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5:07: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义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品语义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产品设计形式在传达过程中的规律性、内在解释、不同形式表号在语义方面的构成关系。20世纪以来,在结构主义理论影响下,产品语义学研究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倾向于结构与功能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现代艺术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以德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基地——包豪斯学院为中心,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随着国际主义的泛滥,以标榜“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真正成为了艺术设计领域内的主导。通过产品语义学研究发现,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表达—传递—接受”的体系,设计师的语言或词义往往借助于符号或艺术符号传达给受众,而受众总是间接地领会符号的内涵,二者之间唯一的媒介就是“功能”。因此,结构主义产品语义学在包豪斯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包豪斯的创建者格罗佩斯曾说:“包豪斯深信,在家居用品以及家具之间,一定有着理性的联系,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在形式、技术以及经济领域里进行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物品的自然功能与限制因素出发,创造出它们的形式。”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建立在传达产品语义学基础之上,形式符号的研究基于培养学生理解功能意义的方面。由此可见,尽管当时的语义学研究仅仅涉及美学领域,但是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机构已经把设计视作一种语义,甚至是生活语言,其表达的主旨内容就是对功能的满足。因此,产品产品语义学是专门研究产品设计语言意义的学问。产品设计理论及其产品语义学研究架构始于战后对于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延续,在1953年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出现的“符号运用研究”成为产品语义学的发端。乌尔姆造型学院的教育体系完全围绕产品设计在工业社会中的语义传达来进行,形成风靡世界的现性设计和功能设计教育观。在强调功能与应用为理念的教育体系中,科学与工程学成为设计学科的重心。譬如,战后德国布劳恩公司的产品设计便是学院师生共同设计实践的成果。
二、产品语义学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
就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来说,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均采用基础原理与技能、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三个部分构建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以绘画基础课程群、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群,以及设计实践环节课程群组成教学体系。但是,这种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少文化内涵和现象分析的内容,使得学生一知半解,对很多内容的模糊和认识的不深刻。产品语义学研究的方法在这个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某些基础课或专业课程内容的人文性和知识性,为推动设计文化显露本土民族性的教育策略中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与此同时,产品语义学在传达产品的形式语义和设计符号的内容等方面对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 自然语义元语言 要素 浅析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Element Analysis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LIU Penghu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From Anna Wierzbicka proposed the theory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since the early 1970s, the theory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semantics. Its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misunderstanding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generated, so a wide range. In this paper, an overview of the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depict three aspects of the theory, analysis of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use of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theory.
Key words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element; analysis
0 引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波兰籍澳大利亚研究学者安娜・威尔兹彼卡(Anna Wierzbicka)提出自然语义元语言(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简称NSM)理论。该理论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该理论“成为当代语言学中以实证为基础的语义分析体系”(李炯英,李葆嘉, 2007),①有消融文化误解的功能。因此在诸如外语教学、词典编写、翻译教学、甚至在谈判会晤等活动中发挥着推进跨文化交流的有效作用。
1 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语义不明的专有词汇总会成为学习者继续阅读的拦路虎。为了让学习者理解,权威往往采用一些读者能够理解的词汇去解释复杂难懂的专有词汇,这与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所提倡的“简约释义”法不谋而合:用简单的语义去解释一个相对复杂的语义。
“简约释义”法是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的主要原理。李炯英(2007)②在论文里总结“NSM理论规定,在化简释义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专门术语、缩写词或逻辑符号等,而只限于使用自然语言中的简单词,并且应避免循环定义”。所以,“简约释义”法所采用的是来自自然语言中的简单词汇,这些简单词汇在解释复杂词汇时不会产生缺漏和冗余的含义。
提到“简约释义”法,就不得不提“语义基元”的概念。语义基元是“简约释义”法的核心构成因子。李炯英(2006)③解释“NSM 研究方法基于这样的一种假设: 在所有人类语言中,都有一个基本的、普遍的义核,即语义基元,它们存在于语言的词汇或其他表达形式(如,粘着语素)里。作为NSM 语义分析中的元语言描写工具,语义基元具有不可定义性、普适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自90年代起,语义基元的数目得到了极大的扩充,目前其总数已经超过60个,趋于稳定”(李炯英等,2012)。④值得一提的是,语义基元并不仅仅局限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这些语义基元必须通过不同研究者用多种分属不同语系和结构类型的样板语言(如波兰语、西班牙语、马来语、姆布拉语、老挝语和汉语)进行跨语言验证后,才最终被确立下来”(李炯英、赵文薇 2008)。⑤由此可见,语义基元是在多种自然语言中通过实证总结归纳出来的,具有可验证性,是为自然语言所共有,具有普适性。简而言之,“化简释义”法使用每种语言中最容易为人们所理解的词汇来解释本民族或其他文化背景下难懂深奥的内容,可以消除文化隔阂。
2 对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的评价
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已经成功地由简单的理论模块发展为当今语义学领域中独特的语义体系。虽然该理论日益成熟,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威尔兹彼卡提出的语义基元具有简单明了、不可定义以及普遍存在等特点;“化简释义”法能充分地捕捉语义基元,成功地将晦涩难懂的词汇转变为意思简单明了的词汇;“文化脚本”可以成功地将异族文化概念转化为本族人所能理解的文化概念,有效地避免了种族中心主义错误。因此,基于以上优势,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可以应用于词典编写、翻译教学等领域,成功化解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隔阂,避免文化误解。
张积家和姜敏敏(2007)提出了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所面临的挑战:“一是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过分强调基本语义在各种语言中都有它的对应形式。二是自然语义元理论过分强调语言认知和表达的逻辑性和精确性,忽视语言认知和表达的模糊性和情境性”⑥以及“三,其研究方法有待扩大和丰富。就像威尔兹彼卡所说,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对自然语义元语言完全证实”。⑦第一个挑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是所有词汇都可以成为语义基元,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词汇均可以在另外一种语言里找到与其具有一样语义的等值体。例如,含蓄的日本人在表达爱意的时候不会直接说“I love you”(我爱你),而是说“会いたい”(想见你)。这里表达“爱”的说法在日英两种语言中便无法一一对应起来。第二个挑战来源于人们在表情达意的时候,语言表达的委婉性和当时的情境同样制约着观点的表达效果,这也是过于注重语义的威尔兹彼卡的盲点所在。而第三个难题在当下是不易解决的,因为在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文化与语言是动态发展的,所以短期内想要找出所有的语义基元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核心概念及其应用的解读,可以做出以下简单的概括:该理论的成长是一种由点到线再到面这样不断摸索、丰富与发展的过程。特征鲜明的优势已然使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在语义学领域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而其局限性也时刻提醒着学术界的研究学者们应当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攻克技术难题,使该理论更加完善,最终让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在各类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挥更加有效的理论指导作用。
注释
①②李炯英,李葆嘉.NSM理论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J].当代语言学,2007(1):68-77.
③ 李炯英.从语义基元的视角比较Wierzbicka与Jackendoff的语义学理论――波兰语义学派研究之三[J].外语教学,2006(27):16-18.
④ 李炯英,方宗祥,袁周敏等.跨文化语用学――基于NSM理论的反思[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9.
[关键词]语义场理论 英语词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29-02
语义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把语义学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英语教学中,很大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如何把语义学的理论融入词汇教学当中,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词汇,并能得体地、恰当地运用它们。
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元的组成部分。英国语言学家D. Wilkins的经典理论为“人类要是没有语法,人们能够表达的事物聊聊可数;要是没有了词汇,人们几乎无法表达任何事物”。语言之所以可以称之为语言,是因为有着词汇的承载。因此,在英语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之中,词汇就成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其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中国的英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传统的靠学生掌握大量的、孤立的词汇的英语词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英语词汇的需求。语义场理论的最基本观点在于语言系统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词汇与词汇之间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的这个显著特点对于现今的英语教学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
一、语义场理论概念及其类型
(一)语义场理论概念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欧洲一些学者提出了语义场理论。语义场理论(semantic field theory or field theory)概念最著名的提法是由德国学者特雷尔(J. Trier )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有着三层基本的内涵:第一,语言中的某些概念自然成为一个语义场,在这个语义场周围会围绕着各种概念的词汇。第二,处于同一语义场中的词汇,在语义上存在着必然的相关性,并且它们之间必然也是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第三,语义场理论认为整个词汇系统是处在不断变换之中的。
(二) 语义场的类型
1.分类语义场。在词汇中,组成语义的相关要素因为相同或相近而成为了相关的“类”。所谓的分类语义场就是由这些“类”所组成的语义上的聚合体。
2.上下语义场。在英语词汇之中,词汇往往具有上下级的概念。一些词汇具有总的概念,而一些词在这个总的词的下面能够表示出具体的概念。在词汇之中,我们将前者表示成为语义上词,后者称之为语义下词。在上下语义场之中又可以分成两元和多元的。
3.同义语义场。在语义中,有许多组成语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语义元素,这些元素在其语义的中心意义不存在绝对的相同,但是这些语义元素在感彩、语体风格和搭配关系上有着一些天然的差别,我们将这些语义元素组成语义场称之为同义语义场。
4.反义语义场。反义语义场是指构成语义场的语义元素是意思相反、相对或者是相互矛盾的。这些语义元素一般是属于同一词性或者是同一范畴。反义语义场一般可以分为关系反义语义场、互补反义语义场和两极反义语义场。
(三)语义场作用
由前文所述,语义场理论将词汇看做是完整的、相关联的,与其他词汇相联系的。也就是说语言中的一些关键词汇代表着某些具体概念,在这些概念之下,往往会形成一个个语义场。在这个理论指导之下,我们如果能够了解词汇与词汇之间的各种相应关系,为单个的词汇建立起各种形式的语义场,这样就为英语词汇的教学、记忆和使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之中,可以先期建立起相应的语义场,通过语义场的建立来带出一系列相关的英语词汇,这样在英语教学之中不仅扩充了词汇量而且增强了词汇的记忆性。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词汇的记忆,词汇记忆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着对语言的运用。根据著名的学习遗忘曲线学说(德国H. Ebbinghauss提出):学习中复习所需要的时间比初学所需要的时间要多得多,复习的次数越多,学习需要的时间越少,遗忘的速度越慢。这个理论也指导着英语词汇的教学,词汇学习需要不断地重复,使之成为永久记忆。学生可以通过语义场理论来理清楚词汇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结构层次关系,并能够对词汇体系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从而加深记忆力,有效地减少遗忘。
二、语义场与英语词汇记忆试验
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之中最为根本的目标,语义场理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遇。现今的英语教学应该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扩充词汇量和进行语法与结构的分析,而转向语义上的分析。采用语义场理论来指导英语教学,能够提高英语学习中的趣味性。现今的语义关系和语义场理论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联想,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在前人的研究当中,Cater等人研究了将词汇按照其概念排列来学习英语单词,Cater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对摧毁的理解和输出两个方向。而在Henning等人的研究中表明:越是成绩好的学生越懂得按照语义来记忆和分析单词。
(一) 实验安排
在本次试验中测试的单词如下: between, zero, opposite, sixteen, above, over, nineteen, below, thousand, dream, seventh, neighbor, eleventh, child, twelfth, climb, twentieth, wooden,flat, wonder, ladder, chalk, into, lamp, meter,shower, capital, bathroom, palace, floor, table, toilet, coffee, its, sea, beach ,river, garden, tidy, at least,video,most,cook,worry,street,while,arrive,quiet,town,rain,more than, grow, friendly, share, other, journey, fourth, fifth.
被测试的人员是杭州建德市某中学初一某班的同学,测试时间是半个小时,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一个组的同学采用传统的英语词汇的学习方法,第二组的同学采用语义场理论来记忆单词。
(二)实验结果
在被测试的两大组同学之中,学习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第一组的同学学习过程中兴趣低下,不断地重复枯燥的单词发音、词义。在测试结束之后,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能够将全部词汇的九成单词正确地默写出来。第二组的同学在记忆单词之前已经学习了语义场理论,知道如何使用语义场理论来记忆英语词汇。在整个词汇记忆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效果明显。超过九成的人能够将九成以上的单词默写出来。该实验表明在教学中使用语义场理论来指导英语词汇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和启发
(一)结论
上述实验过程表明语义场理论对于实际的英语教学有着巨大的潜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将词汇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语义场理论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英语词汇学习的快乐。对于习惯了用传统方式教学生以读音来背诵单词的教师而言,语义场理论具有颠覆性的意义。这对教师的整体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代下,运用语义场理论来指导英语词汇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新时代下英语教学新的途径之一。
(二)启示
上述的实验结果给我们有新的启示:在新时代下,应该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摒弃原先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以语义场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可以先以某个词汇作为核心,将与这个词相近、相似或是相同的词汇组合到一起,运用语义场理论建立起语义体系。由于语义场理论具有先天的联想优势,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强调联想的作用,使得词汇进入长时的记忆过程之中,提高记忆的效果。为了配合语义场理论的教学,应该合理地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学习英语词汇,使得英语词汇有着实际的用武之地。
[ 参 考 文 献 ]
[1] 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奥鹏内部印刷,2012.
[2] 王伟.语义场理论与英语词汇扩展[J].成功·教育,2008(3):34-35.
[3] 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 汪榕培,卢小娟.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李炎清.毕业论文写作与范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257-26.
[6] 徐莹侠,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问题及对策研究[M].南京师范大学,2011(3).
Graphbase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2011,208pp
Hardback
ISBN9780521896139
图论和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是两个经充分研究的学科。传统上,人们认为这两个领域是互不相干的,它们有不同的算法、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终端用户。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两个领域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紧密连接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应用在图的理论框架中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本书是对自然语言处理及信息检索基于图的算法的用途的全面描述。作者把诸如词汇语义学、文本汇总、文本挖掘、本体论构造、文本分类和文本检索等不同的课题汇聚在一起,以文本及信息处理任务图的理论方法的利用为共同基础主题,把这些课题相互连结起来。作者的目的是使读者对此具有足够的理解以便做出有根据的决策,这些决策都是涉及在未来的文本处理应用中使用基于图的算法的。并且通过对图的理论算法应用,识别提高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水平的机遇。
本书共有9章,分成4个部分。在这些章节之前有个绪论,内容涉及背景和本书的编排等。第1部分 对图论的介绍,包括第1-2章,1.记法、性质及表示;2.基于图的算法。第2部分 网络,包括第3-4章,3.随机网络;4.语言网络。第3部分 基于图的信息检索,包括第5-6章,5.万维网的链接分析;6.文本集群技术。第4部分 基于图的自然语言处理,包括第7-9章,7.语义学;8.句法;9.应用。
本书第一作者是美国北德州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的副教授,领导着一个语言和信息技术研究小组。2009年她获得了美国总统科学家与工程师早期职业生涯奖。她是包括《计算语言学》在内的多份专业杂志的编委,曾任2009年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方法会议和2011年度计算语言学协会年会的共同主席。第二作者是美国密执安大学信息学院电器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以及语言学系的教授,同时是该校计算语言和信息检索(CLAIR)研究小组的领导。他在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讯等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过100多篇论文,并且担任《信息检索》等杂志的编委。他是美国计算机协会(ACM)的杰出科学家及美国高中计算语言学团队的教练, 还是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兼职教授。
关于本书,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G•Satta如是说:“作者首次提出了一个计算框架,它把源于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领域的许多算法和表示统一起来。这本书对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本书可供计算语言学的专业人员阅读借鉴。
胡光华,
退休高工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论文摘要:近几年,语言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利用认知语言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及语料库等多角度对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功能与法学这一强大的理论研究的并不多。因此,试通过粗略地进行该方面的探讨,以提出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引言
语言与人类的社会实践分不开,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制定了学派的理论体系,并在应用过程中检验和完善该理论,这一套理论体系也逐步被用于英语教学中。在中国,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语教学最根本的又是词汇教学。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很多,如直接记忆、单词结构分析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识记单词,却忽略了学生记单词的主要目的是灵活地运用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英语在中国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缺乏一个比较完善的语言环境,如果不能把脑海中的词灵活地运用到日常对话和写作中去,那么词汇的教学和习得就是不成功的。
陆国飞在《系统功能语法与英语词汇教学》一文中提到:“美国学者Norman Lewis在‘Word Power Made Easy ’(1978) 一书中指出‘停止扩大词汇就等于停止知识的增长’。”这一说法表明词汇的习得在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外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与以韩礼德(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相一致。
目前,许多学生抱怨词汇记不住,费时费劲,以致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使学生在英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加快词汇习得的进程。在此,我们不妨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某些理论来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旨在分析普遍存在的英语词汇教学,探讨系统功能语法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一、理论基础
(一)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发源于以英国马利诺夫斯基(Malinowsky)和弗斯(Firth)等人为核心的伦敦学派。20世纪70年代初,弗斯的学生韩礼德(Halliday)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从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两方面加以发展,形成了当今颇有影响的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运用,认为“语言的运用是实现语言功能”,“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符号过程,一个通过选择来生成意义的过程”(Eggins,2004:3)。
周光亚在《系统功能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对比谈》一文中指出: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是第一位的。它是以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和使用情况作为其出发点。韩礼德也认为,要把语言看做一种社会行为,是行为潜势的一种形式。他还指出,语言是“做”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知道”的一种形式。
虽然目前研究领域有关如何进行词汇教学的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相关原理对词汇教学进行指导的研究并不多,功能语言学家Firth(1958) 提出的搭配理论,Trier(1931) 提出的语义场理论,以及Halliday(1978) 提出的语域理论,对词汇的习得和巩固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Firth的搭配理论和Trier的语义场理论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与应用。
(二)关于英语词汇教学
关于英语词汇量究竟有多大,无一定论。有人说,“天上有多少颗星,英语中就有多少关于星星名称的单词;地上有多少种树,就有多少关于树的名称的单词”。因此对于以汉语对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记忆英语单词是非常令人头痛的事。尽管我们有许多记忆单词的方法:如利用前缀、中缀、后缀,根据读音规则、其他构词方法,但效果还是不理想。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理论在实际教学实践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也有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如语用学、语义学等。如黄建邺在《运用语义学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指出在词汇教学中,要根据语义学中语义理论和成分分析法,使用简单易懂的表格和线段进行语义分析和对比,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语言现象,使学生在学习新词的时候就能掌握与其相关的一连串的同义词和搭配词。刘丽萍在《点、线、面三位一体的词汇教学法——从词汇学、语体学、语用学角度谈词汇教学》中对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对词汇教学的作用做出了比较详细准确的分析:所谓英语词汇教学要“点”“线”结合,“点”就是借助词汇学的相关理论,从词汇本身出发学习词汇; “线”除了从词的历史语法背景意义分析掌握外,还要进行词汇本身由“点”到“线”的扩展学习。而从“线”到“面”飞跃就是在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翻译中熟练运用已了解和熟悉的单词,注意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Wilkins曾提出“没有语法只能传递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都无法表达”的观点,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语言习得来说,词汇习得是其中心任务,听、说、读、写、译,没有那一项语言技能可以脱离对词汇的依赖。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系统功能语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搭配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最先由J.R.Firth在他的语义学理论中提出“搭配”这个词,认为理解一个词要看它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联,语义学家称之为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理论指在某些词之间存在着搭配关系,但在另一些词之间却不存在搭配关系;在语义上有联系的词,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一定有搭配关系。在英语教学特别是英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用Firth的搭配理论来启发并指导学生学习词的搭配用法。
通过掌握固定搭配来进行词汇教学。记单词时最好把他们放在固定搭配里一起记忆,这样单词之间有了联系,可以进人长期记忆,同时让你的大脑“携带方便”,也可随时“调”出来使用。因为单一的单词只是原材料,固定搭配已经是半成品,更便于记忆和应用。一种形式是按照各种主题来记固定搭配,如:kick the bucket,go to church,be interested in,in spite of。这些固定的搭配由于往往可以作为整体来记忆,从而不仅有助于记忆掌握,而且有助于在语言中使用。
英语的搭配形式种类很多,这些复杂的搭配形式及种类以及它们表示的不同意义,就是对专门从事英语语言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所以,学生在具体运用时,出现偏差不仅不可避免,如既有搭配上的张冠李戴,也有意义上的相互混淆等,同时教师控制难度也相当大,具体的控制和矫正方法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去探索、总结。除了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专门练习外,还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对搭配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在搭配内容上,要多训练使用率高的词汇,因为使用率高的词汇,其搭配的形式和使用率也高。
(二)语义场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语义场中的“场”( field) 原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即相互作用的范围,如磁场。语言学借用场的概念来研究语义,就出现了语义场理论(Theory of Semantic Field) 。语义场又称为词汇场( lexical field),是关于词汇系统中词义分析的学说,是指在意义上相互关联的词组成的完整而又变化的词汇系统。
Trier(1931) 提出的语义场理论认为,一个语言词汇中的某些词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很多词可以在同一概念的支配下结伴在一起构成语义场。根据这种语义场的理论,在学习一个单词时,老师应注意它的常用搭配和使用场合以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词与词之间的横纵合关系。同时,我们要重视词汇记忆中的联想,在教学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词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收到举一反三,加强记忆,丰富词汇的作用。例如,在英语中有许多词汇在语义上都经历着弱化的过程,这些弱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度使用或滥用造成的。当初人们觉得形容词great,wonderful,excellent,marvelous频繁使用,于是stupendous,monstrous,terrible,fearful,appalling,terrific,horrid,dreadful等词相继被使用。副词very,awfully,terribly,frightfully 也经历着同样的命运。像这样在词汇教学中,我们若能将其与同一语义场内的其他词汇联系起来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语言词汇中的某词项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很多词可以在同一个概念的支配下结伴在一起构成语义场。而且同处于一个语义场中的词,它们在语义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互相搭配使用或共现(Cooccur)的可能性就比其他词项大一些。例如,“dog”一词就常会与cat,snake,cow,sheep,cricket,chicken等表示动物的词语共现,而不大可能与tree,flower等共现。
根据这种语义场理论,在学习一个单词时,教师应注意它的常用搭配和使用场合以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词与同的横组合关系。比如,学了remark(言词)一词,先根据横组合关系与sharp搭配成sharp remark(尖刻的言语),接着再以remark 为中心名词,要求学生找出还可与其搭配的表示“ 尖刻” 的其他形容词。如cutting remark,pointed remarks 和 scotching remarks等,这是同义联想。同时,还可继续以remark为轴心让学生就“ 尖刻” 发生反义联想,写出如proper/appropriate/happy remarks(适当的言语)等。
语义场理论还认为词与词之间存在着一种上下义关系。据此,我们在词汇教学时,也可采用词义的上下义关系来进行词汇的习得与扩大。如学了一个“animal”表示“类”概念的词,叫学生尽可能地多找出在该词基本概念(动物)的支配下的共同词语,如tiger,dog,wolf,fox,elephant等表示种概念的词语。同时,在狗这概念的支配下还会有诸如puppy(小狗),whippet(一种赛跑用的小灵狗),poodle(贵宾犬)等下义词。总之,根据这种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可不断产生新词,也能复现旧词。
还可以利用同义语义场和反义语义场来进行词汇教学。同义义场是指一种理性意思基本相同,而在发音、拼写、内涵、习惯用法等方面不同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如教significant一词,可以同时教其同义词important,meaningful,momentous,substantial,expressive等。反义义场是指由语义相对、相反或相矛盾的属于同一词性和同一范畴的一组词构成的语义场。可分为两极义场,如: wide--narrow;互补义场,如: married—single;换位义场,如buy—sell。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词汇系统的内在规律,把词放在语义场中去教,并引导学生在语义场中去理解、记忆词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即高效率地进行词汇教学。
结语
Murcia & Rosensweig曾提出:“掌握了最低量的结构,同时也拥有大量的词汇比掌握了几乎所有全部结构但只有少量词汇的人在阅读理解和最基本的语言交际中更为有利。”这一说法强调了词汇量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词汇是理解阅读与进行有效语言交际的材料。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写作实践以至口语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大多都是由于词汇能力差引起的。可见,词汇教学理应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再者,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词汇乃是整个外语教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总之,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更上一个台阶的新形式下尤其如此。我们应利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搭配理论、语义场理论、语域理论等,结合各种教学方法,分析词汇,帮助学生找出单词内部、单词之间的结构和联系规律,经常地归纳总结词汇。使学生正确理解、掌握词汇,并能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各项语言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 Murcia,M.& Rosensweig,F.Teaching Vocabulary in the ESL Classroom [J].New bury House,1979.
[2] Eggins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2nded)[M].London: Continuum,2004.
[3] 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Edward Arnold,1972.
[4] 黄建邺.运用语义学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J].外语教学,1995,(2).
[5] 陆国飞.系统功能语法与英语词汇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21(4).
[关键词]认识词汇学;认知语言学;英语词汇;启示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249-01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没有语法,你只可以表达很少的东西没有词汇量,你不能表达任何东西”。词汇是语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词汇就不能顺利的表达意思,每个词汇都是构成语言这座大厦的砖瓦,因此对词汇学的研究至关重要。认知词汇学近年来方兴未艾,值得探究。
一、传统词汇学简史
传统词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形式和意义的关系,词义以及词源。词汇研究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代著名学者老子便论证过“名”(形式)和“实”(意义)的辩证关系。公元前四五世纪,古希腊众多著名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词汇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内部关系进行了探索。中世纪,学者们开始研究单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思。到了19世纪,学者们开始研究词义、语音和实物之间的关系,词义的演变以及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如同音异义、同义、反义现象、一词多义等。
1897年,语言学家Breal首先使用了"semantique"(语义学)一词并发表了题为Essai deSemantiqiie的专题论著,标志了语义学的诞生。传统上对语义的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词汇的意思,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从那时起,研究词主要集中在词汇意义。进入20世纪后,各式学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词汇学研究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派兴起,打开了语言和词汇研究的新篇章。
二、认知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学科以及语言学的分支。认知语言学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 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走向成熟,其学派地位得以确立, 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RenDirven对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RonaldLangacker对认知语法学的研究,以及LeonardTalmy和GeorgeLakoff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奠定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从而创立了认知语言学说,这四人也因此被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四位创始人。认知语言学区别于形式语言学,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语言学发展中,认知语言学具有创新性意义,其将语义作为中心点,通过研究原型理论、象似性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从而为英语词汇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与水平。
(二)认知词汇学
认知词汇学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遵循认知语言学以认知和语义为重点的核心思想。宏观上讲,认知词汇学立足于身体经验和认知这一出发点来找寻词汇背后隐含的诸如范畴化、概念化、体验、框架、意象图式、ICM(理想认知模式)、 ECM(事件域认知模型)、CM(认知模型)、心智空间、转喻、隐喻等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从微观上来说,认知词汇学应遵循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即人们基于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对词汇进行范畴化,形成相应范畴,一个范畴对应一个概念与此同时形成相应意义,然后将意义固化在相应词汇当中,这样一来语言就形成了。因此,认知词汇学微观上是基于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对词汇范畴的内部结构进行描写,分析词义之间的关系,探索词的理据、词义的变化,解释词的搭配关系等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词汇范畴的内部结构,词的理据性,词的语法化,一词多义现象,词汇搭配现象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三、认知词汇学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在上一部分,作者分析了认知词汇学研究的主要主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认知词汇学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下面,作者试图给出一些认知词汇学给词汇学习特别是英语单词学习带来的启示。
(一)认知语素分析带来的启示
语素是一种语言中最小的语义单位,分析单词的词根和词缀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和掌握词汇的意思具有重要作用,甚至可以通过对词根和词缀的分析来猜测本不认识的单词的词性和大致含义。比如,英语单词international,inter是表示“XX之间”的前缀,nal-是表示“出生/产生”的黏着词根,tion-是名词后缀而nal-是形容词后缀。通过对各个词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international是 表示“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个形容词。很多词根词缀都有固定的相关含义,如:
一些黏着词根:
fuse (pour);pon/pone (put);
ject (throw); port(carry) ;
一些前缀:
re (back, again); trans (across, through);
con, co (together, with); dis (apart, down, no);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语词汇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英语学习者掌握了对语素进行认知分析的方法,他们的单词量将会得到大大扩充。
(二)原型理论带来的启示
原型理论是认知词汇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根据词义将具有相似词义和特征的词汇划分为不同的基本类别。它也可以应用于词汇学习。如词语furniture即是bed,chair,television等词的上义词,bed等词即为这个类别里的下义词。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家族相似将词汇进行分类划分,从而更有效率的掌握更多的词汇。下面以表示“笑”的词汇为例,“笑”包括大笑,狂笑,窃喜,咯咯笑等众多种类,在英语中也有对应的单词:laugh,smile,beam, snicker, roar, guffaw, jeer, mock, scoff等,诸如此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掌握原型理论,根据家族相似对词汇进行分类划分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和掌握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英语学习者若能掌握此种方法将对英语学有裨益。
四、总结
总而言之,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认知词汇学则对词汇学习有很大实用价值,对认知词汇学的研究应当引起学者的重视,更应该引起普通英语学习者的重视。掌握语素进行认知分析的方法和原型理论基础上的分类方法将大大有助于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增强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玉梅,沈志和.认知词汇学[J].外语学刊,2010(5):31-35.
[2] 李静.认知词汇学-英语词汇学新视角[J].图书馆,2000(1):12-15.
关键词:英语交际大学英语翻译策略
前言:
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开始并已经对人文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我们所知道的修辞手法中,隐喻应该算得上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可否认的是,其在现代文章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这已经足够要求我们对隐喻进行一番认真的探讨。本文试从方法策略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语境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在众多个性之中找到一些共同之处。
1. 交往行为理论下的有关英语翻译的理解
翻译学研究的新出路—交拄行为理论。我们都知道,有关翻译学的研究是从传统的语义学阶段进化到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最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传人我国的解构主义阶段,这其中横跨十分漫长的历程。 而比较传统的语义学式类型的翻译,又大大地受到了来自古典主义认识论的影响,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其要求我们对客体的理解要全部听从于译者自身的主观感受,所以其强调译者自身的能力与悟性,推祟所谓的神来之笔。但是很明显,它过分地注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翻译这一文化交际活动俨然变成了一种神秘而不可捉摸的活动。
当然,这种工具性也会向另一个极端迈进,那便是过分地强调作为客体语言自身存在的规律,当然这种作法早已受到了解构主义学派的狂轰滥炸。解构主义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它不仅打破了原有的结构限制,对系统进行了结构,还使得一元化的规定走向多元化的局面不断发展,其真正做到了把翻译从语言逻辑主义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
何谓隐喻翻译?
隐喻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的使用方式,在现代词典中基本找不到这个词语。而如果从现代隐喻学的一些观点来看的话,隐喻现象指的是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使得听者对冲突产生一些具体回应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这理解某一隐喻式的言语。而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来说的话,学界部分著作曾有过这样的论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举一个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从最基本的理解来看,"tongue”会被美国词典进行这样的界定:"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 an aid in chewing, and swallo-wing,and,inhumanbeings,,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应该认为舌头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首先其本身具有着和大部分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及吞食的生理功能,除了这个之外,其本身也是具有言语能力的语言器官。
3.隐喻翻译基本方法和策略
3.1.可以尝试保留源语的喻体。这是因为文化都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这会使得隐喻本身也有着文化本身的普遍特征,所以这才会在翻译中有着相当数量的隐喻,这时就可以尝试保留源语喻体这一策略,这样不仅能够保留源语隐喻所具有的内容形式,还可以保护其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包含有原文与译文在形式、语法结构、语体色彩上相似时在和原文与译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相同两种情况。
3.2.可以尝试将隐喻变换成明喻。隐喻可以算作是一类被隐藏的比喻。其和明喻之间的共同之处就是两者都表示着不同事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翻译一些隐喻的时候,直接保留原有的形式进行表述会很难理解时,就可以于依据相似性来维持原喻的含义,这样变为明喻化的操作可使含义更加的明了。
3.3.可以尝试在保留源语喻体的情况下并加以注释。考虑到有关社会文化论文的影响,相当情况下在翻译的时候即是会保留原文喻体的形象,但考虑到该喻体有着比较明显的文化特征或隐含着一定的历史事件、或者是人物典故的原因,这就使得读者会变得很难理解;再加上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进
一些隐喻翻译时甚至可能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目的词语,还有一些即使被保留源语喻体,也可能会早已失去了原词所包含的语用意义。
3.4.还可以尝试保留其源语喻义并且抛弃其原有的喻体。所谓的保留其源语喻义而舍弃其喻体,指的是在保持原文具有的内容的同时,却没有保留其原文所有形式的一类翻译策略。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习惯之间会有很大的不同,部分外语的隐喻和中文中与之相对的隐喻的含义有着相当大的不同,这时若不改变原来的喻体就会变得十分难以理解,所以我们可以用中文中与原文词语相类似的含义来进行替代翻译,比如说he is a lion(他勇猛如狮)就等同于我们所说的“他勇猛如虎”“,a lion in the way”(拦路狮)等同于我们所说的“拦路虎”。要知道,很多习语,尽管对其保留原来的源语喻体确实能做到原汁原味地反映含义,但却指的可能导致理解上变得十分困难,抑或使得译文本身显得十分乏味。
结语:
总之,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因素上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准确反映作者的真实意思及其文化特色和语体特点,即隐喻的翻译要尽可能使源语和目的语取得文化上的对等。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