中选择了美国西蒙公司的产品。
具体配置如下:各工作区子系统中语音系统、数据系统均采用六类信息模块,可以用于传输速率达100MHz的网络环境中。语音系统、数据系统同时采用六类信息模块的目的是两系统可以互为备份,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水平子系统中数据系统、语音系统均采用6类4对双绞线,光纤到桌面信息点采用8芯多模光纤(其中两芯备用);垂直子系统中语音主干采用50对超五类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采用24芯多模光纤;管理子系统主要采用机柜安装方式,即将语音配线架及数据配线架都安放在19英寸标准机柜内(语音系统采用机柜式配线架,数据系统中采用光纤配线箱用于主干配线的端接,24口六类配线架用于水平配线的端接)。
7.光纤监测:在本工程的光纤监测中采用卡式OTDR仪表和光功率仪,光开关监测,在被测光纤输出光功率太强影响测试结果时,在光纤测试链路中自动接入光衰耗器(例如DB-2900),以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
监测站的光功率仪对被测光纤的光功率进行监测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报到光功率控制单元,光功率控制单元对监测的光功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将超过报警门限的光功率数据传送给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对各光功率仪传送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对发生超门限的光功率变化进行告警、统计,判断出故障的光线段,自动快速地启动监测站的光时域反射测试仪(OTDR)和程控开关(OSW)对发生故障的光缆进行测试,测试后的曲线数据上传到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将测试曲线与参考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故障点的位置,类型和告警级别,可采用多种报警方式。
三.交通大厦(BMS)
楼宇智能化管理系统(BMS)实现了对大厦设备总体运行的综合管理。对BAS系统采用了控制网络,现场总线两级控制网络结构,结构图如下所示。
在监控中心和下位各节点上选用北京华富惠通技术有限公司自行开发的通用监控组态软件controx2000(开物),作为监控平台。
在控制网络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对下位的现场总线采用Lonworks和MODBUS标准通讯协议。控制网络通过TCP/IP协议连接系统数据服务器,监控操作站等计算机系统,用于对现场设备的监控,数据采集汇总处理和存储。由于Lonworks器件的价位过于昂贵,从节省工程成本的方向考虑,现场控制总线采用Lonworks和modbus两种总线结构。对于参与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数字式直接控制器(DDC),智能仪表,执行器等。采用Lonworks现场控制总线进行连接。对于只在监控中心显示而不参与控制的电量参数和各设备运行参数,采用MODBUS进行连接,上传采集数据。在控制网络和现场总线间采用台湾巨腾公司的网络连接器(OPENPLC)进行连接,实现现场数据的上传和上位操作指令的下传。
对于安防系统,消防系统,电梯管理,下位的控制器等子系统的连接主要是通过各种软件(OPC,ODBC)和硬件(串行,集线器)接口进行通信连接。由通信接口把整个大厦的消防,安防,配电,给排水,电梯,中央空调,能耗统计等子系统连接到一起,通过数据交换和联网通讯,进行统一综合管理,使整个大厦高效合理的运转。
对交通大厦BA运行监控功能简介如下:
在交通大厦BA系统中,主要包括:供电部分(高低压变电、交流低压配电、直流供电);机电设备(中央空调、给排水、电梯、照明);消防系统;安全防卫系统;空气质量检测;停车场管理;能耗监测统计系统。按监控节点进行划分,可分为如下9个节点。
1.供配电监测:
1).高压侧检测项目:高压进线主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高压进线三相电流检测;高压进线ABBCCA线电压检测;频率检测;功率因数检测;电量检测;变压器温度检测;以上参数送入供配电系统监测节点中,由系统自动监视及记录,为电力管理人员提供高压运行的数据,便于管理及分析。监视主开关的状态,发生故障及时报警。监视大厦的用电情况。负荷的变化情况,便于管理人员分析。
2).低压侧检测项目:变压器二次侧主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变压器二次侧AB、BC、CA线电压;母联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母联的三相电流;各低压配电开关的分合状态及故障状态;各低压配电出线三相电压,电流,电量,谐波电压,浪涌电流,功率参数;中央控制室楼宇自控系统的显示器上以图形的方式模拟出了供配电的系统图和电力分配拓扑图,如果供配电系统中有什么问题,管理人员可立即发现,并很快确定故障位置,从而及时处理问题。controx2000(开物)软件可对采集的各电量参数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即将发生故障的元器件和线路进行预报警,在上位做出反应并下传,对要发生故障的元器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有画面自动锁定的功能,并进行语音元器件号提示。对以上的监测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在监控主画面上进行显示,并能进行存储,打印,存储的模式可进行选择:定时(存储的周期可人工设定);过滤存储(对每隔一定时间连续存储的电量参数进行判断,如无超常变化,则存入定时连续纪录的最后一条纪录),如这段时间内电量参数有异常偏差变化,则整段记录会被完整的保留,以供分析判断用。这样可以减少电量参数的数据库容量,优化监测系统的运行时间。
一般在上位对电力设备都是只监不控,但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在上位要提供对电力设备的操作接口。电力监控节点在上位进行电力元件的操作时,要具有很高的权限,在操作每个元件时都会有提示画面弹出,并有作元件的语音开关号提示,使操作人员作出进一步的判断。每次的操作对操作人员的工号和操作内容都有记录且记录为只读文件。
当大厦负载的用电量发生变动时,上位监测节点可根据采集的电量参数调整变压器的投切台数,节约电能,缩减大厦管理成本。
由于高低压配电间采用无人监守模式的方式,故在高低压配电间内接入4---6路视频信号,当发生火灾时可对其进行实时监视,有助于灭火工作。此项功能的实现可借助开物软件具有国内先进的视频画面显示插件单元(在监控的模拟主画面上可有一个或多个时实的视频小画面时实监视被监控对象)。
3).应急发电部分:通常为避免正常外部电网供电出现问题,造成大厦停电,因此大厦内选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故障时由柴油发电机供电,保证消防设施、电梯、应急照明等设施的用电。交通大厦的配电自控系统对发电系统及切换系统并不进行控制,但为保障应急发电装置正常运行,楼宇自控系统对一些有关参数进行监测,如油箱油位,各开关的状态,蓄电池电压,发电电流,电压,频率等。
4).直流供电部分直流蓄电池组的作用是产生直流220V、110V、24V直流电。它通常设置在高压配电室内,为高压主开关操作、保护、自动装置及事故照明等提供直流电源。为保证直流正常工作,楼宇自控系统监视各开关的状态,尤其要对直流蓄电池组的电压及电流进行监视,及记录,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由于供配电系统的参数是只监不控,因此使用KMC公司的KMD-5210网络控制器,配用KMD-5220输入卡最为合适。这样的配置最多可有128个输入点,并且其输入的A/D转换可达16位,因此可以非常精确的采集数据。它还可存储256个报警、96个曲线记录。它的输入卡的每个输入点可通过软件及拨码开关任意改变,可设定为DI、0-5V、4-20mA等等。KMC公司还提供各种各样的电量转换器或变送器,如电压变送器、电流变送器、功率变送器等,它们将电量信号转换为标准信号,如0-5V、4-20mA,便于DDC接受。
2.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监控:
在交通大厦机电设备中,中央空调是第一用电大户,对中央空调的监控最终目标是在保证中央空调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控制。从节能和环保方面考虑,中央空调的工作模式采用变频。Controx2000在国内的监控组态软件中是现今唯一一个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位软逻辑功能的软件。对于一个很复杂的被控对象在上位组态中使用专家算法,来提高控制精度,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在交通大厦机电设备监控中,对中央空调的控制采用DDC控制器(辅助备用)和上位软逻辑(采用模糊控制)混合应用的方式在不增加其他任何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来实现它的节能控制,降低大厦中央空调的能耗。交通大厦的中央空调系统在投入运行后,可实现节电40%的性能指标。
对中央空调的监控,可分成两部分:中央空调的水循环系统,中央空调的空气调节系统。
对中央空调系统的水循环调节主要包括,冷冻(热供)水泵,冷却水泵的变频监控,启停监控,故障监控;对冷却塔的启停,故障等项的监控;对出入水蝶阀工作状态的监控;对供冷,供热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对中央空调的空气调节主要包括:对风机,盘管,送(回)风门开度状态的监视和调节,对过滤网工作状态的监测,对加湿器的工作状态监控和调节。
对这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的上位控制主要是依靠采集现场的温湿度,空调运行的设备参数,在上位经过开物的软逻辑单元模块的计算后把控制数据下传给DDC控制器或PLC进行设备调节以达到节能效果。
对通风及排烟系统(包括厕所楼顶排风系统、地下机房、人防及地下车库送/排风系统以及空调新风进风系统、放烟系统、排烟系统及加压送风系统)采集每个风机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以便进行集中的监视。
3.给排水系统:
从节能方面考虑,给排水系统采用变频工作模式。
对给排水的监控主要是对给排水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采集,监视给水池,排污池的水位高低,管网的流通状况(堵塞、泄漏)。污水过滤网的状态,水泵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上位对排污和给水,能够进行紧急控制,在发生管网泄漏和污水堵塞的情况下能够判断出明确的事故位置。保证维修工作的快速进行。
4.电梯集群管理系统
交通大厦的电梯交通系统采用6台三菱电梯。通过通讯接口与电梯控制系统联网,来实现对电梯的集群管理。对电梯的集群管理主要是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电梯运行时的楼层号显示,电梯的启/停控制,累计电梯运行时间对到达指定时间的电梯自动提示维护信息,在发生火警时电梯要求与消防联动停在首层(消防电梯出外)。
5.照明系统的监控:
照明系统在大厦的用电设备是仅次于中央空调的第二用电大户,对照明系统的集中监控在保证照明稳定可靠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它的节能性。
交通大厦的照明可分为三类:办公室照明、公共区域照明、泛光照明。办公室照明指通常房间内的照明,这部分照明所用的电量是照明系统中最大的。公共区域照明指走廊、过道、楼梯间、车库等区域的照明,包括应急照明。泛光照明指为了大厦的美观,在晚间照射大厦外观,使大厦在晚间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照明。
1).办公室的照明节能控制:在交通大厦的灯光节能方式上采用灯光的调光控制。根据自然光的亮度,来调节灯光的亮度。KMC公司的PSR-1型感光电阻可感应自然光的亮度,然后转换为4-20mA信号,将其传送给DDC控制器,DDC控制器处理该信号,再输出控制信号给调光器,从而调节灯光亮度。这样即可以使光线柔和,为房间内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又可以节约能源。同时在每个灯排上安装红外电子眼对灯下的人体进行检测,如果在一分钟内无人进入它的感应范围,则开始把亮度调小直到10分钟后如仍无人进入感应区域,灯自动关闭。
2).泛光照明的控制:在交通大厦的楼下,安装了50个不同颜色的射灯。照明监控节点采用定时开关的方法控制泛光照明。在上位监控系统中制定时间表,每天晚上7点开灯,凌晨3点关灯;在上位的控制表内可以人工设定开哪些灯,不开哪些灯;节假日怎么开灯等等。这些方案存储在上位监控节点的数据库里,管理人员可随时调整这些方案。
3).公共区域照明的控制:公共区域包括走廊、楼梯间、车库等区域的照明的控制方法采用定时控制法。既在下班后除保留必要的值班照明外,其它的照明应关掉,以节约能源。照明的控制采用KMC公司的KMD-5801控制器,它可独立运行,也可通过Peer-to-Peer方式连成网络。它有8个通用输入通道,8个通用输出通道。一个这样的控制器可控制多达8个照明开关点。
6.城轨交通环境的空气质量监测:
交通大厦的1到3层是证件集中办理营业大厅,对于这样一个人群流动量大的公众场所,对它的空气质量检测是尤为重要的。营业大厅环境的监测主体是空气中的CO2浓度,空气的温湿度,在人员流动最多的2层加入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氧气等四合一的气体监测仪表,对有毒气体进行监测。仪表选用日本新宇宙的XP—30211E。当空气环境发生异常时经上位采集并确认后做出不同的反应:启动通风机,吹入氧气等等。
7.停车场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也是大厦保安自动化SA系统的一个部分。在地下停车场的收费中心设置一台停车场管理操作站,其上运行BAS的停车场监控系统,它是一个完全图形化的软件系统。在系统集成设计中,停车场操作站与BAS中央操作站的停车场管理节点在同一级网络EthernetTCP/IP上互连。集成功能包括:
1).向BAS传送停车场车辆的流动量及车位信息;
2).向BAS传送设备工作状态及控制信息;
3).向BAS传送收费资料;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发展突飞猛进,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步伐,楼宇智能化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应进行认真定位与思考。笔者结合我院今年申报的新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情况,根据社会调研,提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的专业项目教学法。
一、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的现状
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是集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现代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行业。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外企业参与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对我国建筑智能化行业的极大挑战,一方面我国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培训与提高;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急需大批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的建筑智能化应用型人才。由此可见,培养楼宇智能化技术人才是行业的迫切需要。高职教育中,开设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应运而生。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的特点与困难
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所谓项目教学法是指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一,该教学方法打破了旧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创新教育,如何进行,怎样进行,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其二,教育者如何投入太多的精力解决搜集项目、策划教学、施教过程均须重新探讨,大量工作的投入给教育者带来去多麻烦,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其三、楼宇智能化工程专业培养得是技术人员,需要大量的实训设备和案例来保障教学,而教学设备不充足,项目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其四、缺乏真正的双师教师。大部分双师型教师只是持有双师证书,并未有过实践的经验;部分确实有着实践经验的教师,由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不再有接触实践的机会,对行业发展也逐渐疏远。而学校又缺乏长效工作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实习,由于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无法将先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制约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项目教学法采取的措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要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到制度等各方采取相应的改革,必须坚持三个内涵——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优质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同步发展,采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既注重理论知识动手操作相结合,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对专业教学的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师除具有教师职业资格以外,还应具有电气的行业高级或以上岗位技能证书,也就是教师本身要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之举。例如: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进修;鼓励教师参加技能鉴定;提倡教师实训现场的安装调试;实行以老带新的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早日成为适应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另外,在系部成立项目教学专委会,成员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进行合理分工,成立课题组,以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副教授或企业专家担任课题组的负责人,辅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有课题组根据方案确定施教方法及教学任务。
2.开发与项目教学相适应的校本教材项目教学法的实行,需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选用具体项目,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计划、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开发与项目教学法相适应的校本教材是顺利开展课程的必要条件。从德国的经验来看,采用项目教学法老师没有一本固定的教材,他们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一页一页的讲义或工作页。各专业的专业教师要开发项目教材,要按照智能楼宇行业的发展和教学的特点不断地开发新的项目来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能及时地汲取新的知识,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争创品牌课程。
3.建立较全面的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原始的专业考试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多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体现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水平,可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专业课程模块成绩确定为:综合理论测验成绩、课程设计成绩、实训成绩三者的综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4.建立校企合作的良好机制学生在完成了所有的课程和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已具有了从事相应的职业岗位的能力。但是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使学生就业后能直接顶岗工作,还需要在实践工作岗位中进行磨炼,这时,学生可到相应的企业中进行就业前实训,通过实训,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用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学校与企业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企业中的熟练技术工人可参与到学校的实训中,通过手把手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弥补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欠缺。
四、保障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几点建议
1.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作为新专业,加强与大中型相关企业(如建筑行业、高校、大型商场、酒店、写字楼)共建联合实训基地。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作业环境,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学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
2.面向岗位群培养毕业生面向有关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建筑行业、制造行业、高职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的设计与调试工作,楼宇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建筑供电照明设计、施工、维护工作;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安装和维护;楼宇智能化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销售和维护从事新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以及科研和大专院校的实验技术工作。故在培养中,把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分成模块,适应不同岗位群的需要。
3.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特色教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实践表明楼宇智能化应用型人才的最优培养方式是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推行一体化教学,具体做法是:理论与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时间安排、教学过程由实习、理论教师一起商订,相互参与,共同完成。在实训实行课题负责制,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将若干课题进行分工,每位教师负责一类专业相近课题,进行课题负责制教学,学生根据课题安排进度轮转,一可保证老师对擅长课题深入研究和潜心研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可节约实习材料,落实教育成本核算,三可解决实习师资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化,照明,节能,施工
0.前言
在传统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一般只包括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楼宇自控等子系统。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照明灯具节能和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照明控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楼宇大厦建设热潮中,建设者也意识到了智能照明的重要性。使用照明控制系统,更能体现其在节能与管理方面的优势,提高楼宇大厦的科学管理水平。节能是照明控制系统的最大优势。采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流量,进行时间段、工作模式的细分,把不必要的照明关掉,在需要时自动开启。同时,系统还能充分利用自然光,自动调节室内照度。控制系统实现了不同工作场合的多种照明工作模式,在保证必要照明的同时,有效减少了灯具的工作时间,节省了不必要的能源开支,也延长了灯具的寿命。论文大全。良好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合理地选用光源、灯具及性能优越的照明控制系统,都能提高照明质量。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开关和调光两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照明场所的平均照度值,从而提高照度均匀性。同时,系统能根据不同的时间段,人们的不同需要,自动调节照度。
1.工程概况
山东省广电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建筑面积10.6万m2,楼内包括动力照明、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报警联动、建筑智能化等系统,是一座系统集成度比较高的现代化智能大厦。由于本工程建筑面积大,照度要求高,照明系统设计负荷达5315KW(不含演播照明1600KW),为达到节能的效果,办公区、编辑制作区、公共区等均设计了智能照明系统。经工程招标,最终确定采用松下的FULL-2WAY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2.FULL-2WAY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简介
FULL-2WAY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位总线制模块化、全分布对等式系统结构,由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联网监控三部分组成。系统设备均配有各自独立的CPU和存储器,储存相应的程序和命令,不因断电而丢失。这也意味着,某个模块出现故障,只是与该模块相关的功能失效,而不影响网络其他模块正常运行。从维护的观点来看这种“独立存储”的概念,既有利于快速故障定位,又提高了大型照明控制系统的容错水平。
将各自具备独立功能的控制部件用两根通讯线手牵手连接起来,就组成一个控制网络,控制网络的规模可灵活的随照明系统大小而改变。系统提供开放的通信协议,可与各品牌的楼宇、消防、安保等系统相连。
各种信号由末端控制装置发出,经传输总线传至配电箱内传送单元(CPU),经传送单元处理后,发出的动作指令通过译码器控制继电器动作,实现对照明的控制。如需实现调光功能,荧光灯具必须使用可调光镇流器,在总线上接入调光器,调光器控制可调光镇流器即可实现调光功能。
3.智能照明在本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本工程为广电中心综合业务楼,功能侧重于广电节目录制、编辑、发射,对智能照明的要求不高。所以,本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仅限于办公室、机房、公共区域,控制方式仅为开关型。
3.1 办公区
可使照明系统工作在全自动状态。通过配置的“智能时钟管理器”可预先设置若干基本工作状态,通常为“白天”、“晚上”、“清扫”、“安全”、“周末”、“午饭”等,根据预设定的时间自动的在各种状态之间转换。论文大全。每一楼层的各个办公室都配有手动控制面板,可以随时调节房间的工作状态以及满意的灯光亮度。FULL-2WAY照明控制系统还能保证办公区域和公共区域协调的工作。
3.2 车库照明、排风系统控制
①在车流量大的时段和车流量小的时段分别定时控制不同数量的灯光 及换气扇; ②当有车辆驶入、离开车库时开启相应区域的灯光,当车辆停泊或驶离后关闭灯光; ③在繁忙使用时期,开动换气扇;非繁忙时期间歇性开启换气扇以达到节能效果; ④车 库 管 理 员 可 使 用 现 场控制面板及遥控器进行分区控制;⑤也可与消防联动,出现消防报警时,可实现灯光强切或强点功能, 启动紧急照明控制。
3.3 大会议室、报告厅、宴会厅
①会议室作为大楼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对各照明回路进行调光控制可预先精心设计多种灯光场景,使得会议室在不同的使用场合都能有不同的合适的灯光效果,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手动选择或实现定时控制。通过系统特有的链接功能,可以根据会议室的使用需要灵活的实现各种分割和合并,而无需改变原有系统配置。②宴会厅等是重要的礼仪场所之一,更应重视照明的装饰作用和制造气氛情调的精神功能,以及照明产生的视觉环境的美学功能和心里效果,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能使大厅显得高贵典雅,厅中的水晶吊灯,隐光槽灯、筒灯、装饰壁灯可分别进行调光使大厅具有层次感,产生不同的格局,愈发显得富丽堂皇,大放异彩。
3.4 领导办公室
采用多种可调光源,可根据需要,通过系统预设照明回路的不同亮暗搭配,产生各种灯光视觉效果,使得领导办公室始终保持最柔和优雅的灯光环境(如办公、会客、休闲等多种灯光场景),操作时只需按动某一个场景按键即可调用所需的灯光场景。
3.5 公共通道、大厅、电梯厅
公共通道、大厅、电梯厅是建筑的眼睛,是整个室内空间的第一效果,其灯具的选用、灯光的布置不只是为了照明的需要,更应考虑照明的气氛及照明与建筑装璜的协调。通过智能调光营造出一个明快、舒适、庄重、典雅的迎宾环境。使大堂实现真正的智能管理。整个大堂的灯光由系统自动管理,系统根据大堂运行时间自动调整灯光效果。并且可延长灯具寿命2-4倍,对于保护昂贵的水晶吊灯和难安装区域的灯具有特殊意义。
3.6 泛光照明、园林照明
自然光变暗时,光感自动将大部分泛光照明和园林照明开启,到夜晚如12点时,定时将部分泛光照明和园林照明关闭,只留少量基本照明,天亮时光感自动将剩下的灯光关闭。
在节假日或者重要活动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中控电脑将所有泛光照明和园林照明打开。
3.7 集中控制、远程控制
在控制室内,可以统一监视整栋建筑各处的照明灯具状况。控制室可以设在本地,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各处照明灯具的使用状况,如:使用时间、耗电情况等。为运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数据。
FULL-2WAY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还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工厂、剧院、体育场、宾馆、火车站、广场及住宅小区等众多场所的照明控制。在此不一一赘述。
4.总结
FULL-2WAY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以自动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系统。论文大全。在一般的情况下,不需要有人的参与,照明系统自动实现开关和调光功能。既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数量,也排除了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不定时开关,影响人们办公条件的情况出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节能和节省灯具使用的同时,有效节省了电费与管理费用的支出。根据一般的办公大楼运营的经验来看,节能效果能达到40%以上,一般的商场、酒店、地铁站等节能效果也能达到25%~30%。该系统使用总线制,并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探测模块、控制模块,易于系统扩展,只要并接相应模块,就可以实现业主多种控制要求。并可接入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给业主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智能大厦中应用的普及,必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办公和生活条件,成为未来智能建筑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华东智能建筑优势WTO挑战
一.华东地区智能建筑的发展概况
华东地区具有广阔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智能建筑市场(包括大厦及小区)启动早,市场大,今后将有更大的发展,是WTO以后国外企业必争之地,也是国内企业必争之地。由于华东地区资金雄厚,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上海已新建智能大厦四百多幢,智能小区二百多个。其中已建成的优质工程有上海博物馆、金贸大厦、上海期货大厦、久事复兴大厦等号称上海智能建筑“四大天王”,新建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大剧院,上海科技城也都闻名天下。江苏省迄今为止已建成智能建筑二百余幢,小区一百五十多个;南京中信大厦,总医院新病房大厦及江苏省政协大厦都为优质工程。聚福园、天地小区是建设部小区示范工程。
浙江人杰地灵,是我国东南沿海技术和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建设大省。1997年建成使用的浙江日报社大楼,在浙江省首次开通了楼宇自控系统,堪称是浙江省第一座达到3A配置的智能化大楼,从而揭开了浙江省智能建筑建设的序幕;1998年建成的浙江省外经贸联建大厦和华浙广场都是代表当时浙江省先进水平的智能建筑,其中华浙广场还代表浙江省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优秀智能建筑评选活动。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智能化大楼主要有浙江世界贸易中心、杭州电力调度大楼、浙江省建行大楼、杭州铁路新客站、浙金广场、杭州五洲大酒店、浙江省商检大楼等约90余座,主要集中在杭、宁、温地区。
二、入世对中国智能建筑业的要求
我国已加入WTO,进入WTO意味着我国经济完全融入国际化市场,必须遵守WTO的原则和规定。根据WTO协议市场准入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将使我国智能建筑技术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剧烈的市场竞争。而我国现行的建设事业政策法规和行业管理体制与WTO的规则和国际通行模式存在较大差异,调整改革完善现行体系和体制的任务相当艰巨,形势紧迫。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必将对各种建筑,尤其是办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仅对新建的办公楼,而且对量大面广的已有的办公建筑的改造也带来了智能化需求。
WTO对我国智能建筑要求具体表现在:
1.根据《建筑领域加入WTO后的对外承诺》,我国加入WTO后五年,允许外商成立独资企业,取代外商在我国现有的办事处机构,他们可以直接在我国签定内贸合同,从而使产品和工程质量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2.按WTO取消数量限制和关税减让原则,我国将降低对外市场准入程度,届时会有更多智能建筑产品和系统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为我们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并得到更多的实惠。
3.随着国外企业参与我国智能建筑行业的竞争,他们会把国外成熟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程序和操作技巧带入中国,有助于提高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三.华东地区优势
1.学会健全,学术活动活跃。
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温伯银总工为首的上海专家,在全国率先于1994年成立上海智能建筑工程研究会。这是全国第一个智能建筑学会组织,成员有高校、设计院及企业技术人员几百人,它集中了上海智能建筑界科技精英。在组织报告会、展览会(上海历届智能建筑大型展览会)、验收评估上海甲级智能化大厦(如上海久事复兴大厦等)起了巨大作用。温总和上海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正副会长)的贡献已载入中国智能建筑历史,功不可没。以陈众励、瞿二澜、赵济安、王东伟高工及上海大学赵哲身教授等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专家已经成长,在国内也有较大影响。
1996年,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改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智能研究所、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为主体成立的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在国内也是较早成立的智能建筑学术组织,成员有二百多人,每年举办学术年会,奉行“技术开放,市场开放”方针。常年举办学术报告会及国内外厂商新产品报告会。自办了省内杂志《智能建筑信息》。
2001年以浙江省建筑设计院为主体成立的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学术委员会。虽成立时间不长,但青年一代学会领导骨干力量成长很快,成员已发展到几百人。在组织浙江省智能建筑报告会、展览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编写出台智能建筑标准。
1995年上海市出台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它是以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内部标准修改而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智能建筑标准,为全国规范智能建筑设计市场起了示范与指导作用。2000年在建设部领导下,以温伯银总工为首的编制组率领团结全国专家编制出台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开创了中国智能建筑新纪元,填补了空白。评审专家认为该标准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平。
1998年,在江苏省建委领导下,在温总关心指导下,江苏出台了江苏省建筑智能化设计标准(DB32/181―1998),1999年获得建设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9年又出台了三个标准:
(1)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
(2)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标准DB32/366―1999
(3)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
构成了整套标准,促进了省内IB的发展;2001年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大楼(28层4.2万平方米)通过检测验收与评估获得江苏省首幢甲级智能化办公大楼称号。
3.撰写论文、编写著作,成果丰厚。
1995年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首先汇编出智能化建筑论文选,其中温总、瞿二澜、赵济安高工等论文在国内影响很大,开创了全国建筑建筑论文的先河。1996年上海华东设计院温总为首的编写组又出版了大型经典著作―《智能建筑设计技术》。目前正在修订将出第二版。上海举办了历届高水平智能建筑报告会,如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研讨会具有国际影响。
上海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等编写出版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6)以及《智能化大楼的建筑设备》(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11)。
上海九海金狮物业公司诸建华总经理在总结上海久事复兴大厦兴建及物管经验与陆伟良教授合作于2002年8月编写出《智能建筑物业管理》一书(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杨绍胤教授级高工先后编写出二本著作:《智能建筑―原理、规划和设计》(1999.2)以及《智能建筑实用技术》(2001年)。
4.华东地区具有广阔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场
目前上海正申办2010年上海国际世博会。预计2008年上海高层建筑将达2000幢,据国外某公司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新技术可去中国上海参观。江苏目前正兴建南京地铁工程(8个站,投入72亿),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3公里),由于江苏省申办成功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日前正在南京新建奥体中心。相应的体育场馆新建22个,将在江苏省无锡、苏州、常州等地新建。南京市在河西新城开工投入120亿,打造十大标志性建筑。南京国际经贸广场,维多利亚国际商务中心,夏华国际广场、南京中大科技大厦、联强大厦、紫鑫中华广场、欧洲城、东成大厦、浙江国际贸易中心、东渡大厦等。南京市将兴建十大体育工程:全民健身中心、皮划艇激流回旋场地、马术赛场、中山门竞技中心、击剑比赛训练馆、龙江体育中心二期网球工程、南京中山国际公园、环湖体育带及南京足球训练基地。
目前浙江在建的智能化大楼约有上百座,市场红火,其中有杭州凯悦大酒店、杭州国际金融大厦、杭州国税局大楼、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杭州日报大楼、杭州海关大楼、杭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大楼、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杭州滨江区行政中心、元华广场、湖州市中心医院、义乌中心医院、湖州市能源调度中心、湖州市行政中心、嘉兴市行政中心、东阳市行政中心、安吉县行政中心、永康市行政中心、温州晚报社大楼等。杭州地铁工程也已启动。浙江省智能建筑近两年后来居上,已兴建上百栋智能大厦,数百个智能小区,近期还在杭州兴建杭州大剧院、杭州市民中心、浙江电力大厦等均以大量巨额资金投入,近期新建智能工程发展之快、数量之多已名列全国前茅。
5.华东地区拥有大量外资企业生产基地及实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设部已获得系统集成和单项资质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区20家,南京地区28家。他们都承担过上海金茂大厦、上海浦东机场等上百项智能工程,取得了营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经验,有着较好的声誉。大量外资企业生产基地及办事处均落户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战
1.认清国际智能建筑发展趋势,推动智能建筑健康发展。
2l世纪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同时又是生态文明时代。从总的方向,国际先进生产力水平正在运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术,探寻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聚居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21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里,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含Bluetooth技术)、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等,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但是,智能化技术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l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因而,除继续利用上述现有智能化高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正在开发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去处理垃圾、污水、废气、公害,节能、节水,消除电磁污染,资源可持续利用,建筑人工生态环境等等:也正在尝试运用高新技术有规模建设智能型绿色建筑、智能型生态建筑,“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2.认清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努力向国际标准靠拢。
2l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建筑技术必须将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讯、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种复杂的要求,在时间空间中结合起来。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目前国际楼宇业界公认认同较先进的开放式系统行业协议标准技术有两个:一个是美国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术的LonTa1k标准协议;另一个是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制定的《楼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BACnet)》BACnet同时还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及欧共体标准草案。两者都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的。因此两者在开放系统技术上是可以互相补充互为依存的,前者着重现场控制域,后者着眼于信息应用域。而且BACnet的协议层次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五种选择中就包含有LonTalk协议。况且两者技术都正在不断地完善发展,至于我国智能化建筑在开放式互操作性系统技术发展研究上严格讲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颇大,亟待投入。南京工业大学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开发国产化楼宇自控新系统。
3.努力搞好学(协)会工作
按照WTO的原则和规定,加快行业协会自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规则,调整优化行业的组织机构,成为增强行业自律的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建立一个有序和公平的竞争市场。建设部已批准即将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分会。这是我国加强管理智能建筑业的大事,华东地区作为地方学(协)会要在上级学(协)会的领导下努力做好贯彻执行工作,加强市场管理,防止低价恶性竞争,保证工程健康实施。有条件时争取成立地方行业协会。
4.加强团结,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学术水平
华东地区以目前三地(上海、浙江、江苏)学会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在举办报告会、展览会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有条件时争取举办国际智能建筑研讨会,以提高我国学术地位与声誉。
5.加强宣传,提高建设业主的认识,搞好定位和管理能力
由于部分业主对智能建筑的过于迷信,必然导致“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他们认为既然“智能”就应该无所不能,更有甚者将该项目的投资仅作为提高“身价”的目的,不清楚智能化建筑工程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物业管理重要的基础,认识不到日常运行中所需的微利投资能得到高额利润的回报。因此,建议应该有国家政府部门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管理规范和服务体系,强制性的将系统日常运行管理纳入正常轨道,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6.协助政府搞好注册电气工程师复习培训工作,提高工程技术人员水平
据了解,国家人事部将在2003年6月第一次开考注册电气工程师。其中,建筑电气业属于此系列,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师大部分也要参加此系列考试。目前,有关单位正在编写复习参资料,建议华东地区也要作好考试复习培训工作。最后作者衷心希望华东地区智能建筑业在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下,在业主、设计师、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专家努力下,营建出更多的高质量优质智能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徐兴声,《WTO与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对策的思考》,《城市?建筑智能系统》,2004.4,P34―P38
2.路更可,《试论面对入世我国智能建筑业的发展的对策》,《城市?建筑智能系统》,2002.2,P31―P34
关键词:智能建筑;信息技术;综合布线系统
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s also building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product.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is the core par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lligent building is in high spee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hannel, is to realize intelligent building each function 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guarante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concep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system composition, and combined with engineering example puts forward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grated wiring design scheme.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的建筑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大众提出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智能建筑是计算机、通讯、建筑艺术以及图像信息等多种技术集成后,经先进设计和严格施工而得到的具有安全、高级、舒适、健康、温馨等特征的建筑,它涵盖智能自动化、信息化、生态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与建筑结构有机结合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成为信息时代中建筑行业的热点课题。
1 智能建筑综述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智能建筑主要是涉外的酒店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采用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在80年代末建设部编制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提出了楼宇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对智能建筑理念有了较为全面的涉及。随后,综合布线技术引入智能建筑的设计中,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建筑功能的结合,对智能建筑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建设部在1997年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在1998年10月又颁布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执业资质标准》两个法令,规定了承担智能建筑设计和系统集成的资格。1989 年《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发表了该课题的技术专题论文集。1990 年北京发展大楼揭开了“智能建筑”建设的序幕。随之,智能建筑迅速向全国各地区中心城市蔓延发展。至今智能建筑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建设热潮,得到了稳步发展。
2 智能建筑系统构成
2.1 办公自动化(OA)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就是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所难以处理的,数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业务上。 其目的是尽可能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提高人的工作质量,辅助决策,求得更好的效果,以实现办公自动化目标。 办公设备自动化系统要具有数据处理、文字处理、邮件处理、文档资料处理和编辑排版等功能。 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处理任务。
2.2 楼宇自动化(BA)系统
楼宇自动化(BA)系统是以中央计算机为核心,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达到一个温度,湿度,光度稳定和空气清新的办公室。 按设备的功能,作用及管理模式,该系统可分为以下子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空调及通风监控系统;供配电及备用应急电站的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交通监控系统等。
2.3 通信自动化(CA)系统
通信自动化系统能高速进行智能建筑内各种图象,文字,语音及数据之间的通信。 它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连,交流信息。 通信自动化系统可分为语音通信,图文通信及数据等三个子系统。
2.4 建筑物安全防护自动化系统
建筑物安全防护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中的楼宇安全管理系统。 它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防火、煤气泄露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室内安防系统、保安人员巡逻系统、通道控制系统等。
2.5 物业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系统包括日常管理、清洁绿化、安全保卫、设备运行和维护、租赁业务管理和租务管理等功能和作用,它包括 :智能抄表系统、 住户信息管理系统、设备保修维护系统、自动化车库管理系统、公共显示系统等。
2.6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门,为智能建筑提供了可靠高速的信息通道,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综合布线是由线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组成的信息传输通道。 它采用模块化设计,统一的技术标准,能满足智能建筑信息传输的要求。 它既实现了建筑物内部的语音、数据、图像的彼此相连传输,也实现了各个通信设备和交换设个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分为六个子系统,分别是水平布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以及建筑群子系统。 它们是由传输介质、管理硬件、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备等硬件集成在一起的。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一般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3 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
笔者在 2006 年参与设计了某住宅大厦的智能综合布线系统,该大厦是地下 1 层,地上 12 层的高级民用住宅。 根据该大厦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大厦采用的是结构综合布线系统,对大厦中的防盗、保安、电视监控系统、电话系统、计算机系统等进行了统一布线, 达到了各系统间智能化管理, 实现的自动化系统有: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防范自动化、消防自动化等,各个自动化系统自成体系,又互相关联, 为大厦提供了开放、灵活、先进和现代的智能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信息传输、 管理与控制的基础, 对实现智能建筑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该大厦的综合布线系统支持的计算机网络标准:IEEE 8023 总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5环型局域网标准;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CDDI 铜线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ATM异步传输模式。 线缆传输介质的选择应考虑主要采用 FTP,为防止电磁干扰采用 5 类屏蔽系统布线。水平子系统的工作区设计为 10m2,每个工作区配置 3 个信息点,设计了信息点,双绞线信息插座的接口是 8 针 RJ45 形式, 符合 ISO8877和 ISO603.7 标准, 电气性能保证五类指标。 水平电缆与插座模块的端接按照 T-568B 定义;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设备间子系统或管理区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的引入口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 语音主干采用 5 类大对数主干电缆,数据干缆均采用每楼层配线架铺设一根 24芯单模光纤,并有预留线缆作为冗余信道;工作区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通过插座既可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及其它传感器和弱电设备。 对于计算机终端,采用RJ45-RJ45 的 4 对跳线,信息插座是由八芯模块化 RJ45 头插座组成, 其功能规定符合 568 标准;电话终端采用 RJ11 连接电缆; 综合布线系统为大厦提供了可靠高速的信息通道和信息传输平台,完成了大厦的智能化设计,实现了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安全防范自动化、消防自动化等智能功能。
4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智能建筑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都运用越来越广泛,建筑设计者要与时惧进地不断优化智能建筑的设计,不断完善其各种功能,使其更好的发挥智能化优势,为大众提高生活居住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国林.《综合布线》
[2] 彭光军.《智能建筑系统构成探索》
[3] 潘宇.《对智能建筑系统构成的认识》
公司创立之初就看到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景,认准了这个方向,并坚持专业化经营,坚持技术创新,延华就这样逐渐由小到大,由默默无名到今天行业的领军者。从公司创办,到2007年11月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以智能化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政府认定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软件企业。专业从事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集成及运维服务,并致力于提供面向各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公司拥有200余名智能建筑领域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集技术研究开发、系统集成、工程实施、系统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1997年,延华智能的前身一一延华高科创立,注册资金500万。1999年公司开始涉足智能建筑行业,2001年,〃上海延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2002年,公司被评为〃上海市软件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完成股份制改革,注册资本增至6000万元;2007年11月,公司在深圳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78,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跨越。
延华智能的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南京、深圳、合肥、杭州、成都、沈阳、天津、圣.彼得堡等地相继建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能有效和及时地提供长期的售后跟踪服务。目前延华已承接设计、总包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超过5000万平方米,连续两年列上海市行业内第一,新建建筑市场占有率超过20%。延华智能在不断巩固本地智能化市场的同时,还不断拓展全国市场,乃至海外市场。延华延华的海外之作一一俄罗斯波罗的海明珠商务中心,更是在俄罗斯"中国年上海周”开幕式上吸引了众多中外来宾的眼球,同时也向俄罗斯人民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近几年是延华智能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作为科技创新产业的排头兵,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持续上台阶,智能化工程总承包业务不断涌现经典案例,开创了公司业务不断攀升的新局面。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形态中的应用也从民用建筑拓展延伸到更专业的公共建筑工程中去,业务领域更多样、更专业,对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公司承担的地标性建筑包括: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成都第一高楼—仁恒置地广场、天津环贸商务中心、东北电力电网调度中心,在参与世博建设方面,公司承担了世博园区(浦西片)信息化建设、世博中心、世博演艺中心、文化广场等永久场馆的建设,在星级酒店方面,公司在酒店高端市场占有率行业前茅,承接了三亚半山半岛洲际酒店、南京洲际酒店、北京万豪酒店、天津来福士酒店。延华智能之所以能够迅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国家和上海市鼓励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得益于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多年来,公司以创新的专业技术与服务,在智能建筑行业树立了延华品牌,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经营业绩保持快速的增长,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行业前列,每年的完工量和销售额双双超亿元,上缴税收超千万。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普陀区纳税先进企业、连续四年入选上海市民营科技企业百强,2006年,入选上海市首届品牌企业五十强、成为上海市首批小巨人培育企业、被评为全国智能化工程完工量前十位。2007年名列第二届上海市智能化建筑设计施工优秀企业二十强、全国智能建筑和信息系统集成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华东百佳方案商评选智能建筑行业T0P10、普陀区十大职工优秀科技创新项目,2008年,公司获上海市第二届最具活力科技企业称号,技术中心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2009年3月,公司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
成长至今,延华智能已是一家智能建筑工程与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全面服务商,面向办公楼宇、宾馆酒店、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政府机关、市政工程、住宅社区和工厂企业等不同行业,专业从事智能建筑工程总包业务,包括规划、咨询、设计、施工、集成及运维服务;提供面向行业的专业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规模最大、资质最全的智能建筑服务商之一。
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按照公司的业务特点和发展目标及技术中心的定位,延华智能技术中心在数字社区、办公楼宇、市政工程、宾馆酒店和科教文卫领域,从提升核心技术、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研发和创新。公司的创新成果体现在竞争力方面最直接的就是具有市场竞争性的有特色的行业解决方案。在国家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的良好环境下,公司已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领先水平和自主知
识产权的智能化应用系统的技术和产品,形成自己技术特色和优势,经受市场竞争的充分检验,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和校验方案的特色性,再拿到市场竞争中去衡量可行性和效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拥有国家专利、国家重点新产品、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和专利等近20项,公司重点针对办公楼宇、宾馆酒店、会议场馆、医疗卫生等行业的特点开发出一系列行业解决方案,推进专业化发展,并坚持不懈地以此作为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曰前,延华智能申报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新增中央投资重点产业振兴项目"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支撑技术及信息服务产业化〃获得立项批复,标志着公司从上市前的智能建筑领域成功拓展到建筑节能领域。
为了使企业的科研成果创新得以可持续发展,延华智能在激励机制方面形成了如下保障措施:首先,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内在体制和机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考核评价,加强中长期激励,探索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其次,立足技术中心现有的人才资源,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现有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出成果。具体有:建立技术创新奖励制度,设立奖励基金;把课题成果、获奖证书、科技论文等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聘用、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荐技术人员成为各自领域技术带头人,并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鼓励并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培训、考察、调研、技术交流活动,加强其创新意识,更新知识结构;实行内部提拔优先制,公司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职务优先考虑从现有人员中提拔。
以经营管理保持行业领先在经营管理方面,公司不断的扩展自身的业务范围,扩大自身的业务领域,在技术、产品的开发,科学研究的进展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并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应用在具体工程项目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推行企业与客户双赢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以科技提升建筑价值,通过创新的科学管理流程,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按照先进的模式和方法进行管理,对公司骨干和核心成员采用期权激励,保持团队进取心和创造力,保持企业活力和竞争能力。倡导"实干、创新、学习〃的企业文化,制定了"成就事业,成就人才〃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延华智能借助多年积累的品牌资产、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大力推进以创新的专业技术和服务为手段、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实现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在智能建筑行业树立了延华智能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同行的认可。
以"科技提升建筑价值"为核心理念,围绕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对行业资源的整合,进行系统化营销,树立延华智能在行业的领导地位。目前,延华智能已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立足华东,面向全国,拓展海外的业务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多年来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行业领先,连续三年入围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统计的全国智能建筑完工量前二十强,连续三年入围"上海市智能化建筑设计、施工优秀企业二十强”,连续两年上缴税收突破千万元。
以核心理念构建人才高地
延华智能在抓经营管理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以"成就事业,培养人才"为发展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事业汇聚人,以机制激励人,汇聚八方英才,培育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专业技术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提高延华智能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积累高度密集的人才优势,占领人才制高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目前,公司本科以上员工人数占员工总数的80%以上,通过对外引进和内部培养,一批青年骨干人才已经成长了起来,涌现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十大[T新锐、科技标兵、三八红旗手、普陀区十大科技精英、新突击手等优秀人才,公司已拥有多名国家级智能建筑专家,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认定的一、二级项目经理和项目建造师30余名,形成了以教授、专家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以服务社会提升企业价值公司坚持以"科技提升建筑价值"为己任,坚持走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道路,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信息、网络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行业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对智能化建设内容的需求。在建立"集约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社会认同,在追求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的同时,公司越来越多地将节能、环保的需求引入智能建筑行业应用中;在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研究投入将不断增加,有力的推动了建筑智能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通过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客户运行成本不断下降,也促进了建筑智能工程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1.工程概况
随着广州市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广州市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同步迅速提高,线路网覆盖面增大,大大方便了乘客出行。但是如何将公共交通使用更有效率,用以提升整个交通系统,乃至城市的运行效率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一个高效、方便、简捷的换乘系统是公共交通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布局合理的枢纽站是换乘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的重要结点。
以往,因为科学技术的日常应用问题,公交场站或枢纽站采用的是分散调度模式,场站使用情况主要通过人工现场观测评估。近几年,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加强了以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交通工作。如在南洲路综合交通枢纽站,就采用了统一管理、集中调度的新型运营调度管理模式。南洲路综合交通枢纽站智能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车辆自动识别、通信、数字图像监控等技术,结合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枢纽站及进出站的公交车进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使枢纽站的吞吐率最大化;枢纽站还采用电子显示和自动广播技术向乘客提供发车、换乘及其它综合信息服务,极大的方便了乘客。
2.智能化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2.1枢纽站智能化建设的重点任务
南洲路综合交通枢纽站是集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的士和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多种交通方式汇集场站,线路众多,人流、车流密集。因此,通过加强运营组织和管理,使其有序、高效、安全的运行,是非常必要的。而枢纽站信息化、智能化是实现提高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针对南洲路公交枢纽站的建设规划,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主要需完成以下3方面任务:1)提升枢纽站场站管理水平。即通过各种智能化系统的有机结合,给出场站的合理使用方案,使场站各项功能设施静态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通过对车辆进出站和占用到发线的监控调度,避免因车辆到发混乱而造成的拥堵,使场站使用达到动态优化。2)提升公交线路调度水平。公交枢纽站是多条线路的始发站。通过开发人机结合的行车计划编制系统,将线路、客流、运力等数据输入,实现各种交通方式行车计划的优化和有机衔接,同时通过对车辆的监控调度,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改善公交服务质量,并自动进行行车记录,生成各种报表,提高运营管理水平。3)提升乘客使用信息服务水平。通过信息屏、查询机、广播系统,为乘客实时动态地提供运营服务信息和其它相关信息;通过引导标识和图表方式为乘客提供线路信息和换乘引导信息,使乘客迅速准确的选择目的地线路,换乘时快速换乘。
2.2枢纽站智能系统需实现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建设目标,智能化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如下:
(1)车辆自动识别。在枢纽站的各个车辆出入口安装电子感应读卡器,在进场的每一部公交车上安装对应的电子标签,实现车辆与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即车辆出入枢纽站时。能自动感应、自动识别、自动记录,如车号、线路、所属单位、具体车道、时间等,这是信息管理、智能调度的基础。
(2)枢纽站场使用动态监控。在车辆识别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对到发线上车辆的到、发和驻站进行实时监控,并可以预报车辆的集中到达时点,以便场站调度人员根据场站资源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3)停车场智能控制与自助寻车。在车辆识别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进行空余车位指引,同时,对回到停车场需要取车出场的驾驶员进行原停车位的信息指示和方向指引以便寻车,使资源利用更加有效率。
(4)发车信息显示与动态乘客引导。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技术,以LED显示屏、发车显示屏、触摸式查询机等方式,调度信息、运营信息和其他公益信息等实时信息。在每个到发站位安装一块电子发车显示屏,与调度系统联接,用于播发调度命令和引导乘客上车。如:显示即将出发的车辆号、发车时间,预报待发车辆及发车时间等。
(5)安全防范。在车道、场站出入口、人流集散点等多处管理要点安装摄像头,通过画面,实现枢纽站调度员对人流、车流的直接监控指挥,每个分调度台均能灵活切换画面而互不干扰,同时监控画面上传至上级管理单位,上级管理单位可通过显示大屏对枢纽站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同时,对枢纽站大楼及周边区域关键部位采用自动化防盗报警系统进行防护。
(6)自动语音和人工广播。采用CTI/IVR技术将自动语音播报、有线广播有机地结合,最大限度地保障调度信息的。
(7)微区域通信。每个站台配备无线对讲机,用于站台协管、司售人员主动与调度员联系和语音调度命令下发。同时,覆盖程度需满足停车场管理人员、地下室工作人员与枢纽站管理人员的语音信息沟通。
(8)局域与广域通信。为了完全实现整个运营调度系统的自动化调度,解决“电子路单”的问题,采用技术手段实现枢纽站和线路调度室、枢纽站和总公司间的信息交换。
3.智能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1系统设置原则
针对现代化综合公交枢纽在智能化系统建设方面的功能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系统设置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系统配置设计:
(1)专业性、开放性、安全性、集成性和经济性。
系统设置强调实用性,技术上应是先进并能够兼容技术发展趋势,在体现南洲路公交枢纽站整体特性的同时注意系统设置的经济效益。
系统设置应注重公交枢纽站使用功能的专业特点,同时满足其先进性,超前性要求,采用与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的产品,建立一个可扩展的平台,保证前期工程和后继先进技术的衔接。
系统设置应综合平衡,主要系统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准,例如:车辆自动识别与引导系统,多媒体信息显示与人流引导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系统设置除考虑建设时的一次性投资外,还应充分考虑到系统平时运行的运行成本,并使之最小化。
(2)系统设置必须满足高度的集成性要求。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公交枢纽站,根据要求及设计规范,应能实现智能楼宇管理系统(BMS),实现集中监视、控制与综合管理等多种功能。
(3)智能系统整体上以甲级智能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智能系统配置设计应按本公交枢纽站各分区功能互相结合进行设计。
(4)智能系统设计应遵循全面规划和分步实施原则,设计应全面、周到、注意预留预埋到位并有充分余量,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5)除了系统的配置设计必须依照国家和广东省、广州市的有关标准外,还必须根据本智能系统的总体结构要求进行子系统的配置设计,各子系统必须为结构化和标准化系统并综合体现出当今的先进技术。
(6)智能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7)系统设置应能适应公交枢纽站使用要求,创造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达到节约能源和人力的目的。
(8)在实现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系统的配置设计应达到最佳性能价格比。
3.2系统构成原则
南洲路公交枢纽站智能化工程中所采用的系统以及系统的构成应符合以下原则:
3.2.1 可靠性 系统应具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技术文件规定功能的能力。应具备系统长期和稳定工作的能力。
3.2.2 实用性系统应具备完成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准。系统应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内外有关规范的要求,并且实现容易,操作方便。
3.2.3 先进性 系统应是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前提下最先进的系统,特别是符合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最新发展潮流并且应用成熟的系统,要为南洲路公交枢纽的发展创造条件。
3.2.4 开放性 系统应遵循开放性原则。系统应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诸方面的接口与工具,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3.3系统构成
综合公交枢纽站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三部分:通信网络系统、弱电系统及与枢纽中心运营和服务有关的系统。
3.3.1 通信网络系统 1)综合布线与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结构化布线新技术,统一管道,统一介质的电缆进行配管、配线,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弱电系统的语音、数据等通信线路,以使该布线系统能够方便地、灵活地与相关系统的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组建电话、电脑等网络。同时也便于与外界进行联网,从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和通信自动化;2)程控交换与微区域通信系统。设置程控电话交换机系统及微区域通信系统,通过有线通信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接驳多种不同的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连接计算机网络以提供先进的数据服务,满足建筑物通信的需要;
3.3.2 弱电系统 1)视频监控与防盗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由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系统组成,组成枢纽中心大楼、户外广场、建筑物区域和重要房间及设施的多层次、立体的安全防范体系;2)自助寻车与停车场管理系统。采用集感应式IC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停车场的车辆全自动化管理、区域引导功能、自助寻车功能等功能;3)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了播放背景音乐、事物广播、客运动态信息、业务信息、特别通告和紧急事件等。广播方式由人工播音与数字语音合成播音两种组成;4)机房工程。在机房内设置各弱电子系统控制终端、管理单元。弱电机房工程建设包括机房设备、机房装修、机房监控等几部分。
3.3.3 与枢纽中心运营和服务有关的系统 包括电子信息显示与引导系统。建立电子信息显示与引导系统,实现对旅客入站、候车、获取资讯、上车等全过程的信息引导。
4.结语
总之,建设一套功能完备、技术先进、智能化控制的智能化信息系统是公交枢纽站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实现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交通,加快实现交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经。论文结合广州海珠区南洲路公交枢纽智能化系统建设的实例,主要对系统的需求、方案、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通过公交枢纽站智能化建设,提升交通管理与运营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国伍. 论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协调与发展[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01).
[2] 广州市交通运输研究所.《广州市公交站场布局规划修编研究》,2010(12).
[3] 肖冬玲、杜建. 浅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 交通标准化,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